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和欣赏
《阅读和欣赏》第1季有声小说: 类别:有声文学 播音:不详 状态:全集 时间:2013/6/26 0001董必武诗《答徐老延安赠别》[葛兰].mp3 0002鲁迅散文《藤野先生》[葛兰].mp3 0003苏洵《六国论》[夏青].mp3 0004柳永词《雨霖铃》[丁然].mp3 0005谢朓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雅坤].mp3 0006孟浩然、杜甫写洞庭湖的两首五言律诗[夏青].mp3 0007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方明].mp3 0008苏轼散文《日喻》[林如].mp3 0009文艺随笔琐谈《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丁然].mp3 0010欧阳修《醉翁亭记》[常亮].mp3 0011谈谈陆游的婚姻悲剧及其沈园诗词[铁城].mp3 0012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片断《曹操杀杨修》[方明].mp3 0013朱自清散文《绿》[牟云金锋].mp3 0014陶渊明《桃花源诗》([王欢].mp3 0015介绍念奴娇·过洞庭[张笑祥][费寄平]文艺随笔艺术中的对比[丁然].mp3 0016周恩来诗《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姜湘忱林如].mp3 0017介绍李商隐诗《夜雨寄北》诗意漫谈好花看在未开时[方明赵培].mp3 0018介绍敦煌曲子词《浣溪沙》文艺随笔古诗中的数量词[文良黎江].mp3 0019《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林如].mp3 0020古代诗国里的王昭君[夏青].mp3 0021托尔斯泰小说《舞会以后》[陈刚].mp3 0022介绍《水浒》片断《武松打虎》文艺随笔古诗中的数量词[常亮黎江].mp3 0023赵树理小说《套不住的手》[葛兰].mp3 0024写作杂谈人物语言的动作性_知识小品-诗仙诗圣诗囚诗鬼[林田陈刚].mp3 0025古典小说《儒林外史》片断《范进中举》[方明].mp3 0026《牡丹亭游园》片断[林如].mp3 0027谈谈《红楼梦》第三回的人物出场描写[方明].mp3 0028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片断《分马》[金锋].mp3 0029介绍李白的两首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夏青].mp3 0030几首唐诗的音乐描写-诗中乐声[夏青].mp3 0031介绍李清照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林田].mp3 0032郦道元《水经注》片断《三峡》[方明].mp3 0033李清照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雅坤].mp3 0034介绍李清照3《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雅坤].mp3 0035契诃夫独幕喜剧《求婚》[金锋].mp3 0036欣赏几首唐代的怀古绝句[方明].mp3 0037《三国演义》片断《火烧赤壁》[铁成].mp3 0038张岱散文《湖心亭看雪》[方明林如].mp3 0039屈原《橘颂》[夏青].mp3 0040蒲松龄散文《山市》[费寄平].mp3 0041郭沫若散文《银杏》[方明].mp3 0042辛弃疾词《摸鱼儿》[铁成].mp3 0043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丁然].mp3 0044章碣诗《焚书坑》[王琪].mp3 0045毛泽东词《贺新郎读史》[王琪].mp3 0046杨朔散文《茶花赋》[冯明义赵培].mp3 0047白居易《琵琶行》赏析(1)[赵培].mp3 0048白居易《琵琶行》赏析(2)[赵培].mp3 0049艾芜短篇小说《石青嫂子》[赵培].mp3 0050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方明林如].mp3 0051南朝民歌《西洲曲》[虹云].mp3 0052王安石诗《明妃曲》[赵培].mp3 0053古诗《河中之水歌》[方明].mp3 0054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场艺术[方明].mp3 0055古诗-河中之水歌[萧衍][林如].mp3 0056鲁迅的散文《风筝》[陈刚].mp3 0057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陈刚].mp3 0058赵嘏诗《江楼感旧》岑参诗《逢入京使》[林如夏青].mp3 0059贾谊《过秦论》[夏青].mp3 0060李白诗《敬亭独坐》刘长卿诗《别严士元》[钟瑞].mp3 0061杜甫诗《无家别》[夏青].mp3 0062杜甫诗《石壕吏》[方明].mp3 0063《史记刺客列传》片断《荆轲刺秦王》[丁然].mp3 