学校安全法律法规学习记录

时间:2019-05-11 22:3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安全法律法规学习记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安全法律法规学习记录》。

第一篇:学校安全法律法规学习记录

学校安全法律法规

学习记录

XX小学

XXXX年秋季学期

XX小学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记录

时间:第二周星期四(9月8日)地点:办公室 组织人:

参加者:全体教师 过程:

1、文件出台时间(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于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9号公布。

2、包含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食品的卫生。第三章,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第四章,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卫生。第五章,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定。第五章,食品卫生管理。第六章,食品卫生管理。第七章,食品卫生监督。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

3、重点学习食品的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两章。

4、全体教师针对我校学生爱买零食吃及学校周边摆摊设点现象严重的问题进行讨论。

5、要求教师做好笔记,查找资料结合实际召开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

6、总结。

XX小学

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记录

时间:第三周星期三(9月14日)地点:办公室 组织人:

参加者:全体教师 过程:

1、文件出台时间(行政法规)

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第10号,卫生部第1号发布。

2、文件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学校卫生工作要求。第三章,学校卫生工作管理。第四章,学校卫生工作监督。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六章,附则。

3、重点学习学校卫生工作要求、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学校卫生工作监督三章。

4、全体教师针对我校学生乱扔果皮纸屑现象严重的问题进行讨论。

5、要求教师做好笔记,查找资料结合实际召开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

6、总结。

XX小学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记录

时间:第四周星期一(9月19日)地点:办公室 组织人:

参加者:全体教师 过程:

1、文件出台时间(国家法律)

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2004年12月起施行。

2、内容包括。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第三章,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第四章,疫情控制。第五章,医疗救治。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

3、重点学习传染病的预防。

4、全体教师针对我校学生易发生流行性感冒的问题进行讨论。

5、要求教师做好笔记,查找资料结合实际召开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是要按上级卫生部门的安排积极进行各种疫苗接种。

6、总结。

XX小学

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记录

时间:第四周星期五(9月23日)地点:学校操场 组织人:

参加者:全体师生 过程:

1、文件出台背景及时间

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及各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

2、目录

第一章,总结。第二章,安全管理职责。第三章,校内安全管理制度。第四章,日常安全管理。第五章,安全教育。第六章,校园周边安全管理。第七章,安全事故处理。第八章,奖励与责任。第九章,附则。

3、重点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的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师生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

4、各班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要求出一期专刊。

XX小学

学习《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记录

时间:第五周星期二(9月27日)地点:学校办公室 组织人:

参加者:全体教师 过程:

1、文件出台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纲要。

2、内容。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二、主要内容。重点学习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分为五个模块。4——6年级的教育内容,分为六个模块。

三、实施途径。

四、保障机制。

3、教师讨论:怎样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公共安全的教育?

4、要求各位教师认真作好笔记,拟写心得体会一篇。在平常的教育中采取简明扼要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XX小学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记录

时间:第五周星期日(9月29日)

地点:学校操场 组织人:

参加者:本校全体师生 过程:

一、XXX校长概述学习的意义。

二、文件出台的背景。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三、XXX校长逐条宣读。

四、教师针对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自由讨论。

五、总结。

XX小学

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记录

时间:第五周星期日(10月9日)地点:学校办公室 组织人:

参加者:全体教师 过程:

一、XXX校长概述学习的意义。

二、文件出台的背景。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教委、教育部颁布的与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处理有关的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在本办法实施之前已处理完毕的学生伤害事故不再重新处理。

三、XXX校长逐条宣读。

四、教师针对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自由讨论。

五、总结。

XX小学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记录

时间:第五周星期日(10月21日)地点:学校办公室 组织人:XXX 参加者:全体教师 过程:

三、XXX校长概述学习的意义。

四、文件出台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总内容包括七个章节。

五、XXX校长逐条宣读。

六、教师针对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自由讨论。

七、总结。

第二篇: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记录

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记录

时 间:2014 年11月2 日 地 点:项目部会议室 主持人:伍连

参加人员:见《会议签到表》 主要内容:

1、项目总工朱得志扼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重点内容,着重讲解了与植被保护、农田占用、水体污染、树木砍伐相关的法规条款,并强调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与会人员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

2、项目经理彭阳强调指出法律、法规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我们应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中我方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位职工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思想上树立尊章守纪、依法办事的观念。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要把法律、法规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时刻注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和文明科学施工,杜绝盲目施工。同时指出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安全质量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入场卷,应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争做守法公民、环境卫士,使我项目部的各项绩效再上新台阶。

3、会议进行了简短的讨论,认为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以往我们已经作了大量工作,也较全面,但不够细致,下一步的重点是结合相关法规进一步分解、细化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更全面、详尽,取得更大成效。

娄衡三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日

第三篇: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记录

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记录

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记录

时 间:2007 年10 月15 日 晚7:00~10:00

地 点:项目部会议室 主持人:×××

参加人员:见《会议签到表》

主要内容:

1、项目总工×××扼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重点内容,着重讲解了与植被保护、农田占用、水体污染、树木砍伐相关的法规条款,并强调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与会人员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

