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写作文提纲
构思和列大纲(提纲):写作从提纲挈领开始
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列作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
「纲」原指网上的总绳;「提纲」,就是提住网上的总绳。古人认为:只有整张渔网都连在总绳上,渔网才会有条理而不零乱;善于撒网的人,一定是提拉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拉开那数不清的网眼儿。这些道理,完全可以用来说明列作文提纲的重要意义。
动笔之前有了一个提纲,它可以做我们写作的向导,帮助我们把思路理清,写作时就能有所依据顺理成章。平时写作,先拟个提纲是有助于作文的,而临场作文,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列个简单的思路提纲,以提醒自己围绕着话题和中心去写。
制定作文提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形式可以灵活。总的来说,作文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项目和详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点、表达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讲:低年级时,作文提纲宜细不宜粗;随着构思、布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文提纲就可以写得简单些。
第二,要认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深刻?对选择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满意了,才可以动笔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纲后作文。制定作文提纲完全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自己写好这篇文章服务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的同学对列提纲的目的认识不清,认为提纲可有可无,甚至觉得老师要求列提纲是「多事」,于是,为了应付老师,竟然先写作文后「补写」作文提纲。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举。
第四,务必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常见一些同学作文之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甚至都已写了一半又撕掉重写。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这其中的主要缘故就是没有养成认真构思、布局的习惯,尤其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列提纲(大纲)的具体步骤:
一、构思:
1.构思是指动笔前对文章怎样写的一系列思考。构思要解决的问题包括:选择材料、确定中心、组织材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
2.构思首先要解决选择什么材料,确定怎样的中心这个问题,即要立意。认真审题,仔细研究题目,把头脑中初步的立意写出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立意锤炼的过程。议论文要明确其中心论点,记叙文要明确其主题思想。中心意思的确定,要由材料决定,一定的材料一般只能说明一定的中心。中心确定下来,又对材料起统率、制约的作用。选择材料和确定中心是一个反复交替的复杂的思维过程。
3.命题作文,必须要善于动脑,善于充分运用大脑中储存的各种印象、语言等。在审题后,要写出立意深、思想深的作文来,关键的问题是:广开思路,浮想联翩。但如何浮想呢? A会纵着想、B会横着想、C边想边思考、D边想边归类、E进行联想和想象。
4.在广开思路,浮想联翩的基础上,确定中心,然后根据中心确定材料内容。围绕中心思想,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典型材料,尤其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要写得完整、精要。
中心要做到:正确、准确、明确、集中以至深刻新颖。而材料要做到:新鲜、典型、以小见大。
5.确定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注意精心构思布局,把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安排好材料的顺序,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注意段落的过渡,注意前后文的照应。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6.构思时还要结合文体要求考虑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写记叙文,要以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写说明文,要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写议论文,要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所谓表现方法,也即写作方法,比如象征、对比、衬托、以物喻人、卒章显志等。7.把上述思考用文字固定下来即成为写作大纲,也就是文章的蓝图,或者说是文章的骨架。列写作大纲,可以防止文章畸形,或者跑题,偏题,离题,也可防止头重脚轻等现象。8.最后注意要有字数上的大体安排,不能过多或过少。
二、列写提纲:(一)提纲内容:
提纲的内容一般应包括题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材料的组织安排等。不同的文体其构思的方法和侧重点也各有差异。(二)如何列写提纲:
1.题目。要把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1)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注意段落的过渡,注意前后文的照应。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2)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3)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4)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5)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三、下面略谈谈列提纲的一些方法:
(一)巧列小标题