0064散文知识(1)[常亮].mp3 0065散文知识(2)[常亮].mp3 0066《红楼梦》里的称呼[林田].mp3 0067李商隐诗《梦泽》诗意漫谈-平中见奇[金锋晓城].mp3 0068古代散文《庄辛说楚襄王》[常亮].mp3 0069杜荀鹤诗《山中寡妇》[王欢].mp3 0070杜牧的两首咏史绝句赤壁》《过华清宫》[葛兰].mp3 0071《水浒》片断《智取生辰纲》[铁成].mp3 0072李白早年诗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方明].mp3 0073《三国演义当阳之战》的艺术特色[丁然].mp3 0074范仲淹词《渔家傲》[夏青].mp3 0075太守与民同乐图(1)苏轼《浣溪沙》词前二首[夏青].mp3 0076太守与民同乐图(2)苏轼《浣溪沙》词后三首[夏青].mp3 0077《红楼梦》语言艺术漫话关于人物语言的动作性[林田].mp3 0078林嗣环《口技》[方明].mp3 0079鲁迅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葛兰].mp3 0080鲁迅小说《离婚》[丁然].mp3 0081鲁迅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常亮].mp3 0082鲁迅散文《死火》[雅坤].mp3 0083文学常识关于旧体诗词中的用典[林田].mp3 0084谈谈《红楼梦》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王欢].mp3 0085吴伟业的《圆圆曲》(上)[林如].mp3 0086吴伟业的《圆圆曲》(下)[林如].mp3 0087孟浩然五言律诗《过故人庄》[林田].mp3 0088闻一多诗《太阳吟》[方明].mp3 0089闻一多诗《静夜》[林如].mp3 0090姚鼐散文《登泰山记》[丁然].mp3 0091赏析李商隐七言律诗《安定城楼》张祜诗《宫词》[方明].mp3 0092李商隐七言绝句《贾生》[夏青].mp3 0093袁中道的两则江行日记[陆浩].mp3 009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常亮].mp3 0095虽为异类,情亦犹人-李贺《苏小小墓》《秋来》[林如].mp3 0096一词不置而精神全出-韩愈《马说》[林如].mp3 0097一往豪情伴酒倾-李白乐府诗《将进酒》[夏青].mp3 0098李白诗《郢门秋怀》[常亮].mp3 0099陶渊明组诗《饮酒》第五首[方明].mp3 0100龚自珍诗《西郊落花歌》[丁然].mp3 0101龚自三首讽刺诗[铁成].mp3 0102龚自珍诗《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抒怀》[丁然].mp3 0103何景明诗《鲥鱼》王世贞诗《登太白楼》[丁然].mp3 0104夏完淳诗《别云间》张煌言诗《甲辰八月辞故里》[杨涛].mp3 0105袁枚诗《渡江大风》《马嵬》[赵培].mp3 0106侯方域《李姬传》[王欢].mp3 0107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丁然].mp3 0108魏禧《大铁椎传》[夏青].mp3 0109汪琬《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岳斌王欢].mp3 0110谭嗣同和秋瑾的诗[方明].mp3 0111介绍秋瑾诗词三首《对酒》《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满江红小住京华》[林如].mp3 0112不经春雾少,只觉夕阳多-赏析李商隐五言绝句《乐游原》[虹云].mp3 0113韦庄词《清平乐·春愁南陌》[杨涛].mp3 0114介绍韦庄词《菩萨蛮》二首《人人尽说江南好》《洛阳城里春光好》[方明].mp3 0115温庭筠《杨柳枝》《梦江南》[赵培].mp3 0116朱自清散文《春》[成励虹云].mp3 0117温庭筠词《更漏子》[林如].mp3 0118贺知章《咏柳》[方明].mp3 0119苏味道诗《正月十五日夜》[赵培].mp3 0120唐诗今译1[陈铎于芳夏青方明虹云王德禄瞿弦和牟云朗诵林如].mp3 0121匠心独运赋闲愁-谈贺铸《青玉案》[方明].mp3 0122宋廉的《杜环小传》[葛兰].mp3 0123谈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夏青].mp3 0124《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之《勾践雪耻》[夏青].mp3 0125《史记陈涉世家》之《陈胜起义》[夏青].mp3 0126张岱的散文《白洋潮》[王欢].mp3 0127王粲《七哀诗》第1首[常亮].mp3 0128《史记·廉颇令相如列传》之《将相和》[夏青].mp3 0129介绍《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之《张释之执法不阿孝文帝克已纳柬》[夏青].mp3 0130《史记·滑稽列传》之《优孟学相》[夏青].mp3 0131《三国演义》片断《捉放曹》[林如].mp3 0132李旬的两首《渔歌子》[陆洋].mp3 