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
1.用楷书抄写下面冰心的一首小诗,并谈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3分)
我要挽那“过去”的年光,但时间的经纬里已织上“现在”的丝了。
(1)抄写:
(2)感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2分)
A.乳臭未干(xiù)无边无垠(yín)猝不及防(zú)头晕目眩(xuán)
B.随声附和(hã)模样可怜(mó)煞费苦心(shà)诲人不倦(huǐ)
C.言简意赅(güi)精神虐杀(nûâ)执著守候(zhù)瞑目蹲身(míng)
D.精神恍惚(huǎng)熹微晨光(xǐ)泥沙沉淀(diàn)不能自己(yǐ)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销声匿迹 无可耐何 司空见贯 心有余悸
B.笑容可掬 寥寥可数 棱角分明 涛涛不绝
C.微不足道 名副其实 不缀劳作 含辛茹苦
D.崭露头角 任劳任怨 趋之如归 扑朔迷离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年,流出了_____,流出了_____,流出了_____。
1黄皮肤人的群落 2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3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A.123 B.312 C.321 D.231
5.生活即是语文,关注生活就是学习语文。下面是很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的两幅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达的意思介绍出来。(2分)
(1)禁止鸣喇叭__________(2)出口标志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X”。(4分)
(1)出自《乐府诗集》的《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2)《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女作家丁·K·罗琳,她与马克·吐温都是美国人。()
(3)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4)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
7.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7分)
(1)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木兰诗》中用互文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所描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境与郦道元《三峡》中的两句相似,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
(6)由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莺啼”,你联想到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江南春天鸟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8-12小题(10分。)
(甲)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顽艺。2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3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4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乙)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A)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B)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8.乙段所介绍的主要事件是________(不得超过15个字,并根据已段的内容写出事件发生的地点、结果。)(3分)
地点:________结果:________
9.文中已段A、B处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A________ B________(只写序号)(1分)
A.a.害怕 b.惊恐 c.惊惶 B.a.愤然 b.傲然 c.傲慢
10.在甲段中用横线画出表明“我“对风筝的态度的语句。(1分)
11.体会甲段2、3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并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3分)
12.结合选文和你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儿童放风筝这种游戏的认识。(2分)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3-16题(8分)
1老婆婆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2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黄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3“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4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5“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6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8分)
13.3段中老婆婆说的一段话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怎样的作用?(2分)
14.5段对母亲外貌和神态的描写,蕴含着“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简析选文中反复提及的小巷和竹棒的作用。(2分)
16.读了这篇文章,你怎样看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2分)
四、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7-20题(9分)
春天在哪里?
风说:在这里,在万里无垠的长空。是我,把春天驮负而来,让春的气息撒满环宇。鸟儿,在我怀中纵情歌唱,满舞翩跹。多情的云,为春天绣出绚丽的衣裳。
春天在哪里?
山说:在这里,在这连绵起伏的岗峦。是我,把春天挽留,让春的色彩遍染大地。万树千花呢喃低吟,潺潺的流水,为春天编织闪光的银练。
春天在哪里?
海说:在这里,在辽阔广袤的波域。是我,把春天簇拥紧抱,让春的旋律震荡浪涛,你看那金色的沙滩,玩耍的人们开怀嬉戏,无忧的潮阵,为春天鸣奏蓝色交响曲。
春天在哪里?
心说:在这里,在平和愉快的心房。是我,敞开双肩,迎接春天怡然来往。啊,春天,你曾来过,又不辞而去。这回,我终于想到了留住你办法,你别再想离去!
17.文章描写了风、山、海、心四幅画面,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朱自清在《春》中描绘的几幅画,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迎春图。(2分)
18.作者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来歌咏春天,主要赞美了春天的什么特点?(2分)
19.春天无处不在:在天空、在山岗、在海域,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请模仿文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文字的补写。(2分)
春天在哪里?
