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学科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4年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学科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专业基础测试”、“专业综合测试”和“复试”大纲
1、专业基础测试(满分:100分)
考核形式:面试
(1)面试小组提供给考生近期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英文学术论文
1-2篇,请考生在4-8小时内准备以下材料并在面试时汇报:1)用30分钟以PPT形式介绍论文的主要工作(20分);2)对论文工作进行评价(20分)。
(2)面试小组在面试现场提供给考试1份英文材料(短文),请考生用2-3
分钟时间准备后朗读、翻译并小结出短文大意。(10分)
(3)回答面试小组老师提出的专业基础问题及相关问题(50分)
2、专业综合测试(满分:100分)
考核形式:面试
(1)请考生以学术报告形式(ppt)用30-60分钟介绍科研工作(包括硕
士期间的研究工作和/或相关的研究经历)(40分)。
(2)请考生回答面试小组老师提出的专业问题和相关问题(60分)。
3、复试大纲(满分:100分)
考核形式:面试
(1)英语听说能力(10分);
(2)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情况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30分);
(3)实验技能、实践动手能力(20分);
(4)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20分);
(5)思想品质、身心健康状况、事业心、责任心、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20
分)。
第二篇:gps测量原理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doc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GPS测量原理》
本《GPS测量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PS已成为现代卫星大地测量和空间大地测量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GPS测量原理》是测绘及其它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卫星系统、参考框架、定位原理、误差影响、数据处理、技术应用等内容。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GPS卫星系统组成、功能和特点,掌握GPS卫星运动的基础知识,能够系统地掌握GPS定位理论与方法,熟悉时间和坐标系统,了解GPS测量中的各种误差源以及相关的分析与处理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GPS系统概况、特点及应用
1.1 GPS的基本含义及概念
1.2 GPS的组成部分
1.3 GPS的发展历程
1.4 GPS观测量及其类型
1.5 GPS导航定位技术应用
(二)GPS时间系统与坐标参考系
2.1 时间系统及基本概念
2.2 GPS时间系统
2.3坐标系统的类型
2.4协议天球坐标系
2.5协议地球坐标系
2.6地球坐标系的其它表达类型
2.7大地测量基准及其转换
(三)GPS卫星运动的基础知识
3.1 GPS卫星的基本运动特性
3.2 GPS卫星的无摄运动
3.3 GPS卫星星历的概念
3.4 GPS卫星的坐标计算
3.5 GPS卫星受摄运动的主要摄动力源
(四)GPS卫星信号及传播特点
4.1 GPS的频率特性
4.2 GPS卫星信号类型
4.3 GPS卫星导航电文
4.4 大气层(包括电离层和中性大气)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4.5 大气层对GPS信号的影响及其改正
(五)GPS测量误差及处理方法
5.1 GPS观测方程及线性化
5.2 观测量的误差来源
5.3 电离层及中性大气对GPS信号的影响及其改正
5.4 多路径效应对GPS信号的影响特性
5.5 其他GPS测量误差及处理方法
(六)GPS定位理论与方法
6.1 绝对(相对)定位方法概述
6.2 动态绝对(相对)定位原理
6.3 静态绝对(相对)定位原理
6.4 卫星几何分布与绝对定位精度
6.5 GPS测速与授时的基本原理
6.6 实时动态(RTK)测量理论与方法
6.7 模糊度特性及主要确定方法
6.8 周跳检测与修复的基本方法
(七)GPS网平差理论与方法
7.1 GPS网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7.2 坐标转换模型
7.3 GPS网整体平差基本原理
(八)GPS新技术及组合导航
8.1 网络RTK技术
8.2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
8.3 三频观测数据处理技术
8.4 连续运行CORS系统技术
8.5 GPS/惯性导航组合(九)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发展
9.1 GNSS发展概况
9.2 GPS现代化
9.3 欧洲GALILEO系统
9.4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9.5 俄罗斯GLONASS系统
二、考试要求(考核的重点在(一)、(四)、(五)及
(六)等几项内容)
(一)GPS系统概况、特点及应用
1.熟悉GPS的中英文的含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概念和类型,掌握GPS
导航定位的特点。
2.理解GPS相对其他导航系统和经典测量技术的特点。
3.掌握GPS系统的组成,了解GPS卫星功能,理解GPS地面监测部分的组成及监测站、主控站、注入站的功能,掌握GPS卫星星座的构成及基本参数,掌握GPS卫星运动轨道基本参数。
4.了解GPS技术发展历程,了解美国政府采取的SA政策和AS技术的基本含义。
5.掌握 GPS的载波频率数目、数值和类型, 掌握GPS的码和相位两种观测类型及各类码、相位观测的精度、可靠性。
6.了解GPS定位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绘、精密工程、变形监测和导航等方面的应用特点、现状与前景。
(二)GPS时间系统与坐标参考系
1.了解有关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GPS定位中的主要时间系统类型,理解 世界时间系统,包括恒星时、平太阳时和世界时的概念及相关的表达式,理解原子时和协调世界时的概念及相关的表达式,理解力学时的分类、概念及相关的表达式,GPS时间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及相关的表达式,各种时间系统之间的关系,了解各种时间系统在GPS应用研究和定位中的作用。
2.了解GPS定位中常用的坐标系统; 理解(协议)天球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及相关的点、线、面和圈包括天轴、天极、天球赤道面、天球赤道、天球子午面、子午圈、时圈、黄道、黄极、春分点、岁差与章动等基本概念。
