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6、紫藤萝瀑布 课后研讨与练习答案
16、紫藤萝瀑布 宗璞 课后研讨与练习答案
一、课文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从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了什么,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和联想。与同学分享。
作者从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感受和联想:每个人有应该像紫藤花一样,以旺盛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二、紫藤萝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改变着“我”的心情。从课文中画出表现“我”心情的语句,说说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表现“我”心情的语句:
1.“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
前后变化:在看花瀑前,压在作者心上的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在看到这树茂盛的紫藤萝花后,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使我获得了 “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联想到紫藤萝花由衰而盛的遭遇,作者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动力,当“花瀑”在心上缓缓流过,改变了作者的心情。“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此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不觉加快了脚步”精神振作。
三、揣摩下列语句,体会课文写景的妙处。参考答案: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气势盛大。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像迸溅的水花”,比喻,承“瀑布”而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生命的活力和色彩艳丽。“挑逗”贬义褒用,拟人,极富动感、情趣,顽皮、活泼、可爱的形象。
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就像蓄势待发的帆船一样,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比作笑容,拟人化,更显得美好可爱,写出了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活力无限,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两个比喻,透漏出我已受到花的感染和鼓舞。
4.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运用通感的修辞,物我交融,花香本是嗅觉,作者赋予它颜色,增加可视性,“笼罩”写出了紫藤萝香气的柔美、温馨。表现了作者对藤萝花的由衷的喜爱之情。
把嗅觉形象用视觉形象表现出来,把人带入一种新的境地。更加形象地描绘了紫藤花香气淡雅,使人陶醉。
同时“梦幻”一词也似乎在表明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怀疑和不确定,由此过渡到对家门前那树紫藤萝遭遇的回忆。
补充说明:通感: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为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嗅觉转化为视觉,让飘逸的花味变得有色有香,仿佛花香就弥漫在眼前,让人沉醉,自然便有“梦幻一般地笼罩全身”的感觉.通感手法,把无形的香味变成有形的颜色,具体表现花香带给作者的飘渺轻柔的感受。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四、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比如“荷花”象征清白、象征洁身自好的君子,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喻义高洁,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落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破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松树”代表坚贞,汉末诗人刘祯《赠从弟 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你还知道哪些?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说说它们的象征意义,与同学交流。
牡丹——象征富贵(牡丹又名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梅花---象征坚韧自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还象征花中名士。(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集高洁、秀雅、刚强不屈于一身,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毛泽东主席的著名的《卜算子•咏梅》,既赞颂了“梅花欢喜漫天雪”那傲然挺拔的铁骨,又推崇梅花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高尚风格。“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 “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今天,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不畏艰难,刻苦学习!)
竹——象征气节。(《三国演义》:“玉可碎不该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比喻人的气节,大意可理解为:玉可以被摔碎,但不能改变它洁白的本质;竹可以被焚烧掉但不能毁掉它的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宋代诗人徐庭筠的《咏竹》:“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
桃李代表门生(桃李满天下)。万年青—友谊长存 并蒂莲—夫妻恩爱
百合象征神圣纯洁、团结友好 茶花—战斗英雄 椿萱—父母健康 桂花—高尚不俗 红豆—相思 红枫—革命热诚 黄月季—胜利 吉祥草—鸿运祥瑞 康乃馨--象征母爱 桑梓—代表故乡 石榴—子孙繁昌 寿星草—延年益寿 铁树—庄严
向日葵---象征朝气阳光 杨柳枝——依依不舍 银杏——古老文明
郁金香---象征幸福胜利 芝兰——正气清远 紫荆——兄弟和睦 橄榄枝—和平
第二篇:《紫藤萝瀑布》课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课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课后反思
优点:
1、一流的板书。自己的书法还算不错,务必发扬光大,做成自己的亮点。
2、语言表达精炼准确,富有激情,有感染力,有煽动力。这也是了不起的优点。教初中生,这很重要。
3、具有教材处理的一些先进理念,比如扣住关键词“盛”剖析文本;引导学生点评批注精彩文字;重视朗读指导;自己的朗读能力也不错„„
反思:
1、需要深入思考抒情散文的内容选择问题。自己课整体感觉内容还比较稀薄,“课堂干货”不够。比较“飘”。
可以进一步思考:《紫藤萝瀑布》这种抒情散文,文本特质之特质是文章本身思想内蕴并不复杂深刻,不需要在主题理解上花费太多精力。它的特点是文质兼美,语言表达非常精巧,集中体现了宗璞抒情散文的特点。它是典型的“这一篇”。所以,讲这种文章,切忌把重点放在生硬地解读主题上,而是应该着力研究宗璞是如何成就了“这一篇”。她在字词句段篇章上是如何下功夫的。
教语文,从“教主题”转变到“教语用”,是很大的一个转型。非常必要。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自己也许会在解读文本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获得新的抓手,新的视角。
2、思考抒情散文的教法问题。美文要美教,表达精美的文字需要精美地教。自己现在教得还比较粗蛮。
