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AP补货和需求计划笔记
补货计划和需求计划操作说明
1、检查要做补货计划的商品主数据是否有预测参数文件,如果商品主数据不全就要创建MRP参数文件,事务代码是MMD1增,MMD2改,MMD3显;
2、创建预测参数文件,输入事务码:MP80,事务码:MP81是修改预测参数文件,事务码:MP82是删除预测参数文件;
3、设置字段的固定值和默认值
4、进入数据屏幕查看设置,检查无误后保存;
5、修改该商品主数据的后勤:分销中心里的预测参数文件、预测值、消耗值等信息,事务码是MM42
6、执行预测,事务代码是MP30;
7、查看预测值;
8、查看历史值
10、执行并保存设置参数;
11、创建计划周期和送货周期,事务代码是MD25(增),MD26(改),MD27(显)
12、修改计划日历:期间
13、选择周期间的计划规则后保存;
14、修改商品主数据信息;
15、运行需求计划,事务代码是:MD01(计划范围+地点+计划日期),MD02(商品+地点),MD03(根据商品+地点+计划日期)
16、查看库存/需求清单,事务代码是: MD04
16、打开采购申请,事物代码是:ME51N,按上图采购申请号查询系统自动创建的采购需求计划
17、可以把多个采购申请合并在一个订单里,事务代码是ME59N,也可以单独审批;
第二篇:SAP学习笔记
SAP学习笔记
矫正性维护
概念和系统操作 设备维修申请
维护计划组(maintenance planner group)
维护计划组是负责在一个特定的维护计划工厂中进行计划和处理维护任务的一组员工。每一个设备和功能位置可以分配一个维护计划组。它也可用于评估。维护计划工厂(maintenance planning plant)维护计划工厂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它为其所属的维护工厂进行维护工作清单的定义,维护计划的执行、管理和规划以及负责对维护通知的建立和维护订单的处理。
通常根据业务的需要,有三种维护策略:
1. 集中式维护管理,即所有的维护计划和任务由一个维护计划工厂来安排
2. 分散式维护管理,即维护计划工厂只对本身的维护工厂负责,安排工作
3. 混合型维护管理,即是以上两种的组合。维护工厂(maintenance plant)
维护工厂也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在维护工厂中,可以管理各技术对象和工作中心,也就是说,技术对象的维护工厂即是该技术对象所安装的工厂;而且,在维护工厂中,可以管理那些为安装在该工厂的技术对象所执行维护任务的工作中心。工作中心(work center)
工作中心是定义在维护工厂下的一个或一组人/机器。它是维护任务的执行者,负责维护订单的执行。并可用于能力、计划和成本核算。主工作中心(the main work center)主工作中心通常是一个或一组人/机器。它负责确认在一个订单中的维护工作被执行某些工序的工作中心所执行(确认、监督)。
在生产中,作为生产机器的工作中心(the work center as production machine)表示为一个机器,所以,工作中心可以生产产品。
在系统中,执行工作中心(the performing work center)和作为生产机器的工作中心统一简称为“工作中心”。
加速方法论(AcceleratedSAP)
在SAP实施过程中,遵循加速方法论(AcceleratedSAP,ASAP)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SAP是SAP公司为使R/3项目的实施更简单、更有效的一套完整的快速实施方法。ASAP优化了在实施过程中对时间、质量和资源的有效使用等方面的控制,是一个涵盖了使项目实施得以成功所有基本要素的完整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ASAP路线图、SAP工具包、SAP技术支持和服务、SAP培训和SAP参考模型。ASAP提供了面向过程的,清晰和简明的项目计划,在实施R/3的整个过程中提供一步一步的指导。其中路线图共有五步,包括项目准备、业务蓝图、实现过程、最后准备、上线与技术支持。
通过业务流程、组织架构重组,SAP R/3把BPR与ERP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满足客户需求个性化,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模块化。当然,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业务架构转变比较大的企业,在实施SAP时难度较大。SAP的惯用经验是:一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另一方面采用循序渐进的优化过程。一开始并不下“猛药”,而是坚持持续优化。随着环境与人的观念变化而循序渐进,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优化过程。
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关键用户(key-user)”。下面将按照ASAP路线图的五大步骤总结一下关键用户在其中应该起的作用。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关键用户主要是参与SAP模块化的培训,从理解相关模块的基本概念到后台参数配置,前台应用主要是要熟悉SAP系统相关模块的功能,同时参与项目小组前期筹备会议,了解项目的组织结构及项目组成员的职能。
关键用户的主要工作是:参与模块化培训。
业务蓝图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关键用户的作用在于:(1)协助顾问方进行本公司现状业务流程的调研;(2)按照模板整理现状业务流程文件;(3)参与将来组织结构讨论;(4)参与制定将来流程设计;(5)按模板编写将来流程文档;(6)进行差异分析;(7)收集目前使用单据以及报表;(8)将来报表需求分析;(9)静态数据收集;(10)收集权限需求。
