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21:4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第一篇:2017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单选题

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权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依治理念的本质特征。5.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7.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8.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9.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10.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1.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12.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

13.概括起来讲,罪刑法定原则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14.公安民警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要严把证据关,二要严把法律关。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政法机关办案必须既讲法律效果又讲社会效果。

16.“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及时高效原则的具体内容。

17.下列()坚决纠正的错误做法。A.党政领导干部对案件事实和处理下达指令 B.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公正处理案件 C.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相统一 D.党总揽大局,协调各方 18.法律规范属于社会规范。19.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正确答案为:C。

20.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正确答案为:A。

21.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为:A。

22.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

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正确答案为:D。

23.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为:B。

24.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正确答案为:C。

25.下列哪种法律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 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正确答案为:B。

26.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2 A.《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

B.《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 正确答案为:B。

27.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A.适用范围不同 B.制定和表达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制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正确答案为:D。

2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正确答案为:A。

29.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要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 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 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 正确答案为:B。

30.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正确答案为:D。

3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政府选举产生,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产生 C.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D.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自为主的原则 正确答案为:C。

32.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公共利益 D.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为:C。

3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A.合法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为:C。

34.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A.继承权 B.转让权 C.使用权 D.处置权 正确答案为:A。

35.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的原则。A.高效 B.简捷 C.精简 D.实效 正确答案为:C。

36.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哈法律规定的权利,同事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正确答案为:B。

37.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B.各种宗教活动均受国家保护 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D.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正确答案为:B。

3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武警部队 正确答案为:C。

39.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A.侮辱、诽谤、控告 B.诽谤、检举、诬告陷害 C.侮辱、控告、诬告陷害 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正确答案为:D。

40.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正确答案为:A。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D.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正确答案为:B。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A.司法权 B.行政权 C.立法权 D.检察权 正确答案为:C。

4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选举。

A.全国人大代表 B.政协委员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 正确答案为:C。

44.下列选项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的人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

45.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代表提议。

第二篇: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单选题 1.)是我们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依法治国 B.文明执法 C.尊重人权 D.坚持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为: A 2.依法治国首先是(A.依法治权

B.依法治民

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

D.有效管理国家

正确答案为: A。

3.()是我国《宪法》明 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 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宪法至上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

正确答案为: A。

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 质要求,是社会依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执法为民

B.依法治国

C.民主自由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为: A。

5.执法为民是()的宪法

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 现。

A.为人民服务

B.人权至上

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正确答案为: D。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

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

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为: B。

7.政 法 工 作 尊 重 和 保 障 人

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

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 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

B.依法执法

C.以人为本

D.以法律为准绳

正确答案为: C。

8.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 遵守()。

A.领导批示

B.文件规定

C.法学理论

D.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为: D。

9.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 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 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 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A.政治路线

B.根本宗旨

C.任务

D.奋斗目标

正确答案为: B。

10.()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社 会的重要任务。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为: B。

11.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 保()。

A.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

B.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

C.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

D.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为: D。12.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 治原则是()。

A.执法为民

B.坚持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为: B。

13.概括起来讲,()就是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

文规定不受罚。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罪刑自负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为: A。

14.公安民警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要

严把证据关,二要严把()。

A.案件关

B.人情关

C.法律关

D.材料关

正确答案为: C。15.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A.政法机关办案只讲法律 效果

B.政法机关办案只讲社会 效果

C.政法机关办案必须既讲 法律效果又讲社

会效果

D.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 具有内在一致性

正确答案为: C。

16.“

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 拖延;

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

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 ” 是()原则的具体内容。

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程序公正

D.及时高效

正确答案为: D。

17.下列()坚决纠正的错误 做法。

A.党政领导干部对案件事 实和处理下达指令

B.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 公正处理案件

C.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 关依法行使职权相统一

D.党总揽大局,协调各方

正确答案为:A。

18.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

正确答案为: B。

19.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 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 的?()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 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 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 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

第三篇: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单选题

1.()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依法治国 B.文明执法 C.尊重人权 D.坚持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为:A 2.依法治国首先是(A.依法治权 B.依法治民 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 D.有效管理国家 正确答案为:A。

3.()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宪法至上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为:A。

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依治理念的本质特征。A.执法为民 B.依法治国 C.民主自由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为:A。

5.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A.为人民服务 B.人权至上

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正确答案为:D。

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为:B。

7.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 B.依法执法 C.以人为本 D.以法律为准绳 正确答案为:C。

8.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A.领导批示 B.文件规定 C.法学理论 D.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为:D。

9.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A.政治路线 B.根本宗旨 C.任务 D.奋斗目标 正确答案为:B。

10.()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为:B。

11.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A.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 B.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 C.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 D.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为:D。

12.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A.执法为民 B.坚持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为:B。

