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5篇

时间:2019-05-13 22:4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第一篇: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教材分析: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讲述了波兰音乐家肖邦深怀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忘我工作,最终客死异国他乡的故事,展示了艺术家特有的爱国方式。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4.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2.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从多方面突出表现主题的表达方法,体会总分结构的语段、篇章中结句的作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有关资料图片。

六、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生字词。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教学重点:理清课文脉络,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教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你了解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2.课题,自由谈谈感受,提问。

(“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怎么会离开祖国的?为什么要离开?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自读课文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读后交流

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埃斯内尔会以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 2.面对盛在金杯里的泥土,肖邦为何会流下激动的泪水? 3.肖邦那么爱祖国,可他为何不留下来反抗? ……

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词语。

深渊

肖邦

消逝

概念

蜡烛

疾驰

特殊

勉励

抗争 四处奔波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雾霭

催人奋起

盛[chéng]满 绝:停止。辞:辞别,离开。催:叫人赶快行动。

雾霭:雾气。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四、分段

根据读了课题后的提问,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第一(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第二(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

第三(3-4):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第四(5-6):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五、精读指导

1.学生各自再读课文,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2.检查:

a “我”是谁?你怎么知道的? b 你从第一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理解: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了苦难很深。

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句,注意重点词“满怀悲痛”、“不得不”的含义?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朗读这一节。(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六、学习生字

老师范写生字。学生钢笔描红。

七、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重点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2.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

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

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教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你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波兰。)2.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过渡:那“不得不”离开的场面是怎么样的?一定令人难忘吧!

二、学习第二段

1.自读。想:这一段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3.学生再读这三个场景,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

a 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而且老师特地为他谱写了送别曲--《你远在他乡》。(想像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情。

b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想像他当时的激动神情,指名、集体读。

C 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请收下吧!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结合老师前面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请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是何等恳切!

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心情。自由读、男生读,体会老师语气之恳切。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5.此时的肖邦怎么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抓住:”郑重地“、”回首、望了望“,理解肖邦对祖国的牵挂与难舍之情。

6.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7.指导学生背诵。(告别亲友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时

老师叮嘱、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

8.练背。检查。

三、学习第三段

1.自读:肖邦在国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行动的? 引导学生认识肖邦用深爱的音乐表达内心的抗争。朗读有关句子,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2.默读第4自然段,想这段写了什么? a 交流:肖邦忘我地工作。你从哪儿看出来?

(全部倾注、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地、没有了时间的概念)b 朗读体会他的这种精神。

c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引读这一节第一、二句。所以,引读最后一句。d 看插图小结:他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帮无论在钢琴的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就是这样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段。

2、背诵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重点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2.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

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

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教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前三段分别讲了什么?

2.读一读你喜欢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 3.检查,背诵情况。

先一凳相互检查,再指名背,集体背。

二、继续精读第四段

1.学生自由读。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 祖国的地下。”

a 理解:弥留之际。b 他为何得这样的重病?

c 他为什么要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d 朗读,体会这段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2.想像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3.引读第6自然段。

a 理解:与世长辞:辞:告别。永远离开人世。b 比较句子: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

c 讨论后小结:第二句中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4.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节。

三、总结课文

课文通过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课题用”把心脏带回祖国"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四课时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大部分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qī líng)、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mí màn)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zhèng zhòng)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miǎn lì)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流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1.根据文中括号内的拼音写词语。

qī líng

mí màn

zhèng zhòng

miǎn lì 2.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悲痛欲绝()

①断绝。②穷尽,完全没有了。③气息中止,死亡。(2)与世长辞()

①文辞,言辞。②告别。③辞退,解雇。3.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2)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住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什么是“弥留之际”?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参考答案

1.欺凌 弥漫 郑重 勉励 2.(1)③(2)② 3.(1)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意在要肖邦永远记着祖国。(2)“弥留之际”的意思是病危将死的时候。肖邦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意思对即可)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 忘我工作

弥留之际的请求

安全提示:

同学们,现在是放学时间,请准时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注意来往车辆,祝大家一路顺风!

第二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清课文脉络,会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

1、齐读课题。

2.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3.交流肖邦的资料。

二、词语过关

(1)读生字,并组一两个词语。准备默写。(指名几生读生字并组词。重点指导“黎”的写法。)

(2)大声朗读课文,同桌抽读,互评。

(3)画出“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查字典,准确地解释“绝、辞”的意思。

(4)听写课文中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认真仔细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再想想事情发展的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用“//”在课文中标出。

(2)认真地读每一段文字,想想,此时的肖邦在做什么?找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用“连词成句”的方法,简洁地概括每一大段的段意,写在书上。实在不会的也可以和同桌讨论。

四、当堂训练:

1.完成《练习册》一、二、三。

【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 告别亲人

思念祖国

客死他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题。

二、交流展示: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认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一分,课文写了几个告别的场景,标在书上。

(2)连起来读读老师说的两句话,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老师说的话。

(3)画出肖邦接受礼物时的有关神态动作的关键词语,品读想象,此时此刻,肖邦内心在想什么?在书中写几句话。

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6分钟后比比谁回答的好)。

(4)交流会报

(5)朗读背诵。

▲学习3、4两个自然段。

学法指导:

(1)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示肖邦情感的一个词语。联系上文想想,他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感?