孩子说:在这里,在小伙伴花样百出的游戏中。
说:在这里,________
说:在这里,________
20.结合文中的画线句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打算怎样留住春天?(3分)
(回答时不能用文段中的语句)
五.阅读下列古诗文选段,完成21-24小题。(11分)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并释义。(3分)
巘()________ 竦()________ 眦()________
22.翻译1段中的画线句子(2分)________
23.这三段文字都有写景的内容,但侧重点不同。请将下列三个词语填在对应语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分)
A.巍峨雄壮 B.清新秀美 C.博大豪迈
1段________ 2段________ 3段________
24.请谈谈你对3段最后两句话的理解。(3分)
六、作文(40分)
告别了小学,你开始了全新的初中生活,同时,你在一天天长大,不仅身体在逐渐长高,思想也越来越成熟。请以《我懂事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等,请用不同字母A、B、C代替)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22分)
1.抄写1分,感想2分。感想要围绕着“时间稍纵即逝,要珍爱每一寸光阴”来谈,大意对即可。
1.B(2分)3.D(2分)4.B(2分)
5.(1)禁止鸣喇叭(2)出口标志(意思对即可)
6.(1)√(2)×(3)√(4)×(共4分,每小题1分)
7.(每小题1分)(1)学而不思则罔(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5)朝发白帝,暮到江陵(6)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本小题2分,每空0.5分)。
二、(10分)
8.(每项1分,共3分)主要事件: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地点:堆积杂物的小屋。结果:“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地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9.A.a B.b(共1分,每空0.5分)
10.第一句(1分)
11.第二句加点字:用一连串的动词传神地表现出小兄弟聚精会神、仰头长时间看放风筝的神态,表现出他对风筝的喜爱。第三句加点字: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即使他自己不能放,也如痴如醉地观看,突出小兄弟的天真烂漫。(本小题3分,大意对即可)
12.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8分)
13.老婆婆的话从侧面交代了母亲三年来为“我”默默付出的一切,使母亲的形象更感人(意思对即可)(2分)
14.藴含着“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自己无知、爱慕虚荣的深深自责。(每点占一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5.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的曾经依靠,二者浓缩了他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情感的依托。(意思对即可,2分)
16.略(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10分)
17.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每空0.5分,共2分)
18.歌咏春天的新、美、勃勃生机(大意对即可,2分)
19.略(2分)
20.此题旨在检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答案不唯一。(3分)
五、(11分)
21.巘-yǎn山峰;竦-sǒng高耸;眦-zì眼眶(每个字的注音、解释各0.5分,共3分)
22.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2分)
23.(1)B(2)C(3)A(每空1分,共3分)
24.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这是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分)
六、作文(40分)
第二篇:201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喧腾(xuān)匀称(chèng)迸溅(bèng)奢望(shē)
B.栖息(qī)倔强(juè)堕落(zhuì)滑稽(jī)
C.庇护(bì)骸骨(hái)黄晕(yùn)欹斜(qī)
D.分歧(qí)贮藏(zhù)枯涸(hé)嫌恶(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头晕目眩 瘦骨嶙峋 险象跌生 具体而微
B.擎天撼地 闲情逸致 苦心孤诣 绝处逢生
C.忍俊不禁 玲珑剔透 盘虬卧龙 春花秋实
D.眼花潦乱 花枝招展 骇人听闻 悬崖峭壁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悲痛焦虑变为宁静喜悦,最后昂扬奋发,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羚羊木雕》的插叙内容充分刻画了万芳的“仗义”形象,既是全文故事发展的起因,也为结尾万芳原谅了“我”作铺垫。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其散文代表作《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D.《天净沙 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写的最为有名的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4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夜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地优秀编剧。
(1)请结合语境,将下面两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A.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B.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文默写(8分)
(1)《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别人误解了自己,从《论语十则》中我们知道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站在北固山下,看到大雁飞过,不禁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5)李白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向阳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多彩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以该班学生的身份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5分)
(1)请仿照示例,设计一个活动项目。(1分)
示例:“秋之魂”诗歌朗诵会
你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不少有关“四季”的名言警句,请举出一个含有季节的名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某一季节的特有景物,进行描写,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④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⑤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新|课 |标|第|一|网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我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仰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7.第②段画横线一句中的“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结合文章第③段内容指出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⑤段中,“梦想家”是什么样的人?从那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学完本文后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0分)
