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多元化作业设计与评价教案
《英语》(新标准)(三年级起使用)第八册Module 2
Module2
Unit 1 We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昌城小学
刘大青
功能话题:谈论意图和计划。学习任务:
When are we going to eat? We’re going to eat at half twelve.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e are going to walk around the lake.1.热身复习
1)1)有节奏的颂唱上一单元的歌曲。2)听写上一单元的单词。
3)通过谈论学生今天将要做的事情渐人今天关于“plans”的主题,例如:
T:When are you going to have lunch ?
Ss:We’re going to have … 2.导入:我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your spare time?” 引导学生用“I like doing…”回答,以此引出一些动词词组,如:play football,play table tennis, watch TV, read books, play the piano, listen to music等等。老师接着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aturday?” 提醒学生用“I’m going to …”来回答。活动目的:
由于be going to 句式是已经学过的内容,所以要尽可能带领学生回忆,复习和扩展。预计达成效果:
3.活动一:
学习新词,并用新词造句。帮助学生了解新词的含义,及实际运用。4.课文数学
(1)将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通过播放录音呈SB 活动1,请学生们仔细听一听Darning和Simon之问的对话。听完以后向学生提问:“What are they doing?”
老师放第二遍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同时用笔勾出课文中的生词,根据上下文猜猜每个生词的意思。学习新单词,老师领读,再请学生跟读。可以采用全班齐读、分组读、分男女生读,集体读和个别读等方式。注意纠正学生语音和语调的错误。采用个别读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单词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读音问题时,应及时纠正。
请学生试着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此时应该能够回答出: “They’re having a picnic.”可以再分段放录音,向学生提出一些更加具体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例如: When are they going to eat ? 讲解过后,老师再放录音,每句后停顿,请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和语调跟读。
请学生仔细看SB活动2中的图.两人一组试着针对图片展开对话,对图片中的内容进行问答。然后放录音,请学生重复句子。鼓励学生运用第一段对话中的问题向其他同学或老师提问,请他们回答,以此进行简单的替换练习。继续使用第二段对话的句式进行练习。
(2)、小组合作,找出重点词组,教师解答疑惑。(3)、小组开展课文竞读比赛。(4)、运用重点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小组开展练习。(5)、小组开展“My plan”展示比赛。
5、课堂检测
基础部分(A、B、C层学生必做)
(一)、英汉词组互译。(14ˊ)1.在公园里__________
2.在树下__________ 3.half past ten__________
4.around the lake _________5.our picnic________ 6.play chess __________ 7.上床睡觉____
(二)、连词成句。(10ˊ)
1.are going
we
when
eat
t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o
under
let’s
tree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ucks
these
are
noisy
ve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oing but it’s
rain
soon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re we
to
going
a picnic have.6.课后作业(1)基本作业(A、B、C层学生必做)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前括号中。(20ˊ)()1.A: When are we going to eat?
B: ____half past six.A.In B.At C.On()2.These ducks ____ very lovely.A.is B.am
C.are()3.We’re going to_____a picnic.A.have
B.has
C.go()4.-What _____is it? -It’s eleven.A.how
B.when
C.time()5.It’s going to be ______soon.A.windy
B.rain
C.snow()6A:___are we going to eat? B:At half past twelve.A.where B.what
C.when()7.I usually ____ at 7:00 am.A.go to
B.get up
C.get to()8.What ____you usually do at 7:00 ?
A.are
B.do
C.were()9.What ____you going to do?
