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老师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专题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学案
(1)条件充足时直接应用
例1 已知:如图1,CE⊥AB于点E,BD⊥AC于点D,ABD、CE交于点O,且AO平分∠BAC.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对.
ED
O
BC
(2)条件不足,会增加条件用判别方法
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执果索因,逆向思维,逐步 A例2 如图2,已知AB=AD,∠1=∠2,要使△ABC≌△ADE,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填一个)_____.B
ED
C(3)条件比较隐蔽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选用判别方法 A
例3 已知:如图3,AB=AC,∠1=∠2.
求证:AO平分∠BAC.
12OBC
(4)条件中没有现成的全等三角形时,会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用判别方法 C例4 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º,AC=BC,D为BC的中点,CE⊥AD于E,交AB于F,连接DF. DE求证:∠ADC=∠BDF.
BAF
G
说明:常见的构造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如下三种:①涉及三角形的中线问题时,常采用延长中线一倍的方法,构造出一对全等三角形;②涉及角平分线问题时,经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可以得到一对全等三角形;③证明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用“截长补短”法可以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
练习:
1.已知: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AB∥FC,DF交AC于点E,DE=FE.求证:AE=CE.
2.如图,在△ABC中,点E在BC上,点D在AE上,已知∠ABD=∠ACD,∠BDE=∠CDE.
A求证:BD=CD.
D
BCE
3.用有刻度的直尺能平分任意角吗?下面是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先在∠AOB的两边上取OP=OQ,A再取PM=QN,连接PN、QM,得交点C,则射线OC
平分∠AOB.你能说明道理吗?M
PC
OQNB
4.如图,△ABC中,AB=AC,过点A作GE∥BC,角平分线BD、CF相交于点H,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GE于点E、G.试在图10中找出3对全等三角形,并对其中一对全等三角形给出证明.
P A
GE
FH
ACDBBC
5.已知: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P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添条件为__________,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_.
A7.如图,在△ABD和△ACD中,AB=AC,∠B=∠C.求证:△ABD≌△ACD.
BC
D
8.如图14,直线AD与BC相交于点O,且AC=BD,AD=BC.求证:CO=DO.CD
BA
9.已知△ABC,AB=AC,E、F分别为AB和AC延长线上的点,且BE=CF,EF交BC于G.求证:EG=GF.A
E
C BG F
A10.已知:如图16,AB=AE,BC=ED,点F是CD的中点,AF⊥CD.求证:∠B=∠E.
BECFD
第二篇:全等三角形证明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1.翻折
如图(1),BOC≌EOD,BOC可以看成是由EOD沿直线AO翻折180得到的;
旋转
如图(2),COD≌BOA,COD可以看成是由BOA绕着点O旋转180得到的;
平移
如图(3),DEF≌ACB,DEF可以看成是由ACB沿CB方向平行移动而得到的。
2.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边角边公理、角边角公理、边边边公理、斜边直角边(直角三角形中)公理
(2)推论:角角边定理
3.注意问题:
(1)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
(2)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 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AA;b :有两边和其中一角对应相等,即SSA。
一、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应用
(1)证明线段(或角)相等
例1:如图,已知AD=AE,AB=AC.求证:BF=FC
(2)证明线段平行
例2:已知:如图,DE⊥AC,BF⊥AC,垂足分别为E、F,DE=BF,AE=CF.求证:AB∥CD
(3)证明线段的倍半关系,可利用加倍法或折半法将问题转化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例3:如图,在△ ABC中,AB=AC,延长AB到D,使BD=AB,取AB的中点E,连接CD和CE.求证:CD=2CE
例4 如图,△ABC中,∠C=2∠B,∠1=∠2。求证:AB=AC+CD.
.
例5:已知:如图,A、D、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D⊥AB,ΔADC、ΔBDO为等腰Rt三角形,AO、BC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例6.如图,已知C为线段AB上的一点,ACM和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和CM相交于F点,BM和CN交于E点。求证:CEF是等边三角形。
N
M
FE
C
A B
第三篇:全等三角形证明
全等三角形证明
1、已知CD∥AB,DF∥EB,DF=EB,问AF=CE吗?说明理由。
CA2、已知∠E=∠F,∠1=∠2,AB=CD,问AE=DF吗?说明理由。
F3、已知,点C是AB的中点,CD∥BE,且CD=BE,问∠D=∠E吗?说明理由。
4、已知AB=CD,BE=DF,AE=CF,问AB∥CD吗?
A B
C
第四篇:初一全等三角形证明
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1.如图,AB=AD,CB=CD.△ABC与△ADC全等吗?为什么?
2.如图,C是AB的中点,AD=CE,CD=BE.
求证△ACD≌△CBE.
3.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 求证∠A=∠D.
4.已知,如图,AB=AD,DC=CB.求证:∠B=∠D。
B
5.如图, AD=BC, AB=DC, DE=BF.BE=DF.求证:∠E=∠F
A
DCBF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SAS)
1.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求证DC∥AB.
2.如图,△ABC≌△ABC,AD,AD分别是△ABC,△ABC的对应边上的中线,AD与AD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已知AC⊥AB,DB⊥AB,AC=BE,AE=BD,试猜想线段CE与DE的大小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E B
4.已知:如图,AD∥BC,AD=CB,求证:△ADC≌△CBA.
CB
5.已知:如图AD∥BC,AD=CB,AE=CF。求证:△AFD≌△CEB.
AC
6.已知,如图,AB=AC,AD=AE,∠1=∠2。求证:△ABD≌△ACE. AE D
3~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四(ASA、AAS)
1.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求证AB=DE,AC=DF.
2.如图,∠ACB=90°,AC=BC,BE⊥CE,AD⊥CE于D,AD=2.5cm,DE=1.7cm. 求BE的长.
3.已知,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DE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
E
DB
4.已知:如图 , 四边形ABCD中 , AB∥CD , AD∥BC.求证:△ABD≌△CDB
5.如图, AD∥BC, AB∥DC, MN=PQ.求证:DE=BE.3 QDPA
6.如图, 在ABC中, ∠A=90°, BD平分B, DE⊥BC于E, 且BE=EC,(1)求∠ABC与∠C的度数;
(2)求证:BC=2AB.07.如图,四边形ABCD中, (2)求证:E是CD的中点; (3)求证:AD+BC=AB.8.如图, 在△ABC中, AC⊥BC, CE⊥AB于E, AF平分∠CAB交CE于点F, 过F作FD∥ BC交AB于点D.求证:AC=AD.C 3eud教育网http://50多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1、已知:(如图)AD∥BC,AD=CB,求证:△ADC≌△CBA。 B C2、已知:如图AD∥BC,AD=CB,AE=CF。求证:△AFD≌△CEB。AC3、已知,如图,AB=AC,AD=AE,∠1=∠2。求证:△ABD≌△ACE。 A C ED4、已知,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求证:AB=DE,AC=DF。 E B F C5、已知,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DE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 E D B C 6、已知,如图,AB=AD,DC=CB,求证:∠B=∠D。 B 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A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2、已知:(如图)AD∥BC,AD=CB,求证:△ADC≌△CBA。 B C2、已知:如图AD∥BC,AD=CB,AE=CF。求证:△AFD≌△CEB。AC3、已知,如图,AB=AC,AD=AE,∠1=∠2。求证:△ABD≌△ACE。 C 1 B ED4、已知,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求证:AB=DE,AC=DF。 E B F C5、已知,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DE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 E D B C 6、已知,如图,AB=AD,DC=CB,求证:∠B=∠D。 B A第五篇:全等三角形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