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沉痛悼念我们敬爱的母亲
沉痛悼念我们敬爱的母亲
2008年4月5日晚上10点半,这一时刻,是我们全家永远忌讳、伤心的时刻,在这个时刻里,我们的父亲失去了他深爱六十多年的妻子,我们的子女侄儿侄女失去了他们最尊敬的奶奶,我们的侄孙们失了他们最慈爱的老奶奶,我们失去了至亲至爱的母亲。
望着母亲被痛魔折魔得瘦削却又安祥的遗容,我们不禁回想起母亲那勤劳、向进、深明大义,为儿女倾尽心血的一生:
一、深爱父亲,虽苦却毫无怨心
听父亲说,第一次与我母亲会面的衬衣还是借来的,结婚后,常常是吃了上餐无下餐,但母亲却毫无怨言,尽心服侍着我们的爷爷奶奶,尽情的服侍着她的丈夫——我们的父亲。两位老人共同生活的六十多年中,从没有动手打过对方,也很少因为家庭矛盾而动过高声。
二、倾心抚育儿女、独立支撑家庭
母亲的一生共生育了六个儿女,生产队劳动回来,常常是门槛上一个,阶檐下一个,劳累了一天的母亲,要照料这个,又要照料那个,有时在地里劳动,常常是田头坐两个,背上还挪一个。难忘那段吃食堂饭的岁月,二两米一餐配额的我们,永远是饿哈哈的,为了让我们多吃一点,母亲在蒸饭时,常常是从她碗里给我们这个碗里抓一把,那个碗里抓一把,为了充饥,她给自己抓一把糠拌和着。
一九五零年,父亲被调到政府机关工作,这样,抚儿育女,家内家外全部落到了我们瘦弱的母亲身上,我们家从彭家搬到了两路,在两路又建房两次。永远忘不了我们的舅父向我们描述母亲因建现在的后栋住房,在暴风雨到来时盖墙砖的事:暴风雨就要来了,刚削好泥、墙好的砖头眼看就要淋湿,母亲和她亲爱的弟弟——我们的舅父拼命地往砖上盖稻草,一股大风袭来,盖好的稻草又掀了下去,接着就是倾盆大雨,风掀得姐弟俩蔸笠也戴不稳了,等砖头盖好后,母亲和弟弟全身都湿透了。自那以后,母亲就落上了心里痛的病,往后的岁月里,只要一接触冷水,心里就作烧作痛。
到了生产队分粮的时间,由于家里只有母亲一人的工分,常常是满怀希望而去,落寞失望而归。面对站在面前嗷嗷待哺的儿女,两颊流下的是酸楚的泪水。然而,母亲却很有办法让我们战胜饥饿:半抓蚕豆、每人三两小块红薯片、三姑娘的故事、增广贤文等,让我们在对美丑的分辨中、对美好希望的憧憬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饥饿的夜晚,而带给了我们的是精神上的充实。母亲就是这样用她的勤劳、用她的智慧,她对我们这个家庭的挚着的、美好的追求,独立支撑了这个家。
(三)深明大义,深得县、局领导的夸赞
60—62年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允许工人、干部自由回家生产自救,我父亲的思想这时也在动摇中,常宁县公安局领导问我母亲:“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你的老头子回家呢?”母亲回答说:“他回去我好些,他不回去他好些,但国家的事你回我也回,那谁来干?”听了母亲的回答,公安局领导竖起大姆指夸个不停:“有远见、明大义!谭祖安的老婆不错!”
四、儿女的兴衰成败永远是母亲的牵挂
母亲对我们以及这个家的呕心沥血,我们一个个慢慢长大,独立成家。按理母亲应该轻松轻松,好好享享福了,然而,儿女的兴衰成败永远是母亲的牵挂:197 年我们唯一的姐姐罹难,197 年我们的大哥去世,这对母亲是多么沉痛的打击啊。大哥留有一子小云,母亲于是把对姐姐和大哥的爱全都倾注到小云身上,她一把屎一把尿、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把小云拉扯大。小云啊,奶奶在她有病的夜晚是怎样给你cou屎cou尿的吗?
