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精)

时间:2019-05-15 03:1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精)》。

第一篇: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精)

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

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人均占有水量仅860m3,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1/3,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2。水资源短缺,加之水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太子河流域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区域,也是辽宁省水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近期还成为中日合作——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的试点流域。太子河发源于抚顺市新宾县红石砬子,流经抚顺、本溪、丹东、辽阳、沈阳、鞍山6市的13个县(市),在三岔河与浑河汇合称为大辽河。太子河干流全长413km。流域面积13883km2。对太子河流域水环境分析主要涉及本溪、辽阳和鞍山三个城市。这三个城市的工业污染情况如下: 本溪市工业污染企业的主要行业有:造纸及纸制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旅游、卫生、娱乐服务、林业、煤炭采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等行业。辽阳市工业污染企业的主要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纤维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煤炭采选、饮料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等行业。鞍山市工业污染企业的主要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畜牧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饮料制造业等。2太子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为了解太子河干流及支流河道地表水的水质现状,收集太子河流域过去一年现存水质分析数据,包括本溪、辽阳、鞍山、海城四城市下游的水质分析数据以及本溪至太子河末 538端三个水文监测断面的水质分析数据,分别对本溪、辽阳、鞍山(海城)地区的地表水进行取样及化验分析。取样地点共20个,每个地点取样3份,总计60份样品。2.1河流地襄水现有水质数据的收集2.1.1 水质收集断面的确定 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将本溪市的二焦断面、辽阳市的小林子断面、鞍山市的小河口断砥和小姐庙断面作为四城市的下游断面,同时选定小市、辽阳、唐马寨三个水文站作为沿太子河从上游到下游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收集断面位置图见图1。图1 太子河流域水质嗑测断面图 1一小市;2一同江略桥}3一老官砬子桥,4--大峪I 5一本溪;6兴安;7一 萑窝下辩l 8一小屯小桥I§~辽阳I 10~下王家;1l一沙岭子;12一小林子 13一下口子l 14一唐马寨;15一小{可口}16一刘家台I】7一

小蛆庙;18一三岔 河;19一前烟台i 20一牛庄桥2.1.2河流地表水现有水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收集7个代表断面水质资料。太子河流域各断砥的监测项目收集情况见表1。共收集 到24项监测项目。裹1 水质断面的水质监硼项目 序号 分析项目 序号 分析项目 序号 分析项目 1 承赧 氟化物 1 7 大脑菌群 2 pH 10 砷化物 18 亚硝酸氯 DO(溶解氧)11 汞 19 硝酸氯 高钰酸盐指数 12 镛 ZO 电导率* 化学精氧量 13 六价铬 2l 悬浮物* 生化需氧量 14 铅 22 氯离子* 贰氯 15 氰化物 23 硫酸盐* 8 铜 16 挥发酚 24 总硬度* 5392.1.3水质评价 根据辽宁省的河流特点及污染情况,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选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s、氨氮、铜、锌、氟化物、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16项参数进行评价,采用单指标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确定河流地表水类别。各代表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见表2。表2 2003年代表断面水质分类裹 断面名称 小市 二焦 辽阳 小林子 唐马寨 小河口 小姐庙 丰水期 Ⅱ V Ⅱ V Ⅳ 劣V 劣V 枯水期 Ⅱ 劣V V 劣V 劣V 劣V 劣V 枯水期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s)、氨氮、挥发酚。2.1.4重要指标变化情况 将7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氨氮含量、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3项重要指标按月别变化进行分析。依资料及图表,氨氮含量、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3项指标在丰水期明显好于枯水期<辽阳断面全年化学需氧量变化平稳),上游略优于下游。2.2河流地表水现场取样分析2.2.1取样地点的确定及取样标准 为全面评价和分析太子河流域的地表水水质情况,在整个流域范围内现场考察,设置

20个典型断面.均匀分布在全流域,同时兼顾支流汇合口和常规水质监测断面及城市污水排放口,分别在本溪市设置6个断面(小市1、同江峪桥2、老官砬子桥3、大峪4、本溪5、兴安6);辽阳市设置9个断面(獯窝下游7、小屯小桥8、辽阳9、下王家”、前烟台“、沙岭子“、小林子”、下ra子”、唐马寨“);在鞍山市设置5个断面(小河口”、刘家台“、小姐庙”、三岔河”、牛庄桥2。)。20个取样地点分布见图1。取样时间为2004年11月9日、10日,每个取样断面按左、中、右设置三条垂线,每条垂线取3个样,总共60个样品。

2.2.2 河流地表水现场取样分析依据 河流地表水取样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 219—98《水环境监测规范》。将本溪的二焦断面、辽阳的小林子断面、鞍山的小河口断面和小姐庙断面作为四城市的下游断面,同时选定小市、辽阳、唐马寨3个水文站作为沿太子河从上游到下游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收集断面位置图见图1。2.2.3样品分析方法与结果 取样与分析工作由辽宁省水质监测中心承担,分析方法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各断面分析项目的检测结果变化范围较大,下游污染较重,上游断面指标普遍优于下游断面指标,变化范围见表3。S40 衰3 检测结果变化范围 最小值及断面 最大值及断面序号 项 目 最小值 所在断面 最大值 所在断面 1 水温(℃)5.O 三岔河、牛庄桥、小姐庙 12 0 小河口、小市 7.5 pH值(无量纲)前烟台、下口子 9 3 牛庄桥 溶解氧〔mg/L〕 牛庄桥 10.9 蔷寓下游 高锰酸盐指数〔mg/L〕 小屯小桥 55.6 牛庄桥 5 化学需氧量〔mg/L〕 <10 小市 423 9 牛庄桥 6 O.8 小市 28 5 五日生化需氧量EmilE3 牛庄桥 氨氰〔mg/L〕 <DL 小市 9.86 三岔河 总磷EmgiL3 <DL 小市 前烟台 总氯〔mg/L〕 2.88 同江峪桥 14.37 下口子 10 铜〔mg/L〕 <DL 小市 0.056 牛庄桥 11 锌EmgiL〕 <DL 小市 O.22 小河口 0 12 氟化物〔tng,L〕 1 同江峪 1.1 刘家台 13 硒Emg/L〕 <DL 小市 小河口 1 4 砷化物〔mg儿〕 <DL 全部断面 <bL 全都断面 15 汞〔mg/L〕 <DL 小市 0 00013 共安 镉〔mgiL3 <DL 小市 小姐庙 铬(六价)Imp/L3 <DI,全部断面 <DL 全部断面 18 <DI。小市 铅〔mg/Ll 小姐庙 氰化物〔mg/L〕 <DL 全部断面 <DL 全部断面 挥发酚 <DL 小市 0.32 兴安 2l <DL 石油类〔mg/L〕 小市 0 848 牛庄桥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rmg/L〕 <DL 小市 l_84 牛庄桥 23 硫化物〔mg/L3 <DL 小市 o.072 牛庄桥 24 粪大腑菌群〔个/El 13 小市 >16000 鞍山所有断面 25 亚硝酸氨〔mg,L〕 0.008 老官砬子 0.370 下口子 26 硝酸氮〔Etlg/L〕 O.907 *安 5.333 下日子 注表中统计数据为断面平均值,小柯口断面采用右侧太子河主河道样品散值统计。其中,DL为未检出。2.2.4重要指标沿程变化分

