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暑假见习感想
实践出真知
——2013年暑假见习感想
踏出大三,踏入大四的门槛之前,进行着以往的暑假安排——见习。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暑假见习所选的单位比较特别,之前都是在医院跟随老师学习知识,认识疾病,但今年不同的是我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参与一个小群体,来负责他们的医疗问题,真正的体会到了一个医生应负起的责任。
前几次在一医院的见习,都是跟在老师的旁边,来了一个患者,听着老师的询问病情和对病情的分析,看着老师开出的方子,自己的思考好像没有那么多,只是知道这个病是这么个情况,老师用的是这么一个方子,但是老师开出来的处方都是不同的加减,虽然有的底方自己也在课堂学过,但为什么是这样加减,为什么要加大剂量或减少剂量,自己很难把握,也很难把他应用出来。还有就是临床的刺络放血,针对不同的病症,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和穴位,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对这些穴位也慢慢的熟悉下来,知道了得什么病应该刺那几个穴位管用,但对于这个治疗的疗效到底怎么样,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什么情况下治疗效果最好,自己没有具体的概念和经历。这次自己作为一个医护人员,第一次远离老师,独自做决定,经历着这些过程,才深切的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真正的经历了,才知道现在所学的重要性。
在暑假这一个月的关怀护理别人的时候,体会到了基础的重要性,学习、记忆的必要性,临床实践的关键性。
从开始的准备必须药物,到后来一个月的医疗护理,我学到了好多。例如在暑假期间外出容易出现的身体状况和特殊状况所需的基本药品,如云南白药,创可贴、酒精、风热感冒颗粒、温度计、棉签、绷带、晕车药、人参白虎丹、痢速停、藿香正气水、草珊瑚含片、牛黄消炎片等一些必备药。原来要考虑这么多的情况,还有不用的人的体质的原因,适当的选择一些抗过敏药物。
在一个月刚开始的时候,有个朋友的脚趾甲被锐物掀起来一半,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过了半个多小时,鉴于我们不在一起,通过电话的联系,知道他家里什么医疗物品都没有,我只能告诉他不要碰受伤的地方,不要碰水,等我第二天给他处理。第二天的时候,我用酒精个给他消毒,清理了一下创口,然后在伤口上涂上云南白药,就在包绷带的时候,突然感慨到,还好以前在外科见习过,不然的话连绷带怎么绑都不知道。经过几次的处理,他的脚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也没有感染,他很开心,也很感谢我,第一次那么开心,第一次自己做主处理这样的情况,平时的技术锻炼和基础知识的学习真的很重要。
还有一次没有成功的经历就是,一个朋友得了皮肤病,我们去了当地的唯一一个中医的诊所,那个医生诊断说是干廯,具体是什么原因,他说的很笼统,也没有给出太明确的说明,也是鉴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又加上他知道我是学中医的,就给了一盒防风通圣丸和几片的抗组胺药物,外加让我给她皮肤局部刺络放血。回来后照做了,但是症状一点也没有缓解,反而又严重了,开始从胳膊上的一点逐渐蔓延到全身,没有办法,最后还是重新找的一个医生,开了一些药膏和液体涂在身上,才慢慢好的。在这件事上,体会到了自己的无力,也激励了自己回来好好学习,充实自己的决定。
在这不一样的经历当中,学到了很多,许多知识看似自己懂了,但是真正要用的时候,还是不确定,没有实践的基础,很难有深刻的记忆,也很难应用出来。回来只有好好学习,夯实基础,然后在临床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应用出来。在临床的应用中,不光要看老师的治疗,也要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应用,知识用出来以后才是自己的,不然知识永远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不会成为经验和经历。
第二篇:暑假医院见习感想
暑假医院见习感想
2007年09月03日 星期一 20:19
从做了医学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深知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父母和老师都曾告诫过我,学医就得认真的学,用心的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我们以后面对的是宝贵无比又非常脆弱的人的生命,而我们学的是预防医学,以后要面对的更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相亲父老。
