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课 第三框 可持续发展战略
初三全一册
第四课 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能力。
2、能力目标: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能力;具有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
2、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教学方法:
讨论式、举例子、体验式、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课:
播放动画:最后一滴水:
提问:请问这个动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人口过多,水资源被浪费和大面积污染,可使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提问: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学生: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所学的内容。
第一目 我们共同的家园
活动
一、分析材料:
材料: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水资源居世界第4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6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自然资源的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淡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森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草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提问:材料说明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
学生: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还有呢? 学生:略。
1、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
活动
二、阅读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思考我们与大自然如何相处? 学生:略。
小结:既不能做大自然的奴隶,也不能以主人自居。
2、如何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第二目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活动
三、阅读P56这三种观点,思考共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略。
小结:保护环境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与破坏会给人类自己带来严重的危害,之所以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问:那什么叫可持续发展,有何要求呢? 学生阅读回答:略。
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5、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什么?※※※
提问:我国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国不得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然要实施,那如何实施呢? 学生阅读回答:略。
6、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作为中学生(青少年),如何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义务?(作为中学生或青少年,能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能做什么贡献)?※※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问题仍然是发展问题,为了保护地球,为了子孙后代,我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谋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青少年要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逐步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七、课堂巩固:
八、随堂练习: 选择题:
1、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表述正确的是(B)
①我国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③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④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这里强调实施的是(B)
A、科教兴国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人才强国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九、教学反思:
第二篇:第四课 第四框 科教兴国战略
初三全一册
第四课 第四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增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成才成人、报效祖国的志向。
2、能力目标:具有结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能力;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略意义,辩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3、知识目标: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懂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的重要作用;明确教育的地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2、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学方法:
活动式、体验式、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神舟七号”发射的实况片段。提问:“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 学生:略。引入:“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离不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那么,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活动
一、阅读p60的情景材料,感受通信工具的变化: 提问:是什么力量使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 学生:略。
教师:就是科技的力量。
提问:畅想一下,未来的科技还会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学生:略。
教师:德国的语言和形体动作来指令的电脑;日本的眼镜形眼眶按摩器;中国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等。小结:实践证明,科技发展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也就是科技的作用。
1、科技在人类进步中有什么作用?
提问:阅读P61下面这一自然段,分析我国的科技现状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回答:略。
小结:虽然一些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比如,正负电子对撞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之所以我国要加快科技发展。
2、我国为什么要加快科技发展?
第二目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活动
二、黑板上写两个公式:人口+教育=丰富的资源;人口-教育=沉重的包袱。提问:结合我们的生活,分组讨论你对上述公式的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感受教育对公民自身、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小结: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就因为教育对国家、个人及民族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三目 科教兴国
活动
三、阅读p63的材料,分析该制药厂为什么会遭受挫折,濒临倒闭? 学生:略。
教师:该厂不重视技术创新,全靠技术引进。提问:结合上述例子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学生阅读回答:略。
4、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提问: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回答:略。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提问: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什么? 学生:略。
小结:必须加强科技和教育创新。
6、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什么?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而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既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我们青少年从现在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七、课堂巩固:
八、随堂练习: 选择题: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D)
A、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的较量 B、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的较量 C、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潜力的较量 D、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2、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要(B)
A、加强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 B、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C、加强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D、加强人才培养和环境保护
九、教学反思:
第三篇:第四课 第三框 孝敬父母长辈2
第四课 第三框 孝敬父母长辈
导入新课:
师:父母爱儿女,是无条件的爱,完全是一种自然的爱。如果你问自己的父母:“你们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的父母一定会这样回答你:“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这种完全出于一片爱心的亲情,无条件地施予,是多么崇高而伟大!
播放歌曲《懂你》:
你静静地离去
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地爱你
花静静地绽放
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师:听了这首歌,你一定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父母为我们终日操劳,默默奉献,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正如歌中所唱:“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面对父母深厚的恩情,我们做儿女的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
阅读感悟:
学生阅读教材P47中关于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的感人事迹。
然后围绕“田世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推派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
师:孝敬父母是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孝德就被人们当做“仁之本”。“百善,孝为先”成为人们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最根本的道德信条。今天,我们要求大家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首先就要关心自己的父母。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的人,怎能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献出爱心呢?