0133李旬的三首词[林如].mp3 0134孙光宪的四首词[林光].mp3 0135皇甫嵩《梦江南·兰烬落》[于芳].mp3 0136谈谈聊斋志异里的黄英[晓城].mp3 0137《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方明].mp3 0138元好问《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常亮].mp3 0139两首散曲[晓城].mp3 0140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岳斌].mp3 0141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方明].mp3 0142辛弃疾词《鹧鸪天》[赵培].mp3 0143辛弃疾词《木兰花慢》[陆洋].mp3 0144陶渊明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黎江].mp3 0145陶渊明诗《归园田居》第1首[赵培].mp3 0146陶渊明诗《归园田居》第2、3首[赵培].mp3 0147陶渊明诗《咏荆轲》[杨涛].mp3 0148姜夔的诗《疏影》[林如].mp3 0149王清惠词《满江红》[赵培].mp3 0150村审言的五言律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林如].mp3 0151张九龄《望月怀远》[赵培] 九字的妙趣[陆洋].mp3 0152《史记·秦始皇本记》指鹿为马[丁然].mp3 0153介绍《史记·项羽本记》片断《四面楚歌》《乌江自刎》[夏青].mp3 0154王维的诗《春中田园作》[赵培].mp3 0155王维的诗《别家赖》《竹里馆》《辛夷坞》[晓城].mp3 0156王维的诗《送梓州李使君》[丁然].mp3 0157唐诗今译2[陈铎于芳夏青方明虹云王德禄瞿弦和牟云朗诵林如].mp3 0158陈亮词《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丁然].mp3 0159姜夔的词《扬州慢》[方明].mp3 0160姜夔的词《暗香》[林如].mp3
有声小说:《《阅读和欣赏》第1季》转自于网络资源和网友自行上传,本站:www.xiexiebang.com仅提供底质Mp3试听。供大家测试交流之用,没有商业目的,如觉得这部《《阅读和欣赏》第1季》很好,请您购买正版Mp3音频;
第二篇:《中国画和油画欣赏》教案
《中国画和油画欣赏》教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都有着那些的表现技法。
2、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让学生主体参与,在绘画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在哪儿里。
4、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有一种喻意在里面。让同学们知道我们学习了这一课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意识,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首先,我们在接触中国绘画的时候就应该明确它的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次,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难点:树立正确地欣赏观念,提高审美意识,不以狄狭隘的审美观看待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首先,把自己准备好的国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画成红色的,因为它向征着热情等等。
三、组织教学,体验发现
欣赏《捣练图》和《倒牛奶的女仆》等(课件展示)。(学生讨论)油画和国画一样都追求细腻逼真的效果,所不同是的油画注重光源的表现,有强烈的立体感,而国画也有生动真实地表现,可它往往不交代光源的来向。到底是国画美还是油画美?引用潘天寿的一句话,说明不管是西方绘画还是东方绘画都很了不起,国画和油画就像是两棵不同的树上开的不同的花,都很美却美的不同。我们作为中国人,应当热爱自己的文化,但我们也不能说只有我们的画才是好的,要学会欣赏多样的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课件展示工具和颜料,并展示国画和油画已经装裱好的作品,了解中西方绘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工具材料不同,而且还受政治、宗教、哲学等因素的影响,使传统的中国画和传统的西方绘画各有特点,并形成两大体系。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通过今天的美术课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识?要想表现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向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要画一幅作品,我应该怎样去体现。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同时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国绘画的工具和分类外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东西。