妈妈的礼物
孙君飞
①一个妈妈提前被病魔带走了,她临走的时候,两只眼睛还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她没有什么能够留给女儿,她连一本书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回忆录。她只留给女儿一个心形的红色小盒子,小到可以轻轻松松地握在手掌心里。“宝宝,妈妈永远的好宝宝!这是妈妈送给你的最特别的一件礼物,它可以送给你很多次、很多次,不是只有这一次。它当然值钱,但不仅仅是值钱。你一定要保护好它,就像保护你自己。亲爱的好宝宝,妈妈永远爱你!”说完这番话,她永远闭上了眼睛,但小女孩觉得妈妈的眼睛还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
②不知道为什么,小女孩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开过小盒子,越到后来越不想打开它。“这是妈妈留给我的最特别的礼物!”她感到这已经足够了,有这样一件小东西陪伴着自己,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打开盒子看里面是什么。妈妈叮嘱小女孩要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它,她相信自己办得到。
③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钎子,去叮叮当当地凿一块大石头,想凿出一个安放小盒子的空洞。不过,她的力气不够大,凿得大石头火星四溅,进展却很缓慢。小女孩在妈妈走后,第一次委屈地哭了,哭得那么伤心。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的眼泪滴到小盒子上,清风一吹,变成了蜡。蜡一层层地将妈妈的礼物包裹起来,最后变成一枚夜明珠似的东西。这一下,小女孩破涕为笑了。可是,另一件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她家的一只大母鹅突然跑过来,一口将这枚“夜明珠”吞进肚子里。小女孩惊呆了,却不能狠狠地揍大母鹅一顿,逼迫它交出她的宝贝礼物。因为这是她家唯一的一只鹅,家里的盐、米和油,包括她用的书籍、纸张都是大母鹅下的蛋换来的。既然什么也不能做,小女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母鹅,更加伤心地哭起来。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啊?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④正在哭着,又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只大母鹅就在小女孩附近的干草堆上产下了一枚鹅蛋,稍微有些奇怪的鹅蛋,一是它接近圆形,二是它泛着红光。大母鹅下蛋以后,嘎嘎地叫了两声,又过来用大扁嘴巴衔小女孩的裤脚。当小女孩捧起这枚鹅蛋,觉得它有些沉重。对着阳光仔细一看,里面竟躺着那枚夜明珠似的盒子!妈妈的礼物失而复得,她第二次破涕为笑,兴奋地抱起大母鹅,亲了又亲。礼物外边的蛋壳跟石头一样结实,但却是透光的,不仔细看,别人还认为是个蛋形玩具。这样的玩具也太多太普通了,谁会想着要打开它呢?就这样,妈妈送给小女孩的特别礼物,一直安然无恙地呆在她的身旁。
⑤孤单的时候,生病的时候,饥饿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她都会想起这件小礼物,都会握着这枚泛着红光的“大鹅蛋”看了又看,吻了又吻。每次见到它,她都觉得是妈妈送的新礼物,她喜欢得不得了的新礼物——它果然可以送了一次又一次,虽然在外人看来,它仅仅只有“一个”,只能送上一次。
⑥有一年,小女孩穷得吃不饱饭,想卖掉妈妈的礼物,它也许是一块金子,或是一颗钻石呢?幸好小女孩没有打开它!当想到自己可能还拥有一块金子甚至一颗钻石时,小女孩就有了勇气和力量。第二年,小女孩真的拥有了一块金子;第三年,小女孩就拥有了一颗钻石。后来,小女孩长成大女孩,大女孩又长成一个妈妈。别人都说她长得很像很像她的妈妈,她的女儿也很像很像她。
⑦小女孩曾经问过大母鹅,你知道妈妈的礼物是什么吗?它不说话,就那么凝视着她。突然,从它的嘴里掉下来一枚玻璃球。小女孩非常高兴,她认为这是最好的答案。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5期,有删改)
12.文章以“妈妈的礼物”为题目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是一篇童话,围绕妈妈的礼物,发生了哪三件曲折离奇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第⑤⑥段内容,说说妈妈的礼物具有怎样的神奇魔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女孩为什么认为妈妈的礼物是玻璃球是最好的答案?文章直到结尾也没有明确交代礼物的真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11分)
捡来的手机
周广华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选自《意林文汇》2009年第4期
16.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2分)
①故事情节:()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手机——回顾还手机情景②儿子的情绪:惊喜 ——()—— 心情很好 ——()
17.儿子不愿把手机交给学校,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对他的那番评论,我为什么又感到“欣慰”?(2分)
18.文章第⑤段对小伙子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手法?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请你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
20.课外链接:南京的彭宇在街上扶起摔倒的老人,却惹官司上身,被一审法院判赔老人损失,让不少人觉得好人难做,那么,当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请说说你的想法。(2分)
五、阅读《塞翁失马》,完成16—20题。(14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1.《塞翁失马》选自,其主要编写者是西汉人。(2分)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2)人皆吊之 吊:()
(3)丁壮者引弦而战 引:()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九:()
23.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2分)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分)
24.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2分)
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25.你从“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2分)
六、作文。(30分)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一)刚刚进入初中的你,面对全新的环境、老师、同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你一定有许多与小学不同的真切而新鲜的感受,请以“初中生活印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二)街头的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1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答案,请详参下一页!)
