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作文起承转合词汇
英语作文启、承、转、合常用词语 有关“启”的常用词语
“启”就是开头,用于引导主题句,或用于主题 句的后面,引导第一个扩展句。第一: first(ly)首先,第一: first of all, in the first place, to start with 最初: at first 起初: in the beginning 现在:at present, now 目前: currently 最近: recently, lately 一般来讲: generally speaking, ingeneral 首先……(其次……): for one thing“(for other……)
一方面……,另一方面……: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nnd” 不用说: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如谚语所说: as the provrb says… 常常有人说: It is often said that… 2 有关“承”的常用词语
“承”即承接,用于主题句或前一个扩展句之后。第二(点): Second(ly),in the second place 第三(点): third(ly)并且;又,也: also/too 而且,此外: besides,inaddition,furthermore,moreover,what is more.除……之外: in addition to,apart from 然后: then 例如:for example,for instance,to take…for example 即,就是: namely 换句话说: in other words 特别,尤其: in particular 同样地: similarly,in the same way 与此同时: meanwhile 为此: for this purpose 此后: after that,afterwards 从此: from now on 正如: just as 3有关“转”的常用词语
“转”即转折,用来表示不同或相反的情况。
但是,然而: but, yet, however, all the same,while, whereas 与……不同的是: unlike 与……形成对比的是: in contrast to 仍然: still 事实上: in fact,as a matter of fact 毕竟: after all 尽管: despite, in spite of 尽管如此: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虽然: although,though 相反地: on the contrary 否则: otherwise 不幸地: unfortunately 幸运地: luckily 4 有关“合”的常用词语
“合”即综合或总结,用于小结段落中上文的内容,引导最后一个扩展句或引导结尾句表示段落或文章的结束。
最后,终于: finally,at length, at last 总而言之: to sum up, to summarize,to conclude 简言之: in brief, in short, in a word 总之: in conclusion, in summary, in sum 因此: as a consequence, therefore, thus, consequently 于是: accordingly 结果,所以: as a result, for this reason, so, hence 如前所述: as has been stated above, according to what is mentioned above 毫无疑问,无疑: surely, undoubtedly, no doubt, certainly 显然: obviously 的确: indeed,truly 就全体而论: on the whole 藉此: by doing so 坦白地说: to speak frankly
第二篇:起承转合作文结构
“起承转合”在心中
行文如水更轻松
一、活动一:识“特点”
1、《泊秦淮 》
《紫藤萝瀑布》
《荷叶 母亲》
2、《紫藤萝瀑布》(有删节)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3、特点:引出话题、铺陈话题、宕开话题、结束话题
二、活动二:悟“思路”
那个秋日让了一次道
那个秋日,好多时日了,我总也无法忘记,虽然我曾努力的试着忘记。
那天,秋高气爽,绝对是一个适合游玩的日子,连这个小小的县城都挤满了人。
“若知道这么多人,倒不如在家里呆着。”我边自言自语,边用双手捂住被噪音刺痛了的耳朵。
这里是最繁忙的十字路口,红绿灯在忙碌的转换着,那位交警早已忙得手忙脚乱,一个劲地吹着嘴里的口哨。着急的人们边抱怨边艰难地挪动着身躯。
又是红灯。我停了下来,对面的行人也停了下来。
一阵竹竿击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不由自主地扭转头看去。我惊呆了,一根破旧的竹竿,一头是一个盲人,另一头还是一个盲人,一对穿着破烂的盲人要过马路!那男人另一只手握着又一根竹竿,在地面上敲打着。
“喂,你们不可以的。”我喊道。
他们听不到。
他们知不知道这是最拥挤的十字路口?他们知不知道此刻正是红灯?
竹竿仍在急切地敲打着地面,他们已经走过了警戒线。
一声惊呼,一辆轿车猛地刹住,仅仅相差几公分!又一辆车刹住,一辆,又一辆……没有谁按喇叭,红灯变成了绿灯,整个世界忽然静了下来。那对盲人仍在安然地走着。他们不知道整个世界都在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注视着他们相依为命地走过这个城市最繁忙的十字路口。
我的眼睛湿润了,为这伟大的一幕;我的心灵震颤了,为这至极的温情。我想,我永远都无法忘记这伟大的一幕:在那个秋日的上午,整个世界为一对盲人让了一次道。
独立学习上文,找出 “起承转合”部分,说一说。
三、活动三:学“写法”
那一次,我懂了
母亲病了,是多年的关节炎,憔悴的脸毫无生气的样子,不时的疼痛总牵伴着嘴角来回抽搐。(起)我仍不以为然地“稳坐泰山”,怡然自得地看着动画片,巨大的音响使我将母亲的关节痛抛置脑后。“小彦!”在广告阶段,我终于模糊地听到了母亲有气无力的呼喊。我不耐烦地走到母亲跟前,嘟着嘴,老大不高兴。“帮我倒杯水来。”我不情不愿地随手拿了个杯子给母亲,又快速溜到了电视前。(承)
正当我看得痴迷时,(转)那一次,我懂了。(合)
附范文: 那一次,我懂了
母亲病了,是多年的关节炎,憔悴的脸毫无生气的样子,不时的疼痛总牵伴着嘴角来回抽搐。
我仍不以为然地“稳坐泰山”,怡然自得地看着动画片,巨大的音响使我将母亲的关节痛抛置脑后。“小彦!”在广告阶段,我终于模糊地听到了母亲有气无力的呼喊。我不耐烦地走到母亲跟前,嘟着嘴,老大不高兴。“帮我倒杯水来。”我不情不愿地随手拿了个杯子给母亲,又快速溜到了电视前。
正当我看得痴迷时,母亲又在叫唤了,我火冒三丈地走进卧室,劈头就对着生病的母亲叫道:“又怎么了,你烦不烦?”这一叫,母亲当即怔了,我看到她硕大的泪珠滚滚而下,苍白的脸色愈加难看。我意识到自己伤了母亲的心,喉咙口就像着了火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我迟疑地拿过杯子。一看,这哪是水,是满满一杯子的核桃仁,那是母亲为我准备的,是花了她整整一下午时间剥的„„
猛然间,我回想起母亲的好,回想起母亲的爱。从小到大,母亲的每一个微笑是她对我的鼓励,每一顿午餐是她为我流出的汗水。即使在病痛中,她还想着她心爱的儿子,为他剥爱吃的山核桃。十几年来,我只懂得接受,从来没有想过付出的辛劳。我惭愧于自己回报母亲的实在太少了。
那一次,我懂了,我懂得了只有接受的人生苍白无力,只会接受的人懦弱无能。
结构——起承转合,是最优框架
(1)叙事类
起——故事的开头——可以是顺叙式,也可以是倒叙式;承——故事的经过——这是故事的最主要部分,包括发展和高潮部分;转——故事情节反转——这是故事出乎意料的部分;合——故事结尾——如果开头是倒叙式的,就与开头形成呼应。
譬如《孔雀东南飞》的结构:起——夫妻感情很好,婆婆却不满意;承——兰芝主动请求被谴回娘家;转——再嫁过程中却出乎意料的自杀;合——人们把夫妻俩合葬,以象征夫妻再团圆。
但是,叙事类的框架也可以省略“合”,从而形成“起——承——转”的格式,这样就使故事更具出人意料的效果。譬如,如河南考生的《刘处长的发型》:起——刘处长退休了,头发又浓又黑,像个年轻人;承——老伴建议留个教授型的大背头,以表示告别官场;儿子儿媳见后,却又认为太落后,硬是让其剪了一个新潮型;接着,刘处长又被女儿劝说理了一个内涵型的小平头。转——文章最后,在生日宴会上,刘处长突然亮“和尚头”(这一次是自己作主的)。
(2)议论类
起——开门见山(呈现文章结论或表态),或引出话题——也叫提出问题部分;承——分析部分,一般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等;转——辩证分析——即转换视角,重新审视,从而得出一个与前文看似相矛盾的结论;合——结尾,强调分析的结论——如果是开门见山式开头,就形成了首尾呼应。
譬如,北京考生的《不诚不信不为过》的结构:起——提出观点: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可以不讲诚信;承——分析在战场、商场等方面,不诚不信有其重要意义;转——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应讲诚信;合——结尾,强调,在特殊的场合,不诚不信不为过。
(3)叙议类
它可以是“起——承——转——合”结构,譬如,福建考生的《八?十八?二十八》,起——那年我八岁,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周长长,面积小,人生阅历浅。承——那年我十八岁,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多变也不稳定。周长不长,面积也不小。转——这年我二十八岁,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圆了,我稳定,我周长短,我面积大。我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变得世故圆滑了„„
合——幼儿园的女儿,正重复“我”的八岁时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说:太阳和小草都是黄的。
它可以是“起——承——转——承”结构,譬如甘肃考生散文诗《蓝色蛹·金色蝴蝶》,起:蓝色——流动的忧郁;承:蛹——自缚的悲哀;转:金色——我爱上了世界;承:蝴
蝶——破茧后的美丽。起与承都是悲哀的色调,转及转之后的承,都是喜悦的色调。这个结构里出现了两个“承”,但这两个“承”各自所承的对象是不同的,前者所承的是起(悲),后者所承是转(喜),这一点要明白。
总之,以上三类文章体式,可以是最优的“经典”结构“起——承——转——合”框架,也可以是其变体框架。我们有了最优框架的自觉,再加上创造性的变化,就有可能在写作过程中,把文章结构设计的更加合理、更加精致。
这里讲了结构框架,是不是结构就讲完了呢?我说:没有。对于结构,我还有话要说。
探索记叙文起承转合的写作方法(节选)
所谓“起”,主要指起领全篇的开头。记叙文的开头须讲究“新”、“活”、“深”,既要引人入胜,不落窠臼,又要紧密切题。恰当引篇。“起”,还包括作文中每段的开头。每段的起始句也并非随意而为,一方面要开启下文,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本段的中心,以及与其他句子的逻辑关系。
怎样才能写出美丽的“凤头”来呢?纵览五彩缤纷的开头,我们就能从中寻找出一些规律来。“起”的方法主要有:
1、开门见山法。
2、写景抒情法。
3、名言发端法。
4、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法,即以退为进,先抑住某一个人或事物,然后确定自己的观点或主题,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此法运用广泛,在记叙文中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修辞增色法。
6、设置悬念法。、巧引题记法
8、分设标题法
所谓“承”,主要指文章上、下句和上、下段的承接、联系与过渡。记叙文各部分之间必须气血要通,脉络分明,造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承”的方法主要有:词语过渡法,句子过渡法,段落过渡法,引线串珠法,巧合妙胜法。
所谓“转”,主要指文章内容的转换、表达的变更,也指文章内容的荡开与发散。“文似看山喜不平”,转是文章“不平”的关键所在,是文章题旨得以升华的主要技巧,转的方法主要有:抑扬生变法,欲擒故纵法,兴生波澜法,镜头剪接法,设悬解疑法。
所谓“合”,主要指收束全篇的结尾。记叙文写作要以中心为线,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确保全文的完整、严谨。古人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即言结尾不仅要紧扣中心,注意全文的整体性、一致性,同时也要注意锤炼语言,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并让人回味无穷。那么怎么来合呢?“合”的方法主要有:首尾呼应,文题呼应,文中呼应,细节呼应,关键词呼应,悬念呼应,伏笔呼应,文外呼应,点睛呼应,余味呼应等十种方法。
第三篇:英语作文词汇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人物人品 年龄
(1)a five-year-old boy一个五岁的男孩(2)a boy aged five 一个五岁的男孩
(3)in my teens /twenties在我十/二十多岁时(4)at the age of five在五岁时
(5)As a child, I liked to...我小时候喜欢…… 出生
(1)was born in...出生在……
(2)be/come from a wealthy family出生于富裕人家(3)was born into a peasant family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外表
(1)a 1.80-meter-tall boy 一个高1.8米的男孩
(2)overweight胖的;thin瘦的;slim苗条的;strong强壮的(3)look young for one’s age 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4)good-looking 长得好看;plain-looking 长得一般(5)well dressed 穿得漂亮;neatly dressed 衣着干净整洁 能力
(1)efficient办事高效率的
(2)intelligent有智力的;creative 富创造力的(3)a boy with great ability 能干的男孩(4)a qualified teacher 一名合格的教师(5)speak fluent English 讲流利的英语(6)have a gift for 有……的天赋(7)be skilled in 在……方面熟练(8)be experienced in 在……方面有经验 健康
(1)be in good health/shape/condition 身体健康(2)energetic精力充沛的;well-built身材健美的(3)suffer from...患上…… 经历
(1)graduate from...从……毕业(2)major in 以……为专业(3)gain scholarship 获得奖学金(4)get good grades获得好成绩(5)get a master’s degree 获得硕士学位(6)be given the title of...获得……称号
(7)win a gold/silver /copper medal 获得金/银/铜牌(8)gain/win the first prize/place 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周围环境
1.对周围环境的描写,通常按空间顺序进行,表示方位的短语有:(1)on the left /right在左边/右边(2)at the back of在……的后面(3)in front of在……的前面
(4)in the north of在……的北部(内部)(5)on the south of在……的南方(接壤)(6)to the east of在……的东面(相离)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2.描写环境,倒装句是非常经典的句型,如:
(1)Behind the street lies a small river.街道后面有一条小河。
(2)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stands a 50-meter-high tower.山顶上矗立着一座50米高的塔。
(3)There is a bed, a sofa, a desk and a chair in the bedroom.卧室里有一张床、一张沙发、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 学校生活与课外活动 1.常用单词(1)campus校园(2)canteen餐厅(3)laboratory 实验室(4)dining hall食堂 2.常用短语
