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应对校园内外师生举办集体活动期间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做到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控制局面、减少伤害和损失,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1.本预案所指的活动或者集体活动是学校校内组织师生人数在300人以上、室内活动师生人数在100人以上、组织师生10人以上赴校外考察、郊游、社会实践、文艺演出等。
2.集体活动在举办期间,出现活动场所及周边建筑物(含临建)坍塌、活动场所发生火灾、现场秩序失控,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现场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路途中发生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在活动中发生其他影响安全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应及时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处置原则
1.保持镇静,沉着应付。发生事故后,决不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2.生命第一,学生优先。在抢救过程中,必须本着先学生后成人的原则,尤其在危急时刻,组织抢救者必须首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安全。
3.就地抢救。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组织人力对伤员进行初步的抢救,如止血、人工呼吸等。
4.立即报告,紧急救援。事故一旦发生,就要立即安排人员向公案、消防、医疗等部门求救,同时向上级教育部门和所在地政府报告求援,以便争取更大的力量投入救助。
5.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发生事故后,在救助伤员的同时,要安排专人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并迅速组织好其他师生有序疏散。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校园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刘春玲(校长)职责:全面负责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工作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副总指挥:赵艳(副校长)孙丽霞(副校长)职责:具体指挥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处理、善后等工作。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专业小组:(一)通信联络组 钱卓杰 周秀梅 孙凤魁 职责: 1.掌握突发安全事故的全部情况,按指挥部的要求收集、汇总、上报有关情况,保证期间的通信联络畅通。
2.统一调配人、财、物,调动机动车辆,负责做好处置事件的具体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
3.接待安排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指导,负责媒体采访的接待工作。
4.协助做好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二)疏导救援组
疏散引导组:宋卉 张绪林 梁绍峰 职责: 1.对开展集体活动期间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提前进行预测、评估,并对师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事故发生后,要以最快速度组织年级长、班主任等有关人员即刻赶赴事发现场,开展疏导、救援工作,引导现场人员有序撤离。(三)后勤保障组成员:詹伟 职责: 1.保护好水、电、暖等设施,保证安全用餐、用水、供电、供暖。2.搞好应对安全事件所需设备、设施物资的采购、供应工作。3.搞好财产损失的评估和统计。
四、预防和预警
目前在学校开展的师生集体活动主要有运动会、文艺演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各项活动在安全方面有需要预防和预警的地方。(一)运动会
1.运动会期间要求学生有秩序的入场、散场,避免学生因拥挤造成意外伤害。
2.运动会比赛期间,要求老师向学生宣传运动常识,避免因剧烈运动而造成意外伤害,禁止学生在比赛场地随意走动
3.学校医务室的医务人员要坚守岗位,随叫随到,做到发生意外能够及时处理。运动场主席台设置医疗点,做好伤员应急处置。安排一辆校车,以备运送伤员。
4.做好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及防范工作品中毒
5.学校要与公安、交警密切配合,做好运间的治安管理工作,维护赛场周边环境,禁止个体商贩在场地门口摆摊设点,以防食品不卫生而发生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
6.要加强赛场内的巡查工作,以防止其他安全事件发生。(二)文艺演出
1.保证场地安全、卫生,确保照明、饮水等设施符合学生身体健康要求。
2.排练及演出前,学校政教处、总务处与场地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文艺汇演场地布置,要求做到防火安全,应急照明设备正常工作,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
3、文艺汇演时学生人场、退场期间要求场地管理人员、年级长及班主任提前到位,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出人,禁止拥挤打闹。
4.在演出期间若发生停电情况,各班级要维持秩序,禁止学生随意走动、擅自离开座位。
5.学校政教处需提前做好应急疏散路线和疏散顺序的预案,可在显著位置放置逃生路线图,并在演出开始前告知参与活动的师生。(三)社会实践活动
1.提前做好外出活动的计划、安排,向家长发放书面通知及安全注意事项。
2.必须提前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书面请示,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组织。
3.注意交通安全,凡承载学生出游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必须经过交通部门检查、许可,严禁乘坐无证、无照人员驾驶的交通工具,严禁车辆超速超载行驶。4.必须有学校领导带队,并有足够的教师负责管理。提前部署责任到人,所乘各车船上必须明确一到二名教师为安全员。出发前将学生分成小组,任何人不可单独活动。离队须请假,随时清点人数。