六、研究性作业:
同学们在了解中国绘画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去书店或家里找一些有关中国绘画的书籍,去总结其创作意图。
第三篇:如何认识和欣赏《楚辞》
如何认识和欣赏《楚辞》
在中国,只要谈到屈原,几乎是无人不晓,这是因为,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诗人,他的作品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不仅象征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诗歌创作成就的高峰,而屈原所创作的以《离骚》为代表的诗歌作品,正是中国文学史早期先秦时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的核心。
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崛起于战国时代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诗歌,它承继了《诗经》之余绪,融合了南方楚地的文化特色,独创一体,别具一格,在先秦时代以其浪漫奇崛之形态,闪耀着不朽的光辉,泽被了后世百代诗坛和文坛。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流传,至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诗歌作品合为一集,编辑定名,自此始有了作为诗歌总集的《楚辞》。《楚辞》之所以姓“楚”,不光是因为屈原、宋玉等人系出身楚地的楚人,更因为其诗歌所写“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宋黄伯思:《翼骚序》)。正由于这些诗歌作品大量运用了楚地的民歌样式和楚地方言声韵,载录了楚地风土物产,具备了浓厚的楚地和楚民族的色彩,因而构成了独特的语言和文学风格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楚辞体,在《诗经》四言诗格局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的楚辞体(也称骚体)诗歌样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楚辞》的主要代表作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个人作品传世的伟大诗人,他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奋斗,矢志不渝,百折不挠,表现了一位封建士大夫爱国爱民的高尚气节与人格。为表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向君主表示忠心,抒发满腔的爱国激情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屈原写下了一系列的诗歌作品——《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这些诗歌,是屈原心声的真实吐露,是他毕生经历的历史再现,也是他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们艺术地展示了这位历史伟人的崇高形象;这些诗歌,创立了独特的诗体形式,熔《诗经》、楚地民歌、先秦诸子散文和神话传说于一炉,在充分吸收楚地民间文化和文学形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创了中国诗歌历史的新纪元,其中尤其是《离骚》一诗,语言奇美,想象奇特,构思奇绝,融历史、神话、传说于一体,塑造了高大伟岸的主人公形象,展现了浪漫主义风格色彩,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篇空前绝后的绝唱。