(1)school dining hall学生食堂(2)teaching building教学楼(3)lecture theatre阶梯教室(4)the Students’ Union学生会(5)social practice 社会实践(6)part-time jobs业余工作(7)vacation jobs假期工作(8)prepare lessons 备课(17)English evening 英语晚会(19)voluntary labor义务劳动(21)have a party举行晚会
(23)have a picnic/barbecue去野餐/烧烤
(24)after-school/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课外活动(25)hold a sports meeting举行运动会(26)have an outing at the seashore在海边郊游(27)learn...by heart记住(29)work out 计算出
(31)have a good command of精通于(33)get full mark for得满分
(35)fail(in)the math test数学测验不及格
(36)win the first(prize)in maths competition数学竞赛第一名
(37)get /take the first place in the English speech contest英语口语竞赛第一名(38)lay a good foundation in在……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参考语句
(1)A child poor at math may be talented for painting.一个数学差的小孩,可能是艺术天才。(2)I prefer to fail rather than cheat in the exam.我宁愿考不及格,也不愿意考试作弊。
(3)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is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school lives.课外活动是学校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环。
(28)keep...in mind记住
(30)make progress in...在……方面取得进步(32)pass the examination通过考试(34)cheat in the exam考试作弊(9)have lessons上课(10)miss a lesson误一节课(11)prepare for lessons预习功课(12)stay away from school旷课(13)work hard at 努力做(学)(14)put one’s heart into专心于(15)concentrate on 全神贯注;专心于(16)graduation ceremony 毕业典礼(18)social investigation社会调查(20)physical activities 体育活动(22)see the sights of看景点
(5)dormitory宿舍(6)club俱乐部(7)competition竞赛(8)reward奖励
(9)achievement/result成绩(10)marks/grades/scores分数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 兴趣爱好
(1)surf the internet上网(2)chat online 在线聊天
(3)enjoy popular music 喜欢流行音乐(4)be fond of/be keen on喜欢…(5)have some hobbies有一些爱好
(12)He goes for playing on-line games.他喜欢玩在线游戏。
(13)Shopping is my favorite hobby in my spare time.购物是我闲暇时最喜欢的爱好。
(14)I hate visiting museums, for I think they are boring.我讨厌参观博物馆,因为我觉得它们让人感到无趣。
◆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 个人情感
(1)be happy / sad / upset / nervous / lonely高兴/难过/不安/紧张/孤独(2)be pleased with对……感到高兴
(3)be worried about / worry about 担心,担忧(4)be / get angry with sb.about sth.因某事生某人的气(5)be disappointed at sb.对某人感到失望(6)be confident of sth./ in sb.对某事/某人有信心
(7)We are deeply grateful to you for your support.我们深深感谢你的支持。
(8)It is a pity that we shall have to leave tomorrow.我们明天必须离开,真是遗憾。人际关系
(1)learn from each other 互相学习(3)improve the relationship改善关系
(4)show love and concern for sb.爱护和关心某人
(5)Good listening can really enable us to get closer to each other.善于倾听使我们彼此走得更近。
(6)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our studies.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要。
(7)To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 we should trust in each other.要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应该彼此信任。(8)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njoy an equal relationship.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有平等的关系。(9)They find it easy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teachers.他们发觉很容易和老师沟通。(10)With their help, I tried my best to study hard ad succeeded in entering a key university.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努力学习,成功地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11)We should value this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我们应该珍惜师生之间这种和谐的关系。
(12)With th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of my father,I have overcome many difficulties in our life.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克服了生活中的许多困难。
(2)promote the friendship 增进友谊(6)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7)take an interest in对……感兴趣(8)be crazy about...对……着迷(9)come to like...越来越喜欢
(10)develop a great liking for...渐渐爱上
(11)I prefer watching a TV show to going to a concert.我宁愿看电视表演,而不愿去听音乐会。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计划与愿望(1)feel like doing想要做(2)be prepared to do准备做(3)decide/ be determined to决定
(7)long/hope/wish/want to do渴望/希望/想做
(8)He planned to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ies.他计划出国学习深造。(9)So I am determined to meet the challenge.因此,我准备迎接挑战。
(10)There’ll be a football game in our school this week.本周我们学校有一场足球比赛。(11)Think twice before you do.三思而后行。
(12)Great hopes make great man.伟大的抱负造就伟大的人。
(13)Hope for the best, but prepare for the worst.抱最好的愿望,做最坏的打算。
◆ 节假日活动 1.中国节日名称
(1)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2)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3)The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4)New Year’s Day元旦(5)National Day国庆节
(6)International Labor Day五一劳动节
2.西方节日名称
(1)Christmas day 圣诞节(2)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3)Valentine’s Day 情人节(4)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 3.相关句子
(1)National Day is coming.国庆节快到了。
(2)National Day falls on Monday this year.今年国庆节是星期一。
(3)We celebrated the New Year with a dance party.我们举行舞会来庆祝新年。
◆购物
(1)shopping mall/centre购物中心(2)department stores 百货商店(3)second-hand stores旧货店(4)discount折扣(5)change零钱
(6)cyber ordering 网络订购(7)fake products 假冒商品(8)on-line shopping 网上购物(9)poor/ high quality糟糕/优异的质量(19)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高效率、方便(20)complain to sb about sth就某事向某人投诉
(10)poor service 糟糕的服务(11)buy in group 团购(12)wrap up包装
(13)pay in cash以现金支付
(14)pay by credit card通过信用卡支付(15)free of charge不收费
(16)be all sold out /out of stock售空(17)avoid being cheated 避免受骗
(18)bargain with attendant和服务员砍价(5)Halloween Day 万圣节(6)Easter Day 复活节(7)Mothers’ Day 母亲节(8)Fathers’ day 父亲节(7)Teachers’ Day教师节(8)Children’s Day儿童节(9)Women’s Day妇女节(10)Tomb-sweeping Day清明节(11)Double Ninth Festival重阳节(12)Lantern Festival元宵节(4)mean /plan/intend to do计划做(5)look forward to doing盼望做(6)have a desire to do希望做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饮食健康
(1)suffer from 遭受, 患上(2)near-sighted近视的
(3)feel stressed/depressed 感到紧张/沮丧(4)have a pain in...某处疼痛
(9)take three meals on time 按时吃三餐
(11)(un)healthy eating habits(不)健康的饮食习惯(12)be high /low/rich in...……含量高/低/丰富(13)be optimistic/ pessimistic about 对……乐观/悲观(14)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 生理和心理状况
(15)feel weak(well, terrible, sick)感觉虚弱(健康/很糟/恶心)(16)face difficulties/setbacks with courage 勇敢面对困难/挫折
(17)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每天一只苹果不用看医生。(谚语)(18)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和聪明。
◆文娱与体育 1.文娱类
(1)a cross talk相声
(2)lines台词;director导演(3)character人物,角色(4)TV programs 电视节目(5)TV series 电视系列片(6)comedy喜剧;tragedy悲剧
2.体育类(1)event体育项目
(2)game/competition 比赛(3)champion 冠军(4)championship锦标赛(5)stadium运动场、体育场(6)ground/field场地;track跑道(7)tennis网球;court网球场
(15)applause(n.)/ applaud(v.)鼓掌欢迎,热情称赞
(8)gold medal 金牌(9)performance 表现(10)break the record打破记录(11)record holder记录保持者
(12)audience/spectator观众(13)coach教练员;judge裁判
(14)competitor/player/athlete运动员,参赛者(7)Oscar Awards奥斯卡奖
(8)cartoon / animation卡通片/动画片(9)instrument 乐器(10)folk music 民乐
(11)science fiction film科幻片(12)romance爱情片
(5)mentally unhealthy 心理不健康的(6)relax oneself 自我轻松(7)relieve pressure 缓解压力
(8)go on diet 节食;proper diet恰当的饮食(10)eat much junk food 吃很多的垃圾食品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旅游与交通
1.旅游与探险(tourism and adventure)(1)相关名词:
travel, journey, trip, tour, travel agency(旅行社), guide, airlines/airways, flight ticket, passport, visa, identity(ID)card(身份证), tent, camp, hotel, tourist attraction(旅游景点), places of interest, scenic spots(景点), national park, DIY tour(自助游),space tourism(太空旅游), group/organized tour(团体游), a self-driven trip(自驾游)(2)相关动词短语:
go on a wildlife tour/a hiking trip参加野生动物之旅/去远足
be on holiday/a visit 度假/旅行
see sb off 送行
explore a forest/ a desert/ another planet 森林/沙漠探险;外星球探险
(3)相关形容词:interesting, exciting, attractive, fantastic, boring/dull, tiring, comfortable, funny,(4)相关句子:The scenery is charming!景色迷人!2.交通方式(methods of transportation)(1)walk/ on foot 走路,步行(2)ride a bike/by bike 骑自行车(3)drive a car/by car 开小轿车(4)take a bus/by bus 乘公共汽车 3.指路(showing the way)(1)It’s about five minutes’ walk.走路约五分钟。
