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冲医院院感培训
华冲医院院感培训
时间:2014年5月20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全体培训 主讲人:严玉梅
课题:《医院感染三基训练指南》
1.何谓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何谓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护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疗物品与环境及安全注射等。
3.何谓手卫生: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4.何谓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5.何谓灭菌: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处理。
6.围生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如何给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是,抗菌药物应该在手术前0.5-2H内,最好在皮肤切开前30min或麻醉诱导开始时静脉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h,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应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7.WHO提出的“手卫生五个重要指针”是什么:“手卫生五个指针是指,在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应执行手卫生。
第二篇:2011年沭阳华冲医院除四害的工作总结
2011年沭阳华冲医院除四害的工作总结
除四害工作是一项全民共同参与的群众性工作。在除四害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孽生地得到有效控制,为发扬成绩,巩固除四害工作成果,现对本除四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培训力度,保证全年工作安全有效
安全措施、除四害技术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加大对除四害人员的岗前工作培训,使其掌握除四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使本我院除四害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二、加强了防治措施,确保除四害工作取得实
灭蚊方面,我们因地制宜、集中人力、物力对相关区域进行彻底消杀,采用喷雾剂药物消杀方法,药物统一采购,专人管理,同一时间对通风口、污水管道、阴暗潮湿地段及温度超过18度温暖潮湿地工作室进行消杀;灭鼠工作本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投药、统一清理掩埋火焚烧死鼠。同时,在全医院范围内清楚内外环境杂物。堆放物,封堵了房前、屋后、垃圾道周围的鼠洞,生活垃圾,日检日清,杜绝老鼠的食源、水源。对食堂、仓库等重点场所,加大投药和预防力度,专人、专时、定量进行药物投放,加强防护
措施,防治污染环境及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灭蝇工作本我们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橱窗、黑板报等多渠道,发动职工共同参与,真抓实干,将任务落实到人,重点抓好环境清理,控制好积水容器;灭蟑螂工作今年重点对食堂、仓库等地方进行整治,采取了自行投药和专业消杀相结合的方法,使阳性房间不超过2%。
三、加强领导、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单位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安排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各项工作,真正把除四害防疫工作提高到职工全体健康,提高到生产力的高度来抓。
2、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层层把关,确保了今年除四
害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完成。
3、强化监督,严格检查。单位除四害领导组定期对各
部门除四害工作的落实情况、工作情况及工作效果等进行检查、督促,对工作进行督察,确保除四害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沭阳华冲医院
2011年04月02日
第三篇:沭阳华冲医院关于对迟到早退的通知
华冲医院关于对员工迟到早退的处罚规定
近期发现部分同事上下班有迟到、早退等行为,为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使公司员工有章可循,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员工。
现作如下规定:
1、迟到定义:上班时间后1-30分钟到岗者为迟到,30分钟以后到岗者按旷工处理。(半天内的以半天旷工计)
2、早退定义:下班时间前提前1-30分钟下班者为早退,下班提前30分钟以上按旷工处理。(半天内的以半天旷工计)
3、对迟到、早退的处理:①迟到、早退1-10分钟的,扣款10元;②迟到、早退11-20分钟的,扣款20元;③迟到、早退21-30分钟的,扣款30元。
沭阳华冲医院
2014.08.11
第四篇:医院感控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1.什么是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2.那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3.什么是医源性的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4.什么是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5.什么是感染链?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感染人群。6.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7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8当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如何处臵?
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同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9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部门有哪些?
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室、新生儿室、血液净化室、内镜诊疗中心(室)、消毒供应中心、治疗室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口腔科、产房、母婴室)
10.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有那些?
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无菌操作、手卫生、消毒药械的管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灭菌物品的管理、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管理以及医疗废物的管理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环节。
二、手卫生相关知识
1.什么是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什么是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什么是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是什么?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5什么是外科手消毒?
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6.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7.外科洗手方法与要求有哪些?
(1)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2)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擦。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三、消毒与隔离相关知识
1.什么是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的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4.普通病区的隔离要求有哪些?
(1)隔离病室应在病区的末端。
(2)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臵。
(3)如受条件限制,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臵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4)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臵。
(5)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六床。5.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标识分别为什么颜色? •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 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 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四、消毒与灭菌相关知识
1.什么是清洗?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什么是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3.什么是终末消毒?