这一阶段关键用户的主要工作是:(1)编写本公司现状流程文档;(2)参与将来流程讨论并做好会议纪要;(3)编写将来流程文档;(4)编写开发申请文档;(5)编写权限配置文档;(6)蓝图汇报。
系统实现阶段
这一阶段关键用户的作用在于:(1).参与系统配置;(2).单元测试环境搭建;(3).参与单元测试;(4).集成测试环境搭建;(5).参与集成测试;(6).静态数据检查;(7).参与权限配置并检查权限控制;(8).报表开发以及测试;(9).动态数据收集。
这一阶段关键用户的主要工作是:(1).编写配置文档;(2).编写单元测试文档;(3).编写集成测试文档;(4).按模板整理静态主数据;(5).按模板收集动态主数据。
项目最终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关键用户的作用在于:(1).最终用户培训;(2).静态数据录入;(3).库存盘点;(4).动态数据录入;(5).生产系统准备。
这一阶段关键用户的主要工作是:(1).编写最终用户操作手册;(2).开发系统和生产系统对比。
上线以及上线后支持
这一阶段关键用户的作用在于:(1).现场故障排除;(2).日常系统维护;(3).后继系统优化。
这一阶段关键用户的主要工作是:(1).编写系统日常维护手册;(2).后续内部项目实施。
业务范围(business area)
一个企业中的组织单元,它尽可能的将同类的产品和市场联合分组,从而达到开发统一的营业方针(business policy)的目的。维护单处理
维修单的处理是公司非常重要的一种业务模式。包含一般维护单处理流程、紧急维护处理流程。
一般维护单处理流程 一般维护单处理流程模拟/反映了公司中一个典型的消缺流程的全过程。例如,当现场工作人员或巡检人员发现10千伏开关柜出现的故障后,使用缺陷故障维护通知单来报告缺陷设备的详细故障信息,并通过创建维护工单对缺陷设备进行维护处理,经过审批和预算检查后对维修工单进行相应的调度和计划,并在执行工单的过程中记录相关的实际备件领用、人工费用和外包的维修服务费用;维护结束后对工单进行关闭处理和后继的费用结算。
工厂消缺业务处理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缺陷故障维护通知单和缺陷故障维护工单。缺陷故障维护通知单的主要作用是对缺陷故障的上报以及维护处理后的归类及分析统计;维护工单的主要功能是计划和调度维护过程,记录维护过程,并对维护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并结算。采购组织
采购组织代表了负责一个或多个单位物料及服务采购的组织部门,并与供应商进行采购业务洽谈等相关工作,每个采购组织中均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采购基础数据和业务流程控制方法。
采购组
采购部门可分为若干个采购组(采购员的分组),分别负责不同领域或不同部门的采购。每个采购组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采购组,进行日常具体业务操作。设备维护委外服务采购可在同一个采购组织下按照分公司为单位的原则,分别设立采购组。出于系统权限和人员流动等因素的考虑,在系统中,一般不依照采购人员设置采购组。
采购组主要用于委外服务采购的权限、审批以及采购业务的统计,由于采购组代码为整个集团层面共享的组织单元,因此采购组的设定需要更多的分析,建议根据采购组织、采购订单类型、业务部门的需求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确定采购组。
创建和修改工单
定义成本
工序、组件计划完成后,就可以计算该工单的计划成本,这就是定义成本。内部维修不发生人工成本,所以工单的成本只有材料费。若项目由内部维修改为外委维修,或由外委维修改为内部维修,则需修改工作中心和控制码。
工单取消不执行
工单只有在下达前才能执行取消不执行操作。工序及组件
检修作业的内容,就是工序计划。
系统提供三种方式计划工序,它们是手工计划、通过设备任务清单、通过一般任务清单。
外委服务采购
工单下达后应及时根据采购申请创建外委服务的采购订单,否则,工单一旦技术性完成,采购申请就自动设定为删除状态,不能再创建外委服务的采购订单,除非取消工单的技术性完成。
委外服务的三种处理方式
个别的采购订单(individual purchase order)―――零星的需求 外部公司工作中心(external firm work center)―――有规则的需求 服务项目(service item)―――采购服务 库存物料计划流程
组件分配――物料预留――订单释放――打印――发货
在组件分配时进行可用性检查,在订单释放时自动进行可用性检查。可用性检查包括物料、PRT,产能。
非库存物料计划流程
组件分配――采购申请――采购订单――订单释放――收货――收到发票 Single cycle plan and Strategy plan You use single cycle plans to show simple maintenance cycles.A single cycle plan is the simplest form of maintenance plan.You create a single cycle plan and define exactly one time-based or performance-based maintenance cycle, in which you specify the interval at which the maintenance plan should be executed.You use strategy plans to show complex maintenance cycles.You create a strategy plan and assign a maintenance strategy in which you have defined the maintenance cycles(in the strategy maintenance packages).A maintenance strategy contains general scheduling information, and can therefore be assigned to as many maintenance plans and maintenance task lists as required.Single cycle plans or strategy plans are maintenance plans with which you can show time-based or performance-based maintenance cycles.维护策略由多个维护包组成,代表了预防性维护的计划规则,可以将任务清单分配给维护策略。