最简单的一种是使用小标题。例如《班有三宝》这篇文章,就用了「一宝——亲切妈妈型」;「二宝——西洋潮流型」;「三宝——温文尔雅型」。
这种结构的作文思路一目了然,简单易学,尤其适合于作文基础中下层的学生。
(二)内容串联式
选用一个或几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或一小段话,在文章的若干处不断重复,形成间隔反复或排比,构架文章的主体结构,使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的谋篇方法。
不同文体的提纲的构思方法和侧重点: 1.记叙文
记叙文可以按时间、空间顺序或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安排,先列出中心思想,然后列出各段落的内容要点,人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要明确。记叙文提纲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一、拟定标题
二、中心思想
1.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2.「提出、强调、重---申」主题句
三、选择结构
1.纵向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或过程进行,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基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选用这种结构,易生沉闷感,这就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例1: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小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结构安排:
一、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略)
二、小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1.小丽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
2.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三、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例2:
题目:记一次拔河比赛 结构安排:
一、开头:概述事情的时间、结果等。可以议论事情对我的影响。
二、中间:从前到后详细叙述事情过程。1.出发。(时、地、人等以及心理)2.到达。(有场面描写)3.比赛。(细节、个人、自己的感受)(详写)4.成绩、心情。(点出意义即主题句)
三、结尾:重申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
2.横向发展式: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分成几部分。
例:
题目:我的翅膀
主要内容:在新的学校,老师帮我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中心思想:老师给了我自信的翅膀,让我飞翔。
结构安排:
一、有一位老师,她是我的翅膀。(点题,略写)
二、在新的班级里,我重新树立信心。(详写)
1.刚转入时的没有信心的心理状态
2.在老师的鼓励下竞选班长
3.参加校园艺术节
4.考班级第一名
5.议论:对老师的敬仰
三、老师给了我自信的翅膀,让我飞翔。(略。点题)
四、标明层义(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纲要,应详细写)层义是提纲主体部分,有两种写法:
①、标题写法,用几个到十来个字描述。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②、句子写法,用完整的语句描述。这种写法长处是:具体明确。
根据具体情况,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
五、方法、技巧提示:
1.表达方式 2.叙述顺序 3.修辞方法 4.详略、抑扬、悬念 2.议论文
(1)议论文在构思时重在论证结构的安排和论证方法的选择,尤其要尽可能多地联想相关的事实论据和名言警句,以备写作时运用。(2)编列提纲可用五步法:
第一步:立论。即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给人以论点鲜明的印象。当然,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第二步:入据。即在上面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这一步定位的论据最好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有时可以是寓言、传说、历史掌故、名人轶闻轶事等。
第三步:结承。即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在此基础上,要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承上启下,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第四步:迭据。即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一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选用的事例要新,最好是当前媒体中新出现的典型事例。这些论据实际上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这样,一古一今,一旧一新,选择的论据,角度有变化,为论点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证明事例。
第五步:归纳。在前面双重的事实论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例1:
题目:生日
主要内容: 反映当今社会为孩子大操大办生日的社会现象,指出这是关系到民族美德的思想问题,主张生日应当过得有意义。
中心思想:生日应当过得有意义。
结构安排:并列式 正文:
一、开头:论题即生日。
二、中间:论证
1.指出现象:为娃娃大办特办生日的社会问题。2.分析论证:
(1)大办特办关系着民族美德和思想腐化问题。
(2)攀比奢侈的恶果和正确的解决途径。
三、结论:照应开头,突出论点,讲辩证。
例2:
题目: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内容:以不同例子以证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中心思想: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结构安排:
一、提出论点: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
二、分析:
1.学习与才能的关系;