201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一、(23分)1.C(2分)2.B(2分)3.C(2分)4.(1)B A(2分)
(2)把“千方百计地”放在“使”的前面或者去掉。(2分)
(可以在原句上改,也可以把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还可以把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横线上。)
5.(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2)人不知而不愠(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4)何当共剪西窗烛(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一空1分,共8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现象,该空不得分)
6.(1)示例:①话说“春游”演讲比赛②办“走进四季,感受自然”手抄报③“冬季摄影”作品展等。(与四季有关的活动均可,1分)
(2)示例: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分)
(3)示例:不知不觉中,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小溪开始欢唱,花儿竞相开放,鸟儿呼朋引伴,大地上一派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景象。(修辞1分,描写2分,共3分)
二、(12分)
7.理想信念、对真理的渴求、科学魅力的吸引、崇高的使命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
8.献身科学、专心致志、不畏艰辛(一点1分,共3分)
9.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1分)从居里夫人放弃“镭”的专利这一点可以看出她是这样的“梦想家”。(1分)(共2分)
10.科学本身具有巨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的小孩一样。(2分)这反映了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1分)(共3分)
11.从理想信念、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对待名利的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谈都可以,但要与文章内容有关。(结合自身实际1分,收获1分,共2分)
三、(11分)
12.①全文的线索 ②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一点1分,共2分)
13.①妈妈的礼物成了夜明珠似的东西。②妈妈的礼物被大母鹅吞进了肚子里。③妈妈的礼物被石头一样坚硬的蛋壳保护起来了。
(注意原文中三次出现的“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点1分,共3分)
14.①可以送了一次又一次。②它给了小女孩无穷的勇气和力量。③小女孩依靠它战胜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答出一点给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
15.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什么或是否贵重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母爱,小女孩从中得到了精神力量。(或 小女孩感到妈妈的礼物是什么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有母爱在,就能给自己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1分)
好处是:启人深思;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任答一点得2分)
四、(11分)
16.①捡到;归还②“不屑”或“想不通”;不好意思(错1-2空扣1分;错3空不给分)
17.把手机交给学校,儿子肯定会受到表扬,但儿子却不愿受表扬,所以我感到“惊讶”。儿子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受表扬,而是做人的本分。说明儿子不爱慕虚荣,为人善良,不虚伪,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为此感到“欣慰”。(2分)
18.动作描写,突出着急;神态描写突出惊讶,说明手机失而复得出乎小伙子的意料之外;语言描写,突出讲话很激动,表达感激之情。(写出任意一种即可,描写手法1分;描写的作用2分)
19.“善良”:归还手机(1分);“不虚伪”: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1分)(意思对即可)
20.想法积极,方法可行,语言通顺。如果选择不帮助,给0分。
五(14分)
21.《淮南子》 刘安(一空1分,共2分)
22.(1)亡:逃跑(2)吊:安慰(3)引:拉(开)(4)十九:十分之九(答对一个得1分,共4分)
23.(1)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2分)
(2)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2分)
2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一点1分,共2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25.①遇事要沉着冷静,处之泰然。失去时不要沮丧;得到时也不要得意忘形。②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理性地看待得失福祸。③不要太在意一时得失,要着眼于长远,看到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
(其余理解只要合乎文意,答一点即可得2分)
六、(30分)
略
第三篇:2013—2014学第一学期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卷
初 一 年 级 历 史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 代码填入下面对应的表格内。每题1分,共20分。)
1.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 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尧和舜B.舜和禹C.黄帝和炎帝D.周文王和周武王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是
A.尧B.舜C.禹D.启 5.下列关于夏、商、周三朝更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B.商汤灭夏建立商C.周文王建立西周D.周武王建立西周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你认为商朝用来记事的文字应该是
A.楔形文字B.甲骨文C.金文D.大篆 7.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世袭制
8.“百家争鸣”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法家B.墨家C.道家D.兵家
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10.全球各地现有孔庙1300余座。若研究孔子的思想,可以查阅
A.《道德经》B.《庄子》C.《论语》D.《韩非子》
11.三峡水利枢纽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中国先民兴建的也具有这一特点的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白马寺D.随州编钟 12.秦朝赋税沉重,刑罚严酷,统治残暴,社会矛盾尖锐激化,导致了
A.官渡之战B.三国鼎立C.楚汉战争D.陈胜吴广起义 13.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A.《九章算术》B.《史记》C.造纸术D.《伤寒杂病论》 14.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管仲B.张骞C.刘邦D.汉景帝 15.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A.成都B.长安C.洛阳D.建业 1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不包括
A.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战事较少。C.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先进工具和经验D.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17.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继秦汉之后,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A.三国B.西晋C.隋唐D.南北朝
18.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江南河B.永济渠C.邗沟D.通济渠
19.下列与唐玄宗有关的内容是