在中山医的一年时间,远离父母,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这不得不逼迫着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立和自律。医学是大学里面公认的最苦最累的一门学科。而中山医的学风是全广东数一数二的,每一个同学都认真的学习,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你没有一个理由不好好学习。我每天遨游在医学的海洋中,像一个婴儿吮吸着母体一样吮吸着知识。一年下来我学会了很多。
这次回到家。我带着学校开的介绍信去家乡的县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预见习。这次见习,不仅巩固了我在课堂的学的知识,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接触的真实的东西,而最重要则是让我学医的最终目的有了一个认识,那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让我明白了学医的价值,医学的崇高。
我见习的科室是住院部的内科,这个科室的病人,往往会有一些危重病人,例如肝硬化,心肌梗死,癌症晚期,脑梗塞等等。
短短的十天,真的给了我太多太多。而这大部分都是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带我的医生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儿,也是刚从学校毕业5年左右的医生。但是他对病人却非常负责,每天早上跟他去查房,他都很认真负责。虽然他很年轻,病人却都很信任他,这也让我看到了缓解目前十分紧张的医患关系的一丝曙光。其实,医生和病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他也允许我看他病人的病例,让我看看各种疾病的症状,我再查阅更多详细的相关资料。我还亲眼观看了一些内科的小手术,诸如抽胸水、腹水等等,跟一个师姐学会了做心电图。
这次预见习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危重病人的抢救。这个病人是72岁的男性,患有心肌梗死。经过了2-3天的治疗,气色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入院的第三天,查房的时候才发现,他感觉头昏乏力。医生检查之后发现心率很低,竟然只有45次/min。医生在当天的药中新加了相应的药。但是那天下午4点左右,不幸还是发生了。患者家属突然跑到医生办公室说,病人快不行了。医生和护士马上带了急救设备赶到病房。当时的情况,真的把我惊呆了。病人四肢抽搐,面部扭曲,口吐白沫,神色极为可怖。当时,心电监护机发出嘀嘀嘀的警报,而显示屏是显示一条直线。没学过医的人都知道,病人的心跳已经停止了。医生也有点慌,但是他们慌而不乱,马上接了心脏除颤器,打算尝试回复病人心跳。我的心也在蹦蹦的乱跳,不停的问自己:这个病人不会就要死了吧? 在医生就要尝试使用心脏除颤器之前,先尝试着做了几次心肺复苏。结果,病人的心跳竟然恢复了。病人家属、医生护士当然还有我,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离我们是如此的近。那天下午5点多,我想再去看看那个病人。但是却发现他的4个子女却在为了老人的医药费争吵不止。我当时有点气愤,老人都成这样了。他们怎么能这样?我没理他们,进了病房,那老人看到我进来了,可能是因为我穿了白大褂的缘故,他把我当成了医生。经过了这么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的走了一遭,老人明显有点激动,他可能也听到门口几个子女的争吵,然后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医生啊,给我开最好的药,一定要把我治好。别管他们。”我不知道“他们”二字是不是指的是他的子女。老人心一定很寒。我心里也怪难受的。
而最终,那个病人还是去世了。去世的时间是第二天凌晨4点左右。那个值班的护士都哭了。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他是我们的病人,我们却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在我们科室还住着好几个得了绝症,只能通过药物缓解的病人。其中有一个肝癌晚期、一个肺癌晚期、还有一个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癌,也是晚期了。他们都已经没救了。其中有一个叫彭发林的患者,只有50岁。但是由于他常年吸烟,最终得了肺鳞癌。说实话,他真的很可怜。我和他聊过天,他说他家的积蓄都被他的病耗光了,而且还欠了好多债。他说都是抽烟惹的祸啊!要是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他就戒烟了,都怪年轻时候糊涂啊。后来知道了抽烟的危害,却总是存着侥幸心理,最终成了这个结果。我当时就突然想起了我们《组织学与胚胎学》课本上的一句话:“吸烟的人总怀着和赌博的人一样乐观的侥幸心理。赌博的人总觉得好运离自己很紧,吸烟的人总以为噩运离自己很远。赌博的人输了,失去一笔钱。而吸烟的人呢?”
