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退税问题
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退税问题(2).农产品出口退税
发布: 2010-8-03 19:23 | 作者: waltons | 查看: 4次
2010年07月25日
十六、办理出口退税的手续
(一)、出口货物退税企业应在出口货物装载的运输工具办结海关手续后,向报关海关申请办理退税专用报关单(嫩黄色)。出口货物在口岸海关直接办理出口手续的,由企业在口岸海关办理;出口货物在内地海关报关转关至口岸海关出口的,内地海关在收到口岸海关转关通知单回执后再给办理。海关在按照出口货物数目、价格等签发报关单时交来一定的签证费。海关签拍发口货物退税专用报关单的时间是:装载出口货物的运输工具办结海关手续、海关准予通过货物之日起的六个月内。
(二)、办理出口退税必须在出口货物现实离境后。存入出口监管仓库的出口货物要待货物提出取患上出库并装载运输工具离境后,海关才签发退税专用报关单;企业经由过程转关方式存入出口监管仓库的货物,应在货物装载运输工具离境后再向处境地海关申请办理。
(三)、提出取患上出口保税仓库的货物发卖给国内企业或者三资企业进行深加工复出口的,按结转加工的关于规定不签发退税专用报关单。
(四)、遗失退税专用报关单的可以补办,补办时间为该出口货物办结海关出口监管手续之日起的6个月内。补办时须先到主管出口退税的地(市)国度税务机关申请,税务机关经核实明明未办理退税后,签发《关于申请出具(补办报关单)证明的陈诉》。企业拿到《陈诉》再到出口货物原签发海关办理补办报关手续,领取海关凭《陈诉》补签的退税专用报关单。
……
(七)海关已签发退税专用报关单,出口货物因时会发生退关或者退运时,报关人应及时将报关单退交海关;如果企业已在税务机关办理了退税手续,应向税务机关申请《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再到海关办理退关或者退运。
(八)、出口企业如有违法骗取退税举动,海关和税务机关分别按关于规定进行措置惩罚。
十七、出口退税的要领
出口货物的升值税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升值税专用发票所记的进货金额和退税率计算。实行出口退(免)税电子化管理后,出口货物应退升值税的计算采取“单票对应法”。
“单票对应法”,是指在出口与进货的关联号内的进货数据和出口数据配齐申报,对进货数据实行加权平均,合理分配各项出口占用的数目,计算出每笔出口的现实退税额。
“单票对应法”是出口退税二期网络版审查核定系统中设置的一种退税的基本要领。在一次申报的同关联号的同一商品代码下,应保持进货数目和出口数目纯粹一致、进货与出口均不结余。对一笔进货分批出口的,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进货分批申报单。
十八、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审查核定、报批
税务机关使用国度税务总局认可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电子化管理系统和国度税务总局下发的出口退税率文库,对出口货物退(免)税进行审查核定、报批。
(一)、税务机关接受并审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后,即在规定时间内对申报凭据、资料的正当性准确性进行检查核对,并核实申报数据之间的逻辑对应瓜葛。按照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凭据、资料的不同,重点审查核定的内容有:
一、供给的报表品类、内容及印章是否齐备、准确。
2、供给的电子数据和退(免)税申报表是否一致。
三、供给的凭据是否有用,与退(免)税申报表白细内容是否一致等。重点审查核定的凭据是:
(1)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必须是盖有海关验讫章、注明“出口退税专用”的原件,海关编号、海关代码、出口日期、商品编号、出口数目及离岸价等主要内容须与申报退(免)税的报表一致。
(2)代理出口证明。证明上的受托方企业名称、商品代码、出口数目、离岸价等须与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内容匹配,并与申报退(免)税的报表一致。
(3)升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必须印章齐备、没有涂改,开票日期、数目、金额、税率等主要内容须与申报退(免)税的报表一致。
(4)出口收汇核销单(或者出口收汇核销详细登记单)。核销单编号、核销金额、商名称应当与对应的出口货物报关单的批准文号、离岸价、商名称匹配。
(5)消费税征税收入(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各栏目填写的内容应与对应的发票一致,征税机关、金库(银行)印章必须齐备、符合要求。
(二)、对申报的退(免)税凭据等资料人工审查核定后,还应使用退(免)税电子化管理系统审查核定,将企业申报退(免)税供给的电子数据、凭据、资料与关于部分传递的报关单、收汇核销单、代理出口证明、升值税专用发票、消费税征税收入(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等电子信息进行查对。审查核定查对的重点是:
一、报关单电子信息。海关编号、出口日期、商品代码、出口数目及离岸价等是否与电子信息相符。
2、代理证明电子信息。证明编号、商品代码、出口日期、出口离岸价等是否与电子信息相符。
三、收汇核销单电子信息。核销单号头等是否与电子信息相符。
4、退税率文库。企业申报退(免)税货物是否属于可退税货物、退税率与退税率文库中的是否一致。
5、升值税专用发票电子信息。开票日期、金额、税额、购货方及发卖方的上税人识别号、发票代码、发票号头是否与升值税专用发票电子信息相符。查对时应使用升值税专用发票稽核、协查信息,暂未收到该信息的,可先使用升值税专用发票认证信息,但应及时哄骗相关稽核、协查信息进行复核;对复核有误的要及时追回已退(免)税款。
六、消费税征税收入(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电子信息。缴款书号头、海关代码、计税金额、实缴税额、税率(额)等是否与电子信息相符。
(三)、审查核定中,如果发现不合合适规定的申报凭据、资料,税务机关应通知企业进行调整或者重新申报;对在计算机审查核定中发现的疑点,应当严格按照关于规定措置惩罚;对企业申报的退(免)税凭据、资料有疑问的,应分别情况进行措置惩罚:
一、申报的退(免)税凭据、资料没有电子信息或者查对不合适的,应及时按照规定核查。
2、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收汇核销单等纸质凭据有疑问的,应向相关部分发函核实。
三、防止伪造税控系统开具的升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有疑问的,应向同级稽查部分提请经由过程升值税专用发票协查系统核查。
4、申报出口货物的货源、上税、供货企业经营状况等情况有疑问的,应按关于规定发函调查,或者提请同级稽查部分按关于规定调查,依据回函或者调查情况进行措置惩罚。
(四)、申报退(免)税手续经审查核定符合规定的,应及时出具相关证明;退(免)税由地、市及以上税务机关报批;报批后应按照关于规定给予办理退库或者调库手续。
十九、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清算
(一)、清算的观点
出口货物退(免)税清总算指一个年度(阳历1月1日至12月31日)终了后三个月内,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按照出口退(免)税政策和出口退(免)税管理措施的规定,对出口企业在上一年度及以前年度清算备案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情况和应退(免)未退(免)税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审查核定、计算、清理和查抄。
(二)、清算的方式
