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南摄影采风经验分享
甘南摄影采风经验分享
去年10月,我随几个摄影发烧友来到甘南采风。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包括夏河、玛曲、迭部等县。这里景色秀美,民风淳朴,既有草原风光,又有藏传佛教名寺,还有藏族的独特民俗,真可谓旅游摄影的理想之地。
在这个藏族风情浓郁的地方搞摄影,自然少不了与寺庙和喇嘛打交道。在离夏河县不到1 公里的拉卜楞寺,我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寺庙群,成群的喇嘛和许许多多的转经藏民。藏民对佛的虔诚真的很令人感动。也许是对佛太虔诚太专注的原因吧,他们对我们的“疯狂”抓拍熟视无睹。
寺庙内的佛像一般是不让拍照的。另外,上了年纪的喇嘛们一直认为照相会把人的魂魄拍走,故他们也是不会轻易让你拍照的。不过,年幼的小喇嘛们只管对照相机好奇,争着抢看相机里的世界,随后便任凭你怎样按快门了。不过,不同寺庙的喇嘛也各不相同,如我们在地处甘、川、青三省交界的郎木寺见到的喇嘛就热情好客。我们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似乎没有什么障碍,拍照时他们也很合作。据说,这种“热情合作”要归功于此前来摄影的同行们,是他们很讲信誉地把所拍照片一一寄还给他们了。
在此,诚望以后的摄影者一定要“继承”这一好的“传统”。
面对确实不能拍的佛教和不让拍的喇嘛,而你又偏要拍时,就只好采用“盲拍”了。所谓“盲拍”就是调好光圈、快门和焦距,把相机自然放在胸前,镜头对准被摄物,迅速按下快门的一种方法。喇嘛们认为相机只有端在眼前才能拍照。如果像我这样盲拍,他们是不会管的。在藏区需盲拍的地方很多,所以这一手一定要练好。
拉卜楞寺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都要举办大型祭祀活动。晒佛、演藏戏、点酥油灯、洒圣水、转强巴佛等都是重头戏,那时场面宏大,数以万计的藏民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向释迦牟尼像顶礼膜拜,是搞摄影创作的好时机。拍这么大的场面,站在人群中是拍不出什么的,只有事先找准制高点,用广角拍全景、用长焦抓取每一个精彩瞬间,才可能拍出好的作品来。
因此,临行之前准备好长焦镜头是非常有必要的。
离开拉卜楞寺沿 213国道向南,经合作、碌曲到达尕海岔口,然后向西直奔玛曲。黄河经青海流入甘肃,在此拐了个大弯,又流回青海,所以这里就有了“黄河第一弯”的美誉。这个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凉,高山反应严重。、踏上这块土地,我们都感到不适起来,有的头疼头晕,有的浑身没劲儿,走路就喘。我身材高大,反应最重,总觉头晕得厉害,视线模糊,眼睛仿佛“拒绝对焦”,因此只得闭眼休息了。以后的几天里,每天不忘吃些维生素C和赛鲨力胶囊,就好多了。
渐渐适应了玛曲地区的高山反应,满以为我们可以顺利拍摄了。可是,值得一提的是不能不防这里的藏獒。藏獒是狗的一种,但体大如小驴,尾巴低垂,怎么看都像只狼。据说藏獒咬人时一般不叫,上来就咬。一路遇上藏獒,一路万般惊恐,好在秋天的藏獒可能是吃饱了喝足了,懒得理我们,以至于我们“虚惊一场”。听人说,藏獒在夏天非常活跃,故夏天来采风就得小心些啦。当然,防藏獒最好的方法还是请当地藏民陪行。
许多地方的藏民至今仍然保留着男女混浴的习惯。在迭部县降扎乡的露天温泉池里,我就碰上了这一场面。藏族男女混浴时,是极端反对拍照的。这时要抓住这一场面就只有两种办法了:一种是在光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换上广角镜头,调好焦距,用前面提到的“盲拍”;还有一种需要“大无畏”的勇敢精神,那就是壮起胆子,打开机顶闪光灯,走到跟前,迅速按下快门,然后撒腿就跑。当然,在藏族地区搞摄影,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总之,甘南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人文资源。我相信,在这里爱好摄影创作的你一定会有更多的灵感,会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附:虽然在甘南搞摄影创作时间并不很长,但我还是总结了些个人经验,也就算对要去甘南采风的同行们的一点建议吧。
(1)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高,气温比兰州约低10多度,故请带足御寒衣物。
(2)此地吃以面食为主,蔬菜极少,请准备些维生素 C,另外带些常用药。
(3)这里住宿条件不好,一般无洗澡条件,但价格便宜,约每人每晚10多元。
(4)甘南交通尚可,县城间有长途汽车往来。不过,车少人多,车子破旧,安全系数低,有条件的最好几个人包一辆车,这样既安全又可以随时停车拍摄沿途风景。
(5)拍风光,三角架是不可不带的。不便支三角架的地方,还需独脚架。
(6)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镜头前一定要拧上UV镜。另外,由于高原光比大,最好准备灰渐变镜来减少光比。
