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兵标兵”就在我身边讲座感受-3
“阅兵标兵”就在我身边讲座感受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阅兵标兵”就在我身边的亲身体验的感受报告会,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为我们作报告的是研究生二队的刘冰和他的战友,两位都是200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过胡主席检阅的英雄。他们两中的刘冰是我们学校的学长,毕业于我们学校。
他们分别从阅兵情况、平时的训练、个人的阅兵经历等方面给我们介绍了祖国60华诞阅兵经历,使我们听了大受鼓舞,信心倍增,我决定今后的工作训练和学习中严于律己,高标准要求自己,争取做一个像他们那样优秀军人。通过他们我能看到祖国的未来是那样的阳光,是那样的蒸蒸日上。
他们的报告生动具体,感动人心,结合自身体会和一些图片自身体会感受作了生动的报告。下面的学员听的很认真,都觉得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军人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吃苦 耐劳的精神舍我其谁的精神。
每天都是高强度死板的正规化训练,什么都是统一,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不管发生什么,无论是家人亲人或是老部队都没有搞特殊,一周七天,天天一个样,没有例外,刮风下雨一个样。国庆阅兵是一种军人的荣誉,是全军全国人民的佼佼者,更是一种人生军旅的升华和诠释。祖国在我心中,我为祖国而生,我为祖国而荣。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有机会也要亲身参加国庆阅兵。
学员旅七队一连 2010年6月5日
第二篇:关于礼仪标兵就在身边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礼仪标兵,就在身边》。
每天清晨,来到学校,总会看见保安叔叔、值周老师和同学在校门口迎接我们,亲切地向我们打招呼。我的目光聚焦在四位值周同学身上,他们站得笔直,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左边胸口上 还别着一枚“礼仪标兵”的徽章,他们一边亲切地向同学问早,一边提醒着同学们佩戴红领巾入校,并刷家校通卡向家长报平安,他们的一言一行是那么得规范和优雅,为同学们做着表率和礼仪的榜样!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三位旗手庄重地升起五星红旗,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标准!精神!让我们多么憧憬,多么向往,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能在同学们的瞩目下,亲手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的一刻呀!
每天,我们都会看见值周生尽职尽责地开展值周工作,他们站在每个班级前面检查眼操、早操的时候,那挺拔的身姿,专注的眼神,都在向大家传递着他们是校园“礼仪标兵”的信息!
每天,走在校园里,我们总能看见很多同学,他们一言一行都彬彬有礼,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只要遇到老师和客人,总能停下来让老师和客人先行,并向他们轻轻地问声好!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因为不好意思向老师和客人打招呼,装作没看见老师和客人,而悄悄走开。其实,在校园里,遇到来访的客人和老师,打个招呼并不难。只要做到“一停,二让,三问好”,就能体现我们自身的彬彬有礼了:“一停”,就是见到客人,我们要停下脚步;“二让”,就是侧着身体,让客人先行,有不打扰客人参观学校的意思;“三问好”,就是轻轻地向客人打招呼,叫一声:“客人,您好!”让我们践行这“一停,二让,三问好”,让礼仪之花遍开我们的狮山校园吧!
同学们,当我们去发现“礼仪标兵”,并向他们一样去规范自己言行、待人彬彬有礼的时侯,其实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提升我们自身的文明素质,为我们狮山校园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狮山少年言行的美丽!让我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礼仪标兵”,将文明的形象外化为狮山学子的“最佳气质”,最独特的气质!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榜样就在我身边
榜样就在我身边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主持人;彭佳莹
今天小广播的主题是:榜样就在我身边。
有人曾经说过:“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播撒一种榜样,我们就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引导我们时刻在学习中前进。
谈到榜样,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历史英雄、中外名人,其实榜样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在我们的校园里,处处闪耀着无数的榜样。他们离我们的生活更近,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开学以来,学校先后表彰了一大批优秀的、各有所长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良好品德和模范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他们 的榜样力量给了我们一种精神的寄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体现出精英的校园精神,这种榜样的力量是一种不可抗拒,具有强大魅力的力量,它体现的是人格、精神,是一粒种子,一颗希望。让校园充满了阳光朝气和良好氛围。
榜样就在身边,目标就在眼前。睁大眼睛,你是否发现了:拾金不昧的好少年;乐于助人的同班同学;见到废纸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里的好同学;课间文明游戏的好朋友;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懂礼貌的好孩子„„
就拿我班的卫生委员来说吧,他管理着班级的卫生,每天的室内、室外卫生,每学期的大扫除,卫生委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校园整洁美观。他们的任劳任怨、他们的勤勤恳恳、他们的责任意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的学习基础可能并不扎实,成绩可能并不优秀,但是他们却在努力地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有理由相信,上天不会辜负勤奋的人。
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换来收获的成果,他们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任何同学的身上都能找到他可贵的品质,或乐于助人,或刻苦学习,或尽心尽责,或坚持不懈,或自立自律。同学们,难道这些不是我们身边学习的榜样吗?