这几个癌症晚期的病人,说句实在话,所能做的也就是等死了。等待着癌细胞的扩散,等待着它们慢慢侵吞他们的身体。我就在想,学医到底有什么用?还不是有好多好多病人要死亡,还不是很多很多病,我们都无法治疗。但是,如果没有医学,那么更多的人将会死去,这是一个矛盾,一个没有答案的矛盾。我只能更加的刻苦努力的学习知识,虽然不是所有的病现在都可以治疗,但是我相信医学,相信科学,相信未来总是光明的。同时,我也相信学医这条路是没错的。真的。好了。差不多就到这里了。说了这么久,算是我的一点儿感想吧。我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落实我在文章中所说的一切。
第三篇:见习感想
方玲冬同学暑期专业实践感想
15级康复治疗专业1班
在医院的两周见习已经结束了,在县医院康复科的几个治疗师姐姐后面学习,获益颇多。县医院康复科并不大,只有5个治疗师,20多个病人,其中病人多以偏瘫为主,还有是车祸,中风等患者。每个病人情况不同,所接受的康复训练也不同。偏瘫病人着重于患侧的康复运动训练,中风,半昏迷的病人多以全身运动为主。
姐姐们并没有具体分物理,作业,言语治疗师。她们负责病人的全部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物理治疗分为运动疗法和理疗,运动疗法啊又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在治疗室里的多是有一定行为能力,一定意识的患者,在治疗室里做主动运动,并且能够利用踩车,站床,站立架等康复器材进行训练。而丧失行动能力的,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患者,则是姐姐们到病房里为其做被动运动。
理疗包括慢性小脑,低频,中频,吞咽等内容,每种都有不同的机器。在姐姐们的教导下,我学会了机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低频刺激肌肉,中频可镇痛,超声镇痛又祛疤等,都是我学会的知识。还可将中频贴片放置于肩胛提肌与斜方肌上方以及三角肌处,使其耸肩来防止肩关节脱位。
在运动治疗过程中,一般都是从上肢做起,再到下肢,锻炼肩,肘,髋,膝,踝关节的运动,以及肌肉的拉伸运动。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都需要训练。病人长期卧床,偏瘫,脑瘫均会导致肌肉萎缩。可通过负重运动,拉伸运动等来锻炼肌肉。
如:使病人双下肢屈膝,抬腰,维持不动一段时间可训练整块腰背肌;而使病人患侧下肢屈膝,健侧下肢平卧于床上,抬腰固定不动,可训练患侧腰背肌。
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我有幸在姐姐们的指导下给病人做被动运动。那是一个车祸患者,大脑两侧脑组织被取走,脑壳还没补上,大脑两侧凹陷,尤其吓人。病人的意识不太清醒,但仍能感受疼痛。我给她做被动运动时,她的手刚开始是柔软的,在做了上肢运动后,手开始变硬,肌张力升高。待开始做下肢运动时,下肢肌张力非常高,双腿十分僵硬,做起运动来十分费力。
在康复科待了两周及我的亲身体验下,我意识到康复治疗是一个耗力气的工作,它需要治疗师有足够的体力和力气,不然难以驾驭。特别是有时遇到强壮的病人,做一次运动下来,整个人都被掏空了一样。
并且治疗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给病人治疗,还要与病人及病人家属交流,让他们对康复有信心,积极进行康复治疗。看过姐姐们与病人相处后,我觉得做康复治疗师要有耐心,而且要够“强势”,够坚持,适当的对病人“凶”,特别是当病人不配合的时候。我见过的几个病人特别娇气,想康复却又不想吃苦,一点点痛都受不了,说自己没力气,不完全治疗师要求的去做,总是“偷工减料”。这种时候,就需要治疗师凶一点了,这样他们才会听话。当病人疼痛时候,可以与病人及家属聊天,可适当转移病人注意力,减少疼痛感。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见习,我学到了不少跟康复有关的知识,对康复也有了一定较为具体的了解,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了很大帮助。
第四篇:见习感想
我的见习生活
社会实践刚刚结束,我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找医院见习了,早年就听到一些同学分享自己的见习生活了,他们有的去比较好医院,但是因为医生和护士老师们都比较忙没时间带他们,有的都半途而废了。
