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XX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范文模版)
XXXXX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为切实做好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6]48号)、《山东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聊人社发【2012】26号《关于印发聊城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和《XXXXX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规定。根据《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编制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及考核分配原则
全面落实上级实施绩效工资的精神,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逐步形成内部激励机制,鼓励调动大部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办学活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突出绩效,实行总量控制原则。
(二)实行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三)坚持合理拉开距离,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
二、考核对象
由学校发放工资且在校、在职、在岗的人员。本方案实施以后正式调(聘)入,从调(聘)入的下月起执行,调离人员从调离的下月起不再执行。
三、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A 成员:BCDEF....主要职责为:负责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组织、指导、督察、协调和管理。负责绩效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办法
3、科室管理人员绩效工资
(1)科室管理人员是指各科室有工作管理职责的科长、副科长、科员。
(2)分片区科室管理人员绩效工资按照科室人员的量化考核分数排名前80%进行计核。
量化考核分80分(含80分)以上,享受分管领导绩效工资相对应的百分数; 量化考核分70分(含70分)以上,享受分管领导绩效工资相对应的百分数; 量化考核分60分(含60分)以上,享受分管领导绩效工资相对应的百分数; 量化考核分50分(含50分)以上,享受分管领导绩效工资相对应的百分数; 量化考核分40分(含40分)以上,享受分管领导绩效工资相对应的百分数; 量化考核分40分以下,不享受绩效工资;
(3)由分管该片区的校级领导根据该科室量化考核制度考核计算。4.教师绩效工资
(1)担任教学、培训任务且在教务科量化考核下的教职工。
(2)教师绩效工资总额为量化考核排名前80%教师(一线教师和兼课教师分别划定比例)的学期平均考核分数对应副科长绩效工资的百分数之和。绩效工资总额中,5%用于技能大赛、5%用于春季高考、5%用于教科研、8%用于外聘教师工资;
量化考核平均分80分(含80分)以上,享受分管副科长绩效工资的60%; 量化考核平均分70分(含70分)以上,享受分管副科长绩效工资的50%; 量化考核平均分60分(含60分)以上,享受分管副科长绩效工资的40%; 量化考核平均分50分(含50分)以上,享受分管副科长绩效工资的30%; 量化考核平均分40分(含40分)以上,享受分管副科长绩效工资的20% 量化考核平均分40分以下,不享受绩效工资。
(3)在教师绩效工资总额中,除去技能大赛、春季高考、教科研、外聘教师工资外,剩余余额按照量化考核分数(一线教师和兼课教师按照考核排名前80%分别划定)计核。
第二篇:关于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关于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冀政办〔2009〕4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和时间
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二、绩效工资总量核定
(一)绩效工资总量按学校工作人员上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核定。其中,义务教育教师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由市及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
(二)绩效工资总量随基本工资和学校所在地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的调整相应调整。
(三)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同清理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津贴补贴结合进行,将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和原国家规定的年终一次性奖金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学校主管部门具体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要合理统筹,逐步实现同一县级行政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水平大体平衡。
三、绩效工资分配
(一)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
1.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具体标准由市及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部门制定,按月发放。
2.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由学校在核定的总额内根据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分配,合理拉开距离。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课时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等项目。