维护任务包定义了特定工序被执行的频率,是维护策略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为任务清单里的工序分配任务包。
The maintenance order(PM order)is defined as the maintenance call object for a maintenance plan.Maintenance cycles and maintenance packages are different, but they are the same.Cycle set Combination of maintenance cycle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copy model for creating multiple counter plans.You create a cycle set, to which you assign maintenance cycles.In theses maintenance cycles, you define possible times or performance levels for planned maintenance, for example, monthly, every 6213.71mi.面向项目的维护
WBS WBS是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的缩写,即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WBS)是分层次结构的项目工作任务模型 工作分解结构由WBS元素组成
所有的预算、计划和成本都可以通过WBS元素进行汇报分析 工作分解结构主要是一个汇报框架 网络
网络表示项目中的多个活动的顺序或者项目内部单个活动的顺序。
网络代表了项目流程的逻辑关系排列,是时间计划、成本计划和资源计划的基础。网络由作业组成,包括具体的关系和时间跨度 网络和作业会分配到WBS元素中。作业
作业将网络工作划分为有限的、量化的和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步骤: 1.内部,如机器,人力
用于组织内部工作中心的项目任务开展 2.外部,如子合同服务、物料采购
用于外部供应商和合同伙伴相关的任务 3.费用类,如保险等杂费 用于追踪常规类成本
A structure of maintenance project
(WCM)Work clearance management 业务场景
某个公司,在执行维护措施之前,必须保证工作的安全,工作清理管理组件可以达到这种要求。WCM Object WCM Object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intenance orders and applications.In the work approval, measures are requested to ensure a safe environment for work at a technical system.Work approval(WAP)
The work approval is only used in the enhanced model of work clearance management and represents the central safety certificate.Application(work clearance application and possible additional applications)Standard model Definition
A model structure that def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ollowing WCM objects: Work clearance application Operational WCD Use:
When lockout/tagout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and other safety measures, such as radiation protection, safety in the workplace and fire protection, play a less significant role.WCA: order 1: n WCD: WCA n: n
Enhance model Definition
A model structure that defin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ollowing WCD objects: Work approval Applications
Work clearance application
Additional applications Operational WCD Use When the system is used to track other safety measures, such as radiation protection, safety in the workplace and fire protection, in addition to lockout/tagout.Structure
WAP: order 1: n An application can be assigned to several work approvals, and vice versa.A work approval can only be assigned to one application of an application type.WCA: WCD n: n