一、先由企业按退税机关要求自行清算,然后将自查陈诉、清算表格等资料刊在报纸上退税机关复核确认。
2、由退税机关直接进行清算。
(三)、清算的内容
一、清算时间和企业
(1)清算时间:企业上一个年度内出口货物的退(免)税款和以前年度应退未退结转上年办理的退(免)税款。
(2)企业范围:上一年度发生出口退(免)税业务的所有企业。
遇到下述情况时,退税机关答对该年度内出口企业的已退(免)税情况及时进行清算:经营发生变化,如破产、歇业、破产、迁徙、转业、合并、分别设置等;违反国度政策规定,被国度关于部分遏制或者暂停出口退税权和出口经营权的。
2、重点核查的内容
(1)、有没有从事“四自三不见”业务涉嫌骗取退税问题,如存在要一查到尽头,不受清算时间限定;有重大涉嫌骗税问题的要移送关于部分查处。
(2)、供给的报关单、升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平凡发票)、专用税票、收汇核销单是否标准、真实有用,有没有伪造、涂改、非法购买、虚开代开和其他弄虚作假问题;办理退(免)税历程中是否做到了单证相符、单证和报关单、收汇核销单、专用税票等电子信息相符。
(3)、退税率适用是否准确,是否严格按照退税率文库审查核定报批办理退税;调整退税率的货物是否严格按照报关离境日期执行;多退的税款要依法扣回、少退的税款要给予补退。
(4)、“免抵退”税额计总算否准确,计税离岸价格是否不错。
(5)、是否存在已出口但不申报“免抵退”税的情况。
(6)、超过规按刻日仍未取患上关于单证的出口货物是否已按规定补税。
(7)、借权、挂靠企业已办理的退税是否全部按规定追缴入库。
……
(11)、使用的退(免)税计税依据是否准确。
……
(16)、是否按期结汇,远期结汇申报退税时是否附带赠送了外经贸主管部分出具的远期结汇证明。
(17)按照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其他需要重点清算的内容。
(四)、清算的要求
一、清算期内,出口企业在升值税专用发票 ……;
出产企业已备案的上年出口货物实行单独申报、报批“免抵退”税管理,次年6月30几天前收齐单证的税务机关按免抵退税总额报批免抵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总额
免抵退税总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 出口退税率 -免税进口料件构成计税价格× 出口退税率
次年6月30几天前仍未收齐单证的,一律按内销货物补税。
2、清算须于次年3月31几天前结束。结束后退税机关再也不接受并审理出口企业提出的上年度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请和申报备案。上年度出口货物是指上年1月1日至12月31早上出版的报纸关出口的货物,出口日期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离境时间为准。
三、出口企业向退税机关报送的清算资料应由企业法人审查核定签章并加盖企业公章。企业刊在报纸上资料不全、印章不全和存在清算表项目漏填、错填等问题的,应将清算资料退回重新填写刊在报纸上。
4、清算中不供给关于财务帐册、清算资料,不相配合退税机关事情,致使没有办法按时完成清算任务的,应暂缓办理该企业清算期昔时的退(免)税业务,直至该企业清算事情结束。对该企业的清算时间可不受规定清算结束时间的限定,但应在刊在报纸上的清算陈诉中加以申明,待该企业清算结束后专题上为国效力度税务总局。
5、清算中企业应补缴的税款必须按期补缴,过期不缴的从期满之日起依照未缴税款按日加收滞纳金。
六、清算中企业不如实申报情况,弄虚作假,在退税方面有违法举动的,要一查到尽头并按规定严肃措置惩罚。
7、退税机关在清算期办理的上年退(免)税款和“备案表”中的退(免)税款,应单独审查核定、报批和统计,不可与清算期昔时的新出口退(免)税混淆。
8、退税机关应建立出口退税清算档案管理制度。
(五)、清算的表格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快报表
2、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汇总表
三、特殊政策退(免)税清算表
4、出口卷烟免税情况统计年报表
5、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清算汇总表
六、出产企业“免抵退”税清算备案明细表
7、外贸企业清算备案明细表
8、外(工)贸企业出口退税清算表
九、出产企业退(免)税清算表
十、卷烟出口企业清算表
1一、出口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清算表
清算结束后,退税机关应向企业拍发“清算情况通知书”。“清算情况通知书”的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性质、清算范围、昔时出口额、主要出口品种和应退税款、已退税款等;清算中发现的问题,多退、少退、错退金额及缘故原由分析;清算措置惩罚结果及意见。
(六)、清算陈诉
时间要求:清算期间和结束后,退税机关应按照要求将清算结果的书面陈诉和规定刊在报纸上的清算表格,逐级汇总刊在报纸上至国度税务总局。
质量要求:①清算陈诉要全面、客不雅、准确地陈诉当地区出口退(免)税清算事情社团实施情况、退(免)税情况、清算中发现的问题、措置惩罚结果及建设性意见;②清算陈诉要文字精炼、结构严谨,报表口径一致,内容填报齐备,表内逻辑瓜葛不错,数据来源统计准确。
二十、出口退(免)税电子申报的资料要求
(一)、1#盘数据库名称:
升值税进货凭据 sb_zyfp.dbf
消费税专用税票 sb_zysp.dbf
升值税申报晓细 sb_zzs.dbf
消费税申报晓细 sb_xfs.dbf
系统信息 sb_sysinf.dbf
(二)、2# 盘数据库名称
升值税发票 sb_gh.dbf
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数据 sb_jljgdj.dbf,sb_jljgks.dbf,sb_jljgwt.dbf
出口创汇申报 sb_jlksqk.dbf,sb_jljg_lj.dbf
(三)、申报表:
(1)出口退税货物进货凭据明细表
(2)消费税进货凭据明细表
(3)企业升值税专用发票申报表
(4)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晓细表
(5)消费税退税申报晓细表
(6)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扣税申报表(共四张)
(7)企业自加商品扩大码申报表
(8)退税汇总申报表
(四)、原始凭据:
一、申请出口退税必须供给下面所开列凭据
申请出口退(免)税必须供给办理出口退(免)税关于凭据,先报外经贸主管部分稽核签章后,再报送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1)购进出口货物的升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或者平凡发票。…… 供给的升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必须有套版印刷的税务总局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并盖有供货单位的发票专用章或者财务专用章。升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所填列的应税项目不患上超项,金额不患上超格,不患上涂改,否则视同废票措置惩罚。
(2)必须附带赠送“征税收入(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或者“出口货物完税支解单”。
(3)盖有海关验讫章及海关经办人员签字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报关单应按报关单上的项目要求填列,不患上随意涂改。
(4)必须供给《出口已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
(5)出口发卖发票(外销发票)。必须详细列明合约号或者订单号头、货物名称、规格、重量、单价、计量单位、商业总额、运输工具和起止地点,并有发货人的签名或者印章。
