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体育期末论文-武术
武,止戈为武;术,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2]
武术,停止(止)战斗(戈)的技术。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通过武化流传,是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
武术,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打斗等手法、来达到停止战斗的目的、的技术。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武术,均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2]
有人对武理解成“举戈而动,欲与人、欲与兽斗”是一种误解,其产生谬误处是对“止”的认识上:以趾为动。对武的理解便误解成“举戈而动”而非“止戈为武”的原意了。“止”字,是“一只脚(趾)”的意思,是“步”字的前一只脚,后面的一只脚不再踏上来、停止前行的意思。[1]
武术,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高度自保技术,它在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简便易行、能够轻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
。武术基本功是初学者的入门功夫,更是武术教学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并能较快地发展武术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为学习拳术和器械套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因为中国武术内容丰富,拳种流派众多,各门各派基本功的练习方法也不尽相同。
武术基本功列表(96)
一、手型、手法(7)
(一)手型
(1)拳(2)掌(3)勾
(二)手法
(1)冲拳(2)架拳(3)推掌(4)亮掌
二、步型、步法(10)
(一)步型
(1)弓步(2)马步(3)虚步(4)仆步(5)歇步(6)丁步
(二)步法(1)插步(2)击步(3)垫步(4)盖步
三、肩 功(8)
(一)压 肩、吊 肩、过 肩
(二)臂绕环
1、单臂绕环
2、双臂绕环((1)前后绕环(2)左右绕环(3)交叉绕环)
(三)仆步抡拍
四、腿 功(21)(-)压 腿
(1)正压腿(2)侧压腿(3)后压腿(4)仆步压腿(5)压髋
(二)搬 腿
(1)正搬(2)侧搬(3)后搬
(三)劈腿
(1)竖叉(2)横叉
(四)直摆性腿法
(1)正踢腿(2)斜踢腿(3)侧踢腿(4)外摆腿(5)里合腿(6)单拍脚
(五)屈伸性腿法
(1)弹腿(2)蹬腿(3)侧踹腿
(六)扫转性腿法
(1)伏地后扫腿(2)前扫腿
五、腰 功(5)
(一)前俯(二)后甩(三)涮腰(四)翻腰
(五)下腰
六、腾空类动作(4)
(一)大跃步前穿(二)腾空飞脚(三)旋风脚(四)、腾空摆莲
七、平衡类动作(7)
(一)提膝平衡
(二)望月平衡
(三)扣腿平衡(四)盘腿平衡
(五)探海平衡
(六)燕式平衡
(七)仰身平衡
八、跌扑翻滚练习(18)
(一)跌扑
(1)栽碑(2)扑虎(3)滑步侧跌(4)盘腿踹(5)扶地后倒
(二)滚翻
(1)抢背(2)后翻滚(3)鱼跃前滚翻
(三)手翻
(1)前手翻(2)后手翻(3)侧手翻(4)踺子
(四)空翻
(1)侧空翻(2)旋子(3)前空翻(4)后空翻
(五)地趟
(1)鲤鱼打挺(2)乌龙绞柱
九、基本辅助性训练(10)
(一)每日必练
(1)俯卧撑(2)屈身提膝跳(3)仰卧起坐(4)倒立(头手倒立、肩肘倒立、双手倒立)
(二)选练
(1)蛙跳(2)矮子步(3)展身跳(4)燕双飞(5)腾空勾手推掌(6)弓步拧身跳 十、五 步 拳(6)
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一虚步挑掌 武术的运动特点和分类
(一)武术的运动特点:
(1)既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
中国武术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这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所没有或少有的。(2)具有攻防技击性:
(3)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所谓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
(4)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运动不仅锻炼价值高,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拳术和器械有着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它可以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来进行锻炼,这给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武术运动有着广泛的适应性。
(二)武术的分类
武术的分类,素有不同方法,武术发展至今,内容极为丰富,流派之多不胜枚举,一般人习惯的有武当派、少林派、峨媚派、太极拳、八封掌、形意拳、南拳等。如果抛开这些门派,按照中国武术研究院所编的《武术之光》的分法,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如腿功、腰功、肩功、椿功和各种单势练习,它们既是套路运动和对抗运动的基础,又可长期单独练习。第二类是套路运动,这是目的武术的主要内容。套路运动足按照一定的规樟祁要求把许多动作编成成套来练习。套路运动分为四个部分:
1.拳术:包括长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八极拳,通臂拳、劈挂拳、戳脚、翻子拳、象形拳、地躺拳等百余种拳术。