A.is
B.are
C.am()10.It _____going to rain on
Thursday.A.is B.am C.are
提升部分(A、B层学生必做)A.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This is an English boy.His name is Tom.He is eleven.He is in No.1 Guangming School.He’s in Class 3, Grade 6.He is No.2.Miss Wu is his Chinese teacher.She is a nice woman.Li Ping is Tom’s friend.Li Ping is not here.He is at home.()1.The ______ name is Tom.A.boy’s
B.girl’s
C.woman’s()2.He is in No.________ Guangming School.A.1
B.2
C.3()3.Miss Wu is a________ teacher.A.dancing
B.English
C.Chinese()4.His teacher is a ________.A.man
B.girl
C.woman()5.Li Ping is ___________now.A.at school
B.at home
C.at zoo B.阅读短文,判断正误,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
American children love watching TV.Some of them spend six hours a day at school and four to six hours a day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set.Some of them even watch for eight hours or more on Sundays.Televisions are liked books or films.A child can learn bad things and good things from TV.Some shows help children learn to do a lot of housework, just like gardening,cooking and cleaning.But some programs are not good for children.So parents must help them to choose the right ones to enjoy.()1.Some American children spend about eight hours on TV in their holidays.()2.Children can't learn anything from TV.()3.Some programs help children learm how to make delicious food.()4.Children need parents' help to choose good programs.()5.All the TV shows are good for children.(2)开放性作业
1、每天听磁带20分钟;
2、录制英语课文和关于爱好“My hobby”的录音短文。
(3)实践研究性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向同学、家长、老师和朋友提问,调查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收藏品,进行数字统计,然后总结。下节课前可以请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这同时是对下节课学习的准备。
第二篇:小学生作文多元化评价
小学生作文的多元化评价
新课标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习作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广泛的参与,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知道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的一员,而评价就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则真正地成为了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也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一、互评互改的前提
1、“互评表”导向
习作讲评,不要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习作“写好后,要发动全班同学都来参加讲评。这样的互动除了能了解学生习作态度、习作习惯、习作水平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了解自己的习作特点,习作习惯。让他们认真地反思,认真地回顾,把自己最真实的习作过程展现出来。同时,学习伙伴的参评很好地将学生习作兴趣,习作态度,积累素材,作品交流等各个方面真实、全面地再现出来,也就是说更能客观地反映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过程。2、“采风卡”导写
我们的习作评价表中的第一项是针对小学生习作资源暨习作选材的评价,为此专门设置了文前采风卡。这一文前采风卡出现的灵感来源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句话:“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这张卡片,在学生习作前一周下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可根据提示有目标地去收集下次习作所需要的资料,并且有选择地将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感受,收集到的材料写到采风卡上,为己所用。在互评互改时带上采风卡,在互评的过程中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又可引导、帮助学生对习作进行更深入地思索。
二、互评互改过程的实效性 :
1.培养合作精神的平台: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自我中心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是与同伴发生交互作用。因为与同伴交往中,儿童才会把自己与别人的观点比较,从而认识有别。儿童写作文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与同伴交往中,才开始摆脱权威束缚,相互尊重、协作。和同学交换作文,是大家喜欢的一种形式,因为大家对同龄人的作文具有一种好奇心,都想了解对方的作文写得怎样。互读互评互改最能体现合作精神,也最需要合作精神的一个环节。在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认真负责的的作文评改中,同时还能起到互相启发,互相借鉴的作用,进而形成良好的勤奋向上的学风。做法是:在学生自评之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每人必须发言,可用符号划出文中优美之处,肯定成绩和进步,允许“听众”各抒己见,还允许作者解释说明也可修改的不足之处,说出自己的阅读意见和修改建议,最后由学习组长执笔在小组评价表中写出评语、等次。一个轮回之后,一篇新的,集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智慧的新作诞生了。
2.获取成功的舞台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学习习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有的学生在习作中迸出的火花往往被教师、家长扑灭了。因为那些教师、家长把儿童当作“准成人”看待,他们要求过高,严重地脱离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对儿童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切合他们的心理。儿童耐挫能力差,而且直觉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欣赏更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互评互改的评价方式,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习作教学,更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得到了积极有效的锻炼,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增了自信心。我提倡作文写好后,可以同同桌或合作小组同学进行相互交流欣赏。相互阅读习作,像小老师一样在习作下面写上批语,主要是发现好词、好句或者好段,写上赞美之词。这种欣赏创造了平等展现才华的机会,并具有浓郁的相互鼓励、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尤其对习作较困难的学生,更能增强他们习作的信心。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促进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习作,巩固和积累学习经验。学生看到肯定了他们的自我欣赏能力,那会多么高兴啊!