六、邻俚和睦相处、深得众人夸赞
母亲总是用“宁肯别人负我,也不愿我负别人”要能够吃苦来教育我们,上下几湾老人小孩极愿与母亲相处,家里有什么东西,常常是自己省着不吃,留着招待客人。
六、体贴儿媳困难,自食其力生活
八十多岁的父母了,照理说什么也该享享清福了。我们兄弟把二老接到老五家,很快二老体察到了儿媳因误了工作而照顾二老的困难,说什么也要回乡下过自食其力的生活,老四要停了学生生意来照顾二老,二老更是不答应,许诺说等老四家庭情况好一点后再说。我至亲至爱的母亲啊,何种程度才是您儿子家庭情况好一点的标准啊!我们达到了您家庭情况好一点的标准了,我们到哪里来接你呀!
我们尊敬、爱戴,众人称道的母亲啊,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吗?与您相伴一生六十多个春秋的父亲还需要您照料,我们家这大摊子事务还需要您的安排,小云、小华、小艳他们小时候曾向您许诺,他们要赚许多许多的钱,让您过上非常非常舒服的日子,他们的这一愿望还没有实现啊;您曾预言,斯斯雯文定能考上名牌大学,现在斯斯已读高一,文文今年下半年就读初中了,他们考上名牌大学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而您就等不住了,要离开我们,撒手而去了吗?往后的日子我们到哪里去喊,心里永远装着我们至亲至爱的妈妈啊!
妈——妈——,您听到我们撕心裂肺的呼唤了吗?怎么不回答我们呀!
我们亲爱的妈妈,您用您勤劳、上进、任劳任怨,尽心为儿女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妈妈,我们永远忘不了和你相伴的岁月,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我们亲爱的妈妈,您爱子爱家的光辉永照着后人,到那没有病痛的极乐世界去吧,儿媳们为您祈祷:愿您在那美妙的极乐世界里拥用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您亲爱的弟弟——我们敬爱的舅舅、舅妈、姑妈在一起,想其所想,乐其所乐,尽情地享受生活。
慢慢地垂下您辛劳的双臂,静静的安息吧!
深爱着您的儿子:常松、常柏
常青、常明
2008年4月6日
第二篇:沉痛悼念母亲大人
沉痛悼念母亲大人
我们的老母亲王慧仙,在2014年10月18日深夜因高血压突发脑出血住院,经抢救无效,她老人家带着对儿女子孙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对各位亲戚朋友的深切留念不幸于20日下午5点半在新发村家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4岁。
今天,各位亲朋好友怀着思念、缅怀和万分悲痛的心情,前来为我们的母亲送行。我代表我们全家向大家表达我们内心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和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感谢大家这么多年来对我们全家的帮助、照顾和关心!谢谢!(鞠躬)
母亲的一生是苦难艰辛的一生、勤劳俭朴的一生、自强善良的一生。母亲于1940年7月14日出生在江川,年少时就失去了父母,当时小弟弟只有2岁,作为家中长女她带着三个弟弟妹妹艰难生活。为了生存,19岁她就独自走路到安宁,先后在桥钢、官厢街生活,吃尽了人间的苦头。
母亲和父亲成婚后,依然为了我们这个家而操持奔波,以她好强坚韧的个性和勤劳善良克服了外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与命运抗争,与生活抗争,撑起了这个家。我们三个儿女都出生在那个困难的年代,但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让我们的童年受苦,她宁愿“我们吃粮她吃糠”,就是不让我们过得低人一等。通过她的辛勤劳动,我们总能和别家的孩子一样吃饱肚子、穿着整洁、接受教育,甚至比别的同龄人有个更好的童年。母亲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们,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艰苦创业、勤俭持家、遵纪守法。母亲大人,你不识字,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你把全部的心血、伟大的母爱都倾注在我们子女身上,你是天下最善良、最好的母亲!