A.我国历史唯一女皇帝B.改革军事、财政和漕运制度C.政府要轻徭薄赋D.开创三省六部制
20.隋唐时期为选拔真正有能力的官员,增强国家机关的活力和办事效率,国家实行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漕运制度
二、组合题(以下是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文化成果,请将所选答
案的字母代码填入相应的空白处。每题1分,共8分)
A.《史记》B.《兰亭序》C.《齐民要术》D.圆周率E.司母戊鼎F.《水经注》G.《伤寒杂病论》H.麻沸散21.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作品是__________。22.郦道元的__________ 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23.张仲景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著有__________。
24.华佗被人们称为“神医”,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他发明了__________。
25.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
26.商朝的青铜器闻名于世。是目前世界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27.司马迁撰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8.两晋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 位数字。
三、材料分析题(29题8分,30题14分,共22分)
29、“常比较,多鉴别,掌握历史更快捷。”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图一图二图三李斯图四董仲舒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哪两项巩固统一的措施?(2分)
(2)在图
三、图四中的两位历史人物的建议下,秦始皇、汉武帝在对待儒学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又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主要的丰功伟绩。(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
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引自《贞观政要》
(1)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位皇帝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1分)这次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5分)改革的影响如何?(2分)
(2)材料二中的话是谁说的?(1分)这句话说明他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他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用一例史实加以证明。(2分)他统治时期被誉为什么?(1分)
(3)你认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1分)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卷
初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码填入对应的表格内。每题1分,共20分。)
二、组合题(每题1分,共8分)
21.(B)22.(F)23.(G)24.(H)25.(C)26.(E)27.(A)28.(D)
三、材料分析题(29题8分,30题14分,共22分)29.(8分)
(1)书同文(统一文字)(1分);统一货币(1分)
(2)秦:“焚书坑儒”;(1分)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3)秦:郡县制(1分);汉: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1分)
(4)秦始皇: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或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1分)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格局,促进汉朝发展,国力达到鼎盛。(1分)30.(14分)
(1)孝文帝(拓跋宏);(1分)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5分)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2分)
(2)唐太宗;(1分)民族平等政策;(1分)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2分)贞观之治。(1分)
(3)和平友好;互相交往、交流和交融;和睦相处。(1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第四篇:初一语文期末试卷(2004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2004.6)
命题人:湖南省地质中学 熊艳俐
一、基础积累运用(共1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天上也是jiǎojié()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tiē()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jǐn()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chénzuì()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2、请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齐心协力 高瞻远瞩 不可思异 一曲同工 B、孜孜不倦 心旷神怡 不能自已 先发制人 C、姗姗来迟 呕心历血 引经句典 措手不及 D、秩序井然 首屈一指 来势凶凶 怒不可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4、按原文填空。(任选三个小题填写,多写不另给分。)(6分)
①山舞银蛇。
②,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③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⑤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根据提供的句子,展开想象,另写一个句子。(2分)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我,给新婚的嫁娘,作闪光的耳环。
6、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生的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例如:在网上常见“美眉”(漂亮妹妹)、“菜鸟”(新手);由外来语演变的“酷”(cool)“秀”(show)等等。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请简要谈谈。(2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一)石榴 郭沫若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盅,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7、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A、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B、作者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石榴的枝干、叶片分别同梅树、杨柳树相比。通过比较,充分肯定石榴取长去短的特点。“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C、文章第二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D、“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的。”作者把锈迹斑斑与殷周时的青铜器联系起来,用以比喻石榴果实表皮的斑纹,这是石榴外在形态上的不足,缺乏美感。
8、请选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C)
①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②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盅,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
④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A、设问
比喻 比喻 对比 B、设问
对比 比喻 对偶 C、反问 比喻 拟人 对偶 D、反问 对比 拟人 对比
9、作者为什么说石榴花是“夏季的心脏”?