LOCKOUT/TAGOUT
“lockout” means to install a locking device that keeps the switch, value, or other mechanism from being turned on or opened.“tagout” means to put a tag on the locking device.The tag indicates DANGER or WARNING, along with a brief message.
第三篇:SAP需求分类管理总结
SAP需求管理
目录
第 I 条 整体介绍.......................................................................................................................2 第 II 条 需求分类定义...............................................................................................................3
节 2.01 需求分类定义屏幕如下图:...............................................................................4
(a)可用量:SD 可用性检查...................................................................................4(b)请求转移:需求传递/开始SD装配订单..........................................................4(c)分配的标识:.......................................................................................................5(d)减少独立需求:需求减少标识...........................................................................5(e)没有MRP:与MRP无关的需求记录...............................................................5(f)配置:允许或需要的配置.......................................................................................5(g)装配类型...............................................................................................................5(h)订单成本核算.......................................................................................................6 生成销售订单成本计算...................................................................................................6
第 III 条 定义并分配需求类型...................................................................................................7
节 3.01 经需求分类分配给需求类型...............................................................................8 节 3.02 分配需求类型到销售订单行项目类型...............................................................9 节 3.03 定义计划行类别的可用性检查及需求传递.......................................................9 第 IV 条 生产模块应用.............................................................................................................11 节 4.01 定义需求分类、需求类型.................................................................................11 节 4.02 分配需求类型到策略.........................................................................................13 第 V 条 附一:需求分类配置路径.........................................................................................15
第 I 条 整体介绍
相关知识:SAP的需求管理是连接销售、生产、物料管理、财务的核心。需求管理相关的字段有需求分类、需求类型、计划行类别、策略,并且需求分类在财务、生产、销售模块配置中均有涉及。如下图。相关配置路径见‘附一’。
需求管理的基本配置逻辑,底层是需求分类,然后将需求分类分配给需求类型,然后将需求类型分配给计划行类别、销售项目类别、策略,同时结合物料需求计划类型(MRP类型)使用。第 II 条 需求分类定义
如上图,需求分类定义在销售、装运和生产模块均可以定义,但是销售、装运定义的类型可以互用,生产定义的不会显示在销售、装运模块,同理销售、装运定义的也不会显示在生产模块。上图是销售定义的。下图是生产定义的。(定义路径不同,见附一)