(2)Take bus No.2 and get off at the next stop.坐2路车,在下一站下车。
(3)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turning./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在第二个拐弯处右转。(4)Go / Walk down /along the road and turn right.You’ll see the post office.沿着这条路走,再向右转, 4.交通安全(safety rules and warnings)(1)safety first安全第一
(2)traffic light交通灯,红绿灯(3)traffic rules/ regulations交通规则
(4)keep left/ right靠左/靠右(5)crossroad/crossing十字路
(6)wait until the green light 等到绿灯再走(7)traffic jam交通堵塞(8)traffic accident交通事故
◆语言文化 1.英语学习体会
(1)enlarge one’s vocabulary扩大某人的词汇量(2)refer to the dictionary...查字典(3)focus on learning grammar强调语法学习(4)form the habit of reading养成阅读习惯
(5)reading skills/ strategies/abilities...阅读技能/策略/能力(6)My experience tells me...我的经验告诉我……
(7)I practise listening two hours a day.我每天练习听力两小时。
(8)I find it hardest to learn English grammar.我觉得学习英语语法最难。
(9)The stronger the motivation is, the more quickly a person will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一个人动机越强,学习外语就越快。
(5)take a taxi/by taxi乘出租车,打的(6)by boat/ship/water/sea 坐船/走水路(7)transfer(在旅途中)转乘、换乘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2.英美英语差别
(1)American /British English 美国/英国英语
(2)There is little/ much difference in grammar.在语法方面有一点/很大的差别。
(3)I’m confused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and...对于这两者的区别,我感到很迷惑。3.语言与文化
(1)language learning语言学习
(2)culture difference /diversity文化差异/多元文化(3)cultivat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培养跨文化意识(4)Respect others’ culture and custom尊重他人的文化和风俗
(5)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担任重要角色。
(6)Culture understanding enables us to...文化的了解使我们能够……
(7)It is high time for us to treasure and protect culture relics.是我们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时候了。
◆自然
1.灾害种类:flood(水灾), drought(干旱), landslide(山崩), earthquake(地震), tsunami(海啸),typhoon(台风),hurricane(飓风),tornado(龙卷风), volcano(火山), snowstorm(暴风雪)2.袭击某地:(a typhoon)hit/ strike...3.造成后果:(1)失踪:missing(2)受伤:get injured
(3)死亡:be killed/ lose one’s life/cause sb’s death/claim 302 lives(造成302人死亡)(4)电力中断:cut off the power/ electricity;have the power cut;the electricity was cut off(5)房屋倒塌:houses collapse [kə'læps] / fall down(6)冲走房屋、道路、桥梁:wash away buildings, roads and bridges(7)成为废墟:...be in ruins;fall into ruins(8)菜地被毁坏了:vegetable fields were ruined.(9)引发泥石流及其他灾害:['trɪɡə(r)]trigger landslides and other disasters(10)造成巨大损失/经济损失:cause great damage /economic losses 4.救援捐赠:
(1)受灾地区:stricken district/ area(2)救灾工作:rescue work(3)恢复正常:return to normal(4)地震灾民:The quake-afflicted people(5)被困人员:trapped persons 5.有关报道常用句式:
Tuesday, Morakot, the worst typhoon to hit the island in 50 years, had claimed 461 lives and left 192 missing and 46 injured, according to Taiwan’s disaster control center.据台湾灾害应变中心消息,星期二,“莫拉克”,50年来袭击该岛的最严重的台风,已造成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6.环境保护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Everyone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t’s everyone’s dut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2)提高环保意识:rais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3)保护生存环境:conserve natural habitats
(4)采取有效措施:take effective measures;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adopted(5)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珍稀动物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rare animals(6)环保产品:environmentally-friendly products
(6)受害人:victims(7)拯救:rescue...From
(8)防汛抗旱: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9)呼吁人们捐赠:call on people to make donations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世界环境 1.环境污染的原因
(1)cut down trees 砍伐树木
(2)pollute the environment/air 污染环境/空气
(3)lead /water /noise/air /white pollution铅/水/噪音/空气/白色污染(4)The rubbish was everywhere.到处是垃圾。
(5)send out smoke and poisonous gases into the air排放烟雾和有毒气体(6)pour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without being treated往河里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 2.破坏环境的后果(1)acid rain 酸雨
(2)abnormal climate气候异常(3)global warming 全球变暖(4)sea level rise 海平面上升 3.环保措施(1)plant trees 植树(2)sort rubbish 垃圾分类(3)protect the ecology 保护生态(4)save energy/water节约能源/水(5)go green生产或使用绿色产品
(11)eco-friendly products 生态友好的产品(13)recycle textbooks/trash 课本/垃圾回收利用(14)ban smoking in public 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15)improve our living conditions 改善居住条件(16)keep the balance of nature 保持自然界的平衡(17)stop / keep/ prevent sb.from doing 阻止某人做(18)ban the abuse of plastic bags 禁止滥用塑料袋(19)don’t litter/spit everywhere 不随地扔垃圾/吐痰
◆科学技术 1.短语
(1)对…产生很大影响: have a great effect on(2)起很大作用:make a great difference(3)改变人们的生活:change one’s life(4)得益于、从……获益benefit from(5)与……有关联:relate to/ be linked to(11)与……不同:be different from/differ from(12)使某人能做:enable sb to do sth(13)把……考虑进去:take something into consideration(14)引起某人的注意:catch/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sb(15)导致:lead to/contribute to/result in/ bring about(16)在某方面起重要的作用: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17)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humans(18)为治疗疾病而进行一项研究:carry out a research in the hope of curing the illnesses
(6)能使用:have access to/ be accessible to(7)代替:take the place of(8)致力于:devote oneself to(9)实现:come true
(10)赶上:keep/catch up with(6)protect the environment 保护环境(7)ride bicycles to work 骑自行车上班(8)develop renewable resources可再生资源(9)fight against pollution 与污染作斗争(10)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12)deal with rubbish properly正确处理垃圾(5)greenhouse effect 温室效应(6)extinction of animals 动物灭绝(7)be harmful to/do harm to...对……有害(8)flood many low-lying cities 水淹低洼城市
(9)drought/flood/sandstorms sweep across...干旱/洪水/沙尘暴横扫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2.句型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a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2)随着互联网、个人电脑、3G手机的日益普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我们的生活精彩无限。(一句多译)○ With the Internet, PC, 3G cellphone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our life has greatly changed.(with复合结构)○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PC, 3G cellphones makes our life colorful.(make +复合宾语)○ Due to/Thanks to/Owing to/Because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PC, 3G cellphones, our lif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lorful.(介词短语)
◆网络时代
(1)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On the one hand, it’s risky to make friends and shop online.一方面,网上交友和网上购物存在风险。
(3)On the other hand, being lost in the Internet may affect our study and work.另一方面,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和工作。(4)A survey shows that 52% of students are lost in the Internet.一项调查显示,52%的学生沉迷网络。(5)In my opinion, the Internet does bring us a lot of benefits.我认为,因特网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实惠。
(6)It remains a question how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making friends on line.如何解决网上交友所产生的问题依然是个疑问。
(7)The problems that Internet has brought to us do exist, but we have to be rational.因特网给我们所带来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是我们必须要理性看待。
(8)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so does the Internet.凡事都有两面性,因特网也是如此。
(9)As for the government, it should take strong measures to punish those who cheat people on line.作为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措施惩罚那些在网上行骗的人。
2014届高三话题作文必备词句
第四篇:英语作文词汇
一、举例论证:
1.for example/for instance后面直接论述你自己的例子。(当然,如果有更好的说法,“尽量避免在文章中使用for example, such as, take……for example,因为口语化”
2.a variety of scientist/philosophy/cases illustrate this point/issue/phenomenon(well)
使用:对于核心词汇,illustrate的使用,特别是用在举例中,它的意思是:to make clear by giving or by serving as an example or instance,可以看出,illustrate本身就必须和examples联系起来。注意以下几个例句:
(1)A single example will serve to illustrate the point.只举一个例子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了。
(注意,serve to和illustrate结合使用)
(2)To illustrate my point I have done a comparative analysis.为说明我的观点,我做了对比分析。
(3)Could you illustrate this question with some examples?