10、郭沫若先生紧紧抓住了石榴花的花形特点,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他的笔下,原本平淡无奇的石榴花变得不同凡响,美不胜收:有的好像插在用红玛瑙琢成的花瓶里,那些花瓣,无论用怎样犀利的剪刀都剪不出那样匀称;有的则变成了古味盎然的青铜器--中国殷、周时盛酒的酒杯。更妙的是到了秋天,她们又变成了忍俊不禁露出一口皓齿的美人儿……作者观察之敏锐,想象之丰富、奇特,令人惊叹叫绝。
仿照下面的描写,写一种你喜爱的东西,表达赞叹的情感。(不超过100字)
例:橘子小到和孩子的拳头仿佛,恰好握在小手里,皮极薄,色明黄,形微扁,有的偶带小蒂和一两片绿叶,瓤嫩筋细,水分相当多,到嘴有一种柔和清新的味儿。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A,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 B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C,蟋蟀们在这里 D。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
②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③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1、第①段横线上依次应填的词语是(A)A、长吟 直窜 低唱 弹琴 B、低唱 长吟 直窜 弹琴 C、直窜 长吟 弹琴 低唱 D、弹琴 直窜 长吟 低唱
12、第②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什么样的感情?
13、在第③部分中,学生们读的语句没有标点符号,而先生读的不仅有标点符号,还有语调标记。这是为什么?请选出最合理的一项。(D)
A、因为相隔时间太长,作者忘记了自己小时侯是怎么读的。B、因为学生们读的文章内容浅显,不需要标点符号。C、说明作者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
D、说明学生们根本不理解所读语句的内容,“有口无心”。先生能理解文章,深得意趣。
14、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对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各人说法不一。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三)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沦沦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日始出时去人近: B、探汤:
16、翻译下列句子。
A、孔子不能决也。B、孰为汝多知乎?
17、有人说,“孔子不能决也”一句将孔子的无能表现出来,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8、本文所给我们的启迪有(多项选)(ABD)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
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广闻博学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C、要敢于否定、嘲笑和讽刺一切大学者,不迷信权威。
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四)黔之驴 柳宗元(唐)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19、请写出由这个故事演化出的一个成语。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虎大骇: B、驴不胜怒:
21、翻译下列句子。
A、慭慭然,莫相知。B、以为且噬己也。
22、柳先生害驴不浅,自从《黔之驴》一文以后,千百年来,人们对驴心存偏见,驴的名声一败涂地,“驴”成了蠢笨的代名词。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思维、多向思维,对于这只驴子,你的看法是什么?无论你是赞同上面的说法或是想替驴子“翻案”,都请说出理由。
三、作文(50分)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美好的期盼。我们期盼学业的成功与进步,期盼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期盼家庭的幸福与安康,期盼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请以“期盼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自定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得少于600字。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2004.6
一、基础积累运用。
1皎洁 贴 颈 沉醉 2B 3C 4①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②山随平野尽 云生结海楼。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⑤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旗子落灯花。⑦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C 6略
二、阅读。
(一)7D 8C 9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而石榴花既有形态美,又有“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勇敢精神,具有不畏困难、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美。10略
(二)11A 12 这段文字起过渡作用。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13D 14略
(三)15 去:距离 汤:热水 16A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B谁说你知识丰富呢 17合理即可 18ABD
(四)19黔驴技穷 20骇:害怕 胜:能承受 21A(老虎)小心翼翼,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B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了 22略
第五篇:初一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初一上学期英语综合练习一
单项选择
()1.This is _________ alarm clock.A.a
B.an
C.the
D./()2.We don’t like________ A.broccoli
B.broccolis C.a broccoli
D.broccolies()3.____.Is this your pen A.Sorry
B.Hello
C.Excuse me
D.Hi()4.Do you have two ________?