节 2.01 需求分类定义屏幕如下图:
(a)可用量:SD 可用性检查
必须执行对应交易的可用性检查。如果未设置标识且相关需求计划的分配是活动的,则随后针对物料的计划需求执行可用性检查。如果不需要该分配,则不执行检查。
系统建议检查类型。在销售和装运中交易均可关闭(但不开启)每个检查。
(b)请求转移:需求传递/开始SD装配订单
要为各自交易执行需求传递。该标识的选择是需求传递的前提。(只有此标志设置了,后续再计划行的设置才会生效)可取消激活计划行等级的需求传递。相反地,可简单将其在计划行等级保持不活动,只要未在需求分类中将其激活。范例
未设置维护需求分类的标识:未执行需求传递,而不顾在计划行等级对交易所进行的说明。
设置维护需求分类的标识:在这种情况下,仍可在计划行等级决定是否需要相关交易的需求传递。
(c)分配的标识:
控制带有计划独立需求的客户需求消耗为何客户需求类型仅分配一个消耗策略。
(d)减少独立需求:需求减少标识
标识指定依据客户需求减少匿名按库存生产,其中客户需求计划作为库存的销售。
(e)没有MRP:与MRP无关的需求记录
该标识确定客户需求对计划运行是否相关,即,他们是否都存在于净需求计算中: 客户需求与计划运行相关
客户需求与计划运行不相关, 但都显示 客户需求与计划运行不相关, 并都不显示
(f)配置:允许或需要的配置
控制需求种类的配置是可能的还是强制的。
(g)装配类型
控制采购元素执行的装配加工的什么类型。有两种装配加工
静态的装配加工 动态的装配加工
静态的装配加工 如果用„装配加工‟技术创建物料的销售订单,系统执行装配必需组件的可用性的检查,并且在后台中创建单一采购元素。
直接分配采购元素到销售订单中。在销售订单中确定采购元素编号。动态装配订单
如果用„装配加工‟技术创建物料销售订单,系统执行装配必需组件的可用性的检查。依靠可用性检查的结果,创建一个或几个采购元素。在可用性的控制屏幕中显示,一次性交货的数量和/或下一次全部交货的可能截至日期和/或下次可能截止日期的交货建议。
动态装配加工期间,不能更改数量和截至日期。但如果必要,选定„固定的日期和数量‟字段。在这,„检验范围‟和„其他工厂‟功能是不可用的。
在销售订单中没保存采购元素编号。用单个阶段编号(销售定单编号/项目)创建采购元素和销售订单之间的链接。由于此原因,可能执行另一个与进料、附加或手工输入的采购元素相关的可用性检查。
(h)订单成本核算 生成销售订单成本计算
此标识控制是否
应给装配处理使用制造订单的初始成本核算 可以创建销售订单成本估算
使用
若使用装配类型2(“生产订单、网络或服务(报表处理)”)时只与此标识相关。
若未设置此标识(“从生产订单复制初始成本估算”),系统将使用生产订单初始成本估算计算的计划成本复制至 SD 条件。到时不能够给销售凭证项目创建销售订单成本核算。
若设置此标识(“不从生产订单复制初始成本估算),可以给销售凭证项目创建销售订单,然后可以复制至条件。不能将使用生产订单初始成本估算创建的计划成本复制至 SD 条件。
相关
下列示例解释适合给装配类型2创建销售订单成本核算的位置: 使用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给销售订单成本核算存储成本组件分解,但是对于生产订单的初始成本核算估算该方法不可用(由于系统只给生产订单显示动态创建成本组件分解。
若与基于销售订单成本核算的估价销售订单库存及标准价格工作时,将基于销售订单成本核算的成本组件分解复制到获利能力分析(CO-PA)是有用的(也参阅无评估策略)。
对于访问物料成本估算定义关键值 IMG 活动中的获得能力分析(控制),可以在定制中控制基于销售订单成本核算的组件成本分解的传输。
使用未估价销售订单库存时,初始成本估算未发送完整的计划成本给装配订单。要接收完整的计划成本,需要计算销售订单成本核算并将它传输至 SD 条件。
使用装配类型1、3和4时,始终可以创建销售订单成本核算。
第 III 条 定义并分配需求类型
节 3.01 经需求分类分配给需求类型
节 3.02 分配需求类型到销售订单行项目类型
节 3.03 定义计划行类别的可用性检查及需求传递
第 IV 条 生产模块应用
节 4.01 定义需求分类、需求类型
生产定义的需求分类,没有详细界面(无法双击进入)
定义需求类型、分配需求分类。
节 4.02 分配需求类型到策略
V 条 与移动类型的关系
事务代码:OMJJ 已413举例如下图:独立需求下降,这个字段可以控制库存转移之后是否影响独立需求。
第 VI 条 附一:需求分类配置路径
1、装运模块,同销售分销模块
2、生产模块,(此处只维护生产相关需求分类)
3、财务成本控制模块,此处是完善需求分类的财务数据,这些数据在其他模块是只能显示无法维护。(销售模块科目分配中可以维护见5)
4、项目系统
5、销售分销的科目分配中,此处同财务模块 3
6、销售和分销主数据(此处只维护销售相关需求分类)
7、销售分销可用性检查
8、销售分销可用性检查
第四篇:SAP应付会计学习笔记
应付会计学习笔记
一、应付会计工作职能职能范围:
作为应付会计,主要有以下工作职能:
1、应付账款的付款入账
2、往来账款的清帐
3、应付账款的分析
二、付款入账的业务类型
1、银行转账模式的应付处理,银行转账退回的处理
2、托收、到期票据的入账处理
3、开具商业汇票、银行汇票付款的入账处理,票据退回的处理
4、票据转背的付款入账处理,背书票据退回的处理(退回票据退回客户方处理由应收会计处理)
5、预付账款的入账处理,预付账款退回处理
6、汇票收付(预付供应商的处理)
7、票据背书转付预付账款的处理
8、特殊处理:内部关联资金往来的处理
付款方式改变而引起的利息收入及税的处理
同一客商应收、应付冲销业务处理
三、应付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及方法
(一)、银行转账付款业务
业务原理:清理同该笔付款业务相关的应付账款往来账并支付银行账款等业务凭证分录为:借:应付账款(系统自动)
贷:银行存款(系统自动生成贷方)
操作步骤:
1、通过f-53进入付款记账界面,在银行数据项目栏内录入付款银行编码、文本信息及付款金额
2、在未清项选择中录入供应商编码信息,点击处理未清项进入付款记账,处理未清项界面
3、点击部分支付,选择相对应的记录进行清帐处理
4、模拟生成凭证,进行凭证查看并点击其他数据录入原因代码151,并在此模拟生成凭证,补充完相关供应商行文版信息。(此处原因代码为现金流量项的选择)