你能举些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4)
I think this can serve to illustrate New Democracy.我想这可以比喻新民主主义。
3.sb./sth./serves/can be used as/ a /typical/representative/ /example/illustration/.4.a case in point is that……
5.as to the realm of ……(填入某一领域), the case of……(你所要举的例子)serves as a good example to illustrate.6.While such examples are rear, the do occur occasionally, for example……(填入你的举例)
7.Paragons such as……, respectively, come immediately to my mind.8./History/The society/ /is replete with/abound in/brim over with/ examples of ……或者改写为There is abundant examples of…… in our life.9.take a case of …… as an example 10.such as……
还有一些词和短语表达的虽然不完全是举例,但是是可以用来引出一段论证或例子的,也罗列在下面:
11.namely,adv.即, 也就是(用于具体举例):
例如:(1)Only one person can do the job, namely you.只有一个人能做这项工作,那就是你。
12.regarding……(短语,因为本身是介词=about)(1)He knew nothing regarding the case.关于这件事他一无所知。13.as regards……(短语)
(1)As regards the second point in your letter...关于你信中的第二点...(2)As regards economic issues, he agreed with our view.在经济问题上,他同意我们的看法。
(3)As regards that matter I'm quite of your opinion.关于那件事,我很同意你的意见。
14.as to whether ……(句子)
(1)They are divided as to whether it is worth doing.这事是否值得做,他们看法不一致。
(2)He's very uncertain as to whether it's the right job for him.这件工作对他是否合适,他毫无把握。
(3)She was in a dilemma as to whether to stay at school or get a job.她进退两难,不知该留在学校读书还是找份工作做。
15.in terms of……(加短语)(1)To perceive in terms of past experiences.凭借以往经验来察觉
(2)wealth reckoned in terms of money.以钱币形式表现的财富。16.in respect of……(加短语)(1)Her work is good in respect of quality but bad in respect of quantity.她的工作质量好但是数量差。17.with respect to……(短语)(1)To be like with respect to specified qualities.相当在某些具体特质上与…相似
二、引用:
(一)引用的对象:
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大众的话-用别人的嘴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二)如何引用:
1.As sb.once said(and I paraphrase)2.according to sb.,……(插入语,对这个sb.进行介绍),once said……(名言),which is to say……(自己的论证)
3.(先引用名言)接下来说:Although I’m not a /student/specialist/ of ……(某行业/专业), my understanding is that……(对名言的解释)
三、引申论证:
四、反证法:
五、论证中的转折过渡:
1.……(正面说)however, a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any good thing will become bad if going to its extreme,……(反面说)2.…… serves as a two edged sword……
3./overextended/undue/ …… serves to be counterproductive or even harmful.4.as a coin has two sides,……
5…… however, like anything /inchoate/incipient/……(说明弊端)此句用于说明新生事物的缺点
六、逻辑连接词:
(一)表示先后次序: 1.at this time 2.to begin with…… to sum up/in sum 3.previously 4.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用于说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5.firstly……secondly……finally 其中finally也可以单独使用,表示最后一点的论述
6.simultaneously=at the same time 7.eventually=in the end=at last 8.last but not least 9.following this 10.proceeding this
(二)表因果关系:
1.being that:因为(写作中尽量少使用,因为是方言性质的词汇)
2.owing to=due to: because of, as a result of(是比较正规的表示“由于、因为”含义的词汇,建议多用due to因为出现的时间较晚,比较贴近现实)3.for the reason that 4.in the view of=in regard to : in consideration of 考虑到,由于。5.therefore 6.consequently=as a consequence=in consequence 7.hence : because of a preceding fact or premise=THEREFORE 8.accordingly=so=consequently 9.thereupon=whereupon=consequently 10.whereupon 11.because=because of 12.since 13.so 14.thus
(三)表转折关系: 1.yet=but 2.nevertheless=nonetheless: in spite of that=however(nonetheless出现的比nevertheless出现的晚)3.however 4.despite that=in spite of 5.regardless of=in spite of(regardless of比in spite of 出现晚)6.and yet 7.but yet(6,7类似于yet)
在议论文中常见的是在让步后加以转折,使文章显得更有条理,更有说服力,所以,下面顺带来说说表示让步的连接词:
1.naturally :(当然)according to the usual course of things : as might be expected 例句: We naturally dislike being hurt。
2.granted=granting that(假定……, 就算……)例句:Granted that you have some progress, you should not be conceited.翻译:即使你有了一些进步,也不该骄傲。3.of course 4.admittedly 例句: Admittedly, we took a chance.翻译:必须承认,我们有投机心理。
5.provided=on conditions that 6.while it is true that……
(四)并列关系: 1.and 2.as well as
3.both……and…… 4.either……or…… 5.neither……nor…… 6.again 7.also(注意:借用表达同时含义的词也可以表达并列关系,如:at the same time, simultaneously)
(五)递进关系:
1.furthermore=besides : in addition to what precedes 2.moreover=besides=what is more 3.not……but…… 4.in addition 5.additionally=furthermore 6.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此词组也可以表示年个里并列、对比的含义)
7.not only……but also……
8.……meanwhile……=meantime 9.likewise 10.further
(六)表类比关系: 之一:比较相同点: 1.in like manner 2.in comparison with 3.compared with 4.likewise=in like manner=similarly 5.in the same way 6.similarly 7.equally 8.just as
之二:比较不同点: 1.while 2.notwithstanding 例句:notwithstanding their inexperience, they were an immediate success 3.rather=instead 例句:It was no better but rather grew worse 4.rather than 5.on the contrary 6.whereas(而、却、反之)例句:He is ill, whereas I am only a little tired.7.in contrast=on the contrary
(七)表示强调:
1.in fact(其实,事实上)
2.especially(在后面直接跟上你要强调的内容)3.particularly 4.in particular=specifically 5.moreover 6.in reality(实际上,事实上)7.what is more important 8.indeed=in reality 9.not to mention(更不用说)10.undoubtedly(毫无疑问的)11.no doubt 12.without doubt 13.certainly 14.absolutely
(八)表示条件关系:
1.once…… :一旦 例句:If one once losses confidence, he can never expect to do his work well.翻译:一旦失去信心,就别想做好工作。
2.unless…… :如果不,除非 例句:We shall not call the meeting unless absolutely possible.翻译:除非绝对必要,我们将不召开会议。3.if……(这个词我们太熟悉了,我就不举例子了)
4.lest……: for fear that 用法:often used after an expression denoting fear or apprehension 例句I was worried lest she should be late.I hesitant to speak out lest he be fired.5.provided(that)…… 例句:provided that circumstances permit 翻译: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6.if possible……(如果可能的话)7.if so……(如果这样的话)
(九)表示总结: 1.to sum up 2.in sum 3.on the whole: 1): in view of all the circumstances or conditions : all things considered 2): in general : in most instances : TYPICALLY 4.in short: by way of summary=briefly 5.therefore 6.consequently 7.in brief 8.in conclusion 9.in summary 10.to conclude 11.in conclusion 12.at length : 1): FULLY, COMPREHENSIVELY 2): at last : FINALLY 13.to summarize 14.to put it in a nutshell 15.all in all 16.in all
英语关联词用法
英语关联词 —并列连词 1
并列连词 在句子中不做成分,仅表示前后关系.1.用于连接彼此互补依存的对等的成分.1)连接语词:slow but safe/ either this week or next week
2)连接分句:I went and she also.2.可分别表示下列关系.1)转折:but, yet, however, neverthe-less
2)因果:so, for, therefore
3)选择r, either…or, neither…nor 英语关联词 —并列连接词 2
4)并列和递进:and,both…and, as well as not only…but(also)英语关联词 —关联词
关联词 用于引导从句.1.名词从句: He doesn't know what she is.2.副词从句:If he comes, I'll give it to you.3.形容词从句:He's the best student I've ever taught.英语关联词 —连接词 1
关联词的类别及所表示的关系 要特别注意关联词在从句中(及某些连接词在短语中)所担当的成分,这是正确使用关连词的关键.1.连接词:引导名词从句,在从句中不做成分.1)that(无含义):
I said that he was wrong.2)whether(if)(表示不确定性或选择关系): I don't know whether it is correct.英语关联词 —连接词 2 2.连接代词
1)引导名词从句,在从句中做主语,宾语,表语和
定语.A.who/which 作主语(口语who中可做宾语, 但其前面不可有与其配合使用的介词): I asked him who came into the room./ I asked him who(m)he saw whom/which 做宾语: Ask him which he wants.英语关联词 —关联词 3
C.whose 做宾语(=whose thing(s))/定
语:
I wonder whose house that is.D.what 做上面提及的各种成分: 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What can be done
2)与不定式连用,在其中多做主语和宾语.We can't decide whom to invite.We must decide what to do.I couldn't decide which to choose.英语关联词 —关联词 4
3.连接副词 引导名词从句或与不定式连用,在从句
中做状语.1)how: That's how I look at it.2)where: I don't know where he lives.3)when: Tell me when to use the tool.4)why: I'll tell you why you have to do it.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1 4.关系代词
1)who 表示人,在从句中做主语和表语(口语
who中可做宾语,但其前面不可有与其配合使用的介词):
The man who spoke is my teacher.I don't know who he is.The man who I saw told me that.2)whom 表示人,在从句中做宾语和表语: The man whom I saw told me that.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2
3)whose 表示“某人/物的”,of which表示
“某物的”, 在从句中做定语:
That's the man whose son is my pupil.The room whose window faces south is her bedroom.The room of which the window faces south is her bedroom.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3
4)which 表示物,在从句中做主语和表语: I like the picture which was taken in front of the main building.5)that 表示人/物,在从句中做主语和宾语;注
意下列关于that作为关系代词的用法.A.现行词前有最高级形容词修饰时: This is the best film that I've ever seen.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4
B.先行词是下列词语或为其所修饰修饰时: the first, the last, the only, the same, the very, all, any, no, every.This is the last chance that you have.You are the only friend that I have.He told me all that he knew.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5
C.先行词是下列不定代词或为其所修饰修饰时: much, little, none, everything/body, nothing, nobody.There's nothing in the world that can frighten him.D.以Who/Which开始的句子,其后的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不使用who/which,而代之以that.Who that knows him would trust him Which of these buses is the one that goes to London 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6
E.人和事物/动物同为先行词时: The man and the horse that fell into the river were drowned.6)关系代词做介词宾语.A.一般介词可放在whom/which的前面或其所
在的从句的句尾,关系代词为that时,只可
放在其所在的从句的句尾.Is this the car for which you paid a high price
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7
Is this the car which you paid a high price for
Is this the car that you paid a high price for
Is this the car you paid a high price for
B.介词during, except以及表示(从整体中)“分割”(出部分)的介词of等介词要放在关
系代词的前面: 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8
The years during which he was away were long years to her.He wrote many books, some of which
C.其介词与动词不可分割的短语动词中的介词必
须放在其动词之后,不可放在关系代词之前: This is the book which he has been looking for.7)关系代词的省略.A.关系代词作宾语时:
The girl I work with is coming.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9
B.that在定语从句中做表语时: He is not the man that he was when I saw him first.He is not the man he was when I saw him first.5.关系副词 在定语从句中均做状语.1)where 地点:
That's one point where I'd like your advice.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10 2)when 时间:
At the time when I saw him, he was ill.3)why 原因:
That is the reason why I came so early.4)that 方式/时间/原因
I like the way that /in which he did it.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11
That was the first time(that)I saw him.The reason why/that he was dismissed is not easy to explain.5)in which/at which = where
This is the school in which/at which/ where he works.6)for which = why
I don't the reason for which he left.英语关联词 —关系词 12 7)on which = when
The day on which she was born was 22 September, 1988.