2.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 3.「天才」「神童」的才能来源于「勤奋学习」
三、多角度论证:
外国:1.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的例子; 2.高斯的例子;
3.居里夫人及丈夫的例子; 4.引用狄更斯、巴尔扎克的话。中国:
1.唐代的诗歌:白居易的自我写照; 2.明代的药物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3.清代的绘画艺术:郑板桥刻苦画竹的诗句。
四、结尾点题,强调中心论点
小结:编列提纲宜简略,只要能体现出文章的思路、所运用的材料及布局、层次的设置、首尾的呼应、详略的安排等内容即可,提纲的语言过于详细则失去了列提纲的价值;而没
有提纲则可能会使文章思路不清、中心不明、主次难分、杂乱无章。一句话,编列提纲就是为了定中心、理思路、明主次、选材料、提方法。
第二篇:怎样写作文提纲
怎样写作文提纲
如同图纸那样重要。盖楼房,有了图纸才能施工;写文章,有了提纲才能下笔。提纲是文章的缩影,从提纲可以推想文章的情节来,如同看过图纸可以想象出楼房的模样。楼房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造计划,画图纸;文章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构思巧,提纲妙。列提纲,就是组织材料,把有用的内容,即有助于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用简要的文字拟定一个概括的、合理的纲要。会写文章的人,哪怕是大作家,不管是写长篇大套的巨著,还是写几百字的短文,都非常重视列提纲这项工作。有了提纲,下笔时才能胸有成竹,顺着提纲写下去,就可以一气呵成。列提纲的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一篇佳作的问世,往往是取决于构思的努力。构思,就是确定写作思路,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写什么”,也就是选定材料;二是决定“怎样写”,也就是理清文章的思路,考虑写作顺序和表达方法。老舍先生写文章前,总要认真地在头脑中理清思路,即便是写极短的文章,也要预先列写作提纲。英国大诗人雪莱曾谈过他有一部书“虽说写作只花了六个月功夫,构思过程却长达数年之久。”唐朝诗人王勃写诗前,总要躺在床上大“睡”一阵,很好地想一想一首诗怎样写出为最好;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喜欢独自漫步在大森林中去构思他的童话。
从作家、诗人的写作事迹中,我们应该知道,写文章前好好列个提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有了提纲作向导,目标就明确了,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用什么方法写,详略段用多少笔墨。可是,有的同学认识不到列提纲的好处,每次作文,见到题目,不经任何思考,便拿起笔来,想一句,写一句,一句一句地从“肚子里”往外挤,好像挤牙膏一样。“牙膏”本来就不满,都挤出来,才勉强凑够几百字,硬着头皮“交了差”,老师看过作文后又给退了回来。想走“近道”,图省事,结果走了“弯路”;怕麻烦,结果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写作文提纲对我们写文章有很大的帮助。第一,可以帮助我们检查材料与中心思想是否吻合;第二,可以使我们所写的内容,条理清楚,言之有序;第三,可以帮我们确定文章详写和略写部分,从而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为突出。
怎样拟定作文提纲呢?
作文提纲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说来是这样编写:首先是写出全文的中心思想,这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一点必须明确,以便我们围绕中心思想对材料进行选择。然后分段拟定主要内容,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所列提纲最好
与文章的段落一致,可以一个提纲一段。如果是一个大段,如文章的中心段,内容比较多,可以段内分层。这样不仅层次清楚,而且作文的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编写提纲的语言要力求准确、简练,能概括出文章每段的段落大意。
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举例示范: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一、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略)
二、周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1.周丽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
2.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三、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编写提纲的要求
1.要审清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作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问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2.要简洁明了
作文提纲只是作文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因此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繁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目的。
第三篇:怎样写作文提纲
怎样写作文提纲
我们写作文时,在审题、确立文章中心以及围绕中心选取材料以后,就要考虑如何组织安排材料了,组织安排材料就是安排结构层次,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讨论讨论怎样编写作文提纲吧。
我就先谈编写作文提纲的意义。
我们写作文,往往对想写的材料不作全面安排,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就如俗话所说,“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是哪里。”这种随想随写,随写随想的情况,就容易造成条理不清,层次混乱,或遗漏了某些主要内容,或者颠倒了材料的次序,或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或发生详略不当的毛箔„
有的时候甚至有时还刹不了尾,或者写不下去,卡了“壳”。
生活中是常有这种情况,这就告诉我们在作文时要少走弯路,不绕弯子,避免或减少我方才所说种种毛病,我们在习作中,必须重视学会编写作文提纲。
