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香人生路稿——20111025
只道是寻常
想在如水的日子里写下如水的文字,想用如水的心情盘点流年的烛光曳影。在时光的沧海桑田里,再不堪的回首都会点燃澎湃的激情,再无盐的点滴都会击溃心中最坚固的防守。驿路不断嘈杂上演的浮世绘消磨掉了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人淡如菊,人生如简。
灯下闲读,红袖添香一向是我学生时代所期许的恬淡,但大都市的浮华乱眼,推杯换盏已把工作冗余的闲暇挥霍的肆无忌惮,那种温馨隽永的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远,但并不是说我们已经默许了这种杯酒人生的自我放逐。尽管我们做不到的陶渊明结庐人境,宁静致远,但或许我们可以期许这种一杯香茗,一卷书香的小资人生。
古人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鄙人愚钝资质尚浅,从来没有在书中捡到过钞票邂逅过美人,但读书的爱好还是未改初衷、兴趣盎然,一直坚持到今天。节假日旅来游去的唯一感觉就是到处都是人山人海,还是觉得家里最好,没有了街头的比肩继踵,没有了平时工作的案牍之劳形,可以随意的消磨一方安宁,感受一份从容,煮上一壶咖啡,让书香在静谧之中馥郁,享受自己的生活,品读别人的人生。
读书是感悟人生的途径。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将读书与行路联系在一起,自是有一番道理。《旧唐书·魏徵传》中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书为镜,我们可以走更少的弯路。世上路最多或直或曲或宽或窄或平或陟,却无一条完全一样,路之“书”最“厚”,谁也读不到最后。走一程,读一程,思一程,悟一程,思而悟,悟而行,行必高远,而脚印就是我们发表在路面上的一篇篇或深或浅的读后感。读书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读书就是在读人生。书读到一定境界,空间和时间的阻碍就荡然无存,人便有了天马行空的自由自在,心灵便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开放和自由。百花没有读书香,腹有诗书气自华。
红尘路,尘世羁,不读书的人就像大漠荒原里的驼舟,迷茫的找不到归去的方向,或者就像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因为没有归属感而继续自己的寂寞沙洲冷。不求读很多书,只求寻觅这一种精神上的化境。
无敌——高小兴
第二篇:书香相伴人生路
书香相伴人生路
小时候,我便和书解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历经人生几十载,书仍然是我不离不弃的朋友,伴我走过漫漫人生路,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所接触的书就是黑白的连环画,一本本的连环画,让我认识了一个个的朋友:小英雄王二小,黑旋风李逵,舍生取义的刘胡兰,„„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一堆孩子的头聚在一起,看宝贝似的盯着一本连环画,甚至在月下的游戏里,都做着动作模仿着连环画中画的人物,幼小的心灵被这些人物深深的沾满了。后来渐渐大了点,好像是小学四年级时吧,我竟然开始翻父亲的书,那时父亲是民师,家里的书自然比别的孩子家的书多了些,我懵懵懂懂的看了小说,现在书中的情节大致都忘了,但书的名字我却依然记得:《杨家将》、《呼延庆打擂》、《七剑下天山》、《江姐》、《少年维特的烦恼》„„我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把那些书看完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把不认识的字冲过去的,只是记得,一个小女孩被书中的情节所牵挂,只是记得自己像个小大人似的坐着院子里的阳光下看书,这些情景也就定格在对童年的回忆里,让我回味不已!
上初中时,好像没有什么时间读老师眼中的闲书了,只是记得早读比谁起的早的读书,晚上在教室做题,比谁回寝室睡的晚。对书的记忆好像最多的就是课本了,除了课本,好像还有当时学生订的杂志:《课堂内外》《中学生数理化》„„反正是对升学有用的书籍,现在想来,那就是应试教育造就的现实吧!尽管如此,我还是感谢初中的生活,毕竟,我知道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知道了徜徉山水间的欧阳修,知道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同时,还让我知道了四大名著,知道了《史记》《儒林外史》„„让我真正的品味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感受的中国古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读书的视野更加的开阔了!