一是这样的文本,基本上可以定位为诵读型文本,朗读,应该是贯穿全课的,最核心的一种教法。用朗读来划分课堂板块,以朗读来推动课堂步伐,用朗读来营造课堂气氛,以朗读来促成主题理解„„自己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远远不够。碎问碎析还是太多。对于精美的抒情散文,分析繁琐了,美感就没有了。这篇课文,多读多背,现场背诵,最实在,学生收获最大。不要迷恋分析。很多好文字,分析过了,美感就消失了。
另外,在提问技巧上,自己也可以稍微进一步。所谓美问,就是问得曲,问得巧,问得隐,无问胜有问。《紫藤萝瀑布》这样的美文,少问,多美读,效果是一定比碎析好的。自己在“问”上,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
以后的自己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思考。我相信思考多了,历练多了,智慧也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增长。
改进:
在今后的每一节课中,应格外注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一定要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在一些教学细节上也要格外注意,如教学语言的生动化与多样化的规范、板书的设计的新颖性等等。最后,教学激情还应加强。设计再好的课,教师的状态不佳,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还要调整自身状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节课,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加精彩。
第三篇:紫藤萝瀑布课后题
导语:同学们学习了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一定有所感悟了,有必要做做练习了,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紫藤萝瀑布课后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紫藤萝瀑布课后题
一、朗读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本题除练习朗读外,意在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哲理。本题提倡个性化阅读,各人的经历见闻不同,对这句话的体会也可以有深有浅,有自己的侧重点。
二、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答好这些题目不很容易,应该让学生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例如,句1写藤萝花之盛,要想像瀑布的形象,想想它的气势和光彩,体会这样写景的妙处。
本题答案参考:1、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三、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
本题要求搜集,简便的办法是各就所知交流一下,你一个,我一个,大家说,做好记录,然后整理,这也可以说是搜集。要找书搜集,就要告诉学生哪些书有这样的材料。
第四篇:《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1
《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1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bˆng)溅
伶(d‟ng)
(zh„n)开
盘(qi’)
忍(j”n)不禁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春红已谢:
⑵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忍俊不禁:
⑶花朵„„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察颜观色:
3.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文章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⑴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⑵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 8
7.文章题目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文题写出了紫藤萝的什么特点?
8.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9.在《紫藤萝瀑布》中写道: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作者赞美藤萝顽强的,并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文章动作的是
的写法。
10.有人评论说《紫藤萝瀑布》既是一幅精致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这两方面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作简要回答。
11.下列句子横线上该填的词语顺序最合理应是。
世界屋脊上的,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⑴晶莹的湖泊 ⑵大漠 ⑶奔腾的江河 ⑷雪岭 ⑸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⑹草原 ⑺冰峰 12.“第一”有很多雅称,选出下面句子用词不够得体的一项()A. 《红高粱》这部影片由著名演员巩利领衔主演。B.他学习很勤奋,期末考试摘取了桂冠。C .在技术能手的比赛中,他独占鳌头:
D .我们班各项工作都很出色,期末评比中名列榜首。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⑴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⑵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 8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⑶“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⑷“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⑸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3.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
的角度,由
及
,由
到
,写出了花的“盛”。
14.“只见一片辉煌的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写出了紫藤萝花的什么?
15.“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一句,写得非常细致,颜色为什么会“上浅下深”?“花苞”指什么?
16.画线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17.文中写花繁多茂盛的句子还有哪些?
18.文中画浪线的两个比喻句好在哪里?
19.“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表现了“我”对如此美丽的紫藤萝的 之情。
(二)⑴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时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⑵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3 / 8
东一穗西一串令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⑶过了之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⑷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⑸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20.划线句子如何理解,谈谈你的认识。
21.“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22.“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
。23.文中哪句话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作者陶醉于花的芬芳的句子是哪一句?
