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
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3.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设备,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通过组织游戏,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通过对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了解,感受科学精神的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读懂电视天气预报 难点:识别卫星云图。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复习一:
问题
1、天气和气候区别 问题
2、天气和气候的语言描述。
问题
3、在日常生活中的你是怎么谈论天气的呢?(学生讨论,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描述现在的天气。例如: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昨天的天气呢?)
师小结:描述天气就是描述该地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此外还有雪、冰雹、雾、沙尘暴等天气状况。它是短时间内的,可以时刻变化的。
做一做:找出下列描述属于天气的?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明白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复习二:天气的影响
那我们为什么还经常谈论天气呢?那是因为天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会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出示几组图片并且观看视频,让学生明白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归纳:天气的变化不仅影响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还影响到了农业、交通、军事等。由此可见,天气的变化能引起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所以,我们才很关心天气情况。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及早作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的危害。【讲授新课】 讨论活动:天气预报
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通常的方法是什么?(电视、网络、电话、广播、农谚、报纸、看云识天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收看天气预报)。播放视频:天气预报
(承转)如果没有这位预报员,电视上出现卫星云图和符号,你能看明白吗? 教师讲解: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意思不同,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课件展示常用的天气符号图 【学生活动】
1、找不同:将上述常用的天气符号分成四组,找出每组内各个天气符号之间的不同点,以便于学生识记天气符号的含义。
2、课堂活动一:挑战一下自己的记忆力吧。
3、课堂活动二:尝试做一名天气预报员。
4、课堂练习:不同天气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
(承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每天关心天气状况外,对空气质量状况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要求重点城市必须播报每天的空气质量状况。大家看看以前的蓝天白云,在看看还适用于现在的天空吗? 图片展示: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自主探究式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图,回答多媒体上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空气污染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影响健康、影响农作物产量、酸雨腐蚀金属。
问题二:空气污染源有哪些?
学生:燃烧秸秆、汽车尾气、烧煤做饭、取暖、工厂废气。
问题三:如何防止空气污染
学生: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减少使用煤做燃料、工厂废气达标排放、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小结: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知识点:
1、区分天气和气候
2、学会阅读天气预报
3、我们需要干净的空气。
第二篇: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
溪角中学 严晓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2)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学会看天气预报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找同学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讲授新课:
一、天气及其影响
1、提问: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六幅图,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内容。(抢答)总结归纳: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2、朗诵:《第一场雪》
思考:这段文字中描述天气的词语有哪些,说明了天气具有什么特征? 总结归纳:天气特征:
1、时间短
2、多变
3、判断:以下句子或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
1、阴转多云
2、明天大风降温
3、昆明四季如春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设计:对比练习与天气的特点,引导学生区别天气和气候:气候:反映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活动:
1、观看短片然后交流:天气如何影响生活?
2、请同学们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分析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过渡: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来知道明天中山的天气会怎样呢?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多媒体展示:播放短片《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1、认识卫星云图
思考:你能分析绿色、蓝色和白色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吗? 你能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阴天、雨天吗?
拓展:你能判断此时中山是晴天还是阴雨天气吗,四川呢?
2、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3分钟的时间记忆常用的天气符号然后“比一比,谁最棒”
雾大雨台风冰雹雷阵雨雨夹雪晴沙尘暴晴转阴中雪多云转小雨
3、风的符号
重点:认识风的符号级)风向:风的来向。风力:风的强弱,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活动:让我们来当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过渡:播放短片《气象专家:广东空气质量日益好转 广东新闻联播》
提问:我们每天都同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相接触,那么你们觉得现在的空气质量怎样呢?