从此,我的读书欲望开始变得贪婪起来,想把所有的书都一一阅完,我喜欢上了辛弃疾的豪迈,也喜欢李清照的细腻。我感叹俞伯乐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之交,也悲哀于王安石与苏轼的志不同道不合。在刘鹗的《老残游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莫伯桑的《羊脂球》、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中,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从前的社会。我还大量阅读了《平凡的世界》《雷雨》《呼兰河传》《王子复仇记》、《基度山恩仇记》、《高老头》、《巴黎圣母院》、《飘》等中国文学作品和外国的经典名著。
工作了,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又读了大量的理论书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玫瑰与教育》„„,这些书籍让我变得更为理性,工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读书也不再仅仅限于文学类的作品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让我仿佛看到了黄尘古道,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中里巴人写的《求医不如求己》,让我佩服中里巴人的医术,更佩服他能把艰涩难懂的医理讲的深入浅出;《人生百科全书》让我更多的了解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书,让我的思想变得更为深邃,让我能够从容的应对社会!
一路走来,我在不断的阅读,读社会这本无字的书,让我增添了许多生活的知识,启发了我的思维。同时,我又在有字书的引导下,走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让我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
书香相伴人生路,让我的人生更加的丰富多彩!书香相伴,终生无悔!
书香相伴人生路
新郑市黄水路小学
岳俊玲
第三篇:书香盈满人生路
书香盈满人生路
花开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时。人生各个站台亦如此,皆有阴晴圆缺,我们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从危机中看到转机,无论逆顺得失,从容地面对生命赐予我们的一切,这者智者的活法。
周末,书屋。看书的人了了无几,且不说上班族没时间看书,单是和我一样的中学生却也没了踪影。虽然读书不一定要去书屋,可这客观反映了如今很少有人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寻找书中黄金屋。
当韩寒提着大红灯笼一路高歌而来,当郭敬明带着:“死亡的悲剧”蹒跚而来时,所谓的“80后”乇乇底底地感冒了,社会乇乇底底地感冒了。门都变成了三重,城都变成了幻影,长安与不再长治久安,甚至梦里都吟诵着“梦里花落知多少”。漫天飞舞的纸片全是些闲言碎语,然后所有的文章合都成了清一色的无病呻吟;;然后所有的青少年开始烈军属那些从未体验过的悲伤与颓废;然后这天就突然冒出一个少年写手,那天就突然就蹦出一个天才作家。不知道是谁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此刻看来,这番话却显得这般苍白无力。
是我们的社会病了?这帮“80后”这样推来推去,是不是意味着文学世界尤其是阅读方面出现了危机?又或者抑制这番局面就应禁止青年学生阅读?
其实不然,换一个角度看,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说明了学生是喜爱书喜欢阅读的。把阅读说成悦读再好不过了,这样便把阅读与快乐联系在了一起。只需正确引导学生读经典,好读者不如乐读者。这便是一种转机。
阅读可极大游之乐,我们时间有限,阅读之心灵空间无垠。悠悠间万里山河踏遍,乘黄鹤神登黄鹤楼,随雁悠然落江边,征蓬万里出汉塞,觥筹交错繁华赏长安。阅读让生命的阅历陡然增加,收获了心灵的震撼也从精神上收获了一份富足。阅读可极天思考之乐,苏格拉底说过,没有思考便是失败。而阅读恰恰是我们思考的开端。读到圆明园的短章佚简不禁心酸,何等的辉煌竟一日火光皆为废墟,为何?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会想,是怎样的灵魂才会在阳光下独自盛开,孤独地装扮世界?