标志屈原作为伟大诗人成就、风格、人格、精神的最集中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这部诗篇乃“金相玉质,百世无匹”“惊采艳艳,难与并能”(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它是中国诗歌史上一篇罕见的杰出诗章,奠定了屈原作为伟大诗人的基石。全诗长达三百七十多句、两千四百多字,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叙事性抒情长诗。上半部以诗篇主人公(女性身份)自叙身世开首,包括世系、生辰、命名,表明她具有先天的内美,但还不够,她还要努力修身。诗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将大量楚地出产的香花美草作形象比喻和象征,继之展开叙述,从回顾楚国历史到返回眼前现实,塑造了一位洁身自好的圣洁女子形象,以自身的不断修身养性,渴望展示抱负,却不料引来了朝廷一帮奸臣小人们的无耻诽谤和谗言,迫使她不得不离开朝廷。下半部主人公没能听从好心人的劝告,执意不变立场,于是乎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请求占卜、降神后,为寻求理想境界开始离开现实世界(上半部的女性身份到下半部时变为了男性身份),到天国寻找理想女性伴侣,然却三求女而不得,矛盾痛苦,感叹不已。理想难以实现,国人又不理解,结果只有以身殉理想——“从彭咸之所居”,谱写了历史和人生的壮丽篇章。这是一首诗人发自肺腑的心灵之歌,是诗人心声的绝唱,它以深邃的内涵、丰富的想象、惊人的辞采、炽热的心怀,向世人和后代展示了一位伟大哲人的胸怀、智慧、理想和追求。
集中体现屈原奇特想象的,除了《离骚》诗外,还有一气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的发问体诗篇《天问》。这首诗只有问题,没有回答,基本四言一句,四句一节,每节一韵,偶亦杂以多言。整首诗浑然一体,井然有序,围绕天体起源,人类肇始,夏、商、周、秦、楚历史,按人类兴亡和历史演变的顺序发问,其间杂糅了大量的上古时代的历史和神话传说,从中寄寓了诗人的天体观、人生观和历史观。全诗的中心主题异常鲜明突出——这是一首以发问形式写就的人间兴亡史诗,全诗集中了历史兴亡的故事,先问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侧重于“兴”,后问人间历史——自夏、商、周至秦、楚,突出何故由“兴”而“亡”。全诗表现了诗人对传统的大胆怀疑、对真理的勇敢探索和愤世嫉俗的真挚感情。
《九歌》是一组富有原始风味的浪漫诗歌,它系作者根据楚地民间祭神的原始《九歌》改编加工而成,诗中将天神、地神、人鬼融为一体,祭祀、歌舞、唱词浑然合一,其本质原意乃上古楚民祈雨、祈农业丰收,并与性爱、生育繁殖相结合,求人类和农作物生长繁殖的艺术之歌。九篇中,《东皇太一》所祭之神最尊贵,全诗气氛既庄严肃穆又热烈欢快,祭品陈设、音乐歌舞,一切为了迎接神的安康降临;《云中君》祭云神,云被拟人化了,从中寄寓了人们对云雨之神的祈祷与企盼;《湘君》《湘夫人》虽各为一篇,其实可合二为一,它们都是湘水之神,双方都因等候对方不至而忐忑不安,其缠绵之情,表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大司命》是司人寿夭之神,描写人们以虔诚的心情祈求司命之神能让人延年益寿;《少司命》是司子嗣之神,它主管人间的生育,人们自然对它恭敬有加,全诗情感色彩浓厚;《东君》祭祀太阳,诗篇如颂辞般热烈隆重、色彩光艳,充满了对太阳的无限崇敬和衷心礼赞;《河伯》描写河伯神的恋爱,河伯即黄河之神,诗篇洋溢着不欢而别的悲感,全诗文笔婉丽清新、刻画细腻;《山鬼》塑造了一位神态、外貌均生动可爱的山鬼形象,它对公子的痴情被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怦然心动;《国殇》在《九歌》组诗中别具一格,它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悲壮战歌,惊天地、泣鬼神,极其真实地凸显了楚国将士为楚国出生入死、英勇奋战的大无畏气概,诗篇透露出了诗人对楚国将士的深挚之爱;最后一篇《礼魂》可谓《国殇》的副歌,两首诗可合为一观,它所“礼”的乃是为国阵亡的楚国将士之“魂”,从“长无绝兮终古”句中足见作者深爱楚国楚民的真挚情感。
《九章》虽说尚难断定其全部作品的真伪,但其中大部分篇章还是可以确认是屈原本人的作品,尤其《涉江》《哀郢》《怀沙》《橘颂》等篇,真实记录了屈原的身世经历,抒发了他的真挚情感,为后世读者塑造了一位高大伟岸的主人公形象,丰富了屈原的真实品格和感人精神,可称是《离骚》上半部诗篇生动具体的展开。《九章》的命名并不出于屈原之手,它是整理编定者刘向后加的。在没有更确凿可靠资料的条件下,我们权且按《汉书·艺文志》所录,《九章》九篇均为屈原的作品,如此,则九篇诗章所写,可谓各有侧重:《惜诵》全诗表述诗人的忠贞与清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此乃终生奉行的做人准则;《涉江》活画出了一位高洁不屈的诗人形象,他戴高冠,佩长剑,行吟徘徊于泽畔,绝不愿变己之心志以从俗;《哀郢》表达诗人对楚国郢都失陷的哀痛,诗中交织了诗人对楚国山水的热爱、伤感和对奸党小人的痛恨之情;《抽思》表述怀王改变态度后诗人的实际心态,怀王的言而无信,致使诗人烦闷忧愁始终笼罩心头,难以排解;《怀沙》是诗人临死前向世人告白心境的绝命辞,他庄严宣告,决心以死殉自己的理想,用生命换回高洁的人格节操;《思美人》中的美人,喻指楚怀王,诗篇表达诗人对君主的忠诚,永远不改初衷;《惜往日》始终表述诗人宁死不移志的誓言,而对君王的昏庸,此篇中则有了足够的认识;《橘颂》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描画橘的物态、形象,颂橘乃为了颂扬人的崇高形象与高贵品质,诗篇前半说橘,将橘人格化,颂橘乃自比,后半说人,自颂以喻橘,全篇物我合一、浑然一体,乃咏物篇的佳作;《悲回风》用自然界的秋冬景象烘托诗人的忧郁与深沉,全篇回环往复的情绪表述很好地传递了诗人低回忧郁的真实情感。
