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文科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试题
高二文科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试题 1、2013年8月31日,香港著名演员成龙低调前往安徽省芜湖市探望其同父异母的大哥房仕德,并到房桥村家族祠堂查看家谱认祖归宗。与这种追根溯源、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3.“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设立中朝和外朝 B.废分封,设郡县C.实行三省六部制D.实行中央集权制 4.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
A.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
B.二府三司制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D.科举选官制度 5.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考试选拔 B.世代相袭 C.地方推荐 D.中央任命
6.《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以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7.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实行“推恩令”削弱了相权 B.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财权
C.宋代设立通判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元代设中书省代替三省致相权最弱
8.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 “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
A.才学──孝廉──门第 B.孝廉──门第──才学 C.血缘──门第──才学 D.军功──门第──才学
9.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巨变,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其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 D.提出《资政新篇》,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资本主义改造方案 10.世界文豪雨果感叹: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巅峰,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然而,扭曲了价值观而且丧失了道德的____________却在这里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这简直就是对人类文明,对世界和平的最为严重的践踏。请填空
A.英国侵略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八国联军
11.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思想观念不同 B.地域位置差别 C.经济形式不同 D.人口数量不同 12.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依然起作用的有①陪审制度 ②律师制度 ③民主原则 ④三权分立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明文公示,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14.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公民法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②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所有人的法律 ③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④《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D.《人权宣言》的发表
16.“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有
A.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B.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C.内阁和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17.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是国家元首 B.总统是政府首脑
C.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D.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联邦法院大法官
18.下列阶级或阶层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在议会中地位的是
A.新兴工业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C.封建贵族地主阶级 D.新兴工业资产阶级 19. 材料一:
图示一 图示二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 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
一、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请举史实说明。(4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3分)
20.(20分)民主化道路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探索的重要主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与法王路易十四不同,英国的专制君主虽然渴望绝对的权威,却都尊重臣民的‘自由’,尊重议会的传统”。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三:“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在近代分别建立了何种政体?确立两国政体的法律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的民主政体中,政府与议会的关系?(6分)
(4)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4分)
高二文科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试题答案
1——10 ACACD CBBAB
11——18 CABDB ACD 19.(15分)(1)秦朝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4分)
(2)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分)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2分)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2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或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分)20.(20分)(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2分,每点各1分。)
不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4分,每点各2分。)(2)英:君主立宪制、英国《权利法案》;美:民主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美国1787年宪法(共4分,每点1分)(3)英: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4分)
美:政府与议会分别掌握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分权制衡。(2分)
(4)特征: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至上原则);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任答2点
第二篇: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试题
瑞金四中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歌词对开国大典的描述,最为贴切的是(B)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C.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D.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2.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D)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新疆和平解放C.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D.西藏和平解放 3.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事件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D.镇压反革命运动 4.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开始于(C)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国民经济的恢复 6.“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词中“一桥”是指(B)
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九江长江大桥D.钱塘江大桥 7.B)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民法通则》 8.“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他们的事迹出现在(D)
A新中国成立时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C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9.导致“文化大革命”延续十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是(B)A.运动曲折、复杂、多变B.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C.毛泽东指导思想错误D.群众思想上认识不清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主要是指(A)A.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11.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C)
A.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12.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D)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3.A)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4.B)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C)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16.把江泽民“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1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得到完善和发展,是在以来(A)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三大改造C.土地改革D.大跃进运动
18.。这是赞扬(D)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国有企业改革首先从什么开始?(B)
A.改革经营模式 B.扩大企业自主权C.推进企业改组联合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词汇反映时代特点,下列词语能体现我国D)A.抗美援朝、反右派、整风运动、大跃进B.一边倒、阶级敌人、反革命、三个代表 C.三大改造、红卫兵、经济特区、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21.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C)A.民法B.刑法C.宪法D.经济法 2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B)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2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B)A.设经济特区B.民族区域自治C.设特别行政区D.一国两制 2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D)
A.新中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材料分析题
1.1949年—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和巩固新政权的时期,请回答:
(1)这一时期我国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答:《共同纲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这一时期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在军事上进行了什么斗争?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
答: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粉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保卫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3)这一时期新中国同封建势力进行了哪些斗争? 答:土地改革运动,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4)西藏是如何解放的? 答:西藏和平解放。
(5)这一阶段的中国历史向世界证明了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国家。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断探索,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依据提示信息,完成表格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1979年的那个春天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歌词中的“春天”指什么? 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答:建立经济特区。
(3)歌词中赞扬的老人是谁?他到“南海边写下诗篇”被称为什么? 答:邓小平;南方谈话。
(4)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指导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材料一是什么的内容?它可以概括为什么? 答: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材料二是什么的内容?在它的指导下出现了什么运动? 答: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
(3)材料三是什么的内容?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什么?它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共十三大。5.1956年—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1956—1966年,这段时间称为什么时期? 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2)在这一时期,共和国遭到了什么重大挫折? 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哪些先进人物? 答:“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4)在这一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国家引导农民从参加互助组发展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在所有制方面搞“一大二公”,在分配上搞“一平二调”,大办公共食堂,吃大锅饭,掀起一股“共产风”。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材料一是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它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答: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
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材料二是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 答:农业合作化运动。
(3)材料三是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它产生了什么不利影响?
