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心灵的曙光》的心得
读《心灵的曙光》是我感受最深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让我感受到许多的心得体会,就是那心灵的曙光可以照亮,也可以指引,但是真正走向何方,则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
读《心灵的曙光》,让我们更加的进一步去认识回归自我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着的。”那是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在苏格拉底的生命中,是追求真理的,肯定传统与具有内心之声——里,苏格拉底启发我们,必须设法通过理性的反省,去了解一切规范的原因及理由,这样就把自己循着这规范的指示进行时,那样便不再觉得它是一个束缚,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快乐。还有的是,苏格拉底充分发挥理性的潜能,去探讨真理,要求自己找到德性的“普遍概念”,并且将苏格拉底自己的全部经验,表现在对生命的信念上,为许多人们带来最要的希望。可见,即使苏格拉底不是神,也不是什么超人,他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的去想像一下,如果人生缺乏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一个朋友,或者像他这样的先贤,让我们去参考取法,恐怕会丧失很多乐趣的。
读《心灵的曙光》,人类变成超人是没问题的。超人的意志——尼采,一个人要做真我或假我?尼采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生命忠诚,忠于大地,大地代表我与生俱有的一切。然而,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变成超人是没问
题的,尼采说道。那人类是什么?人类只不过是界于动物与“超人”之间的桥梁。人类只是过渡的工具而已,人类本身并不是目标来的。那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像马戏团里的人,走钢丝,一个人一定要走过去,不走过去的话,会永远都停留在这一边,生命就得不到开展。但是走过去的过程是危险的,很有可能摔下去,面对这危险,你必须去面临这种挑战和考验,如果成功,就变成“超人”。同时,尼采的人生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人生下来有什么生命力,就必须勇于与世俗决裂,对自己负责,忠于自己内在超越的要求。
读《心灵的曙光》,“我思,故我在”。被推崇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以方法见长的笛卡尔,以怀疑作为方法,目的是要找到一个确定不疑的基础,以便建构真正的知识。然而,笛卡尔他找的知识基础,全部来自“我就是思想”。目的是为了找到确定知识的基础,最后肯定的是“我思,故我在”。不过,我们单单就这样来看的话,容易陷入主观心灵的自我认定,是指我就是纯粹的思想,我的思想就是我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在观念中建构起知识,再设法在人的自由意志上。
我不必奢望的去读《心灵的曙光》,但可以期许的是,让自己的心灵由平地走向高原。高原上视野辽阔,或许可以“望尽天涯路”,对于人生全貌及价值层次可以整体的了解和评估。
第二篇:读《心灵》
读《心灵鸡汤》有感
《心灵鸡汤》这本书是由杰克〃坎菲尔和马克〃韩森共同主编,两人皆是全美著名的激励演讲者,他们除了合作推出这本书外,还有其他系列作品:《心灵鸡汤II》、《心灵鸡汤III》、《心灵鸡汤关於青少年》等,并且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将爱与感动传送至世界各地。本书收录了近百篇的故事,每位作者都提供了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处世哲学,而编者再依主题分类编成七大主题,包括:爱的力量、学习爱你自己、教养之道、论学习、让梦想成真、克服障碍、处世智慧等不同的单元。内容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故事,但非常温馨,也发人深思。“我们过着尘埃喧嚣的生活,心灵太多的负累,渴望夜晚地明灯照在这温暖地书页上,让我们沉醉于每个故事中一点一滴地感动。”这是《心灵鸡汤》封面上的一段话,也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每天读一个小故事,我们将向着幸福的方向迈进一步。一滴水可以折射出阳光,一个小故事蕴藏着幸福的道理,打开本书,她将带我们走进一个轻松、愉快的境界,使我们从这些小故事里寻找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启迪或感悟。因为有爱,所以人与人之间得以互动,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解救海星》这篇文章中有人感到疑问:海滩上有成千上万的海星,犹如天上繁星,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什么。他微笑,仍是弯下腰再度拾起另一只海星,当他把海星丢进海中的时候,喃喃的说:“又改变了一只海星的命运了。” 也许一个人付出的关怀在大环境之下显得非常地渺小,但仍然有它的力量和作用,如同“又改变了一只海星的命运了。”这句话的意义一样,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如果能推己及人,大家所发挥的爱将是无法衡量的,所以千万别小看自己的贡献。每个人都有付出关怀的权利和能力,只要肯付出真爱,即使是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接近自己的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身旁的世界也会因此更明亮,所以不要忽视爱的力量,因为它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未来。
生活中无处不充满着爱,因为我们爱过了,才会让我们以后回忆起那些美好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人世间的真情所在。若想培养坚韧的意志,首先就该学习向身旁最亲近的人说声我爱你,“我今天告诉过你我有多么爱你吗?”这是一位父亲与女儿谈话时总是会先说的一句话,也因这句话使他们父女间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也让我懂得最重要的是我们曾对彼此付出关怀,苦痛会消失,唯在真爱永留心间。为了妻子的爱,宁肯让上帝把驼背赐与自己,将美貌留着心爱的新娘,终于他的爱让美貌的弗西成为他的妻子。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爱的影子,“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送车给弟弟的哥哥”;一个红心、一个拥抱换来周围无数人的爱,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生活得精神愉快,让彼此的生命有一点亮光变得如此简单!只要付出爱,爱也会来到我们身旁。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永远都不会变老,它将留给后世永恒的爱的光亮,世界的存在是以它为养料的。所以在生活中要珍惜我们所爱的人,把每一个平淡的今天看成是彼此相依的最后一刻,好好握紧爱人的手,即使她容颜已老、满面沧桑,那也是我们记忆中永恒的温馨,别忘了守住对她的承诺,别忘了牵她的手,一生一世、一辈子……
第三篇:党课结业心得。昌曙光
09建环二班昌曙光 20090120201
党课结业心得