24.第一段中加点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
25.文中有一句话点出“一大株紫藤萝”的命运是特别年代造成的,这句话是。
26.“过了之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的含义是什么?
27.联系下文,回答:“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28.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
/ 8
29.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三)启迪生命的梅
⑴大雪初霁,天地茫茫。
⑵如月光普照大地,如白云铺洒人间。
⑶踏着雪,我缓缓而来。我已闻到那幽幽的香。是你吗,雾中的仙子,雪中的皇后?是你吗,潜雪傲霜的梅?
⑷是的,一定是你。虽然,如雪般洁白的你,可以骗过我的眼睛,然而,胜过雪的那一段香,我又怎会感觉不到?淡雅清新的幽香飘然而来,使我恍若越脱尘世,如入圣地。正如林妹妹说的那样“沁梅香可嚼”,我忍不住细细品味着。
⑸近了,近了,是的,我已看见你。疏缀枝头,粉妆玉琢。褐色梅枝清峻古健,欹长的枝条上弥漫着连绵的“白云”。或含蓄,或冷傲,或温静,或清高;袅娜亭亭,纷吐幽香;含情脉脉,欲诉还羞,但无妖冶之姿、轻佻之态。
⑹在众芳摇落之时,惟有你独绚丽,占尽这满山风情。在百花之中,你和水仙一样飘逸,和玫瑰一样圣洁,无芙蓉之娇嫩,无牡丹之庸俗。哦,你是天宫之花,惟有在瑶池方得一见,却又为何偷下仙宫,来到人间?是为了与这集日月精华于一身的白雪为伴吗?
⑺雪后的你,不畏严寒,愈发怒放,绽出片片白玉,犹如在向严冬挑战。微风轻拂过,吹落片片花瓣。你,严寒中的梅,纵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将自己的报春之歌高唱。来时那样无瑕,去时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染一丝尘俗。
⑻每次雪后,我总会来看一看你——寒梅。因为,你一直给我以生命的启迪:生命之花与其娇艳而受玷污,不如清白而自爱;与其哗众取宠,不如实事求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
⑼我等待着下一次飘雪,我将再一次欣赏你雪后的风采,接受你无言的启迪。30.解释加点的字:
初霁()
无瑕()
众芳()
玷()污 31.试各用一字概括四至七段写梅的四个方面: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 8
32.若将全文划分为两个层次,应当如何划分?简述理由。
33.写出文中描写梅的四个句子。
34.任写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
35.文中写“雪”与“梅”的关系是什么?
36.第三段第一句中的“你”指
。37.试说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至少说两点):
(四)老 树
你站着,你就这么站着,你就这么孤零零地站着,站在荒漠无边的旷野里。
那一片片飘舞着你生命旗帜的树叶呢?那小憩你的枝头又远走高飞的小鸟呢?那从远方匆匆赶来读你满脸深刻皱纹的风风雨雨呢?
几度悲欢离合,一切都已远去,只有你无言地伫立着,撑起一片清淡高远的天空。
从你日渐稀疏的枝叶,我知道你衰老了。
不是么,你那遒劲的根须裸露在地面上,是丧失竭力扎向泥土深处的欲望么?而在你嶙峋的脊背里除了浓缩多少人都无法经历的年轮外,不也留下风雨剥蚀的伤疤,不也刻下岁月沧桑的印记么?!现在,我就静静地坐在你的根上,让苍茫的落照和无边的旷野作为背景,细细感知你的生命之轻,感知你的生命之重!
黄昏来了,冬季也已临近。
在黄昏的风里,我低吟起一句名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吟着唱着,我思想的汁液顺着你的根须仿佛就要抵达冬的深处,我知道,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你刻满皱纹的脸上定会绽出几星嫩绿的笑颜!
38.文章第一自然段连用了“站着(在)”,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什么?