答: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材料四是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它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的回顾,你有什么认识? 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7.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请回答:
(1)这次大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哪方面上? 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这次大会还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答: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答:邓小平。
(4)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8.阅读下列材料: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歌曲《爱我中华》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事件是什么? 答:西藏和平解放。(2)“一五”计划期间,为改善西藏的交通,国家修建了哪些公路? 答:青藏、康藏、新藏公路。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4)1999年,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党和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 答:西部大开发战略。
(5)2006年我国建成什么铁路通上“世界屋脊”? 答:青藏铁路。
(5)你认为我国应建立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三篇:高二文科历史家长会发言稿
高二文科历史家长会发言稿
反思与提升,交流与期望:作为历史教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
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学校参加我们班的学生家长会。作为一位历史老师,非常荣幸能够认识大家,能和各位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历史,也感到非常幸运。做为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大家肯定比较关心孩子们的历史成绩。可能看到成绩的家长都会觉得孩子们的历史成绩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低,也导致我们班的平均成绩不高,这反映出我的教学中突出问题,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
需要给大家解释本次考试的试题相对较难,综合性和思维性较强。就全线来说,历史成绩的3000名的高分线是63分,也就是按平常的理解,高分仅仅高于及格60分的3分而已,大家可以参照这个分数线63分对比一下孩子的成绩。当然,这次考试是对从开学到现在的一个阶段检测,作为老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总结、反思,为未来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奠定一个反思的基础。通过总结、分析本次考试,特别是通过对学生试卷的细致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最突出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尤其是屡次强调的重点内容,如商鞅变法、孔子思想、秦始皇汉武帝的措施等。各位在对试卷进行的签字的时候,也可以看看孩子是不是在这一块出了问题。对于历史知识,部分学生可能感觉已经背下来了,但在考试中发现对于这些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特别表现在二卷的综合性问答题上,要求学生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把背下来的知识与问题形成关联性最强的解答。
再一个暴漏出学生做题时非常规不细心,特别是试卷上出现了很多的错别字。而在改试卷时,错别字对导致整道题1分也得不到。这也和老师平常教学中一直重视背诵而忽略了写这一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中是要重点去抓、去强化的方面。也希望各位家长在检查作业是,发现了错别字能够及时的提醒孩子纠正。通过对试卷的反思,在平常教学中自己也感觉到与其他考试相比,课堂教学不够精细化,这和自己的教学思路不无关系。每节课讲得太多,留给学生背诵掌握和练习的时间较少,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够高。这是在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学校也要求不准我们留课下作业,更加血药不断的努力改进,使学生的成绩提高在课堂上。
最后,相与大家交流的时,我们在平时除了督促学生完成周末作业之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学习历史的机会,增强兴趣。比如为孩子挑选几本历史课外书,像史记小故事,中华五千年之类的;周末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在临沂就有挺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如银雀山汉墓、马陵山古战场、王羲之故居等;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以陪孩子看看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或纪录片,如落叶长安、焦裕禄、科教频道等,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提高成绩的最强动力。