析 表3中的20个取样地点,除辽阳的前烟台和鞍山的牛庄桥外,其余18个取样点均在太子河干流上。将太子河干流的18个取样地点的重要指标变化情况点绘成图表,重要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磷、总氮。由图表可以看出,太子河进入下游后COD、总氮含量明显升高(总氮含量仅用来评价水库、湖泊),鞍山区域内污染较严重。需要说明的是,绘图所用数据除鞍山小河口断面仅取右侧1点数据外,其余断面数据 541均采用平均值,即断面的各项指标取3个样品的算术平均值。小河口断面在运粮河、杨柳河与太子河的汇台13下游,取样地点太于河、运粮河及杨柳河河水未充分混合,对未充分混合的河水分别取样。单独分析,所以3个样品的监测数据差别较大。运粮河、杨柳诃是太子河较小的支流,用3个样品监测值的算数平均值来评价小河口处水质不妥。经与专家商讨确定,用右侧(太子河主河道)样品的监测值来评价小河口断面水质情况,同时在图中将运粮河、杨柳河的指标单独标注。采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选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氨氮、铜、锌、氟化物、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16项参数进行评价。评价采用单指标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确定本次监测的河流地表水类别。对20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见表4。裹4 2004年太子河流域典型断面现场取样水质分类衰 断面名称 小市 同江蜡桥 老官砬子 大峪 二焦 兴安 本溪 类别 Ⅱ Ⅱ Ⅱ Ⅲ Ⅳ 劣V 断面名鞯 蔑蜜下游 小屯小桥 辽阳 下王室 前烟台 沙岭子 类别 Ⅱ Ⅳ Ⅳ V 劣V 劣V 辽阳 断面名称 小林子 下日于 唐马寨 类别 劣V 劣V 劣Y 断面名称 小河口 刘索台 牛庄桥 小姐庙 三岔河 鞍山 类别 劣V 劣V 劣V 劣V 劣V 主要超标污染物有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鲺、挥发酚。本次取样分析仅对太子河流域特定时段的有限样品进行分析,所以水质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3总体评价 水质监测表明,观音阁水库水质为Ⅱ类,观音阁水库以下至大峪断面以上水质为Ⅱ类,大峪断面至本溪断面短短3kin范围,水质降为Ⅳ类,二焦断面以下水质为劣V.同时污染物顾流两下,影响了蔑窝水库的水质.降低了水体功能。穆窝水库由于接纳了本溪市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水质为Ⅲ类。辽阳断面以上水质在 Ⅱ~Ⅳ类之间,城市污水和工

业废水排人柳壕河、北沙河和汤河,最后汇人太子河,进一步降低了水质标准。鞍山境内太子河属于太子河的下游河段,受上游河段水质的影响,鞍山人口小河口断面水质污染已经很严重,达到劣V类。穿越城区的海城河、杨柳河、运粮河、南沙河因承纳了工业及生活污水,汇入太子河后加剧了水质污染。太子河流经鞍山境内全河段均为劣 V类。整个流域在全年范围内水质状况变化较大,丰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水质。综上所述,太子河下游由于沿途接纳本溪、辽阳和鞍山三个城市大量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水质污染较重,是辽宁省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河流

第二篇:太子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本溪市太子河流域水质达标工作方案

按照国家规定的21项考核指标要求,我省辽河及主要支流要于2012年底前达到四类水质标准,太子河要于2013年底达到四类水质标准,为了实现太子河全流域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 完成国控兴安和省控邱家断面达到四类水质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此工作方案。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着力解决本溪太子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统筹兼顾,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共同保护水环境的新机制;科学指导、精心组织、快速实施,努力完成太子河水质考核目标。

2.总体目标

2016年底实现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水质。3太子河本溪段水环境现状及治理方案

太子河是辽宁省较大河流之一,流贯本溪境内,是境内最大的河流之一。太子河由东北向东南流经本溪县泉水、小市、偏岭等乡镇和明山区牛心台镇后进入市区,也是由东北向西南从市区中心通过,经过白石砬子村出境,太子河本溪市境内河流长度为168公里,其主要支流有25条,集水面积为5179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集水面积37.3%。太子河本溪境内主要支流有小汤河、小清河、小夹河、卧龙河、南沙河。进入市区后,两岸有雨污合流的山洪沟20条。

图1 太子河干流水系图 按照分段治理原则,将太子河本溪段从源头至出市兴安断面划分四个区段,既太子河源头段、观音阁水库段、本溪县干流段、市区段,四个区段水质情况及污染治理方案如下:

太子河源头段

太子河源头段范围从太子河源头(南源)至观音阁水库,流域包括东营坊镇和碱厂镇,东营坊镇人口0.98万,碱厂镇人口2.04万,水质现状为Ⅱ类,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治理措施采取保护源头生态环境、建设湿地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结合正在开展的农村连片整治。主要工程项目包括:

1)太子河源头自然公园建设,总投资14500万元,自筹4350万元,申请补助10150万元。建设内容有保持生物多样性、种植乡土树种、保护古树名木、招鸟、生态铺装,打造泉水景观、红叶休闲区、枫叶长廊、观景平台等,提高自然景观品味,建设太子河源自然文化公园。

2)太子河源头东营坊段湿地,总投资820万元。自筹492万元,申请补助328万元。规模为河道清淤28万m3;建设湿地面积0.6平方公里,项目已于 2012年10 月竣工。东营坊乡所有乡镇均实现农村连片整治工程。

观音阁水库段

观音阁水库段范围从观音阁坝址到上游水库太子河入库口,流域包括南甸镇、田师付镇、清河城镇和小市镇部分地区,其中南甸镇人口1.68万,田师付镇人口3.44万,清河城镇人口1.27万,观音阁水库水质常年保持Ⅲ类。入库的河流主要有太子河干流(南源从碱厂镇进入南甸镇入水库、北源从抚顺入水库),清河城镇的小清河、田师付镇和南甸镇的田师付中心河。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畜禽养殖。小清河流域内人口少,水质较好;田师傅中心河位于观音阁水库上游,是入观音阁水库的太子河主要支流河,河道全长7km,流域人口3.44万人,每天约产生生活污水4000余吨,目前生活污水和部分垃圾都排放到河道内,现有河道为日伪时期修建,由于年久失修,河堤破损、坍塌严重,该河流水质对观音阁水库水质影响严重。

治理措施采取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整治入库支流河生态环境,结合正在开展的农村连片整治。

主要工程项目包括:

1)田师付镇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 4468 万元,已补助750万元。规模为1万吨/日,配套管网长25公里,项目拟于 2015年10月调试运行。

2)观音阁水库入库河流田师傅中心河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3800 万元,自筹2280万元,申请补助1520万元。规模为恢复生态河道长15km、河道清淤工程、河道硬化防洪防护建设、翻转坝、生态防护林建设12km、两岸雨污分流管网,封闭入河排污口。项目拟于 2012年12 月竣工。

3)清河城镇观音阁入库河流保护工程,总投资 6900 万元,自筹4140万元,申请补助2760万元。清河城镇、南甸镇、碱厂镇周边观音阁水库入库河流生态恢复范围20601.6公倾,涉及乡镇包括清河城镇306公倾、南甸镇3096公倾、碱厂镇17199.6公倾。实施观音阁水库水生态植物恢复,周边村镇汇水河流的自然村入库前人工湿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24个垃圾收集转运工程,20km生态防护坡建设工程,保护区内准化建设工程等。其中清河城镇7个村,南甸镇3个村,碱厂4个村。完成时间2013年10月。

