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 直观 联想 理解 复现
在语言教学中,人们常常把语言与词汇比作大夏与砖头,这足以说明词汇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任何语言技能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与运用.因此,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不可忽略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与积累.一方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轻松有效地掌握所学词汇;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培养其词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刚接触英语时,都有一种好奇心和兴趣.但随着所学语言知识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尤其是词汇量的持续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因学习滞后而产生厌学情绪,使他们在语言学习中求知情趣淡化、主动性弱化、学习能力退化,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素质和英语知识水平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在词汇学习上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学习速度不快
这个方面,除学习畏难心理的因素外,受母语汉语的影响,学生在利用拼读规则和构词规则去领会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因而觉得英语单词的拼读方法难以掌握、拼读技巧难以过关。如在学习tree, bee 等单词后,在遇到生词 flee 时,仍不会读;在学习rewrite, retell 之后,碰到 redo 时,仍要查词表或字典。
2.词汇学习遗忘现象普遍
由于英语与汉语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学生学习过程中记忆不得法等,许多学生都感到花了大量时间记单词,效果却不理想。对学过的、背过的单词,有时不能回忆其音、其形、其义,不能有效地运用它们。
3.词汇学习方式单一
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缺乏学习策略等,常常孤立地、机械地去学习、记忆单词。由于脱离了一定的语境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现实生活交往中或模拟语境中难以理解和运用已学过的单词。如在面对短语“black tea”和句子”Can you give me a hand?” “It rains cats and dogs”时,虽没有生词,但学生仍会产生歧义理解。在实际运用中,Chinglish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4.词汇学习与运用主动性不强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较强,很少主动地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听广播、查字典、与同学交流等方式去加大英语的输入量,丰富自己的词汇知识,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的对策
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向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若学生的词汇学习不成功,其语言技能的形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因此,英语教师应在详细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症下药,以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
1.立足课堂教学,增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提高学习速度
对于绝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学习包括理解、记忆和输出三个部分。事实表明,理解是积累词汇的前提,没有理解的机械系记忆,在输出上会产生很大的困难。因此,词汇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等,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力。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以加快
其学习词汇的速度.(1)直观教学对于初学者,教师可充分利用图片、实物、动作、表情、简笔画和电化教学手段等辅助词汇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在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领略词汇的涵义和用法,尤其要注重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增大容量、化静为动、变单一为丰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语言思维。
(2)联想教学在学生掌握一定词汇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如在学习hear一词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ear(耳),然后把字母h想象成手机,再做一个把手机放在耳朵旁的动作,学生便会轻松而愉快地理解词义,而且印象深刻。联想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新学单词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发现单词间的联系。
在联想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地将抽象转变为形象,将深奥转化为浅易,将单一扩展为丰富,将孤立发展为联系,将模式拓展、创新,即要遵循联想教学的形象性、浅易性、丰富性、联系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原则。
(3)根据词汇规则进行教学英语词汇的形成和发布并不是零碎分散的,它是有规律、成系统的.词汇教学应充分运用整体教学法,指导学生凭借词汇内部的形、音、义、构造及用法等纵横联系去理解、掌握词汇。如,可通过词的派生、转化和合成规律去提高对词汇的理解能力等。
(4)概念解释让学生理解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词的特点分别采用翻译、构词分析、同义词转换、反义词比照等手段对词的概念进行必要的解释。解释可根据需要或繁或简.初级阶段可用母语解释,待学生稍有基础后再用英语解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要尽量用学过的词来解释生词,因为这不仅可促进学生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温故知新.如: aunt — mother’s or father’s sister , mutton — meat of sheep , clear — easy to see through ,等等.2.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率
记忆单词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让学生自觉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方法去识记。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对学生进行记忆策略的指导,使其掌握记忆规律,积极探寻单词间存在的联系,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有效地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理解记忆理解和记忆是紧密相连的。研究表明,机械性记忆虽然很必要,但容易遗忘。而理解性记忆的遗忘率则较低,且没有机械记忆那样耗时费力。所以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记忆的上下功夫,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单词。
(2)联想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个别单词纳入一定的语言组合中。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表明,中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地进行联想教学,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对于有联系的单词,要引导学生创设联想。如学到 foot ,可让学生联想到 toehandlegarm 等;对于没有联系或一时难以发现联想的单词,要引导学生创造联想进行记忆。创造联想可以增强记忆效果,增加学习趣味,减轻学习负担。
(3)分类记忆英语词汇的构成、特性和分布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和系统性。教师可根据所学词汇的构词规则、拼读规则、词性等进行分类,指导学生采用列表、制卡片等方式帮助记忆。