5.学校组织师生出发前,要集中对师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重点加强对学生安全守纪和自我防护常识的教育,要教育学生远离容易引发安全事件的危险区,不得擅自参加探险类的活动、上下车及时站队,不允许在马路上互相追逐、嬉戏等。
6.建议学生外出期间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活动时注意财物安全。
7.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礼貌待人,文明活动,同学间互帮互助。
五、应急处置程序
1.学校任何人员在集体活动中发现或确认有事故发生,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或在场负责人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和救援要求等。
2.应急总指挥确认发生突发事故后,启动应急预案,并视情况报警。3.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行动,迅速到达现场,并根据职责开展工作。
4.疏散引导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开启所有安全门、通道,排除障碍,按就近撤离的原则引导人员疏散;建立警戒区域,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5.紧急救护小组立即做好救护准备。
6.后勤保障小组集中待命,根据事故情况做好后勤物资准备。7.疏散引导小组妥善安排其他师生事故后的活动,如果情况紧急,活动难以继续,则要由跟班教师迅速组织其他同学有组织的撤离现场,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尽快带回学校,同时尽快通知受伤师生家长到医院陪护。
8.后勤保障组和善后事故处理组成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努力恢复原状,尽快恢复学校教学秩序。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师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维护学校的安全局面,恢复学校教学秩序。不能因事故本身导致其他不应有的事端,避免衍生、次生事故发生。
9.善后处理小组要依靠上级做好对学生家长,特别是受伤害及死亡学生家长的解释和安抚工作。要耐心细致地处理善后事宜,切不可任意激起矛盾。
10.通信联络组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事故处理完毕后,学校要认真做好事故教训的总结教育工作,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物资保障
要做好各项大型集体活动前安全保障的物资准备工作,如通信设备(手机等)、急救药品、交通工具、哨子、手电等。
七、校园集体活动注意事项
1.集体活动必须有安全工作组织,有安全工作方案。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及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2.集体活动必须实行活动申报制度,及时向上级备案,接受上级及公安机关检查指导。
3.重视安全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活动的策划、筹备、举办等各个环节。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
4.活动的主办单位负责人为本次活动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活动的组织者为本次活动的具体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组织者不得离开活动现场,随时掌握现场情况。
5.安全事件发生后,主办方、承办方以及在场的有关部门、人员在上报的同时,要及时、有效、果断的开展先期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减少损失。
青云分校 2018年8月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
青云分校 2018年8月
第二篇:学校集体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集体出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本着“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带队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及时处理集体出游中出现的事故,力争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抵限度,妥善安置受害人员。
二、成立专业应急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根据安全应急事故的要求,应急小组的全体成员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应急随身药品,各同学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三、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报告制度实行带队老师一把手负责制
2、同学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知情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内(5—10分钟)向带队老师报告,经请示后及时向教育、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专业安全工作小组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组织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救护受伤人员,保卫同学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报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出游第一责任人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在2小时内及时向上级系辅导员汇报,安全事故工作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帮忙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置工作.4、校内报告程序:事发当事人或目击者—安全事故小组成员—带队老师—所在院系—学校
5、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责任.四、集体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1、在举行集体外出,大型活动前必须加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事故发生。