2、项目经理×××强调指出法律、法规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每一位职工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思想上树立尊章守纪、依法办事的观念。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要把法律、法规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时刻注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和文明科学施工,杜绝盲目施工。同 时指出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安全质量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入场卷,应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争做守法公民、环境卫士,使我项目部的各项绩效再上新台阶。

3、会议进行了简短的讨论,认为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以往我们已经作了大量工作,也较全面,但不够细致,下一步的重点是结合相关法规进一步分解、细化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更全面、详尽,取得更大成效。

二○○七年十月十五日

第四篇:学习安全法律法规

组织全所人员学习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法律法规

一、学习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提升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防范电力安全事故,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二、学习安全法律法规,了解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条例;

(一)、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处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五篇:学校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摘录

学校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摘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七十一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二条 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七十三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

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三)不得醉酒驾驶;

(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第七十四条 行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二)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第七十五条 行人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第七十六条 行人列队在道路上通行,每横列不得超过2人,但在已经实行交通管制的路段不受限制。

第七十七条 乘坐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

(二)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

(三)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四)机动车行驶中,不得干扰驾驶,不得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得跳车;

(五)乘坐两轮摩托车应当正向骑坐。

五、《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七条 本省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喷涂、粘贴标识、标志:

(四)专门接送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的车辆驾驶室两侧喷涂车属单位名称、核载人数,车身按规定喷涂统一颜色,车身后部喷涂“校车”字样、高速公路最高行驶限速。

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安全带应当按国家标准配备,保持齐备有效,不得拆除。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和乘坐人员都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驾驶人应当督促乘坐人员使用安全带。驾驶人不得在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

第三十六条 二轮摩托车只允许在后座位置搭载一人。

摩托车行驶时,驾驶人以及乘坐人员应当配戴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安全头盔,并系扣牢固。驾驶人应当督促乘坐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头盔,不得在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头盔的情况下驾驶摩托车。

第三十八条 非机动车和行人不得进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

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在道路两侧通行。通行宽度从道路(不含路肩)右侧边缘线算起,行人不得超过一米,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不得超过一点五米,三轮车不得超过二点二米,畜力车不得超过二点六米。

第三十九条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在城市市区道路上不得载人,但安装有固定安全座椅的,可以附载一名身高一点二米以下儿童。在其他道路上载人不得超过一人。

第三十三条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老年人、儿童、孕妇、抱婴者,以及持盲杖的盲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横过道路,应当停车让行。

机动车遇喷涂“校车”字样并载有学生的车辆应当让行。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三十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七、《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第十条 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确保学生安全。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严禁将学校场地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中小学校违反前款规定的,按照学校隶属关系,对县(市、区)、乡(镇)人民政

府主要领导人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小学校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对校长给予撤职的行政处分,对直接组织者给予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构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二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八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十一)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

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654-2006》

(一)人员密集场所的界定

1、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比如学校的教学楼、2、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等,托儿所、幼儿园。

3、学生住宿床位在50张以上的大、中、小学。

4、幼儿住宿床位在20张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

(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管理

1、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和集体宿舍的公共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门、栅栏等影响安全疏散的设施。

2、集体宿舍严禁使用蜡烛、电炉等明火;当需要使用炉火取暖时,应设专人负责,夜间应定时进行防火巡查。

3、每间集体宿舍均应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

4、集体宿舍应设立醒目的消防设施、器材、出口等消防安全标志。

(三)火灾类型

A类为固体物质火灾,B类为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C类为气体火灾,D类为金属火灾,E类为带电火灾。

(四)灭火器配置一般规定:

1、一个室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个;

2、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个;

3、每增加100平方米时应增加1个手提式灭火器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非曲直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第十二条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适龄儿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预防接种。适龄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理预防接种证。

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补种。

十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34号)

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预防接种证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 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第六十七条 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下载学校安全法律法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安全法律法规学习记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心得体会教师:杨亚春时间:2011-7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

    学校安全活动记录

    今天下午,学校举行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应该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我校是一个规模非常大的学校,学生总数达一万六千余人,师生总数达一万七千余人。这么一个大校,安全是最......

    学校安全记录表

    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记录 时间:2014年9月1日 参加人员: 年级主任 班主任 后勤主任 保安人员 会议内容: 1、传达区教育局安全会议精神和要求。近期学校安全工作分析,制定和落实相应......

    安全生产责任制学习记录

    安全生产责任制学习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参加人员学习内容及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学习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参加人员 学习内容及目的:学习矿建部分有关工种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学习记录封面

    赣榆县赣柘公路龙王河桥建设工程安 全 学 习 记 录 赣榆县金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三月赣榆县赣柘公路龙王河桥建设工程安 全 操 作 规 程 赣榆县金泰公路工程有限公......

    安全生产学习记录

    会议纪要***(企业简称)-C-AQB-JL001会议名称 安全主管会议会议时间 年 月 日下午 会议地点主 持 人记录出席人员会议内容:本次会议由*****主持,会上根据总经理召开干部例会精神,......

    安全法制教育学习记录

    安全法制教育学习记录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加强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大事,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法制教育......

    相关安全法律法规

    第一节 安全生产方针 1. 安全第一的含义。“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树立以人为本,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