说来说去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去学习历史,认识历史,反思历史,认识现实,了解社会,塑造未来,拥有完美的人生。最后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
第四篇: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
语文期中考试复习
一、字音字形
荷塘月色
幽僻蓊蓊郁郁踱duó着弥望亭亭袅娜霎shà时 宛然 脉脉倩影 青雾轻纱空隙
梵fàn婀玲 风致 风姿斑驳 媛(yuàn)女,鷁(yì)首欋(zhào)沾裳cháng敛裾(jū)没精打采
赤壁赋
属zhǔ客 窈窕yǎo tiǎo万顷qǐng扣舷xián桂棹zhào 洞箫 幽壑 倚歌潜qián蛟 嫠妇 愀qiǎo然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渔樵江渚zhǔ麋鹿驾扁舟举匏樽寄蜉蝣渺沧海须臾遨游 惟江上之清风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洗盏更gēng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jí枕藉jiè
活水源记
槠(zhū)潴(zhū)铸剑石罅xià 鸜鹆(qú yù)菖蒲 chāngpú 深不逾yú尺属岁zhǔ旱时
游栖霞紫云洞记
栖qī霞僧寮liáo 牛皋(gāo)濡rú滑 穹qióng窿蝙biān蝠
盘散pán shān乃可下琅láng然偻lǚ而始入,濧duì然无声掩苒rǎn摇飏yán个骈列或升或偃yǎn或倾或跂qì周以缭垣yuán 天鹅
鹰鹫jiù滥用逞chěng强行凶滥用强劲jìng毋wú宁nìng俯首帖(贴)耳希冀赋予缔dì造钟爱兴致勃发悠然忘形雍容自在模mó型模mú样脖颈gěng船舳zhú浩瀚池沼zhǎo着zhuó陆
栖qī息驯xùn天鸽居停浑hún浊哮喘恫吓dòng hâ相称(chân)雍容自在(yōng)召(zhào)唤铿锵kēng qiāng 喑哑yīn yǎ嘹唳liáo lì朝暾tūn初上挽wǎn歌杜撰zhuàn枯燥急躁慰藉jiè感慨 茶馆
趿tā拉眼拙zhuō 文绉绉zhōu 蹓liù弯蹓liū达 嗻zhè珍馐美味 嘎gā登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包涵谭嗣sì同揩kāi油拉纤qiàn歼灭浑浑噩噩老气横秋陶朱之富戊戌(wùxū)牢(láo)骚贵庚(gēng)官饷(xiǎng)伺(cì)候珍馐(xiū)咂(zā)摸 沏(qī)茶晕(yūn)倒兵荒马乱规矩戛然而止
哈姆雷特
迂yū回婉转紊乱迷惘wǎng痴呆涂脂zhī抹粉烟视媚行陨yǔn落吮吸盘踞jù祈qí祷创chuāng痛鞭挞tà横hèng暴罪孽甜言蜜语忏悔熏陶táo怪诞诅咒嫁奁lián延宕dàng恍惚 匍匐 吮shǔn吸殒yǔn身不恤
伪君子
憎zēng恶 溺爱戳穿天翻地覆痴心妄想钦佩无稽jī之谈允yǔn许狼狈不堪和颜悦色川流不息障碍 束shù缚指摘水落石出诀窍
侮wǔ辱撵niǎn出惩chéng罚难以置信 擅敢确凿záo 规矩jǔ诀窍
狗儿爷涅槃
涅槃pán 挨āi着挨ái打骨gǔ气玷diàn污另眼看待接踵zhǒng而至
茕茕孑立在劫难逃春意阑珊
邹忌讽齐王纳谏 昳(yì)丽窥(kuī)镜能谤(bàng)讥间(jiàn)进;期(jī)年
《烛之武退秦师》
氾fàn南佚yì之狐阙qūè秦秦伯说yuè杞子逢páng孙微夫fú人之力失
其所与yǔ不知zhì
冯谖客孟尝君
食sì以草具长铗jiá收责zhài 愦kuì于忧性懧nuò愚矫jiǎo命
外厩jiù拊fǔ爱
二、成语
没精打采杯盘狼籍掩苒rǎn摇飏yán老气横秋陶朱之富浑浑噩噩
涂脂抹粉烟视媚行甜言蜜语天翻地覆俯首帖(贴)耳无稽之谈
狼狈不堪和颜悦色川流不息难以置信另眼看待接踵而至茕茕孑立
在劫难逃春意阑珊 满面春风 水落石出戛然而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兵荒马乱付之一笑门庭若市 洞若观火纵横捭阖
成语解释: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杯盘狼籍: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掩苒rǎn摇飏yáng:轻轻地摇动。
老气横秋:主要用来形容某个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
陶朱之富:指的是凭借个人能力致富,且积累的财富足以与范蠡所媲美的个人或
家族。
浑浑噩噩: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涂脂抹粉:对丑的东西美化装饰。
烟视媚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甜言蜜语:为了达到讨好或哄骗人的目的说让人爱听的话。天翻地覆:形容变化之
大; 闹得很厉害。
俯首帖(贴)耳:形容恭顺的样子。
无稽之谈:指无根据,无从考证说法。
狼狈不堪:形容处境十分困难、窘迫得难以忍受。
和颜悦色:形容人态度和蔼亲切。
川流不息:河水一直流着,不停止。比喻
事物连续不断永不停止。多指来往的行人、车辆、船只很多。
难以置信:很难让人相信。
另眼看待: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即对人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指特别看重或
重视。
接踵而至:脚步紧相连接到来。比喻相继不断。
茕茕孑立: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在劫难逃:旧指命里注定的灾祸,无法逃脱春意阑珊: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满面春风:春风拂面,温暖宜人。原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后用来比喻人脸上呈