2.器械:包括短器械,如刀、剑等;长器械.如棍、枪等;双器械,如双刀、双剑等;软器械,如九节鞭、三节棍等。
3.对练: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徒于与器械对练。如对拳、对擒拿、单刀对枪、空手夺刀等。
4.集体项目:各种六人或六人以上的徒手或持器械的集体演练。如集体基本功、集体剑、集体鞭等。
第三类是对抗项目。对抗项目是两人互为对手,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武术中的攻防方法进行实战性的搏斗运动。如散手、推手、短兵、长兵等。
第二篇:大学体育(武术项目)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何谓武术基本功?练习武术基本功有何意义?满分20分
一、解释
武术基本功,又称功法,是以单个动作为主的练习。以提高武术套路和武术搏斗项目中身体某方面的能力,是从事武术运动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它包括素质功架、技术等,多指专门功夫,如腿功、腰功、硬功等。从锻炼的形式与作用来分,它又可分为外功、内功、轻功和柔功。
二、作用
1.内功:通过站桩、静坐等,实现精足、气壮、神明、内脏坚实、经络血脉通畅、内壮外强。2.外功:通过击打、跌摔等,强筋骨、装体魄。
3.轻功:通过各种弹跳动作的练习,实现蹦得高、跳得远。
4.柔功:通过压肩、压腿、下腰等,提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伸展能力。
5.此外,还可使身体各部位得到较全面的训练,并能较快地提高武术的专项身体素质,为学习拳术和器械套路、提高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关节,韧带柔韧性和灵活性,能提高前庭分析器的机能,对提高动作质量和防止,减少练习中的伤害事故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武术基本功一般都包括哪些内容?满分20分 答案版本1(来自课本):
一、手型和步型1.手型:拳、掌、勾
2、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二、肩步功:压肩、单臂环绕、双臂环绕
三、腿功
1压腿:正压腿、侧压腿 2腿法: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弹腿、蹬腿、侧踹腿
四、腰功:俯腰、甩腰、涮腰
五、平衡:提膝平衡、望月平衡
六、跳跃练习:腾空飞脚 旋风脚
答案版本2(来自网络):武术基本功一般包括肩、臂、腰、腿、桩等练习。
一.腿功;1压腿.搬腿.劈腿 2踢腿:正踢.侧踢.外摆.里合.后踢腿.前扫腿.后扫腿 3控腿 二.腰功;前俯腰,拧腰 涮腰 下腰,翻腰 三.压肩 握棍转肩,臂部各种绕环,仆步抡拍,四.桩功,马步,线线 弓步,虚步
三、如何理解长拳的传统技法“四击、八法、十二型”?满分30分 答:长拳的传统技法有“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
“四击”指踢、打、摔、拿,是长拳套路的技术核心,一切手法、身法、眼法都要贯穿“四击”内容。“八法”指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八个方面。其要求是: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要纯。“十二型”是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十二种动静之势,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这些比喻形象而生动地反映出长拳运动中的节奏感。
四、谈谈你对武术的认识,分别从武术的定义、武术的特点与作用、武术的文化内涵加以论述,满分30分。
①武术的定义:武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②武术的特点
(-)攻防技击性,具有武术技击性本质
(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三)兼具民族风格和中华传统文化特点。
(四)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五)刚柔相济的艺术性
(六)兼具民族风格和中华传统文化特点。
(七)历史悠久,拳种、器械多样 ③武术的作用
(-)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治疗慢性疾病、调节人体内环境。
(二)促进攻防格斗意识,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三)培养道德情操,培养武者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坚韧不拔的高尚品质。
(四)可供观赏娱乐,具有节奏美、方法美和和谐美,兼具视觉震撼和精神冲击,丰富文化生活
(五)经济作用
④武术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武德,即“仁、义、礼、信、勇”等方面。
“仁”要求我们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
“义”是一种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规范准则的伦理观念,源于羞恶之心。也可理解为秩序、等级,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
“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信”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
“勇”指勇往直前,敢于斗争,有胆量,不畏惧。
第三篇:大学武术课论文
武术精神之我见
从小学到高中,我并未真正接触过武术,对武术的印象停留在影视上精彩纷呈的打斗场面上,甚至一直把古装剧的武打、点穴看成是武术。上大学后,我因为机缘巧合地加入武协,并选修了武术通选课,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武术的基本知识,这才有了我对“武术”这概念的正本清源。
