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浅议讲解

时间:2019-05-12 17:1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浅议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浅议讲解》。

第一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浅议讲解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浅议

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的必然产物。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组成门类 , 已走进现代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日益注重生存环境的今天 ,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顺应时代脉搏和市场需求而快速发展。据统计 , 目前全国有近两百所院校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其中高职院校就有一百多所 , 且呈上升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研究方向。这两个方向的人才社会需求大 , 招生与就业形势好 二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技能性和实践性强 , 符合高职教育特点 , 因此在院校选择设置专业时备受青睐。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势头良好的背后 , 也要看到其专业建设上的薄弱环节 ,特别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在实践教学环节不足。这种不足导致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 ,学生毕业后在工作适应过程中的磨合期加长 , 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根据教育部大力提倡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对于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分别设置了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它们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 , 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但据了解 , 大部分实践教学课基本上流于表面形式 , 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实践课程的代课教师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通常布置一套模拟的设计课题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 所有的实践教学全部在教室进行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非常密切 ,社会实践包含很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 , 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 , 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 这就出现了 “ 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 的情况。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更侧重于艺术的表现 , 而不太重视实务性、应用性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毕竟不只是表现图的绘制 ,它涉及很多具体的材料和施工方式以及与其他技术工种的衔接与配合 ,还要有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等。即使带学生参观装饰材料市场作为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不 够的。学生走马观花地看了一番 , 回来不是忘了材料的名称 ,就是在设计中不知怎样使用它们。这种参观留下的片段式记忆使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很难形成主动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样的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下 ,学生仅凭感性思维对待设⋯ 计 任 务,设 计 作 品 经 常 犯 常 识 性 错 误 并 漏 洞 百出 , 到工作岗位后 ,需要几年时间的实际锻炼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实践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 ,必须对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目标在

于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能力目标模式的实现 , 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的应用性 ,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 以岗位群需要为依据 , 以行业和产业为依托 , 以技能· 和岗位能力为目标 , 打造实践教学的新模式。笔者认为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传授为主 ,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 ,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 , 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 , 无法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是从传授知识和技能出发 ,全面增强学生的行为能力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学生在从事实践活动时能系统地考虑问题 , 清楚自己所完成工作的意义明确工作步骤 ,具备独立计划、实施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 , 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 , 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特别适合每

门专业课程的实训部分 ,以小组方式进行 ,一般 人一组 , 每小组有一位学生负责。根据老 师给定的一个真实或模拟的设计项目,学生以组为单位制订小组整个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市场调查、方案产生、项目实施、检查、成果的评价展示五个阶段。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 , 与教师有效、必要的指导相结合 , 完成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一种开放而不失纲要、自由而不失约束、自主而又有指导的教学环境下接受教育 ,这样 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各有所长 , 思维开阔 ,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强 , 能动手 , 更适 应社会需求。

2、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1)增加施工模拟操作环节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 在做中学 , 在学中做。装饰施工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 ,在实践教学中增加施工模拟操作环节 ,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在施工模拟操作试验室 ,学生能看到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装修构造、节点、做法等 , 了解水、电、消防等隐蔽工程与室内装饰设计的关系 , 了解与装修构造相对应的材料常态样式 , 从而加深材料与应用、装饰构造与工艺之间的认识。

施工模拟操作试验室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工作实际中。在试验室备有装饰施工的常用器具 ,如开料锯、四面刨、电钻、钉枪类工具与五金辅料等。学生在实验老师指导下 ,根据教材上的范例或自己绘制的施工图 , 使用施工工具亲自操作。如顶面做轻钢龙骨、木龙骨吊顶的施工 墙面做轻质隔墙、大理石墙面施工 地面做实木地板、地毯的铺装练习等 , 熟悉常规的施工工艺 , 从而推敲自己设计作品的合理性。学生通过施工模拟操作环节的学习,能够把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为今后直接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打下基础。