(6)供给出口货物发卖明详细的帐目(备核)。
2、下面所开列出口货物可不供给出口收汇单:
……
三、对特准退税的出口货物向出口退税税务机关申报退税时,除供给上述列举的关于凭据外,还需供给下面所开列资料:
……
4、内资出产企业和新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的补充规定。
内资出产企业和新外商投资企业申报办理出口退税时,除供给前述关于单证外,还需填列供给:《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明细及汇总;《出口企业外销货物进项税额申报表》(1995年7月升引)《出口企业内外销进项区分清楚表》;《升值税上税申报表》。
(五)、申报盘片中的数据要求:
一、升值税进货凭据
(1)、一般出口业务的进货凭据
升值税进货凭据的录入单证为升值税专用缴款书(升值税专用税票),升值税发票作为辅助审查核定凭据随票据申报。
A、企业代码:企业海关代码,10位;
B、企业名称:输入企业代码后,系统自动显示;
C、关联 号:暂不填;
D、部分代码:若企业分部核算,需输入已在企业挂号模块中挂号的部分代码,若不分部核算,则输入空;
E、申报年月:即退税隶属期的观点,四位,如9710;
F、序号:不足4位,前面补零,如0065即第65条。“企业码+部分码+申报年月+序号”保持唯一;
G、进货凭据号:专用税票的11位编号+2位项号(01,02,03),近似报关单号的输入要领,升值税专用税票号头在税票的右上角。一张税票上若只有一行明细数据,输入11位号头后补01;如有多行数字,第一行后补01,第二行后补02,依此类推。
例如:(0961)1234567 数字共11位
第1位:0暗示专用税票,1暗示支解单
第2-3位:印刷年份
第4位:印刷批次
第5-11位:流水号
第12-13位:项号
税票的第一行明细数据对应的进货凭据号应为:0961123456701
税票的第二行明细数据对应的进货凭据号应为:0961123456702
若企业划细核算,税票上只有一行明细数据,而企业在申报中对应两个商品代码,则应录入两笔数据,相同的进货凭据号,不同的商品代码及各自的数值。有的专用税票不标准,如多出“合计”行,则不输入。
H、开票日期:按yy mm dd的格式输入,如970921即暗示97年9月21日;
I、商品代码:企业自加商品需先在商品码维护中追加;
J、商品名称:系统自动显示;
K、数 量:
L、单 价:系统自动按照数目和计税金额生成;
M、计税金额:
N、法定征税税率:按百分点格式输入,如17.00;
O、征收 率:系统自动生成;
P、实缴税额:系统自动计算,若与纸介质不合适,经确定票占有用,以票据数据为准,进行人工修改;
Q、退税 率:系统自动查找商品代码所对应的退税率;
R、可退税额:系统自动生成;
其余字段纰漏不填。
(2)、小规模上税人开具的平凡发票的录入要领(限于国度税务总局规定的12种货物)
进货凭据号头为:PT+数字编号;
计税金额为:发票金额 ÷(1 6%);
征税税率为:6%,退税税率为:3%或者6%
(3)、委托加工、配套出口类业务的进货凭据
……
2、消费税专用税票
三、升值税退税申报晓细
(1)、一般数据类型
升值税申报晓细录入的数据与目前使用的《出口登录表》数据基本相同,主要有出口报关单号、出口收汇核销单号、出口发票号、代理证明号、远期收汇证明号和出口数目等。
A、企业代码:企业海关代码,10位;
B、企业名称:输入企业代码后,系统自动显示;
C、关联 号;暂不填;
D、部分代码:若企业分部核算,则输已在企业挂号次研发模块中挂号的部分代码,若不分部核算,则输入空;
E、申报年月:即退税隶属期的,观点四位,如:9710;
F、序号:不足4位,前面补零,如0065即第65条。“企业码+部分码+申报年月+序号”保护唯一;
G、出口发票:不可为空;
H、报关单号:9位编号+3位项号(001,002,003);
I、离境日期:暂不填;
J、核销单号:9位;中间斜杠不填;
K、商品代码:企业自加商品需先在商品码维护中追加;
M、商品名称:系统自动显示;
N、数 量:现实出口发货数目;
O、代理证明号:委托出口时取患上的对方开具的《代理出口证明》的编号;
其余字段暂不填。
第二篇:进料加工出口退税操作
进料加工出口退税操作步骤
一、进料加工贸易方式项下的出口退税操作步骤(在生产企业免抵退软件中录入)
1、海关手续已办妥的进料加工手册备案登记(进料加工业务的开始告之税务部门,此项工作不能勿视)
①录入进料加工手册信息生成《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请表》。(进料加工手册号不得有误)
②录入路径:单证证明录入进料加工手册登记录入(所属期序号进料登记手册号币别代码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计划分配率手册有效期)③将电子信息用U盘拷贝
④《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请表》
⑤《加工贸易批准证》(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
⑥《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复印件(海关签发)
⑦送至税务退税机关备案
2、免税申报同一般贸易
①上月取得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进料加工的免税证明
②免税申报资料中增加一项资料:《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抵扣明细申报表》(取得生产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的次月录入,在次月申报)
3、退税申报流程(退税申报录入时一定要选择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不得有误):同一般贸易(电子申报与纸质申报同步)
①进料加工退税明细录入路径: 退税数据录入退税明细数据录入(所属期申报序号申报序号申报批次报关单号码出品发票号出口日期外汇核销单贸易性质商品代码商品名称计量单位出口数量外币代码外币币别外币金额外币汇率报关单金额美元汇率美元金额发票金额征税税率退税率征退税差额应免抵退税额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号计划分本率实际分配率组成计税价格免抵退税抵减额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实际免抵退税额=出口应免抵退税额-进口应免抵退税额)
②打印正式申报资料中增加:《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据以当月取得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次月入帐)
4、手册核销:
①
目的:取得税务部门核发的《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
②前提:先海关核销
③税务核销
Ⅰ、将手册项全部进口料件集中录入免抵退申报系统。
Ⅱ、打印《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明细申报表》
Ⅲ、单证证明录入进料加工手册核销录入生成《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
Ⅳ、生成电子数据(含:《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明细申报表》及《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两个电子数据文件)
Ⅴ、提供资料:(11项资料)
A、外销合同
B、进口料件合同
C、《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
D、核销进口成品、出口成品情况汇总表(在电子表格中手工填制)
E、海关签发的《加工贸易手册结案通知书》或《银行保证金台账联系单》
F、溢余进口料件或成品补税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如果实际操作没有的话就无需报送)
