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篮球教案空切
第一部分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慢跑四圈,慢走一圈 3.做热身操,活动关节 4.球性训练,熟悉球性 第二部分
1.空切:学生分成AB两组,A组持球在弧顶,B组在右侧45度,先做无防守。B组同学先向右侧做假动作,然后突然向左移动,再向篮下切入并示意向A组要球。接到A组同学的接球完成三步上篮。下面加上防守队员练习,方法如上。2.教学比赛 第三部分 1.课后拉伸 2.课堂小结 3.加油下课 4.整理器材
第二篇:《篮球——传切配合》案例分析
《篮球——传切配合》案 例 分 析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以“健康第一”、“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为依据,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身体、心理、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用篮球战术中的基础配合之一—传切配合,也是体育新课程中所提出的球类项目之一,由于篮球课仍然是一种传统球类项目,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学生的模仿和接受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即使的讲解和示范也是必须的,但要做到精讲多练,必要时给予启发和诱导;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和练习的时间和空间。由于战术配合在篮球教学中,在教学上和学生的掌握上都是比较难的,因此在本节课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将传切配合的图示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验。这样,在教和学上,学生能够更快的掌握此技术。并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课型设计: 第一部分:
1、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做一套结合篮球的搏击操;
2、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几节关节操;
第二部分:
1、教师讲清传切配合的练习种类以及练习要求;如何结合电脑中制好的幻灯片,进行练习,完全让小组长带领本组学生在电脑上进行观察、讲解、研究,分析、讨论。然后组织本组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决一些小组长不能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启发学生,充分理会传切配合的精髓,尽可
能达到预期目的;
3、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并解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经,对传切配合的练习方法尽可能创新,或增加难度进行
练习;
4、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电脑手段,分组观看NBA精彩集锦上实战中,NBA球员是怎样运用传切配合的;给学生一个直观的体验。
5、在第二部分末尾,每组学生要集中展示本组的最有创意、最有新意传切方法。
第三部分:
1、学生每人持一篮球,在教师的带领下做一组华尔兹舞蹈,来放松学生的身心;
2、学生进行评价本节课的完成情况;
3、教师评价本节课。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教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积极的参与,能较好的做到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符合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内容的掌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传切配合中的空切、横切和纵切配合。
第三篇:切蛋糕教案
活动主题:我们都是好朋友(第7周)
活动名称:切蛋糕
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和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能积极动手尝试,探索分蛋糕的多种方法。活动准备:
1.小熊、狐狸的图片,圆形的饼图片一张。2.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剪刀。活动过程:
1.故事《狐狸分饼》
故事: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他们得到了一块饼。可是只有一块饼,两只小熊怎么吃呢? 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点。哥儿俩正闹着呢,狐狸来了,她看见饼,眼珠骨碌碌一转,说:“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让大婶来帮你们分。”哥儿俩说:“好,好,咱们让狐狸大婶来分吧。”
(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片,吸引幼儿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狐狸在做什么吗?它是怎么做的呢?(在提问过程中如果幼儿不能回答出问题,幼师可再讲一遍故事)2.提问
师:如果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分呢? 小朋友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想一想。师:你会怎么分呢?哪个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
(在黑板上贴一个圆以及被二等分的半圆,告诉幼儿对折后如果完全重合在一起就是公平的)师:现在老师这边有很多的圆形蛋糕,我们的小朋友一起帮老师分一分,好吗?要分的一样大分的公平哦!(发圆形图片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幼师要仔细观察,并帮助不会的小朋友)3.操作
师:小黑和大黑觉得我们的小朋友真棒,都分得很公平。所以啊,他们想请你们帮他们分一分其他的蛋糕,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看一看这是什么形状?(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
师:等一会老师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蛋糕发给我们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分一分,要怎么分呢?(发纸)4.提问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分的是什么形状的蛋糕,你怎么分的?(根据幼儿回答将原图贴在黑板上以及分割后的图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域放置一些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图片以及剪刀,让幼儿自己动手分一分。
第四篇:切西瓜教案
《切西瓜》2个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拍,模仿西瓜被切开后瓜瓤出来的动作。
2、辅助下学习简单的游戏规则,辅助下背对背跑回原来的座位。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音乐、按摩球、手摇铃、西瓜一个
经验准备:大部分孩子都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在辅助下掌握简单的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动作模仿(热身环节)
播放音乐《合拢放开》,孩子模仿教师做动作,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上来 “小手准备,眼睛在哪里„„”
二、圆圈时间
1、教师与幼儿互相打招呼(1)播放音乐《围圈圈》
引导幼儿围圆圈坐好
(2)师生打招呼
“现在是圆圈时间,我们要打招呼” “小朋友们,上午好!”
2、幼儿之间相互打招呼
“点到名字的小朋友,请找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
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
三、听音乐做动作 《找朋友》《碰碰身体》
小朋友听音乐,和好朋友碰碰身体部位
四、游戏《切西瓜》
1、初步感受音乐,通过将西瓜推给对面的小朋友,相互传递西瓜;自己拍手,和自己打招呼,和右边的小朋友打招呼等形式来学习儿歌《切西瓜》。
2、教师示范游戏《切西瓜》游戏的规则 小手拉小手,变成一个大西瓜,教师来一边唱歌一边“切西瓜”,切到最后两个小朋友要做西瓜被切开后瓜瓤出来的动作,然后背对背跑一圈,跑回原来的座位坐下,跑得慢的小朋友就要当下一个切西瓜的人;其余小朋友要做加油的动作给两个小朋友加油。
3、教师辅助孩子玩游戏《切西瓜》
教师辅助孩子来完成,根据孩子的能力提供不同的辅助。
五、做按摩
播放《伊比呀呀》,两人一组,每组一个按摩球,轮流给对方做按摩
六、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孩子们的表现情况,和孩子们告别后,让孩子们排队离开教室。
第五篇:《篮球--传切配》观后感
《篮球--传切配》观后感
听了王老师的这节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本在我看来很难教学的一个教材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却让学生们学习得如此轻松、愉快!王老师的这堂课实际、实效、实在。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性和准确性较强。
本堂课教学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教学手段丰富,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学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与后面的教学相辅相成。课堂一开始先两人之间的传接球练习再到后面的4人交叉传接球,为后面的传切做铺垫。本课一大亮点就是教师自制的一个大篮筐,不但降低了高度而且增加了球框直径,这样不但降低了对学生的投篮要求,还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同心圆的形式进行学习,巧妙避免了学生练习中的碰撞。练习教学过程中穿插的素质练习安排得非常巧妙,充分利用了现场有限的教学条件,利用废弃的跳绳固定篮球进行交叉步练习,增加了学生的运动负荷,达到运动效果。教师基本功扎实,语言丰富,组织能力很强,能很好的组织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教师的考虑非常全面,小的细节处理得非常,素质练习的时候教师考虑到男女差异,女生做了7个俯卧撑就叫停了,后面的放松部分组织学生集合的时候一边放松腿部一边集合,处处体现了老师的细心。
东兴初级中学20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