3.理解(协议)地球天球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及相关的点、线、面和圈包括地球赤道、地球椭球、地球自转轴、地极、椭球子午面、椭球法线、椭球赤道面、国际协议原点、大地子午面及大地经纬度和大地高等概念,理解地极移动概念,掌握协议天球与地球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4.掌握GPS应用中常用的地球坐标表示式,理解地球参心坐标系、天文坐标系、站心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5.了解GPS应用的卫星大地测量基准的概念及其与经典大地测量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局部坐标系与全球坐标系的差异及相互转换关系,掌握大地测量基准转换的基本条件和方法。
(三)GPS卫星运动的基础知识
1.熟悉GPS卫星运动的基本参数,理解影响GPS卫星轨道运行状态的因 素,了解卫星轨道参数在GPS定位中的作用。
2.了解卫星运动的两体问题和卫星运动的开普勒定理,理解GPS卫星无摄轨道特性及描述参数包括轨道椭圆的长半轴、偏心率、升交点赤经、赤道面倾角、近地点角距、真近点角的概念和相关表达式。
3.掌握GPS卫星所受的主要摄动力类型,了解它们对GPS卫星运动轨道的影响量级以及对精密定轨的影响特点。
(四)GPS卫星信号及传播特点
1.熟悉GPS码和载波相位两类卫星信号的具体内容,了解产生码和载波相位信号的一般原理,掌握码和载波相位的特点。
2.了解GPS导航电文的含义、格式和内容。
3.了解电离层与对流层的性质和垂直结构,理解电离层自由电子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及与太阳活动、昼夜变化的关系。
4.了解电离层对GPS信号的折射影响特点,熟悉电离层电子总含量与GPS频率、信号类型、观测高度角、距离(或时间)延迟的关系和相关的数学表达式,了解单、双频GPS信号的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和方法。
5.了解对流层对GPS信号的折射影响特点,能够解释对流层折射的干分量与湿分量与大气压力、温度、湿度、观测高度角、距离(或时间)延迟的关系。
(五)GPS测量误差及处理方法
1.熟悉测码和测相伪距观测方程的基本表达式,掌握码和相位观测方程的线性化方法。
2.理解GPS主要误差源的分类方法,熟悉各类误差源的具体内容,掌握各类误差的系统性、偶然性及影响特点。
3.了解卫星钟差和轨道误差对GPS定位的影响特点。
4.了解多路径效应对GPS定位的影响特点。
(六)GPS定位理论与方法
1.了解绝对(相对)定位的概念、特点、类型和一般方法。
2.掌握GPS测码与测相伪距动态绝对(相对)定位的基本原理、观测方程、实施条件及应用特点,了解误差的处理方法。
3.掌握GPS测码与测相伪距静态绝对(相对)定位的基本原理、观测方程、实施条件及应用特点,了解误差的处理方法。
4.掌握理解绝对定位精度的评价标准, 了解平面、高程、空间位置、接收机钟差因子、几何精度因子的概念,了解卫星几何分布对精度因子的影响。
5.了解实时动态(RTK)测量理论与方法。
6.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的单差法和双差法及相应的优点和相关的表达式,了解三差法。
7.了解相对定位中整周模糊度的概念和主要确定方法,理解模糊度参数的浮点解和固定解的概念,了解周跳的概念、发生原因、修复方法。
(七)GPS网平差理论与方法
1.理解GPS基线解算与网平差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2.熟悉GPS观测网的优化设计内容、准则和精度评定方法。
3.理解参心坐标系和国家坐标系的概念和建立方法,掌握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
(八)GPS新技术及组合导航
1.了解网络RTK基本原理、组成及主要实现方式。
2.了解精密单点定位基本原理,数据处理模型及过程。
3.了解GPS三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优势所在。
4.了解连续运行CORS系统的组成、应用及数据处理。
5.了解GPS/惯性导航组合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九)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发展
1.了解GPS与GNSS之间的关系。
2.了解GPS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内容。
3.了解欧洲GALILEO系统的组成(信号、频率及服务)与结构特点。
4.了解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与性能特点。
5.了解俄罗斯GLONASS系统的组成与信号特点。
三、主要参考书目
1、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周忠谟,易杰军,周琪.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19993、党亚民,秘金钟,成英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与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考试大纲编写人:
2009年9月
第三篇:天大201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大纲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非英语专业考试大纲(2014版)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非英语专业入学考试是学校为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教育部颁布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博士生入学其英语水平原则上应达到或略高于硕士生的水平”。根据这一规定,并结合历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我校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既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又注重测试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一、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试题共分为五个部分:听力理解、选词填空、阅读理解、英汉翻译、写作。
1、听力理解
该部分测试考生听力理解的技能及对英语口语信息的短期记忆能力,考查考生判断对话场景、人物关系及身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理解话语要点和含义;获取具体信息;理解中心思想等方面的能力。考生听过一段对话后,回答所提问题,录音只放一遍。该部分共10小题,考生从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2、选词填空