(二)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市教育局制定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学校内部考核的指导。学校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根据教师、管理、工勤技能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学校在搞活内部分配中,要依据考核结果,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
(三)学校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分配办法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本级学校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本校公示。
(四)学校校长、书记的绩效工资,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由学校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校长、书记的考核结果统筹考虑确定。其中考核结果确定为优秀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原则上不超过本人基础性绩效工资。
四、相关政策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严肃纪律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厅字〔2005〕10号)下发前,学校发放的改革性补贴,除超过规定标准和范围发放的之外,暂时保留,不纳入绩效工资,另行规范。在规范办法出台前,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项目、提高现有改革性补贴项目的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
(二)绩效工资实施后,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原人事部、财政部,发文确定的教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政府特殊津贴等特殊岗位津贴仍继续按现行规定执行。省及以下政府和单位自行建立的津贴补贴一律取消。
(三)原国家规定的班主任津贴与绩效工资中的班主任津贴项目归并,不再分设,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班主任津贴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置,可根据需要按固定数额单独设立班主任津贴项目和标准,按月或按学期发放,也可以将班主任工作折算为教学工作量,按课时津贴的方式发放。采取哪种方式和如何确定津贴标准,由学校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四)为了体现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学校的政策倾斜,鼓励和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教,各地要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建立农村教师津贴。农村学校的范围、补贴的标准和发放办法,由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部门根据学校的地理环境、艰苦程度等因素确定。
(五)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时,对完全中学中从事非义务教育教师的津贴补贴问题,由学校统筹考虑。
(六)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见习期间(初期、学徒期、熟练期,下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本人见习期满定级工资对应的岗位(职务)标准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确定。
其他新进入学校人员,按新聘任的岗位执行相应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确定。
(七)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其中,离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按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关于解决离退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纪发〔2008〕40号)精神确定。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按学校隶属关系分别由市及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确定。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
(八)实施绩效工资后,学校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和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原人事部、财政部发文确定的特殊岗位补贴项目之外自行发放任何其它形式的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政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并进行严肃处理。
五、经费保障与财务管理
(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管理以县(市、区)为主、上级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属于县(市、区)级政府事权范围,县(市、区)级政府是其经费保障的第一责任人,要大力开展增收节支,积极调整支出机构,将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足额纳入预算,及时拨付到位,不得出现拖欠。市财政统筹使用中央、省给予的农村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转移支付资金、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量,重点对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给予适当财力补助。市财政对财政困难县(市、区)给予必要的转移支付支持。