G、向海关办理核销的,记有全部记录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复印件(手册整本复印包括手册封面)
H、进口货物报关单复印件I、出口货物报关单复印件J、《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明细申报表》
K、《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
Ⅵ、报送税务局审核(包括纸质材料及电子数据)
④审核通过,取得《取得进料加工免税核销证明》(实质可理解为对该手册生产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的调整数据)
二、来料加工贸易方式项下的出口退税操作步骤
1、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只免税不退税
2、税务备案登记程序
①资料1: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及清单
②资料2:海关签发《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复印件
③录入来料加工手册信息生成《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
④录入路径:单证证明录入来料加工手册登记录入(所属期序号来料登记手册号有效期限合同进口总值合同出口总值合同加工费金额)⑤将电子信息用U盘拷贝
⑥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审核
3、取得《生产企业来加工免税证明》
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出具《生产企业来加工免税证明》
⒋税务核销
①手册有效期:以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书》上的有效期为限。通常为一年(对年对月对日)
②
录入该项手册项下的所有来料加工业务实际进口的料件明细和实际出口货物的明细数据生成《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
③录入路径:(同一界面上)
Ⅰ、单证证明录入来料加工明细申报录入所属期申报序号日期手册号加工单位核销期限来料合同编号进口日期进口报关单号(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报关单为录入依据)Ⅱ、单证证明录入来料加工明细申报录入出口发票号出口日期出口报关单号出口商品代码出口商品名称(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报关单为录入依据)
④纸质报送资料(9项)
A、与手册相对应的《生产企业来加工免税证明》复印件
B、来料加工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复印件
C、出口货物的收汇核销单原件
D、出口发票原件
E、出口合同原件
F、来料加工的进口货物报关单复印件
G、海关已核销的《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复印件
H、海关签发的《来料加工登记手册核销通知单》或《银行保证金台账联系单》
I、《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明细申请表》及电子数据。
第三篇:进料加工出口退税政策及办理程序
进料加工出口退税政策及办理程序
进料加工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为了加工出口货物而用外汇从国外进口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简称进口料件),经加工生产成货物收回后复出口的一种出口贸易方式。
进料加工贸易税务申报程序如下:
(1)登记备案:
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在第一次进料之前,应持进料加工贸易合同、外经贸部门签发的《加工业务贸易批准证》、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及《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表》,向退税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2)《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的出具。
料件进口后,生产企业应向退税部门申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并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和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报关单。退税部门审核无误签章后,上报退税机关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3)退税抵扣。
生产企业在取得退税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的当月,根据证明中的“不得免税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参与当期征(免)税和免抵退税计算。《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按当期全部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出具。
(4)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
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时,除提供一般贸易所需凭证资料外,还需提供装订成册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企业打印);《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和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报关单复印件。
(5)进料加工业务的核销。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最后一笔出口业务在海关核销后,应持《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核销申请表》(企业打印),并提供向海关办理核销的、记有全部记录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原件(复印件);《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海关签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核销通知书》;向海关补税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如有间接出口须提供间接出口货物报关单复印件)提供手册原件(复印件)等有关资料,到退税部门办理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对免抵退税不得免税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需调整的,由退税部门监督企业在次月免、抵、退税申报和纳税申报时调整。
第四篇:小规模企业、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问题
小规模企业、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问题
小规模企业出口政策
1.有进出口经营权办理了退税登记的小规模企业出口政策,也是外贸企业“免、退”生产企业“免、抵、退”么?