本溪县干流段 本溪县干流段范围从观音阁坝址到老官砬子断面。干流长度约40公里,流域包括本溪县县城、水洞和温泉寺风景旅游区、高官镇,其中本溪县城人口11.7万;水洞和温泉寺地区常住人口及景区工作人员7200人,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高官镇人口2.24万。主要支流有小汤河和小夹河。

小汤河位于本溪县关门山水库至太子河段,流经陈英、久才峪、山城子、香磨、小市镇等5个村镇,最后穿过本县城汇入太子河,主要污染是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以及县城内未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县城内的工业污染本溪第一纺织厂、北方曲轴厂、本溪县供热公司、雨润、汇源食品加工果蔬清洗及瓶罐冲洗的污水全部进入本溪县污水处理厂,全流域能达到Ⅱ类水质指标。

小夹河自三道河水库,流经本溪县高官村、肖家河村入太子河,位于流域人口1.08万人,主要企业七个铁选厂,都有标准的尾矿库,无废水外排。生活污水约1000吨,对水质影响不大,能达到Ⅱ类水质指标。

太子河本溪县段干流污染源主要是县城内未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约1.5万吨/日,以及干流沿岸农业面源和生活源污染,全区段水质现状能达到Ⅱ类。

治理措施采取扩容本溪县污水处理厂、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态湿地,结合正在开展的农村连片整治。

主要工程项目包括:

1)小市镇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总投资5800 万元,自筹3480万元,申请补助2320万元。规模为2万吨/日,配套管网从观音阁村至污水厂长8公里,项目拟于2012 年竣工。

2)温泉寺镇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 1659万元,已补助120万元,自筹1539万元。规模为0.4万吨/日,配套管网长5.4公里,项目拟于2013 年竣工。

3)太子河水洞地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 4500 万元,自筹2700万元,申请补助1800万元。规模为1万吨/日,配套管网长15公里,项目拟于2013 年竣工。

4)太子河高官段湿地,总投资 380 万元,自筹228万元,申请补助152万元。规模为河道清淤0.8万m3;建设湿地面积0.2平方公里,项目拟于 2013年8 月竣工。

5)高官镇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 4500 万元,自筹2700万元,申请补助1800万元。规模为1万吨/日,配套管网长15公里,项目拟于 2013年8 月竣工。

市区段

市区段范围从老官砬子断面到兴安断面,流域人口78.46万,城镇人口占绝大部分。主要支流有下牛河、卧龙河、南沙河以及市区两岸20条雨污合流的山洪沟。

下牛河发源于牛心台红脸村,流经下牛村(牛心台办事处所在地)入太子河,流域内人口2.3万人,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2000吨,主要工业企业有煤矿业(3)、机械加工业(6)、机关、学校服务业(3)、规模化工业(1)共计13家,工业污水都经治理后排放。

卧龙河流域人口3万人,主要企业类型有矿业(4)、机械加工业(14)、养殖业(1)、销售服务业(30)、生活娱乐业(3)及大型机关服务单位(6)等共58家,污水排放基本为生活污水,少量销售服务业污水,排放量约为4000余吨。

南沙河发源于明山区塔峪村,流经台地、奚卜、东高堡、李堡、高台子、新岭、窑沟口、威宁、赫地共10个村镇,流域内人口1.5万人,主要污染为生活污水,排放量月1300吨/日。

市区段太子河干流污染主要包括:上游支流河汇入;未接入市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8万吨/日;工业点源排放污水约6.4万吨/日。城区段水质从上游到下游逐步恶化,兴安出市断面为Ⅴ类水质。治理措施采取城镇新建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实现城区内所有污水纳管;工业点源提标回用;支流河、山洪沟综合整治、生态恢复。1)本溪海大制药厂污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总投资 800万元,自筹480万元,申请补助320万元。规模为0.7万吨/日,项目拟于 2012年12 月竣工。

2)卧龙镇污水处理厂,总投资 2500 万元,自筹1500万元,申请补助1000万元。规模为0.5万吨/日,配套管网长10公里,项目拟于2012 年12 月竣工。

3)高台子镇乡镇污水处理厂,总投资 2520 万元,自筹1512万元,申请补助1008万元。规模为0.5万吨/日,配套管网长12公里,项目拟于 2013年10 月竣工。

4)溪湖河环境综合整治及雨污分流工程,总投资 9487 万元,自筹5692万元,申请补助3795万元。生态恢复24km,河道清淤24km、雨污分流干管9km、生态防护坡5km、生态水系公园2座。火连寨镇改为办事处,溪湖河源头流域以工业发展为主,现有农村人口部分潜入城镇内,部分迁入高新区,污水处理随工业布局规划同时设计。项目拟于2012 年6 月竣工。

5)郑家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 5250 万元,自筹3150万元,申请补助2100万元。河道长15km,宽25-33m,清淤15km约12万立,建设生态防护坡10km,植被10km项目拟于2013 年10 月竣工。6)郑家河污水管网截流工程,总投资1000,自筹800万元,申请补助200万元。设置雨污分流管网10km,收集郑家河流域生活污水入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拟于2012 年10 月竣工。

7)本溪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歪头山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总投资 10842 万元,自筹6506万元,申请补助4336万元。规模为5万吨/日,项目拟于2013 年 6月竣工。(太子河支流北沙河)8)太子河沈溪新城区北沙河段污水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 21214 万元,自筹20734万元,申请补助480万元。污水干管长度24公里,项目拟于2013 年10 月竣工。(太子河支流北沙河)

9)本钢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及水质深度处理,总投资26438 万元,自筹20438万元,申请补助6000万元。规模为8万吨/日,配套管网长5公里,项目拟于 2012年 12月竣工。

10)本钢冷轧厂废水站COD等污染物水处理设施改造,总投资2000 万元,自筹。规模为0.15万吨/日,项目拟于2013 年10 月竣工。11)本钢二冷轧厂水处理设施改造,总投资 1000万元,自筹。项目拟于2013 年10 月竣工。

12)本钢焦化厂焦

一、焦二煤气净化废水达标治理,总投资300 万元,自筹。项目拟于2013 年 10月竣工。

13)辽宁北方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量减排污水处理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改造项目,总投资 1950 万元,自筹1170万元,申请补助780万元。规模为0.15万吨/日,项目拟于2012 年6 月竣工。14)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容7.5万吨,总投资 24000 万元,自筹12000万元,申请补助12000万元。市污水处理厂22.5万吨提标到一级A,扩建7.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接收千金沟、福金沟、双泉寺沟、郑家沟、溪湖沟生活污水项目拟于2013 年10 月竣工。15)千金沟、福金沟生活污水截留入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 7000 万元,自筹6680万元,申请补助320万元。收集人口约7.4万人,本钢厂区外,三产业聚集,建设污水泵站2座,污水截流管网16km,管经800cm。项目拟于 2012年 10月竣工。

16)双泉寺沟雨污分流工程,总投资 1100 万元,自筹956万元,申请补助144万元。服务兴安人口约3万余人,雨污分流管网7.2km,截留堰一座,穿越太子河入污水厂,项目拟于2012 年12 月竣工。17)本溪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总投资7000 万元,自筹2800万元,申请补助4200万元。规模为200吨/日,项目拟于 2012年 12月竣工。

18)入薓窝水库前太子河干流林家崴子湿地,总投资4650 万元,自筹2790万元,申请补助1860万元。河道清淤28万m3;建设湿地面积1.2平方公里,项目拟于 2013年 6月竣工。