(2)以工作室为中心进行项目教学

目前 ,有些高职院校建有专业工作室作为校内实训基地 , 可以以工作室为平台 , 围绕某设计项目, 真题真做 ,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 这样既完成了实践教学和实体创收 , 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去新开发的住宅小区考察户型 , 允许的条件下 , 让学生与业主进行接触 , 了解他们的设计要求 , 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市场调研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针对设计方案学生再一次与业主沟通 ,并根据业主提出的建议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方案进行修改 ,直到业主满意为止 , 这其中包括装修预算。然后工作室出面与业主签合同 , 组织装修施工队进场施工 , 学生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图指导施工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学生经过了接单— 方案设计— 业主反馈— 施工图设计— 装修预算— 现场施工指导— 竣工这样一完整的项目设计过程 ,全面了解了室内设计流程。在这个设计过程中 , 学生将完全脱离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而是变成教学体系中的主体 ,培养了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 充分发挥 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创作意识 ,既激发了设计热情又提高了创新设计能力 , 毕业后即能上岗操作。(3)安排学生走进企业参与实践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 ,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 ,如一些 “ 工程制图 ”、“ 装饰施工技术 ”、„ 装饰预算 ” 等专业课程。按照装饰公司的规模 ,一般很难同时容纳一个班的学生 , 可把班级学生分散到几个相关公司 ,让他们跟随设计师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如用 绘图 ,或做预算报表 ,或其他。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 ,学生不但能巩固专业知识 ,还能缩小课堂与社会的差距。对干设计实训、毕业设计这样一些综合实践课程 ,学生可以以实习的方式到产学合作单位或实习单位参与实际设计项目 , 以实际成果来完成毕业设计或设计实训。在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下 , 学生的应用 能力和动手能 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 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 , 为今后零距离就业打 下 基 础。

(4)实践教学评价的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目前基本实行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这种方式适合理论课程的考核 , 对于实践课程考核则过于单一 ,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因此实践教学评价不要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 , 而是要更注重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 还要参考企业专家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 ,可以从态度、能力和结果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态度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对设计项 目认知和兴趣程度 ,以及完成整个设计过程的学习态度情况 能力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价 , 评价因素是独立、正确、协调、快速完成设计项目 结果评价主要看学生作品的合理性、新颖性和规范性。这种系统的评价方法 ,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

作能加 勺 训练放在重要位置 ,从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三、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一支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懂得教育规律并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 双师型 ” 师资队伍 ,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俗话说 “ 名师出高徒 ” ,实践教学教师是否有实践教学的能力 ,是否有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是否有高水平驾驭实践教学课堂的能力 , 对于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至关重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年龄小、实践经验少的问题。学校除了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外 ,教师自身也要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 增强设计实践能力 , 从而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没有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即工作室但按专业发展趋势 , 建立工作室制是当务之急。工作室架起学校专业教学与社会行业发展密切联系的桥梁 ,使实践教学得以更有效地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校外实训基地着重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是实践教学的校外课堂。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直是高职专业建设的难点 ,不是基地数量太少就是校企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因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3、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试验室、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 ,运行过程中的情况以及运行后的效果如何 , 需要进行全面质量监控 , 以监控促进实践教学的规范和提高。质量监控主要从教师、学生两方面进行检查、督导。一方面检查老师的教学情况 , 另一方面检查学生掌握实践能力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反馈教学过程信息、, 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全面科学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工作。通过实践教学质量检查 ,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四、结语

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的根本任务。专业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它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为满足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 ,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 是新时期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保障和迫切需要。

第二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出发,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基本问题,确立以学

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试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趋势 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坚持为地方或行 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 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为主题,这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环 境艺术设计专业,一个优美而宽泛的专业概念。80 年代末从各个美术院校的设计系和工科院系 的建筑学专业分支整合而来,因为具有不同的专 业背景及教学经历,因此对这个专业体现出了不 同的理解。这种先天的差异导致此专业在课程设 置、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广义上讲,环境 艺术设计在当代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与设计领 域,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狭义上讲,主要 指以建筑和室内设计为代表的空间设计。其中建 筑、广场、园林绿化诸要素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 外部环境艺术;室内装饰、家具、陈设诸要素的空 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它们均有 一个共同的特质,即作为艺术设计它具有非理性 的成分,但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讲它又必须受到 某种严格规则的限制,而且在此过程中不能不考 虑涉及到的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 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些学科与功能、艺术和审 美多元化要素多层次穿插交织的特点使设计行为 更为复杂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建筑、园林、城 市房地产业的突进,与此相关的建筑装饰行业异 常炙热,并诱导诸多院校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环境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以配合市场的需求。这个在 逐步探索中建立的专业体系,在不完善的条件下, 飞速地成长和壮大。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 的挑战和新形势下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我们