2、在没有做好周密安排之前绝不允许到不熟悉的地方旅游,在举行大型活动时不允许盲目地模仿影视人物的危险动做作为活动项目。
3、在出游过程中发生突发事故,必须迅速把同学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及时将事故信息向系带队老师汇报,由带队老师向学校汇报。
4、身先士卒,指导在场人员及时抢救,尽全力减少人员伤亡。
5、调派人员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救治,同时向120报警,请求援助救护伤员。
6、及时向110报警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并请求其他部门支援。
7、出游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小组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8、做好事故上报材料,反思事故发生隐患。
2009年10月
第三篇: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工作,确保把意外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建立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领导机制,落实责任。特制订如下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领导小组
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朱廷龙
副组长:侯宇思、沙延津、吴中岩
成员:吴中实、安希奎、张桂菊、李玉宝、孙长志、宋
克功、王沅、乔本庆、李明午、王颖、汤家斌、杨秀清、徐少夫、吴国岩、徐绍绪、刘伟、各班主任。
二、具体工作组织及应急措施
(1)意外伤害应急组
组长:侯宇思
组员:吴中实、孙长志、徐少夫
职责:如发生校外人员来校滋事,或学生间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由应急组成员负责保护现场,控制肇事者,对被伤害者进行紧急处置,并立即送到医院抢救、治疗。
(2)火险应急组
组长:侯宇思
副组长:沙延津、吴中岩
组员:吴中石、孙长志、吴国岩、邢邦伟
职责:如发生意外火险事故,电火由电工吴国岩、邢邦伟立即切断电源。应急组成员组织学生用湿毛巾堵住口鼻,由规定的安全通道迅速离开现场,并同时开动现有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抢险。应急组成员要最后撤离。
(3)安全巡视组
组长:侯宇思
副组长:沙延津、吴中岩
组员:杨秀清、吴中石、孙长志、吴国岩、各学年主任职责:每月一次校园安全大检查,排查校园内各种安全隐患,及时预防。消除各种隐患,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4)学习宣传组
组长:沙延津、吴中岩
组员:吴中石、孙长志、各学年主任、各班主任
职责:坚持经常的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常识的学习,在师生中树立“安全第一”“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使全校师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5)后勤、保障组
组长:杨秀清
组员:吴晓莉、于淑华、王亚君
职责:安全工作的设施及物质保障。
(6)信息组
组长:朱廷龙
组员:吴中石、孙长志
职责:将校内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地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家长、医院、110、119等)报告。
(7)卫生组
组长:杨秀清
组员:吴中石、徐少夫
职责:搞好全校师生的个人卫生工作;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抓好食堂饮食卫生工作,防止出现食物中毒;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三、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岗位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在学校安全工作上,学校实行目标管理,各级领导,全体教职工要明确责任,落实到班级、到人。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者要给予表彰,对不负责者要严肃处理,对工作出现疏漏或出现重大事故,或事故处理出现失职的,要追究当事者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盖州市陈屯学校
第四篇: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内容: 学校内突发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妥善处置学校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障师生安全,减少损失,维护校园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讯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学校结合县教育局安全工作要求,针对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校园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学校财产、师生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等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危害的各类紧急情况。校园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安全事故(火灾、公用设施故障、建筑物倒塌、学生集体活动中发生事故、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等)、群体性事件(严重校园治安案件、游行等)、自然灾害(台风、破坏性地震)等。本着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协调配合、依靠科学、整合资源等原则,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健全应急预案,掌握应对突发事件主动权,保障师生安全,减少损失,促进校园的安定与稳定。
二、应急与响应级别
校园突发事件按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重大性、特大性三个级别。应急响应相应级别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