A.tennis racket B.tennis rackets C.tennis’ racket
D.tennis’ rackets
()5.He _________ his homework at school.A.doesn’t do
B.don’t does
C.isn’t do
D.does not
()6.________this your guitar?A.Am
B.Is
C.Are
D.Do()7.Let’s _________ now.A.go to home
B.to go home
C.go home
D.to go to
()8.How much are these shoes? ___ twenty dollars.A.Are B.There C.They’re
D.Their
()9.My father usually________ a shower _________the morning.A.take;in
B.takes;in
C.take;on
D.takes;at
()10.________you play the violin? A.Are
B.Can
C.Is D.When
()11---This is my sister Ann.---Is _____ a student? A.she
B.he
C.her
D.his
()12.I ________ two baseballs and my friend ________five baseballs.A.have;have
B.have;has
C.has;have
D.has;has
()13.---Is that your book?---Yes, ________.A.it is
B.it isn’t
C.it’s
D.this is
()14.Miss Wei often helps us ____ our English.A.at
B.in C.of
D with()15.He wears blue shorts _____ Monday morning.A.in B.at C.on()16.I ______ a red apple and Lisa ______ a yellow pear.A.have, has B.has, have C.have, have
()17 It’s time for lunch.We can also say it this way: ______.A.It’s time for eat lunch.B.It’s time to have lunch.C.It’s to lunch time.()18.A girl ________ Emma comes to see me this morning.A.name B.is C.named()19.-How’s the weather, Mother? -It’s ___.Take an umbrella when you go out.A.windy B.foggy C.rainy()20.-______, where’s the teacher?
-_______, I don’t know.A.Sorry, Excuse me B.Hello, Sure C.Excuse me, Sorry()21 The Spring Festival usually comes in _______.A.October or November B.December and January C.January or February()22 My grandfather has a lot of ________ on his farm.A.sheep B.duck C.chicken
()23.Mary is in _______ red dress and her hair _____ brown.A./;is
B.a;are
C.a;is
()24.I don’t have __________ apple juice, but I have _________ orange juice.A.any;some
B.some;some
C.some;any()25.---Do Lucy and Lily __________ bikes?
---Yes.Lucy __________ a new bike, but Lily __________ an old one.A.has;has;have
B.have;has;has
C.have;has;have
()26.What is “VIP” in Chinese?
A.人民币
B.中华人民共和国
C.重要人物()27.Susan can speak Japanese, __________ she doesn’t like it at all.A.but B.so
C.and
()28.---Sorry, I have no time to help you with your homework.I have to look after my sister.---____________________
A.You’re welcome.B.Thank you.C.Thank you all the same.()29.---I don’t like this green coat.---__________ the red one? A.What about
B.Would like
C.Why not
()30.Is this a photo __________ your family? A.in B.with
C.of()31.—__________ jacket is this?—I think it’s Kangkang’s.A.Whose
B.Who’s
C.Who
()32._______ often helps _________ with ________ English.A.His;her;hers B.She;him;his
C.She;him;her()33.---_________ do you like Sichuan food?---Very much.A.What
B.Where
C.How
()34.---How many __________ do you want?---Two, please.A.glasses of milk
B.glass of milks
C.glass of milk()35 I want __________ the music club.A.join
B.to join
C.joins
D.be join()36 That coat is nice and I’ll __________ it.A.try B.take
C.want 二 完型填空
I have two friends.46
are Jenny and Danny.They
in Canada.They tell me a lot 48 the country.People there
English and French.The capital.50 of Canada is Ottawa.In the south of Canada is
51.The national flag of Canada is red and white.It has a
in it.Niagara Falls is a
waterfall in the world.The great 54 are in Canada, 55 They are beautiful.I like Canada!()46.A.He B.She C.They()47.A.live B.lives C.living()48.A.on B.in
C.about()49.A.say B.speak C.talk()50.A.city B.place C.country()51.A.Australia B.the U.K.C.the U.S.()52.A.leaf B.star C.stripes and stars()53.A.tall B.good C.famous()54.A.Huangshan Mountains B.Rocky Mountains C.Fuji(富士)Mountains()55.A.too B.but C.also 三.阅读理解
Mr.and Mrs.White go shopping by car.They stop their car near a shop.They buy many things in the shop and want to go back.They come out of the shop and go to their car.But Mr.White can’t open the door of the car.“Let’s ask a policeman for help.”says Mrs.White.A policeman comes up to help them.Then a man comes up and shouts(大声叫喊)to them,“What are you doing with my car? ”Mr.and Mrs.White look at the car again.Oh, they are at a wrong(错的)car!()56.Mr.and Mrs.White go shopping ____A.by bike B.by bus C.by car()57.They come to _________ to put things in it.A.a wrong car B.their car C.a policeman’s car
()58.Mr.White can’t open the door of the car because _______.A.he can’t find his key
B.it is not their car C.their key is lost()59.The owner of the car is _______ to see them at his car.A.happy B.angry(生气的)
C.sorry()60.What do you think Mr.and Mrs.White say to the owner of the car?