4.细河本溪段水环境现状及治理方案

细河属辽河流域太子河水系的较大支流,是本溪境内太子河、浑江、细河三大水系之一。细河上游发源于丹东白云山,自本溪县连山关入境,流经下马塘、南芬、桥头、北台,在北台钢铁集团新区下游河北村出境入辽阳参窝水库。细河在境内全长79.1公里,是沿岸41.92万人口和本钢、北钢等大小60余个生产企业的主要水源。境内主要支流有6条,集水面积为399.6平方公里。

图2 细河本溪段水系图

细河按流经的行政区域划分三个区段进行治理,从上游至下分别是本溪县的连山关镇段、南芬区段和平山区段。三个区段水质情况及污染治理方案如下:

连山关镇段

连山关镇人口1.3万人,主要企业类型为选矿业,共9家,目前已停产5家,尾矿水不外排。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天约1000吨,全部排入细河。水质现状Ⅲ类。治理措施为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治理工程:

1)连山关镇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2030 万元,自筹1218万元,申请补助812万元。规模为0.2万吨/日,配套管网长18公里,项目拟于 2012年竣工。

南芬区段

细河南芬段流长29公里,由南至北主要有长山河、大石河、永安河、赵家河、三道河汇入,干流流域覆盖南芬城区、南芬街道、铁山街道、郭家街道、下马塘镇,分布人口约5.86万人,共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多为采矿选矿类企业,化工类企业2个,其余为加工制造业。水质现状为Ⅲ类。

该区域主要污染物为矿山选厂造成的水污染。该区域现有南芬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万吨,覆盖人口2.6万人。城区内的赵家河、永安河接纳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细河。城区内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能力基本完善,城区周边居民的垃圾未能及时收集,由于没有堤岸,垃圾多数进入河中。

细河的主要汇水河流有大石河、长山河、三道河,其中大石河发源于下马塘镇施家村,其干流及马家河、沈家河等支流河流域位于下马塘镇境内。覆盖5个村,分布人口约6000人,共有企业14个,其中采矿选矿类企业11个,其余为加工制造业。有两个养猪小区,中小型养殖户若干,主要养殖鸡、猪。该区域主要污染物为垃圾、禽畜粪便及矿山选厂造成的污染。

长山河发源于下马塘镇金家村,其干流及支流石碑岭河流域位于下马塘镇境内,覆盖2个村,分布人口约1800人,共有企业5个,其中采矿选矿类企业2个,其余为加工制造业。该区域主要污染物为垃圾、禽畜粪便及矿山选厂造成的污染,因该区域存在2座废弃硫化铁矿,因此有硫化铁矿产生的少量铀、硫化物、酸等特殊水污染物,水质性质为酸性。

三道河总计有四条支流,流域覆盖9个村,分布人口11500人,共有企业47个,其中采矿选矿类企业13个,化工类企业10个(主要为调和勾兑型化工企业),其余为加工制造业,中小型养殖户25家,主要养殖鸡、猪。该区域主要污染物为生活污水、垃圾、养殖业禽畜粪便造成的污染。

治理措施采取流域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特征污染物治理。

主要治理工程:

1)下马塘镇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3205 万元,自筹1923万元,申请补助1282万元。规模为0.5万吨/日,配套管网长23公里,项目拟于2013 年10 月竣工。

2)南芬区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总投资 800 万元,自筹480万元,申请补助320万元。规模为1万吨/日,项目拟于 2013年1 月竣工。

3)金家废弃硫化铁矿酸性水收集处理及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工程,总投资4700万元,自筹1880万元,申请补助2820万元。1956年-1973年开采的硫化铁矿矿坑,至今废弃无矿主,地下水从矿底涌出,造成大石河流域金家村、爱国村段生态恶化。建设矿坑废水处理站、实施山泉水与矿坑水分流、修建生态防护堤及废渣山、河道环境生态恢复。项目拟于2013年10 月竣工。

4)细河南芬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 6522 万元,自筹3922万元,申请补助2600万元。金坑、赵家河段、大石河段、长山河段共计15.4km,河道清淤、生态防护坡、沿岸生态植被恢复、翻转坝、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拟于 2013年10 月竣工。

5)细河三道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 7186 万元,自筹4316万元,申请补助2870万元。河道全长35.9km,流域面积232km2,河道清淤约20万立、生态防护坡建设17km、沿岸生态植被恢复12km、翻转坝、雨污分流、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拟于2013 年10 月竣工。平山区段

细河平山段流经桥头、北台两个较大镇,人口共4.3万人,涉水企业共16家,每天产生生活污水约6000吨,北钢集团焦化废水9000吨/日,全部直排入细河,严重影响细河水质达标。细河邱家断面水质为Ⅴ类。

治理措施为流域综合整治、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业点源特征污染物治理。

主要治理工程:

1)细河平山区段流域综合整治,总投资 9100万元,自筹5640万元,申请补助3640万元。台沟到桥头大桥段、桥头大桥到富家漫水桥段、富家漫水桥到北台团结桥段、河东村黄板峪、岭下通条沟,河道护坡长21.3公里、生态恢复21.3公里。项目拟于 2013年10 月竣工。

2)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桥北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总投资 6933万元,自筹6308万元,已补助625万元。处理能力2万吨,收集桥头镇生活、工业污水,服务人口5万,配套管网长14公里,项目拟于 2012年 12月竣工。

2)北营焦化厂酚氰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1220 万元,自筹854万元,申请补助366万元。北营焦化厂废水处理工艺为水专项实验应用项目,规模为400立方米/小时。项目拟于2013 年6 月竣工。

5.其它支流环境整治工程

1)完成浑河流域北甸子乡、黑沟乡、木盂子管委会、八里甸子镇、古城镇、二棚甸子镇的乡镇污水处理工程。2)完成草河流域草河口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6项目汇总及投资概算

本溪市共实施治理项目44个,总投资22.5亿元,自筹14.7亿元,申请补助7.8亿元。其中太子河流域项目28个,总投资17.64亿元;细河流域项目9个,总投资4.17亿元,其它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0.69亿元。工业污染治理项目6个,投资3.29亿元。

7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本溪市太子河流域水质达标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市长任组长,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财政、市水务局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成员单位有环保局、发改委、水务局、财政局、建委及各县区政府等。各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统一思想,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2、实行太子河干流、支流河长负责制

按照市政府“河长制”分工,流域沿线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行政一把手为辖区内太子河及其支流河段“河长”,对治污工作负总责。重点工程全部实行项目负责人河长承包制,倒排工期,定期向市政府上报项目实施进度。对于未能按期完成任务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3、实行重大项目督察包干制

按照省政府包干督察要求,实行副组长包片分工,督察员包河。市财政局 南芬区、桓仁县 市建委平山区、溪湖区 市发改委 明山区、高新区 市水务局 本溪县

附件:本溪市太子河及细河支流综合整治工程明细

第三篇:榆林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榆林市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草 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与依据]

为加强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无定河流域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榆林市行政区域内无定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本条例所称无定河流域系指向无定河干流和支流汇水的区域。

第三条

[基本原则]

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公众参与和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政府职责]

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无定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无定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建立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鼓励、支持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及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做好辖区内水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及时发现各类涉水违规项目、违法行为和突发事件,并向有关执法部门及时报告;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和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第五条 [主管部门职责]

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

(二)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

(三)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方案;

(四)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统一监测和定期发布水环境质量信息,做好水环境质量的预警预测;

(五)编制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调查处理水污染事件;

(六)依法开展水环境保护监察执法;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六条 [其他部门职责]