有许多人曾问我:“你在武协学到了什么?是不是能和人对打了?”我总会感到一丝被人不理解的失落。在武协的一年里,由于刚入门,所学的是基本功和一两套套路,我也知道套路与实战不同,套路更多地侧重于锻炼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等,实战侧重于防守和攻击。用不大中听的话说,套路有点像花架子。但他们不知道,武术教给人的不一定是打架的技能,它更多的是传递一种精神。
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是有些枯燥的,它需要长久坚持,这期间会有动摇的念头,练得不好领略不到位时总忍不住想这样牺牲时间是否值得。最终挺过来时,不经意地发现自己成长了许多,开始懂得为一件事全心付出的感觉。这正对应了武术的精神之一------精进。古人云:“非恒无以学成”;谚语讲:“有志者事竟成”;达到目标的奥妙,其中之一就是精进的精神。南校队长在这点上给我很大触动,晓敏师姐和琳森师兄作为新生加入武协时,凭着对武术的热爱和努力练好武术的信念,他俩除每天基本功的训练外,还不怕筋骨疼痛硬是掌握了本不是大一新生所学的武术内容。的确,一个真正的习武之人是刻苦奋进的。冬炼三九,夏练三伏,精益求精。若偷懒一日,功夫便荒废一日。不仅是武术,一个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也应如此。真正的高手往往闭门修炼,待到功成之日,往往惊艳世人。而世人不知的是,那些夹杂着辛酸和孤独的日子是如何的难熬。坚持、精进,是每个人面对人生应有的姿态。武术告诉我:高楼都是砖瓦建成的,别急功近利想一步登天,不要厌烦基本功的训练,坚持下去,如此才可有潇洒的“武姿”。
师兄总跟我们说:“练武要具备有武德”。我曾粗略了解过武术的发展史。从武术发展史上看,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很深。受儒道精神的影响,内外兼修、神武兼备、注重武德历来成为武术文化的第一要义。习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受影视节目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武术只是打打杀杀的的技能。这种打打杀杀其实是武术最低级的应用形式。《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样,武术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招胜有招”。曾有幸观看已毕业的师兄打太极,初时我把太极和老人操混淆了,以为太极是极易学而无所用的一门武术,当我看到师兄站定,气定神闲地使出太极招式时,我被彻底征服了。太极招式刚柔并济,虚实相生,讲究平衡,看似不动,实则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得不说,那种气定神闲超脱于世外的气质,让我想到道家“天人合一”、“以静制动”的思想主张。推而广之,生活中不乏不顺心之事,也可如打太极般,先稳住身心,顺应其势,找突破口借力打力,如太极般进退自如。
惭愧的是,我仍然是武术的门外汉,在武术这个博大精深的传统体育项目前仅能谈谈自己零星的感想。庆幸还能在大学接触武术认识武术,并在武协中重新发现自己。武术内在精神的传承是其千年来延续不绝的原因之一。我想,也许在以后的以后,我已经忘记大学所学的许多招式了,但我仍会记得武协带给我的感动以及武术教给我的精神品质。
第四篇:东华大学体育武术试题(最终版)
武术试题
选择题:
1.如果在锻炼中不幸受伤,请记住有一个可以帮助你的英文单词RICE(米)。它实际上代表着:R-(),I-冷敷,C-加压包扎,E-提高患肢。
A休息 B到达 C读 D跑 参考答案:A 2.下面对冷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使受伤区域麻木可减轻疼痛
B冷敷同时收缩血管,限制对受伤处的供血,减轻肿胀 C还可减轻肌肉痉挛 D还可带来治愈细胞 参考答案:D 3.下面对热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在受伤的后期,通常4到5天后用热敷 B热敷可加速局部区域的供血,把治愈细胞带到伤处 C收缩血管,限制对受伤处的供血 D舒缓紧张的肌肉。参考答案:C 4.为了防止运动伤,下列那个做法不正确()。A正确地做拉伸运动 B运动前进行热身 C注意身体的感受
D在感觉疼痛或不适可以继续运动 参考答案:D 5.现代武术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B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参考答案:C克敌制胜
D竞技观赏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参考答案:C 6.武术中的各种拳法﹑腿法()。
A对爆发力及柔韧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各关节活动范围较大 B对力量要求不高
C对肌肉韧带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D对协调性有较高的要求 参考答案:B 7.下列不属于武术的性质的是()。
A广泛的适应性 B以暴制暴性 C 治安防身性 D娱乐审美性 参考答案:B 8.下列不属于套路运动的练习形式的是()。A混合练习B单练 C对练 D集体演练 参考答案:A 9.对练不包括()。