3.激活思维、增长才华的展台
互评互读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平等展现才华的机会。首先同学们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作文,避免了“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其次,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便于更好地修
改自己的作文;第三,在沟通应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交往实践的情感调节能力、自控能力,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懂得写作文的意义,明白写作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第四,使学生在虚心涵咏、感悟品味、言语交锋中,充分发挥了智慧潜能,提高了感悟水平、写作水平,展现了独特个性。“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好胜心是特别强,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习作被别的同学嘲笑,为此他们必定会十分认真地对待每次习作。同时,为了批阅好别人的作文,他们势必会去努力掌握知识,以免被别人责问。在这样的习作评价活动中,是一个多元立体的互动交流平台;是一种多层面的立体的互动参与与对话,评价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焕发出了鲜活的生命气息。
例如,一位学生写的校园生活的小事,同学们很喜欢看,写上了许多赞美之词。
“这真是一篇佳作,写出了我们真实的生活!”
“文中的动作描绘得传神,翻、掏、捏用得特别妙。”“文中心理活动描写得特别真,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样相互阅读,相互写评语,能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真的可以增强习作能力。
习作是极其个性特征的,在学生习作中所展现出的创造性有时是惊人的。当一篇篇内容新颖、语句通畅且有个性的习作呈现在教师面前时,不就是一种享受吗?他们从中感悟到习作的好经验,好办法。
因此,互评互改一直我班学生最喜欢习作评价交流方式了。小学生习作能力评价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虽然我们集众家之长,补己之短,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遇到了不少难题。如学生的知识能力参差不齐 ;评价花费的时间多;有些学生在评价后不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第三篇:多元化评价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德政中学 陈明奇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评价 多元化
【论文摘要】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是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启发、改进、创造的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多样化。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认知领域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的态度,写作兴趣,与人合作态度,文明礼仪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评价标准多样性。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2.1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2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2.3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在测评题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3.评价方式多元化。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
3.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3.2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师生间的口头评价交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它与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书面评价时,尽量注意语言的运用,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是表扬,是批评也要注意用语的委婉。
3.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交融。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解的深度。两者相互使用,能更好地达到评价目的。而且,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形成积极、民主的评价关系,更有利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多元化作业评价实施方案
一年级语文多元化作业评价实施方案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刚走入学校,需要老师的鼓励,需要有更多的榜样来引导孩子不断进步。因此。我们年级组老师制定以下作业评价措施来激励学生。
1、书写规范、干净、整洁的作业的学生,再写拼音时,一字写一行,其他人写两行。(一星期更换)
2、读拼音准确,声音响亮的学生,请他做小老师,带领全班进行晨读。(两星期轮换一次)
3、月检测成绩优秀的学生,奖励他一张试卷,做好后老师批阅讲解。
经过以上几天实施措施,希望孩子们在激励中不断进步。
第五篇:2010 昌城小学“小学生多元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多元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昌城小学
