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演讲稿--我们在为谁工作
创业演讲稿--我们在为谁工作
“>创业演讲稿--我们在为谁工作2007-02-23 19:42:2
3这是我今天的演讲主题,也是一个问题,如果说大家能从我以下的几十分钟的演讲中得到答案,那就说明我的这几天准备这场演讲内容的努力也得到最大的回报。
我们怎样对待和理解“工作”
引用比尔.盖茨的一段话:“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这是来瑞安工作的第二年后从书上看到的,自从理解以后一直在影响着我对工作的态度。
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达到某种目的。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能力,我们的决断能力,我们的适应能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得以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展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那个人。
在这几年的工作里,我在我的行业里观察到一个现象。同是车床操作工的工作,员工表现出来个体差异很明显。归纳起来有那么三种这样的员工:第一种他会很抱怨自己目前的工作,认为自己从家乡出来是迫不得已来干这么脏这么累的活;第二种是对工作没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人,只是为了每天四、五十
元钱的工资;第三种就是对工作充满热情,投入钻研,他想到现在是做一线工人是工厂给他的一个很好机会,他努力工作相信自己会成为高级车工、工程师,或者是相信工厂发现他的才能提升他成为主管、车间主任。
在过去的岁月里,有的人可能有时会类似第一种或第二种员工的那种消极看法,常常批评、抱怨、四处发牢骚,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激情,在生活的无奈和无尽的抱怨中平凡的生活着。而第三种员工呢?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的影子,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让我们像第三种员工那样,为拥有一个工作机会而心怀感激,为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幸福而努力工作。
薪水不算什么,要为自己而工作
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到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的成长机会呢?
这是我去年一次和前团市委池万
松书记聊天过后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池书记问我来瑞安工作几年了,现在工资待遇怎样?讲到这里我顺便讲下我这几年在瑞安工作的经历,(也是我当时向池书记讲述的)我来瑞安已经六年了,当初好不容易找到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电镀厂做统计员,当时工资只有六百块一个月,两个月后,一家产品放在这个电镀厂加工的公司老总和我接触几次后,向电镀厂的老板要求让我到他的公司去工作,因为业务关系他同意我去了。在这家公司我呆了三年,三年间我从装配车间主任做起,仓库主管、生产部经理助理、生产部经理。在二oo二年应现在我们公司总经理诚意邀请,参与创建瑞安安得利公司,负责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常务经理兼厂长一职,在去年公司出效益的时候公司两大股东让我以技术参股成为公司股东之一。在这六年间,从第一个月工资六百块到现在成为公司股东,但我自始至终从没有去老板要求过,我的工资太低,要求加工
资。(插个玩笑,并没有说工求工资不对,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对于工资我当时是这样想的,我拿六百块一个月的时候,我去做别人一千二百块一个月的工作量,我拿到一千二的时候我去做二千四的工作量;虽说我从没要求过加工资,但我工资增长的幅度相对来讲还更快。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公司的一位员工,在公司已经工作了10年,薪水却不见涨。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不平,当面向老板诉苦。老板说:你虽然在公司呆了10年,但你的工作经验却不到1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
这名可怜的员工在他最宝贵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了10年的新员工工资外,其他一无所获。
也许这个老板对这名员工的判断有失准确和公正,但我相信,在当今这个日益开放的年代,这名员工能够忍受10年的持续低薪和持续的内心郁闷而没有跳槽到其他公司,足以说明他的能力的确没有得到更多公司的认可,或者换
句话说,他的现任老板对他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
同时我们明白这就是为薪水而工作的结果。
大多数人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目前的薪水,而将薪水背后更重要的东西也丢弃了,到头来连本应得到的薪水都没得到。这就是只为薪水而工作的可悲之处。
不要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忽视。应该相信大多数的老板是有判断力和明智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的利润,他会尽力按照工作业绩和努力程度来晋升积极进取的员工,那些在工作中能尽职尽责、坚持不懈的人,终会有获得晋升的一天,薪水自然会随之高涨。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老板并不是一个睿智的人,并没有注意到我们所付出努力,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那么也不要懊丧,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现在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而
是为了未来。我们投身于工作是为了自己,是在为自己而工作。人生并不是现在,而是有更长远的未来。
我们对薪水常常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回报方式,我们更应该珍惜工作本身带给自己的的报酬。比如:艰难的任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公司是我们成长中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够丰富我们的经验,增长我们的智慧。与在工作中获得的技能与经验相比,微薄的薪水就会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公司支付给你的是金钱,工作赋予你的是可以令你终身受益的能力。