该部分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的掌握程度,包括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以及对语段特征的辨识能力,如衔接与连贯等。此题中在一篇文章中留出1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15个词汇中选出最佳答案,使填空后的文章意义通顺、连贯,结构完整。该部分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3、阅读理解
A.该部分考查考生对书面英语的理解能力,其中包括理解具体信息,掌握文章大意,以及根据语境推断未知信息。该部分共3篇文章,每篇文章5个问题,考生从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每篇文章约600词左右,每题2分,共30分。
B.该部分为一篇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7~8段文字。考生根据文章内容选择合适的段落填入文章的空白处。该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4.翻译
要求考生通过阅读600词左右的英语篇章(内容偏重科技),然后将有下划线的6-8个部分翻译成汉语。主要测试考生是否能从语篇的角度正确理解英语原句的意思,并能用准确、达意的汉语书面表达出来,共20分。
5、写作
该部分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所给题目或所提供的图或表格等,写出一篇说明或议论型短文;或根据提供的一篇文章写出其摘要。文章应主题明确,有逻辑性,语言规范,长度不少于200词,共20分。
第四篇: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2014年招生简章
天津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天津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选拔方式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直接攻博。
普通招考面向社会招生,由天津大学自行命题并组织入学考试,从考生中择优选拔;硕博连读仅从天津大学在学的优秀学术型硕士生中选拔;直接攻博仅从天津大学接收的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
三、招生计划
2014年天津大学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约800名(包括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具体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四、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②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③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2008年9月1日之前获得),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以硕士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提交在报考专业已经学过的硕士课程成绩证明(包括全部必修课和学位课,且成绩合格),并提供在报考专业或相近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我校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篇,或在科学研究等本职工作中已取得重要成果,其中至少有一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1
4.报考非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年龄不限。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报考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须按照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7.报考我校“管理与经济学部”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考生,报名时须提交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或录用的1篇学术论文,该论文期刊须是“管理与经济学部”界定的B类及以上期刊(期刊目录请查询“管理与经济学部”网页)。
五、学习年限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4年,硕博连读生、直接攻博生一般为5年。
六、学费及奖助学金简介
1.按照国家政策,从2014年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行收费制度。学校将按照国家和天津市的规定收取学费。
2.我校统筹政府投入、学校自筹经费、科研经费、助学贷款、社会捐助等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奖助政策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分为研究生奖学金和研究生助学金两个部分。研究生奖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论文奖励;研究生助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导师助研、勤助基金、助困基金和专项励学金。适用对象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取得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天津大学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按双方签订协议条款规定执行),申请资助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对于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我校(奖)助学金的覆盖面达到100%。具体执行细则参见当年的校发文件。
3.招生过程中,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
七、报名时间、方式及手续
天津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预计安排在2013年
12月中旬至2014年1月中旬,逾期将不再受理。
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报名,并按要求提供以下材料:
1.攻读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报系统可以打印);
2.专家推荐书两份;
3.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研究生管理部门开具的应届生证明);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人员应提交硕士课程成绩证明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或获奖证书复印件);