1、一般性突发事件:在校园发生的可能涉及师生人身安全,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以学校为主可以处置,按规定必须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的突发事件。起动Ⅰ级响应。
2、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发生的,对师生人生安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伤害,死亡1人以上或多人伤情严重,需由学校和当地党委政府及所属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处理,甚至需由地方党委政府组织部门处理,按规定必须向市教育局报告的突发事件。起动Ⅱ级响应。
3、特大突发事件:对师生人生安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造成特别重大危害和恶劣影响,出现跨学校甚至向社会蔓延扩散的态势,死亡3人以上,需由当地党委、政府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协调处置,甚至需由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处置,按规定必须向省教育厅报告的突发事件,或按有关应急预案确定为特大级别的紧急情况。起动Ⅲ级响应。
三、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
1、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其成员有学校党支部委员、副校长、办公室主任、总务处主任、教导处主任、工会主席组成、班主任。
2、主要职责。居安思危,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安全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对策和措施;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3、公共事件应急机构电话。消防(119)、公安(110)、医疗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122)。
4、学校成立抢险救援应急小组。成员由年轻骨干教师组成,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后,做好自身安全防护,迅速撤离现场周边人员,抢救受伤人员,防止和控制事态蔓延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四、临时现场指挥部
学校一旦出现火灾、群体性活动安全、公共卫生事件、房屋倒塌、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后,学校负责人、各处室负责人和教师应迅速到达现场及相关的工作岗位,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组成临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安排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抢救、自救和疏散工作,立即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抢救及现场处置工作。必要时县教育局可派有关领导直接参与学校临时现场指挥部的工作。
五、应急预案
(一)校内发生火灾漏电、房屋倒塌等紧急情况预案
1、切断各楼层电源。
2、发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灭;火势蔓延,急打“119”;房屋倒塌且有人员被埋入,急打“110”、“120”,并有组织、有序地进行抢救。
3、迅速向县教育局、教办有关负责人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学校教师、门卫和其它员工组织学生有序撤至安全地带,并阻止学生救火救灾。
5、配合消防、医院等单位,做好自救工作。
6、尽可能保护现场,做好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词记录。
(二)学校食堂发生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腹泻等症状,班主任、行政值班、科任教师应立即报告校长或德育副校长。
2、迅速与县医院取得联系,采取就地救护。并报告县教育局、教办。
3、由校长就事态情况迅速组织采取救护措施。
4、对食堂中的留样食品、蔬菜由食堂业主负责送交总务处,由总务处对这些预留样品实行封存,以备查验。
5、学校就事态发展情况应迅速与家长联系,并定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态发展情况。
(三)校外不法人员进入校内实施暴力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来人一律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2、来人已强行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行政值班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3、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物等,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①迅速报警(110)。②迅速报告校长或校园治安保卫组长。③对歹徒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④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入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4、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凶器,保护好案发现场。
5、组织校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如“非典”、“流脑”、“禽流感”等),而师生中又出现与该病相似的症状时,各班班主任要马上报告校长或行政值班领导,并及时与该生家长联系,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诊为传染性流行病或疑似传染病,学校立即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如实、迅速报告县教育局与县防疫站。
2、对该学生所在班级及任课老师办公室、全校有关公共场所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
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必须经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校上课。