有必要冷静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客观真实地去评价作为教育实施者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切

实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 目标和核心问题。高职教育所具有的多样性、应 用性、实践性、动态性的特点是我们必须把握并将 其赋之于教学实践中去的,并要将其作为进行实 践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和参照。

一、目前环艺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

(一)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清

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应用型人材的培养为主要 目标的。它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 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类型。只有确立了专业人 材培养目标体系后,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才可确 定。目前我们的问题是由于学校性质、专业设置 的概念不清导致培养目标概念的含混和多义。对 专业背景及社会行业背景研究不深,直接产生的 问题就是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过宽或过窄。环境 艺术设计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要求 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践 操作和演练来验证和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由于 专业所具有的工程性,那就决定了我们的实践教 学培养目标要在设计师和施工操作人员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以前总听到企业抱怨:你们的学生 什么都不懂!怎么会什么都不懂呢? 掌握了太多 的理论知识却缺乏最基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是 我们实践教学中的失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没能 弄明白这其中的原因,怎么能期望别人有多少理 解呢? 毕竟我们的专业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采用 与之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我们实践教学的 根本出发点。明确了人材培养目标是一切工作的 首要前提,否则摇摆不定的概念会左右我们的思 想,使实践教学偏离了它正确的轨迹。(二)实践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 教育体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调素质教育 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要求,而高职专业尤其是象 实践性很强的环艺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停留在传统 的灌输型三段式的教学层面上,这显然阻碍了学 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践创造性的发挥,继而削 弱了实践教学应取得的效果和成绩。这与实践教 学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和教师自身缺乏与时俱进 的创新精神不无关系。

(三)已制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不能得到有 效的贯彻

实践教学的方案、措施、细节、评价等教学环 节一旦被确立下来,就应该得到充分的贯彻和有 效的执行,但事实上这里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 问题:1.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2.教师 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教研室活动未能有效地 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教师多以自身的经验和不 同的理解去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不能保证在一 个完整的体系下进行实践教学,教学中的诸多偏 差得不到及时纠正。3.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进展与效 能。原有的教学观念在新形势下暴露出很多问 题,现有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并不适宜现有的专业 实践课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影响了教师积 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阻碍或抑制了学生的实践 能动性的表现和积极参与的信心与动力。(四)缺乏和实际相关的实践教学环境 说起实践课教学,不得不首先把它与场地、设 备、材料等联系在一起,它是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 和前提。相关要素的齐备与完善直接影响和关系 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工程技 术与美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性首先应该 被放在突出的地位,绝不能抛开工程实际而空谈 美感与造型。材料、结构、空间的观念和知识仅靠 单一的讲授和肤浅的观摩是根本无法掌握的。抛 开实践教学相关环境的建设而空谈实践教学的绩 效与提高是毫无意义的。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 面对以上实践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经过长 时间的调查和研究,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 的特点和就业情况的分析,确定以下内容为实践 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

(一)确立新型实践教学观,密切结合社会发 展与行业背景,明确办学层次

改变原先单一灌输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 传统的知识储备性的教育质量观,正确处理好能 力、知识与素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 育是为个人获得某一项具体职业岗位技能,以实 现就业为目的的教育类型。因此,职业教育应适 应经济发展的方向,贴近社会的职业岗位的需求, 体现适应性和前瞻性。区域性、动态性的特点决 定了我们的实践教学不能用不变的模式一劳永逸 地解决所有面对的挑战,经常需要从行业和区域 的发展新形势中重新定位。行业发展在规模化的

同时,专业分工越来越趋于精细,这种趋势直接影响我们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模式选择,关系到实践