带着一丝丝担忧,我找到我家乡这边最好的医院,没想到科教科听了我的来意后立马给我开了一个介绍的条子让我找护理部,在护理部那他们还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想去哪个科室,我心中飘过一丝惊喜,但是因为之前没想到这么顺利,我也没有想好到底去哪个科室,于是我就随口说了个普外,他们帮我分析了下就让我去普外(三),我去那儿才知道这个科的真实名字让我觉得好奇怪,叫甲状腺血管小儿外科,后来慢慢才了解到它分成甲状腺血管外科和小儿外科。
见习的第一天是从下午开始的,护士长给我安排的是小儿外科这边的一个主管护师黄老师,下午两点半,当我换上白大褂后见习就这么开始了。下午第一步是做午间护理,主要任务是交待患者及其家属在床头桌上只放一杯一壶和一卷纸,还要进行床铺护理,把已经出院的病人的床单给换掉,以及给要求换床单的患者更换已消毒的床单,然后就是配药,供给需要输液和做雾化、氧吸的患者。小孩大多都很怕扎针,当看到黄老师走近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反射性地哭起来,我在旁边就得负责稳定住那个小孩,虽然第一次感觉有点残忍,但是也没有办法,不能让小孩挣扎,否则还得挨一针,原来还蛮少有机会看到留置针的,到了小儿外科后就见怪不怪了,我问了下其他的护士,好像这个留置针打得比普通的疼一些。我心中就在祈祷,小孩要都是健健康康的该多好啊。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在我刚去医院那会儿,医院附近的一个医学院就来了批实习的护士,她们也是第一天实习,所以有时间的话我还蛮爱和她们交流下的,有什么常识我不懂的也可以先向她们请教,只是她们看到我的第一眼觉得我怎么穿着白大褂跟着她们,所以我还得一一向她们解释,她们听到后几乎都会说你应该去一个病人很多,很忙的科室,那样才学得多,但是我冷静一想我自己还啥都不会呢,在这边有老师给我讲解一些常识和规范的话也许我的收获会更大,所以选择这个科室我还是蛮有信心的。
见习的第二天感觉才是真正的开始,本来很早就起床了的,但是没想到公交却姗姗来迟,坐了一段公交后我感觉时间来不及了就赶紧换坐的士赶路了,后来终于准时到医院了,心理的石头还是落地了,换上白大褂没多久,一个实习生就叫我去医生办公室门口,说去交接班,因为实习的人很多,护理实习的大多都站在门外,没过多久大家就散了,我还没会悟过来呢,主要的听不见,还是后来问了实习的同学才知道交接班就是交待些值班时手术病人、待手术病人以及病重患者等的大致情况还有突发事件的处理。
一天的忙碌就这样开始了,等医生查房过后,我们就开始了晨间护理,其实做的和午间护理差不多,患儿的家属也都蛮配合的,做完护理,就得赶紧处理医生开的医嘱了,不一会了,大家都凑到配药间里捣鼓了,她们可是很细心的,每个患者要注射的药都摆得整整齐齐,配药还是个力气活,因为她们不时还得将小药瓶在桌上磕,把药给混匀,配得差不多实习生们就去床边挂药瓶了,因为大都是小孩,黄老师都是亲自上场的,跟小孩扎针还是得先哄一下,哄的好当然好,哄不好还得硬上,总之小孩这边早上都是闹哄哄的,每次扎完最后一个后都差不多可以换药了,一般家属都会问今天要输几瓶液,有的细心的同学会记着告诉家属。感觉大家都不会闲着,因为时不时地还得巡视病房,还有刚入院的还得对他做一系列基本的体格检查、问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带病人去病房熟悉病房环境,一个上午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悄悄溜走了。当我站立住是才发现自己的脚都酸了,我也就体会到她们穿着带点高跟 护士鞋的辛苦了。下午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抽空我也去医生办公室晃了晃,那里也有几个实习生,看看他们有的在写病程,有的在开化验单,还算忙碌,他们聊着聊着都说让我跟着医生,那样可以学到更多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我只是默许了,虽然我也想跟着医生去手术室瞧瞧,但是护理见习不可能让我一下子就放弃掉,冷静下来想想,觉得护理见习可以让我了解到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流程和她们的工作范围,为我以后的实习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世界就是那么小,接下来一天的那个早上我竟然在更衣室里面碰到了高中同学,大学里她也就在我隔壁班,原来她比我先来这个科室,她现在跟着医生在实习,我心里也痒痒的,早上跟着她也体验了一把医生查房,主要是了解患者现在的一些情况,如有必要调整治疗方案一些的。