(7)在山区爬山时,建议用双肩背带摄影包,这样既省力又可解放双手,若在平时,可用单肩背带摄影包,这样便于随时转到胸前,以利于取拿各种器械。
(8)临行前胶卷要带足。如我10几天中就拍了近40卷。高原地区拍风光最好用感光度低的胶卷,如富士维尔维亚50°反转、柯达25° 负片;如果是抓拍,则宜于带些感光度高的(如200°或400°)胶卷。
第二篇:甘南采风小结
甘南——不只在我们的相机里
2010年9月5日,我们踏上了去甘南采风的火车。
甘南,那里的风土人情,气候地貌,甚至连饮食,对我们来说都是遥远,陌生的。因为南北差异,苏州还是30度高温的时候,西北的晚上却只有0度左右,所以我们的行李里中必须备有厚厚的棉衣。上火车的时候,一整节车厢里都是我们的同学,近100人,每个人都拖着行李箱,招来了很多人的目光,面对打量的眼神,我们都兴奋地回答说,我们是出去采风的,仿佛我们就是专业的摄影家一般。
6号到达天水。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成纪、上邽、秦州等称谓,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天水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也有多样的饮食文化,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尝试了当地特有的面食。
7号我们参观了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石窟建筑完全按照我国传统风格,没有莫高窟的中心塔柱似洞窟。而大批精美塑像多为隋代以前制作,这比莫高窟经历代重修重建的塑像更加有历史价值。石窟建于70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从山上向远处眺望,一片林海,令人心旷神怡。
在兰州的黄河上游河段,有许多峡谷和川地相间出现,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壮观,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刘家峡。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清洌,浪花飞舞;进入峡谷后,但见两岸奇峰对峙,景色变化多端,足可与桂林山水、长江的巫峡相媲美。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衬以蓝天白云,别有一番湖光山色。
坐着快艇我们到了炳灵寺。“炳灵”藏语为“十万佛”之意。炳灵寺以石雕艺术著称于世。灵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各代都有扩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包括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其中以下寺最为壮观。现存窟龛183个,内有大小石雕佛像694尊、泥塑像82尊、石雕泥塑小塔5座、壁画900多平方米。炳灵寺大佛为一尊悬崖坐佛,身高27米,唐代塑造,虽经千年风雨侵袭,仍然保持着慈祥的容光。第五十号窟中有一尊菩萨,上身向后微仰,腰肢轻柔,体态优美,形象生动逼真,为全国罕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塔尔寺也是我们这次行程中重要的一站。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寺院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 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
拉卜楞寺----安多藏区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现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出昔日所未有的异彩。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时期所建的佛殿。下午我们自由活动,与藏民交流,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去郎木寺的途中,我们路过了大片的草原,看到了成群的牦牛和绵羊。郎木寺位于四川若尔盖县及甘肃碌曲县交界处的郎木寺乡,西倾山支脉郭尔莽梁北麓的白龙江畔,海拨3600米左右,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郎木”为藏语“仙女”之意,因其山洞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名。寺后林荫深处有一虎穴,藏语称“德合仓”,故该寺之名可译为“虎穴中的仙女”。郎木寺与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隔白龙江相望,早年曾盛极一时。1969年被毁,现得以逐年恢复。寺前有一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山下大片松林葱茏茂密。其中蜿蜒的白龙江水清澈见底,自西向东而来,将郎木寺乡一分为二。南侧属甘肃,有色止寺、晒佛台、白塔、天葬台等景观,北侧属四川,有格尔底寺、白龙江源头、纳摩峡谷,在格尔底寺入口处还有一个清真寺,耸立的叫醒楼与佛寺浑元的白塔共立,甚是有趣。