教学效果的优劣。对于环艺专业来说,实践教学 还应遵循特定行业的内在规范。依据调查分析可 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材就业岗位分别是设 计总监、高级设计师、设计师、助理设计师、设计助 理和电脑绘图操作相关人员。每一级别均应具有 相关知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工程项目的经验。这中间除了时间累积的因素之外,经历和具体设 计施工管理能力成了最为关键的因素。按照行业 惯例和有关限定,高职类学生的定位在就业初应 该是设计助理和电脑绘图操作人员,作为完全适 应岗位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来说,完全可在与此相 关的建筑装饰施工、园林规划等部门从事基础性 工作,他们应是“理论上强于中专生,实践技能远 远强于本科生的专门人才。找到了我们办学的准 确定位,就不难对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做出调整, 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就已经能按照行业的规 范和要求自觉提高实践意识。院系应该在改善和 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上狠下工夫,以弥补在实 践教学中场所和设备等方面的不足,营造和形成 工程实践的氛围,那么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 多媒体综合教室、材料与结构工作室、摄影与装饰 物设计工作室等的基本建立,就成为必须予以解 决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既做不 了设计又不懂实际操作的两难处境,真正成为设 计企业需要的一线实用型人才。(二)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体系 首先,从思想上改变对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 依赖,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已有 研究成果,结合本地区行业的现状,对本专业的职 业能力形成一个全面的分析说明,然后根据各项 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按照难易程度及逻辑关系 加以系统组织、排列,形成若干实践课程模块,以 便将来可按一定方式适时调整组合成完整的实践 课程教学体系。这些基本的模块应该包括:1.实习(工程项目参与、设计成果转化);2.见习(工程 见习、设计考察活动);3.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设计竞赛);4.实践教学(计算机操作、专题设计训 练);5.专业技能训练(手绘技法表现、工程制图与 识图);6.社会实践(专业市场调查、社会体验、行 业分析等)六大模块。每一部分应在不同年级不 同学习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加强实践课程 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在具体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 上应深入分析各实践课程间的内涵及内在联系, 不能把每个阶段具体的实践教学看做是简单的各 门课程的累加。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有取舍有重 点地以能力需要进行整合,以实现实践教学效能 的最大化。其次,改变以往对实践教学采取目标 评价的方法,继而转入过程评价,重视企业、市场 对实践教学评价的作用。完善实践教学大纲,面 向工程实际,突出学生技能培养。环艺设计是一 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实践教学中的现场感、真实性 与参与性是必须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的。(三)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 伍建设

实践课程教师业务素质如何,决定了能否及 时将企业现场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学科发展的 前沿信息及时切换到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来。行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推动力是全面而持久 的,教师在其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桥梁纽带作 用。一方面,社会的影响与实践经验可直接作用 于实践教学活动,并可有重点、分层次地解决具体 问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中所获取的知识与经 验亦可作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反过来促进实践 教学的改革。设计成果无论怎样都是要转化为生 产力和现实的商业利益的,这是由设计专业本质 所决定的。它从某一方面反映出了设计与市场结 合的程度和市场对于设计的认可程度,这一点是 毋庸置疑的。曾有报导某设计学院的学生在选择 实践教师的时候是以该教师所驾车辆的豪华程度 来判断的,显然,开着“宝马”的老师比开着“富康” 来上课的老师赢得了更多学生的信任。从他们身 上,学生看到了设计转化为实际经济利益的有效 例证和途径。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积极投入实 践的勇气和信心,这些不是靠单调的理论灌输和 空泛的实践讲解所能取得的效果。在这一点上, 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 下,多去企业、市场参与设计实践,以获取更多的 市场信息和实践经验。毕竟,只有经历了市场锻 炼的人,才能对设计的市场化做出客观、公正的评 价,真正了解市场对能力需求的关键,从而对实践 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自觉投入其中。院系也应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他 们应是来自设计企业的管理人员、设计师、施工人 员等,使得实践课的教师真正能够做到出得教室, 入得市场,以延展实践教学的深入程度和广度。毕竟一个自身看起来苍白的医生,很难让人相信