(二)要规范学校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等费用的规定,严禁“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学校的国有资产实行统筹管理,各类政府非税收一律按照国家规定上缴同级财政,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严禁利用收费收入和公用经费自行发放津贴补贴。
(三)学校绩效工资应专款专用,分账核算。绩效工资应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原则上不得发放现金。具体发放方式按地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工资财政统一发放的地方,基础性绩效工资按规定程序直接划入个人工资银行账户,奖励性绩效工资经学校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划入个人工资银行账户。
六、组织实施
(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按照本实施意见和省有关规定,负责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组织实施工作。市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依据省政府冀政办〔2009〕44号文的实施意见制定,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批准后组织实施。县(市、区)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由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部门制定,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教育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其中,省直管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要同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审核备案。
(二)各县(市、区)要统筹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与当地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等各项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绩效工资平稳实施。对贯彻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所在地党委政府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反映。
(三)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工作指导,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严格把握政策和程序,指导和督促学校严格执行实施绩效工资的有关政策。
第三篇:长沙市雷锋职业中专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实施办法
长沙市雷锋职业中专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
实施办法
根据国家人事部、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及《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执照长沙市教育局的指导性意见,为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基本原则
1、实施对象为学校在编教职工。
2、行政人员、班主任、课堂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工作量,均折合成标准课时。
3、试聘上岗人员在头一个月不享受工作津贴,然后视其本人表现决定不享受工作津贴是否延期。
4、行政人员兼其他管理职位不另计工作量。
5、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遵循“总量控制、倾斜一线、兼顾公平”的原则。
6、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实行总量控制,在核定总量内,按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分配,不得在所设项目外发放其他津补帖。
二、绩效工资的构成与发放
1、绩效工资构成包括生活补贴、工作补贴和奖励津贴。
2、绩效工资总额包括市财政下达的财政补助总额和学
校补足部分及自筹的10%。其中学校自筹部分作为教职工超课时津贴、班主任绩效津贴及各项奖励。
3、绩效工资由各科室结算,主管校长审核后交办公室统一核算,校长审批后交财务室发放。
三、绩效工资的计算
(一)生活补贴
对遵纪守法、按质按量完成所担负工作的教职工按月发放,每年发放12个月,发放标准如下:
级别高级教师中级教师初级教师见习教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 标准
(二)工作补贴
1、工作补帖全年共发放12个月。其中寒暑假按下表发放。
2、行政人员、教学辅助人员、班主任、专业组长的工作量,根据学校的实际折合成标准课时(见附表)。其中班主任另加绩效奖每月200元、300元、400元/人,其中按比例30%、40%、30%评定,班主任的目标考核方案由学生科制定。
3、满工作量的教职员工,工作补帖按下表发放,未满工作量按实际工作量的12分之一倍发放。超量按每课时8元计算。教师临时代课按每课时15元计算(每周12课时为标准课时,超过12课时按超量计算)。
级别高级教师中级教师初级教师见习教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 标准
4、各学科折算系数如下:
学科语数外及专业课其他课选修课
折算系数1.21.01.5
⑴跨头:每跨一科每周补助1课时(不含选修课)。
⑵高三年级对口班的语、数、外、专业课每科加0.1的课时系数。⑶体育教师组织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活动,必须全员参与,每周补贴3.0课时;