同时,母亲大人始终不忘在老家的弟妹,尽己所能的给予关心帮助,以自己奉献和爱心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如今,我们子女都成家立业,母亲也实现了她四世同堂的最大心愿,大家的生活都好过一点了,但我们的母亲仍然保持勤劳善良的本色,始终牵挂着儿女和亲戚朋友。她与人为善,与世无争;真诚待人,宽厚大度;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对谁都是笑脸相迎,亲戚朋友甚至来租房子的人,谁有困难都愿意来找她,而她总是倾其所有甚至超出她的能力也要给予帮助,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我们和关心她的人都劝她该好好休息、享享清福了,但母亲总是说“我还不老,我还动得了,动动身体才好。”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是她牵挂太多、放心不下,她还在想通过她的努力让她的子女、孙子外孙、重孙和弟弟妹妹、侄男侄女个个都过得好,过得平平安安。亲爱的母亲大人,今天我们在您的面前追思您的恩德,也在追思你生命的坚强。一直以来,你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能忍则忍,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你,你是我们成长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父亲去世五年来,你一直以你的忙碌以及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欢声笑语来寄托、隐藏你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你平时有个什么病痛、做个什么事情总是独自承受而不愿麻烦我们子女,直到意识模糊、呼吸衰竭、生命弥留之际,仍然以常人不能承受的毅力一直坚持回到家中,才在子孙面前如愿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我们既感到痛心又为有你这样一个母亲而自豪!
母亲大人,我们不会忘记你受到的命运的折磨,我们不会忘记你遭受的生活的辛酸,我们也深深理解你的牵挂,我们遗憾没有让你过一个健康长寿幸福的晚年,我们对自己没有任何办法挽回你,多让我们尽一点孝道只有无尽的痛恨。亲爱的母亲,如果有来世,我们还做您的儿女,报答没有报答完的养育之恩,报答没有报答完的养育之情!
母亲大人,你操劳一生,确实累了。现在您停止了在人世间的艰难旅程,你永远的闭上了慈爱的双眼,就这样舍下你的亲人而去,走的是那样的匆忙,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就走了;你走的是那样地慈祥从容,走的是那样的平静安宁。其实我们都知道,您不想走,因为您还有太多的牵挂和期盼。
母亲大人,请你一路走好,不要再有牵挂,不要再有遗憾!我们子女一定会如你所愿加强团结,教育好子女,我们全家一定会遵从你的教导,好好做事、好好做人。我们为你的纯真母爱、伟大人格和朴实的为人境界而骄傲!我们将永远以你为做人的榜样!我们将永远牢记你音容笑貌,永远铭记你坚韧、勤劳、贤惠、友善的良好品德!
安息吧亲爱的妈妈!父亲在天堂等你,我们也在心中祝福祈祷您一路走好!
子:李敏
女:李靖萍、李靖辉泣上
2014年10月22日
第三篇:沉痛悼念最敬爱的父亲
悼词
各位亲朋、各位父老:
秋风鹤唳、夜月鹃啼、悲歌惊天、哀乐动地。公元2014年12月20日,农历10月29日早上七点,我们伟大的、敬爱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在县人民医院仙逝,享年78岁。
音容在目,浩气凌空。不孝儿振甫、振南、振峰、女儿翠英、振英及众媳妇、女婿、孙儿、孙女、外甥女长跪于慈父灵前,顺祝父亲大人一路走好。
我们的父亲生于1937年8月2日(农历6月26),即“77事变”后,日本鬼子对中国发起疯狂侵略的开始,父亲的三个哥已相继夭折,尽管爷爷奶奶精心抚养,但在那人荒马乱、天无宁日的时期,全家人提心吊胆、惶惶不安,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父亲从小就吃尽人间苦、受尽人间罪、出尽牛马力,流尽血和汗,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又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在那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生产队时期,在那每年人均口粮只有六十斤的年代,全年9口人,只有父亲、母亲和爷爷三个劳动力。父亲不分白天黑夜,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为的是多挣工分,多分口粮,不让我们姐弟忍饥挨饿。寒冷的冬天,为了不让我们挨冻,我的父亲拉着架子车步行到离家几百里外的禹县拉煤,一去就是一个星期,有时遇上阴雨天甚至十天半个月,路上全靠几口凉水和几卷干粮充饥。风雨兼程,餐风露宿,吃尽苦头。亲爱的父亲,您在路上受累,我们姐弟几人在家吃饱穿暖,与同龄人相比倍感幸福。我们小时候,像香蕉、桔子、苹果这些普通的水果,甭说吃啦,就是见都没见过,都是您和爷爷从自家种的果树上摘下的生瓜梨枣自己舍不得吃而留给我们吃。还有儿时,您和爷爷、奶奶为我们制作的风筝、铁环、纸面包、毽子、灯笼等,这一切都成为我们姐弟童年时