13.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罪刑自负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为:A。

14.公安民警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要严把证据关,二要严把()。A.案件关 B.人情关 C.法律关 D.材料关 正确答案为:C。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政法机关办案只讲法律效果 B.政法机关办案只讲社会效果

C.政法机关办案必须既讲法律效果又讲社会效果 D.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具有内在一致性 正确答案为:C。

16.“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程序公正 D.及时高效

正确答案为:D。

17.下列()坚决纠正的错误做法。

A.党政领导干部对案件事实和处理下达指令 B.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公正处理案件 C.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相统一 D.党总揽大局,协调各方 正确答案为:A。18.法律规范属于()。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 正确答案为:B。

19.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

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 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正确答案为: C。

20.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 项哪个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 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 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 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 的C.“

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 ”,这项规定在法 学上被称为 “

从新原则 ”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 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 “

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

正确答案为: A。

21.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 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

关键因素是()。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 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 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 的主体作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 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 益

正确答案为: A。

22.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 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 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 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 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 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 由规章规定

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 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

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 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 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 章

正确答案为: D。

23.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 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 正确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 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 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

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 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为: B。

24.我国《立法法》规定,行 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正确答案为: C。

25.下列哪种法律冲突由全 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 的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 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 定不一致的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 的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 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 别规定不一致的正确答案为: B。

26.2008 年 月全国人大常 委会对 《消防法》 进行了修订,2009 年 4 月,某省人大常委 会通过《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 国消防法 > 办法》,对实施 《消 防法》

做出了具体规定。关于

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 以成立?()A.《办法》属于对《消防 法》的立法解释

B.《办法》 属于 《消防法》 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 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消防 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消防法》 进行了体系解释

正确答案为: B。

27.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

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适用范围不同

B.制定和表达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制定的内容、法律地位 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正确答案为: D。

2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 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 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 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 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 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 应在合同签订后 3 日内向乙 交付面粉 10 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 事义务

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 所 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 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 违宪责任

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 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 除

正确答案为: A。

29.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要讲求 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 益原则

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 任

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 强制力

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 因是违法与违约

正确答案为: B。

30.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 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 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 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 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 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 法律责任的规定

正确答案为: D。

3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政 府选举产生,对政府负责,受 政府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 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产生

C.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 关、检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 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D.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 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 一领导下,地方各自为主的原 则

正确答案为: C。

32.国家为了()的需要,可 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 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 给予补偿。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公共利益

D.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为: C。

3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 的()不受侵犯。

A.合法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为: C。

34.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 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A.继承权

B.转让权

C.使用权

D.处置权

正确答案为: A。

35.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的 原则。

A.高效

B.简捷

C.精简

D.实效

正确答案为: C。

36.根据《宪法》的规定,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法律上一律平等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哈法 律规定的权利,同事必须履行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正确答案为: B。

37.根据《宪法》的规定,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宗教信仰自由

B.各种宗教活动均受国家 保护

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 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 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D.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 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 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正确答案为: B。

3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 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 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 逮捕。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武警部队

正确答案为: C。

39.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 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 行()。

A.侮辱、诽谤、控告

B.诽谤、检举、诬告陷害

C.侮辱、控告、诬告陷害

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正确答案为: D。

40.根据《宪法》的规定,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 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 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 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 的保护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 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 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 利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 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 失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 的权利

正确答案为: A。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是()。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D.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正确答案为: B。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行使国家()。

A.司法权

B.行政权

C.立法权

D.检察权

正确答案为: C。

4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 主席由()选举。

A.全国人大代表

B.政协委员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

正确答案为: C。

第四篇: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单选题

1.()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文明执法 C.尊重人权 D.坚持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为:A 2.依法治国首先是()

A.依法治权 B.依法治民 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 D.有效管理国家

正确答案为:A 3.()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宪法至上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为:A 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依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执法为民 B.依法治国 C.民主自由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为:A。

5.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为人民服务 B.人权至上 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正确答案为:D 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为:B。

7.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 B.依法执法 C.以人为本 D.以法律为准绳

正确答案为:C。

8.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

A.领导批示 B.文件规定 C.法学理论 D.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为:D。

9.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A.政治路线 B.根本宗旨 C.任务 D.奋斗目标

正确答案为:B。

10.()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为:B。

11.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

A.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

B.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

C.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

D.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为:D。

12.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

A.执法为民 B.坚持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为:B。

13.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罪刑自负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为:A。

14.公安民警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要严把证据关,二要严把()。A.案件关 B.人情关 C.法律关 D.材料关