什么是作文提纲呢?提纲就是文章的提要,就是简明扼要的写作计划。作文前要有提纲,就像盖房屋先要有设计图一样,非常重要。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尽管我们只要写二、三千字,也须先写个提纲,„„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这段话虽然是对工人讲的,但对我们也适用,写作文提纲是提高结构文章能力的有效方法。
盖房子先要有设计图,然后按图打地基,立支架,砌砖上墙,铺瓦,装门窗,如果不先画好设计图,然后再按图施工,想到哪里盖到哪里,就一定会出问题,弄不好,还得全部返工。
我说写提纲的几个要点吧:第一:作文提纲的要点和中心。第二:作文提纲要体现出层次。写提纲时把握段落层次考虑周严、细密,动笔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成文才能有严密的逻辑性,做到条理清楚。第三:作文提纲要体现出重点,一篇文章的材料,对表达中心来说,作用有重有轻,在编写提纲安排材料只有体现出重点来,作文时才能做到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对文章中详写的地方还应再分出小层次,这样才能脉络清楚,重点突出。
习作时,我们不要匆忙应付,我提出这些要求:⒈读题,审题;把作文题目的意思弄清楚,明确要求。⒉确定内容,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作文内容;⒊确立中心,根据题目要求和作文内容,明确写作目的,确立中心;⒋选择材料、根据作文中心,对作文材料进行选择。
在列提纲阶段,主要是明确怎么写,为将要写出的文章作一番精心的设计,对材料作出安排,这是最主要的一步。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抓住两个环节:一个理清思路,一个是突出详略。提纲写出后,我们要仔细检查,看看材料与中心是否符合,材料有没有遗漏或重复,条理是不是清楚,重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点是不是突出。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改。
参考资料:
怎样写作文提纲
“"凤头,猪肚,豹尾
首先要熟悉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和内容安排特点.议论文一般可分为三大部分,内容上一般要涉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
第一部分:开头或称绪论分,提出问题,回答“是什么”;
第二部分:正文或本论部分,分析问题,回答“为什么”;
第三部分:结尾或结论部分,解决问题,回答“怎么样”.注意两点:“为什么”“怎么样”这两个内容,在不同的文章中应该有所偏重,多数偏重论述“为什么”;两各个不要写成“老三段”,中学生议论文一般五段左右合适.古人:云:“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
张志公《传统的章法论》:传统辞章学认为最重要的“立意”.重视分合问题,如孟子《天时不如地利》.还讲究起承转合,开头和结尾.有波澜有起伏
合情理避俗求真(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技法精巧(拟人,托物言志,寓情于景„„)
文体别开生面(日记,书信,小说,诗歌
访谈录,寓言,短剧,分镜头
剧本„„)
二,谋篇布局
五段左右字数不少
古今中外名言引证排比类比正反对比
并列层进注意结构
由小到大由人到物由浅入深由实到虚
由虚到实由现象到本质
重点突出思维辨证
情感真挚写放胆文不失分寸
讲时代感语言流畅
内容不够发挥材料
议论文一般要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在不同文章中,又各有侧重.一般都会侧重议论“为什么”.首先学会分析优秀作文的构思:其他“构思”特例:《不完美的生活同样精彩》
一,生活的确不完美
白云自由风之捉弄
雄鹰飞翔弓弩之惊
流水扬洒石砾之阻
项羽辉煌乌江自刎
孔明三分天下魏兴蜀衰
孙文三民主义水深火热
二,不完美的生活同样精彩
项羽没有战姿诚信
孔明没有嘴上心里
孙文没有帝制英名
白云四分五裂融进世界
雄鹰搏击长空猎者难觅
流水撞击岩石化作彩虹
《人贵有自知之明》
1,它是克服自负,自卑心理的武器(心理学)
A“自知”的反面是自负,自卑(及危害)
B“自知”是正确地估计自己——成功的基础
2,知人易,自知难.A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文由百分网提供,原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四篇:怎样写作文
一、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在状物的文章《我最喜欢的××》一题,仔细研究,它要求我们写最喜欢的东西或有趣的动物等。如果按《我最喜欢的人--妈妈》来写这就弄错了写作的对象。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有的从地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操场一角》、《在公共汽车上》。有的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学洗衣》、《植树》。也有的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放学路上学雷锋》,就是从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重点是指题目中表示思想意义或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如,《二十年巨变》重点应放在“巨变”上,写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或家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以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的辉煌成果。
【练一练】
1、分析下列作文题,按照要求把题目分类(在横线标出题号)
⑴ 早晨 ⑵ 好姑姑
⑶ 友谊 ⑷ 比赛
⑸ 上学路上 ⑹ 放学以后
⑺ 我的妹妹 ⑻ 我和妹妹
⑼ 我爱劳动 ⑽ 难忘的一天
⑾ 和好 ⑿ 爱晚前
⒀ 练毛笔字 ⒁ 这件事教育了我限制中心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时间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地点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叙事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物关系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
2、用~~~~~~划出下列题目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它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他家富起来了我和同桌比手劲妈妈教我洗衣服这件事做对了他的心灵美
二、认真选材