A徒手的对练 B器械对练 C徒手与器械对练 D左右对练 参考答案:D 10.下列不属于武术器械的种类的是()。A短器械 B长器械 C硬器械 D软器械 参考答案:C 11.在()时期开始出现武举制。A唐 B宋 C元 D清 参考答案:A 12.()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A1957 B1956 C1955 D1953 参考答案:B 13.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的器械每掉一次扣()分,可累计扣分。A0·2 B0·3 C0·4 D0·5 参考答案:D 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A1988 B1986 C1984 D1982 参考答案:C 15.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A军事战争 B休闲娱乐 C生产活动 D祭祀活动 参考答案:C 16.()是促进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催化剂。A军事战争 B生产劳动 C娱乐表演 D武术比赛 参考答案:A 17.()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流派林立,拳种纷呈。A唐 B宋 C元 D明清 参考答案:D 18.为配合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酝酿已久的中国武术段位制于()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A1998 B2000 C2002 D2004 参考答案:A 19.()年,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开始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A1991 B1989 C1987 D1985 参考答案:C 20.下面()不属于长拳的基本手型。A拳 B掌 C勾 D爪 参考答案:D 21.下列不属于长器械的是()。A枪 B棍 C鞭 D叉 参考答案:C 22.下列不属于武术竞赛按年龄划分的是()。A成年 B壮年 C少年 D儿童 参考答案:B 23.武术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称()。A武艺 B技击 C武术 D国术 参考答案:B 24.抹布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倍。A5 B4 C3 D2 参考答案:C 24.拳要求力达那个部位()。A拳心 B拳背 C拳轮 D拳面 参考答案:D 25.()年,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以后开始举行全国性的比赛和表演。A1957 B1958 C1959 D1960 参考答案:A 26.虚步中心应落在()。A后脚 B前脚 C两脚之间 D腰部 参考答案:A 27.武术是以_____为主要内容()。
A技击动作 B舞蹈动作 C杂技动作 D表演动作 参考答案:A 28.集体表演是指_____人以上徒手或手持器械同时进行练习的演练形式()。A3 B4 C5 D6 参考答案:D 29.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的功放实战练习称之为(A搏斗运动 B散打 C对练 D集体表演 参考答案:C 30.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等基础。A身体活动能力 B技术技巧能力 C心理素质 D内外合一 参考答案:D 31.1927年中央国术馆于()成立。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参考答案:D 32.太极拳是一种动作(),势势相连,绵绵不断的拳术。A.快速 B.缓慢 C.有力 D.无力 参考答案:B 33.在传统武德的内容中()最重要。A仁 B义 C信 D勇 参考答案:A 34.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于()。A上海 B天津 C北京 D西安 参考答案:C 35.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成立于()。参考答案:C 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7年
36.武术竞赛类型可分为()种。参考答案:B A.2 B.3 C.4 D.5
37.()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A.1980 B.1986 C.1990 D.1988 参考答案:D
38.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以(A)太极拳为基础。A.杨式 B.陈式 C.吴式 D.武术 39.散打比赛中禁止击打对方(D)部位。A.后脑 B.颈部 C.裆部 D.以上三点都是 40.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B)成立了中央国术馆。A.南京 B.上海 C.杭州 D.北京
。)判断题:
1.存在运动伤时,每天可多次用蒸汽、热毛巾或微波加热的暖袋进行治疗,每次10——15分钟。为了防止太热,可用毛巾或衣物盖在热源与皮肤之间,也可睡在电热毯上。参考答案:×
2.武术的实用价值在于“健体修心性”。参考答案:√
3.我们把中国武术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由传统武术演化而来的体育运动。参考答案:√
4.传统武术则是由古代战争和街头打架所发展出来的徒手和器械格斗术。体育运动是一种健身游戏,而格斗却是一种生存游戏”按照武术大师郑雨东的观念,传统武术不能算作一种体育运动。参考答案:√
5.目前流行的竞技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因为国标武术是竞技和表演性质的,本质上接近于体育。参考答案:√
6.传统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参考答案:√
7.目前,武术的概念表述为;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参考答案:√
8.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参考答案:√
9.练习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如南拳﹐强调以意引导动作﹐配合均匀深沉的呼吸﹐可使周身血脉流通﹐适合于慢性病患者作为医疗手段坚持锻炼﹐有较明显的疗效。参考答案:×
