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例题、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出示平行四边形
1.5厘米
2厘米
提问:
(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尝试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1)指名读P。69页第一段。
(2)订正数的结果。
(3)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4)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
(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面积=面积的一半
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刚才同学们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边提问)
①把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叠放置。
提问:怎样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接把一个三角形向左或向右平移,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②怎样才能使上面的三角形倒过来,使它原来的底在上面,底所对的顶点在下面?我们用旋转的方法,按住三角形右边的顶点不动,使三角形向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度,(也可以左边顶点不动,顺时针转动180度)直到两个三角形的底成一条直线为止。
③再把右边的三角形向上沿着第一个三角形的右边平移,直到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3)教师带着学生规范地操作。
重点指导:哪点不动?哪点动?旋转多少度?怎样平移?转化的过程中旋转和平移有什么不同?(平移时各个点沿着直线移动,旋转时一个点不动,其它点都绕着不动点转动。)
(4)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
面积=面积的一半
(5)练习十八第1题。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拼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②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的一半。
面积=面积的一半
4.归纳、总结公式。
(1)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完成书空。
5.教学字母公式。
(1)学生看书71页上面3行。
(2)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S=ah÷2、(板书)
三、应用
1。教学例题: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做一做。
订正时提问: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填空。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所以()。
4.练习十七第2、3题。
5.利用公式求P。75页方格上的三角形的面积。
四、体验
今天有何收获?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五、作业
练习十七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练习十七5~10题)
教学要求:
1。是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供正确率。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⑴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
⑵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七第7题: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你能在途中再画出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
⑴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
⑵看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了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为什么?
⑶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涂了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
2、练习十七第11※题:一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先求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出剪去的小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因为剪去的是正方形的一个角,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都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所以剪去的面积是2×2÷2=2平方厘米。
3、练习十七第12※题: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421米,高是58米。估算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是多少公顷。
分析与解:课先取三角形的底和高的近似数400米和60米,再算出这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约是:400×60÷2=12000(平方米)=1.2公顷。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七第6、8题。(分组完成)
四、作业
练习十七第9、10题。
教案标题: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教案
系部:教科系系小学教育专业9班
教师:张伟伟(11407050203)
授课班级:五年级
科目:数学 时间:2014年4月26日
地点:教室
一、课题名称:三角形面积计算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理解、掌握和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三角形的有关问题,并能根据给出条件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3、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每个三角形面积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关系。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尺子
学具准备:印发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一对。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
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2、思考、讨论:
(1)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是什么?
说明: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平行四边形及面积的比较,直觉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引发了深层次的心理动机
二、操作--思考--验证公式
1、提问:“底×高÷2”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形状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吗?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操作、剪拼、思考、归纳。
2、三角形面积计算是一个什么样的计算规律呢?
(1)有一些三角形,同学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剪、摆、拼、思考一下三角形面积是不是都有“底×高÷2”的计算规律。
(2)同桌共同讨论、研究。
(3)有结论以后可到黑板前面展示其过程,并说明理由。随学生展示出现以下情况:
摆拼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个锐角三角形)
(两个钝角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 角 形 面 积=底×高÷2
(两个直角三角形)
长(正)方形面积=长×宽 三 角 形 面 积
= 底×高÷2
剪拼二:用一个三角形剪拼。同学们也可以下课后自己剪
图(1)(2)(3)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
(1)三角形面积=底×(高÷2)=底×高÷2
(2)三角形面积=(底÷2)×高=底×高÷2
(3)三角形面积=底×(高÷2)=底×高÷2
从而归纳三角形面积=底×高÷2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面积公式.
提问: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表示成:
S=ah÷2
[说明:学生怀着验证三角形面积是不是“底×高÷2”的强烈心理动机在课堂提供了较大“自由”空间里。主动进行摆拼、剪拼、思考、讨论。归纳并验证了“三角形面积=底×高÷2”的求积公式。]
4、出示第85页的例题
三、练习--思考--培养能力 1.完成第85页上的“做一做”。
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变为原来的1/2,则它的面积变化 4.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等底等高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cm2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cm2 5.思考:
(1)右图中甲、乙面积是()
A.一样大
B.甲大
C.乙大
D.不能判断
(2)如右面三角形ABC的面积
为6cm2,底边AB长为4cm
在图中画出第三个顶点C的位置。
顶点C的位置仅有一处吗?
你能作几处呢?
[说明:练习分三个层次设计,第一层基本练习,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层设计判断练习,学生在思考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对求积公式的理解;第三个层次,主要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同时深化对三角形求积公式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等底等高: 三角 形 面 积=底 × 高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