期最幸福的回忆。亲爱的父亲,在那艰难困苦的年代,尽管缺吃少穿,但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下,我们的童年依然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快快乐乐地成长。您自小就给了我们姐弟坚强和自信,您虽文化不高,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您知道做人做事的本分。咱家祖上传承的美德在父亲您的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的父亲做人做事从来通情达理、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胸怀坦荡。在那经济薄弱、物质匮乏的岁月,有多少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而您曾同时供我们姐弟五个学生,没钱交学费时,您总是千方百计筹钱供我们读书,因为您深信一个道理,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您认准您的儿女都是读书学习的好材料,无论生活再苦再累,您总是坚定信念,坚持供我们完成学业。我们的父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使我们记忆犹新:为了叫你们上学,我宁愿扒房子揭瓦,下雨天宁愿躲在树底下避雨,哪怕人家指着脊梁骨耻笑我说“这个老头儿,为了供孩子上学落得这步田地”,我也一点儿都不后悔。我们的父亲为了供我们长大成人心血耗尽却从无怨言,欠一身债务也心甘情愿。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父亲和母亲紧咬牙关,坚持供我们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完高中读大学。在我们都成人后,您还为娶媳妇、嫁闺女把心操碎;您为我们不辞劳苦、呕心沥血,办了婚宴办米面,抱了孙女抱孙子,使我们每人都有了自己温暖的小家庭。
敬爱的父亲,说起家庭,不得不提及您和俺娘为了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一连几年曾做出几窑砖瓦,既要自己盖房用,又要用砖瓦去换钱。记得那些年,附近村子里多少家盖房子都是用咱家的砖瓦,因为它结实、美观、实用、便宜。生产砖瓦的过程可全都是力气活,拉土、拉沙、挑水、浆泥、和泥,和好泥再上垛,然后由父亲一捧一捧的挖起来放到坯斗力摔实刮平,然后由母亲一斗一斗的端起来倒扣在坯场里,等坯子半干时,再一块一块拾起来放在一起再打平
做光,接着就是一块一块上垛,这个过程就像我们上小学时读的一篇叫《千人糕》的文章,一遍又一遍地做,一遍又一遍地摸,才能把坯子晒干码垛等装窑。盛夏酷暑,人们都在树荫下乘凉,而您却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劳作。因为高温天气正是打坯晒坯的好时候,尤其是三伏天,没日没夜,起早贪黑的劳动,身上一身汗,上下一身泥,遇上阴雨天,您总是飞奔与坯场内外,凭着几块破塑料膜,这里盖盖那里压压,唯恐坯子被淋着。接下来就是历时数天装窑、烧窑、洇窑、出窑。不管盛夏酷暑,寒冬腊月,我的父亲总是一天24小时住在窑洞里,烧了窑再洇窑,您要把一二百挑水从窑底下的井里系上来,再一担一担挑到窑顶上,然后再倒到水池里,洇一个窑得熬多少时间,费多少力气?从做砖瓦、晒砖瓦、装窑、烧窑、出窑、洇窑过程中,您挥汗如雨、操心受累,您亲手制作的砖瓦每块都凝聚着您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您的二儿子振南曾这样评价我们的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佩服三个人。第一是毛泽东,他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使全国人民得到了解放;第二是周恩来,他心胸宽广,不计名利,为解放全中国操碎了心;第三个是我们敬爱的父亲,他吃苦耐劳,乐善好施,把一世的心血献给了我们家的后人。”
雨撒天流泪,风号地哭声;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我们敬爱的父亲言传身教,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去爱别人,如何去爱自己。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谨遵您的教诲,勤勉敬业,谦虚谨慎。在生活中,我们一直以您为榜样,细心经营家庭,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我们都亲历了您为孝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所做的一切,正像一首歌中唱到:“生活中苦难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生活中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您从没有埋怨过,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我们,留给自己的只有那根根白发和额头上的皱纹。在您古稀之年还是想着这个,挂着那个,惦着大的,念着小的,从不图自己享受,不愿
给我们做儿女的添麻烦,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抱着一个念头就是不拖累儿女。
敬爱的父亲,您不仅千辛万苦抚育我们长大成人,而且为我们姐弟英明决策,娶了三个贤惠善良的媳妇,嫁了两个忠厚勤劳的女婿。多年来,我们姐弟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互相支持,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使我们真正体现出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我们的父亲乐善好施,热心助人,村人为之津津乐道,也为我们姐弟积下厚德,滋润着辈出的子孙。孙子、孙女、外甥女学业俱佳、事业有成。
最最敬爱的父亲,您的恩德千车难载、万船难装,千言万语说不尽,今生今世报不完……
慈心待人人怀念,功著千秋德泽存。
敬爱的父亲大人,您正该享清福之时,却撒手人寰,怎不叫我们撕心裂肺,悲痛万分,痛哭嚎啕!