活动:考考你:请你找出空气质量为优的城市。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越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越好空气质量级别一级二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五级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1~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300优良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污染
知识拓展:
1、PM2.5监测指标
2、小调查
五、板书设计
本课小结
时间短天气的特点多变天气预报空气质量卫星云图常见天气符号污染指数越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六、课后作业:自己设计的小试卷
第三篇: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下符桥镇中心学校
周宝珍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的特点,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记住常用天气符号
3、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
3、记住常用天气符号 难点:读懂天气预报图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的谈话法、读图发现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对于天气、气候同学们并不陌生,它们是我们经常聊起的熟悉话题(PPT),现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教学
引出课题: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那么什么是天气,如何描述天气?
1、学会描述天气
PPT,探究活动。
霍山今天、昨天这近期的天气状况。散文阅读:描述天气。
学会描述天气状况,从时间上、变化上、内容上归纳天气的特点及概念。总结:天气及特点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状况。特点:时间短、变化大。
2、探究活动二:认识天气
识别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1)、词语判断
2)、归纳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气候反映的是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3)、随堂训练: 识别气候与天气 判断:以下所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承转]除了我们刚刚描述的天气状况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天气状况吗?(雾、沙尘暴、台风、暴雨、冰雹的天气图片。)
3、探究活动三:天气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1)、正因为天气具有多变的特点,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就更密切了。2)、天气影响到我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体会天气的重要性。
(1)霍山今年七月份的暴雨。(2)完成P47活动2
天气与健康、天气与交通、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商业活动、天气与体育等的关系的相关事例。
总结:天气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承转]天气影响这么大,提前知道天气情况是如此重要,那么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我们能不能知道?可以通过什么途径?
学生交流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看电视、上网、打电话、手机短信定制、看报纸、从生活迹象推测„„)
阅读P48图3.3电视天气预报,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天气预报一般播报什么信息?学生观看之后,交流。
阴晴
降水
温度
风力风向
如果你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你首先要掌握那些知识?
1、读懂风力风向
读懂风力风向
PPT 认识风力风向图标
2、看懂卫星云图
现在天气预报已经制作好了,如果让你来做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你还需要掌握什么知识?
会看卫星云图,能识别天气符号„„
现在,让我们先来学习一些天气预报的必备的知识。
PPT认识卫星云图
指图认识:绿色代表什么?(陆地);蓝色代表什么?(海洋);白色代表什么?(云区)。一般而言,云越白,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天气符号我知道
在卫星云图的基础上,人们制作出了城市预报,这是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组成。播报城市预报,还必须要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
各符号的识别与记忆方法。
牛刀小试(当堂课识别,减轻课下负担。)
4、活动:争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具备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基本条件了。现在,让我们来当播报员,并向节目主持人挑战,好不好?
方式:屏幕上出现的中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学生自主站起来选择播报,被播报了的城市不能重复。
现在,我们国家气象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服务。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包括
1、天气及其影响,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四、随堂检测
PPT 1、2、3
五、作业布置
预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影响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第四篇: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农安三中 李少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
2.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教学方法 【教法】
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与学生谈论今天的天气状况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一、天气及其影响──谈天论气话天气
问题1: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我们这里昨天和今天的天气呢?(从身边的事情谈起,让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学生交流发言。
(一)天气与气候
先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的图片,请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师:刚才同学们都描述了图片中的天气情况,你能总结一下他们都用到了哪些词语吗?天气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交流发言。
师总结: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通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语描述,此外还有冰雹、沙尘暴、台风等。(图片展示)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时间短,变化快。(即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
承接:天气是短时间内的,会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该怎么说呢? 学生描述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
师总结:气候与天气恰恰是相反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都是这样。
问题2:你能总结一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吗? 生:小组讨论后交流发言。师总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活动一:出示天气和气候的一些描述,让学生辨认
承接:刚才提到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天气的变化,因为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师:你能举例说明天气对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吗?学生交流发言。
(二)天气及其影响
(课件播放各种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图片,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活动二:阅读下列图文资料,说说天气的影响。学生交流发言。
承接:如果我们能预知明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很大帮助的。那么我们从哪里会预知明天的天气呢?学生回答天气预报,引出话题二。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谈天论气话预报
师:是的,我们要想预知明天的天气,可以从报纸、互联网、电视等的天气预报来了解
承接: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天或几天中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风的符号吧。出示幻灯灯片。
在天气预报中常常还可以看到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可以分析哪些地方是晴天、有雨或者阴天。
师:带领学生认识卫星云图。
承接:为了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的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天气符号一般与城市名称一起出现,我们一起来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师:带领学生认识天气符号。
如果一个城市出现两个天气符号会表示什么意思呢 活动三:人人争做优秀节目主持人 活动四:慧眼识图
承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你喜欢什么样的空气呢?