正确答案为:C。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政法机关办案只讲法律效果

B.政法机关办案只讲社会效果

C.政法机关办案必须既讲法律效果又讲社会效果

D.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具有内在一致性

正确答案为:C。

16.“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

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程序公正 D.及时高效

正确答案为:D。

17.下列()坚决纠正的错误做法。

A.党政领导干部对案件事实和处理下达指令

B.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公正处理案件

C.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相统一

D.党总揽大局,协调各方 正确答案为:A。

18.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

正确答案为:B。

19.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正确答案为:C。

20.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正确答案为:A。

21.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为:A。

22.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

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正确答案为:D。

23.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为:B。24.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正确答案为:C。

25.下列哪种法律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

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正确答案为:B。

26.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2 A.《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

B.《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

正确答案为:B。

27.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适用范围不同

B.制定和表达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制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正确答案为:D。

2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正确答案为:A。29.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要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

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

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

正确答案为:B。

30.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正确答案为:D。

3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政府选举产生,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产生

C.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D.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自为主的原则 正确答案为:C。

32.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公共利益 D.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为:C。

3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A.合法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为:C。

34.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A.继承权 B.转让权 C.使用权 D.处置权

正确答案为:A。

35.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的原则。

A.高效 B.简捷 C.精简 D.实效

正确答案为:C。

36.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哈法律规定的权利,同事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正确答案为:B。

37.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B.各种宗教活动均受国家保护

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D.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正确答案为:B。

3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武警部队

正确答案为:C。

39.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A.侮辱、诽谤、控告

B.诽谤、检举、诬告陷害

C.侮辱、控告、诬告陷害

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正确答案为:D。

40.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正确答案为:A。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D.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正确答案为:B。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

A.司法权 B.行政权 C.立法权 D.检察权

正确答案为:C。

4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选举。A.全国人大代表 B.政协委员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

正确答案为:C。

44.下列选项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的人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

正确答案为:D 45.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委员会或者()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代表提议。

A.五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五分之二

正确答案为:A。

第五篇:2016年最新-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2016年 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单选题

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权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依治理念的本质特征。5.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7.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8.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9.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10.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1.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12.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

13.概括起来讲,罪刑法定原则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14.公安民警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要严把证据关,二要严把法律关。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政法机关办案必须既讲法律效果又讲社会效果。16.“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及时高效原则的具体内容。17.下列()坚决纠正的错误做法。

A.党政领导干部对案件事实和处理下达指令 B.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公正处理案件 C.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相统一 D.党总揽大局,协调各方 18.法律规范属于社会规范。

19.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正确答案为:C。

20.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正确答案为:A。

21.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为:A。

22.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

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正确答案为:D。

23.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为:B。

24.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正确答案为:C。25.下列哪种法律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

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正确答案为:B。

26.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2 A.《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

B.《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 正确答案为:B。

27.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A.适用范围不同 B.制定和表达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制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正确答案为:D。

2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正确答案为:A。

29.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要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 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

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 正确答案为:B。

30.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正确答案为:D。

3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政府选举产生,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产生 C.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D.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自为主的原则 正确答案为:C。

32.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公共利益 D.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为:C。

3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A.合法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为:C。

34.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A.继承权 B.转让权 C.使用权 D.处置权 正确答案为:A。

35.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的原则。A.高效 B.简捷 C.精简 D.实效 正确答案为:C。

36.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哈法律规定的权利,同事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正确答案为:B。

37.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B.各种宗教活动均受国家保护

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D.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正确答案为:B。

3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武警部队 正确答案为:C。

39.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A.侮辱、诽谤、控告 B.诽谤、检举、诬告陷害 C.侮辱、控告、诬告陷害 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正确答案为:D。

40.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正确答案为:A。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D.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正确答案为:B。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A.司法权 B.行政权 C.立法权 D.检察权 正确答案为:C。

4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选举。

A.全国人大代表 B.政协委员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 正确答案为:C。

44.下列选项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的人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

45.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代表提议。

下载2017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协警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辅警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1.()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确答案为:A。 A.依法治国 B.文明执法 C.尊重人权D.坚持党的领导2.依法治国首先是( )。正确答案为:A。A.依......

    辅警考试题库 汇总2017

    治安管理处罚法 一、判断题 1.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如《治安管理处罚法》未规定的,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

    辅警考试题库

    单选题 1)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首先是(A.依法治权 3.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是社会主......

    2017年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最新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 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 21 单选题 1.(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文明执法 C.尊重人权 D......

    最全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5篇范例)

    单选题1.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依法治国B. 文明执法C. 尊重人权D. 坚持党的领导正确答案为:A。2. 依法治国首先是( )。A. 依法治权B. 依法治民C. 提高全民......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单选题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 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 21 单选题 1.(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文明执法 C.尊重人权 D......

    辅警招聘考试真题

    xxxxxx区招录辅警人员考试试卷 一 、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主要是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

    辅警招聘流程

    辅警招聘流程 管一崔家豪 031 为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进一步做好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治安防控水平,决定为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