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珍惜机会
年轻人往往充满梦想,我就经常是这样的,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件坏事情。可是我们要懂得:梦想只有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实现。“脚踏实地”是我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当成我的座右铭,来瑞安工作的七个年头里,我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工作着。我当初拿六百块一个月的时候的梦想是自己能当上高层主管或经理,那时我思考如果经理给我当我有没有能力,我能不能当得下来?而我现在的梦想是自己能成为企业家,能拥有自己的实业,当然我现在思考的是我现在的公司只有150多名员工,如果工厂有300人、500人、1000人我还能不能当这个常务经理兼厂长?我已经提前想到这个问题,我会在我的工作中找到答案,同样肯定我会实现我的梦想。
许多浮躁的人曾经都有过梦想,却始终无法实现,最后只剩下牢骚和抱怨,他们会经常把这归因于缺少机会。
机会!生活和工作中到处充满机会:学校中的每一堂都是一次机会;每次考试都是生命中的一次机会;报纸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机会;每个客户都是一个机会;每次训诫都是一个机会;每笔生意也都是一个机会。这些机会会
给我们带来勇敢,培养品德,赢得朋友,发展的资本。对你的能力和荣誉的每一次考验都是宝贵的机会,今天我能参加这个创业论坛并站在台上演讲也是一次莫大的机会。
脚踏实地的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机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愿注意手中的工作的细节的人,只能在等待机会的焦虑之中,度过了并不愉快的一生。
让我们在工作中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充满信心、珍惜机会,把每一份工作都当成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相信你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会成正比。
(提问:现在有人能回答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吗?我们在为谁工作?)
其实,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我们在为谁而工作
我们在为谁而工作
最近院领导组织我院王主任为我们全体员工做个了主题互动《你在为谁工作》。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也确实是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熟虑的问题。
我们是在为谁工作?乃至我们在为谁而活?答案很多:为祖国、为社会、为公司……但是我认为,这些答案都有点冠冕堂皇、有点假大空。只要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你就应该明确:你是在为自己工作!
负责任的人,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对别人,对单位,对社会多么负责。
为祖国、为社会、为公司而工作,口号很响亮,颇有周恩来当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气概。但是怎样才能让漂亮的口号不成为一句空话呢?那就要从细处做起,从“为自己而工作”做起。
“为自己而工作”不是口号,不是空谈,它真真切切地关乎着个人的切身利益,它能激发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本性。谁也不会不要工资义务为公司干活——同时,谁也不能保证这种义务劳动的质量。
以前我们提倡“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但事实证明,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我们不是有句讽刺人的俗话吗:“又想驴子不吃草,又想驴子快点跑。”这是一样的道理。人力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再开发、再利用的特殊资源。而开发、再开发则需要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投入:比如提供其维持基本生存的资金(底薪)、提供改善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资金(奖金)、组织培训等等。我们要讲奉献,也要索取自己应得的东西。
喊“为公司而工作”的口号谁都会。但我们必须首先做到“为自己而工作”。因为只有塌塌实实为自己工作,才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存,才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才能实现自我提高,才能更出色的、更有质量的“为公司而工作”。
“为自己而工作”是一种主人翁责任意识的体现。
“为自己而工作”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人,才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中马马虎虎,在公司得过且过混日子,表面看来,是工作态度不端正。但深究之,实际上是在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年华,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这种人对自己的青春、生命都不在乎、不负责,还能指望他在乎什么?还能奢望他对公司负责吗?对这种人谈主人翁意识,讲“为公司而工作”无异用死亡来吓唬亡命之徒,只能是徒劳。
“为自己而工作”的人,才会珍视自己的工作,才会关注公司的发展与前景,才会把公司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国企改革那段时间常看到这样的标语:“厂荣我荣,厂耻我耻,厂兴我兴,厂衰我衰。”当时大家可能都只是把这句标语当成一句空喊的口号,但等到企业倒闭后,员工下岗后,大家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这是真的。其实这句口号更应该改成“我荣厂荣,我兴厂兴。”
当公司运作良好,效益攀升的时候,我们的收入才会增加。同样,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必须为自己而努力工作,增加自己的收入,珍视自己的工作机会,公司才有可能良好运作,快速发展。