课堂交流:
师: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 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将这些故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并挑选学生搜集到的最感人的故事,推荐在全班交流。
师: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子女不孝敬父母的事。请同学们列举其中的一些事情,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由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孝敬父母的事,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稍作评点。
问题辨析:
师:在课前的问卷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对于孝敬父母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有的同学认为,孝敬父母是成年以后的事,我现在年龄还小,没有能力孝敬父母;还有的同学认为,孝敬父母只有在父母生病、年老时才能体现出来,平时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什么孝敬的行为。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学生结合教材P49陈毅的典型事例,在小组内发表自己对上述观点的看法,组长做好记录,并推派代表在大组交流。
教师归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每一个人也都有能力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要尊敬、关爱、赡养父母。中学生尽管没有赡养父母的能力,但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子女对父母的孝心,不只是在父母生病或年老时才能表现出来,而就表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中。
探究行动:
师:把爱心、孝心转化为行动,无需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做一些让父母高兴而又力所能及的平常事。
在孝敬父母方面,我班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些做法。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更多孝敬父母的好做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然后全班交流。
课后作业:
1.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收集孝敬父母的故事,并深刻体会。
2.选择为父母长辈做一件事,并坚持下去,以此表达自己的孝心。
第四篇:九年级思品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第四课第三框
《实施可持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夏邑县实验中学
王永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课第四框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要肩负起这一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就要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当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热点,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因此,本框题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形势及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能力目标: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些目标的确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全面提高,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强化了德育训练和道德素质培养。
3、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全面了解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重点的依据: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不但给当前的人类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寻求怎样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只有掌握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及要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难点的依据:由于对这一问题关注不够,因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来谈谈本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良好品德的形成来源生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九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创设情境,教师讲解、点拨启发;学生自学、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从环境问题的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讨论法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和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约用时1-2分钟)
图片导入(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切入正文。)
导语设计的依据:思想品德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让时政、事实进课堂;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时政搜集能力、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培养。
2、讲授新课:(约用时30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同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资源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框题分为两目,第一部分“我们共同的家园”本目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第二部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从世界的角度说明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人们所取得的共识;接着,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在讲解第一部分时,主要通过展示我国资源现状的材料、学生分析归纳等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形势,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概括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把基础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讲解第二部分知识时,我主要通过材料分析,问题启发的手段和方法来完成,通过环境污染带来经济损失等材料分析及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同时通过利用相关材料,如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图片、标语并作必要讲解;结合复习旧知识--严峻的人口形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案例、材料分析:有关循环经济,垃圾变废为宝方面的材料;问题启发:如在讲一个牧场,牧民的两种做法的案例时,通过①这两种做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②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应怎么做?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理解发展经济要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等;从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确立科学的发展观。从而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整个教学过程立足本校学生的学情,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体现新课改中要求师生互动的要求。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约用时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结合板书小结)。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略)
5、布置作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既要使课题有完整结构又要联系青少年自身实际,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拓宽,加强应试能力训练,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有人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没有关系。这种说法对吗?我们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做点什么?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
第五篇:第四课第三框 现代家庭生活的管理
第四课第三框
现代家庭生活的管理
授课时间:2010年12月27日 授课地点:蒙山中学
授课教师:漕泾中学
顾啸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知道家庭理财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支出,学会处理家庭收入与家庭支出的关系,了解家庭安全的内容及重要意义,学会一些保障家庭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体验、操作实践等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庭理财状况和家庭安全状况,学习管理家庭生活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家庭安全观,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为建设健康文明的幸福家庭出谋划策。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处理家庭收入与家庭支出的关系,了解家庭安全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向父母了解2010年11月家庭收入支出情况。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多媒体演示图片】一组与银行相关的图片
师:这有没有自己单独或和父母一起去银行办理过业务?办过什么业务 生:略
师:通过储蓄这样的理财行为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是家庭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建设健康文明的现代家庭离不开家庭管理。【多媒体出示课题】现代家庭生活的管理
师:我们一起阅读教材63页,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家庭管理有哪些具体内容 板书 家庭管理的内容
1、学会家庭理财 生:略
【小调查】2010年11月某两位学生家庭家庭收支情况
根据这两项调查报告,师生共同归纳出家庭理财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多媒体演示】家庭理财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多媒体出示】天堂的故事:两老太买房
【多媒体出示议一议】你赞同那一位老太的做法?为什么?
师:我们一起阅读教材64页,请一个同学回答:家庭理财,重点要处理好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制定欢乐家庭二日游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家庭理财的相关内容。家庭安全管理也是家庭管理的重要内容,家庭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板书
2、注意家庭安全 生:略
【多媒体演示视频】胶州路教师公寓火灾
师:火是无情的。那么,如何防止火灾?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如何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和有效逃生呢?
【操作平台】家庭防火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学生活动】说一说
师:你知道家庭防火的四件“宝物”是什么吗?有何用处?请同学们阅读第68知识窗后加以回答。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视频】防火四件宝物的使用方法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不少家庭防火安全方面的知识,但家庭安全管理并不仅仅是防火,还涉及到防盗、饮食卫生、医疗急救等诸多方面内容,下面请同学们介绍家庭安全管理方面一些好的经验。生:略
【课堂小结】有了科学的家庭管理,我们的家庭生活就会有条不紊。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管理者,但我们应积极配合父母合理安排全家的生活,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还可以用我们学到的知识为爸爸妈妈的家庭管理出谋划策,共同探讨家庭管理的好方法,使我们的家庭成为健康文明的幸福之家、和谐之家。
五、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课后要求学生与父母一起交流家庭理财计划,必须有家长写的评价,作为一次实践活动记入学生成长手册。
对学生在个人或小组讨论中的积极表现可作为平时成绩加以记录。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发言应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
六、教学设计说明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家庭理财接触较少,因此通过课堂小调查使学生对家庭收支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天堂的故事”使学生理解家庭理财重点是处理好家庭收入和家庭支出的关系。
对于家庭安全管理这一教学重点,主要通过以下两个环节展开。一是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火灾的危害,二是通过课堂讨论、交流等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家庭安全管理的有关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