(4)复习记忆学生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若长时间没有实践操练或强化巩固,很可能产生回生现象。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经常复习。可通过朗读、背诵、练习、游戏、竞赛等手段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的记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养成主动复习的习惯。从复习方式的安排上看,常见的有链接式、覆盖式、点面式、纲要式和变序式等。
3.联系语境和文化讲解词汇,培养学生的语义推测能力和夸文化意识
词汇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离开了语境,词汇就如同无水之鱼、无土之木、无本之花,失去其生命活力。所以教师在教授单词时应结合一定的语境,而不应作孤立的讲解。在英语中,由于一词多义现象的存在,许多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英语词汇学习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所以教会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掌握单词的用法显得十分重要。研究表明,随着学生外语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对“推理”和“间接”学习词汇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尤其体现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
另一方面,英语词汇的产生、发展及运用,无不受自然、历史、社会形态的影响而打上文化的烙印.所以,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如英语“Love me , love my dog.” 中的dog 在东西方文化中就存在很大的情感差异。又如dragon在英语传说中是邪恶和凶残的化身,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是威严和吉庆的象征,若简单地把dragon和“龙”等同起来就会引起误解。
4.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意识,调动其语言运用的主动性
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而不是储存.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词汇后,教师就要鼓励其积极运用,培养其产出意识,既要有主动利用现有条件加以运用的意识,也要有主动创造环境和条件加以运用的意识.实践表明,已学的单词也只有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才会掌握得更加牢固,才会成为实际运用的语言材料.为此,在教学中,英语老师要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给学生创造“输出”词汇的环境,给学生提供表达“输出”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尽快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和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产出意识,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大胆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1)组词造句,连词成段组词造句是运用词汇的初级形式。在词汇教学中,对于所学的新词,要通过组词造句的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进而强化产出意识,生成“输出”能力,为发展其语言运用的主动性奠定基础。如在学习round一词时,可启发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进行组词造句,如“a round table, a round face;The ball is round”等。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词汇“输出”方式可向高一级的形式发展。可以通过连词成段乃至成篇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产出意识和“输出”能力。在这一方面,提供适量的单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编写小故事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这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开启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这对学生词汇学习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活动设境 参与交际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交际运用,而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开展演讲、模拟情景、看图说话等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输出”,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教师要把课堂交际作为立足点,逐步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者能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尝试的新奇感和收获的愉悦感,这种心理体验对词汇学习主动性的形成起着积极的维持、定向、拓展和生成作用。
对于上述方法,在最初实践时,学生可能不太适应。但只要长期坚持,学生便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定势,逐渐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进而养成良好的英语产出意识和“输出”习惯,为不断扩大英语词汇量和提高英语词汇运用能力增加动力。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 ;.牛强“论二语习得中理解和产出合二为一的外语学习策略”。
‘
第二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82―01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均衡用力,轻视主次分明。从传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英语教师并没有严格按照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从英语教学大纲出发,对常用词、基本词以及词根优先处理,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单词都采取平均教学的方式,没有将重点单词重点学习,也没有让学生清楚明白哪一些单词在听、说、读、写方面比较重要。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增加了难度,甚至部分学生连基本的单词都掌握不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词汇教学。
2.过分重视讲解单词,轻视情景创设。在初中英语教学之中,部分英语教师为图方便,在教学中并没有创设有效的情景,而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按照单词表一字不漏地进行教授,甚至部分英语教师成为“词典专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掌握。久而久之,有非常多的学生会认为英语知识枯燥乏味,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
3.过分重视词汇的字面意思,轻视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仅仅按照课后的词汇表对单词的拼写进行讲解,但是却对单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外文化差异却只字不提,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对单词含义有所了解,但对单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却不理解。如果英语教师不为学生讲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那么则会导致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形成交际困难。
4.重视单个词的教学,轻视词语之间的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词汇中英语教师需要按照单词表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将单词纳入到相关系统之中,无法按照词语、词义以及语法功能进行教学。另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英语教师并没有对词汇语块教学加以重视,也没有引导学生积极掌握英语惯用词语,这种教学模式会阻碍学生在交际方面的流利性。
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1.加强词汇拼写与读音教学。