A.“We are sorry.”
B.“Nice to see you here.”
C.“Thanks for your help.” Dear Mr.Wang,Someone comes to the office to see you in the morning, but you and your wife are out.He comes here at 10am.Because he is very busy, he goes away half an hour later.He tells me that he is your classmate at college(大学).Now he teaches Chinese in a high school(高中)in this city and he lives near the No.6 Middle School.He is a very tall man with short hair.He wears a pair of glasses.He tells me his telephone number is 33426685.He is often at home at 7:00 pm.So you can call him in the evening.()26.The author(作者)writes this note(便条)to ______.A.Mr.Wang
B.Mr.Wang’s wife
C.Mr.Wang’s classmate D.me()27.Mr.Wang’s classmate is __________.A.a teacher
B.a worker
C.a farmer
D.an actor()28.When is Mr.Wang’s classmate often at home?
A.In the morning
B.In the afternoon.C.At 7:00pm.D.We don’t know.()29.How long does Mr.Wang’s classmate stay in the office?
A.Ten hours.B.An hour.C.Two hours.D.Half an hour.()30.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Mr.Wang and his wife are classmates.B.Mr.Wang’s classmate is short.C.Mr.Wang goes out with Mrs.Wang in the morning.D.Mr.Wang’s classmate meets Mr.Wang in the morning.四 书面表达。
I.观察各小题图画,在横线上写出句子。要求:所写句子要包含图画和文字所反映的主要信息,必要时可以增加所给信息以外的内容,但要有连续性。
The girl likes apples and bananas.7
【试题答案】 听力材料: I.1.I’m thirteen years old.2.Danny is talking on the phone.3.She is looking for a new dress for her mother.4.English is my favourite subject.5.the US is south of Canada.II.6.How is your mother?
7.What’s this in English?
8.Do you like French fries?
9.How much is this T-shirt?
10.What’s Tom doing now? III.11.A: What’s a sunny day!
Let’s go out for a walk.B: Good idea.Q: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12.A: Do you walk to school, Jenny?
B: No, I ride my bicycle.Q: How does Jenny go to school?
13.A: Where are you going, Bob?
B: I’m going to the grocery store.I want to buy some ice-cream.Q: What does Bob want to buy?
14.A: May I help you?
B: I want to buy a pencil, please.Q: Where are they talking?
15.A: Today is December 22nd Tomorrow is my birthday.B: Oh, Happy birthday!
Q: When is the girl’s birthday? IV.My son is nine years old now.He likes watching TV very much.I’m always worrying
about him.Why? First, there are a lot of bad programmes on TV.He may do as what he sees on TV.Second, sitting in front of TV set all day is bad for his eyes.Many students wear glasses because they watch TV too long.I think it is very good for students to read some books.Don’t you think so? 一.词汇(25分,每小题1分)
1-5 present(2)elephant(3)Australia(4)waterfall(5)race
6-15 KLIJG HFBCD
16-20 businessman, clerk, hotel, supermarket, park
21-25 classroom, snake, twelve, milk, April 二.单项选择(10分,每小题1分)
26-35 CABCA CCCAA 三.语言文化(15分)
36-40 BCADG 41-45 BAABC 四.完型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46-55 CACBA CACBA 五.阅读理解(25分)
56-60 CABBA
61-70 October, sunny, birthday, cake, table, purple, dolls, sing, close, happy
71-75 restaurant, family, Children’s Day, tiger, easy and fun 六.书面表达(15分)
76-80(略)听力部分(20分)
1-5 BACAB 6-10 AACBB
11-15 CABAA 16-20 TFT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