4、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该班任课教师遵照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根据上级指示,随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5、在有关部门指导下,采取一系列防范及保护措施。
(五)防汛应急预案
遇到突发事件或灾情,及时下达临时紧急处置指令,并迅速向教育局领导汇报,做好防汛值班记录。若出现交通、通讯中断,校长要切实履行法人代表的权利,科学决策,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当受台风或强热带风暴影响风力达8级以上,暴雨日雨量达50.1毫米以上或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将达起始标准后,学校校长或书记必须到位,加强值班,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当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时,学校领导成员全部到位,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组建各类防汛抢险队伍,落实抢险物资,并通知学生家长接送学生;当暴雨袭击,学校防汛领导组要立即召开防汛紧急会议进行紧急部署,学校可以依情停课,并迅速组织师生转移。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学校应及时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县教育局、教办,及时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报警并组织营救,及时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转移和安置师生。学校要根据灾情,联系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做好抢救、转移和安置受灾师生工作。
(六)学校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发生其他突发事件(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等),学校负责人、各处室负责人和教师应迅速到达现场及相应的工作岗位,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组成临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安排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抢救、自救和疏散工作,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抢救及现场处置工作。具体应急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预案。
六、报告与响应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活动组织者或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突发事件的教师,为该案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以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组织、指挥、抢救、控险等报警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组织、抢救和报告工作,若接警后拖延、推诿等,一律视为玩忽职守、失职或渎职。学校视失职情况追究失职者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严肃的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2、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全校教职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要把抢救、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视为第一要务,站好岗,值好班,不得临阵退怯,更不得采取事不关已的回避脱逃手段,否则,将视作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校领导应身先士卒,坚守岗位,最后撤离。
3、校园出现突发事件后,学校负责人要以最快的速度向县教育局报告。当事人(第一报告者或知情者)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的召集下,在事发2小时内,认真、仔细、如实地填写突发事件有关表格,以备查用。
4、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工作,维护校园稳定和社会稳定。
七、宣传与演练
学校要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演练和应急常规培训,同时要根据学校应急工作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使应急部门、机构、人员明确岗位与职责,增强配合与协调,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及时发现预案和程序之间的缺陷,并根据演练情况和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第五篇: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06
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及时正确地处置各类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或损失,特制定此预案。
一、校舍安全事故处置方法
1.事故发生后,如有伤亡人员,要尽一切可能及时、积极、努力进行抢救治疗工作,并做好死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2.要及时将事故情况,特别是师生伤亡情况报告教育局。3.应配合有关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4.要立即组织力量对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凡属危房,要采取果断措施封闭停用,杜绝再度发生伤亡事故。
5.要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师生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从严查处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直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及时公布事故的调查处理结果。