其实见习的时候我心里也在打鼓,不能动手帮忙,更多的只是旁边就这样看着她们扎针、配药,这样几天下来就觉得自己有点无能和无奈。后来我见习继续坚持着,但同时也会抽空去医生那边了解情况,有时候机会好会听听医生床边教学,这样的学习感觉很好,比光记书本来的快,在认识一个比较热心的医生后我就决定见习做完就跟着这个老师再学点东西,就这样在体会了护理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后,两周也这样过去了,两周的时间让我也了解到了一些护理常识,见识了一些基本的护理操作,心里还是蛮满足的。
跟着医生完全就是另一种状态了,早上换上白大褂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抱病历和拿老师管床的患者的检验单,等交接班完了就会去跟着主任查房,主任查房对有的病人会分析下病情,做出相应的指示。查房完后就得赶紧开医嘱了,医嘱里面可以包括主治医生开的药,会诊单,或者是检查单,跟老师跟了一段时间后,我也就开始帮忙开一些检查和会诊通知单了,之前还不大了解会诊的,可是慢慢我就明白会诊是怎么回事了。有的当天要出院的病人还得在上午帮他办理出院小结、出院证和诊断证明。迅速忙完这些后就得去做手术了。下午就会写病程、和待手术病人及其家属交谈等,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总之,这样忙下来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在医生那里学东西,伤口换药是免不了的,对于刚刚接触医院的我来说这个还得先看着学几个,一般手术病人两天后开始换药,当我第一次尝试的时候还是有点小紧张的,准备完碘伏棉球、纱布等物品之后,我就开始大展身手了,慢慢地揭开纱布,先看看刀口,有没有老师说的那个切口水肿和皮下气肿,后用碘伏一一消毒,还记得一开始的时候我用镊子的方法很不正确,老师给我都纠正了过来,盖有引流管那儿的纱布时我总爱小心翼翼,因为怕牵扯病人的皮肤让他觉得疼,我第一次换药就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心里还是小有成就感的。原本以为换药我可以了的,可是后来来了个腿部严重溃疡的患者让我退缩了一下,他刚入院那会儿,当老师掀开纱布时,着实把我给吓到了,一个溃疡面积那么大而且都看得到骨头的小腿让我看不下去,不过在患者面前我却表现得比较冷静,这算是锻炼我的心理素质吧。给他换药就不算那么轻松了,因为很重要的是还得清洗伤口,这个可不管病人的疼痛了,我们只能告诉患者让他忍着。说实话,他刚入院的那几天换药都成了我惧怕的事,有时候脑海里面都会出现他伤口的那个样子,有一丝后怕,不过心里也另想着这个相当于是在挑战自己,以后总会遇到这样活着比这个还严重的,得练练胆子呀。功夫不负有心人,换了几次药后发现患者的溃疡伤口也有所好转了,看着患者满意的笑容我信心倍增。
换药有的时候还需要拔管,我第一次拔管的时候手都是抖的,因为我担心自己拔得太快或快慢把那血凝条拔不出来,所以第一次那么胆小的我还是老师拽着我的手拔的,管子拔出来了我也开始担心下一步塞引流条了,然我把引流条塞到皮肤的那个小洞里,我还真不敢下手,但是我必须跨出第一步啊,相信只要我努力的尝试,一定可以的,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尝试了,我成功了。看着自己一天天的进步,从当时的退退缩缩到后来的习以为常,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在医生这边完全可以体会到一个病人入院出院的全过程,刚开始那会儿,我去抱着大病历问患者的一些基本情况时,有时候总爱漏掉一些,所以开始那会每问一次大病历我至少
都得跑个两趟,还好我比较喜欢跟病人交谈,他们一般都会配合,后来慢慢地,我就可以只带记录的笔和纸去问这些东西了,看来有的东西还是得慢慢熟悉,慢慢摸索的。