现出愉悦和蔼的面容。形容人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石头显露出来。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用来比喻事
情终于真相大白。
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有各的本领,各显各的身手。
兵荒马乱:形态战时社会动荡、百姓生活不能安定的景象。付之一笑:用一笑来
对待,表示毫不介意。
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就像集市一样,热闹非凡。形容往来的人很多。
洞若观火:比喻观察事情明白透彻,像看火一样。纵横捭阖:指运用手段进行分
化、联合三、近义词
耽误耽搁紊乱凌乱迷惘迷惑熏陶陶冶溺爱宠爱违背违犯垂青垂爱
妨碍障碍侦查侦察吝啬吝惜轻视轻蔑调节调解霎时刹那 风致风韵
滥用乱用
四、文常
1朱自清----《荷塘月色》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曾在清华大学任教。朱自清有著作27部,共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代表作品:《背影》《春》《荷塘月色》《背影》。著
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2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
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
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3刘基----《活水源记》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
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
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
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
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4老舍----《茶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
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
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
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作品很多,老舍的代表作品有《骆
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话剧)等。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
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
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
活的代表作。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
剧本《龙须沟》《茶馆》。
老舍的散文独具特色,《老舍散文集》《想北平》《济南的冬天》
《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5.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
被人们尊称为“莎翁”。
6莫里哀----《伪君子》
莫里哀,(1622~1673),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
是他的艺名。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
定。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8、《烛之武退秦师》《殽之战》----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国史官。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
9、国别体史书:《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战国策》
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史记》
文言文知识总结:
通假字:
1、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盘绕。
3、有文采,“文”通“纹”,纹理。
4、盘散,“散”通“跚”,旋转着前进。
5、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
6、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8、使人属孟尝君,“属”通“嘱”,嘱托。
9、能为文收责于薛乎?“责”通“债”,债券。
10、券徧合,“徧”通“遍”。
11、以何市而反,“反”通“返”,返回。
12、不拊爱子其民,“拊”通“抚”,安抚。
13、后#年,“#”通“期”,一。
14、寡人不祥,“祥”通“详”,审慎。
15、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纤”通“芥”,小草。
16、孟尝君不说,“说”通“悦”,高兴。
17、而性懧愚,“懧”通“懦”,懦弱。
1
8、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乡
19、堕军实而长寇仇。
20、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21、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22.唯是脯资饩牵竭矣资:粢