/ 8
39.文章第五段划线处“生命之轻”、“生命之重”中的“轻”、“ 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①“轻”的含义是。
②“重”的含义是。
40.作者在最后一段中不直接写“当春天来临时”,而写成“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三项是()A.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老树的寂寞和顽强。
B.“黄昏来了,冬季也已临近”,渲染了一种悲凉、萧条的气氛。
C.作者引用雪莱的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D.作者对老树表现了无限的伤感和同情。
E.文章大量使用问句,作用主要是把读者引进营造的氛围中去。F.“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与本文的旨趣最为接近。
答案
1.略 2.略 3.C 4.B 5.这句话既写动作,又写心情,惊讶中带着震撼。是什么
/ 8
让“我”竟至如此?突如其来,造成悬念。6.⑴把“香气”写成“浅紫色的”,是味觉与视觉的相通,更突出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与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所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⑵紫藤萝的紫色和芳香使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活力与永恒,促使她振奋精神,阔步向前。7.比喻;写出了紫藤萝繁多的特点 8.本文作者在经历了巨大的焦虑和悲痛之后,在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惆怅之中,受到一株紫藤萝的震撼与启迪,对瀑布般盛开的紫藤萝发出由衷的赞叹,并由此而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获得鼓舞和力量表达出奋勇向前的思想感情。9.宗璞;生命力;借物抒情 10.说它是一幅画,在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描绘,把握紫藤萝的大致轮廓,整体印象,可以领略花的色泽、神采的香气;说它是一首歌,是因为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过去,并把它与美好的眼前联系在一起,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并珍视眼前的生命。(意思相近也可)11.⑺⑷⑵⑹⑶⑴⑸ 12.B(成绩好用排列第一,取得荣誉才说摘取桂冠。)13.视觉;远;近;面;点 14.既写出了花的色彩,又写出了花的茂密 15.上面的盛开故色浅,下面的含苞欲放故色深。未开的花朵 16.拟人;旺盛繁多 17.略 18.它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盛开的紫藤萝花饱满的生机 19.喜爱 20.作者从紫藤萝身上看到了生命的顽强。21.作者睹物释怀,他看到蓬勃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从而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22.指失去小弟的悲伤。23.我只是伫立凝望,„„生死谜、手足情的。24.紫藤萝在我心头缓缓流过;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 25.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26.通过花的复开暗示了时代的变化 27.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 28.写这紫藤萝也曾遭遇不幸,为后面点题作铺垫 29.作者通过看花,感觉到花多年后重新开放的生命的喜悦,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表示抓紧时间,珍惜生命 30.雨后或雪后转晴;玉上的斑点;花草;使有污点 31.香、态、质、力 32.前七段为一层:对梅的描绘与赞美;后两段为一层:作者的抒情和议论。33.略 34.略 35.以雪衬梅,即以雪白衬梅洁,以雪寒衬梅香。36.梅 37.使用第二人称直接对梅进行呼告;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呼告等修辞;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描写与抒情集于一体,表达精美、精妙等。38.突出老树所处的环境和不屈的精神。39.①“轻”的含义是老树已衰老。②“重”的含义是它有顽强的精神。(意思接近即可)40.与杨柳、杏花形成对照,表明老树有顽强的生命力。41.BDF
/ 8
第五篇:紫藤萝瀑布阅读题答案
紫藤萝瀑布阅读题答案
⑴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⑵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⑶“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⑷“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⑸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3.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的角度,由及,由到,写出了花的“盛”。
14.“只见一片辉煌的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写出了紫藤萝花的什么?
15.“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一句,写得非常细致,颜色为什么会“上浅下深”?“花苞”指什么?
16.画线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
17.文中写花繁多茂盛的句子还有哪些?
18.文中画浪线的两个比喻句好在哪里?
19.“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表现了“我”对如此美丽的紫藤萝的之情。
(二)⑴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时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⑵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令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⑶过了之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⑷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⑸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20.划线句子如何理解,谈谈你的认识。
21.“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22.“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
23.文中哪句话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作者陶醉于花的芬芳的句子是哪一句?
24.第一段中加点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
25.文中有一句话点出“一大株紫藤萝”的命运是特别年代造成的,这句话
是。
26.“过了之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的含义是什么?
27.联系下文,回答:“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28.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
29.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答案:
13.视觉;远;近;面;点 14.既写出了花的色彩,又写出了花的茂密 15.上面的盛开故色浅,下面的含苞欲放故色深。未开的花朵 16.拟人;旺盛繁多 17.略 18.它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盛开的紫藤萝花饱满的生机 19.喜爱 20.作者从紫藤萝身上看到了生命的顽强。21.作者睹物释怀,他看到蓬勃
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从而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22.指失去小弟的悲伤。23.我只是伫立凝望,……生死谜、手足情的。24.紫藤萝在我心头缓缓流过;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 25.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26.通过花的复开暗示了时代的变化
27.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 28.写这紫藤萝也曾遭遇不幸,为后面点题作铺垫 29.作者通过看花,感觉到花多年后重新开放的生命的喜悦,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表示抓紧时间,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