10.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 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参考答案:√
11.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没有保留技击的特性。参考答案:×
12.武术内外合一 只形体规范,不求精神传意。参考答案:×
13.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参考答案:√
14.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参考答案:√
15.推掌的力点在掌根。参考答案:√
16.五禽操就是一种模仿虎、鹿、熊、猿、鱼五种动物的的奇妙功夫。其精髓就是:“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 参考答案:√
17.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 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参考答案:√
18.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参考答案:√
19.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参考答案:√ 20.实践证明,武术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参考答案:√
21.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参考答案:√
22.练习武术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参考答案:√
23.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参考答案:√
24.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参考答案:√
25.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尚武崇德”。参考答案:√
26.在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尚武而崇德不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但无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参考答案:√
27.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技、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参考答案:√
28.中国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大类.参考答案:√
29.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参考答案:√
30.剑是短器械的一种,长度与练习者直臂垂直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低于本人的肩膀。参考答案:×
31.九节鞭属于长器械。参考答案:×
32.武术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参考答案:√
33.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是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的陈王庭所创。参考答案:√
34.所谓“天人合一”,即指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参考答案:×
35.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因此考察武术的起源,要从人类的技击开始.。参考答案:√
36.三路长拳,二十四式太极拳都是规定套路,三段刀术,三段剑术是自选套路。参考答案:×
37.搏斗运动开展较为普遍的有散打,推手,短兵和长兵.。参考答案:×
38.武术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设比赛项目,而不是表演项目。参考答案:√
39.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是五当道士张三丰所创。参考答案:×
40.内外合一中,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总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参考答案:√
41.在传统武德的内容中“勇”最重要。参考答案:× 42.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参考答案:√
43.武术基本功中桩功表现的是腰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参考答案:×
44.正压腿时,脚尖要绷直。参考答案:×
45.压腰的方法为: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脚开立同肩宽,上体前俯,两手抓住横杆,抬头挺胸,塌腰,用力向下振压。参考答案:√
46.武术竞赛的评分裁判员由评判动作规格的裁判员,评判演练水平的裁判员共同组成。参考答案:√
47.1910年在广州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参考答案:×
48.武术套路比赛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参考答案:√
49.武术的五种基本步型是弓、马、仆、虚、歇。参考答案:√
50.散打比赛中的得分部位是头部和躯干两个部分。参考答案:×