敬爱的父亲大人,一路走好!您安息吧!
永远爱您的儿女:振甫、振南、振锋、翠英、振英
2014.12.21
第四篇:悼念敬爱的母亲
悼念敬爱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医生,今天在这里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这位一生意志坚强,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德高望重,深受众多人称赞的老人,我们的好妈妈。我妈妈是一个在工作中一贯认真负责,勤奋努力学习,团结同志,医德高尚的好医生;在生活中是一个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爱憎分明,有远见卓识的女强人。
我妈妈1919年9月18日出生在黄金场,从小命苦,13岁就没有了娘,是跟靠做点小生意的外公生活,只上过两年小学,由于父亲早年到忠县城“自古堂”药房学艺,家里还有当时年龄较小的我的二叔和幺姑,一家五口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经常是靠借债过日子,因此家里时常有登门讨债的“赖食侯。”面对这极其贫困的家境,我妈妈并没有被吓倒,为了撑起这个家,为了生活,向人借了点钱到黄金街上做点小生意。我妈妈特别能吃苦,三天一场,赶大岭、赶丰收、三汇场,肩挑背磨,披星戴月,从不叫累,即使这样也是只能糊口。在1949年10月,由于我父母的辛勤劳动,省吃俭用,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黄金场修起了自己的房子,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终于过上较为安定的生活。
在我的记忆中,我母亲和街坊邻居相处十分和谐,常常关心帮助别人,很多人都喜欢亲热地叫她九姑娘。我母亲从小心灵手巧,有一手好针线活儿,街上的好多年轻人经常跑到我家来向她学做鞋子,或者帮忙下个鞋样子,都说照她的样子做的鞋子好看好穿。每到过春节的日子更忙,很多的邻居都要请她去帮忙教做过年货,我母亲总是有求必应,不辞辛劳,乐此不疲。街坊邻居那家娶媳妇,按旧风俗,也总是邀请我妈妈去牵新媳妇,铺新床。都说是希望能赶上我妈妈儿齐女齐,希望能赶上我妈妈聪明能干。希望能赶上我妈妈的好福气。如此高规格的礼遇,足见我母亲平凡中的伟大!
敬爱的母亲,您老人家一生养育我们兄弟姐妹六人,立德立行,呕心沥血,把我们培养成人。你老人家既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有胜过家严的风范;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步一个脚印地终生教育呵护着我们。就在我们刚有拿得动扫把力气时,开始教我们扫地抹桌,而且还要在家里评工计分,量化考核,每星期都要评比总结发奖,因此,极大地鼓励我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性,家务活都是我们几姊妹为奖励争先恐后抢着干,久而久之我们就牢固地树立了爱劳动的品质。这种费尽苦心,不厌其烦的引导和奖励的教育方法,比起那些不打则骂与一味溺爱的家长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啊!就连我这个现在还在从事小学教育的专业教师比起来也是觉得汗颜,自叹不如啊!妈妈呀!你对我们的教育我们是终身难忘!你还时常教育我们“一个鸡蛋吃不饱,强盗名声背到老”,要我们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允许,拿别人的东西是占小便宜,那是不道德的行为,是偷盗行为,会违法的。母亲啊!你的教诲儿女们铭记在心,从没有做一点对不起你老人家的事。没有辜负你老人家的教导。
我深深地知道,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劳动的基本技能技巧培养,都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所以很多人就把培养人与栽树作比较,都会说“从小不育,长大了是个弯翘木”,所以,我母亲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煮饭,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学。因此,我们家兄妹六人,在六岁时就能煮稀饭,七、八岁时就能煮甑子饭。我记得小时候还没有灶台高,就站在凳子上炒菜;力气小了,上甑时端不动筲箕,就到街上喊个赶场的人来帮忙。以至于使前来帮忙的人都很感动。总之,我们都会想办法克服困难。这些都与你老人家的严格要求,精心教育分不开的。
你老人家还还经常向我们讲学习文化的重要,在六十年代就给我们讲。在你的孙子辈中现在已经有八个大学生,五个高级工程师和一个博士生,他们的工作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个个各有一技所长,个个都有自己的崇高事业,个个都在为社会做重大贡献。妈妈呀,你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怎么就舍得离开你的儿女们呢?怎么就舍得离开那么多关心你、尊敬你的街坊邻居呢?我们千呼万唤你怎么就不答应呢?