《招魂》和《大招》两篇堪称姐妹篇,两诗均以招魂形式展开,这是采用了南方楚地民间流行的人死后招魂的方式,表现作者对已故君主的召唤和希冀。对这两首诗的所招对象,历来争议较大,笔者以为,应以招楚怀王的亡魂更为合理,诗篇表达的是作者对君主亡故的哀痛和追怀,这是屈原忠君情怀的集中体现。至于为何招两次,这与当时楚地的民俗有关,他们有人死后分为大殓、小殓之习俗(详可参《礼记》所载),而这大小殓的区分,正是两次招魂的表现。两诗显示了招魂诗文体奇特、想象大胆、结构对称、词藻堆砌的特色,在《楚辞》诸篇中堪称独树一帜。
《楚辞》中的作品,我们应该重视的,除了屈原作品外,还有被后代誉为悲秋诗人鼻祖的宋玉。传说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但今已不可考,我们仅知《汉书·艺文志》载有他的赋十六篇,他还创作了传世杰作《九辩》,这是无可置疑的。刘勰《文心雕龙》将他与屈原并称,可见对他评价之高。宋玉留给后世的《九辩》告诉我们,他是一位出身低微、官职不高的贫寒之士,《九辩》诗抒发了他自己的身世遭遇,诗中对悲秋的吟唱,可谓千古绝唱,对后世的士大夫影响很大,文学史自此有了“悲秋诗人”之说,宋玉乃始创者。
《楚辞》问世以后,自汉代开始,便有了模拟仿效之风,尤其两汉时代,拟骚诗盛行,一时蔚成风气,其中较有代表性并被收入《楚辞》注本的主要是:贾谊《惜誓》(或《吊屈原赋》,各本不一)、淮南小山《招隐士》、庄忌《哀时命》,以及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等。这些诗篇大多从哀怜同情屈原身世际遇出发,抒发个人的内心情感,有的结合了自己的身世遭遇,感喟社会历史和人生的不测。一般来说,这些诗篇虽说内容情感乃至艺术表现均无法与屈原作品相比,但它们毕竟有意模仿屈原作品的艺术风格,其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多少还有可取之处,故而文学史也能记下一笔。
从汉代开始,研究屈原和注释《楚辞》作品渐成风气——从西汉司马迁、扬雄到东汉班固、王逸,都对屈原和《楚辞》或撰写传略,或评论其人,或注释其作品,但他们在认识观点上有所不一,有的甚至完全对立,如王逸与班固,对屈原的评价褒贬完全不一,王逸《楚辞章句》高度肯定屈原,且该书乃历史上第一部全面注释《楚辞》的标志性著作,而班固虽然承认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却对屈原其人的人格品行予以贬抑。概括地看,“楚辞学”在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上曾出现过四次高潮:两汉、南宋、清代及现代(“五四”迄今),其代表性著作为: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朝齐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南宋朱熹《楚辞集注》、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补王逸《章句》)、明代汪湲《楚辞集解》、清代王夫之《楚辞通释》、林云铭《楚辞灯》、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和戴震《屈原赋注》,到现代,则有梁启超、闻一多、郭沫若、游国恩、姜亮夫、陈子展、林庚、汤炳正等著名学者将传统学术与现代意识相结合,问世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动了楚辞研究向纵深方向的拓展。
第四篇:主题班会感谢和欣赏
主题班会设计
感谢和欣赏
活动目标
1、学会感谢他人,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欣赏他人,建立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3、通过欣赏他人,感受欣赏的力量。活动内容
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活动形式
游戏、问题讨论。活动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活动时间 40分钟。活动准备
1.将桌椅围成圈,用彩色纸做成的“花园”和若干“花瓣”。2.录音机、磁带、胶纸、花球一个。活动设想
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身边人的长处,同时从别人那里认识自己的优点,以此树立自信并且学会相互尊重、认同和关心。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在轻柔的乐曲声中,两名女生朗读导入。)
女生1:下课时,我的文具掉落一地,他帮我捡起,我很感谢他。女生2:每天早上,总会有四个男孩子,把我们的教室拖得光洁明亮。女生1:他打球时矫健的身影引来了多少人的目光。女生2:他不厌其烦地帮同学解决难题,真值得我们学习。女生1:一个同学不小心把她的作业记录本撕开两半,但她温柔地笑一笑,轻轻地说:“没关系!”