第五篇:议论文起承转合
议论文一般结构方式: “起承转合”的结构
一
所谓“起承转合”,《诗法家数》(元?杨载)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一篇之中,先立大意,起承转合,三致意焉,则工致矣。”“起”,即开头;“承”,接开头加以论述;“转”,即转说开去,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从另一面或反面说,讲不同的意见,另一种是采用推进一层的写法,转入深处;“合”,即收束全文。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引人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承接或正起反接,或正接反起,以顺畅为妙,承后之转折,或一转,或两转,或三转,或四转??迂回曲折,愈转愈奇,才是上乘;合即结尾,或明揭题旨,或耐人寻味,或启人遐想,以有力取胜。所谓“起”,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明确地提出论点或论题。
所谓“承”,就是承接,就是承接中心论点或从正面或从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所谓“转”分三种情况:由正面论述转入反面论述叫“反转”,由反面论述转入正面论述叫“正转”;由正面论述进而转入更深一层意义的论述叫“进转”。所谓“合”,就是文章全文的总结、综合,是全部论证的结束。简单一点讲,“起”,就是开头;“承”,就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就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生发开去;“合”,就是结束上文。这四字是对文章章法的总括 生风云变幻,有太多事情的结果并非人力所能主宰
这种文章不但能将观点阐述的全面、充分,而且能使文章严密、深刻;同时,因为其形式相对固定,容易学习掌握,在中学作文,尤其是高考应试中仍然有可取之处。
下面以“要学会放弃”为例,来说明如何用“起承转合”四步法去快速构思论证。第一步:起。即提出论点,也就是解决议论文中“是什么”的问题。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说理议论时,首先提出要说的道理(即摆出论点或分论点),接着对所提出的论点进行解释或阐述。所以这样做,原因有二:一是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正确、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便于别人把握。而有些议论文的观点太笼统、太概括,必须加以阐释,以便后文展开论述。二是便于后文展开议论。议论文的观点越明确具体,越便于围绕展开论述。所以,如要讲清“要学会放弃”的道理,提出这个论点以后,接着就要对论点进行解释阐述,讲明“什么是放弃”,“要放弃的是什么”的道理,使观点正确、鲜明。在这一点上,要学会将话题或题目进行分解。仍然以“要学会放弃”为例,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①放弃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我们离开家乡宁静的生活来到都市是为了能更好地发展出自我;我们放弃了城市安逸的生活来到偏僻的山村教书,是为了奉献自我;不收取贿赂是为了清白为官,不卑躬屈膝是为了一身正气?? ②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放弃的,如虚名、小利,但有的东西却永远都不能放弃,比如尊严、责任等,这些都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放弃了它们,我们就会沦落为社会的渣滓。
③通过一个人放弃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一位老模范工人每每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让给年青的一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爱护青年、无悔奉献的高尚品质。第二步:承。即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从正面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论点阐述清楚后,接着就可以从事理上对论点进行论证,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原理,社会生活的规律,公认的公理等从理论上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最后还可以举出具体的事例进行论证,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如要论证“要学会放弃”的道理,可以以自然界的生物为例: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也可以从古今中外的史实和故事中提取事例:居里夫人放弃荣誉与名利,赢得事业地进一步辉煌;感动中国人物陈健放弃回城的机会,赢得了良心道德的坚守与世人的感动。
但举例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选择的事例,要能很好地与观点吻合;二是对事例的叙述要简洁明了,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讲出来就行,不必从头叙述故事的原委;三是举完事例后,一定要对事例进行分析,把事例蕴含的道理揭示出来,使之与论点挂上钩,从而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四是举例要讲顺序,或从古到今,或从中到外,或从大到小,排列越有序,越能给人以雄辩的气势和力量。第三步:转。即从反面论证,也就是从反面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在正面讲完道理,摆了事实以后,为了把道理论证得全面完整,无懈可击(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仅仅证明一个方面就会使文章出现漏洞),我们再从反面论证,转到事物的反面或侧面去,论证它的错误,从而从反面证明观点的正确。还以论证“要学会放弃”这个论点来说,就是先分析人们对待放弃的几种态度,找出正确对待放弃的反面和侧面,再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不懂得放弃的错误与后果。上面“承”的时候我们已经论证了“懂得放弃”的正确,现在只要证明不会“放弃”错误,我们就能从反面论证论点的正确,从而全面而深刻地论证论点。这一部分的论证是对前一部分的深入与升华。
第四步:合。即结尾时,与文章开头形成照应,也就是解决议论文中“怎么办”的问题。正反两方面论证后,文章结尾就可以水到渠成地重申文章的论点,这样既可照应开头使结构完整,又可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最后根据情况或提出解决的方法,或发出号召,或作劝勉等。上述所讲论述型议论文构思论证的方法,只是快速构思论证的基本方法,不是议论文成篇的公式。因为写文章有法而无定法,形式是根据具体内容而变化的。当然,作文应该是“先规矩而后巧”的,懂得了基本的规矩,也只有懂得了入门的规矩,才能游刃有余的写出灵活多变的文章。
生命的等待
人,看天明,望日落,风起云涌间是无尽的希望与期待。把握生命,面对未来,我们能做应该做的是
积极的等待。是的,静坐绿荫的青蛙,为了头顶的过客长久的是静静地等待;停泊在港口的船只,等待着狂风暴雨过去,获得风平浪静后的扬帆远航。诸葛亮悠闲地摇着羽扇,等待东风到来。人生十月怀胎,等待着呱呱坠地,十年寒窗等待着奉献社会,中国人民掰着指头在计算着奥运到来的日子??。辉煌往往在刹那间,等待才是常态。所以等待,因为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的条件。野火的燃烧需要相应的温度,雨水的降临,需要雨云的冷热碰撞。家里没有梧桐树,不能引得凤凰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赤壁鏖战,东风不予周郎不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待条件,借助条件,利用条件,是成熟,是智慧,所以等待,因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种子落地、生芽、长大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一次次的火烧锻打,一次次的提炼升华,铁才能练成钢,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共产主义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的丰富和文明程度的积累。揠苗助长,急躁冒进,往往自毁长城,教训是深刻的。
但是,等待不是守株待兔,坐以待毙,种子等待破土而出,是在努力吮吸着土壤中的水分,合成着萌发必需的营养。雏鹰等待高飞的一天,它早已锻炼好了自己的翅膀。没有主动的改革开放,就没有经济的腾飞。等待也不都是静止的状态,试看北京雨后春笋般的建设工地,难道不是一种火热的等待!
总之,生命的过程就是等待的过程。等待,洗尽了铅华,露出了生命的本质;是等待,解开了羁绊,放飞了心灵。等待是成功的帆,坚忍的船,是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我们要懂得等待,珍惜等待。
请容纳生命的个性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作家要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每个国家不都该如此吗?(起)几个殊异的几何图形放置一块,若要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个,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面对一个玫瑰园,有人说这是一个坏地方,因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而有人却认为这是好地方,因为每丛刺上面都有漂亮的花。而对下雨,诗人说它滋养诗情,农民说它灌溉田苗,行人嫌它妨碍走路。(承)显然上面几种看法都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利益或爱好得出不同的答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个性是彼此相异的,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正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甚至是多面性,我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于立场角度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答案又何必强求一律呢?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朵玫瑰,画家看色彩和构图,哲学家必定要用“默默无闻”的价值观来赞叹一番,而商人肯定考虑花的销路和利润。不怪他们,只因花儿有形状色彩,有内在气质,有市场需求,所以尊重个性应在情理之中。(正转)尊重个性,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一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内容是如何用气压计测量一栋楼的高度,其答案有几十种之多。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深感到答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个性是如此神奇。前一阶段,上海有个叫韩寒的中学生,文学才情极佳,为了能有更深的发展,他毅然冲破各种阻挠,决定退学搞创作。我想,只要他能一以贯之,坚持不懈,这种文学才华和鲜明个性的结合,说不定能给中国未来文坛树立一座丰碑。(正转)反之,窒息个性,扼杀个性,强求一律,众口一词,必将摧残创造力,久而久之,社会还如何发展,如何进步?正如一位哲人说:在船上,如果众人都站在一边肯定不是好事,在社会上亦如此。(反转)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请容纳生命的个性。(合)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自可“闲观好山当户碧云晚”;诗意地生活,自可“静赏古层贮月松风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存世在百年之间,生命之路惟有用一份清明与淡定去行走,诗意地生活,方可找到自身真正的价值。
繁琐的俗世,人总是难以舒展最初的念意。纷扰的世事,迷乱的红尘,人们为俗务烦扰,让快乐的心蒙了尘,在成功的阶梯上摔了跤,才记起先哲们所说的“诗意”与淡定。诗意地生活,世事烦扰不再。
泰戈尔说过,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它去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惟有诗意地生活,才能清明淡然的看待纷争的世界,让烦扰不再。
千舸过尽,一片汪洋,采石矶孤独地清点倒影,浊浪便是一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便醉了一部唐代编年史。仗剑天涯的李白,选择了诗意地生活,于是便让历史留下了青莲居土洒脱的身影,一匹青驴,一袭青衫,让李白找寻到了生命本真的快乐。诗意地生活,生之价值彰显。
康德说惟有心中的道德律与头顶上的星空令他敬畏,当我们选择诗意地去生活时,方能探寻到生命最初的敬畏。
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超脱老子骑青牛而过的函谷险塞,踏过孔子脚下不逝的东流之水,诗意地生活,蓦然回首,生命微笑。书破万卷的杜甫,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于是便让汗青里多了一位诗中圣哲。纵然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凄苦;纵然是“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的悲凉:纵然是“卷我屋上三重茅”“高者挂罥长林梢”的窘境;少陵亦不改己志,用一支如椽巨笔,还原了历史本相与民生疾苦,一只小船,一席凉被,让杜甫探实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实的世界里一片狼籍,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彩灯闪烁,烁干了安宁。素琴吟风的高雅不再,短笛赏月的古韵难留,现代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中心灵的安宁难以寻求。
诗意地生活,拂尽世俗尘埃,清静红尘纷扰,让我们在双手合十的微笑中诗意地生活,找寻到深藏在星辉斑斓里的美好。