⑷加班:正常上班时间内不计算加班;本科室完成科室的日常工作不计算加班;加班需科室申报、主管校长审批,并在办公室备案方有效;加班20元/天。
⑸非行政人员的工会委员的津贴每期200元。计生专干津贴每期100元,非行政的支委会成员每期补助200元。
(6)驾驶员岗位补助:驾驶员每月补助300元,含洗车、加班等,全年发放10个月,不另计其他补助,如有安全事故、违反劳动纪律或违章等,酌情扣除。寒暑假共计发放1200元加班费。
(7)值班及坐班统计由督查室负责,行政值班一天、教师坐班一晚计一课时,早、中楼层值日合计一课时。
(8)在望城已办理离岗或提前离岗的教职工,享受全部生活津贴和工作津贴,不享受目标管理奖。
(8)扣除绩效工资的条目为:第四项的第二、三、四、五、六、九、十条。
(三)目标管理奖
目标管理奖每期末发放本人年津贴的6%。有第四项下列情形者,扣除相应目标管理奖,直至扣完为止。扣目标管理奖的条目为:第四项的第一、二、五、六、七、九、十条。
(四)学校自筹部分
学校自筹部分用于超量、坐班、加班等的发放和论文、竞赛、比武、校内奖励等的发放。学校自筹金额共计69.1万元。
项目超量及班主任津贴论文和科研奖励竞赛、比武奖励
预计金额(万元)46.11.54
项目校内评优奖励教学质量奖
预计金额(万元)2.51
5四、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扣除一定数量的绩效工资:
(1)未能很好履行岗位职责,或擅自脱岗,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的,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扣除全年目标管理奖,并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的行政处分。
(2)体罚、侮辱或殴打学生,工作失职造成事故,经学校行政会议认定为负有直接责任者,酌情扣除目标管理奖,并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的行政处分。
(3)根据查堂情况(含上级检查)发现无教案上课、私自兑课,每一节扣50元,迟到或早退一次扣20元。
(4)应上交的计划、总结、材料、表册等迟交一次扣20元,缺交一次扣50元。
(5)教职工因事请假,一天扣50元,直至扣除请假期间当月绩效工资。一个月以上(含一个月),停发请假期间的工作补贴、生活补贴及目标管理奖。教职工婚、丧、产假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6)教职工因病请假,需持县级以上医院有效证明,一期病假在3天以内,每天扣工作津贴20元。3天以上,每天扣40元,一个月以上(含一个月),停发病假期间的工作补贴。
(7)政治学习、教职工会议、升旗仪式和学校规定参加的其他会议,公假外缺席一次扣50元,迟到或早退一次扣20元,全年缺席6次或者迟到10次以上(含),扣除全年目标管理奖。
(8)经同意参加函授面授学习,须凭函授学校通知请假,且必须补上所耽误的课程或工作,未经批准擅自离岗参加函授学习按旷工处理。
(9)因公请假(公私假由办公室认定)课由教务科调整补上或提前上;旷工半天或旷课一节,扣除当月工作津贴200元;旷工两天,或者旷课5节,扣除当月绩效工资和全年目标管理奖。
(10)因学生就业、高考提前离校、外出教学实习或学校其他原因造成工作量不满的教师,在服从学校总体安排前提下,工作补贴发放76%,其余工作量每增加周课时一节,上浮2%,超过周课时12节的,按超量结算,生活补贴全部发放,不影响目标管理奖;不服从学校安排的,将影响工作补贴、生活补贴和按比例影响目标管理奖。高三就业班班主任课时津贴照发,不再享受班主任绩效。高三对口班教师按满工作量计算。
五、本方案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实施。
第四篇: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西寨中学教师绩效工资
实施方案
遵照县委县政府、教育局、人事局关于在全县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的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勤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特制定西寨中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考核内容有:一.政治思想(10分)二.出勤(30分)三.作业教案(10分)四.教研工作(10分)五.工作量(30分)六.教学成绩(10分)。考核方法为每四周评定一次。一 政治思想(10分)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和会议记录,无故缺席一次扣3分,因事、病假缺席一次扣2分。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未完成任务者扣5分,未按时完成任务者扣2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无教学事故发生。在课堂上接打手机者,发现1次扣5分。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参加者每人次加5分。二 出勤(30分)1 满勤30分并加5分。事假、病假每节扣1分,累计计算。3 迟到、早退1次扣1分。因特殊原因不参加考勤者,此项计0分。5 公差按出勤对待。三 学生评价(10分)学生评价满意率90%以上积10分。2 满意率80%以上积8分。3 满意率70%以上积7分。4 满意率60%以上积5分。5 满意率60%以下积3分。四 教案作业(10分)
1.按时书写教案,教案符合要求积5分。无教案者或不接受教务处检查者积0分,评出的优秀教案加5分。
2.各科应有适量作业。根据教务处要求按时布置作业并批改者积5分,不按时布置或批改者积2分,无作业者积0分。五 教研工作(10分)
1.教研活动。定时参加学校举行的听评课等教研活动积5分,否者积0分。教研成果。经学校选拔、推荐的优质课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积5分。
六 工作量(20分)教师根据教务处的安排,担课或辅导每节积0.5分,累计计算。2 九年级参加中招考试科目的任课教师加5分。3 教师除教课外,担任额外工作的加5分。4 教研组长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加2分。5 兴趣小组辅导每次加2分。6 值班人员值班一次加1分。因假误课或辅导,每节扣3分。旷课、旷辅导,每节扣5分。8 教务处安排教师代课,每节加5分。9 跨课头教师加2分。七 教学成绩(10分)按照各科调研考试的名次积分,第一名积10分,第二名积7分,第三名积5分。不参加调研考试的科目,按7分计。
杞县西寨中学 2011.3
第五篇:广西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讨论稿)
附件1:
广西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拨款办法