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练一练】
1、下面是一组半命题,要求选择题材,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一题作文。我学会了 ;
我喜欢的 ;
难忘的 ;
快活的 ;
真有趣 ;
教育了我;
2、阅读下面芳芳的十个事例,然后分别以《热爱劳动的芳芳》、《刻苦学习的芳芳》为题,从事例中选择材料,拟出作文提纲,要求中心与材料一致。
芳芳的十个事例
带病坚持到校上课
春天,与爸爸妈妈在院子里垒花坛、种花草
帮助军属王大爷搞卫生
热心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下雨了总是撑着伞接送小同学
作业认真,常受到老师的赞扬
积极参加清扫红领巾卫生街的活动
拾到钱包交给民警叔叔
一篇作文,反复修改多次
刻苦练习跳高
3、《老师来到我家》这篇作文题,可写的内容很多:来的是哪位老师?是哪一次或哪几次来?为什么来?来后说了些什么?我当时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情?先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写成文,要求紧扣中心,取材新颖。
三、把事写具体
记叙事情或活动,必须将事情或活动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动笔时,要把材料准备充足,对要写的事情作认真的回忆。其次,要重点写好一些重要的场面或过程。把它写得具体形象,整个事情就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现象的记叙上。
【练一练】
1、下面是《一次拔河比赛》的开头段和结尾段。读后,把比赛过程具体地补写出来,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开头段)哨子“嘟”的一响,拔河比赛开始了。(结尾段)体育老师猛挥一下红旗,比赛结束了。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小伙伴跳啊笑呀,沉浸在欢乐之中。
2、“我爸爸是一位有名的外科医生。每当我看到那些患者对他十分尊敬和感激的时候,我想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医生。”请你接着写一段话,要求展开丰富的联想具体地写出自己怎样热情地为病人解除痛苦和病人对你的感激之情。
3、这篇《送书》的短文写得具体吗?根据提供的情节,请你将它补充修改,要求写得具体而生动。
六月一日,我到新华书店去买书。走进书店,简直象走进了书的海洋。我挤进人群,买了一本《少年作文指导》真高兴。这时,跑过来一位少先队员,只见他很着急的样子。原来他也想买这本书。但书已经卖光了。我把自己的书送给他,营业员阿姨看到这情景,笑了。
四、有条理地记事
无论记事写人,都离不了事。认真写好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记叙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要有条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一般来说,记叙的顺序可按时间的先后。事物的发展的顺序和地点变换、方位推移的顺序等来写。但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
【练一练】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有条理的话。
清晨,雷声隆隆,下起飘泼大雨,接着电光闪闪,跳进水沟,挽起袖子,只见小华脱掉外衣,卷起裤管,拿起铁锹,一锹一锹地清沟排水,学校的水沟积水不通,我心里很激动,望着他的背影。
2、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两篇,分别归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3、从生活中选取一件熟悉的事,自拟一个题目,把要写的内容扼要地填在表格里,然后作文。
题目 时间 地点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怎样写好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必须抓住所要写的人物的特点,具体描写他的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1、人物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
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如:小作者记叙他的老师“那时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这是为了用她那美丽的形象和温柔的性格,衬托她那美好的心灵。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情况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比如当你成绩考得好时,眼睛会闪烁出欣喜的光芒;当你受到委屈时,眼睛又会流露出哀怨的神情;当你看到不良行为时,眼睛立刻会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这些特征,你写的眼睛就活了。第三,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次序。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2、人物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是表现在行动中的。因此要写好人物,一是要多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以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3、人物的语言。
精彩的语言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和性格等要有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能千人一腔。人物对话的表述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⑴ 先写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场合,怀着什么心情说的,然后写说的话。
⑵ 说的话写在前面,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表情、语气等。⑶ 先写说的话,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等,再接着把话写完。
⑷ 只有说的话,前、后和中间都不交代这段话是谁说的,读者一看就明白。但这种对话形式多用于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群众场合,七嘴八舌,不需要说明说话人时,也不用这种形式。)
