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电笔专利申请文件范本说明书
说
明
书(示例)
(注:蓝字为编辑时另加的标题,原件中无此标题,目的是与当前的说明书格式一致)
试电笔
(实用新型名称应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中所填写的一致,简明表明实用新型产品及其功能和/或用途;不应使用非技术性词语、商标、代号、人名、地名,字数不超过20个字,打印在说明书正文前居中位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
(这一部分直接指出实用新型所属于的或应用的技术领域,打印时应与名称空一行。)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由于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这一部分是对最相近的已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方案的基础。在此还应说明已有技术的不足,帮助理解下面引出的实用新型方案,应当引证有参考价值的已有文献、资料。对已有技术的评价应实事求是。)
三、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电笔,它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这一部分是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说明书中不可少的,它应当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技术上的不足,正面明确地说明要完成的技术课题)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中,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这一部分应当写明一个完整的实用新型方案,描述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本例“试电笔”的构造特征包括机械构造及电路的连接关系。在此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对于完成实用新型目的都是不可少的,这些必要特征将写入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在这一部分中应当说明实用新型方案是如何达到实用新型目的的,必要时应说明设计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测试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
(这一部分说明技术方案和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方案所具有特征直接推导得出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测试触头,2.绝缘外壳,3.弹簧,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7.识别电极,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
(附图说明中,说明各图号所示图的名称,必要时可将图中标号所示零件、部件、部位、名称列出,同一零部件出现在不同图中应使用同一标号)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1)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层(12)。
(这一部分是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实施例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化设计,它应当包含独立权利要求的全部必要特征,并可以具体说明准备写入从属权利要求的附加特征。这一部分应当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并将附图中标号标注在相应名称之后,使人能够参照附图理解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必要时说明功能、动态构造和使用方法,如果有多个实施例,每个实施例都必须与整体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目的和效果相一致)(说明书的撰写应当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和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使本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即可实施实用新型,实现实用新型的目的,取得相应效果。说明书是申请人提出权利要求的依据,说明书应当使用专利局规定表格,打字清楚,黑色字迹,符合照相制版要求,文字部分不超出22X14.5厘米。)
第二篇:试电笔专利申请文件范本权利要求书
权
利
要
求
书(示例)
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一项实用新型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应写明实用新型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其中已知技术特征写入前序部分,区别技术特征写在“其特征是”之后,构成特征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的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从属权利要求,即权利要求2、3,进一步限定在前的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其引用部分应写明所引用的权利要编号,在“其特征”之后的特征部分应写明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的特征进行限定的附加特征)(权利要求书应当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和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至二十三条规定,以说明书内容为依据,正面、直观地写明要求专利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不得写入方法、用途及不属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内容;应使用确定的通用技术用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的用语,如“等”、“大约”、“左右”……,不应采用“参见说明书(附图)”写法,每项权利要求只用一个句号。)
第三篇:专利申请说明书范本
说
明
书
自改分隔输送线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自改分隔输送线。【背景技术】目前,医药企业后包装工序纸箱在辊筒输送线上传送时没有自动分隔纸箱的装置,纸箱在传送过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紧密连接的情况出现。当紧密连接的纸箱被传送至自动封箱机时会导致无法封箱,因此需要人工将连接在一起的纸箱手动分开。如果辊筒输送线能自动分隔纸箱将大大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输送线是一种医药企业常用的设备,可用于各种物料的短、中、长距离输送,使用范围广泛,但普通辊筒输送线只能简单的对物料进行输送,无法实现分隔输送功能,因此分隔输送是医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改分隔输送线。这种自改分隔输送线,采用辊筒输送线为主体,其特征在于:将整辊筒输送线分割为两段,在两段辊筒输送线中间加装一段皮带输送线,在辊筒输送线和皮带输送线上安装气缸挡板,气缸挡板由光电开关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是:控制精度高,节约劳动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
1、辊筒输送机A,2、皮带输送机,3、辊筒输送机B。图2是本实用新新的主结构图
图中:
4、链条A,5、电机A,6、气缸挡板A,7、关电开关A,8、气缸挡板B,9、电机B,10、张紧轮,11、皮带,12、关电开关B,13、气缸挡板C,14、链条B,15、电机C,16、光电开关C,17、自动封箱机。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阐述如下:
参照图
1、图2,纸箱由辊筒输送机A1向皮带输送机2方向传送,最终到达辊筒输送机B3。辊筒输送机A1由电机A5带动链条A4驱动,皮带输送机由电机B9带动皮带11驱动,辊筒输送机B3由电机C15带动链条B14驱动。
当光电开关A7处无纸箱时,气缸挡板A8降至下限位,反之气缸挡板A8升至上限位。当光电开关B12处无纸箱时气缸挡板B8降至下限位,反之气缸挡板B8升至上限位,气缸挡板B8与光电开关A7距离为1.5倍纸箱的长度。当光电开关C16处有纸箱时气缸挡板C13降至下限位,反之气缸挡板C13升至上限位,气缸挡板B8与气缸挡板C13之间距离为1倍纸箱的长度。
通过变频器调速使皮带输送机2的线速度低于辊筒输送机A1和辊筒输送机B3,当气缸挡板A6降至下限位时第一个纸箱传送至皮带输送机2,当气缸挡板B8降至下限位时纸箱由皮带输送线2传送至辊筒输送线B2,由于皮带输送机2的线速度低于辊筒输送机A2。第一个纸箱传送速度将大于第二个纸箱,使得两个纸箱之间拉开一定距离,第一个纸箱到达光电开关B12时第二个纸箱仍然在关气缸挡板B8前,气缸挡板B8升至上限位,挡住后面纸箱继续向前传送,达到分隔纸箱的目的。纸箱到达光电开关C16时气缸挡板C13升至上限位,挡住后面纸箱继续向前传送,纸箱越过关电开关C16气缸挡板C13降至下限位,完成一个封箱传送周期。
第四篇:专利申请说明书如何写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名称
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的联系方式(手机)、身份证号码:
说明书具体内容:
1、技术领域:一般用一句话说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或所应用的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就申请人所知,写明对其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3、发明内容:首先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就是发明的目的;接着进一步阐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该技术方案,并能用该方案解决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最后说明该发明创造与背景技术相比所获得的有益效果。这可以从性能、成本、效率、使用寿命以及安全可靠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应当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这部分内容是说明书的核心部分。
4、附图说明:发明专利申请不一定有附图,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定要有附图。有附图的对附图的名称、零部件名称作简要说明。
5、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写明申请人认为实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必要时,举例说明;有附图的,对照附图。一般认为优选方式就是申请文件中的举例和附图。当然,可以有多个具体的实施方法,即多个举例和附图。
第五篇:专利申请文件[范文模版]
说明书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其特征在于:
说明书
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脑。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
1、;
2、;3。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脑,下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