51.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之一,动作柔和,轻灵,缓慢,步型,手型和长拳大致相同。参考答案:×
52.武术按其运动形式一般分为3大类。参考答案:×
53.1927年中央国术馆于北京成立。参考答案:√
54.武术比赛中,运动员遗忘,裁判员根据不同程度应扣0.1——0.3分。参考答案:×
55.在武术比赛中,评分裁判员由3——5人组成。参考答案:×
56.武术竞赛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两种。参考答案:×
57.1957年国家体委组织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和一大批长拳类拳械套路。参考答案:√
58.武术身法是指在运动中以下肢为主的方法。参考答案:×
59.搏斗运动开展较为普遍的有散打和推手,尚未普遍开展的有短兵和长兵。参考答案:√
60.在传统武德的内容中义最为重要。参考答案:×
第五篇:大学体育—武术习题作业(定稿)
一名词解释 1.武术 2.拳术 3.长拳 4.太极拳 5.刀术 6.棍术 7.对练 8集体表演 9.散手 10.短兵
二选择题 1武术起源于()
A.游戏 B.战争 C.体育运动 D.生产劳动
2.武术的本质特性是().A.艺术性 B.技术性 C.健身性 D.攻防技击性
3武术是以()动作为主要内容.A.套路 B.技艺 C.技击 D.造型
4.()年在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A.1910 B.1927 C.1928 D.1933
5.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功法运动,()和搏斗运动三大类.A.对练 B.集体表演 C.搏斗运动 D.套路运动
6.()指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A.南拳 B.长拳 C.形意拳 D.八卦拳
7.()是指在武术套路里出现的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的运用法.A.方法 B.技击 C.动力 D.技法
8.武术中推掌要求臂要伸直,转腰,顺肩,力达().A.掌心 B.掌根 C.掌指 D.掌背
9.完成套路中的冲拳动作时,拳要从()沿直线向前快速有力地旋转,力达拳面,上下肢动作应协调一致,做到手到眼到.A.下至上 B.后向前 C.肩侧 D.腰间 10.()是体现精神的重要环节,如果把眼法与一招一式恰当配合,就能把内在的精神充分表达出来,使整个动作协调而富有生气,从而达到传“神”的效果.A.意识 B.眼法 C.劲力 D.节奏
11.1987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在()召开.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天津
12.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技能发展.A.体育运动 B.表演 C.武舞 D.军事技能
13.套路运动主要的内容有拳术,器械,对练和().A.集体表演 B.搏斗运动 C.功法运动 D.套路运动
14.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A.对练 B.推手 C.格斗 D.短兵
15.搏斗运动指()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A.两人 B.三人 C.四人 D.多人
16.()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方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A.剑术 B.刀术 C.枪术 D.棍术
17.()指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实战演练形式.A.搏斗运动 B.推手 C.短兵 D.对练
18.()成了唐朝时代阵战的重要武器.A.枪术 B.棍术 C.剑术 D.刀术
19.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三大类.A.对练 B.集体表演 C.功法运动 D.太极推手
20.()指以摔,拍,穿,劈,钻五种手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搧等八法的运用,而生化出许多动作的一种拳术.A.形意拳 B.八卦拳 C.通背拳 D.象形拳
21.集体表演指()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集体演练.A.四人 B.五人 C.六人 D.八人
22.()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运动.A.搏斗运动 B.散打 C.对练 D.徒手对练
2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的”内“指的是人的()活动和气息运行.A.身体 B.内脏 C.心志 D.血液循环
24.在武术图解中,箭头表示动作的().A.起点 B.方向 C.路线 D.止点
25.在看图自学套路时,应先看().A.图解 B.动作名称 C.动作路线 D.动作说明 26.长拳的(),即长拳练习时的基本技术要求及其带规律性的运动方法.A.基本功 B.功力 C.基本素质 D.基本技法
27.完成弹腿冲拳动作应先抬大腿,再迅速将小腿踢出,膝部伸直,脚面绷平,力达().A.膝部 B.大腿 C.脚尖 D.小腿
28.()是指在运动中以躯干为主,结合攻防动作的变化方法.A.身法 B.技法 C.方法 D.步法
29.()是指在演练武术时,要求神情专注,情绪饱满,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慨.A.意识 B.眼法 C.精神 D节奏
30.演练武术,当呼吸的方法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变化的时候,应始终遵循()的要求.A.气宜提 B.气宜托 C.气宜聚 D.气宜沉
三填空题