答:不是,根据财税[1995]92号文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和委托出口的货物,一律免征增值税,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
2.只要是小规模企业出口货物就是享受免税政策么?
答:不是,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必须是取得外经贸的进出口经营权并在国税办理退税登记的小规模企业才可以享受出口免税政策。
3.小规模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怎么征税?
答: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小规模企业委托出口按规定做免税申报,出口享受免税政策;无进出口经营权的小规模企业出口,商贸企业不免税,生产型企业在首份代理出口协议签定之日起30日内办理临时退税登记可以享受出口免税政策。
4.小规模企业出口货物申报期?
答: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后,须在次月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提供《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申报表》及电子申报数据。
5.小规模企业出口货物除了次月需要做申报,以后还要核销么?
答: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应按月将收齐有关出口凭证的出口货物,填写《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申报汇总表》、《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申报明细表》,并于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次月起四个月内的各申报期内(申报期为每月1-15日),持相关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负责出口退税业务的部门或岗位)按月办理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申报,并同时报送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电子申报数据。
6.小规模企业出口货物如果未按期申报怎么办?
答: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在按规定办理出口货物免税认定以前出口的货物,凡在免税核销申报期限内申报免税核销的,税务机关可按规定审批免税;凡超过免税核销申报期限的,税务机关不予审批免税。
7.小规模企业出口货物已做了免税申报,但是因为海关报关单出了问题,不能按期核销怎么办? 答: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无法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期限办理免税核销申报手续的,可在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合理理由申请免税核销延期申报,经核准后,可延期3个月办理免税核销申报手续。
8.小规模企业出口什么货物都是免税么?
答:不是,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出口下列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应征收增值税。下列货物为应税消费品的,若小规模纳税人为生产企业,还应征收消费税。
(一)国家规定不予退(免)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
(二)未进行免税申报的货物;
(三)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免税核销申报的货物;
(四)虽已办理免税核销申报,但未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凭证的货物;
(五)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不批准免税核销的出口货物;
(六)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货物。9.小规模企业出口需要征收增值税的货物怎么计算征税? 答: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
增值税应征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征收率 10.小规模企业出口需要征收消费税的货物怎么计算征收消费税? 答: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消费税应征税额的计算公式:
(1)实行从量定额征税办法的出口应税消费品
消费税应征税额=出口应税消费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
(2)实行从价定率征税办法的出口应税消费品
消费税应征税额=(出口应税消费品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1+增值税征收率)×消费税适用税率
(3)实行从量定额与从价定率相结合征税办法的出口应税消费品
ァ∠费税应征税额=出口应税消费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出口应税消费品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1+增值税征收率)×消费税适用税率
11.小规模企业出口需要征税的项目,计算公式中的离岸价指什么?
答:根据国税发[2007]123号文件规定:小规模企业出口物货征税计算中出口货物的离岸价及出口数量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或出口数量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若出口价格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若出口发票不能真实反映离岸价或出口数量,小规模纳税人应当按照离岸价或真实出口数量申报,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生产型出口企业基本政策:
1.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享受“免、抵、退”政策,是什么意思?
答:根据财税[2002]7号文件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2.没有进出口经营权未办理退税登记的生产型企业委托其他企业出口也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么?
答:可以,根据财税[1995]92号文件规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在委托方退(免)税,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和外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可给予退(免)税。
3.生产型出口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是否需要办理什么特殊手续,比如合同或证明资料?
答:根据国税发[2006]102号文件规定:出口企业代理其他企业出口后,除另有规定者外,须在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60天内凭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代理出口协议,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并及时转给委托出口企业。如因资料不齐等特殊原因,代理出口企业无法在60天内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证明的,代理出口企业应在60天内提出书面合理理由,经地市及以上税务机关核准后,可延期30天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证明。
如果是没有进出口经营权未办理退税登记的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根据国税发[2002]11号文件规定: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可以享受出口“免、抵、退”政策,需要办理临时出口退税登记。
4.生产企业直接购入货物再销售也一样享受“免、抵、退”么?
答:根据国税发[2006]102号文件规定:生产型出口企业只有出口自产产品或视同自产产品才享受出口“免、抵、退”,否则需要视同内销征税。
5.对生产企业来说什么叫“视同自产”? 答:根据国税函[2002]1170号文件规定:
一、生产企业出口外购的产品,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退税。(一)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
(二)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三)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
二、生产企业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若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
(一)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产品的工具、零部件、配件:
(二)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产品组合成成套产品的。
三、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可认定为集团成员,集团公司(或总厂下同),收购成员企业(或分厂,下同)生产的产品,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免)税。(一)经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为集团公司成员的企业,或由集团公司控股的生产企业;
(二)集团公司及其成员企业均实行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三)集团公司必须将有关成员企业的证明材料报送给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
四、生产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一)必须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或者是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再委托深加工收回的产品;
(二)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三)委托方执行的是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四)委托方与受托方必须签订委托加工协议。主要原材料必须由委托方提供。受托方不垫付资金,只收取加工费,开具加工费(含代垫的辅助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6.生产企业正式投产前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如果符合国税函[2002]1170号第四条的规定,且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是不是可以办理退(免)税?
答:根据国税函[2008]8号文件规定:生产企业正式投产前,委托加工的产品与正式投产后自产产品属于同类产品,收回后出口,并且是首次出口的,不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产品视同自产产品退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2002]1170号,简称1170号文件)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的限制。出口的上述产品,若同时满足 “1170号文件”第四条规定的其他条件(即不含第(二)款),主管税务机关在严格审核的前提下,准予视同自产产品办理出口退(免)税。
7.生产企业出口业务退税申报期?
