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御景苑项目材料管理制度
1、对进场材料的外观、包装、规格、尺寸、数量等进行检查,现场材料验收要认真核对,包括送料签认单、产品质量说明书、实验报告、备案证明等。并保证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与实物的一致性。当质量证明文件为复印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复印件应当由提供单位盖章 ②由经手人签字 ③注明复印日期。
2、数量验收,应采取计量方法进行验收。需要过磅的应检斤计两;需要检尺量方的,应检尺计量;需要点数的,应计数。需要抽检的应按比例抽检,以实际检验的数量为实收数,做到验收准确及时。
3、当有复验规定时,必须从进场材料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复验,严禁场外抽取,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复验项目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确定,按规定需要见证的,监理建设单位的见证人员应及时到场见证,见证率为100%。
4、未经验收的材料或设备一律不得提前卸车、使用或安装,如擅自使用未经验收的材料设备所造成的后果一切由使用单位承担。
5、在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现场工程师、监理人员必须对进场的建筑材料进行跟踪检查,防止未经报验或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造成质量隐患。
6、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反馈,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点收入库手续。
7、甲供材需提前10天提报计划,材料进场后现场人员做好进场材料台账。
第二篇: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1、所有原材料进场前,应随车提供出厂批号及质量保证书。钢筋、水泥查质保书并试验合格,砂、石进场对货源的规格区进行抽样,当变更货源时应先做试验,合格材料方可组织进场。
2、进场材料应有专人负责收货,分别建立台账,分规格、品种、产地分别堆放,并在明显处挂牌表示。
3、进场后按批号取样送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挂合格标志显示其试验合格。
4、原材料进场应堆放整齐,便于分区及现场文明。
5、进场原材料由专人验收、专人建账、专人发放,发料人应该对材料规格、品种、性能清楚,并做到收支相等,账物相符。
6、砂、石材料的堆放和堆场要求:a、砂、石分品种、规格、产地分别堆放;b、场地应平整,并有一定坡度,保证排水畅通。
7、水泥堆放:a、包装水泥应分品种、标号、厂名、出厂日期和批量分别堆放;b、堆放高度为6至8袋为宜,各品种应有不小于70公分的通道;c、四周垫高20公分以上,应防止雨水从四周浸入和湿气重使水泥受潮;d、水泥按批量组织进场堆放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8、钢筋和半成品堆放:a、钢筋进场应分品种、规格、生产厂家、批号分别堆放,不得混堆; b、进入堆场按品种、规格、生产厂家及质保书审理编号建立台账;c、取样送试验室抽检,合格后标牌;d、发货人根据领料单规定的品种、规格及数量发货;e、对试验不合格的钢筋直接做退场处理;f、原材料试验的数据应纳入技术档案;g、堆场应设支墩,堆放整齐,防止腐蚀。
第三篇:原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为加强建筑工地进场原材料的管理,强化质量监控,完善材料使用的行为规范,确实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法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1、施工工地使用原材料:如钢筋、水泥、石子、砂用于结构的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除具备合格证、检测报告外还必须抽样送检测中心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2、抽样时必须三方(建设方、监理方、施工队人员)同时进行取样、送样进行检测。
3、上述规定必须复验的原材料而未进行复验即使用的,每发现一次处罚施工单位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并暂停施工,待复验合格后方可复工。
4、材料必须经检验、复验后才准使用,如在实际施工以次冲好、或者随意使用其它型号、规格的材料,一经发现除责令必须更换为原样品相同的原材料、半成品外,处以施工单位该分部分次造价的10%~20%罚款。
5、对于发现不合格材料、半成品、设备造成工程缺陷、事故的,处坚决返工重做外,处以施工单位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原材料进场报验程序
承包商
原材料施工(厂家)备案申报 总监办
第四篇:机械设备进场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进场管理制度
1、各类机械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常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机械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
2、垂直运输机械进场必须有企业资质证书,安全许可证书方可进场。
3、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该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