相机里影像记录了我们在甘南16天,但最深刻的记忆会一直停留在脑海里,永久。也许在不久的以后,我们毕业了,说起这次旅行,依然会兴奋地像个孩子,心心念念的想着再去一次。
第三篇:摄影采风活动策划书
摄影采风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爱我家园,发现美丽
二、活动意义:
1.促进成员间的交流,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2.给我们带来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多多关注环境中“美”的一面;
3.活动中的作品可作为新闻宣传材料;
4.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展现我们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时间:2013年3月12日 至22日(两周)
四、采风地点:周口市及我院校
五、参加对象: 机械工程系全体学生、老师。
六、采风活动学习目标:
1.了解相机基本原理及电子结构;
2.向我系师生传达春之美。
3.促进我系文化事业发展。
七、准备工作:
1.摄影器材:自备
2.人员安排:自愿组合或各人
八、版权声明
名誉权等法律责任由作者负责摄影比赛主办单位对来稿有用于展览、宣传和出版物的使用权。参赛作品所涉及著作权、肖像权。
坚决反对剽窃、造假等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并严肃处理。
九、活动内容及形式:
1.本系活动时间持续两周。
2. 第一周收集照片,第二周评比及展览。
3.通过横幅和海报进行宣传。
十、要求
1.在下周18号截止相片收集。
2.在20号公布评比结果及展览。
3.需要电子照,尽量在2M左右。
4.邮箱是960639078qq@.com
5.发来的照片请备注姓名及班级。
十一、奖项
1.前三名颁发荣誉证书。
2.第一名纪念册一本。
3.第二名皮面簿本一本
总负责人:刘燚
顾问负责人:方永超
执行负责人:邓文杰、贺记峰
机械工程系学生会 2013年3月12日
第四篇:“**摄影采风”活动行程安排
“**摄影采风”活动行程安排
尊敬的领导您好!
为丰富各会员的文化生活,调适工作状态,同时增进会员间的积极交流,提高行业凝聚力,XX拟定于5月30日-6月3日组织举办**摄影采风活动。我们秉承以交流摄影心得活跃协会文化,以摄影促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XX全体工作人员将全心全力安排好此次行程,带给大家更完美的出行体验。
活动行程安排如下:
5月30日8:30
XX站西进站口集合5月30日9:00-10:18
乘坐XX赴湘
XX-长沙南
5月30日10:30-11:30
集合乘坐大巴至长沙黄花机场
5月30日13:00-14:10
搭乘XX抵达**荷花机场
5月30日晚
入住**市区酒店
5月31日全天
森林公园景区内摄影采风
5月31日晚
住宿景区内半山酒店(半山云水精品酒店)
6月1日全天
森林公园景区内摄影采风
6月1日晚
住宿景区内半山酒店(半山云水精品酒店)
6月2日上午
森林公园景区内摄影采风
摄影采风景点安排:(采风顺序安排视当天天气而定)
一、武士驯马摄影点:
武士驯马是天子山景区最大气、最开阔一个摄影点,山峰远景近景层次分明。山峰比较集中,也是旅游团队不到的景点,是集于晚霞、侧光、光影、雪景、云海最佳拍摄点。
二、袁家界摄影景点:
袁家界风景区是《阿凡达》悬浮山外景取景地,是**精华景点之一。同时也是摄影拍摄地。袁家界云海一般起于暴雨或阵雨过后的早上或晚上,还有一个先决条件之一,必须雨过后的气温升高,才有条件形成云海。
三、空中田园摄影点:
位于**天子山老屋场小景区中间台地,与袁家界隔谷相望。后山横卧高耸,至腰部平展,形成小块台地,出不远突然下切空落,为陡崖险谷,深不见底,将台地悬于半空。台地边缘成曲线向东、西两侧伸延,使田园或大或小,或圆或方。台地上梯田层层,约7公顷,尽种水稻。春日夏时,台地泉水盈盈,吐黄纳绿。
必备镜头:24-70
16-35
70-200
四、云青岩摄影点:
位于贺龙公园内。原为一方约百平方米石台,因胡耀邦题写“云青岩”而得名。云青岩摄影点是天子山群峰最聚集的地方,它是由3013座石峰组成的,高低错落不一,远景近景层次分明。景点离观景台很近,在阵雨过后是起云海最佳选地。其次也是早晚少不了拍摄地方。
必备镜头:广角和长焦
五、御笔峰摄影点:
御笔峰是令摄影家与画家们倾倒的最佳风景点之一,国内外30多家画刊报纸曾展露过它的芳容。
她位于天子山天子阁西侧的山谷中。站在观景台向西南远眺,但见山谷数十座错落有致的秀峰突起,遥冲蓝天,靠右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笔,靠左的石峰似搁笔的“江山”。