答:根据国税发[2002]11号文件规定: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口并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上做销售后,先向主管征税机关的征税部门或岗位(以下简称征税部门)办理增值税纳税和免、抵税申报,并向主管征税机关的退税部门或岗位(以下简称退税部门)办理退税申报。退税申报期为每月1—15日(逢节假日顺延)。
8.新成立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刚办理完退税登记,还没有发生出口业务是否需要做退税申报?
答:不需要,自发生第一笔出口业务的次月开始按月做退税申报。
9.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型企业发生过委托出口业务后办理了临时退税登记,以后都需要按月做退税申报么? 答:对,办理临时退税登记的生产企业,在办理了临时退税登记后也应该按月做退税申报。
10.生产企业出口业务办理“免、抵、退”像外贸企业一样对取得的进项发票有要求么? 答: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与外贸企业不同,对取得的进项发票没有要求。
11.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发生退运了,海关让出具税务机关的证明,是怎么回事?
答:生产企业出口退运的处理分两种情况:
(1)以前出口货物退税:需要补税,按免抵退税额计算补税,到主管局开具:《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理税务证明》;
(2)本年出口货物退税:不需要补税,直接冲减收入即可,到主管局开具:《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理税务证明》。
12.以前出口货物退运按免抵退税额计算补税时应采用什么汇率计算? 答:应该采用出口当时的汇率。
13.出口视同内销征税的货物,又发生退运,海关也要税务机关的证明,怎么办? 答:到主管局开具《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理税务证明》。
14.通过网络向国外出口软件,不用通过海关怎么办理免税手续?
答:应该到海关报关,取得形式上的报关单作为办理出口“免、抵、退”的凭据。15.新成立的生产型出口企业,第一年不可以享受“免、抵、退”是“免、抵、不退”么? 答:不是,根据国税发[2006]102号文件规定:2006年07月01日起,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起12个月内出口的货物,应按统一的按月计算“免、抵、退”税的办法分别计算免、抵、退税和应退税额。税务机关对审核无误的免抵税额可按现行规定办理调库手续,对审核无误的应退税额暂不办理退库。可在退税审核期满第12个月后的第13个月开始,对上述各月的审核无误的应退税额一次性退还给企业。
生产型出口企业来料加工:
1.某生产型出口企业,受德国企业委托从事来料加工业务,是免税的吗?
答:根据国税发[1994]031号文件的规定: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从事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的生产企业,其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实行免税政策。需要按规定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
2.什么时候去税务局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
答:生产企业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后,凭海关核签的来料加工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向主管其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
3.到退税机关办理了证明后,还要到征税机关办理吗?
答:根据国税发[1994]031号文件的规定:需要持<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向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免征其加工或委托加工货物及其工缴费的增值税、消费税。
4.来料加工出口后,听说还要办理一个核销的手续?
答:是的,根据国税发[1994]031号文件的规定:货物出口后,出口企业应凭来料加工出口货物报关单和海关已核销的来料加工登记手册、收汇凭证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核销手续。
5.反正都已经免税了,核销手续不办理不可以吗?
答:不可以。根据国税发[1994]031号文件的规定:货物出口后,出口企业应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核销手续;逾期未核销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将会同海关和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及时予以补税和处罚。
6.虽然从事来料加工,但复出口的商品是国家规定的不予退(免)税商品,仍然享受免税吗?
答:根据财税[2004]116号文件的规定: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出口不予退(免)税货物的,继续予以免税。
7.来料加工深加工结转业务怎么办理?
答:生产企业来料加工因为对保税进口料件无所有权,所以不应该存在结转业务,一般都是进料加工有深加工结转业务。
生产型出口企业进料加工:
1.生产企业从事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在税收政策有何区别? 答:来科加工与进料加工是两种不同的外贸业务。
根据国税发[1994]031号的规定,对生产企业从事进料加工贸易取得的外销收入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对生产企业从事来料加工贸易的,按规定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后,可免征其加工或委托加工货物及其工缴费的增值税、消费税。
2.生产企业从事进料加工贸易,在手册登记、申报、核销上有哪些时限规定? 答: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应于取得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后的下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于发生进口料件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并于取得主管海关核销证明后的下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核销手续。逾期未申报办理的,税务机关在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征收管理法》第62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3.对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如何进行“免、抵、退”税管理?
答:根据国税发[2006]102号文件规定:为了使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征税、退税的申报、审核、审批各个环节能够更好的衔接,保证国税退税政策得到正确贯彻执行,对实际“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开展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免税进口料件的处理主要有“购进法”和“实耗法”两种。购进法是指生产企业在进料加工货物购进后即按照当期全部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参与“免、抵、退”税计算,待核销时系统再自动按照实际耗用的进口料件进行重新计算;实耗法是指生产企业在进料加工货物购进后当期并不参与免抵退税的计算,而是在进口料件被使用的当期按照实际用量参与“免、抵、退”税的计算。4.生产企业从事进料加工业务,报关单黄联打印有误,我企业就无法核销了,这样就办不了退税了对吗?
答:是的。根据国税发[2006]102号文件规定:单证不齐,需要视同内销征税。5.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海关办理手册后什么时候到主管局备案?
答: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应于取得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后的下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6.生产企业从事进料加工业务,将进口的料件自己加工不完的那部分,委托另一家生产企业帮助其加工,那么另一家生产企业可以享受免税吗?
答:不可以。进料加业务由海关监管,进料加工手册开给是你们生产企业,所以不可以再委托其它生产企业加工了。
7.生产企业从事进料加工业务,可以直接按成品出口价款与进料价款差额结汇吗? 答:核销信息如果就只有差额部分的信息了,那么主管局在审核过程中如能核实清楚的话也可以正常办理退税。
8.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出口的是实木地板,还需要计提销项税吗?