人生不平书香引,书香盈满生路。不必为暂表面的的现象所困惑,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这也就是从危机变为了转机,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四篇:漫漫人生路书香伴我行
我是中国人沉默不是懦弱
忍耐不是麻木
漫漫人生路书香伴我行
假如有人问我,在你近三十年的人生历程中,你最喜欢什么?我会说:我喜欢泉水,他给了我清雅纯洁的心境。我喜欢大海,他给了我无私博大的胸怀。我喜欢高山,他给了我坚强无畏的意志。而我最喜欢的是读书,他给了我认知世界的双眼和教书育人的自信。悠悠三十载,书香伴我行。童话是我儿时的亲密伙伴,我羡慕白雪公主的美丽与善良,我想拥有东方阿拉丁的智慧,我想骑上那匹会飞的木马环游世界,我痛恨渔夫夫妇对金鱼的贪婪,我钦佩身材奇小的大拇指的勇敢,我心疼艾丽娅为解除十一位哥哥魔法的诅咒而忍受的痛苦,真善美是我儿时天空中最美的星星。
悠悠岁月,浓浓墨香,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已是一名高中教师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肩负着社会赋予的特殊使命,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心灵的塑造者,读书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素养正取决于此。工作中遇到困惑或心情沮丧时,我最愿意找一本好书,与之倾心交谈,读一本好书,如同跟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每每与“无声”朋友交谈,我的心情就会宁静而放松,从而走出迷茫与困惑。
书滋润着我平凡的人生,不管远方是彩霞满天还是阴云密布,成长,有书香伴我前行,此乐何极!
第五篇:漫漫人生路,书香伴我行
漫漫人生路,书香伴我行
长岭中心小学 王雪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漫漫人生路,书香伴我行》。寒来暑往,岁月如梭,眨眼间,我到长岭工作已是第四个年头了。四年来,长岭对我来说,熟悉的地方是少之又少,唯有农家书屋我最熟悉。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过与我一样的困惑:教师工作辛苦,工资不多,学生像皇帝一样难伺候,家长像上帝一样挑剔,压力像大军压境一样严峻?是的,曾经的我经常被这些困惑所头疼。一次无意间,我来到了长山冲村的农家书屋,在这里看到了名目繁多的各种书籍,这些书文字流畅,通俗易懂。从这些书中我找到了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对教育充满了希望,对教育的定义也产生了改观。从他琐碎的叙述中,我明白对现实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征,真正的强者是积极想办法的。命运把他扔到天空,他就做鹰;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把他扔到大海,他就做鲨。他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犹如一泓清泉,滋润我久旱的心田。从此,我知道,要做一个好老师,从好心态开始。方法可以学,摆正心态是关键。
正是这样一间小书屋,里面却暗藏着一个大社会。它让我徜徉在书海的世界,忘却了一切的烦恼。读《爱心与教育》让我知道了为
人师者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读《民主与教育》使我明白了学生也有说“不”的权力;从大教育家孔子那里知道了爱就是教育;从陶行知先生那里知道了生活就是教育的大课堂„„
在农家书屋的陪伴下,我也从一个幼稚的教书匠成长为了一个从容镇定的老师,因为书给了我力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促生者,道德的引路人,我面对的不是钢筋水泥,建造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鲜活的生命,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要站得高,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世界的多样与神奇,世事的无端与诡异,传授给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学子们。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只能信赖于书,只有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才能把智慧的种子撒向学生的心田,让他们荒芜的心灵长满庄稼;只有读书,才能拥有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只有读书,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引领学生遨游在蓝天碧海之间;只有读书,才能成为对学生发展起着引导、促进作用的指南针。
与书为伍,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为伍,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为伍,我顿悟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与书为伍,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实现我的追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不仅要学习教育大师的理论精髓、实践经验,而且要不断充实英语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我才能做到知识渊博深广,资源滚滚而来,教学富有新意。我才能实现自我超越,才能抵达我教育理想的彼岸!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它不需要奢华的书房,一把竹椅和一盏台灯就构成一个富有的天地。一卷在握的惬意千金难买,难怪有人说:“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只要有好书可读,人间便没有痛苦难耐的时光,也没有卑微无助的地位,更没有忐忑不安的窘况。而农家书屋永远为热爱读书的你开放。永远像是一杯散发着幽幽香气的淡淡清茶,接待着求知若渴的四方宾朋;永远像那吹面不寒的杨柳春风,把大地装扮得万紫千红。朋友们,常在书屋转,志趣得颐养。长读农家书,知识洒芬芳;观念要更新,常温书中香;技能要发展,书屋来帮忙!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