5.我校规定必须提交的其他材料。
八、考试时间及地点
天津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外国语考试时间将安排在2014年3月15日。考试将在天津大学校内进行,具体地点请查看准考证。
九、考试科目设置情况
1.初试:初试科目为外国语、专业基础测试和专业综合测试。外国语采取统一笔试形式,专业课“2001专业基础测试”和“3001专业综合测试”由学院安排考试时间及形式。
2.复试:初试结束后进行复试,复试为综合面试,复试工作由报考学院组织,复试办法将在复试前公布。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人员,在复试时还须加试(笔试)政治理论和报考专业两门硕士阶段主干课程。
十、录取原则和录取类别
天津大学将根据国家下达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综合其报名材料评价结果、思想政治品德、综合素质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
根据天津大学培养机制改革的相关规定,博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和定向两大类:
1.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天津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留在定向单位,定向单位必须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签订协议书,毕业后考生按协议书就业。
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十一、其他说明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录取考生的户口迁移实行自愿原则。
2.考生报名时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类别,并如实填写报名信息。报名信息和材料一经提交不准更改,如发现提供虚假信息和材料,将随时取消报考、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
3.根据教育部规定,天津大学2014年将继续在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详细情况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联系。
4.考试科目“2001专业基础测试”和“3001专业综合测试”,测试方式和内容由报考学院自行确定。各位考生务必在考前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看考试方案并与报考学院取得联系。
5.所有招收定向培养博士生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以内。
6.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每年招生指标不超过1名。
7.现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原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的硕士生和现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考生与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或入学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8.天津大学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详细介绍或其它信息请咨询相关学院,或登陆学院网页查询。
9.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网址:http://gs.tju.edu.cn/
联系电话:022-27401195
第五篇: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复旦大学——文史哲综合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04复旦考博入学试题——文史哲综合 名词解释(6*5):
魔幻现实主义;类书;玄言诗;“形而上”;词汇学;?
填空(10*1’):
[古今中外都有,难度不大,关键是范围广,不易复习,感觉只能靠平时积累] 选择(15*1’):
[感觉与填空差不多,如1969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哪一位?] 论述(8题选三,3*15’):
1、请对儒家的几个代表人物的思想说说你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2、谈谈人文学科对于科技和经济的导向作用;
3、试述“垮掉的一代”创作思潮的特点及其对于中国青年文学的影响;
4、乾嘉学派在文献整理方面的成就;
5、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复旦大学——文史哲专业200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3复旦博士入学中文系、古籍所各专业文史哲试卷题目
该卷适用于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六个方向。
一、名词解释:(6*5=30分)
相对真理 文字 资治通鉴 新感觉派 五经 元杂剧
二、填空(1*15=15分)
1、反映论是----的认识论。
2、意识和物质的相互关系体现人的-------。
3、《文赋》和《诗品》作者
4、乾嘉学派发生年代
5。同光体发生年代
6。三言是指
7。甲骨文以前的成体系文字是------
8。----是语言的最小单位。
9。梅希金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中的主角。
10。卡来班是莎士比亚-------中的主角。
11。汉语和藏语属于汉藏语系。
12。前四史是指
三。选择(1*10=10分)
1。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2。词汇的定义是
3。古代文字的表意性
4。黄巾起义确切年代
5。《通典》作者
6。哪部是巴金作品
7。王立发是----的主人公。
8。《等待戈多》主人公 9。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这是---关系。
四。问答(任选3题,每题15分)
1。为什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2。目录版本对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3。古代文学史文学和政治的关系
4。左拉自然主义小说特征。
5。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美学特征。
6。谈谈文学创作中再现、表现与想象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