6.对倒塌校舍的修缮,要严格依据《建筑法》和《中小学安全须知》的规定,严格按照基建程序,从严把好质量关。未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二、体育安全事故处置方法
1.一般皮肉擦伤开裂,送卫生室或医务室,由卫生老师清创、敷药、包扎,严重者送医院缝针医治。
2.一般肌肉筋腱扭伤、拉伤,早期冷敷,减少出血,减少肿胀,后期热敷,理疗,按摩,休息制动。
3.因摔伤、砸伤,造成明显或不明显脱臼、骨折,均应先设法用木板、硬纸板将受伤部位固定,不使错位,减轻疼痛,避免加重损伤,然后急送医院,检查诊断治疗。
4.因摔伤、砸伤,伤及头部,头昏伴呕吐,呈明显脑震荡症状者,应急送医院,检查诊断治疗,即使脑震荡症状不明显者,也应送医院诊断为宜。
5.凡发生上述3、4情况,有关教师、校方应设法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到医院,了解、参与治疗救护意见。
三、集会与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处置方法
1.室外大型活动发生突降暴雨之类情况,易产生骚动和混乱,活动组织者应统一指挥,有秩序地依次退场疏散,以免随意奔跑。互相冲撞拥挤,发生倒地踏伤、压伤事故。
2.室内活动突发因电线短路等情况起火,形成火灾,活动组织者应坚守在场,镇定指挥,按照消防安全事故处理办法,明令各班班主任,按指定出口带班退场疏散,直到全部学生撤离,活动组织者方可撤离。
3.遇学生室外因暴晒闷热中暑,将其扶至荫凉风口处稍稍休息即可。4.明显骨折、炸伤、头部着地拌头昏呕吐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5.因挤压践踏有强烈痛感者应立即送医院仔细检查谨防内脏器官受伤损,延误治疗。
6.属上述4、5两类情况,学校应及时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到医院,参与救治意见。
四、劳动安全事故处置方法
1.表皮划破,清创后涂红贡水或贴护创膏,若伤面大且肌肉开裂较大,则送医院缝合。
2.若玻璃碎末或铁屑扎伤,且伤度较深,应送医院检查清除,谨防肌肉内含残留物,造成严重后果。
3.若为铁钉刺破扎伤,不应简单清创敷药,还应送医院打破伤风针。4.若眼睛刺伤或溅入铁屑,不应揉擦,急送医院检查救治。5.若高处坠地头部着地,头晕拌呕吐,急送医院检查,即使头晕而无拌呕吐现象,也应送医院检查。
6.如遇学生触电,勿以手去拉开,应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拨离带电物体,同时,查找电源开关,切断电源;触电者若已昏迷,应急施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救治。
8.若断指断臂,急扎受伤处上部肢体止血,拣拾断指断臂清洗后浸入生理盐水(切记不可浸于酒精或消毒液中),随人急送医院救治再植。
9.若手指轧入车床,应紧急关车制动,而不要强行拉出。10.重大事故应及时通知事故学生家长到医院,参与救治意见。
五、教学实验安全事故处置方法
1.若遇触电,应立即关闭电闸,切断电路,再用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线等导体分开。
2.触电者若骤然停止呼吸、心跳,应即施人工呼吸,并急送医院。3.若一般酸液溅入皮肤,应立即用水冲净,可减轻灼伤;酸液溅入眼睛,除即用水冲,还应送医院检查救治。
4.使用酒精灯不慎起火,应用毛巾、沙土、衣服覆盖扑灭,忌浇。5.因起火烧及衣服,严重者忌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可就地打滚灭火。6.烧伤、烫伤均应送医院检查治疗。
7.重大事故均应及时通知家长到医院参与救治意见。
六、学生宿舍安全事故处置方法
1.跌伤、骨折、头部受伤送医院检查救治。
2.发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灭;火势蔓延,急打“119”。3.火警发生,宿舍管理员应保持冷静,迅速组织学生疏散。4.如遇陌生人强行入舍袭扰,劝阻无效,拨打“110”。
七、校园安全保卫事故处置方法
1.遇来人来访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2.若来人已强行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3.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先应制止、制服,同时拨打“110”报警。
八、消防安全事故处置方法
1.一旦发生火灾,立即组织教职工扑救。扑救时要先救人后救物,优先保护未成年人不受火灾侵害,先断电后救火,并注意顺风救火。火势蔓延,要迅速拨打电话“119”向消防专业人员报警。
2.火场人员要保持镇静,明确自己所在位置,分析火情,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3.火灾发生时,忌盲目开门开窗,以免加速空气对流,火势蔓延;如室内烟浓,教育学生以低身姿势撤离,以免因烟呛晕倒窒息。
4.火场人员要有秩序的迅速撤离火场。在逃生通道上,不可蜂拥而上,乱作一团。可先按照消防标志所标明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
5.身上着火,如果来不及脱衣服,可以卧倒在地打滚,把身上的火压灭。
九、交通安全事故处置方法
1.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切不可惊慌失措,要抱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出现的交通危险或发生的交通事故。
2.拨打“120”救护电话和拨打“110”、“122”报警电话,请求紧急救援。
3.通过可利用的通讯方式,迅速将情况向本单位及运输工具所有人、经营人报告,请求紧急救援。
4.通过可利用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号,向就近的单位或人员请求紧急救援。
5.请求紧急救援时,要将出现的交通危险或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危险或受损情况、受助要求向救援方讲情楚,或者将向外界请求紧急救援的信号显示表达明确。
6.在场师生要注意保护现场,以便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故成因、责任人,正确合理的进行善后处理。
十、饮食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在有关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对食物中毒者作急救处理,然后迅速送往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2.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在短时间内发生数量较多的病人,怀疑与某种食物有关系时,应迅速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3.当证实是某种食物中毒时,应迅速组织处理抢救,如催吐排毒等。同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4.中毒者吃的剩饭、炊事用具、饭菜成品、半成品等都应封存待查。5.初步查明可疑食物被污染的原因,写成书面总结,以防再次发生。6.必要时指导现场进行消毒。