(1)音形结合统一。在英语中单词的读音以及拼写形式是发展的基础与保证,也是区分各个单词的主要内容与要素。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将词汇的拼写以及读音进行整合,将相对应的单词读音进行整理与归纳,帮助学生区分相似读音的单词,并且让学生反复进行练习,以此提高学生大脑高级审计活动系统。
(2)双规简化。在词汇读音与拼写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即读音规则以及词汇构成比较复杂,如何将其化繁为简就成为了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从实质出发,将长词变成短词,将生词变成熟词,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各种拼写知识进行掌握。
(3)定型分类,加强听写。在词汇教学中不仅需要双规简化,还可以将词汇进行定型,并且根据音形的特点进行定义与归纳,让学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掌握单词的拼写。根据实践证明,将孤立的单词归纳到一定的范围之中,会形成统一的系统,并且对音形的记忆有所帮助。另外,还可以将读音与拼音进行联系,在课堂中开展各种听写竞赛活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加强词汇意识与用法的教学。
(1)创设教学情景。由于初中英语知识比较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困难,针对这种现象,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为学生模拟情景,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单词进行恰当使用,这样才能将外语教学的目的性以及方向性进行展现。另外,在学习具体单词的意义的时候,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鼓励学生将多方面的感知活动加入到词汇学习之中,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2)进行演示教学。从实质角度分析,英语语言非常特殊,也非常神奇,不同的单词进行单配可以形成不同的句型,这一句型的出现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所以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演示教学,将句子分开,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单词的重要性,并且还要采取演进层次教学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词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词汇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所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将自己的引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此外英语教师还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并运用多种词汇教学方法,将现阶段词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探索出更好的词汇教学方法。
编辑:赵玉梅
第三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关于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基于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 Analysis of American Culture in Friends 《红字》中的冲突 浅析中英恭维语
《我弥留之际》中的格雷马斯叙事结构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 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
浅析英语无灵句中的汉英认知思维方式差异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生态批评视域中的《红字》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论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异
Reread Shylock from a Tragic Viewpoint 精神之光——《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的人性解析 从《看不见的人》中看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和探寻 论法律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议中西方礼物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 透过霍尔顿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代际关系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论基督教教义对美国人慈善观的影响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 论英文电影名翻译
论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虚无主义
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对比研究
On the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浅议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旅游英语翻译方法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
谁能给苔丝提供一段真正的婚姻?—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婚姻观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张培基翻译个案研究之背影
The Lexical Features of Black English in RAP Music and its Influence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 44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习语翻译 45 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手法浅析
浅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蜕变对当今女性的启示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48 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监狱的救赎》与《肖申克的救赎》接受比较 4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50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心路历程探析 52 从电影《美丽人生》看完美男人形象 53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54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 55 汽车商标词的翻译特征和方法
哥特小说的魅力——《红死魔的面具》美学研究
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ews Headlines 58 商务英语中缩略语的翻译策略
简析黑人英语的主要特征及其文化影响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佩克拉的悲剧成因研究 61 英雄的成长-对《指环王》主人公弗罗多的分析 62 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Film Titles: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64 关联理论视角下幽默的英汉翻译 65 浅谈英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67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欲望分析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69 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incidental Plots in Jane Eyre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71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交往的模式及其策略
Tragedy of a Woman and Society—Comment o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73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 74 分析《基督山伯爵》爱德蒙的二重性格 75 如何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网络语料库对英语词汇学习的辅助作用初探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78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不伦,还是不朽?--从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角解读《洛丽塔》 80 “In”与“Out”的认知解读