没有“为自己而工作”的意识的人,往往是不会珍惜自己的工作的。他们对自己的命运都漠不关心,很难想象他们会关心公司的命运。公司发展不好,自己喝点清粥也能过,公司倒闭了,换一家公司也能活。但是他们不想想,哪个现代化企业还会养活这种养尊处优、无一所长的闲人?公司倒闭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为自己而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
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谓脱离低级趣味的高级人,就是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人。
我们工作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只有明确为自己而工作的态度,才不会患得患失,计轻较重。
其间王主任讲到我们是不是在为老板工作,位同事工作。很多人是为了做给领导看的。其实不然,我们不是在为领导工作,我们的工作不应是做给领导看的,领导的批评或赞誉,不应影响我们的工作情绪。我们的工作也不是为同事做的,同事少做多拿,或者同事的看法,也不应影响我们的工作情绪。我们的工作是为自己做的,我们要用工作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存活于社会的意义!礼仪廉耻,国之四维。为人要明廉知耻。在我们领工资的时候应该想想,自己值不值得拿这么多钱?自己到底值几斤几两?扪心自问是否有愧?
只有明确为自己而工作的态度,才会有事业心,才能一心工作,心无旁骛。我周围的很多人经常抱怨为什么我的职业没有幸福感。其实不是没有幸福感,只是再好的工作,干久了都会有审美疲劳,从而对工作产生了倦意。从而就有了这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假如中了一千万,你还会工作吗?很多人都可能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我一定要从工作中消失,绝对不再忍受这种无休止的煎熬。先用它买个大房子,买辆还不错的车,再环游一躺…”。这也是个再也真实不过的答案。但是细细想来,一千万其实也没多少,也有花光的一天。更多的是你敢保证这样就没有倦意了?单单从物质是给不了人满足感的,而工作却能给人满足欣悦感。
以做事业的心态,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做出业绩,才会得到同事、领导的认可,才会让别人,也让自己觉得你是个有用的人,不是吃干饭的!
我们应当少一点得过且过的蒙混心态,多一点主人翁的责任感;少一点计较和怨言,多一点快乐工作的愉悦感;少喊口号,少做表面文章,多为自己而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多一点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王宁
2011年11月26日
第三篇:“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这是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曾有的疑问。有些人因为薪水少、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任务繁多、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原因而自卑、埋怨、发牢骚,干工作当成一件十分苦恼的差事,应付了事。这样的工作心态让大家活得并不开心,更严重的情况就是长期的郁闷使人的精神萎靡,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没有了精神之柱,整个人也就消沉了,更别谈实现自我价值了。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而且需要努力的工作。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需要有一个目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勤奋工作,在我认为,当你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也就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实现人生目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能不能让自我价值得已实现,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对工作的态度。
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只有工作才能满足我们的各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只能通过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的;有工作的机会,才能让自己充分发挥能力,有展示自已的机会。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我们自已实现目标而做的。所以说要珍惜工作机会,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只能像书上所说的:“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第四篇:【读书心得】我们在为谁工作
【读书心得】我们在为谁工作
(刘曙)前不久,利用空闲时间读了稻盛和夫先生《干法》一书,掩书沉思,我不禁思考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似乎每个人都在为钱而奔波、为工作而忙碌,为自己的事业缴尽脑汁,可是在这个残酷的职场舞台上,又有多少人能清楚自己是在为谁而工作呢? 小时候,我们经常回答父母:“我不帮你们读书了。”长大了以后才清楚,我们不是在帮父母读书,读书是为自己将来有更好的出路。其实工作也一样,我们付出的再多都是为了自己,不是为老板而工作。比尔.盖茨说过:“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说:“我又不是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卖力?”“其他人都在玩,凭什么我要多做事?”„„。这样回答的人根本没有明白工作是为自己工作的。有这么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成为了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他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李嘉诚能够成功就是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和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当初的李嘉诚如果也像大家一样:“别人工作8小时,我凭什么要干16个小时;我又不是老板干嘛要如此辛苦的去推销洒水器„„他还能有今天的成就吗?”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达到某种目的,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来到龙兴公租房项目,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自己慢慢的从学生的身份转到了工作人的身份,在学校里,你不学习老师都要逼着你学习。但是工作后,大家都很忙碌,如果你自己不认清楚的话,那么你就将慢慢的掉队。我们这些才步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一定要树立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明白现在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而是为了未来。我们投身于工作是为了自己,是在为自己而工作。