根据《广西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拨款
全校教学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由学校负担的部分,根据全校预定年人均绩效工资水平计算总量的70%,减去全校教学单位工作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额后,每年分两部分核拨给各单位:其中90%作为教学科研综合当量拨款,根据各单位的教学科研综合当量数进行计算后拨款,同时核算各单位之间交叉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以合理解决分担公共课教学任务的问题;10%作为年终考评拨款,于下一根据上年年终学校对各单位考评等级进行拨款。
(一)教学科研综合当量拨款计算
1.按教学与科研的权重系数为0.7:0.3计算教学科研综合当量数
全校综合当量总值(Ns),以当量学生总数表示,按教育部标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折算比为1: 1.5:2。
Ns=全校本科生数+全校硕士生数×1.5+全校博士生数×2(1)单位教学当量总值(Nsi)计算公式
Nsi=单位本科生数+单位硕士生数×1.5+单位博士生数×2(2)单位科研当量总值(Nki)计算公式
Nki= Ns×(单位年到位科研总经费÷全校教学单位年到位科研总经费)(3)单位的教学科研综合当量值(Ni)计算公式 Ni=Nsi×0.7+Nki×0.3 2.教学科研综合当量拨款标准(K)计算公式
K=(全校年人均绩效工资水平×全校教学单位总人数×70%-全校教学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额)×90%÷Ns 3.按教学科研综合当量数给教学单位拨款额(Ci)计算公式 Ci=Ni×K
4.核算各单位之间交叉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经费
各单位之间承担的交叉课程(含全校性选修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学和管理任务经费,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交叉课程学生综合当量值、各单位每年所承担的交叉课程学分占学生毕业年均学分的比例进行计算后拨给,并从学生所在单位的教学科研综合当量拨款额中核减。因承担交叉课程任务只涉及课程教学工作,因此,交叉课程拨款标准(Kjc)为综合当量拨款标准(K)的70%,即取交叉系数为0.7。
(1)交叉课程拨款标准(Kjc)计算公式 Kjc=K×0.7(2)交叉课程经费(Cjc)计算公式
Cjc=交叉课程学生当量数×教学权重0.7×Kjc×(交叉课程学分÷课程跨年数)÷(188÷4)5.各单位教学科研综合当量核拨总量(Q)计算公式
Q=Ci+Cjc(本单位承担的交叉课程经费)-Cjc(其他单位承担本单位的交叉课程经费)
(二)教学单位年终考评拨款计算
根据各单位年终考评结果进行拨款。年终考评等级分为一等、二等和三等,分别对应1.2、1和0.8的奖励系数。各单位年终考评拨款额(Ckp)计算公式:
单位人数×奖励系数
Ckp= ———————————×年终考评拨款总额
∑各单位人数×奖励系数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课教学任务经费计算
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位,因学费收入与学校已有分成,不考虑当量拨款。非招生单位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英语、政治等公共课教学任务的经费,由招生单位从分成所得经费中支付,经费(Czy)计算公式为:
Czy=招生单位年分成经费×(公共课程学分÷公共课程跨年数÷专业学位毕业年均学分)×交叉系数0.7 具体经费数额由研究生处核算后,经承担交叉课程单位与学生所在单位签字确认,报财务处办理经费划拨。
二、教辅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拨款
全校教辅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由学校负担的部分,根据全校预定年人均绩效工资水平计算总量的58%,减去全校教辅单位工作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额后,每年分两部分核拨给各单位:其中90%直接拨款;10%作为年终考评拨款,于下一根据上年年终学校对各单位考评等级进行拨款,年终考评分为一等、二等和三等,分别对应1.2、1和0.8的奖励系数。
(一)90%直接拨款额(Q)计算公式
Q =(全校年人均绩效工资水平×全校教辅单位总人数×58%-全校教辅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额)×90%
(二)年终考评拨款额(Ckp)计算公式
单位人数×奖励系数
Ckp= ————————————×年终考评拨款总额
∑各单位人数×奖励系数
(三)教辅单位年终考评奖励拨款,由学校根据当年实际情况可考虑核拨一定补助经费。
三、管理部门奖励性绩效工资拨款
管理部门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由学校全额负担。管理部门所得收入全额纳入学校校级财务管理,各单位不得在学校核定的绩效工资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以违反规定的程序和
办法进行分配。
四、拨款操作规程
(一)教务处、研究生处,每年11月底向人事处提供各教学单位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人数、全校性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情况等相关统计数据。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人数以博士点所在单位与博导所在单位的0.5:0.5比例折算后统计,校外兼职博导和在校内管理部门工作的博导所带博士生人数全部统计到博士点所在单位。
(二)科技处、社会科学处,每年11月底向人事处提供上各教学单位到校科研总经费统计数据。
(三)财务处,随时监控绩效工资发放总量,负责筹集学校负担经费,每年12月25日前向人事处提供各单位全年自有经费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统计数据。
(四)人事处,统筹全校绩效工资的实施。根据以上数据和本11月底在编在岗工作人员情况计算下一拨款量、调节量及发放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实施情况。对新进校人员涉及按人头核拨经费的,从报到的下月起核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