一有时间我就爱去病房和患者们聊聊天,但是有时候也得考虑到有的病人是做了甲状腺手术,刚开始不能说话太多。一般我都可以听到他们的心声,他们有的抱怨说伤口换药怎么这么贵,不就是几块纱布吗,但是我会解释说你看的只是表面的,消毒纱布的仪器就很贵的,然后还有换药人员耗费的一次性手套、帽子等东西,我不知道我的解释是否合理,但是我看到患者和家属脸上似乎露出一丝领会的表情,我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一些病人拿着账单问我怎么就输了一瓶液,可是缴费的项目这么多,我只是简单的解释说有的药是参合在一起输的,一般还是建议他们去护士站问问让他们放心。虽然有时候总是重复同样的解释,但是我还是乐此不疲。
在医院待的日子虽然不算太长,但是真正要离开的是开还是很舍不得的,看着病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而认真工作的还是那些医护工作者,其实我们科还有一个护士老师,本来预产期都要来了,但她还是坚持来医院工作,我们还开玩笑的说在医院比在家离产房可近多了,在学校里面有时候觉得知识很无趣,但是到了医院却总感觉自己以前本来应该掌握的知识还没学好,内心充满了懊恼,所以这一次的见习生活对我以后在学校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医院,争取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临床医学(五年制)0802班王亚
第五篇:见习感想
时间飞逝,转眼实习已经有三星期了,从最初的紧张和担忧,到现在的基本工作流程的熟知,想来也是一个过程。由于以前有见习的经验,所以刚开始的基础学习还没有那么的不尽人意。而且还是和班里同学分到一组,我们之间的互帮互助,彼此配合,也让实习的陌生感减少了不少。
其实刚来到这里,就被大医院人来人往忙碌的身影给镇住了,如此多的患者,对于刚涉世的我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当然这也许是我们快速进步的有利条件。我想通过九个月的实习,我的操作、理论、交流等各项能力也会有突飞猛进。想到这里,心里也增添不少信心和决心。另外大医院里先进的管理制度,微妙的细节设计,以及各类先进仪器药物和操作技术,确实也让我们见识不少,我才发现自身要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护理真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那么简单,它是有技术含量的,我应该端正对护理学习的态度,下苦工夫才行。我们的带教老师是一位认真耐心,仁慈细心的人。跟她在一块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因为她像朋友一样带我们,而且很关照我们。对于我们细节上的每次疏漏,她都不吝赐教,予以指正,并能说出这些错误导致的不良后果,而且经常和我们一起练习,手把手教我们,做的不好,会再次和我们练习。她不怕多跑腿,督促我们学习,我们真心喜欢这样负责的带教老师。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复习了七步洗手法,入出院病人的办理,体温的测量,以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同时了解了骨科常见病,常见手术,并且每天的晨间护理,扫床工作,以及整理床单位等工作都是我和同伴乐意付出,认真完成的。并且基本的取药,测血糖,打肚皮针,皮试也有了初步的练习,静脉穿刺也在老师的监督下,有了几次小小的尝试。总之,操作中的无菌原则和三查七对是有些工作中必备的。
另外,和病人的交流是如此的重要。从开始的陌生,到问候时的亲昵,也是一个熟知的过程。交流是可以进行的,但它要建立在互相的尊重与关爱的基础上。所以平时关心病人的病情,提供病人方便,其次操作前认真查对,征得病人同意,操作中适度关切,动作轻柔快捷准确,操作后的再次核对及交代注意事项,也是至关重要。
再者,我们还熟悉了护士站周围环境及各物品的摆放和处置,以及加药的各项操作和注意事项。从开始几天的疲惫和不适应,到现在司空见惯和逐步学习,还是有了新的体会和进步的。我想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所以怀着谦卑和慎独的心,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能不断突破自我,接受挑战,争取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安全的走向人生的工作岗位。也祝愿每位实习生都能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