文章评说历史,落脚现实,以证明诗意地生活在清明与淡定,人生的价值在心灵的安宁与自由。行文整散相间,疏密有致,文采斐然,显示了考生很不一般的语言功底,这是文章的一大亮点。
二
(起)
一、观点:(约100字)开宗明义
(观点用判断句表达:??是??。??应该??。)
(承)
二、论证:运用论据——用名言或事例分析说理(约300字)1. 2. 3.(转)
三、联系现实:(约300字)1举现象 — 概述 2析原因 —分析 3说影响 —揭示 4谈办法 — 解决
(合)
四、结论:总结 愿望(约100字)例如:
起 开头:观点——社会不能没有真诚 承 论证:举例——————分析 曹刿 鲁庄公 司马迁 袁隆平
转 联系现实: 举现象:造假贩假
析原因:见利忘义 监管不力 说影响:坑害百姓 扰乱市场 谈办法:加强监管 追究责任
合 结论:真诚 尽责 安宁
“起承转合”的结构
用心灵焐暖人生
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定的温度,这或高或低的心灵温度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温度。(起:提出观点)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善良的人心灵是温暖的,他们待人热诚,毫不吝惜自己的热情;他们待己真诚,愿意一生保持对梦想执着的热情。因为这份温暖的心,他们的人生可以充满温情与快乐。俞敏洪上大学时懵懵懂懂,但拥有一颗火热的心。冬天里同学们冷得啰嗦却不愿挑水,他总是一马当先拎着热水瓶,三年的挑水生活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后来为他工作的老同学笑称就因为他为自己挑了三年水而答应工作的。凭借着一颗为他人着想的温暖的心,收获的不仅有成功,更有友谊。周恩来总理待人的热诚与时刻把他人放在心上的温暖的心,为他赢来海内外人们的赞誉;刘德华对歌迷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为他的事业添上一笔浓重的色彩。他们都曾经是普通众人中的一员,但是,由于他人心灵的温暖,不仅温暖了身边的人,更温暖了自己的人生。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每个人都会有需要帮助甚至孤苦无援的时候,用一颗温暖的心施以援手,也能让自己的人生在灰暗之时重获温暖。(承:举出和分析论据)
然而,在这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学会了隐藏,学会了冷漠。心灵的温度被冰封,降至零度。是谁,眼睁睁地看着小悦悦被两辆车的车轮碾过而冷眼旁观?是谁,面对着流浪汉的可怜目光嗤之以鼻?是谁,把电视媒体中的种种求助嘲笑得体无完肤?是人们,是心灵温度为0℃的人们。因为害怕受伤,所以把心灵封闭,让心灵不再拥有温度。这样的人生,没有温情,没有热诚,又谈何快乐!只有尸体才能无温度地存在,一个活生生的人,心灵若没有了温度,他只会如同行尸走肉般地 度过每一天,他的人生,拥有再多的物质,冷若冰霜的心灵依旧让他的人生黯淡无光。不可否认地,有人利用温度的人心来伤害我们,但是有更多温暖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只有温暖的心灵,才能与温暖的心灵相交换,温暖与温暖相碰撞的同时,迸发出感动、友谊,拥有这些的人生才是温暖的人生。(转:联系生活)心灵的温度是我们人生的反映。那么,你的心灵温度是多少?你愿意用心灵焐暖你的人生吗?(结:强调论点)
放过缺憾,关注美好 一个渔民在获得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后,为去掉一个极小的黑点,将整个珍珠都剥光了。我们在为渔民叹惋的同时,看见了过分纠结于事物的缺憾的可悲结局。抓着缺憾不放,便会置更多更大的美好于不顾,错误地行动,使情况更糟,甚至毁掉一切。因此,我们应该放过缺憾,关注美好。(起)美国华尔街40号国际公司前总裁马修布拉曾说:“我曾急切地向让所有的员工认为我是完美的。当我出现失误的时候,便会变得十分焦虑。可当我弥补一个有怨言的人时,更多的人变得不满,当我过分担忧自己的错误与不足时,更多的错误便会出现。于是,我发现我曾经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过分的关注缺憾只能令情况越来越糟。”之后,马修布拉很快改变了自己的做法,他看见缺憾但不为之束缚,更多地关注好的一面以扬长避短。这对他日后的成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放过缺憾,关注美好,能让人有更大的成就。(承)几乎所有人在读着渔民的故事时都会笑渔民的愚蠢,然而生活中依然有着很多“渔民”抓住缺憾不放手,招致可悲的结局。那些因考试失利而从高楼纵身跃下的学生、因工作受阻爱情破灭而对生活绝望进而疯狂杀害无辜小学生以报复社会的郑民生、因口角之争伤人杀人的失足青年等,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见“渔民”们缺乏一种风度,一种正确面对人生缺憾的风度,缺乏一种智慧,一种明晰孰轻孰重的智慧。如果那些考试失利的学生能像马修布拉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便能拥有几十年的精彩人生,以及在创佳绩的无数机会;如果郑民生可以正确看待自己生活的不顺,便能重拾心情,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如果那些失足青年可以在逞一时之能、泻一时之愤与理智解决问题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便能自由地编织自己美丽的青春。放过缺憾吧,去关注美好,我们能获得更美好的人生。(转)
我想为渔民的故事续写一段:价值连城的珍珠得而复失,渔民后悔不已,不断谴责自己的愚蠢以至于精神颓废,也不出海了。一天,渔民突然觉悟,他想,因自己的过错而带来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若仍抓住自己的过错不放弃岂不犯了同样的错误。大海蕴含着无限的财富,何不出海呢?于是,渔民振作精神,出海了。多年后,他成了一家渔业公司的大老板,给自己的妻子、女儿都买了价值连城的珍珠。(结)
思考有价值
(起:提出观点)科学家们思考,在实验中创造科技辉煌;文学家们思考,以生花妙笔构建理想社会蓝图;医学家们思考,驱除病魔,给生命予强大力量??但有一种思考时常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那便是对民生的思考。
——论点(承:论述观点)战国时期的蜀国,硝烟弥漫,水患严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面对人民的困苦,父母官李冰开始了他对民生的思考。他日夜徘徊江边,苦思冥想,终于,闻名中外的都江堰建成,蜀国的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如果没有李冰那夜以继日的思考,没有那为百姓造福的心,都江堰能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吗?蜀国能成为米粮川吗?蜀国的百姓能有丰收年吗?李冰的思考,带来了无穷的价值。
——事实论证1 中华民族对民生问题的思考从未间断,从古代直到近现代,民生问题一直是上至领导下至百姓所高度关注的问题。
——过渡衔接
改革开放,面对满目疮痍和封闭落后的中国,领导者首先着力于民生问题的思考,他们思考着如何让人民摆脱这一穷二白的困境。于是,“三步走”战略横空出世,振奋人心;“菜篮子”工程落实到千家万户,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安居工程”让百姓住入高楼大厦,安居乐业??这一系列的思考,让百姓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和谐之风也在全社会日渐生成,中国也不再因贫困而被外国瞧不起,而是日益成为让世界敬佩的大国。
——事实论证2(转:针砭时弊)时至今日,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繁荣发展,那民生问题是否就不再需要我们多加思考了呢?非也!君不见,如今的食品安全问题让百姓谈食色变?君不见,如今高企的楼价望百姓望而却步?君不见,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百姓忧心忡忡???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中各种不安全的因素也在不断地增加,威胁着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如果国家只是一味盲目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那么,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的现象便会成为一条条蛀虫,日渐使这满眼的繁华不堪一击。因此,越是繁华的今天,越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民生问题,只有这样,社会的大厦才会越建越稳固。
——联系现实:针砭时弊
(合:总结全文)思考民生问题,大庇天下百姓俱欢颜,这不正是现今创造和谐社会的首要之务吗?
——结论:引人思索
评语:结构规范,思路清晰,关注现实,思想明确,语言简捷。篇二:起承转合——议论文写作公式例谈
起承转合——议论文写作公式例谈 ——以《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为例
起承转合,源自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它规定考生的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概括之就是“起承转合”。这种文章形式相对固定,内容保守。但凡事均有两面性,放到今日,只要我们能灵活运用,给其嵌入新的内容,照样能写出内容深刻、结构严谨的议论文来。下面就以《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为例,详细地解说一下“起承转合”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一、起。就是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其提法有两种,一是开门见山,亮明观点;二是先引述或分析给定的材料,从中提炼中心论点。
如《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的第一部分:
一粒种子无法选择生根于肥沃的土地还是绝壁峭崖,但它可以选择生存或是放弃;一条河流无法选择流经森林还是沙漠,但它可以选择坚持或是干涸;一个人无法选择环境是优越还是恶劣,但他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未来。
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是通向成功的起点、是转换角色的必由之路。
作者用比兴、排比手法,引出论点“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是通向成功的起点、是转换角色的必由之路。”此为“起”。
二、承。就是承接着上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或摆事实,或讲道理,从正面展开论证。其素材既有名人名言,又有最新时事最好,段落控制在2——3段。
如《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的第二部分:
还记得那个笑容憨厚、朴实可爱的影视红星王宝强吗?他的真、纯、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有谁知道,他成功的光环后面隐藏着多少辛酸,一个农民的孩子,只身来到北京闯荡,遇到了多少挫折与失败啊!他的成功仅用?幸运?二字怎能概括得了?正如他所说:?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永远相信自己。?是啊,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相信自己的力量,乐观地对待一切,正是他成功转换角色的法宝。
美国现国务卿赖斯,由于种族原因,曾处处遭白人歧视,地位非常卑微,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挡住她向人生目标前进的步伐。她说过?我一定要进入白宫?。正由于心怀这一宏伟目标,不管再大的困难、再大的艰辛,她从不动摇,努力奋进。终于,她不但成功进驻白宫,还成为美国政界要人。她正是牢牢地把握住命运的缰绳,以超人的毅力与胆识打败了困难,才改变了自己苦难的命运,实现了角色的转换,这是多么伟大的转变啊!
作者运用王宝强和赖斯的事例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令人信服。此为“承”。
三、转。即运用名言或事例从反面论证,与前文构成正反对比论证。段落也最好控制在2——3段。
如《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的第三部分:
然而,人不仅会实现好的转变,也可能因为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而一落千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不能牢牢把握自己命运缰绳的人,是注定要被生活抛弃的。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曾经也是享受过?金盆洗脸银盆洗脚?日子的人。然而,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就把他打在马下,一切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化为乌有。曾经万人之上的皇帝,也只能靠卖祖宗留下的器物勉强度日。这是多么滑稽可笑的事啊!细想之下,里面又饱含着几多心酸。角色转变,不过一瞬间。
作者运用俗语和溥仪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观点,此为“转”。
四、合。即在文章结尾将上述两个方面合二为一,重申中心论点。
如《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的第四部分:
谁把握命运,谁就获得成功;谁玩弄生活,谁就一事无成。无法选择起点,但我们有权利选择终点;无法改写过去,但我们可能改变未来。命运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但又是公平的,只看你怎样对待。
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角色的转变。
作者在文末重申论点,照应开头,文章结构浑然天成。此为“合”。
怎样用焦点素材为作文锦上添花
苏殿奇 2015年语文高考大纲作文发展等级对“创新”的要求是这样的:“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其中,“材料新鲜”实际上是要求考生作文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能给读者以扑面而来的“新气”的热点素材。其实,不少学生在关注社会生活的同时积累了较多的热点素材,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热点素材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使之花开满园呢?