榜样,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本着一颗明亮的心,我们将会发现更多身边的榜样„„
第四篇:企业文化就在我身边
征文
企业文化就在我身边
“企业文化”听起来像是个很深奥的词,感觉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工作的三个年头里,见过、听过各种企业文化,但仍未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这个词。在我的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动力,是一种向心力。应该来讲,这是从大方向去理解,也许我们从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更能全面而透彻的体会“企业文化”带给我们的深刻内涵。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企业时,这个企业中最明显、最不同寻常的现象、事物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兴趣。比如,你踏进一个企业,马上就能感觉到该企业所处的氛围,人们是如何彼此问候的,如何待人接物的,如何规划办公环境的等等等等一些有声无声的事物向您展现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如此深入的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甚至是那些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正所谓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在瑞林工作两年半的时间,让我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酸甜苦辣,那种随企业共浮沉的感觉是那么鲜明的烙印在记忆中。还记得当TP LENS产品刚在我们公司内导入的时候,工程部的同仁们没日没夜的工作在生产的第一线,在不断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曾经为了一个客户的投诉通宵达旦的分析原因,将所有可能的原因一一进行验证排除,终于将问题的真因找到,那种喜悦之情又岂能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所能体会到的。最后,经过反复的试产终于取得了具备量产的工艺条件,为我们后续TP LENS市场的开拓和批量生产奠定的基础。同样的,在MTP导入的这段时间里,往往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品质问题,现场人员那种不把问题找出誓不罢休的精神很让人感动,赵秋娥说过的一句话,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我拼了命也要把这个问题搞定”,看似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它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感动,多可敬的员工!这种不懈努力的工作态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所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就是我们瑞阳的企业文化。
坚持原则,不向错误做法妥协也映射出瑞阳的企业文化。还记得,一个现场的IPQC在执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因发现产品品质异常而下令停线,在操作人员不配合停线的情况下,自己趴在机台上说:“你如果想印就从我身上印过去吧”。我想说的,还有谁比这位检验员更可敬?在自己工作中受到挫折时,不向错误低头,坚持自己工作的原则,你能不为之动容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拿别人的错误作为逃避自己犯错的借口呢?一个制造型企业,一个品质至上的企业,需要的就是这种原则,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每个不同岗位瑞阳人应该铭记在心的企业文化。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情况,都会遭遇情绪低谷的时期,当你不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转变调整自己时,结果只能是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这时,同事的理解与关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他能在你不经意的一个举动或表情及时发现你工作中的不开心,并及时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你帮助,犹如雪中送炭,这种感觉值得珍藏,它能在你工作受挫时给予你鼓励,在你情绪低谷时扭转你情绪。幸运的是,我在瑞阳找到了这种感觉,因为确实有这样一类人,他象心灵导师一样给予你鼓励和信心。这也证明了我们的瑞林是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充满人性的大家庭。
不懈努力、团队协作、坚持原则、人性管理,这就是我们瑞林的企业文化,不是高呼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充盈在我们工作中的一种精神。
征文
一艘航船的顺利航行是一个舵手的成功,一个企业的成功是一个激情团队的成功。在这个团队中,只要我们紧紧地拧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一束火绳;我们聚在一块儿,我们就是整个太阳,整片天空;我们站在一处,我们就是用心灵结成的铜墙铁壁;我们携手并肩,我们就能笑傲江湖、屹立群雄,真正做到别人无法取代。
第五篇:雷锋就在我身边
雷锋就在我身边
在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多少名人志士为了建设当时的任务,以身作则,发扬文明奉献精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感人至深的精神如群星般在历史的天穹中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一种种先进的精神伴随着时代的节拍,为人类演绎着一部高扬着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的伟大交响曲。
这蓬勃向上的交响曲,绵厚悠长﹑从容﹑温暖﹑高贵,弥漫着庄严的气息,闪烁着神圣的光辉。它召唤,引领着,高亢﹑激昂﹑雄壮,跳动着生命的脉搏,勃发着青春的激情;它发散着,升腾着,汇聚成时代的强音,激荡在中国精神的天空。
“雷锋精神”伴随着我们已经走过了近50年,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仅仅走过22年的生命,能够穿越50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行塑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年轻士兵的传奇,历经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岁月转换,写下新中国半个世纪的精神年轮?又是什么理由,会让我们今天的时代,依然需要他的精神的光耀与弘扬,再次呼唤他平凡而伟大的名字?
那是因为他具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伟大奉献精神。他以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人生价值选择的最佳坐标,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永久的召唤着人们的心灵。
在如今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依然需要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主的主人翁态度,依然需要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而这一切何尝不是雷锋精神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有人断言“雷锋精神过时了”,从雷锋的时代至今,新中国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封闭半封闭到全反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时代场景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的影响一个民族的道德取向和精神建构。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那些与雷锋具有同样精神内核的人们依然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道德理想,以全新的形式赋予“雷锋”,让雷锋精神从来就不是一种凝固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标杆。
几十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大力倡导下,学雷锋这股热潮从未褪去,学雷锋活动始终与时代同行,生机勃勃,蔚为大观。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平凡人的平凡事,鸡毛蒜皮,零零碎碎,咋能和高尚伟大的“雷锋精神”相提并论?