注意事项与操作技巧:注意供应商的选择,支付部分的项目取消,利用“左三右三”的取消快捷键。
银行帐回退业务:
业务原理:退回支付的银行存款,并调增应付账款往来金额。
凭证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操作步骤:
1、按f-44进入供应商行项目,录入需要处理业务的供应商代码,回车
2、点击部分支付,由于属于调整应付账款,不属于清帐,因此直点击模拟,记账码选择40,录入银行账户代码(此处生成借方分录)回车,录入回退金额
3、点击其他数据,录入现金流量项目(原因代码)
4、点击处理未清理项,双击簿记差异,数据为录入金额。
5、点击模拟,保存凭证。
(二)开具商票、银票付款的支付业务
业务原理:用商票或银票支付应付账款,同时对相应的应付账款进行清帐。
凭证分录为:借:应付账款
贷:应付票据
操作步骤:
1、按f-40进入汇票付款业务屏幕,录入参照支付的银行信息
2、行项目中录入记账码。该业务代码未39,科目信息录入供应商
3、由于属于票据支付,sgl标识必须选择D(银行承兑汇票)或E(商业承兑汇票)回车
4、进入“汇票收付 添加供应商项目”,填写相关汇票信息金额:
金额:填写票据票面金额
分配:填写完整票号
文本:填写摘要备注信息
汇票明细:据实填写票据到期日和签发日期
汇票状态:F(签票)
5、点击”其他数据,录入开户行信息
6、点击选择未清项,进入汇票收付选择未清项项目,录入供应商代码,选择特别总账标志:
D/E。
7、点击处理未清理项,选择部分支付,选择相应的往来项目进行清帐,8、模拟生成凭证并填写行项目,保存凭证。
注意事项:
1、由于属于票据支付,因此填写时一定要保证票据信息的完整性
2、票据业务属于特殊业务,一定要选择相对应的特殊总账标志
3、清帐时,应选择清理RE类型凭证记录来清理
退票的处理
业务原理:回冲开具的应付票据,同时调整相关的应付账款项。
凭证分录: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操作步骤:
1、进入f-44,录入客商编码,选择特殊标志D或E,附加条件选择“其他的”,回车
2、进入“结算供应商选择未清项目”,选择“分配”,录入退回的票号
3、点击“处理未清理项”,选择“部分支付”,双击“簿记差异”取得冲回金额
4、点击“模拟”生成凭证。货票状态修改为g(解付),录入其他文本等信息,保存。注意事项:
1、本操作属于应付票据的退回去,因此在录入时注意填写票据的一些特殊标记
2、本数据为冲销单据,是应付账款的冲回不是清理,因此选择未清理项时取搏击差异数据
3、注意票据退回时同时修改票据的状态,以便后续查询、分析及票据管理。
(三)、托收、应付票据到期付款的支付业务
业务原理:托收票据需支付及应付票据到期解付,同时用银行存款支付处理
凭证分录:借:29 D/E应付票据
贷:50 银行存款
操作步骤:
1、键入事务代码F-53,进入界面后,填写以下相关数据
抬头数据:录入日期、公司等相关信息
银行数据页签:
科目:付款银行编码
金额:填写票据金额
文本:填入摘要信息
未清项页签:
科目:填写供应商代码
特别总账标识:选择D/E
标准未清项项目:不选择
2、填写完毕后回车进入未清项界面,选择要清帐的票据往来记录进行清帐处理
3、点击凭证菜单下的“模拟”,查看即将生成凭证
4、点击“其他数据”,根据业务发生的现金流量项目填写原因代码:1515、点击供应商应付票据行项目,填写对应文本,并修改票据状态为G(解付)状态。退回处理:参照银行账的退回。
(四)、票据转背支付业务
业务原理:用应收票据背书支付给供应商,同时冲销应付账款和应收票据()
凭证分录:借:27应付账款
贷:19 B/C 应收票据
操作步骤:
1、键入f-32事务代码,进入结算客户抬头界面,科目录入票据背书给我司客户编
码,特殊总账标志选择B/C(银票/商票),附加选择“其他的”
2、3、点击“处理未清项”,选择“分配”,处理未清项,录入票号,点击处理未清项 点击模拟,测试生成凭证,选择未清项录入以下信息:
科目:录入供应商编码
科目类型:录入K
特别总账标志:不选择
4、进行清帐,按照票据金额对供应商应付账款进行清清帐处理
5、模拟生成凭证,并对供应商文本进行编辑,修改票据状态为D(背书)
票据转背后的退回处理
业务原理:重新将供应商应付账款进行挂账处理,同时转回背书票据计入应付票据等待相关业务部门处理后进行应收票据的冲销处理。
凭证分录:借:应收票据
贷:应付账款
操作步骤:
1、在f-44中录入供应商编码,进入处理为清项界面
2、点击模拟,在其他行项目录入特别记账码为09,科目录入出票方客户编码,sgl选
择B(实质为调整应付票据分录)
3、回车后录入金额、文本、票据状态、签发到期日期等信息
4、点击清理未清项,由于不存在其他金额录入,因此点击簿记差异自动取得票据金
5、点击模拟,在其他数据中录入利润中心等信息
6、模拟,过账完成。
注意事项:
1、预付账款的退回时,注意选择特殊总账标识,以便对冲时冲销相应的预付账款科目
项。
2、因为应收票据是对应相关利润中心进行记载,因此在录入时必须录入利润中心信息,以便后续操作。
(五)预付款业务的操作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业务的需要,经常发生预付款项给供应商的情况。日常预付款项给供应商一般由以下几种类型:直接银行转账预付、汇票收付、转背预付等类型。同时,预付账款业务属于特殊付款业务,付款时发票并不存在,因此也无相对应的应付清帐处理,处理时也同正常付款略有不同.银行转账付款:
业务原理:直接通过银行存款转账支付预付款.由于本业务不存在冲销应付或相关票据,因此不同于正常的银行转账付款业务,需要在新的事务代码下执行此业务.凭证分录:借: 29 C预付账款
贷:50银行存款
操作步骤:
1、键入事务代码F-48,进入供应商预付定金记账编辑界面,录入一下信息:
表头信息:录入凭证单据相关基础信息
供应商科目:供应商编码
特别总账标识:选择C 预付其他款
银行科目:付款银行编码
利润中心:所属的事业部
文本:预付**供应商***款(**事业部:***)
2、点击“凭证”功能菜单下“模拟”,查看凭证
3、点击“其他数据”,填写现金流量项目(原因代码151)
4、模拟生成凭证,进行过账。
汇票收付、转背预付支付供应商预付款:
由于这两种支付方式业务操作的主体为票据的处理,预付款项目的挂账属于在相应的行项目进行手工录入,因此其事务处理代码同正常相关票据付款处理相同(汇票支付f-40,转背业务为f-32),具体操作可参照以上相关处理说明。同时,预付业务需要进行特殊标记,才能区分正确的入账科目,在录入时应注意特殊总账标志的选择。其业务凭证分录为:
借:29 C预付账款
贷:39 D/E应付票据(f-40)
或:贷:39 D/E应付票据(f-32)
注意事项:
1、由于预付款项的特殊性,因此在做预付款业务时一定注意选择特殊总账标志以示区
别
2、在预付款业务进行结算后收到开具发票进行校验审核时,一定注意不要对发票进行
解冻处理避免款项的重付支付,给公司造成损失。
3、批量解冻时注意预付账款发票不要误解冻,一般检查付款天数为0的剔除。
(六)、特殊往来付款业务的处理:
在日常付款业务中,还存在以下特殊业务的处理,具体业务如下:
1、内部公司资金往来银行付款业务
由于内部公司之间的银行付款业务引起的现金流在合并报表是并不被承认,只能作为合并抵消项目进行处理,为了能正确区分内部和外部现金流的变动,提高报表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需要在相关的付款业务(引起现金流动业务)发生时,手工添加行项目进行关联记载。操作如下:
1)、编辑正常付款凭证
2)、在原来凭证基础上补入分录:
借:40 关联资金往来(原因代码 151,合作伙伴:对应的公司)
贷:50 关联资金往来
3)、模拟生成凭证并过账
注意事项:
1)、涉及此业务必须是内部公司之间涉及到资金流动的支付业务
2)、填写分录时必须填写完整原因代码(现金流量项)和对方公司(合作伙伴)目前需要填写关联公司有:厦工机械配件厂、厦工 海翼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厦门厦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厦工焦作公司、北京厦工机械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2、供应商变更付款方式
在支付时,由于供应商收款政策等改变,有可能存在改变支付方式的情况,根据相关协议需要按票面金额收取一定的利息,该部分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冲减相应的应付款项。
修改付款方式的业务主要由商票改付银票和商票银票改付现款两种模式。
商票银票改付现款操作:
1)根据双方协定,业务部门同供应商签订付款修改协议
2)由财务部门按照银行提供利率按票面金额计算应扣除利息
3)按照正常银行存款付款方式,进入f-53操作,注意金额填写扣除利息后的金额
数据
4)清理相关应付票据往来账,往来账金额同支付金额形成差异,差异数据为利息
金额
5)点击模拟生成凭证,点击相关行项目,然后双击“其他数据”,将反记账处打钩
选中,然后进行凭证模拟,相关差额计入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科目,保存生成凭证。
商品改付银票操作步骤基本相同,事务代码为票据支付的f-40,其余操作相同。
注意事项:
1)操作业务时,现查询该笔业务的实际支付情况
2)需要按照银行提供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模拟后需要点击反记账才能将差额部分显示出来。
3、应收、应付账款相互抵消
在经营过程中,往来客商存在即是材料供应方又是产品购买方的情况,因此在往来账项中该客商既存在应收账款又存在应付账款项目。双方根据相关协议,有可能将应收应付双方金额进行相互抵消后再按实际余额进行结算,因此产生应收应付账款的相互抵消业务。其业务操作实质为往来账项的清理,所有操作可以按照正常的往来帐清帐处理即可。不过在日常业务中,由于应付会计和应收会计操作权限不同,相互抵消也可以按照不同的事务代码进行操作,应付账款抵消应收使,一般应付会计操作,操作码为f-53,而应收冲销应付时,有应收会计操作,操作码为f-32.注意事项:
1)清理往来时,要根据相关的协议进行清理
2)清理时要按照利润中心账务进行清理,以便各个利润中心数据核对
3)在文本信息中清楚记载业务主要信息,以便查找
4)尽量清理年限较长的往来款项
第五篇:学习笔记之-100小时学会SAP(14)
学习笔记之-100小时学会SAP(14)
上一篇 / 下一篇2008-01-09 17:47:15 /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
查看(764)/ 评论(1)/ 评分(0 / 0)
5.9定义工作中心的控制码
(这个控制码控制着工艺路线中的某个工序需要执行的业务功能,以及如何处理这个工序.比如这个工序是否需要排程,是否需要产生产能需求,是否需要打印工票,是否是返工工序,是否需要计算成本,是否和如何进行确认,是内部还是外部处理.我们在这个步骤中定义控制码,随后在后面新建工作中心时,将控制码分配给工作中心作为缺省值,在随后工艺路线定义的时候,在这个工作中心执行的工序,就缺省使用这个控制码了.)
后台->SAP用户化指南->生产->基本数据->工作中心->工艺路径数据->定义控制码
输入内容:
控制码: ZKM1
描述:颐宁工作中心控制码
调度: v(指使用这个控制码的工序需要调度(排程))
确定能力需求: v(指使用这个控制码的工序需要确定能力需求)
成本: v(指使用这个控制码的工序需要计算成本)
确认: 2(指使用这个控制码的工序必须确认)
5.10新建人工工时能力
SAP菜单->后勤->生产->主数据->工作中心->能力->CR11-创建
输入内容:
工厂: P999
能力: Labor颐宁人工工时能力
能力类别: 002(“002”代表这种生产能力是人工工时类的)
参数:
能力计划员组: 001(指负责这种能力的计划员组)
工厂日历ID: 01(指该能力使用的工厂日历.我们用SAP标准的工厂日历“01”,工厂日历可以在后台定义
基本计量单位: H
开始: 09:00:00
完成: 18:00:00
休息时间: 01:00:00
能力利用: 100
单项能力数量: 10(指能分割使用的单项能力有10个.比如,如果以宁公司总是以班组为单位管理的,这里就是班组的数量.如果是以单个工人调配的,那这里就是工人的数量.这里需要和后面工艺路线的定义保持定义上的一致)