1.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和()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的(),()的出现,使武术向军事格斗技能发展。)3 1910年在()成立”精武体育会“.4.散打于()年被批准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按()的形式武术可分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三大类。6.()是武术套路的雏形。7.武术最初作为()手段。
8.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性技击的特性,而是将击寓于()运动与()运动之中。
9.()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
10.武术的特点有: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合一、()的民族风格、广泛的()性。11.武术的作用:改善和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培养道德情操、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12.冲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力达()。
13.()时期,武术在与文化的交融中逐步与养身相结合,使武术成为强身除病的一种手段。14.唐代长安二年(702)始行 ,用()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5.()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6.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三大类。17.目前武术竞赛中搏斗运动的项目有推手和()
18.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和()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19.搏斗运动指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练习形式。20.()指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形 ,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形,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21.()指以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22.形意拳指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与形态而组成的一种拳术。
23.象形拳指以模拟各种()的特点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形象和生活形象的一种拳术。
24.()指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套路对练。25.()成了唐朝时代阵战的重要武器。
四.判断题
1.武术的动作很多,身体的变化也很大,但始终以躯干姿势来确定方向。()
2.武术图解中,一般用虚线箭头或实线箭头表示身体某部位本动作经过的路线。()
3.看图自学复杂动作时,应先学上肢,再学下肢,然后上下肢配合,每学完一组要反复练习,待能独立完成,再学第二组动作。()
4.长拳的姿势要求头正,颈直,含胸,圆背,上肢动作要舒展挺拔,下肢动作要稳定,整个形体动作的姿势要匀称。()
5.在演练武术时,眼神盯住一定的方向,为眼法中的”注视“。()6.演练武术套路,由低动作进入高动作时,呼吸应用”托“法。()7.演练武术套路,用”提“法呼吸的动作是由低位进入高位的动作。()
8.在演练时,对整套动作的速度与力量交替出现的有规律变化的处理技巧,在武术中称为”节奏“。()
9.演练武术套路时,要求神情专注,情绪饱满,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指的是”意识“。()
10.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步赛粘.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要纯”是对长拳“十二型”的要求。()
11.在演练太极拳时,应全神贯注,用眼神指导动作,以便进入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状态。()
12.演练武术套路,当呼吸的方法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变化的时候,应始终遵循“气宜沉”。()13.“崇德”指倡导与参与武术锻炼,以求强身健体,自强不息,培养面对现实的竞争意识。()14.武术教学除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外,同时还具有重视政治思想教育,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
15.在武术教学中,通常说学生遇到的“三多”问题,一是动作多;二是方向路线变化多;三是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
16.在武术教学中,讲解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动作规格,攻防含意,关键环节,易犯错误等。()17.在武术教学中,讲解的方法各种各样,如“弓步冲拳”,“马步架打”,这是属于形象化讲解。()18.在武术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做与学生动作方向一致的示范属镜面示范。()19.在武术教学中,教师领做动作的速度应稍快些,以便于学生观察,模仿动作.()