答:是的。复出口的实木地板,是国家不准予退(免)税的商品,出口需要视同内销征税。
销项税的计算可具体参看国税发[2006]102号文件。
9.生产企业从事进料加工业务,计算应退税额时是采用购进法还是实耗法? 现接到主管局开发区局的通知,需要改为实耗法计算应退税额,是这样的吗? 答:通常采用购进法。
是的。大连地区现在除了开发区局应用实耗法计算应退税额外,其他局都采用购进法。10.生产企业从事进料加工业务因出口货物质量不合格,现在发生退运了怎么办? 答:进料加工业务属于海关监管,不用办理《退运补税证明》,直接到海关的相应部门办理手续就可以了。
11.某生产企业从国外进口一部分原材料,再在国内再采购部分原材料,分别约占50%,组装成一台设备,再出口至另一个国家,该设备所购国内、外材料是否都可以申请退税?还是只是国内的部分可以退税?还是均不可以申请退税?
答:根据国税发[2002]11号文件规定:生产企业采购的国内原材料和进口原材料(不含免税部分)用于生产出口商品,可以按规定参与免抵退税计算。
生产型出口企业附表三填写: 1.生产性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已经取消退税率,现需要视同内销征税,附表三中还需要填写吗?
答:需要,填写在第1栏“出口不予退(免)税货物”中。
2.生产性出口企业,由于一些原因,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此笔货物需要视同内销征税,这种情况需要在附表三哪一栏体现?
答:填写在第2栏“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免)税货物”中。
3.生产性一般纳税人出口企业,已经做了退税申报,但由于国外企业的原因,一直未收汇并核销,对货物视同内销征税时,填写在附表三第几栏?
答:填写在第3栏“未在规定期限内补齐凭证的出口货物”中。
4.生产性一般纳税人出口企业,现外购一批货物出口,主管局要对这批货物视同内销征税,附表三中还需要体现吗?
答:需要,填写在第4栏“生产企业出口外购非视同自产产品”中。
5.生产性小规模出口企业,现外购一批货物出口,主管局说“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的货物需要视同内销征税”,这种情况需要填报在附表三第几栏?
答:填写在第25栏“生产企业出口外购非视同自产产品”中。
6.生产性出口企业,现从事来料加工业务,这笔业务还需要在附表三中申报吗? 答:需要,填写在33栏“生产企业自营来料加工”-“免税劳务”中。
第五篇:出口退税相关问题
出口退税相关问题大全 1
1、什么是出口退税?
答:出口退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它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各国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
2、享受退(免)税的出口货物范围有哪些?
答:《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对出口的凡属于已征或应征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税的货物和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部分货物外,都是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均应予以退还已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或免征应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3、享受退(免)税的货物出口贸易方式有哪些?
答:享受退(免)税的货物出口贸易方式大致有: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易货贸易,补偿贸易,小额边境贸易,境外带料加工贸易,寄售代销贸易等。
4、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有哪些?
答:目前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具体有下列几类:
第一类是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含外贸总公司和到异地设立的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第二类是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自营生产企业和生产型集团公司。
第三类是外商投资企业。
第四类是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企业。
第五类是特定退税企业。这类企业有:
(1)将货物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对外承包工程公司;
(2)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
(3)将货物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
(4)在国内采购货物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企业;
(5)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通过国际招标方式中标机电产品的企业;
(6)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所使用出境设备、原材料和散件的企业;
(7)利用中国政府的援外优惠贷款和合资合作项目基金方式下出口货物的企业;
(8)对外进行补偿贸易项目和易货贸易,以及对港澳台贸易而享受退税的企业;
(9)按国家规定计划向加工出口企业销售“加工出口专用”钢材的列名钢铁企业;
(10)国家旅游局所属中国免税品公司统一管理的出境口岸免税店;
(11)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
(12)为国外航空公司生产并供应航空食品的国内航空供应公司;
(13)向国内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销售列明海洋工程结构物产品的国内生产企业。
5、享受退(免)税的出口货物一般应具备那些条件?
答:享受退(免)税的出口货物一般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2)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
(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
(4)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
6、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答:现行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办法主要有四种:
(1)“免、退”税,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目前,外(工)贸企业、部分特定退税企业实行此办法。
应退税额 = 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或 = 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退税率
其中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计算:
应退税额 = [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1+征收率)×6%或5%
(2)“免、抵、退”税,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抵扣不完的部分实行退税。目前,生产企业实行此办法。
(3)“免、抵”税,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销售“以产顶进”钢材的列名钢铁企业实行此办法。
(4)免税,即对出口货物直接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对出口卷烟企业、小规模出口企业等实行此办法。
出口货物消费税,除规定不退税的应税消费品外,分别采取免税和退税两种办法:
(1)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对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的应税消费品,一律免征消费税。
(2)对外贸企业收购后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退税。
从价定率征收的,应退消费税=出口销售收入×消费税税率
从量定额征收的,应退消费税=出口销售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
7、特准退(免)税的业务包括哪些?