十一、溺水事故处置办法
1.发现溺水事故后,要镇定、勇敢、果断、迅速地救人。人溺水7分钟后,就可能死亡,因此,救人如救火,各种救助措施均应力求加速进行。
2.利用救护器材。在岸上实施救护时,可将竹竿、浮球、救生圈、绳索等器材抛向落水者。即使直接入水救护,也应尽可能把可浮器材抛向救溺水域,以备急用。
3.直接游泳救护
把溺水者的脸部托出水面,让其有呼吸的机会,并且,用语言使溺水者安定下来,配合救护者游回岸边。对于过分紧张挣扎的溺水者,应避免被其托住,如被抓、抱,则应迅速、果断地解脱,再采取安全措施,然后拖带。
4.出水。溺水者处昏迷状态时,全身是松弛的。出水和负送要特别小心。出水时,把溺水者从下往上推的方法比较困难。救护者在上,把溺水者从下往上拉的方法较好。
5.负送。为了及时倒清溺水者肺腹里的积水,负送溺水者时,不宜仰抱宜用俯卧肩背的方法。
6.就地抢救。溺水者出水后,立即排除呼吸道异物、水,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千万不要因为远途运送溺水者或约请医生而错过急救的时间。
7.救助落入冰窟者,应注意在接近冰窟口时把身体爬在冰面上,以防冰层再度断裂。同时递上绳子,衣服等救助物品,让其抓住,但不要硬拽,双方小心配合,以脱险镜。
十二、地震事故处置办法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
2.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于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3.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衣服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颈,或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
4.不同环境下组织避震
1)教室内: ① 老师觉察到地震预警现象或听到地震警报时,立即下达紧急躲避命令,指挥学生报头、躲藏在课桌下,老师躲藏到讲桌下面。② 提醒学生不要把身体暴露于课桌外,呆在原地不动,持续一分钟左右或振动停止。③ 回想疏散路线,携带以备的必须物资,发布疏散命令,配合楼内的指挥人员,指挥学生紧急有序地疏散到户外疏散集合区。
2)实验室内: ① 实验室教师首先指挥学生熄灭正在使用的明火,关闭水、电、煤气,处理掉正在使用的有害药品。② 下达避震命令,可选择就近的实验桌下、矮柜旁、内墙根、墙角作为避震空间;远离玻璃、避开悬挂物、离开药品柜。③ 提醒学生保护眼睛、口、鼻和头部。避震约一分钟左右或振动停止
石门中心小学 2006年8月
石门中心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根据天祝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天祝县教育局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结合《石门镇教育辅导站安全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学校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一)食物中毒事故。
(二)传染性疾病。
(三)自然灾害造成建筑物倒塌或突发性危房倒塌事故。
(四)火灾事故。
(五)学生活动意外伤害事故。
(六)其它不可预见的事故。
以上事故,团体受伤害3人以上视情况启动该预案。
二、指导思想
在县教育局和石门镇党委、政府,辅导站的统一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关于“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方针,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
三、应急处理领导机构
(一)成立石门中心小学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叶多杰才让(中心校校长)联系电话:*** 副组长:杨怀兰(教导主任)联系电话:*** 赵富贵(后勤主任)联系电话:*** 成 员:芦东海(会计)联系电话:*** 李小道(安监员)联系电话:*** 李华芸(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杨怀兰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电话:318507
(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内设四个组
1、综合协调指挥组
组长:叶多杰才让
成员:杨怀兰
职责:(1)全面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组织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2、现场处置组 组长: 李小道
成员:周俊 安国雄 魏红艳 李明花 贲林花 兰秀林 李华芸 职责:(1)迅速查明事故的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2)具体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3)统一组织施救队伍开展具体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组长:赵富贵
成员:张海宁 李淑琴 张海智
职责:(1)统一指挥后勤保障队伍;
(2)筹措调集应急工作所需的物资和资金;(3)做好事故紧急善后处理工作。
4、宣传报道组
组长:杨怀兰
成员:芦东海 刘祯
职责:负责宣传报道和材料的整理与上报工作。
四、报告程序
中心学校在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在第一时间内将事故情况报告中心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及时向区教育局和办事处党工委上报。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紧急召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是否启动预案,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积极协调和配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好事故的紧急救援工作。
五、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一)根据事故类型,开展各项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了解事故现场情况,研究抢救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全力开展抢救工作。
(二)在抢救伤员学生的同时,控制危险源,减少事故损失。
(三)及时送伤员学生到医院急诊抢救。
(四)积极配合做好学生家长的安抚工作。
石门镇中心小学200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