4、机械进入现场必须实行定期检查,大型机械必须有日检查记录,各类机械必须一个月检查一次。
5、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执有效证件上岗。
6、施工机械进入现场要求精心保养,做到十字作业(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及工作场地的环境保护。
7、机械进场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后方可使用。
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望江水岸项目部
第五篇: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一、编制目的
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经理部,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分承包单位原材料进场的控
制。
三、部门职责
1.工程部负责物资采购的归口管理工作。
2.经营部负责开工前提供单位工程合同、工程预算及单位工程材料预算, 以及提供主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3.工程部负责检查和监督项目经理部做好材料进场的质量检验工作.4.材料员负责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证,并取得相关的证明资料。凭证手
续不全,一律不收。将合格材料的凭证手续汇总备案,以备追溯。5.施工员和质检员应做好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材料进场质量检验的落
实,防止弄虚作假,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四、措施及方法
1.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首先从原材料的控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所有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时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做到比质比价,质量第一,品质证明与物相符。
进场材料由项目物资部、质保部联合验收。首先进场材料必须“三证”等资料齐全。其次钢筋、水泥等必须经复验合格。
最后样品认可,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或甲方验收,通过后方可使用。如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材料,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材料,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材料,过期失效、变质受潮、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等不得使用。当材料需要代用时,应先办理代用手续,经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同意认可后才能使用。
1)材料采购程序流程如下:
2)原材料检验程序
材料检验流程
3)相关人员职责
A.项目试验员
对进场物资进行取样和送样并填写试验检测申请单。B.项目材料员
对进场物资的材质证明、数量、外观进行检查和验收。
安排物资的贮存保管和经外观及化学性能检测合格后的物资发放工作。4)工作程序
A.进场物资的检验、验收
为了保证用于工程的物资满足规定的要求,所有物资于进场后都必须先行接受检验或试验,经证明合格后方能允许使用。
B.进场物资的取样由项目试验员负责进行。
C.物资的进货检验由材料员及试验员负责进行。材料员负责材料的外观物理性能检验,试验员负责材料的性能检验。
D.材料进场后,材料员清点材料,填写料具验收单,核对送货单内容与采购合同的内容或事先的协定是否一致,不一致则应通知采购责任人及时与材料供应商联系协商处理。
E.材料员根据采购合同及送货单核对到场物资数量,并检查是否与合同要求或通常要求的各种证明文件齐全。
F.当物资的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时,材料员可拒收该批物资并通知采购员退货。
G.送货单准确,有材质证明及物资经检验合格的,材料员在验收单上签字。2.进到施工现场的材料由项目部材料部门组织人员同质量部门进行验收,验 收时根据签订的购销合同要求和国家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及售后服务等进行验收。
3.进场的钢材对其外观质量直径(厚度)、数量、出厂合格证(牌号、批号、规格、数量)进行验收;检查质量证明书包括牌号、批号、规格、数量、化学分析、机械性能等应符合规范要求;质量证明书如为复印件必须有持 原件单位盖章并注明原件存放单位、进场钢材的牌号、批号、规格、数量 及经办人签字;
4.进场的水泥对其水泥标号、出厂日期、生产厂家、数量及准用证(证书有 效期)和质量证明书包括水泥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生产厂家、数量、安 定性、细度、强度实测值(二十八天强度后补)等进行验收。
5.进场的中砂、碎石对其外观质量、产地、细度模数、级配、含泥量、泥块含 量等指标进行验收。
6.进场的砌体材料外观质量、截面尺寸(长、宽、高)、数量、强度等级、强度实测值等进行验收。
7.进场的防水材料、保温材料、装饰材料必须合格的准用证和质量证明书。8.对进场材料需卸到指定的地点,且按规定要求卸货,不得野蛮装卸。9.对进场材料验收不合格的不得用于工程,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退货,且
做好退货记录。
10.对供应商供应的材料质量情况做好记录以便以后采购时作为评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