20.为了节省讲解示范的时间,统一动作要求,维持课堂纪律,武术教学的练习宜采用分组练习的形式。()21.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技术技能的掌握,采用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比赛。()
22.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武术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作较全面具体的了解,评价的有效方法是抽查。()
23.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第四步是要求动作协调配合。()
24.武术手型中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节。()
25.武术步型中,马步要求两脚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膝盖不超过脚尖的垂面,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五.简答题
1.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为几类。
2.武术有哪些特点。3.武术的本质特性是什么。4.武术有哪些作用。5.长拳的基本技法。6.太极拳有哪些运动特点。7.武术教学有何特点。
8.武术套路教学有哪几个要求。9.什么叫“尚武”,“崇德”。
10.在武术教学中,常用的练习方法有几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2.拳术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
3.长拳是指以拳,掌,勾为期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4.太极拳指以+,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5.刀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方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6.棍术是指以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要棍法,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7.对练指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实战演练形式。8.集体表演是指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集体演练。
9.散手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运动。
10.短兵指两人手持一种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二.选择题 1-5.DDCAD 6-10.BABDB
11-15.CDACA 16-20.BDDCC 21-25.CBCDB 26-30.DCACD
三.填空题
1.(技击动作套路格斗)2.(生产劳动战争 3.(上海)4.(1989)5.(运动)6.(武举制)7.(军事训练)8.(搏斗套路)9.(套路)
10.(形神兼备适用)11.(磨练意志)12.(拳面)13.(两晋南北朝)14.(武舞)15.(1987)16.(搏斗运动)17.(散打)18.(刚柔虚实)19.(规则实战)20.(长拳)21.(太极拳)22.(基本拳法)23.(刀术)24.(徒手对练)25.(动物搏斗)四.判断 1.对
2.将“本动作”改为“下一动” 称“ 3.将”抽查“改为”测验“
4.将”含胸,圆背“改为”挺胸,立(塌)腰“ 5.对
6.将”托“改为”提“ 7.对 8.对 9.将”意识“改为”精神“ 10.将”十二型“改为”八法“ 11.将”眼神“改为”意识“ 12.对
13.将”崇德“改为”尚武“ 14.将”政治“改为”尚武崇德“ 15.对
16.将”基本功“改为”基本技法“ 17.将”形象化“改为”术语化“ 18.对
19.将”稍快些“改为”稍慢些)20.将“分组”改为“集体” 21.对 22.对 23.对
24.将“第一”改为“第二” 25.将“上肢”和“下肢”互换
五.简答题
1.(按运动的形式可将武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三大类)2.(武具有攻防技击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内容丰富,有广泛的适应性等特)3.(武术的本质特性是其攻防技击性)
4.(武术具有强身健体;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培养道德情操;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等作用)5.(长拳练习的基本技术要求及其带规律性的运动方法)
6.(太极拳有心静体松,柔缓圆活,动作与呼吸,意念相配合等特点)7.(在武术教学中,常采用的练习方法有:模仿练习,重复练习,默想练习)
8.(1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2优先传授难度动作或复杂动作;3围绕重点动作分节施教;4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
9.(尚武“指倡导与参与武术锻炼,以求强身健体,自强不息,培养面对现实的竞争意识;”崇德"指推崇道德修养,诚信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
10.(1是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2是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3是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4是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