被动句:4个
主谓倒装:3个
说明:第13中,“基”字电脑打不出,用“#”代替,特此说明。
第五篇:高二数学文科试题样板
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 高中二年级文科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位家长通过孩子5—10岁的身高数据,建立身高y(单位:cm)与年龄x的回归模型为y=8.1x+36.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每年身高增加8.1cmB.可预测该孩子11岁时的身高约为125.4 cm C.该孩子在5—10岁时,每年身高增加8.1cmD.该孩子5岁时的身高为76.8 cm 2.已知“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与切点的连线与直线垂直”,现推测“平面与球相切时,球心与切点的连线与平面垂直”,这种推理属于()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联想推理 3.下面图2中的程序框图的作用是输出两数中的较大者,则①②处分别为()
图2A.输出m ;交换m和n的值B.交换m和n的值;输出mC.输出n ;交换m和n的值D.交换m和n的值;输出n 4.如右图,A、B是⊙O上的两点,AC是⊙O的切线,∠
B=70°,则∠BAC等于()A.70°B.35°C.20°D.10° C5、如图,D、E分别是AB、AC上两点,CD与BE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使ΔABE和ΔACD相的是()
A.∠B=∠CB.∠ADC=∠AEB
C.BE=CD,AB=ACD.AD∶AC=AE∶
AB
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第 1 页(共4页)
6.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x12ty23t
32(t为参数),则直线的斜率为()
A.
B.
C.D.
7.用演绎法证明函数yx是增函数时的小前提是()
A.增函数的定义
B.函数yx满足增函数的定义
C.若x1x2,则f(x1)f(x2)D.若x1x2,则f(x1)f(x2)
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9.(3-2i)
1+i
A.-
等于()
172
iB.
-3iC.
3+
iD.-4+3i10、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平面,直线a平面,直线b∥平面,则直线b∥直线a”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1.圆5cos的圆心是()
A.(5,5
3)B.(5,)C.(5,)D.(5,
43)
12.若a>b>c,且a+b+c=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ab>acB.ac>bcC.a∣b∣>c∣b∣D.a>b>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
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必过点.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第 2 页(共4页)
14.直线t
x2(t为参数)被圆(x3)2(y1)
225所截得的弦长为.
y1t
15.设0
π,已知*
a1
2cos,an1(nN),通过计算数列{an}的前几项,猜想
其通项公式为aC
n=(nN*).D
16.如图,AB是⊙O的直径,∠E=25°,∠DBC=50°,E
A
O
B
则∠CBE=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题10分,其余每小题12分共70分.17.(本小题满分10分)
某市居民1999~2003年货币收入x与购买商品支出Y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亿元
(Ⅰ)(4分)画出散点图,判断x与Y是否具有相关关系;
(Ⅱ)(6分)已知b0.842,a0.943,请写出Y对x 的回归直线方程,并估计货币收入为52(亿元)时,购买商品支出大致为多少亿元?
x
/亿元 18.我校学生会有如下部门:文娱部、体育部、宣传部、生活部、学习部。
(1)(4分)请画出学生会的组织结构图。
(2)(8分)给出如下列联表
由以上数据判断高血压与患心脏病之间在多大程度上有关系?
(参考数据:P(K
6.635)0.010,P(K
7.879)0.005参考公式:
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第 3 页(共4页)
k
n(adbc)
(ab)(cd)(ac)(bd))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n2Sn(nN).
(Ⅰ)求a1,a2,a3,a4的值并写出其通项公式;(Ⅱ)用三段论证明数列an是等比数列.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AC切⊙O于点A,AC=AB,CO交⊙O于点P,CO的延长线交⊙O于点F,BP的延长线交AC于点E(1)求证:FA∥BE(2)求证:
APPC
FAAB
21.已知直线l经过点P(1,1),倾斜角(1)写出直线l的参数方程。(2)设l与圆x
6,y
4相交于两点A,B,求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
22.(本小题满分12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f(x)3x1x2,(1)解不等式f(x)3,(2)若不等式f(x)a的解集为R,求a的取值范围.
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第 4 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