妈妈呀,你把我们六个儿女带到这个世界,给了我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少年,我们做子女的给你老人家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你九十高寿,耄耋之年,虽重病在身,不能自理,可你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 个个都关心你,孝敬你。我们常常向你说:我们王家子女,唯一不欠缺的,那就是孝道!你怎么就忍心撇下你这么好的儿女们 就这么匆匆的走了呀?妈妈呀!从今往后,儿女们在这个世上就成了没有妈妈的草了啊!
我们再也得不到您无私的母爱;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笑脸;再也牵不到您温暖的双手!花落逢春可再开。妈妈啊,您这一去就永远不再回来!您叫我们如何舍得啊!我们再多的泪水也留不住您,我们再多的呼唤也喊不醒您!妈妈呀,您在儿女的心中就是不落的太阳,永远是伟大的!,妈妈呀!您这一去,可要知道啊,儿女们时刻都在想念您!您要是寂寞了,就幻化成天上的一颗星星,我们就会知道,那就是您思念我们的一滴泪珠!我们就会把流泪的星星温暖在心里!妈妈,您在回归的路上一路走好,别忘了啊,您就是走得再远,您的背后也会有儿女们的呼喊——妈妈,安息吧,我们永远思念您!悼词
说她平凡是因她一生清苦平淡的生活,她的一生是辛苦操劳的一生。她从小聪明好学,挑花刺绣样样精通,并且主动为父母勇挑家庭重担。她又是一位大善人,一生乐善好施,乐于助人,有着自己坚强的信仰,一心向佛。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成了美丽而不失庄重的望江亭。
说她伟大是因她坎坷而又坚强的人生经历。她中年丧偶,是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独自一人省吃俭用、任劳任怨,抚养三子两女长大成人,她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她的一生更是伟大的,她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影响着下一辈,激励着一代代的人,我们永远怀念她。
愿这位伟大的母亲一路走好!各位来宾亲朋好友: 今天,是我母亲遗体告别之日。
我谨代表全家对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衷心感谢!对母亲生前住院期间,各位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诚挚谢意!