(2)在这样的情感下,肖邦又是怎样做的?联系下文,边读边画出肖邦行为的关键词句,品味品味,在书中写出自己的体会。

(3)展开想象描写肖邦忘我创作的具体情景:肖邦日夜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音乐创作之中。这一天,他的肺结核病又犯了„„提示:仔细刻画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要写出肖邦是怎样语病魔作斗争坚持进行音乐创作的。

1.学生自学,在书中写自己的体会,在练习本上想象写话。

2.组织交流并指导。

▲围绕目标学习第5、6自然段。

自学指导:

(1)先读课文,画出描写肖邦行为的句子,想想: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2)从肖邦最后的请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学生自学。

2.交流点拨。

补充出示肖邦的爱国名言: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3.指导感情朗读肖邦临终前的请求。让学生自己说说该用什么语调和语速来读。在指名读,而后评价,再练习朗读。

4.这样一个爱国志士英年早逝了,如果让你在肖邦的墓碑上写上一句碑文,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你准备写什么呢?

▲拓展:读着课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设计:

1.搜集爱国的名言、诗句各两句。

2.读一个爱国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忘我工作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课文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自主学习】

1、背诵第二自然段。

2、课后练习4.【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划出有关句子,谈体会。

2.肖邦在生命弥留之际哪里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拓展提升】

读着课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把我的心脏带回我的祖国

导学单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1.自读课文,学习生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咏.唱

深渊.

忧.愤

悲愤欲绝

弥. 留之际

肖邦..

蜡烛.

巴黎.

与世长辞

一腔热血

2.组内读词,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3.全班展示。

二、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思考:

肖邦在什么情况下说“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2.小组讨论: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感的?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全班展示。

第四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2、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肖邦对祖国的热爱,了解肖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音乐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2、读课题,结合课文插图,自由谈

谈感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自读课文: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小组学习课文,试给课文各段加一四字小标题(组长记录,准备交流)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维斯瓦河疾驰蜡烛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病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雾气。

疾驰:马车奔驰。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亡国:国家灭亡。

消逝:消失。

肺结核病:满心传染病,通称肺病。

三、读后交流: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题的这句话在课文的哪里?

2、出示投影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的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谁来读一下这句话,原来课题是由肖邦的一句话压缩而来的。这句话是肖邦在什么时候说的?(弥留之际)在投影上划线。“弥留之际”是什么意思?(重病将死)

4、肖邦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圈点词语“紧紧握着”“喃喃地”,谁来试读这句话(比较指导)。

5、一句话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他深深地爱着祖国)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

6、那么,他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分段朗读,理解课文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简介肖邦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但就在这时,引读(第一节)——波兰遭到了欧洲列强的瓜分,——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2、肖邦离国的原因。

3、就在肖邦离国的那天,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自读课文,注意肖邦情感的变化。(小标题:深情送别)

4、出示重点句子

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

读读这句话,体会老师的期盼和叮嘱。

出示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歌词: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志诚的心/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小标题:忍痛离国)

5、引读句子。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送上祖国的泥土,深情的对肖邦说。你能明白老师的用意吗?再读老师的话。

6、指名读,分角色读老师的话及肖邦的表现。

7、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从肖邦的泪水中我们看到其实他已经理解、体会了老师的一片心意,此时的肖邦什么也没说,但从他的泪水中,他有千言万语,想一想,肖邦心里在说些什么?(小练笔)

8、小练笔交流。

(二)、指名读第2小节

1、自由读三、四小节,联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一想,①肖邦创作乐曲的时候心情怎样?②肖邦是怎样彻夜作曲、弹琴的?小组讨论。

①讨论思考题。

②《革命进行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③听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④配乐朗读三、四小节。

2、指名读五、六小节,①出示句子:“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②学到这儿,你眼中的肖邦是个怎样的人?

③指导朗读这两小节。

二、回环整体,诗歌赞颂,升华情感

1、沙皇俄国曾授予肖邦“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他严辞拒绝。肖邦临终时,姐姐、姐夫和波兰的同胞们,都聚集在他身旁.应他的要求波托茨卡伯爵夫人为他唱了一首波兰歌曲,这是他最后听到的音乐.他的遗嘱是要求把心脏送回祖国,最后的一句话是以微弱的声调说出的:“妈妈,可怜的妈妈!”他把他的一生的才华都献给了他的祖国,他的人民,象一只泣血的天鹅,为祖国奉献了一切。

2、这位爱国音乐家曾受到世人无数赞美之词。但我想这些都无以表达我们此时此该我们的心情。也许我们可以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五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我对语文书里的每篇课文都印象深刻,可我对第三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情有独钟。

课文讲的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为了自己的国家在外长年奔波,最后不幸去世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其中,有十分之九的土地落到了可恨的沙皇俄国手里。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20岁的肖邦告别了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可在不远的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和同学前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老师埃斯内尔为肖邦谱写的乐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还送给了肖邦一个意义重大的礼物——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对肖邦叮嘱道:“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这个银杯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接过礼物,回首望了望华沙城,坐上马车,急驰而去。

肖邦在外国,时时刻刻都在思念自己的祖国,可当他听说波兰军队被沙俄军队打败后,悲愤欲绝,写下了着名的《革命练习曲》。

此后,肖邦不停地工作,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又复发了。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住姐姐的手,用最后的力气说道:“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就这样,一代伟大的天才便与世长辞了。

看完这篇故事,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肖邦弥留之际说的那句话:“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句遗言是那么感人肺腑,这好像是肖邦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的极致表现。至死不忘祖国,这就是伟大的肖邦!

从这则故事中,我也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就像曹植所说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们就应当为国捐躯,应该把死当作像回家一样。只有有了这种爱国的思想,我们活在人世上才有意义,在社会上才能立足,才会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

毕节一小六年级:周育知

下载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材依据 本课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11册第3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学会本......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一句,齐读,思考:这是谁说的?是什么时候说的? 2、从这句话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电子备课语文学科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汇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训练......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定稿)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题目是——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呀? 学生汇报,可从字词、肖邦身世、课文内容、读后感受......

    把我的心脏带回我的祖国范文大全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肖邦的文章,热爱祖国的感情贯穿全文。文章题目来自肖邦去世之前所说的“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