女生2:她那清脆动听的歌声吸引了我,多想成为她的朋友。师:是呀,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宽容、大方、善良、助人为乐、能歌善舞、关心集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做游戏,一边玩一边找一找同学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建一个“感谢园”
师:(出示“花园”)同学们,这儿有一个“花园”,只不过它只有绿叶没有鲜花先得不好看。我们一起来让它变个样子吧!(教师分发“花瓣”。)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拿到了一片“花瓣”,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说说你想感谢谁?感谢他(她)什么?你想表扬谁?表扬他(她)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刚才感谢或表扬的人和事写在“花瓣”上。(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一边讨论,一边将心里想说的话写在“花瓣”上)。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花瓣”贴在“花园”里。(学生自由上台贴“花瓣”。)
师:看来大家都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才使这个花园变得如此美丽、五彩缤纷。谁愿意来说说自己写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生:我想感谢A同学,有一次上美术课我忘了带彩笔,他主动把自己的彩笔借给我。
生:我要表扬B同学,他管理班级的钥匙,每天早出晚归,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而且,他还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我也得到过他的帮助。
(点评:学生纷纷从学习、生活、工作、劳动以及行为习惯、文明礼貌等方面对身边的同学进行夸奖,使受到表扬或感谢的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三、学会欣赏,体验欣赏的力量
师:听了刚才同学的表扬和赞许,大家的心里都有什么感受呢? 生:会感到高兴、快乐。生:很激动……
师:这样的感受真不错。我想跟大家讲一个关于欣赏的故事
第一次开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一位母亲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留下眼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他老师表示出失望。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了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她流泪了。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对着儿子却说:“儿子,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老师说你不是笨孩子,只要你细心些你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位。”说过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希望,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还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有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老师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考上大学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大学。她儿子从学校回来了,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里时,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眼泪纵横流淌„„
这就是欣赏的力量。
爱是欣赏的根源,发自肺腑的欣赏是因为内心的爱。
欣赏之心会让领导者得人心。用欣赏的眼光,就能从每个人身上找到闪光之处。
欣赏可以激发他人的激情,能够引发积极的团队氛围,可以形成企业的向心力。
欣赏就是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事情的好处。欣赏的形式就是赞美。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们一起听音乐传花球,音乐停时手上拿花球的同学就走到同学们的前面。大家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喜欢、佩服或欣赏这个同学的什么。内容要健康,只讲优点。
(游戏开始。音乐停时,D同学站了起来。下面的同学开始畅所欲言。)
生:我觉得D同学是个有礼貌的人,她总是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
生:我觉得D同学是个有爱心的人,她关心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都很喜欢她。(音乐继续,一个又一个同学站起来了。同学们继续发言。)生:我要夸夸E同学,虽然他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他不灰心,有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别人请教。
生:我要向F同学学习,她举止大方,讲究卫生,还很尊重别人。师:同学们都这么开心,老师也被你们感染了。老师真想参加你们的游戏,同学们欢迎吗? 众生:欢迎!
师:大家可以自由对老师进行评价,说说老师在你的心中有哪些优点。
(根据时间安排游戏次数;说得好的给予掌声。)
四、结束活动
师:在今天的活动中,同学们真诚地感谢帮助过你的人,也真心地欣赏了别人。我们帮助别人找到了自信,同时也从别人那里得到了赞许。让我们以后常怀感恩之心,真诚感谢帮助你的人,你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学会欣赏别人,让别人更自信,你会从中得到永远的快乐!(活动在音乐声中愉快地结束。)
第五篇: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
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
汇英中学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被人欣赏和赞美;善于欣赏和赞美别人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寻觅知心朋友的一个重要条件。
2.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欣赏和赞美别人,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3.认识赞美和谄媚的本质区别。
活动方式:
1.谈论式讲述。
2.游戏。
3.讨论。
活动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初步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
活动地点:
教室或团体活动式。
活动年级:
七(4)班。
活动时间:
6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心理热身:老师(主持之一)先请一位同学(主持之一)上台,对其赞美道:我听同学们说你最近学习特别认真,性格上也开朗随和了。然后老师面向全班同学问:大家看到我说话的时候,XX同学有什么反应?同学们:他高兴地笑了。师:他为什么高兴呢?同学们:因为您赞美了他。师:你们喜不喜欢别人说你的优点呢?学生:喜欢!师: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自己的话,真诚赞美别人的优点有助于人际交往,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些值得赞美的地方。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怎样欣赏和赞美别人„„
二.怎样欣赏和赞美别人
师:XX,刚才听了我的赞美,你有何感受?