他的高超医术可医得他人病痛。(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 社会、企业沟通的实践教育训练体系,强化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 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 也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 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发达国家职业教 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有特色的高职教育 的关键,实践教学要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为学生 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可承担部分实践 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参与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方 案的制定。教师到企业中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 发科研项目,参与操作工程实践,他们之间良好合 作的关系与诚恳的沟通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 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学生实 际的工作能力,为改变就业的盲目性提供了便利 条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如果仅仅依 靠院系自身的资源进行情景式的模拟训练是很难 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带队去企业进行现场实践 教学又与企业岗位接受能力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相矛盾,因此这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院系积极、主动、诚恳的合作态度与良好的沟通能力。例如 在材料与工程结构实践课程的安排上,我们可以 与一些知名的材料制造和供应商取得联系,实践 课堂可以搬到企业生产施工和营销的第一现场, 工程技术人员与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努力,打造真 实、客观的实践教学现场氛围。我们今日的学生 实践就是日后设计师的购买选择行为,对这种特 定的有针对性的潜在客户群体的开发亦是企业所 乐于接受和合作的。只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大有 益处,对将来学生的就业能产生良好的推动效果, 任何方式都可以尝试。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变化的 动态生成过程。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实践教 学改革,是我们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的革命性的变革,职业环境的变化与更新要求高 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多元复合的职业能力,并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些为我们长期深入 研究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等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并促使教师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 求出发,思考和探索新的创造性的方法和模式,这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参考文献】

[1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 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 C].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2 ] 郑曙.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7.[3 ] 陈小林.设计教育中的设计与市场关系探议[J ].装 饰,2005 ,(6).

第三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其整体知识结构中,不仅需要深厚的艺术素养和丰富的专业常识,更需要切实的社会实践经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在我国设计教育现行体 系之下,分析借鉴包豪斯设计教育模式中实践设计活动的关联性,构建以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为单位的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 实践教学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设计手段把具有艺术含量的构成形式有机的组合在某一空间中,使其达到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审美享受的空间环境造物行为。从某种角度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与人们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具体的一个艺术设计门类,其构成形态主要由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个方面构成。物质形态主要是指构成室内外不同类型风格的物质要素,非物质形态则是指如历史、传统、民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影响和指导人们行为方式和审美取向的精神因素。环境艺术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利用设计构思使艺术品质和功能技术达到完美结合,从而构建各要素间平衡关系的环境系统。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特征与教育现状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所面对的是人的生存空间环境的营造,要解决的主要有空间物质形象的艺术化、施工工艺、材料学、室内外物理环境设计和陈设设计等几个方面。设计思想的产生,不可否认来源于设计师所把握的理论认识、专业素养,但风格和个性的形成也来自设计师不断进取的、开拓性的创新精神以及个人的实践经历、经验积累和智慧、灵感的显现,而这种能力的进发是无规律、随机的,也是不可能简单地通过书本和课堂来传授的,必须要在设计的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浸润和磨练才能建立起来。知识可以传授、技术可以训练、艺术可以熏陶,唯有设计智慧必须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按照我们现行的设计教育模式,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经过了四年的本科设计教育之后,还必须经历几年的实践历练,才可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文化艺术基础素养逐步转化为初步独立的设计思想和审美观。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设计师的专业教师也只能泛泛而谈地传授一般知识,学生与教师的接触缺乏实质性的专业交互和经验传授。

比如说,设计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陌生的课题,假设现在要设计一个影院,音响要求如何满足。每个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设计师不能迷信书本的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几家音响用品厂家,让他们提供设计方案,要多大的音响,摆放距离和方式怎么样,设计清单报价拿过来,几家的图纸拿过来,然后 一家家派自己最优秀的工程师来说服我,我只要请教一个公司就行了,几个方案,谁的好,影院管理人员一说我们的设计师就学会了,也就积累了关于影院音响设计的经验。所以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解决的正确办法,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解决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然而我们目前的设计教育并没有达到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标准。

二 构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实践型教学模式

设计的专业性质是把设计思维和概念转化为现实、具体的物质形象的过程。因此,设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与实际的生产相结合,熟知生产过程,了解物质材料与成形工艺,除了能熟练地运用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如草图方案、效果图、工程图等表达设计意图外,还应参与实际的生产活动。另外,如前所述,设计毕竟是属于个体智慧的劳动,设计思想需要传承和延续,师承之间必须经过 具体的时间与项目的磨合才能得到真谛,这是设计这门专业在学习程序和师承关系上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别之处。