师:出示两幅不同地方空气质量的图片,你喜欢什么样的空气?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谈天论气忧空气
师:空气质量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看课本自学完成。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身边发现问题)
师:展示一些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图片,让学生感受人类不合理的做法导致的空气质量问题。
师:出示一些城市中常见的让人担忧的沙尘暴、雾霾等污染的天气状况。活动五:各抒己见献良策:面对这样的大气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后交流自己的看法。
最后进行本节课的课堂小结 师:出示课外延伸作业
观察一下周围的生活环境,有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善?
第五篇: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课时2教案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术语。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展示、学生自我发言,初步学会谈谈生活中的天气。2.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1.天气术语的正确使用。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法、小组竞赛法等。新授:
初次见面,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注意歌词哦!
【导入新课】:播放《海尔兄弟》主题曲(1’)
师:还记得这是什么动画片的主题曲吗?(海尔兄弟,看来大家都记忆犹新啊)那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歌词中的打雷下雨和天冷天热讲的是什么?(没错,就是天气)
师:天气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比如我们出门前要考虑带不带伞就要根据天气来决定。
师:天气除了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外还会影响交通,军事,电力通信(08年冰雪天气导致了3330多万户,约1.1亿人口停电,带了严重的损失),农业生产(09年9月-10年3月西南五省耕地受旱面积9654 万亩,作物受旱7097万亩,1805 万人、1017 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5’)展示课件中的图片:
师:既然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如此重要,那我们如何提前知道天气状况来安排我们的活动呢?比如,明天来上学要不要带雨伞,又要穿多少衣服呢?(查看天气预报)
师: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有哪些呢?(电视、手机、电脑、报纸等)好,那我们先来观看一段电视天气预报,了解一下电视播放的天气预报都有哪些内容?(气温,阴晴,降水,风力和风向等等)(6’)
在刚才这段视频中还有张这样的图(打出这张卫星云图),这张图我们叫它卫星云图。师:到底怎样识别卫星云图呢?
展示课件:卫星云图图片,并让学生回答不同的颜色表示的事物是什么。并提问未来我国南方的天气状况是以什么为主,让学生回答。(5’)
师:除了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还涉及到了各种天气符号。那这些天气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看到课本p46图3.6,现在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熟悉这些常用的天气符号,等会儿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看谁记得又快又准。(选择你喜欢的动画人物,然后回答其背后的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现象)
师:但是老师这还有些符号,不知道大家认识么?(展示两张风力和风向的组合符合)没错,这就是我们常用的表示风的符号。那到底怎么来认识这类符号呢?