小学生“多元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获得诸城市教学创新奖,是我校的重点实验课题。自2010年9月深入推广实施小学生“多元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课题以来,在学校领导及学校课题小组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学生对作业有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推广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题组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完成了预期的各项研究内容,经过收集、整理与分析,进行本学期系统、全面的总结,现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如下:
2010年9月新学期开始,课题组成员,召开开题组成员会议,确定推广课题,落实了各课题组成员的具体研究任务,并进入深入推广实施阶段。各课题组成员按课题实施方案分学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开始推广,研究过程在教学常态下进行。通过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课题组各成员在实施过程中,对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一些很有创意的探索。
一、(1)语文作业设计方面:上学期杨芳老师专题研究了自主性课外作业,她从形成语文能力的角度将自主性作业分成了积累型、消化型、应用型和评价型四种类型,从重视学生自主实践的角度又把自主性作业分成搜集整理型、艺术渗透型、操作表演型、调查研究型四种类型,从作业设计的主体参与程度分成主体选择型、合作设计型、独立设计型。中年级语文老师进行了多次讨论和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自主性作业的设计体系:一是从关注人的发展来讲,要让小学语文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作业的奴隶。二是让小学生参与语文作业设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以逐步实现的。三是小学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从过去单纯考虑题型的变化走向了寻求理论的支撑,让自主性作业更具科学和规范。四是提出了自主设计、自主解答、自主评价的作业设计总体思路,优化学生自主作业的整个过程,并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体现不同程度的自主。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体现了 “五性”:讲究趣味性、注意层次性、注重实践性、加强创造性、渗透开放性。课外作业从以下切入口布置:
1、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设计课外作业;
2、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来设计课外作业。语文作业形式的设计体现了多样化:①演说交际类作业;②读写积累类作业;③搜集创编作业;④考察探究类作业。
(2)高年级语文老师对评价进行了推广研究,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1、抓准特点,评价要多样化;
2、以人为本,评价要人文性;
3、根据差异,评价要层次化;
4、关注课程,评价要综合化。隋海英老师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评价要做到:分层评价,鼓励为主;亮点评价,激励当先;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二、(1)中高年级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讲究趣味性、注意层次性、注重实践性、加强了创造性、渗透开放性,体现了多样性。符合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适应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适量、适中,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点滴含生活的真谛。本学期高年级数学老师将课外作业分成基础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对于基础性作业,从口算练习和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为了引导学生重视思维训练,还设计了记载班级小日记的方法。全班学生轮流记数学小日记,每天一个人值日,可以记自己的小发现,也可以记最近数学学习中的体会。将数学思维训练与语文日记相结合,让学生在“说、写、读、听、评”的过程中逐渐将解题思路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样的作业形式不着痕迹,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孙晓华老师把创造性课外作业分成三种:联系生活型,操作思考型,沟通理解型。她认为无论是基础性作业,还是创造性作业,教师都必须设计得多样、灵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习惯,让他们从作业中收获思想、收获乐趣、收获理解。朱秀兰老师认为小学生数学作业具有三性:生活性、综合性和趣味性,因此他将课外作业分成游戏类、创作类、设计类、实践性、探究性几种类型,此外还有准备性作业、资料搜集、延伸阅读、现场考察、参观访问、社区数学活动等。同时,这些类型的作业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包蕴的。只有善于布置课外作业,才能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2)中高年级数学作业评价内容的体现了多样性
神奇的评语。当学生粗心而计算结果错误时,有的老师可写道:“搬开粗心,仔细前进”“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如果能提高正确率,那就更好了!”“与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吧!”当学生有创意敢于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时,王术伟老师写道“你的想法真不错,让老师也学会了一种新方法。”“你真聪明,比老师的方法好多了。”当学生作业又有进步了,有的老师写道“老师真期待你的下一次作业。”“你又进步了,老师真开心!”当你看到优秀作业时,有的老师写道“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批改你的作业,老师心情真好。”一句简短的文字,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评价,也许,它会让同学更靠近老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巧用简笔画。时间上的限制,也许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位同学每一次作业都用评语评价,数学老师尝试用简笔画。如某位同学解题方法特别,可以画上竖起拇指的手指头,如某位同学作业非常好的时候,可以画上(^o^)表示欢喜,哪位同学作业特别不理想的时候,可以画~~>_<~~,希望他加油!