注重并将这一理念贯注于教学之中的,除了包豪斯以外,还有大洋彼岸的赖特,他一 手创建的东、西塔里埃森不仅是其工作、生活的营地,而且是一所独特的学校。塔里埃森的现行教育与成立之初相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它己发展成为具备了完整的教学体制与学位评估条件。它独特的教育方法与体系吸引了来 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作为事务所,它至今依然承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塔里埃森的教育仍然从根本上迥异于其他学院。通过 “做而学”,在培养人的品质与提高人性价值的同时而使其成为建筑师,仍然是其办学的宗旨。建筑教育在这里更体现出其职业的特色,“学”在这里拓宽了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站在我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立场上对包豪斯实践性教学的大胆借鉴。其目的是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实践服务实践为教学提供验证,同时也可以为设计教育提供一部分经费支持,这种良性循环的实践型教育模式,正是由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的实践性所决定的。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强化实践能力综合训练,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实践能力的、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设计人才,所以要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室实践结合起来,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设计、制作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把设计实践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对大学本科设计教育的一种补充。工作室本身就具备设计公司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给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实践能力综合训练。同时它又是一个教学的场所,相对于企业而言,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学习理论知识、增加艺术修养的机会,它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广泛的实践教学面,在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问题上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国际上有不少院校成立了以教学、实践、营利为一体的工作室、研究所、事务所以及设计公司等,教学成果卓著而且也起到了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同时把教学的实践融合到实际的操作中,这几乎己经成为办专业的国际惯例。

1、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保证与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墓础,由授课教师按照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方向组成不同的课题方向研究团队,应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实践设计实力,因此,执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前提是要有能力很强的学科带头人作为负责人,要有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的学术团队作为教学师资支撑,这样既可以保证设计项目的到位,又可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工作室成立之初,可通过高校提供的一定的教研资金,维持教学、实践与科研并行的运转,步入正轨后即可实现自给自足甚至盈利。

工作室的日常运转是在保证教学计划内容的前提下,通过教师向社会承接项 目、有条件地组织学生参与,把教学融入到实践项目和研究中去。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验证和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形成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良性关系。同时,日常教学中通过实际项目对设计经验的不断归纳和总结,可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如何解决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与实践的矛盾

工作室应具备研究的基础和实践设计的能力,包括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比较充足的项目支持,经过教师申请及院系和学校讨论、考核后 开设。工作室教学上实行双向选择的制度,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如专业基础能力、道德素质、学习态度等基础学习及考核,达到一定的条件后方可选择指导教师进入工作室学习。

工作室将实行等同于企业单位执行的工作制度,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意愿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工作室部门的设置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为依据,建立不同方向的专业部门,如方案部主要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艺术功底好以及对设计理念理解比透的学生适合方案部的训练。施工部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管理能力,以及对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的掌握。室内陈设部主要培养学生室内陈设的设计能力,绘图部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电脑辅助工具将设计思想表达出来,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来选择不同的部门或者轮换进行学习。开放型的教学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提高设计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教学通过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使学生深入了解现实中企业的运作、经营方法以及市场营销、区域文化、风土人情、及人际关系等知识。在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上由工作室各个方面的负责人统一安排,如课程的教学时间、课程内容、考核方式方法可根据实际的课题研究设置。艺术设计教学的安排最忌死板的“计划经济”,最忌讳大一统体系,所以工作室教学模式教学的安排上应该针对自己的需求和具体情况,有自主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应有足够的弹性,新项目的到位等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原课程安排进度,在内容上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坚持灵活性,对教学培养的目标要求可以尽可能制定得严格些,但对教学的内容、课时数就应按照不同的发展时期而制定相应的安排,灵活调整,重结果不重过程。

结语

随着经济改革的迅速深入,国家的建设发展将会需要更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高等职业院校要以一种责任和义务感加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教育质,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要立足解决好培养设计艺术人才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这个特定教学窗,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的需求,使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创造一个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道路》 杜华刚 《科教研究》 2007年 [2] 《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 郑曙旸 《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4年