和有限计划相关: v(指在做有限排程的时候,系统需要将这种能力的可用数量和负载数量考虑进去.只有这里打勾的能力才会在能力可用性检查中被考虑)长期计划: v(指这种产能是否在长期计划时被考虑进去)
5.11新建机器工时能力
SAP菜单->后勤->生产->主数据->工作中心->能力->CR11-创建
输入内容:
工厂: P999
能力: MACHINE颐宁机器工时能力
能力类别: 001(“001”代表这种生产能力是机器工时类的)
参数与“Labor”同.5.12新建人工工时类别工作中心
SAP菜单->后勤->生产->主数据->工作中心->工作中心->CR01-创建输入内容:
工厂: P999
工作中心: 9991物料准备
工作中心类别: 0003
基本数据:
负责人员: 999
用途: 001(代表该工作中心只用于产成品生产的工艺路线)
标准值码: SAP1(标准值码定义了在这个工作中心有几项标准的操作,如准备,机器操作,人工工时操作等.我们选择SAP标准的一般生产标准值码.标准值码可以在后台配置)
准备:没有检查(指系统不会检查是否维护了)
机器:没有检查(同上)
工时:应当输入(指工时是必须维护的)
缺省值:
控制键值: ZKM1(指将来使用这个工作中心的工序,缺省的控制码就是“ZKM1”)
准备: MIN(指使用该工作中心的工序,准备时间缺省计量单位是分钟)机器: MIN(同上)
工时: MIN(同上)
调度:
能力类别: 002(和“能力”字段一起定义了这个工作中心使用的是颐宁公司的统一的人工工时能力)
能力: Labor
准备公式: SAP001(指该工作中心中生产排程时准备时间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我们使用SAP标准“SAP001准备排程计算工时”.“SAP001”的公式是固定的准备时间,也就是准备时间长短和批量等没有关系.加工公式: SAP003(“SAP003”公式是和批量大小相关的,也就是批量越大,加工时间就越长.同时还需要除以拆分的批数量,比如我们有10个能力单位可以同时开工,所以计划时间需要除以10)
成本核算:
成本中心: 1001(指该工作中心隶属于哪个成本中心)
活动类型: SET/MAC/LAB(指该工作中心的各种操作(关键值)对应成本管理上什么作业类型)
注:由于我现在已是08年,所以需要重新设置作业输出价格,即将作业类型分配给成本中心.具体参见3.11
公式码: SAP005/SAP006/SAP007(指成本计算上的作业数量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按屏幕下方的“显示公式”按钮来检查这些公式的具体内容.需留意的是,成本计算公式和前面调度(排程)的公式是不同的,区别在于批量分割的影响.比如,如果10个能力单位同时开工,排程时间缩短10倍,但是成本计算不受影响,因为成本是
按单个能力单位耗时的累加核算的.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如果填写不正确,往往造成调度或者成本核算的错误.)
工作中心: 9992切割/9995装配/9996检验和交付
准备:应当输入/没有检查/没有检查
机器:没有检查/没有检查/没有检查
工时:应当输入/应当输入/应当输入
(其他参数与上同)
5.13新建机器工时类别工作中心
SAP菜单->后勤->生产->主数据->工作中心->工作中心->CR01-创建输入内容:
工厂: P999
工作中心: 9993油漆/9994预装配
工作中心类别: 0001(“0001”指机器工时类工作中心)
负责人员: 999
用途: 001
标准值码: SAP1
准备:应当输入
机器:应当输入
工时:应当输入
能力: MASHINE
加工公式: SAP002
其余参数与5.12同
5.14新建工艺路线
SAP菜单->后勤->生产->主数据->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标准工艺路线->CA01-创建
输入内容:
物料: F999-100
工厂: P999
组计数器: 1(SAP中工艺路线是通过组编码和组计数器两者来编号的.组计数器可以定义一个产品的多条工艺路线.比如当不同的批量大小时可以用不同的工艺路线.我们这里只维护一条工艺路线)
用途: 1(“1”指该工艺路线是为生产服务的.在SAP中还可以定义其他用途的工艺路线,如设计的,设备维护的等等)
状态: 4(“4”指该工艺路线是已下达的状态,可以进行各项业务)
工序
工序: 0010/0020/0030/0040/0050(各道工序的编码)
工作中心: 9991/9992/9994/9995/9996(各道工序发生的工作中心)工厂: P999
控制: ZKM1(可不输,系统会根据工作中心自动建议控制码)
准备:-/20/30/-/-
机器:-/-/20/-/-
工时: 20/50/20/40/10
顺序(新增并行顺序)
序列: 1(指并行顺序的编号)
分工序: 0010(指完成“0010”工序后开始该并行作业)
返回工序: 0030(指完成该并行工序后,返回“"0030”工序)
工作中心: 9993
控制码: ZKM1
准备: 40
机器: 40
工时: 20
新建分配(定义各种原材料分别在哪个工序投料)
作业: 0010(工作中心9991)/0030(工作中心9994)/0030/0030/0010(工作中心9993)
5.15拆分工序
(颐宁公司的人工类产能和机器类产能都是由10组产能单位构成的.我们需要在产成品的工艺路线中决定,生产订单是在一个产能单位上的顺序生产,还是要将生产订单的数量拆分到各产能单位上生产.这个控制参数是在各工序上的,它会影
响订单排程的时间.本步骤中,我们将工艺路线中的所有工序都设定为需要按产能单位拆分.)
SAP菜单->后勤->生产->主数据->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标准工艺路线->CA02-更改
输入内容:
物料: F999-100
工厂: P999
双击各工序,(含标准顺序与并行顺序)
所需分解: v
5.16新建产成品的生产计划视图
SAP菜单->后勤->生产->主数据->物料主记录->物料->创建(特殊)->MMF1-成品
创建视图“工作计划”
输入内容:
工厂: P999
生产调度员: 999
生产计划参数文件: 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