答:(1)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
(2)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
(3)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货物;
(4)企业在国内采购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货物;
(5)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通过国际招标由国内企业中标的机电产品;
(6)对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所使用的出境设备、原材料和散件;
(7)利用中国政府的援外优惠贷款和合资合作项目基金方式下出口的货物;
(8)对外补偿贸易及易货贸易、小额贸易出口的货物;
(9)对港澳台贸易的货物;
(10)列名钢铁企业销售给加工出口企业用于生产出口货物的钢材;
(11)从1995年1月1日起,对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在指定的加油站购买的自用汽油、柴油增值税实行退税;
(12)保税区内企业从区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购进货物,保税区内企业将这部分货物出口或加工后再出口的货物;
(13)对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委托保税区内仓储企业仓储并代理报关离境地的货物;
(14)从1995年7月1日起,对外经贸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性公司,为其所投资的企业代理出口该企业自产的货物,如其所投资的企业属于外商投资新企业及老企业的新上项目,被代理出口的货物可给予退(免)税;如其所投资的企业属于2000年前其出口货物要求继续实行免税的老企业被代理出口的货物在2001年前实行免税;
(15)从1996年9月1日起,对国家旅游局所属中国免税品公司统一管理的出境口岸免税店销售的卷烟、酒、工艺品、丝绸、服装和保健品(包括药品)等六大类国产品;
从2003年11月1日起,对国家旅游局所属中国免税品公司统一管理的出境口岸免税店销售的货物(除国家规定不允许经营和限制出口的商品以外)。
(16)从1997年12月23日起,对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其外交人员购买的列名中国产物品;
(17)从1999年9月1日起,对国家经贸委下达的国家计划内出口的原油;
(18)从1999年9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
(19)从2000年7月1日起,对出口企业出口的甲胺磷、罗菌灵、氰戊菊脂、甲基硫菌灵、克百威、异丙咸、对硫磷中的乙基对硫磷等货物;
从2004年1月1日起,48种农药出口准予按现行出口货物退税有关规定办理退税,并适用11%的出口退税率;上述出口农药海关商品码为3808101910、38081090、38082090101、3808209029、38083011、38083019。
(20)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抽纱、工艺品、香料油、山货、*柳竹藤制品、鱼网鱼具、松香、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纸制品等12类货物。
(21)从2002年1月1日起,对国内航空供应公司生产并销售给国外航空公司的航空食品;
(22)从2002年5月1日起,国内生产企业与国内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签署的购销合同所涉及的海洋工程结构物产品。
8、享受出口退税的税种包括哪些?
答: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仅限于间接税中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9、现行出口退税税率有多少种?
答:退税率是出口货物的实际退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它是出口退税的中心环节,体现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反映出口货物实际征税水平,退税率是根据出口货物的实际整体税负确定的,同时,也是零税率原则和宏观调控原则相结合的产物。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不同出口货物主要有17%、13%、11%、8%、5%等五档退税率。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出口准予退税的,规定出口退税率为5%的货物,按5%的退税率执行;规定出口退税率高于5%的货物一律按6%的退税率执行。
10、什么是出口货物退(免)税登记?
答:出口货物退(免)税登记是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规定,出口企业必须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办理出口企业退(免)税登记是退税机关了解出口企业组织结构、经营范围、法人地位、资产规模等情况,确定出口企业是否具备退(免)税资格的有效途径。凡未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登记的企业一律不予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
11、出口货物退(免)税登记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出口企业应持有权部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其出口经营权的批件和工商营业执照于批准之日起30日内或者发生出口业务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退税登记证。
12、办理出口企业退(免)税登记需提供哪些资料?
答:根据国税发[1994]031号及有关政策规定,出口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领取填报《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并根据具体情况,持以下资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到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免)税登记证:
(1)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企业需提供外经贸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并授予其进出口经营权的批件;外商投资企业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实行进出口经营权登记制的国有、集体生产企业,需提供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颁发的《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登记证书》;
(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3)主管征税的国家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副本);
(4)主管海关核发的《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
(5)出口企业开设的基本账号、退税账户和银行开户证明;
(6)外经贸部批准使用中国政府优惠贷款和合资合作项目基金援外出口的批文(援外出口企业用);
(7)委托出口协议(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用);
(8)中标单位所在地国家税务局签发的《中标证明通知书》(无进出口经营权的中标企业用);
(9)分部门申报退税的部门代码书面申请;
(10)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证件、资料。
上述1-5项资料为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的出口企业提供,6-8项资料为特许办理退(免)税登记的企业提供,第9项为分部门申报退税的企业提供,第10项为所有办理退(免)税登记的企业均需提供。
13、出口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变更退(免)税登记?怎样办理?
答:根据国税发[1994]031号及有关政策规定,出口企业改变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地点、进出口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开户银行及账号等退(免)税登记事项的,应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有关批准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到退税机关领榷变更登记申请表》,办理退税变更登记手续。
需提供的资料如下:
(1)列明变更内容的《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2)批准文件、证明资料;(3)主管国税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副本);(4)工商营业执照;(5)原核发的《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正、副本;(6)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证件、资料。
14、什么情况下需办理注销退(免)税登记?怎样办理?
答:出口企业发生破产、解散、撤销以及其他依法应当终止退税事项的情况,须在批准撤并之日起30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出口企业退(免)税注销登记申请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批文和原《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申报办理出口退税注销登记。退税机关按规定对其清算退税款后,注销并收回原签发的《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
15、退(免)税登记证的验证、换证是如何规定的?
答:主管税务机关每年组织一次对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的查验工作,每三年组织一次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的换证工作。
16、出口企业遗失《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怎么办?
答:出口企业遗失《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应当书面报告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并登报公告声明作废,同时申请补发。
17、未按规定办理退税登记的会受到何种处罚?
答:未按规定办理退税登记的,按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8>20号文件规定,除令其限期纠正外,处以1000元处罚。
18、什么是“免、抵、退”税?
答: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19、“免、抵、退”税管理办法适用于哪些企业?
答:“免、抵、退”税管理办法适用于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生产企业。包括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和无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及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
20、哪些货物出口可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答:可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出口货物包括:(1)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2)生产企业承接国外修理修配业务以及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国内企业中标或外国企业中标后分包给国内企业的机电产品;(3)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产品的外购货物;(4)国内航空供应公司生产并销售给国外航空公司的航空食品;(5)国内生产企业与国内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签署的购销合同所涉及的海洋工程结构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