事实上,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其中蕴藏着浓浓的爱,承载着无私地奉献,践行着助人为乐的目标,他就是雷锋精神的真实体现,也是社会美德的最佳评判标准。
时隔半个世纪,学雷锋活动在神州大地上经久不衰,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个又一个雷锋式先进人物涌现出来,他们像雷锋那样做人,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意蕴。
危难关头,即便是最卑微的人,最柔弱的人发出的一丝微弱烛光,都足以照亮一片天空。在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不乏“雷锋”在我们身边:
面对被车轮碾伤的小悦悦,十八个过路人无一施以援手。陈贤妹,一位矮小、枯瘦的搭荒老人,目不识丁,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停下脚步,伸出温暖的双手,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灵。
在南京,汶川大地震后,一个名叫徐超的乞讨老人,在捐出五元钱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募捐箱,105元,微不足道,可对于这个老人来说,那是他倾尽全力的一次“裸捐”。
也是南京,一个叫陈光标的亿万富翁,把企业一半的利润回馈社会,并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一个乞丐和一个亿万富翁,以财富来评论,天壤之别,但在生命的舞台上,在精神的天空下,他们可以唱出共同的主题。
我们可以做一辈子的雷锋,也可以做一年,一天,哪怕是一瞬间的雷锋,就像那深圳人行桥上那绝望的一吻。
那座人行桥上,一个少年徘徊在生死边缘,与他素不相识的年轻姑娘刘文秀,微笑着走了上去,给那个绝望中的少年一个轻轻的吻。刹那间,人间的温暖倾泻而出,沉眠的生命被唤醒了,少年得救了。这个吻,感动了整个城市。
人,是自己内心的镜子。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雷锋。当代人以各自的理解追随雷锋,五彩斑斓。
王俊刚,河北青县的“好人司机”。20多年来,开车在路上,只要遇到车辆,总不计后果,不要报酬,不要感谢,挺身相救。
一个普通人,给别人带去快乐,他便有了无限的快乐;一个普通人,给别人施过一捧甘泉,他便有了一生铭记的甜蜜;一个普通人,给别人伸出过一次援助的手,他便有了心灵中一道灿烂的彩虹。
广州11岁的白血病女童刘碧心身后站着的是一群雷锋。小碧心急需巨额手术费,消息传出,捐献者云集。小碧心的爸爸是一位发型师,他坚持通过帮人剪发,有尊严的接受捐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他的理发店前排起了长龙。一场帮扶小碧心的“剪爱行动”,在网上蔓延开来,人们纷纷认购价格为20元一张的“剪发卡”。从北京到南京,美发机构自发加入了为小碧心义务援助的行列。雷锋精神映照下的人间大爱,就这样接力传递,让人温暖,给人力量。一颗碧心,映照着千万颗碧心。
灵魂的伟大,与其说在于爬的高和走得远,不如说在于自身如何纯净和坚守。
刘真茂,就是一个灵魂的坚守者,一个真正的活雷锋。
狮子口大山,覆盖着35万亩原始森林,7万亩草山,生活和生长着水鹿﹑红豆杉等各种珍稀动植物。30年前,为防止滥砍滥伐,复原回乡担任武装部长的刘真茂心一横,在山坳里搭起瞭望所,就这样,一个老兵在莽莽林海和绵延大山中,开始了一个人战斗。信念如山,守山,就是守护他的灵魂。
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郭明义,长期义务献血,捐献血小板,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带头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和器官,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为300多个困难家庭带来了希望。
一别五十载,雷锋从未离开我们,他就在你我身边。
永恒,不在于巍峨的凝固于历史深处,而是如流淌的清泉,在每个时代都浇灌出生命的花朵。
雷锋精神,已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基因,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锋。这是一个大众化的雷锋。他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可以说每个人。有时,他叫“雷锋车队”﹑“雷锋超市”﹑“雷锋银行”......有时,他在为穷孩子送去哪怕是几块钱的温暖,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这是一个时代化的雷锋。在时代发展中,他在希望工程中,托起失学孩子求知的梦想;他在“母亲水窖”活动里,燃起了西部缺水母亲的希望。
这是一个个性化的雷锋。他可能是瞬间的雷锋,也可能是一辈子的雷锋;他可能是一个人的雷锋,也可能是一群人的雷锋。
他们在不同方位,发出不同的光亮。或摇曳如烛,或熊熊如炬,却能汇聚成太阳一样的光芒,照耀世界,温暖人心;他们在不同的声部,在领唱者的召唤下,或如波涛汹涌,或如涓涓细流,发出自己的和声,共同完成一部壮丽的生命交响曲,响彻中国精神的天空。
在中国精神的天空,雷锋以他流星般的生命光彩,铸就了人生的价值永恒:
在那里,如果雷锋是太阳,那么就会有众多的行星环绕运行;在那里,如果雷锋是月亮,便会有满天繁星簇拥闪烁;在那里,如果雷锋是第一提琴手,那么乔安山﹑郭明义﹑杨善洲便是他身边的众多乐手。
在中国精神的天空,他们共同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在中国精神的天空,他们让生命实现了永恒!
金华学校九年级四班刘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