4、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反映出人物内心
第五篇:怎样写作文
怎样写作文
小学生写文章,就是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还有自己亲身碰到的写下来,只要有意义,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心里怎么想,纸上就怎么写。把有趣的写下来,把感人的写下来,就是好作文。
一、认真地阅读语文课本,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后就能出口成章了。每天花一定时间朗读课文,要有表情地朗读,好段落,精彩的语句要背出来、默出来。“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各种书都要读,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好的章节、段落摘抄下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中华经典美文。
二、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
写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是习作的基础。(1)中心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因此,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从中心的需要。(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文章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我们平时习作,选择材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比较了解的题材,最好是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有真实感的材料。只有这些真实可信的材料,才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打动人,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引人入胜、引起共鸣。(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选择典型的材料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颖的材料,指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感受有收获的材料。因此,选材尽量选择那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材料。
生活中不是缺少“新与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平时要耐心观察,注意在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新颖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才能够达到寻美习作,以文炼人的目的。
三、精心安排写作材料。(1)并列法。即在表现文章中心是打断时间的连续和打乱空间的位置,围绕中心来连缀相关的生活片断或事件,按事情的性质选择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材料,采用有详有略的方式并列地组织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中心。(2)对比法。即用相互对立的,或用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材料进行比较,从而显示出人和事的真假、善恶、美丑,使人与事的形象鲜明,特征突出。(3)递进法。即围绕一件事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以及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安排材料。这种方法是我们习作时常用的组材方法。(4)详略法。即在表现一个中心时,对于几个类似的材料,有详有略地安排组织材料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组织作文材料,不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为表现中心服务,要切合不同文章的内容和体裁的需要,把材料合理地安排到文章中去。
四、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文章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读者的。(1)用总分法。(2)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3)用举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4)用描摹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5)用比较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6)用数据说明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除了前面所讲的方法外,为了使文章具体生动,我们还应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只有观察细致,才能把观察的景物具体生动地表述出来。
五、表达真情实感。(1)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2)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3)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文章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
六、写好文章开头和结尾。(1)写好开头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新颖的开头,不仅能使你笔下生花,而且能增加文采,吸引读者。①交待四要素开头法。即开头简单交代时间、地占、人物和事件。②开门见山开头法。即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直接表述作者的观点,点明中心,统帅全文。③描写景物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④提出问题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提出问题让人思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⑤倒叙开头法。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⑥抒发感情开头法。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⑦揭示中心开头法。有的文章一开头就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⑧介绍背景开头法。根据文章的内容需要,除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外,还介绍事情发生前的形及相关的情况。提纲挈领常变化,多读多写乐自然。