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研究 82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Needs from Harry Potter 84 从自然主义角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 85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
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
关于中美大学生消费观异同的文化分析 88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Little Women 89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
论中美饮食观念与餐桌礼仪的差异 91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Modern Views on Marriages in Wuthering Heights 93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 94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霍桑的矛盾心理及其体现在《红字》中的对比描写 96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复仇 97 论《卡斯特桥市长》的现实意义 98 试论金融英语词汇的特点与翻译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 100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蕴涵的美国文化解读 101 《红字》中的象征主义的应用及例证 102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On the Manifold Functions of the Scene of Parties in The Great Gatsby 104 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 105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106 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
爱伦坡对希区柯克和蒂姆伯顿的影响 10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9 Analysis on the Withdrawal of Feminism in The Great Gatsby 110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 111 The Pervasive Agitation of Humbert in Lolita 112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113 初中英语的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差异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英译汉语菜名中的应用 115 A Cognitive Analysis of Container Metaphors 116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View Chinese and Western Love from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and Romeo and Juliet 118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两性意象的象征研究 119 使用影视片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教学 120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 122 华盛顿•欧文与陶渊明逃遁思想对比研究 123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应用 124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研究
从《宠儿》的人物形象中分析莫里森的种族观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 127 浅析《哈里波特》中小天狼星的人物特性 128 Jude the Obscure and Hardy’s World View 129 威廉·布莱克《天真之歌》中的朦胧
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游戏设计和组织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132 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3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5 外语教学中的关键期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 137 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138 论《红字》中体现的清教思想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调查 140
“红”、“黄”汉英联想意义对比研究 142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现实主义在伊迪丝•华顿的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体现 144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谈中国菜名的翻译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丰富的精神世界 147 从“啃老”现象看后啃老族的生活态度 148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从目的论看英文小说书名的翻译 150 从《小王子》看成人世界的身份危机 151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
152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153 [毕业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道德心理契约下的社会诚信建设
154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155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56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157 汉语叠词翻译的对等研究
158 The Self-image of Charles Dickens in David Copperfield 159 A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Korean Students in China: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Korean Higher Education 160 大学生英语口语语法错误分析及纠正策略 161 商标翻译的美学特征和技巧
162 浅析构词法及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63 《我弥留之际》中的荒诞性元素
164 <<格列佛游记>>写作风格分析-杰出的寓言讽喻体小说 165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166 On the Non-observanc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167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解构分析 168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
169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 17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1 行为因素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张召忠教授译著病因浅析 172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73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 艺术特色 174