生:我心情特别舒畅。
师:刚才XX同学感受到了受称赞的快乐,我想同学们也一定很想感受一下赞美到底有怎样的神奇力量。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赞美传递游戏。同学们已分成了八个小组,每组的第一个同学向你后面的同学说:“你真不错,因为„„”要求讲出你喜欢他的原因,称赞他的优点。可以从学习、衣着、特长、助人为乐以及其他品质方面去赞美,赞美时不能乱赞美,要符合事实,不能开玩笑。第一个同学向第二个同学称赞后,第二个同学向第三个同学称赞,以此类推,直至全组成员都接受了他人的赞美。第一组完成游戏后,第二组继续„„(全班八组同学一一完成传递游戏。)
生:同学们,受到赞美的感觉不错吧!下面我们请每组派一个代表谈谈受到赞美后的感受。
(八位同学发言)
师:当别人获得赞美时作为旁观者的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欣赏哪种赞美人的方式?(与身边同学讨论,明确:赞美使人心情愉快;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使人能更加正确认识自己„„赞美别人时要微笑;要注视对方;用词要准确;不夸大其辞;要发自内心„„)
师:欣赏和赞美原本是人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最积极的表现。
A.欣赏和赞美可以使我们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获得成就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师:欣赏和赞美是对人的尊重,它可以使人增强自尊,得到鼓励,给平凡的生活带来温馨和快乐。
生:欣赏和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使人与人这间的关系更友善,更和谐。
师:赞美还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自觉地克服缺点,积极向上。对别人积极评价,往往会激发别人加倍努力。例如你希望和一位同学共同做实验,你说:我希望能和你做实验,因为你细心、做事踏实,善于发现实验中的错误。你的赞美会激发他积极向上的倾向。他不但乐于跟你一道做实验,而且在实验中,也会有意识地发挥他的长处。
生.噢,怪不得英国前首相邱吉尔说过:“你想让别人有什么样的优点,就赞美他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愿去赞美别人,他们担心公开赞美别人可能被人误解为“拍马屁”,认为赞美是伪君子才使用讨好别人的伎俩。那么我们应怎样欣赏和赞美别人呢?下面请看小品《应聘》。(小品的大意为:两个应聘者抽到的面试题都是:“请赞美主考官”。其一的赞美是实事求是、适度的,让人听了舒服。另一人则夸大其辞,有意恭维,给人的感觉是俗气、虚伪,让人讨厌、恶心。)
三.赞美和谄媚的区别:
师:从刚才的小品中我们发现,欣赏和赞美别人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它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首先,它一定是要发自内心,具体到位的,千万不能过度,否则可能会有溜须拍马之嫌。
生:的确,生活中不乏用溜须拍马使自己平步青云的人,但真诚的赞美与虚伪的谄媚有着本质的区别。我想同学们对两者的区别会有一定的看法吧。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小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大家对赞美和谄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真诚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欣赏和尊重。
生:而谄媚则是口是心非。
师:真诚的赞美是适度的。
生:而虚伪的谄媚则夸大其辞。
师:真诚的赞美看到和想到的是别人的美德。
生:而虚伪的谄媚则是想从别人那里得到非分的好处
师:所以,只有真诚赞美别人的人才能真正令人喜欢。
生:你学会赞美了吗?下面同学们可以随意走动,分头去找赞美的对象„„ 师: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已逐渐感受到了学会欣赏、赞美别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生:老师,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直接赞美,换言之,还有间接赞美,对吗?
师:是的,间接赞美就是用眼神、动作给予对方鼓励,如微笑、聚精会神地倾听,点头同意,偶尔插一句:“对”、“好”等等,都是间接赞美的表现。我们从别
人的动作、眼神中,很容易就判断出赞美是否真诚。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为我们表演如何用表情来表示对他人的赞美。(两学生上台表演)
师:赞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表现也差异有别,只要是真诚的对他人的认同,都是赞美。
生:总之,赞美别人是一种关心他人的方式,也是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的表现。你给别人传递一个真诚的赞美,不但给对方心灵带来光明,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心灵!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赞美也是照在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便不能生长。因此,愿赞美的种子播在你我的心田,愿赞美的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