展示风力风向符号示意图(大家也可以看到课本p45图3.4)师:请大家仔细阅读,这张图告诉了我们关于风的什么内容?(风力、风向)风向共有8个,风力共有13级(风力由弱至强分为0~12级)。不同的风向和风力是怎么用符号来表示的呢?选取其中一个符号重点进行分解说明,由此让学生得出结论: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一条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让学生回答之前展示两张风向风力图所表示的风。师:当然课本上还提及到了降水和气温等内容。
创设情境:有天我听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有雨,结果带的伞却没派上用场,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这就跟降水概率有关系了,只有降水概率为100﹪时才一定会下雨。
创设情境:而当看到气温是6-10℃,我们应该要穿什么样的衣服?这两个气温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意思?(5’)
师: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天气预报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里有张天气预报图,哪位同学来播报一下这些城市的天气情况,谁来挑战?/还有谁想来尝试的?(选2-3人)大家觉得他们当中谁能称得上是最佳天气预报员。(大家真是不分上下,不过还是我们第?位同学表现最好)(3’)师:接下来我们检测一下自己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进入我们的pk对决赛环节。
师:听清规则:首先全班分为四个组,这场pk对决赛总共分为三个回合,前两个回合中由每组轮流派代表举手进行回答,表现最好的组可在终极pk中获得优先权。(3’)(反应真快/解释得真好)师:在这两个回合中我们第?组回答得又快又准又响亮,表现最好。那接下来我们进入终极pk的环节,注意游戏规则:
1.1个同学从天气状况中选一种天气符号,并说出该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
2.下一个同学根据前组选的天气,从生产生活中选一种相关生产生活现象
3.第三个同学在“行为决定”中选一种适合这种天气状况的行为 4.最后一个同学在“生活用品”中选1件或2件生活用品(3’)
活动
(一):1组从天气状况中选一种天气符号,并说出该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当出现上述的天气变化时,你应该提醒家人注意什么? 活动
(二):请同学们分别选出一种表示恶劣天气的符号,并说一说在这样的天气中,我们又应注意什么呢? 你感觉天气预报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学生:略
天气恶劣时要注意交通安全,注意增减衣服等等。他们感觉天气预报对生活很有帮助,所以一定要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承转
师:请同学们看沙尘暴的符号卡片或照片。你们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空气环境中吗? 生:不愿意。
师: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师:请同学们描述自己经历的一次空气很清新的时候和很污浊的时候。生描述。
师:在生活中,你看到哪些空气污染的现象? 生举例说明。
小到烟头,大到战争的硝烟弥漫,学生们的思路被打开了,例子举不胜举。他们还展示了自己收集来的图片。
师:污浊的空气会对人和周围环境造成哪些危害呢? 生举例说明。
师:污浊的空气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大气环境,尽量减少空气污染。
师:刚才大家谈到的是对空气污染的直观感受,是否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衡量空气质量的好坏呢?请同学们看教材48页介绍。生看书总结。
师:结合图3.9,请你找出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图中有没有重度污染的城市? 生活动略。
师:长沙的空气质量属于哪一级? 生回答略。
师:岳阳的空气质量比长沙要好,说明我市空气质量良好。师:我们学会了看空气质量日报,会对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生:如果外出旅行,我要选择空气质量好的城市;早晨锻炼身体,要看一看空气质量是否适合。
师: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很矛盾的事情,请同学们结合以下两件事,进行辩论,说一说你的观点。活动
(一):小辩论
1.我家想买一套新房子,有两个选择。一处在江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房价非常贵;另一处在工厂附近,房价很便宜。爸爸想买江边的,妈妈要买工厂区的房子。买哪一处好呢?请你当参谋。2.每年秋收后去农村看奶奶,我发现农民都要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秸秆灰当做肥料,给土地施肥。这样做好不好? 生开始辩论。
师:小结,当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多想办法,尽量达到平衡,可持续发展。针对一些常见的空气污染现象,我们应如何去做呢?
教师出示4个小案例,让学生们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活动
(二):出谋划策
1.城市里的汽车可真多,尤其是私人汽车的数量增加很快,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为了冬季取暖,北方地区经常有一些锅炉房的烟囱黄烟滚滚。怎么办?
3.家庭装修过度,出现头晕、恶心的现象。
4.建筑工地拆除旧房子,没有防尘措施,造成大量灰尘。生讨论研究。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解决空气污染的可行办法。
师:小结,除了我们想出的办法外,可能还会有更好的办法来减少空气污染,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好好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让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课堂总结:
师: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收获很大,请同学们谈一谈收获和感悟。生回答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树立一种意识,即保护大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