市、县(区)人民政府对辖区内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功能区监管,编制与调整水资源保护规划与水功能区划,规范现有入河排污口,审批新建、改建、扩建进入河流、水库、湖泊、渠道排污口的设置,监测、分析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

(二)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农药、化肥、环境激素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生态农业,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三)城乡建设相关主管部门做好城乡规划,负责城乡垃圾处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四)卫生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安全卫生的监测监督管理,监督医疗机构废水无害化处理;

(五)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勘探、采矿、开采地下水等过程中的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涉水违法占地行为;

(六)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湿地、水源涵养林、防护林的建设管理以及生态修复;

(七)畜牧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划定流域内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制养殖区,负责监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正常运营以及推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实用技术;

(八)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流域内加油站地下双层罐的建设;

(九)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流域内的煤矿等行业环保设施的建设。

(十)城市综合执法部门、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监察、旅游、安全生产监督等其他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

[区域联防联控] 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流域内县(区)人民政府完善水质保护联动和协商机制,研究解决水质保护的重大事项。

流域内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污染的联合防治,实施联合监测、检查和执法,建立健全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监测数据实时共享、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预警和联动机制,协调处理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

第八条 [部门协调]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部门协调机制,实行由政府负责人召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承担日常工作、有关部门参加的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

[河长制] 全面建立河长制。由市、县(区)、乡镇负责人担任本行政区域内的无定河干流和支流的河长,分级分段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第十条

[目标责任制] 无定河流域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水污染防治目标和考核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组织实施。并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有关部门、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防治规划] 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应当按流域统一规划。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水务等部门和有关县(区)人民政府编制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县(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方案。

第十二条

[限期达标]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无定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要求,制定水体达标方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向社会公开,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第十三条

[人大监督] 市、县(区)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应当报告无定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四条

[水功能保护区] 无定河流域内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态功能保护的需要,对下列区域、水体依法划定保护区,并采取措施,保证区域、水体符合功能区要求: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风景名胜区水体;

(三)重要的湖泊、湿地;

(四)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森林;

(五)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价值的区域、水体; 依法划定的保护区应当向社会公布。第十五条

[限期整治]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无定河流域内水污染严重的河段、流域,划定重点监管区,确定重点监管的行业和企业,制定治理计划,限期整治。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水生态环境调查,制定修复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修复水生态。

第十六条

[地下水修复]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地下水污染突出的固体废物堆存、垃圾填埋、矿山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区域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工作。

第十七条 [环评] 编制区域或者流域开发建设规划,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水污染物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一)未按照计划完成重点水污染物减排任务的;

(二)重点保护水域水质未达到标准的;

(三)规划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四)工业集聚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五)所在地区未完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

(六)法律法规和国家、省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八条

[排污许可] 在无定河流域设置排污口的,必须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同意。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依法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禁止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水污染物。

餐饮、洗浴、洗涤、洗车经营者不得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水。

第十九条

[环境监测] 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无定河流域跨省、跨县(区)的河流断面开展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内的县(区)人民政府。

第二十条

[信息共享机制]

无定河流域市、县(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无定河流域水质、水量的监测,建立信息共享和监督协查机制,发现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或者超过水体功能容量的,及时报告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调水、放水等措施组织治理,并向社会公告治理情况。第二十一条

[饮用水保护]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邻的公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运输危险化学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污染饮用水水体。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治理,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促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防止污染水体。

第二十二条

[地下水保护]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根据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污染状况、水资源禀赋及其使用功能等因素,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

第二十三条

[生态补偿]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保护的目标以及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无定河流域跨界水环境补偿机制,实行县(区)之间相互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四条

[联合执法]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健全行政执法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无定河流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治理。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

第二十五条

[工业集聚区] 排放水污染物的重点工业项目应当进入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业集聚区。

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业集聚区应当统筹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实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

第二十六条

[防渗监测] 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油气开采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防渗漏等措施,并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进行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加油站、油库、化工原料罐区等的地下油罐应当使用双层罐或者采取建造防渗池等其他有效措施,并进行防渗漏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二十七条

[城镇污水处理] 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雨污分流原则,建设污水处理收集系统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接纳工业废水的,其处理设施应当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第二十八条

[财政支持]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城镇排水与排污管网建设资金,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保障城镇排水与排污管网建设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经费。

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公布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达标排放情况;对按期完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县(区)人民政府,予以鼓励和扶持。

第二十九条

[中水利用] 市、县(区)人民政府推进矿井水综合利用,煤炭矿区的补充用水、周边地区生产和生态用水应优先使用矿井水,洗煤废水闭路循环不外排,鼓励建设生态湿地。鼓励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

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管理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

第三十条

[污泥处理]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安全处理处置污泥,保证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标准,并对污泥的去向等进行记录。

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发展改革、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引进与推广污泥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技术。

第三十一条

[农村污水]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未纳入城镇排污管网的村庄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优先采用生态、低能耗、资源化的污水处理技术;对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两侧等重点区域的村庄,应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保证建设及运转资金。

第三十二条

[农田防治] 鼓励和支持建立健全科学种植制度和生态农业体系,鼓励和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减少肥料和类激素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量。

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药合理使用的指导,推广使用安全高效农药,提高农药使用者科学施药技术水平,减少和消除农药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三十三条

[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市、县(区)人民政府畜牧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编制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当地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

畜禽散养密集区应当推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

水产养殖应当采取措施避免水体污染。禁止在河流、湖泊、水库、围栏围网养殖、投肥(粪)养殖。

第三十四条

[不可抗力措施] 水环境质量因严重干旱等不可抗力原因达不到功能区水质要求时,市、县(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排污单位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排污单位采取限制生产、停产等强制措施,确保功能区的水环境质量。

第三十五条

[应急预案]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无定河流域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做好应急准备。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一般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

[河流保护约谈]

在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对下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河长进行约谈:

(一)未落实河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规划,行政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危害河流生态环境的;

(二)未按规定及时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方案的;

(三)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四)未积极牵头或配合联合执法工作的;

(五)在水污染防治政府行政首长目标考核中问题突出的;

(六)其他需要进行约谈的。

被约谈人应当按照约谈要求及时整改,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约谈人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八条

[监管责任] 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要求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的;

(二)未按要求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和控制任务的;

(三)未按规定完成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或者产品任务的;

(四)违反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审批、核准项目的;

(五)违法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违法审批排污许可证的;

(六)未按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或者违法采取行政措施的;

(七)未按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未按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措施的;

(八)接到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履行执法职责的;

(九)因监管不力造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长期或者严重超标排放的;

(十)其他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行为。第三十九条

[环境审计] 根据无定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水质改善状况,结合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进行水环境质量保护审计评价,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

第四十条

[服务业直排污水] 餐饮、洗浴、洗涤、洗车经营者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水的,情节轻微的,由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依法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第四十一条

[对畜禽养殖违法的处罚]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未建设配套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畜牧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处一万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对违反禁养区规定的处罚] 在禁止养殖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畜牧主管部门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四十三条

[水产养殖] 在河流、湖泊、水库违法围栏围网养殖的,由农(渔)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拆除的,由农(渔)业主管部门依法确定有关单位代为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应急事故处理] 违反本条例规定,对造成水污染事故后瞒报或者故意拖延报告的排污单位,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排污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按日连续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停止或者改正违法行为,拒不停止或者改正违法行为的,依法做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停止或者改正违法行为的次日起,按照原罚款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一)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未按照规定检测进出水水质或者擅自停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