她勤劳善良,默默无闻、含辛茹苦把我们三个子女抚养成人、乃至成家立业!是您教给了我们做人的真谛、生活的哲理;是您用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汗水营造了我们美满的家庭;是您留给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和幸福回忆。如今,正当我们报答您的养育之恩、而您也即将尽享天伦之乐之时,母亲驾鹤西去!回首往事,我们泪如雨下,千言万语也难诉思念之情!母亲她生性坚强,但以人为善,能忍者忍,宁愿自己多吃苦,也不去求人的精神,不仅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且也是我们今天做人的榜样和原则,只有好好孝顺母亲,无论对母亲做什么,也难以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母亲她操劳一生本应坐享晚年,但一生为子女,甘愿吃尽苦中苦,清贫节俭度一生,不愿让儿女多操心,永远是我们生活上的楷模。
母亲一生很平凡,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业绩,只是典型的劳动妇女。但纯真的母爱情感,朴实的为人境界,平凡之中显现出她人格的伟大和质朴的情操,使我们为之骄傲,我们要学习母亲的恩德,我们虽然想尽力想让母亲多活几年,想让母亲能多享几年福,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能做到,现在只能祝福祈祷她走好。
妈,你这辈子,任劳任怨,对上尊而有余,对下爱之有加。待人宽厚诚朴,为人正直清白,与邻无怨。不过,天意难测,今生的苦,应该正是来世的福。上天有信,不昧因果。我们在此跪求!妈,你在天有灵,请你昭示我们,这些算不算你今生的福:你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女孙子,济济一堂,跪泣于此,为你送行。由于你的言传身教,我们做人,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我们做事,都认认真真,尽心尽责。我们都有自己的一番作为,虽说未必给你长多少脸,但绝对没有给你抹半分黑。我们姐弟友爱,孙子孙女都有所教,也必将有所成,上天不能分身亲自去所有的家庭,所以世间才有慈母,在每一个家庭默默地付出。妈,你就是上天为我们派来的慈母。这一辈子,你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妈,你就这样走了。在这诀别的时刻,我们在你的灵前扪心自问:我们为你做过多少?甚至,我们为你做过什么?我们说不出来,我们曾经以为可以拿出来说的,在你的灵前仔细思量的时候,我们才发现:那不值一提。妈,你为了儿女,一生一世。我们不敢求你下辈子还做我们的母亲,能有这一世以你为母的福分,我们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安息吧,母亲!
愿我们的母亲在天之灵能如自己所愿,从此没了世上的痛苦和折磨。只有平安和喜乐!也愿我们的母亲在天之灵,心与我们同在。保佑我们世上的人免于苦难。妈妈,让我们再一次喊您一声妈妈。您感知我们的思念和爱!让思念和爱永远伴您左右!而您的伟大和深爱也永远根植在我们的心中!妈妈!您一路走好!我们在此长注您!直到您迈入天堂之门!我们敬爱的母亲永垂不朽!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再次衷心的感谢各位!谢谢!
儿子:
第五篇:沉痛悼念母亲去世祭文
沉痛悼念母亲去世祭文
九天浓云,垂泪化雨齐举孝;一江春水,长歌当哭同致哀。青山无语九天寒、慈母仙逝鹤鸣低;音容犹在、母仪千古;儿孙满堂,却无力回天。母亲啊,今天,我们长跪在您的灵前,追思您的恩德,追思您生命的坚强。
二0一五年农历正月初九上午9:35分,您停止了在人世间艰难的跋涉,您长久的合上了您那慈爱的双眼,舍下了您所有的亲人而静静地走了。走的是那样的安祥、那样的平静而又是那样的匆忙。其实我们都知道,您不想走,因为您对我们有太多的牵挂,还有许多的希望和期盼;您想着您的儿孙们日子越过越好,幸福长久,可是无情的病魔却夺走了您的一切!
母亲欧阳庚英,生于一九三0年农历六月十五,殁于二0一二年农历九月十五,享年61岁。
61年的春夏秋冬,61年的日月乾坤;61年经历了几多风雨!一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怀念和无限的追思。
曾记得,母亲嫁给了王家做媳妇。母亲一生勤劳、一生坚强;您用母爱的宽容和坚韧以及全部的爱,支撑起了王家这个家。
母亲从小吃苦耐劳,积极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曾先后担任村、乡、公社妇女主任和县委委员,先后被群众推选为县、地区和省级劳动模范,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和尊重。曾记得爷爷因病瘫痪在床多年,母亲用一颗善良孝顺的心,精心侍候护理到爷爷去逝;在家您一人抚养我们三姐弟长大成人,对我们呵护备至;对爷爷、奶奶和爸爸敬重有加。
母亲啊,您是天下最善良、最伟大的母亲——您的坚强和执着的精神、勤劳和朴素的风格、贤惠和善良的品德,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母亲啊,您一生勤劳范式乡里,终生节俭泽留村邻; 母亲啊,您魂归九天悲日月,流芳百代忆春风。我们啊,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母训杳无声。母亲啊,您一生恩德泽被后世,我们永远怀念您!
据说,人死后灵魂回归天国。我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如果世上真有仙鹤,能上通天堂下到阴曹,请给母亲捎个信,带去我们无限的哀思。今天我们为母亲献上这篇祭文,追忆母亲辛苦、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我们悲痛地呼唤:母亲,您安息吧!
孝 子: 孝儿媳:
顿首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