这次能参加院党组织举办的第51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我感到很荣幸,同时也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经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深受鼓舞和教育。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的学习并认真思考。当前来说,我认为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处于永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通过这次党课学习,我认识到以前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和宗旨的学习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这次党课比较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先进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同时,这次学习培训,使我对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的时期更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七月成立至今,始终站在中国革命的最前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的艰苦卓越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又用50多年的时间建立了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中国。这期间虽然有挫折、问题,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通过实践完善自己的理论,逐步确定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
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思想道德上提高自己。一个人必须有高尚的情操,因此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怎么能让人民相信,怎么能让党接受呢?因此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努力培养自己道德情操。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决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时时刻刻以一名党员的思想来要求自己,争取吧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有思想的“四有”新人。
其次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正确分析当前世界和国家的问题。在努力学习党章的同时还认真思考。最后还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
势,有这样的理想就有了立党之本,就能够自觉地、满腔热血的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共产党坚定理念,一定要把党最高纲领与党在现阶段的任务统一起来,既要胸怀实现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更要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脚踏实地的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扎实做好每一份工作。
总之,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使我进一步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我更进一步的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今后,我将更加认真的学习这些科学理论,使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尽力的去帮助别人,团结周围的人,带动他们一起来学习。我会以党员的要求来严格的约束自己,积极向上的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党员中的一员。
第四篇:读《感悟心灵》有感
读《感悟心灵》有感
油车港镇中心小学五(2)班吴雯雯
母爱,是世间无比的。它会为了这份情,而放弃所有。前几天,我在书里
看到:一位小女孩,在大雨滂沱的世界里,急速奔跑。不料,在她对面有一辆
轿车向他飞驰而来,那为驾驶者由于雨天路滑,刹车打滑了,向这位小女孩撞
了上来。一个小时候,交警和救护人员赶来,迅速将小女孩抬到医院。十五分钟后,她的母亲赶来了。此刻,这名小女孩正在医院里做最后的抢救。如果抢救失败了,也就是说,小女孩的生命就到此结束了。
在这将近三个小时的抢救中,小女孩的命是暂时保下来了。可是,她任然
在和死神做殊死拼搏,随时有可能······
她的母亲晕倒了,在迷迷蒙蒙的时候,她听到了死神的声音!死神说:只
要用你自己的生命来换你女儿的生命,你女儿的生命就能留在人间!
几天后,这个小女孩出院了。可当她急切寻找妈妈是,却怎么也找不到!
就在这时,在她的肩膀上,出现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这只蝴蝶仿佛在跟她说
什么悄悄话!
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这种精神,这种爱,她是真实的!
这就是母爱,愿意牺牲自己,去让子女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当妈妈的眼角上出现了一条条皱纹,当妈妈的皮肤变得粗糙,当妈妈的手上
长满了老茧,这就证明你的妈妈为你多么操劳!多么用心!虽然妈妈有时会责骂
我们,但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改掉不良习惯!
母爱,陪伴着我们的成长!也是我们成长中缺少不了的!
第五篇:读《心灵密码》有感
读《心灵密码》有感
阅读《心灵密码》源于作者毕淑敏的自我推荐“心灵本无密码,但密码无处不在。一次心灵自诊,决定一种生活品质。悲苦的时候,伤感的时候,茫然若失难以决断的时候,烦躁异常自我否定的时候,抽出片刻时间,翻翻这本书吧。读完之后的心境,和打开书页之前,可能略有一点不同。”
众所周知,毕淑敏是一位著名作家,但同时她还是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她17岁入伍当兵,11年走遍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会的阿里高原。转业后从事医疗工作,35岁开始写作,46岁时开始学习心理学。她从事心理咨询师之后,由于咨询中心的时间和资源有限,无法及时帮助更多人,感到难以言表的责任和压力。这本书是她从临床心理医生的岗位上退下来,著写的一本有关心理学普及方面的小册子,目的是以文字传播的方式描述和阐释当代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和更多人(也就是和读者)交流心得,摸索和揣测人的内心世界,诠释心灵密码,让读者认识并了解自己,在阅读中感动和反思,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己。
《心灵密码》中充满了精美的文字,文字的美丽让人爱不释手,如:“对于年龄的雅量--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丽,深藏在皱纹之中。从阅历的层面讲,皱纹是智慧的纽扣,是穿起智慧之玉的红绳。不要被年龄吓住,唯一的对策,就是正视衰老,把它当成盛宴后的杯盏,轻轻洗净收起。”
在《心灵密码》中,提供了许多思维方法,犹如一剂心灵处方,让读者面临困境和窘迫,能够滋养生息,重新给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支点,安详飘然一生。如,生活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排序的艺术。学会自产自销幸福,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礼物。为自己建立快乐的生长点等等。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心灵密码》讲述了许多人遭遇过的心理痛苦和现实困惑,提醒人们关注感悟生命,增强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如,一名中学女学生问毕淑敏“我为什么是一个女孩?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个农民,而我同桌的爸爸却是县长?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对此,作者告诉那个女孩,世界上的不平等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不能改变的,没有人能够担保你一生下来就享有阳光灿烂的平等。看看动物世界,就知道平等是多么罕见了。平等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维持最大多数人安宁的策略。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少了愤怒,多了感恩。
喜欢《心灵密码》,并不是迷恋她华丽的词藻,而是享受书中文字所传达的那份安宁和从容,可以受伤,但永远有痊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