(三)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

(四)向水系水体排放、倾倒,或者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及湖泊、水库的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贮存、填埋废弃物的;

(五)在河道管理范围以外及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上陆域堆放、贮存、填埋废弃物,未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措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第四十六条

[断水断电] 市、县(区)人民政府对排污单位做出责令停业、关闭决定的,以及市或者县(区)环保部门对排污单位做出责令停产整治决定的,供水、供电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停止对排污单位供水、供电。

第四十七条

[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

****年**月**日起施行。

第四篇:榆林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榆林市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草案修改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与依据]

为了加强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无定河流域的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本条例所称无定河流域指向无定河干流和支流汇水的区域。

第三条 [基本原则]

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 [政府职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采取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无定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无定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 [部门职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国土资源、建设、卫生、农业、畜牧等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对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河(湖)长制] 建立河(湖)长制。市、县(市、区)、乡(镇)负责人担任本行政区域内的无定河干流和支流的河(湖)长,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第七条 [目标责任制] 建立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具体目标和考核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 [区域联防联控制] 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市人民政府组织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强水污染的联合防治,实施定期会商、协作应急处置、跨界交叉检查等合力治污工作,协调处理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重大问题。

第九条 [联席会议制]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人召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承担日常工作、有关部门参加的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条 [生态补偿制] 建立无定河流域跨界水环境补偿机制。市人民政府根据流域内跨界断面的水质目标和监测结果,实行县(市、区)之间相互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一条 [个人义务及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无定河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无定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对在无定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 [保护日] 每年7月26日为榆林市无定河保护日。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水行政 主管部门应当在无定河保护日组织开展无定河保护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第二章 监督管理和污染防治

第十三条 [防治规划] 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应当统一规划。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国土资源、水行政等部门和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编制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十四条 [限期达标]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的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要求,制定限期达标规划,采取措施按期达标。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限期达标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五条 [环境监测] 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无定河流域跨省、跨界河流断面开展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内的县(市、区)人民政府。

第十六条 [地下水保护和修复]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根据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环境状况、水资源禀赋及其使用功能等因素,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划定地下 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地下水污染突出的固体废物堆存、垃圾填埋、矿产开采、化工生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区域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

第十七条 [排污许可]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应当明确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违反规定,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水污染物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十八条 [排污口管理]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在河道、湖泊设置排污口的,应当取得河道、湖泊排污口设置管理部门同意。

入河排污口的登记、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十九条 [饮用水水源标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保护区的边界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并在保护区周边的显著位置设立警示标志、宣传标志和责任公示牌,必要时可以设立护栏围网。

第二十条 [污染饮用水水源的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

(二)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

(三)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的。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或者组织进行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市、县(市、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烧烤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 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工业集聚区] 新建排放水污染物的工业项目应当进入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业集聚区。

工业集聚区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十二条 [废水收集处理和利用] 煤炭开采单位应当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采煤废水和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应当综合利用;确需排放的,必须达到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排放标准。

市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煤炭开采集聚区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建设采煤废水的集中收集、利用设施。

第二十三条 [工业防渗监测] 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油气开采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防渗漏等措施,并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进行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加油站等的地下油罐应当使用双层罐或者采取建造防渗池等其他有效措施,并进行防渗漏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违反规定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二十四条 [城镇污水处理] 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污水处理收集系统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对实行雨水、污水合流的地区,应当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雨水、污水分流改造可以结合市政改造和道路建设同时进行。

第二十五条 [污泥处理]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安全处理处置污泥,保证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对产生的污泥以及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并向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违反规定的,由城镇排水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污泥。违反规定的,由城镇排水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六条 [农村污水垃圾建设和处理] 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对未纳入城镇排污管网的村庄的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治理,优先采用生态、低能耗、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第二十七条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建立农药废弃物回收制度,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二十八条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违反有关规定,在禁止养殖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二十九条 [生态治理与保护]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生态环境功能需要,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污染较重的支流入河口和其他重点入河排污口等地,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源涵养林、沿河沿湖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等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整治黑臭水体,提高流域环境承载能力。

第三十条 [应急事故处理] 企业事业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照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二)水污染事故发生后,未及时启动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采取有关应急措施。

第三十一条 [按日连续处罚] 排污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市、县(市、区)人 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一)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三)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

(四)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的;

(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擅自停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

(六)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第三十二条 [限制生产、停产整治]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三十三条 [ 流域保护约谈] 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达到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县(市、区),由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约谈该县(市、区)及其 有关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第三十四条 [环境审计] 实行无定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审计。将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列为对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的重要内容。

第三十五条 [信息公开]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网站和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公开以下无定河流域水环境信息:

(一)依法划定的水功能保护区;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出水水质等饮用水安全状况;

(三)县(市、区)限期达标规划;

(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维护运营、污染物排放情况;

(五)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六)约谈县(市、区)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公开的信息。第三十六条 [一般规定]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街道办事处职责] 无定河流域内的街道办事处对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职责参照本条例关于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第五篇: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

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

*

李兆林1

岑华2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 2.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033)摘要: 在初步了解洱海流域概况及其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针对洱海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展开分析,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时空分布、“三废”污染、区域环境差异和水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评价了其现状环境的污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 环境; 洱海; 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

1.洱海简介

1.1自然状况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流域面积2565km,跨大理市和洱源县,湖面面积约250km,湖盆南北长约40km,东西平均宽6.3km,最宽处为9km,平均湖深为10.5m,最深处为20.7m。地貌类型丰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迹象较为明显,属澜沧江水系,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森林滞留水及少量融雪,入湖河流北有弥苴河、罗时江,西有苍山18溪,南有波罗江,东有南村、向阳、挖色等小溪,湖西南角的西洱河为洱海的唯一出口。(如图1)洱海流域气候湿润,是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年均温15.1℃,年平均降水量为1048mm, 正常库容量为28.87×10, 历史最高水位1 975.64m(1966年),最低水位为1 970.52m(1986年),水温常年在10~20℃之间,属暖性湖泊,水温垂直分布具正温层的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流域内生物多样,生物量大,种群密度较高,是我国物种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生物生产量平均为16.6kg/m,总生物量达479 000T(鲜重),是云南省高原湖泊中生物量最大的湖泊。[2]***

3[1]**图1

洱海 Fig.1 Erhai

Lake

1.2社会状况

流域所在地区大理开发历史悠久,交通相对优越,大理距省会昆明377km,是320国道(昆明-大理-瑞丽)和214国道(滇藏公路)交叉处的“重镇”,同时大理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是滇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1995年大理机场启用,1998年广(通)大(理)铁路、楚(雄)大(理)一级公路相继通车,1999年大(理)丽(江)准二级公路也通车了,加上正在修建中的大(理)保(山)路,使大理地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洱海流域含20个乡镇、167个村公所,总人口约80万,有白、汉、彝、回等25个兄弟民族,流域内有大专院校3所(含电大),中专学校7所,特殊学校1所(聋哑学校),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共有卫生机构210个(医院、卫生院、卫生所),专业技术人员3 000多人,7 000多个医疗床位,医疗卫生条件日趋成熟。区域传统文化丰富多采,渊源流传,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走在全省的前列。———————————

*收稿日期: 修定日期:

作者简介:李兆林.(1978----).男.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98级地理专业本科生.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云南师范大学陈永森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流域污水治理项目专家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预可行性报告》1996.3-7.15-21.58-59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专家组《洱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预可行性报告》 1996.13

**

[3] 1

2.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

洱海自然风光优美,流域所在地传统文化意义深远,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宾客,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在云南三大高原湖泊之中,洱海在自然和社会区域环境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如表1)洱海是云南