一、选定角度,紧扣中心。
一般情况下,一则热点素材往往有多个运用角度或方向。因此,转述热点素材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或论点,使叙述的材料与中心高度一致。这样,热点素材才更有说服力,才更能凸显文章的主旨。我们来看下面一则热点素材: 201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英国医学教授约翰〃格登上中学时生物科成绩总排在最后一名,其他学科排名也非常靠后,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老师对他如是评价:?他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他个人以及想教导他的人来说,这根本是浪费时间。?虽然成绩差、不被老师和学校看好,但格登仍然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对生物学的热爱从来没有减少过,终于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据法新社报道,在科研生涯中,格登一直兢兢业业,79岁的他现在仍坚持全职工作。在被通知获得诺贝尔奖时,他还在实验室工作。一名英国记者曾试图联系格登进行连线采访,但格登的实验室答复称:?格登正在工作,请不要打扰他。?格登目前 任教的剑桥大学计划为他办一个庆功宴,但格登表示自己很快会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
细分析之,这则材料有以下运用方向:面对挫折;在困境中坚持;成功源自不断的努力;淡泊名利等。只要作文的主题是以上四个运用方向中的任意一个,那么就可以选择这则素材作为文章的论据,只不过在运用素材时要重点转述能突出文章主旨的内容,其他内容可一略而过。如此,才能使热点素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为自己的作文妙增彩色。
二、转述材料,富含情感。
使用热点素材时,倘能融入自己的爱憎之情,好恶之意,喜怒之色。那么,一可使文章严肃中透出活泼,令人感到亲切;二可使读者易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使其感觉热点素材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感要体现文章的中心或论点。2012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坚守责任 铸就成功》对“最美司机”吴斌的材料是这样使用的:“近日,一位平凡的客车司机给人留下了不平凡的壮举。他,就是浙江大巴车司机吴斌。短短七十六秒,每一秒都那么惊心动魄,吴斌用强烈的责任心,用超乎常人的坚持演绎了一部悲壮的英雄故事。突如其来的铁块击中吴斌的腹部,其撞击力无法想象。然而,吴斌考虑到乘客安全,他作为司机,坚守责任,强忍住巨大的疼痛,稳住车子,踩刹车,拉手刹,告诉乘客要注意安全。一系列艰难的动作,体现了吴斌强烈的责任心。周立波评价吴斌说‘他的行为如好莱坞大片,悲壮、令人震撼。但是,好莱坞用的是特技,而吴斌用的,是他的血肉之躯’”。2012年高考前,“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是传遍大江南北的热点现象,人们在感叹世风日下的同时,对其对责任的坚守、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深深的赞叹。作者在转述吴斌这个热点素材时,没有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解说上,而是在叙述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吴斌的敬仰,不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而且使读者在感叹吴斌义举的同时,也对自己或周边一些不负责任的人或现象进行反思。
三、透过表象,探得实质。
作为论证观点的热点现象可谓丰富多彩,有些热点素材是社会生活中的某种表象。对此,我们要善于透过表象,挖掘实质。这样,才能把问题讲清,把道理说透,才能使文章给阅卷老师以深刻之感。如冯骥才在《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文中,使用了这样一个热点事件:
大约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吧。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男子赶火车回家。火车马上要开,车门已经关上。这男子急了,大概他怕大年之夜赶不回去,就爬车窗。按常规,月台上的值勤人员怕他出事,一定要拉他下来,车上的人一准也要把他往外推。但此刻忽然反过来,车上的人一起往窗里拉他,月台上值勤人员则用力把他推进车窗。那一刻,车上车下的人连同那中年男子都开心地笑了,列车就载着这些笑脸轰隆隆开走了。“春运”可谓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年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令人欢喜令人忧的“春运”。对这样的热点现象,很多人只是摇头感叹,并未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意蕴。但冯骥才对其的看法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什么?因为人们有着共同的情怀——回家过年。如果换一双文化的眼睛,就会发现,春运真正所做的是把千千万万在外工作的人千里迢迢送回他们各自的家乡,去完成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人间梦想:团圆。”这样,由表象而实质,揭示了扒车回家所蕴
含的深刻内涵,突出了“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主题,令人信服。
四、论据迭加,铺排有力。
热点素材主要用在议论文中,而议论文主要是为了阐明道理,以理服人。因此,倘能选用一组热点事件来论证文章的观点,那么文章的说服力则会大大增强。用这种方式安排热点事件时,要注意,所选用的论据在内涵上要保持一致,即相似论据;在句式上尽可能地整齐划一,以形成论说的气势。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满分作文《点一盏善的灯》运用了这样一组热点素材: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凭烤肉那微薄的收入资助失学儿童,阿里木,不是做作,而是最朴素的恻隐;不是愚蠢,而是最平凡的善心。义举冲天的妈妈以羸弱的身躯托住了年幼孩子的生命,吴菊萍,不是做作,而是最温柔的母性;不是愚蠢,而是最质朴的善心;在街头拾荒的阿姨用年迈的双手勇敢地与死神搏斗,陈贤妹,不是做作,而是出自内心的本能;不是愚蠢,而是发自内心的善良„„
阿里木、吴菊萍、陈贤妹是2012年高考前引起人们强烈关注的三个热点人物,其事迹更是引发了人们关于社会价值的广泛讨论。在这篇作文里,作者将这三个热点人物的事迹简略概括,铺陈开来,既给读者以强烈的时代感,又突出了文章“善”的主题。
五、鲜活语言,耳目一新。
运用热点素材时,不可生搬硬套原材料中的文字,而要在语言上狠下工夫,最好运用各种手段对其加工重组,争取使其以新的视角和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文章会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满分作文《暖潮》对小悦悦被碾压致死的素材是这样的运用的:?在路旁玩耍的小悦悦被一辆货车无情地碾入车轮下,钢铁巨兽压过她那如花般娇嫩的身体,她瘫倒在路旁,想呼喊自己的妈妈,却一声也叫不出来,她的生命之花正在失水、凋零,路人都看着她,眼中不知是无情还是冷漠,他们看着鲜艳的花朵一点点凋零,难道心中没有掠过一丝难过与怜悯吗?多少人就这样走过去,像什么也没有发生,那股暖流似乎绕开了这个可怜的生命,每走过去一个人,就像一把锋利的刻刀,毫不留情地刺入小悦悦的胸膛,直到一位拾荒的阿姨,轻柔地将她扶起,放在路旁,那股暖流又在她的身旁环绕,拾荒的阿姨大声喊着谁家的孩子,直到小悦悦的妈妈赶来。然而生命之花却将要枯萎,花瓣飘落殆尽,虽然经过抢救,但花儿还是留下了枝头。早已记不清路人冷漠的表情,只有拾荒的阿姨,那轻柔的扶起和着那暖潮,是对生命的怜惜,是善的光辉,那一股暖潮,驱赶着无情的冷漠与灰暗,治愈者人们心中的伤口。? 同为小悦悦被碾压致死的热点事件,有的作文只是简单罗列了事件的经过,语言颇为单调,而这篇作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作者用“钢铁巨兽”代指碾压小悦悦的汽车,用“娇嫩的花朵”形容年幼的孩子,两相对比,小悦悦所受的巨大伤害跃然纸上,令人心疼不已;作者将路人的冷漠比作“锋利的刻刀”,可谓极其形象,写出了作者对路人的贬斥之情。
议论文结构之起承转合式
起承转合,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所以又称八股。
“八股”是封建文化的糟粕,但我们不能泼洗澡水将孩子一起扔掉。起承转合这种文章结构,我们应当借鉴。
所谓“起”,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明确地提出论点或论题。所谓“承”,就是承接,就是承接中心论点或从正面或从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所谓“转”分三种情况:由正面论述转入反面论述叫“反转”;由反面论述转入正面论述叫“正转”;由正面论述进而转入更深一层意义的论述叫“进转”。“合”是全文的总结、综合,是全部论证的结束。起承转合式作为一种模式,有固定的特性,但并非一成不变。
首先,“起”有不同起法:开门见山直陈观点,如《劝学》《师说》;提出选题,即中心论点不是开头的某一句具体的语句,它包含在论题之中,需要概括、提炼。
“承”也有不同的的承法:有紧接上文正面论述的“正承”,也有紧接上文反面论述的“反承”。
“转”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承”,上文是“正承”,下文则“反转”;上文“反承”,下文则“正转”;上文“正承”,下文还可以“进转”。上文是“短承”,下文则是“长转”,重在下文;上文“长承”,下文则“短转”或不“转”,重在上文。
“合”法,侧重点不同,或在正,或在反;落脚点不同,或在理论,或在实践。就“承”和“转”的性质而论,大致有如下几种变式:
(1)起—正承—反转—合(2)起—正承—进转—合(3)起—反承—正转—合以这种结构格式写出来的文章,一可以眉目清楚,二可使内容丰蕴。
【例文】:
请容纳生命的个性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作家要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每个国家不都该如此吗?(起)几个殊异的几何图形放置一块,若要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个,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面对一个玫瑰园,有人说这是一个坏地方,因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而有人却认为这是好地方,因为每丛刺上面都有漂亮的花。而对下雨,诗人说它滋养诗情,农民说它灌溉田苗,行人嫌它妨碍走路。(承)显然上面几种看法都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利益或爱好得出不同的答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个性是彼此相异的,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正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甚至是多面性,我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于立场角度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答案又何必强求一律呢?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朵玫瑰,画家看色彩和构图,哲学家必定要用“默默无闻”的价值观来 赞叹一番,而商人肯定考虑花的销路和利润。不怪他们,只因花儿有形状色彩,有内在气质,有市场需求,所以尊重个性应在情理之中。(正转)尊重个性,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一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内容是如何用气压计测量一栋楼的高度,其答案有几十种之多。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深感到答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个性是如此神奇。前一阶段,上海有个叫韩寒的中学生,文学才情极佳,为了能有更深的发展,他毅然冲破各种阻挠,决定退学搞创作。我想,只要他能一以贯之,坚持不懈,这种文学才华和鲜明个性的结合,说不定能给中国未来文坛树立一座丰碑。(正转)反之,窒息个性,扼杀个性,强求一律,众口一词,必将摧残创造力,久而久之,社会还如何发展,如何进步?正如一位哲人说:在船上,如果众人都站在一边肯定不是好事,在社会上亦如此。(反转)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请容纳生命的个性。(合)篇四:起承转合——议论文写作公式例谈
起承转合——议论文写作公式例谈
——以《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为例
起承转合,源自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它规定考生的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概括之就是“起承转合”。这种文章形式相对固定,内容保守。但凡事均有两面性,放到今日,只要我们能灵活运用,给其嵌入新的内容,照样能写出内容深刻、结构严谨的议论文来。下面就以《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为例,详细地解说一下“起承转合”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一、起。就是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其提法有两种,一是开门见山,亮明观点;二是先引述或分析给定的材料,从中提炼中心论点。
如《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的第一部分: 一粒种子无法选择生根于肥沃的土地还是绝壁峭崖,但它可以选择生存或是放弃;一条河流无法选择流经森林还是沙漠,但它可以选择坚持或是干涸;一个人无法选择环境是优越还是恶劣,但他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未来。
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是通向成功的起点、是转换角色的必由之路。
作者用比兴、排比手法,引出论点“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是通向成功的起点、是转换角色的必由之路。”此为“起”。
二、承。就是承接着上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或摆事实,或讲道理,从正面展开论证。其素材既有名人名言,又有最新时事最好,段落控制在2——3段。
如《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的第二部分:
还记得那个笑容憨厚、朴实可爱的影视红星王宝强吗?他的真、纯、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有谁知道,他成功的光环后面隐藏着多少辛酸,一个农民的孩子,只身来到北京闯荡,遇到了多少挫折与失败啊!他的成功仅用“幸运”二字怎能概括得了?正如他所说:“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永远相信自己。”是啊,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相信自己的力量,乐观地对待一切,正是他成功转换角色的法宝。
美国现国务卿赖斯,由于种族原因,曾处处遭白人歧视,地位非常卑微,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挡住她向人生目标前进的步伐。她说过“我一定要进入白宫”。正由于心怀这一宏伟目标,不管再大的困难、再大的艰辛,她从不动摇,努力奋进。终于,她不但成功进驻白宫,还成为美国政界要人。她正是牢牢地把握住命运的缰绳,以超人的毅力与胆识打败了困难,才改变了自己苦难的命运,实现了角色的转换,这是多么伟大的转变啊!