六、仙女散花摄影点:
仙女散花坐落于御笔峰斜对面。茫茫云海翻滚,把无数画峰翠崖变成了座座孤岛,石峰俏立云端,风驱白雾,态极妖娆,渐露一少女的倩影。这个摄影点夏天是起云海概率最高的摄影点。
七、点将台摄影点:
点将台摄影点属于天子山十大绝景之一,是旅游团队很少去的地方,适合自助游和摄影。也是出现云海最好的地方,只要下雨就有云雾,有云雾条件主要下雨、风向、温度。再加上十里画廊那块山沟跟点将台是一个山沟,在起风时候,先是由十里画廊山沟吹过来的,在就由高山气流往山下压就容易形成云雾的奇观、云雾中云海奇观,位置开阔放远、层次和立体感强。
6月2日11:00
采风结束,返回**市区
6月2日12:00-13:00
共进午餐
6月2日13:00-18:00
游玩天门山景区,玻璃栈道、鬼谷栈道、天门洞等,可以体验亚洲最长最高观光缆车看**整个地貌。
6月2日18:00-19:00
返回**市区,共进晚餐
6月2日晚
入住**市区酒店
6月3日9:30-10:00
集合乘坐大巴抵达荷花机场
6月3日11:20-12:15
搭乘XX航班至长沙黄花机场
6月3日12:30-13:30
集体乘坐大巴到达长沙南站
6月3日14:00-15:28
乘坐高铁XX返回XX
第五篇:学生摄影采风活动策划
@@学生通讯社
外出采风活动策划书
@社作为学校新闻宣传战线的主力军,担负着学校大部分新闻的采编工作。图片新闻作为最直观的新闻表现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新闻记者必须提高摄影水平。在@社组建一周年之际,特开展一次摄影采风活动。让全体@社记者了解这一特定时刻,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摄影技巧、摄影交流,提高大家的摄影水平,更好的为学校提高高质量的图片新闻。另一方面,加强@社成员之间的交流、扩大我校@社在校内外的影响,为以后支持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打基础。
一、活动主题:学习新闻摄影技巧,在理论与实际的融合中提升
二、活动意义:
1.目前@@社新闻图片采集环节稍显薄弱,此次活动将对此进行提供一个训练平台;
2.促进成员间的交流,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3.给我们带来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多多关注环境中“美”的一面;
4.活动中的作品可作为新闻宣传材料;
5.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展现我们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时间:2010年@月@日 周@(根据天气情况可做更改)
四、采风地点:++植物园
五、参加对象: ++社全体成员、指导老师(合计29人)
六、采风活动学习目标:1.了解相机(单反卡片机)基本原理及电子结构;2.掌握摄影基本技巧,主要包括:四种常用拍摄模式、四种基本曝光模式、(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补偿、对焦模式等)基本设置技巧、光圈与快门搭配技巧;3.活动期间成员相互了解,多加认识;4.返校后要求写一篇学习感受(800字左右)。
七、活动具体安排:
准备工作:
1.车辆。4月13号之前,负责联系司机并确认接送时间和地点,并向总负责人报告情况。采风当天负责跟司机保持联系。(负责人:A)
2.摄影器材。向学校申请或租借10部相机(单反或卡片均可),有相机的同学自备相机。4月13号之前跟相关部门联系并确认具体情况,并向总负责人联系。采风当天负责器材的分配、保管、归还工作。(负责人:A、S)
3.人员安排。通知大家活动的具体时间、集合地点、注意事项等一切人事安排。并将成员合理分为5组,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负责人:A)
4.财务。跟指导老师沟通,并着手活动经费的申请并保管好财务。(负责人:A)活动内容及形式:
1.活动分为3小组(指导A、B、C为组长,各自带7-8人)。
2. 7:30(+++)负责点名。全体成员集合并乘车出发,预计9:00到达。
3.9:00-12:00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景拍摄。要求(按采风目标):每名成员能亲手体验;组长带头指导摄影基本技巧;拍摄题材涉及人像拍摄、风景拍摄、花卉摄影、运动摄影、近远景比较拍摄等方面;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学习等。
4.12:00——13:30午餐时间,全体成员自行交流经验见闻,并由各组长负责总结。
5.13:30——16:30爬山和集体游戏,促进每一名成员间相互了解,增进团队感情,提升整体凝聚力。
6.17:00全体集合,各组长负责点名并按时返校。
总负责人:×××¥¥¥¥¥¥
2010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