表1 云南三大高原湖泊

Tob 1 The three biger Highland lake of Yunnan 名称 所属水系 湖面面积平均水深 库容 生物量 水质

283(km)(m)(10m)(t)

滇池 金沙江 309.5 4.4 15 136000 劣五类

洱海 澜沧江 250 10.5 28.87 479000 二类

抚仙湖 金沙江 212 87 185 400 二类 省第二大淡水湖泊,生物量最大,水质较好,可以直接饮用,与滇池相比,洱海水质、水深、生物量和库容等自然条件明显优于滇池;洱海所在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显然比抚仙湖所在地区高。目前,洱海的环境还算良好,但是近几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相对集中,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洱海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的形势,研究表明其整体环境质量有下降的趋势,改良整治工作未能持续进行,生态保护日趋紧迫。目前其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量的供需矛盾、分配的不平衡、“三废”污染、水源生态保护以及水体的营养化等方面,而导致这些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1“三废”污染分析

废水的污染对于洱海本身而言,主要是生活污染,而对整个流域而言生产污染又是重点。生活污染到处可见,只是其程度具有地区差性,排放最严重的地区是湖西坝子,其次是凤仪、海东、挖色;直接注入洱海的工业污水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的波罗江,对流域污染最大的企业是大理造纸厂、洱滨纸厂和云南人纤厂,据估计三家企业排放污水中的CODcr、BOD5和SS负荷量中CODcr和SS污染物分别占洱海废水排放的约92%和82%,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人员技术水平差,管理制度不完善。1996年以后大理市进行产业的必要调整,人纤厂等相继停厂、破厂,废水污染现集中在大理造纸厂和波罗江沿岸的一些企业,目前大理造纸厂处于待停状态。工业废水问题日益改善。特别在下关沿西洱河两岸建成了长6.7Km的排污水管,改善了西洱河上游市区内的污染状况。

大气污染在洱海地区未产生严重的影响,长期未受到重视,目前洱海地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仍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大理造纸厂,其排放的烟尘达1 250mg/m、SO2为10.4kg/t、NO2为2.0d/t,由于地处湖泊的西南方,地区主导风向又是西南风,使其排放气体中的有毒物质向四周扩散,并随着降水污染湖泊;另外在湖东南地区也有一些厂矿产生废气,但由于地处人口少的山地,大气污染影响还算不大。这几年随着国家对森林砍伐的严格管理,大理地区农村广泛使用了蜂窝煤,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CO2和SO2,到目前为止虽然未产生极大的影响,但长期的使用就会使大气质量下降,加之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

固体废弃物形成的废渣是目前洱海流域环境治理的最难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6年研究认为城市固体污染和非点源污染是目前洱海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有关机构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城市固体废弃物在2000年前每年增加10%,从2000年后每年增长8%,由此可预测其近几年数量,(如表2)目前产生城市固体废弃物最多的是下关,喜洲最少,相差达20多倍,主要原因是下关城市发展较快,污染大户多集中于此,大理古城垃圾大量运往下关,深长村山菁垃圾堆放场已超负。在所有的固体废弃物中工业企业和医院产生的物质危害较大,据环境卫生管理站在1995年对工业废弃物所作的调查,1994年大理市工业固体废弃物总产量为 97 282T,其中的413T被视为有毒和危险废物,洱源县工业固体废物的总量为5 160T,其中有毒和危险废物为6T;大理市13所医院中最大的第一人民医院每年产生205T固体废物,有9.5T是危害废物。如今,城市固体废物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未形成持续利用、科学监管的流程。而乡村固体废物由于分布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海流域制浆造纸工业污染控制项目专家组 《洱海流域制浆造纸工业污染控制项目预可行性报告》 *** 2 1996 37-38.附录1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海城市固体废物处置项目专家组 《洱海城市固体废物处置预可行性报告》 1996 21-22

表2 洱海区域近年固体废物排放及预测(单位:104T)

Tab.2 Erhai Lake zone drain off solid refuse and calculat in recent years(unit: 10T)地区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下关 5.23 5.75 6.32 6.95 7.65 8.26 8.92 9.63 10.4 大理 0.54 0.59 0.65 0.72 0.79 0.85 0.92 0.99 1.07 凤仪 0.47 0.52 0.57 0.63 0.69 0.75 0.81 0.87 0.94 喜洲

0.21

0.23 0.25 0.28 0.31 0.33 0.36 0.69 0.42 总计

6.45 7.09 7.79 8.58 9.44 10.19 11.01 11.88 12.83 ——————————————————————————————————————————————

资料来源:《洱海城市固体废物处置预可行性报告》

分布散,难于统计,资金短缺且投入较分散,难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以至乡村附近的一些河流成为了全村的“垃圾场”。近几年旅游热又导致一些流动性固体污染,每年几次旅游旺季,几十万宾客的涌入,“白色污染”增加,为固体污染的整治带来更大的困难。

由于上述各种污染的存在,近年来洱海水质变化急剧,水体营养状况变化显著,从1985年到1994年的十年内洱海水质已从贫营养过度到了中营养状态,尤其是1994年洱海银鱼生长带来的生物性污染,至今未能改变。环海水产养鱼塘以及航运和生产大力发展起来的机动船只引起的污染自作“双取消”后有所改良。根据洱海水质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其水质尚清洁,属Ⅱ类水,并且正处于恢复保养阶段。2.2生态环境分析

洱海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区域生态环境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发展的加快,其区域差异就更加显著。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水资源的分配不均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在湖西大理、喜洲、下关一带,人口密集,水量相对较丰富;而湖东南丘陵地区则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水资源出现季节性贫缺且水质较差,加之森林分布少,群众节水意识差,到干季水资源短缺;在水量丰富的地区由于社会发展迅速,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污染,洱海水量时空分配不均现象较为显著,而区域环境差异最终导致流域生态环境存在不同的形势。

湖泊的上游地区(洱源县部分)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源区的过度开发和河流的携泥沙量。(如表3)洱源县河流携沙广泛,其中携泥沙最大的是弥苴河水系,达68.4×10T,输沙模数达920t/km,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水源区的过度开发,化肥施用量大,目前上游耕地面积为92 670亩,化肥施用总量为1 754 T,养分流失总量达1 117.5T,其中有大量的K、N、P肥和复合肥,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进而影响到洱海

表3 洱源县各河流年输沙情况

Tob.3 The condition of the rivers carry sand every year in Eryuan County 河流名称 径流面积 长度 输沙模数(km)(km)(t/km)弥

年输沙量(10T)折合方量

4合计 推移质 悬移质(10T)

4*

24弥苴

河干 563.0 23 270 37.5 9.4 28.1 22.1 流段

凤羽 249.32 35 400 13.3 3.32 9.97 7.8 河 段

弥茈 529.55 35 250 17.6 4.4 13.2 10.4 河 段

总计 1341.87 58 920 68.4 17.1 51.3 40.3 3 资料来源:《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预可行性报告》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海流域污水治理项目专家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预可行性报告》1996.3-7.15-21.58-59