感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4.什么是灭菌?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五、个人防护相关知识
1.如何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1)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2)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3)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2.佩戴手套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诊疗护理不同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照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3.哪些情况不应穿隔离衣?
(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4.哪些情况下应穿防护服?
(1)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2)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5.哪些情况下穿鞋套?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6.哪些情况下穿防水围裙?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
7.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是什么?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 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3)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8.医务人员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是什么?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服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2)用后物品分别放臵于专用污物容器内。(3)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4)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
1.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 或三类以上抗菌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哪些?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析杆菌等。
第五篇:华冲中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华冲中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2018.07.01
本学期,我们高中语文教研组在校长室的关心下,在教科室、教务处的领导下,工作扎实、备课充分,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自我,迎接挑战
我们深知教师的水平会影响学生的水平。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己。
1、利用暑假培训机会。暑假学校邀请了教育局教研室专家为全校老师做报告,我们语文组老师深受启发。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制定了近几年专业发展规划。
2、利用教研组活动,同志之间互相交流新课程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有好的书籍互相推荐,以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3、研讨考试说明及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模式,一方面把握高考的方向,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学校推进新课程改革。
4、借“青蓝工程”,组内教师互相结对,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一方面帮助新毕业教师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让老教师拓宽视野。
5、听课是最好的提高方式,本学期,我们高中语文组,公开课开展的很实在,每次开课,组内老师基本到齐。我们每人平均听课在45节以上。大量的听课,让我们相互学到了很多。尤其是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还将组内交流课形成常态。组内互听形成一种风气。
二、培训学生,养成习惯
习惯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专门进行了一次研讨。根据不同年级我们分别作了统一部署。
1、利用阅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每次阅读课,教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不能让学生太过散漫。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根据需要阅读课,可以在教室进行,授课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欣赏课、交流课等。让学生爱上阅读。
2、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高一、二年级,采用了课前演讲的方式,每次一位同学,不超过3分钟。教师可事先定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言简意赅的演讲。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爱说了,能说了。
3、尊重学生的“自主作文”意识,力争把写作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侍从凯老师在高一年级上的几节作文课,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反映很好。以后这样的作文课要开起来。
4、高一年级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每天定时定量,积累成语、名句。教师经常检查,效果不错。尤其是宋青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
三、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活动是学习的载体,是学习兴趣的催化剂,适当的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知识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本学期我们高中语文组,开展了下列活动。
1、学期之初,配合德育处工作,我们搞了高中三个年级的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比赛我们发现了一些朗诵苗子,他们是:徐也、马杰、朱九红、高薇等。这些同学又带动了班级的很多人热爱上了朗读,我们发现了语文课堂又出现了朗朗书声。
2、教师节前夕,我们搞了一个“教师节祝福语”征集活动。学生们踊跃参加,我们收到了大量的祝福语。那一句句,一串串,不仅仅是对教师的祝福,更多的是一种感恩。师生关系由此拉近。
3、为激发高一学生对成语的浓厚兴趣,我们适时的举行了高一年级成语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学生明白了,原来积累成语并不只是背诵成语那么单调。它还是很有趣味的,很有故事性的。
4、为配合高二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我们搞了文言文阅读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及时奖励,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凝聚合力,攻坚克难
俗话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成景,万紫千红满园春”。我们懂得,只有发挥合力,才能让教研组工作更出色。因此在学期之初,我就跟各位老师强调了这一点。
1、在备课上,我们坚决拥护教科室的“一人主备,人人参与,多次备课”的备课模式,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予以贯彻。这样设计出的导学案,更有价值,更贴近学生。
2、在选择练习上,我们要求备课组长严格把关,防止练习的随意性、重复性。
3、对于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我们常常是整个组坐在一起研讨。不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决不罢休。
4、本学期我们的公开课,在开课之前,都在组内进行一轮研讨,由开课老师,修改后,再上课。所以上课效果更好。在多次上课活动中,我们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年轻教师,如李宝涛、丁双梅等。
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学期,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表现在:
1、高一的阅读课,还属于粗放型,应认真思考向集约型转变。
2、高二年级因受小高考影响,阅读课没有正常开展。
3、高中作文教学实效性还较低。还须要继续攻坚克难。
4、教研组教师的合力发挥的还不够。
总之,我们语文组老师将继续本着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宗旨,改进不足之处,踏踏实实地进行第一线的教学工作。
华冲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