数学作业评价主体多元化
自我评价。当学生自己做完某次作业时,可以先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这次作业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书写方面、正确率方面、解题方法方面等等。
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前后学会反思,了解自我情况,比较学习的变化,形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明确自我发展目标。
同学互评。,如“你的书写规范”“你的方法值得我学习”“我觉得那样做会更好一些,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有点粗心,下一次要注意一点哦”同学之间的互评不仅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增加友谊,也无形中培养他们客观评价事物的一种人格魅力,通过互评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英语组老师这学期的课题推广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英语作业布置体现了趣味性和开放性。(1)家庭作业设计的内容达到了开放性。单一的生活方式我们容易厌倦,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却令人奋进。英语家庭作业也同样,开放性的英语家庭作业,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度。例如:PEP第二册第二单元,在学习完Chinese、English、math、science等功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功课把这些单词整理出来,说给父母听或教父母说的英语家庭作业,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说出art、computer、music等十几个跟功课相关的单词,并饶有兴趣地充当Little Teacher的角色教父母学英语。在此基础上,我又布置了一些趣味性实践性的弹性英语家庭作业,让一些有兴趣的学生试着用英语做自己最喜欢的功课表,并根据自己所做功课表,说上一些英语句子,或编出一些英语对话来。这种家庭作业,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不仅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智力,更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2)家庭作业的设计形式达到多样性。我们英语家庭作业形式非常丰富,有听录音、讲故事、唱歌曲、表演玩、画图画、手工制作、网上查阅资料等,活动性的家庭作业明显增多,趣味性明显增强。如PEP第二册第三单元,以clothes为主,在整个单元的课程上完后,我布置了这样的英语家庭作业,叫学生设计自己最喜欢的衣着,并告诉他们要评奖。学生兴趣特高,有画好用纸剪的,有拿针用布缝的,有用硬纸板用浆糊粘的,有用树叶或花瓣拼的,skirt、shirt、jacket、dress、pants、jeans、socks、shoes等形式各异。第二天我把他们的英语家庭作业收齐,评出金奖10人,银奖10人,铜奖10人,其余同学为优胜奖。经过调查,80%以上的家长普遍反映,学生非常喜欢像这样趣味性强多样化的家庭作业,学习比以前轻松了,更喜欢学英语了,对英语家庭作业也特别有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们一起进行讨论、评价,在情感交流中让学生对照优秀作业找找差距,在一次次互动中,教会了他们公平、公正、多方面、多角度的作业评价方法。
(3)家长参与作业设计。所以在作业设计时,我校英语老师分周期设计一部分由家长参与的作业,让家长随时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以更细腻的感情观察孩子每时每刻的变化,感受孩子心中那份独特的创造思维。家长参与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必要的督促,对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困难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英语作业的评价方式也达到了多元化。
(1)自我评价作业,唤醒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
依照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实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鞭策自我,提高自我意识能力。我的做法是这样的,让学生对自己每天的作业,自觉进行评价,其中包括“我认为我的作业„„”、“我在哪些方面掌握得怎样”、“我还有哪些方面不懂”、“我上课听课态度如何„„”、“我会对我的作业负责” “我进步了”。等等。通过一年多的改革实验,我发现我教的学生的家庭作业从每天家长的签字督促,变成了“自我评价”的一个窗口,不少学生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对自己逐渐地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有些同学每天都不忘在作业本上写上“态度决定一切”,“认真出成绩”的名言,激励自己
(2)教师评语人性化,呵护乐学生成长
教师在检查学生的作业时,摒弃了以往冷冰冰的“阅”字、千篇一律的“good”等,真诚地给学生恰当的人性化的评语。如“很高兴看到你的作业这么认真”,“哦,原来你的字很漂亮,能不能再认真一点?,”“你编写的对话,很有创意,能用上新学的知识,太棒了,”“我不相信你对自己不负责任”„„等等。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评语,也常常给老师反馈意见,有的学生还在作业的开头或结尾处,和老师说说心里话,甚至在节假日不忘问候老师。由于教师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真正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热情不断高涨。如:他们自觉地准备了小小单词本,把他们平时遇到的单词记录下来,随时学习。还有的学生把英语寓言故事书带到学校,一下课追着老师问这问那。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老师互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3)家长评价。这学期家长的评价使其对子女的学习起到了解和督促的作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让家长在作业评价记录表上对学生进行了评价;在调查问卷上发表了意见。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由我们教师和家长做了沟通和交流。
通过两年多的对家庭作业的改革实践,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不少的学生能用英语谈论身边的事物,能在没有字典的帮助下读懂短文,用英语简单描写日常生活均分2分,优秀率高于同年级六个百分点。两项指标跃居第一。
实践告诉我们,多元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给素质教育拓展留下了新的发展空间,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