(2)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
①自然结尾法。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②点题结尾法。这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方法。要注意:如何总结全文,如何提炼文章中心思想,切忌重复文章基本内容,或重复开头等。③发问结尾法。即结尾时以发问的形式(反问或设问)提出问题。这种结尾法适合于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注意设问,反问的目的是抒发真情实感,不要牵强附会。④抒发感情结尾法。即结尾时作者对描述的事物抒发真情实感,饱含赞美之情。写作时要注意有感而发,有情而抒,不要无病呻吟。⑤启发式结尾法。即结尾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发,作者用恰当的词语能使读者思考回味,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这种结尾法一般适用于写人、记事、写景的文章,同学们写作时要注意描写要为突出中心服务,切忌毫无目的描写或为了描写而描写。⑥展望未来结尾法。即在叙述现状之后结尾展望未来,鼓舞人心,激励斗志。
写作时要注意,如果文章开头是点明中心,结尾一般是用展示未来的方法作结尾,同时,展望的内容一定要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关,切忌生搬硬套。不管什么
方法结尾,都应该简洁明了,如果长篇大论,就会冲淡正文,喧宾夺主,给读者以“画蛇添足”之感,文章的感染力就大大削弱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读优秀文章,从中受到启发,逐步掌握作文开头、结尾的方法。
小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小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作文,那可就惨了。几个原因: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5)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描写弟弟顽皮,没有举例具体说明。小学作文:看图作文最容易
窍门:依照个别的图片造句,然后将个别图片的造句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连贯词汇、描写和形容词等,便能达到基本要求。
中学作文:叙述文最易掌握
窍门:先不要考虑、担忧字数,一口气把一个人(例如我敬爱的人)、一件事(例如我难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达到文字通顺就可及格;如在内容及技巧上下功夫,还可拿高分。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应多加练习
记叙文写作
仔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
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想一想,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要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规律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就清楚、明了。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在运用插叙时不要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叙述的事情也就条理清楚。
怎样写作文
不少同学反映,对写作文很苦恼。有的同学说:“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常常两节课时间都过去了,还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最怕写作文的同学成功的体会,同学们,你谈了之后,对你或许会有帮助。作文是这样的:
我是去年9月份进入中学大门的,在此以前,我就十分怕写作文,从三年级到小学毕业,几乎没写过一篇像样的作文。我们这儿升中学不考试,假如要考试的话,我想就凭写作文这一条,我就不可能坐在中学的教室里。
上了中学以后,我仍然不会写作文,是语文老师给讲的一个故事启发了我,我慢慢懂得了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作文来。老师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新接的一个初中班集体中,有一个学生说他不会写作文,魏老师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个行。”魏老师说,那你的作文就写一句话吧。于是这位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一句话:“今天开学了。”到第二次作文的时候,魏老师对这位同学说:“这次作文能不能写两句话?”那位同学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从一句话作文开始,再到两句话、三句话……这位同学终于学会了
作文。
我的情况与这位同学太相似了,我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从一句话作文开始呢?为了让自己进步得更快一些,我决定缩短周期,也先从写一句话练起,然后写两句、三句……过了一段时间,我的作文已经逐渐成“篇”了,或者说,已经基本上有了文章的样子。
记得我写的第一句话是:“从今天起我要学习写作文了。”第二天,我又在这句话的后头加了一句话:“我相信我能写好。”说来也怪,似乎每次写都有一句话,后来就不再只多写一句了,有了更多的话要写。我发现,一篇作文也就是六七十句话,把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写出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老师很惊奇我的进步,许多和我一样不会写作文的同学也向我讨教作文经验,我说:“先从写一句话开始,这就是经验。”
今年5月份,我的一篇习作被校文学社采用,我的信心更足了,我觉得自己与去年相比,有了一个大变化,我也能成为一块写作文的料。
同学们,不要怕写作文,要有信心,你也练习从写一句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