175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176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 177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新析 178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179 苔丝悲剧人生的起因 180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181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182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183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184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
185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186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
187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 18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 189 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哥特元素 190 浅析《黑暗的心》女性形象的作用
191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192 浅析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193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s Viewed from Two Movies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194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 195 论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
196 A Survey on Western Culture Learning among Non-English Majors 197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读《蜗居》对话折射的生存焦虑 198 A Study of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in Idioms 199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
200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的成长危机
第四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是英语教学中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英语词汇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能否切实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如果词汇量掌握不够,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就难以形成,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同时,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难以培养,厌倦英语的心理就会形成,以致影响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掌握更多词汇,教师应该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多种方式教授词汇
1.实物教学。
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实物教学能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单词.例如:在教学单词pen,eraser,pencil,book,ruler等学习用品的时候,我叫学生拿出他们自己的文具,然后再逐个教学,反复训练,效果非常好。在教学单词head,face,nose,mouth,eye,hand等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关于水果的单词apple,pear,watermelon,peach,banana等及有关蔬菜的单词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简单且方便。特别是多媒体更能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学习和掌握词汇。
2.简笔画教学。
简笔画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简笔画既简单、直观、形象、又形义结合。在单词教学时使用简笔画,学生更易于接受,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适应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学习食物单词时,可简单的画出食物的形象,让学生学习单词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3.歌谣教学。
小学生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如果把单词编成歌谣,节奏强,又充满音律,很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比如在三年级教学颜色时我编了一小段歌词谣:红色红色red,黄色黄色yellow,蓝色蓝色blue,绿色绿色green...学生很快就达到了听、说、认读教学要求。再如我在教授月份时,就将月份编成歌谣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和背诵:一月一月January;二月二月February;三月March是清明,清明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四月四月是April,五月May,劳动节,全国放假三来天;六月June,六?一儿童的乐园,七月July热翻天;八月August月亮圆又圆;九月九月September,十月十月October,October国庆到,七天假期游世界,十一十一November,十二十二December,December圣诞节,西方同贺欢乐节。把新授词汇放在自编的歌谣中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唱过程中、在轻松的气氛中熟悉新词,同时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培养了学生对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
4.TPR词汇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来表达语言信息,让学生们领悟语言,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TPR教学法能够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头脑和行动,使学生整课堂都处于兴奋和积极接受主动学习的精神状态。比如我在教Let’s do部分时,我就边做边说,然后叫学生和我一起边做边说,学生们都非常的配合和积极,很快的学会单词也会进行交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果。
二、多种手段强化记忆单词
1.结合游戏,记忆单词。
游戏是每个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活动,并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单词,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游戏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并运用新词汇,又可培养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词汇教学和巩固阶段,可让学生玩“magic eyes ”游戏。课前做好词汇的PPT,把图片快速的闪过,看哪个学生能快速地说出单词,说得既快又准的学生获胜。通过一闪而过的图片考察学生对生词音、形的掌握情况。再如“盲人摸大象”游戏。用布蒙住双眼,老师说单词,学生摸出该物品,遇到生词,就一起学习,比如在学习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和运动时我就运用这个游戏,学生非常乐意参与,效果也不错。
2.分类记忆单词。
首先可以把单词进行分类,如:颜色、文具、动物、食物、职业等,进行分类记忆。其次可以把音节分类。例如:-ther类:father、mother、brother、either、weather..在没有学习音标的情况下,词汇我们只能告诉学生这些单词中的ther发音相同,我们只需要记住前面的字母,然后再加上ther就可以了。
3.成串记忆单词。
在复习食物的时候,由“food”这一词汇联想到“meat、fruit、vegetable”三词;由meat我们可以想到“beef、chicken、hamburger”等;通过词汇之间的联想,学生就能较为完整地学习到一类词汇。
三、单词要与语境相结合