作者运用王宝强和赖斯的事例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令人信服。此为“承”。
三、转。即运用名言或事例从反面论证,与前文构成正反对比论证。段落也最好控制在2——3段。
如《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的第三部分:
然而,人不仅会实现好的转变,也可能因为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而一落千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不能牢牢把握自己命运缰绳的人,是注定要被生活抛弃的。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曾经也是享受过“金盆洗脸银盆洗脚”日子的人。然而,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就把他打在马下,一切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化为乌有。曾经万人之上的皇帝,也只能靠卖祖宗留下的器物勉强度日。这是多么滑稽可笑的事啊!细想之下,里面又饱含着几多心酸。角色转变,不过一瞬间。
作者运用俗语和溥仪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观点,此为“转”。
四、合。即在文章结尾将上述两个方面合二为一,重申中心论点。
如《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的第四部分:
谁把握命运,谁就获得成功;谁玩弄生活,谁就一事无成。无法选择起点,但我们有权利选择终点;无法改写过去,但我们可能改变未来。命运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但又是公平的,只看你怎样对待。
把握自己命运的缰绳,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角色的转变。作者在文末重申论点,照应开头,文章结构浑然天成。此为“合”。篇五:议论文写作之“起承转合”的分析及其例文
起承转合 1 解说
高考作文想得高分,就必须训练自己文章的构思方法,特别是在文章的结构安排方面,看看自己哪个部分做不到位,就必须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很多同学起题太慢,没有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鲜明的观点。承题不明显,没有针对材料或者话题进行议论以表明自己的看法。转题最重要,可是几乎没有,老是在就事论事,没有引申联想,也没有借题发挥,更没有亮出对比性的材料或者例子以证明话题之是与非——好象在传东西,你从上一个人手中接过来,也没有看清楚,就马上传给下一位了,我们看不出你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结题虽有,但不精练,不深刻,没有起到应有的强调的作用。
因此,高中生有必要认真了解一下起承转合式的文章结构。
起承转合式结构,有其固定的特性,但并非一成不变。
首先,“起”有不同的“起”法:有的开门见山直接摆出观点;有的只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心论点不在开头的某一具体语句,而是包含在论题之中,需要概括、提炼。
“承”也有不同的“承”法:有紧承上文正面论述的“正承”,也有紧承上文反面论述的“反承”;有作为“起”与“转”之间过渡的“短承”,也有作为全文重要论证部分的“长承”。
“转”也有不同的“转”法。“转”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承”。上文是“正承”,下文则“反转”,上文是“反承”下文则“正转”。上文是“正承”,下文还可以“进转”。上文是“短承”下文也可以“长转”,重在下文;上文是“长转”,下文则“短转”或“不转”,重在上文。
“合”也有不同的“合”法,侧重点不同,或在正,或在反;落脚点不同,或重在理论,或重在实践。
就“承”和“转”的性质而论,大致有如下几种变式:
(1)起——正承——反转——合(2)起——正承——进转——合(3)起——反承——正转——合当然,起承转合在每一篇文章中也并非一应俱全,可以无“起”(卒章显其志),也可以不“转”(“承”的部分就是全文中心),有时甚至可以不“合”。因此,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也不必囿于某一结构模式,而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取舍。2 例文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1、起——起题: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2、承——承题: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3、转——转题: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
之力哉?
4、合——合题: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简析] 这是一篇历代传诵的翻案名作。全文共九十多字,而无一句闲语,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起承转合,特别明显,是短篇文章中的典范。
本文的结构模式是:起——反承——反转——合。
孟尝君曾为齐相,《史记》有《孟尝君列传》。千百年来,世人皆称孟尝君能养士,连鸡鸣狗盗之徒也能为他所用,发挥一技之长。对此,历史上从未有人发过异论。王安石指出孟尝君养士,只获得鸡鸣狗盗的帮助,实际并未算真正的士,这是读史的新见解。可谓翻历史定案,发人所未发,言人所不敢言,又言之成理,使人耳目一新。而文章极为精悍,毫无枝叶,又可谓字字千钧。不愧为读书心得之名作。
读书与成才
缪群
走进北京西四新华书店门口,“祝你成才”四个大字列在橱窗里,引人注目,自然使我思考着读书与人才、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于是想说几句话。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把书籍比作阳光对人类那么重要。人类社会的前进与书籍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方志敏自幼喜爱读书,读西洋史,想做拿破仑;读中国史,又想做岳武穆。后来,他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书,在革命实践中,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彭德怀年轻时读了《资治通鉴》,开始认真的考虑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的问题。“司马光笔下的战争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只给人民带来痛苦——很像我自己的时代里中国军阀之间的混战。为了要使我们的斗争有一些意义,为了实现长期的变革,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彭总是这样和斯诺谈的。当他读了《新青年》杂志,才知道了社会主义;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简介、《新社会》等,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再悲观,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彭总的革命实践,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彭德怀等同志的革命事迹表明,读思想进步、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书,可以使人们走向革命道路,可以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受到启发、教育、鼓舞,长志气,得知识,增才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以往这样的例证不少,今后也还会不断证实。歌德把读一本好书,比作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要提倡读好书,对读书要有所选择。
有些书籍玷污人类尊严,败坏社会风气,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鲁迅斥之为粪便和鼻涕。对于坏书,我们不能任其泛滥。英国小说家菲尔丁譬喻“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为了战胜敌对思想,某些专门单位和某些专门人员需要对某些坏书或反面教材进行研究,这是必要的,但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由于他们年纪轻,阅历浅,经历少,知识贫乏,辨别能力差,他们需要的精神食粮应是有益的营养品,应该提倡他们读好书。可是,有的青年,见书就买,买了就读,读了就信,甚至不加分析地就模仿,分不出真、善、美与假、恶、丑。别林斯基说:“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变得更无知。”有些青年读者正是中了坏书的毒,由无知变得更无知,甚至走上邪路,其教训是颇为深刻的。一段时间内,社会上神怪、侠义、公案旧小说和侦探推理、惊险小说畅销行时,对这类书出版发行太多,就会对精神世界造成污染,甚至产生公害。现在,很多同志开始认识到重任在肩,应当为广大读者多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贡献力量;但是,也有极少数同志迁就甚至迎合某些读者精神空虚的庸俗趣味,把重要的思想宣传阵地,变成赚钱的场所。我们的出版工作者是做惟利是图的出版发行商,还是要做革命的出版发行家?这是不能不认真思考和选择的问题。
严和爱
张汉清
“严”和“爱”是辨证统一的。“严”体现了“爱”,“爱”表现在“严”,二者交融渗透,不可割裂。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和“高”因果相依,师傅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带出高明的徒弟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明此道,总是从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的子孙后代。
董必武教育子女“要做有补丁精神的战士”,根据党的需要随时准备“补”上去;刘少奇要求孩子学好一门技术,为人民服务;朱德甚至让八九岁的孙子自己洗衣服,以便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他们谁不爱孩子呢?正是因为爱,这才要求严。如果让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不劳而获,或者百依百顺,姑息迁就,而对他们的思想、学习却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能叫做“爱”吗?这其实是“害”。孩子娇纵惯了,久而久之,有可能目空一切,胡作非为,甚至走上犯罪堕落的道路,又怎能成为有用之才?老一辈革命家所以寓“爱”于“严”,正是从长远利益出发的。
高尔基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我们不能使“爱”停留于低级的庸俗的狭窄圈子里,要把亲子之爱与国家大业紧密相联,以“严”见“爱”,“爱”中求“严”,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否则,溺爱过分,纵容庇护,势必事与愿违,自食恶果。杭州“二熊”不就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反面典型吗?
无数事实证明,“严”是“爱”,“爱”须“严”,把“严”和“爱”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领导、老师、家长对青年、学生、子女从严要求,无疑是真正的爱,爱之愈深,求之愈严嘛。对此,我们要正确理解,并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
请容纳生命的个性
(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作家要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每个国家不都该如此吗?(起)几个殊异的几何图形放置一块,若要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个,那么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答案。面对一个玫瑰园,有人说这是一个坏地方,因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而有人却认为这是好地方,因为每丛刺上面都有漂亮的花。而对下雨,诗人说它滋养诗情,农民说它灌溉田苗,行人嫌它妨碍走路。(承)显然上面几种看法都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利益或爱好得出不同的答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个性是彼此相异的,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正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甚至是多面性,我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于立场角度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答案又何必强求一律呢?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朵玫瑰,画家看色彩和构图,哲学家必定要用“默默无闻”的价值观来赞叹一番,而商人肯定考虑花的销路和利润。不怪他们,只因花儿有形状色彩,有内在气质,有市场需求,所以尊重个性应在情理之中。(正转)尊重个性,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一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内容是如何用气压计测量一栋楼的高度,其答案有几十种之多。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深感到答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个性是如此神奇。前一阶段,上海有个叫韩寒的中学生,文学才情极佳,为了能有更深的发展,他毅然冲破各种阻挠,决定退学搞创作。我想,只要他能一以贯之,坚持不懈,这种文学才华和鲜明个性的结合,说不定能给中国未来文坛树立一座丰碑。(正转)反之,窒息个性,扼杀个性,强求一律,众口一词,必将摧残创造力,久而久之,社会还如何发展,如何进步?正如一位哲人说:在船上,如果众人都站在一边肯定不是好事,在社会上亦如此。(反转)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请容纳生命的个性。(合)[简析] 本文的结构模式是:起——正承——正转——合本文暗合“起承转合”的写法。
开头从一位作家的话引起,摆出自己的观点,这是“起”。
接着对“几何图形”的选择、玫瑰园、下雨三种现象进行初议,证明观点,这是“承”。
下面“转”说开去,由上文面的议论转入“点”的议论,一是自然界的玫瑰,二是素质教育,侧重谈对韩寒的看法,比之上文,这是由面及点的推进式深“转”。再接下去用“反之”承上启下,说扼杀个性的危害,这是从反面来证明论点的反转。有了这部分,内容就深刻、丰富多了。
最后一节是合,结束全文,再次强调论点。语言畅通,显示出有较强的功底。但也偶有语病。第3节开头“虽然”这个词错用,因为上下句不存在转折关系,应改“显然”或删去。
曾在《元史》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则材料。“许衡尝暑中行路,渴甚,道旁有梨,众争取啖,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主而取之不可也。’或曰:‘此梨无主。’曰:‘此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起题)也许有人会笑许衡“迂腐”,但“我心有主”却正意味着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承题)遥看古今中外,能人贤士无一不“我心有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司马迁的勇于直谏最终使他遭受到人生最大的一次变故——受宫刑。在那样一个年代,这不仅是其肉体上的极大摧残,更是对其人格尊严的一种践踏。但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就因为他的心“有主”。你似乎可以看到北风呼啸的夜里,一位中年男子正托着他那与其年龄极不相符,极度虚弱的身体在昏暗的灯光下坚持创作。也许正是因为司马迁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使《史记》流芳百世。(转题一,正转)
“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希望能够在官场上有作为,使楚国能在诸侯中称雄。但天不如人愿,当时的楚国内忧外患,屈原处处受到排挤,屡次遭到陷害,心灰意冷的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只能含恨投汩罗江葬身鱼腹之中。“其心有主”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转题二,正转)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转题三,正转,略写)
明末抗清将领洪成畴,在兵败被俘之后,虽一度保持宁死不屈,不畏严刑的硬汉形象。但在孝庄的温情跟前,他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爱国之心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最终,他对清朝俯首称臣,成了“亡国贱俘”一般的叛徒,最后,身败名裂,为后人所耻笑。这难道不是“其心无主”所致吗?(转题四,反转)
清朝乾隆时期大贪官和绅,从一介锦衣卫,到最后攀爬到朝中最重要的大臣,其拍马屁,阿谀奉承的功夫堪称一绝,但他在担任如此要职,乾隆皇帝对其信任有加之时,所作所为,不是为造福百姓,而是尽其全力追名逐利,中饱私囊。据说其所有家产比清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还多,不愧为古今公认的贪官之首。乾隆驾崩,嘉庆皇帝登基之时,也成了和绅倒台之日。这不是他过分追名逐利而导致的吗?(转题五,反转)
在社会高度发达的现在,“我心有主”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品质。“心有主”则能克服一切困难,迈向成功;“心无主”则禄禄无为,虚度一生。(合题)[简析] 本文的结构模式是:起——正承——正转——反转——合创造月亮
作家 张丽钧
唐传奇当中,有这么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和《留月》。“纸月”的故事是讲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说第三个人,他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