整体的生态环境。洱海的中游地区(湖西大理、喜洲,湖东海东、挖色等地)是湖泊的主体,也是目前人类活动较广泛的区域,环境人为干扰较大,海东、挖色等地人口总数相对较少,但相对集中,自然条件不优越,地处湖泊东部,山地居多,山势不高,有部分的工矿业;大理至喜洲地段是目前旅游业开发的热点,据估计在这些地区每年要接待游客几十万人次,苍山脚地区近年来修建了大量的休闲场所,增加了人类对苍山自然环境的影响。整个中游地区人口总数多,由于历史等原因,开发较早且深刻,经济发展较快,农业耕种大量使用化学肥料,18溪河坝管理不完善,土壤侵蚀增强;下游地区(下关等地)是整个流域社会发展的中心,人口最多,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许多污染企业都集中于此,产生大量城市废弃物,一些老旧企业拥有很强的根基和历史背景,使产业调整和经济结构的优形势趋于紧张。2.3水环境分析

洱海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森林滞留水和少量冰川融雪,并以径流的方式注入湖盆,入湖河流水量占洱海水量的50%左右,近年来苍山终年积雪出现年际变化,18溪年内季节性相当明显,中段甚至有断流的情况;洱海正常库容量为28.87×10m,流域人口约为80万,人均水量3 600 m,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 952.8m),水量不算丰富,而且近几年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水量又不断增加,据估计工业和生活年需水0.6×10m,农业灌溉用水1.3×10m,发电用水5-7×10m,“引洱入宾”(引洱海水到宾川县)工程用水0.5×10m,每年固定用水近8×10m,换水周期为两年半(891天),丰水年暂且可以满足供水,贫水年水位就会下降,加之水体不断的遭到人为的影响,使供需矛盾更加严峻。

流域植被分布不平衡,覆盖率年年逐减,目前大理市、洱源县森林覆盖率分别约为16.8%、27.2%,而且大理市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又主要集中在大理至下关一段的苍山中部和团山等一些风景区,环海地带树木稀疏,大理至喜洲段由于大理石开挖等原因,苍山山体破坏大。导致洱海水源区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注入洱海的主要河流大都存在污染问题,目前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是南部的波罗江,主要原因是沿河段附近一些建材厂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排放;18溪尚处于清洁状态,但伴随旅游业的过度发展,苍山山腰地段的过分开发,河道建设管理不善,不仅使河源地区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而且还促使河流水质变差,水量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到洱海的库容;北部河流主要存在携沙量大的问题,目前携沙量最大的是弥苴河,主要原因是上源地区农业耕种过度,河口地段养殖业发展过快,如今养殖业已得到控制,但整体形式不容乐观。

*838

383

8383

333.洱海环境改良措施

3.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针对洱海存在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洱海环境的可持续改良不仅要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而且还要在实证的基础上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确立。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不同的方针、政策,解决不同的环境问题:

上游地区(洱源县部分)——主要针对农业的过度开发,在广泛的山脚地带适当的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业,进而增进其乳制品加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其沿湖地区严格控制水生养殖面积,“退耕还水”,加强湖岸绿化和海底绿化,减少农用化肥的使用量, 扩建茈碧湖水库,控制凤羽河给弥苴河带来的泥沙。

中游地区(海东、挖色、大理、喜洲等地)——大理、喜洲地区主要是保护苍山植被和18溪的河床,减小山脚的开发,适当“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环境和水源,耕种区减少化肥的使用,优化经济结构,建立一套完善的乡村废弃物监管、控制系统;海东、挖色两地则要进行大量的植树造林,加深和加强沿湖地区湿地、滩涂的建设和管理,海东地区交通方便

地段可适当利用其地形特点发展一定的工业;整个中游地区必须对交通、旅游业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下游地区(下关等地)——主要是控制工业污染和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在严格控制“三废”污染的基 4 础上合理的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第二产业的数量,加强第三产业的建设,尽快建成大垃

圾处理技术,对必要的污染企业进行迁移或分流,建立完善的设施,就地处理污染物,——————————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海流域污水治理项目专家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预可行性报告》1996.3-7.15-21.58-59 不能进行区际转嫁,力争区际生态环境的和谐。3.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法制和环保意识

洱海环境的保护不仅要从法律上作出确立,政策上进行实施,而且要以人为本,全面进行思想教育。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用事实教育群众、用思想武装群众,让群众不仅从经济效应上感受到洱海的价值,而且从生态效应上意识到其价值;加大教育投入,可结合当地扫盲工作进行乡土环境教育,对直接参与洱海开发和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逐步对洱海作业的船只进行适当的作业考评,建立科学监管的体制,严格控制人类干扰的范围和程度,使开发从无序走向有序,短期转向长远,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把保护洱海似如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的重要,让“东方的日内瓦”永远璀璨。3.3加强水域工程建设和管理,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水域工程建设是流域环境改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切实加强,洱海水域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改良和资源的利用都有十分巨大的作用。目前,“引洱入宾”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18溪的河坝修建对入湖河流的携沙量和土壤的侵蚀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来完善管理那些管理不善或无长期无人无津而糟人为破坏的已建水域工程,建设相关的蓄水工程,防洪抗旱,缓和水资源的分布差异和季节分配不均,严禁湖区围垦;在北部水源区和沿湖地带建立生态保护点和“绿色生命线”,使自然环境形成天然的“透视走廊”,以便发展“生态旅游”。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适当的“退耕还水”,保持水域面积的稳定,进而保证水位和水质,保护各类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沿湖的产业分布最好进行优化,下关地区的一些企业可以进行产业转移或者分散产业的过度集中,结合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合理的对老旧产业进行调整,对一些职工妥善安置,城市建设要以“生态城市”、“田园城市”、“山水城市”、“信息城市”、“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在整个流域内,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注意城乡联系和行政连带,发展经济,在尽可能不浪费耕地资源的前提之下,适当加强交通建设;让有污染或重污染的产业远离湖区和水源区,力求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并行。

参考文献

[1].薛琳 主编.新编《大理风物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8-19 [2].云南省林业规划院.《云南自然保护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288-301 [3].大理文化丛书.《走近大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8-40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Envivonment Situation in Erhai basin LI Zhaolin 1

CEN

Hua2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092,2.Kunming Advanced

Metallurgy College.kunming.650033)ABSTRACT: The author intally introduces the survey and the Current envivonment Situation in Erhai Lak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author analyses envivonment problems in Erhai basin.These analyses include the contradi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ces,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ces, the contamination of water resouces,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nvivonment, the ecological envivonment of waterhead,etc.The author especially analyses and evaluates the envivonment pollution problems at present.5 Moreov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KEY WORDS: Envivonment;

Erhai L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下载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2020年XX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

    XX区2020年XX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为打好XX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促进我区XX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按照《XX市2020年XX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要求,结合......

    石羊河流域治理经验分析

    石羊河流域治理经验分析思考 摘要 :针对石羊河流域治理的现状 ,分析石羊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羽顺利 实施 .确保 流域重 点治理 目标的 实现 1......

    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现状 一、正在倾斜的摇篮在地球上,居住着数以百万计的生物品系,小到细菌之类的微小生物,大至数吨重的哺乳动物以及高大的树木等。它们在这里繁衍生存,传种接代,构成了一个......

    淄博市孝妇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优秀范文5篇]

    【发布单位】81513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3-11-18 【生效日期】1993-11-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淄博市孝妇河流域水污染防......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1998年12月22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2014年7月17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流域水环境污染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挑战。随着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流域污染综......

    环境化学 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摘要:我国年平均降雨量648.2毫米,水资源总量为2.8142×10(12)立方米/年,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10(12)立方米/年。年径流量约占全球的5.8%,居世界第六位......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汇报9

    合肥市实施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情况汇报 合肥市发改委 (2011年7月26日)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发改委的具体指导下,合肥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