在学习中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单词教学中,老师要尽量把所学单词放在可听、可看、可感觉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大胆地运动他们学到的知识,学生就会主动地去记忆单词。例如:在学习“close”时,边关门边说“close the door”,边关窗户边说“close the window”,合上铅笔盒说“close the pencil box”等,通过将单词融入生活化的情境中,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再如:在动词running,playing,shopping,eating的教学中,举行动作模仿比赛。通过学生的动作,对于单词的理解变得非常自然,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言语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相应的语境进行教学,能够将单词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单词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讲,词汇本身的记忆是枯燥的,有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些调节,在单词的讲解中加入一些灵活的因素,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总之,小学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单词的过程中,要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五篇:农村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中国“哑巴英语”的英语教学现状,以便能真正实现为交际运用而学的目的。尽管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英语教育的建设尚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英语听力教学,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关键词】农村 中学英语 听力教学
一、正确认识听力的重要性及其地位
英语听力(listening comprehension)即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交际能力。在英语四项技能中,它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在一般语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正如River Temerley所说:“听,是人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语言知识、予语义和语法三方面的潜力,从语流中获得信息的积极活动”,听是交际活动中实用最广泛的方式。
二、农村中学学生听力普遍差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训练方式方法不当。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并未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配套设施不到位,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听力课;更没有英语语音室。教师上课只靠粉笔、课本和一张嘴。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滞后了英语听力教学的顺利发展。
(2)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听力内容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科技、教育、医学等诸多领域。学生往往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因而造成一知半解,甚至是其完全错误的结果。所以往往听完一篇材料后对其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结果影响了理解。
(3)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各校攀比考分直接影响了教师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教师无暇顾及学生听力提高的系统研究,只是走马观花,应付听力考试。在训练学生听力时,不管哪个年级,都采用与中考一致的听力对话和短文形式,而忽略了英语听力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致使训练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主观原因
(1)语音的辨别能力差。部分学生对英语标准发音掌握不好,或者他们自身的英语发音与标准发音差距甚大。在听的过程中,错误的语音对听力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误导作用。有时即使听到了已经学过的词,也会误听为其它词而作出错误判断,在理解上步入岐途。对词在句中朗读时的弱读、重读、连读、语气的变化、语调的升降也掌握不好,从而影响对全局的理解。对不同国家、地域、年龄、职业的人说英语的方式,学生无法较好地进行分辨。因此一些极普通的常用词在学生听起来就成了陌生的不熟悉的词,结果影响了对全篇听力材料的理解。
(2)主要内容抓不住。在听的过程中,要每个词都听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只要听懂中心内容,就能理解领会全文。但部分学生不善于在听时抓主要内容,他们只根据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地进行理解,不能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理解快速找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得出错误的结论。
(3)重要细节捕不牢。听力不仅要求学生听懂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且要求学生听懂能说明主题的重要细节。对于那些影响整篇材料的重要细节更必须弄清楚,因为它们有助于对整篇材料的理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词义的语境判断差、猜字的技能技巧低、主要内容抓不住,重要细节也捕不牢,结果对与重大细节有关的选择题难以下手。
(4)学生心理素质欠佳。听力材料转瞬即逝,无法像阅读材料那样进行反复读。当学生处于不自信、心理状态不良时或语速快、背景噪音干扰的听力材料时,学生往往表现出焦虑和紧张。与此同时,他们有时会把听力的难度想象地过大,找不到突破口,在心理上排斥所要听的内容,从而影响听力材料的正确理解。
三、农村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过好语音关,进行听力专门训练
掌握良好的语音知识是提高听力理解的基础。学好音标自然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农村高中学生在初中普遍没有系统地真正掌握好国际音标,许多学生将元音中的[au]读作汉语拼音中[ou],[e]读作[ i ];辅音中[ e ]、[θ ]音弄混等等,加上地方口音的影响及课堂上学生无听力条件,故而学生的听力存在的问题突出。
针对学生发音不准的实际情况,要强化语音的基本训练,集中进行音素练习、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辅音连缀等辨音练习;讲解有关连读、失去爆破、弱读和语调等的一些语音规则,要让学生多进行辨别语音、语调,单词重音及语句重音等语音知识的练习,消除语音上的障碍。熟悉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发音特点。在此基础上一周用一节课专门进行听说练习。具体做法是:可根据学生中发音的共同难点、重点进行练习,可让学生将个人简介或小幽默等录下来,在课堂上放听,听后指出问题所在。还可以引导学生跟读、模仿,注意英语中特殊的发音现象,使他们逐渐熟悉英语的发音规律,不断培养语感,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听力。
2.听说相结合
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说英语,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张口说,即使说不好,甚至错误,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肯定其参与的前提下,帮助纠正错误,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还可把说英语与日常学习相结合。
3.听读相结合
对文字材料边听边读有助于增强语感,识别语流。听堵截和能使词句的音、形、意在记忆中迅速统一,减少判断误差。可要求学生养成每天半小时边听边朗读的习惯,开始可以看着文字材料跟读,然后不看文字材料跟读,最后达到凭借语感独立与录音同步朗读。另外要扩大阅读,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就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在听时就可以免去英译汉的过程,直接领会听力材料内容。阅读速度的提高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在做听力时能跟上正常的语速。同时,不同内容的阅读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4.听写相结合
听写练习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听写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其所有语言知识。在听写过程中,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才能把所听到的内容完整的记录下来。听写训练起步时可以写些基本的词语和简单句型,进而听写课文的部分内容,最后听写与课文难度相当的文字材料。当一个学生能较好地写下他所听到的内容时,则证明他对文字的理解已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