作为我们建筑行业的员工,我们的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我们的工作相对比较乏味,但是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至今还坚守在这个行业拼搏奋斗。人生并不是现在,而是有更长远的未来。当领导交给你烦琐事情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工作可以磨练你的毅力与耐心;给你一个客户时,你要知道这样可以提升你的沟通技巧„„你要明白自己每多做一件事,就能从中获得工作的经验和技巧,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职场有句话说得好:“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你不是在为别人工作,工作是为了自己!”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第五篇:你在为谁工作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在为谁工作”。
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找工作,经过笔试,面试,终于来到农发行开始了工作,转眼之间参加工作已经一年零九个月了。当看到《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时,心中着实的一惊,是啊,我在为谁工作?这个问题还真没有仔细的去思考过。
为谁工作,其实有很多富丽堂皇的理由:我在为企业的强大而努力,我在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贡献青春……说得多好啊,但每一句都好像很空洞,很遥远,很不真实。那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呢?
有人理所当然的说为薪水工作呗,当然我并不能说他说的不对,看一个人对待薪水的态度,就可知道他的心放在何处。如果一个人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他将永远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也绝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虽然挣工资应该成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从工作中能真正获得的更多东西却不应该只是那点装在信封中的钞票。如果我们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做混碗饭吃的一件差事,我们肯定不去重视、喜欢它。如果我们将之视作深化、拓宽我们自身阅历的一种途径,工作在我们眼中就会成为最愉快的事情。记得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工作的人,他的人生注定是缺憾的。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们获得生活的保障,提高生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工作让我们的人生更充实,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工作可以让我们在展示与成就自己的同时,让我们觉得作为一个人,她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多么经典的一句话啊,单位为我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并为我们解决了生计问题。此外,我们也获取了珍贵的经验与技术,是在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基础。仅仅为了一日三餐工作的人是没出息的人。而拿单位薪水,却不替人创造价值则是一种没有道德的行为。在自己马马虎虎应付工作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拿自己年轻的生命开玩笑。同时,自己应付工作,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放弃每一次磨炼自己意志与能力的机会,损失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要做一件事,那就要把它做好。如果不愿做它,那干脆不要做好了。
书中提到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瞎子在一处糟糕的路段停了下来。他遇见了一个瘸子,于是瞎子恳请瘸子帮助他脱离他面对的困境。
“我怎么帮你呢”瘸子回答道,“我连自己都快要拖不动了。我的腿是瘸的,而你看起来比我还要强壮的多。”
“我是很强壮,”瞎子说“如果我能看得见路,就可以走了。” “哦,那么,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了,”瘸子说,“如果你把我背在背上,我们就可以一同寻找发财的机会了。我做你的双眼,你做我的双脚。”
“我十分乐意”瞎子说,“让我们互帮互助吧”
于是瞎子把他的瘸子同伴背到了背上,他们既安全又愉快的履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现代社会,单凭一个人甚至是单独的几个人是无法成功的。成功源于团队力量,成功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的力量也许会成为促进我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力量,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而我们帮助老板的事业成功,老板也为我们创造成功舞台的机遇。
现在再回头想想,你在为谁工作?记住:你是在为自己而工作。积极工作,享受人生,从工作中获取快乐与尊严,这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而且要相信:努力工作,就一定能获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