第四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探讨1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Educ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bstract:

Because of its different focu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sumes diversity in forms and flexibility in operation.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day’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reaserched in three asp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opling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and the building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nvironmental art design;Teaching mode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s, the needs of social talent are rising, and behave differently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requirement standards.Talent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On the premise of national advoca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ase on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focused on developing students ' cogni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So as to make students the talents with bo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experience.1.The development and actuality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late 80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was integrated from the design department in art schools and architecture branch in comprehensive schools.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there’re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the positioning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the setting of teaching contents.Its status is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subjec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 positioned in the “interior design” on a single direction, some of it is biased towards beautification i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such as interior decoration.Broadly speaking,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vers almost all areas of art and design.It is an integrated discipline.Narrowly speaking, it mainly refers to the building, Plaza, landscape gardening, and other elements of exterior environment space design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furniture and furnishing elements as the main internal environmental space design.From a design perspective, it has the irrational component of art.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it is also restricted by the variou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a subject featured with multi interlaced elements, such as technics and functions, art and aesthetics.This combination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ring a systematic reorientating thinking of environmental ar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Fundamentally reform the profession structure, from teaching plan, curriculum to practice, making consolidation and constructio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complex talent.2.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rtists and architects from Bauhaus, Germany, consider that environmental art was created combining architecture, sculpture and painting, an art form determined by the “appreciation arts” and “practical Arts”.It comprehensively uses various means of art and technology so that people can live in an environment not only satisfy the material bu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it takes a certain art atmospher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2.1 Foreseeability.Aimed at the present society, training the talent that meets national needs is the primary objective and premise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power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art in our country keeps a level of interior design and decoration, and so on.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wi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and it will cover a broader range.2.2 Systematicness.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a very comprehensive systemic behavior.It sets the function, art and technology at an organic whole, involved two large areas of many disciplines in art and science technology.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osmosis, and fusion.Training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quality, overall thinking 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the key point of professional planning design.2.3 Characteristics.The features talked about refer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chool.For speciality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schools with different nature, and foundation have their own respectiv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goal.2.4 Creativity.Cre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design.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kind of a thinking to plan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life.Design education can not only satisfy the design method and skill in knowledge.It should mak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the liberation of the creativity as the education ideology.2.5 Adaptability.I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designers’ work ranges from small logo design to big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design.Facing the social competition for talent, strong adaptability is essential to designers.This kind of adaptability comes from both solid fo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wide-rang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teaching contents and training pl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ully realize this adaptability, making effective teaching plancombined with it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3.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3.1 Theory teaching Relying on advantage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school.For most vocational colleges, besides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tself, there’s so little resources avalible in similar professionals, such a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So its spacial development is inevitably restricted.And the collaboration of sharing resourses between colleges with related professional departments, such as building departments in comprehensive colleg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ute the problem.At the same time, schools can invite relevant professional experts, professors and scholars to give theory teaching, host seminars, so as to enrich the students' knowledge,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theory attainment,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theoretical basis.3.2 Professional skill teaching relying on the professional design studio.The chief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alents possess good design thought and great practical skills.To achieve this goal, we must update art design education concept, strengthen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practice,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leading factor, and develop the thinking in image design and practical skills for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system.“The studio system” is at present a pushing to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ode, that is, a professional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system.According to its own specialty, teachers try to make teaching as the center task, complete the teaching practice mission, train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required, and complete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and business entity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unified teaching mode.It stressed in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uch as engineering budget, decorativ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course teaching process;exercise the student ability of self-study, the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management ability.“The studio system” can play the student main body function and promoting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reative teaching thoughts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ability.This is propitious to form high efficiency, competition teaching situation.3.3 Practice teaching relying on enterprises.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teaching is a good way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skills.It’s an essential link in education process.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outside, schools can build an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relying on the coorpration with enterprises.This attmpt is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talents training target.In practical teaching, enterprises can bear part of practice course teaching tasks, and participate in formulation of programme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practice, such as furniture design, display design, model making, graduation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design course.Teachers have experiences in enterprises, and they can cooperate with enterprises to develop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This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experience in enterprises improves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dapts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demand from society, and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studemts’ future job-hunting.Above all, the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an inescapable key subje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d.As a result of the specialities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each college differently emphases, teaching mode will present diversity in form and flexibility in operation.Along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ll explore more mature and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References

【1】Fu Hu, Wang Xizhen, First Exporation on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ansu Lianhe University Journal 2008.02

【2】 Deng Qingyao,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Shandong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5.

第五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论文讲解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论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企业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还有就是国家没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企业参与。所以,国家必须要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通过一些税收政策上的支持,来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

高校在寻求合作企业的基础之上,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条件和质量,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学校在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主动调整学校培养 “工学结合”概述

所谓工学结合,通俗地讲就是把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实现本质与内容上的沟通;企业与高校相结合,保证在校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的联系。这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环境与资源,把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校园学习与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为学校、企业、学生。

目前高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电子商务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多,所以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现在有些院校将该专业归类于计算机领域,还有些属于管理院系。所属专业领域的不同,学习的方向就不同。为了力求覆盖范围广,学科设置全面,很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科目非常之多,如商务管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宏观/微观经济学等等。这种课程结构设计虽然满足了全面性的要求,但是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不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专攻哪个方向。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基本没有时间去参与到电子商务实际应用工作中,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锻炼。

实践教学条件严重不足。电子商务专业的根本就是直接参与到社会经济经营活动中,它的很多课程都具有极强的实践特性。也就是说,该专业想要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学生实践课程的开发是非常关键的。不管是通过学校上机仿真课程实践,还是直接深入到企业中去学习,每学期至少要有一半的时间是参与实践的。但经调查显示,目前的情况是很少有院校可以提供充足的条件,去构建电子商务实验实训室,而且校企合作不充分,给学生提供的校外实践实训机会也非常有限。

教学方式落后,难以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大多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因为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难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学校仿真实训基地设备较为落后,甚至于有些仿真课程变成了“不同教学环境下的理论教学”,学生无法长时间通过计算机来演练网上交易流程、网络营销模式等电子商务基本业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来说影响非常巨大。在当前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直接“拿来用”的人才。但是现在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只能称之为“半成品”,企业还需要花费一定的经费来培训,这样势必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人力资源成本。

构建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主动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我国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企业必须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很多高校都会感觉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处于学校“一厢情愿”的目前状况,企业基本没有参与到其中的意愿。这里既有学校自身合作能力不足的理由,还有就是国家没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企业参与。所以,国家必须要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通过一些税收政策上的支持,来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

高校在寻求合作企业的基础之上,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条件和质量,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学校在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主动调整学校培养方案,把学生的双重身份考虑进去,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结合企业与学校的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在模式中的作用。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对学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策略进行联合制定,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依靠这种紧密沟通合作,来完善校企双方共赢方式。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企业发展过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方向,定期的开展校企双方交流会,让学校明确企业需求,让企业了解学校的培养情况。长时间高频率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对企业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企业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系统化课程体系。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应该基于合作企业以及该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准,通过考察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标准。把企业实际经营过程转换为相应的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就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形成以企业工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学科体系知识结构,设定具体的工作任务来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为具体全面的策略、技巧。根据企业具体岗位来确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整合学校与企业实训资源,根据企业需求来制定课程实训技能培训方案;学校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训考核相结合,构建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而言有非常大的实际作用,例如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产品采集、商品图片处理、商品描述等技能,这些都是将来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的助力,高职教育是直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地,只有更好地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可用、实用”人才。

下载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浅议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浅议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大全]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育的现状,按照高职教育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职业成长规律,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批融合教学实......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精选五篇)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校中厂”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一个主要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新兴学科,也是高职开办艺术设计学科中的核心专业,有较宽广的......

    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革新实践教学探讨讲解

    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革新实践教学探讨 内容导读:与人沟通合作的人。在职业教育中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具......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件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为了加快专业建设步代,推进我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学术......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

    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加强电脑艺术设计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建议 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紧密合作,以公司“定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

    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合集)

    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大。但目前普通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导......

    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生存环境的艺术品位提出更高的要求,期望生存环境更加完美。在这种需求形势下,环境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