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消费呈现出四大特点

时间:2019-05-12 00:5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家庭消费呈现出四大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家庭消费呈现出四大特点》。

第一篇:农村家庭消费呈现出四大特点

农村家庭消费呈现出四大特点

刘志法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为此,通过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农村地区,深入村屯,走访近百户村民,发现目前农村家庭消费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食品衣着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通过调查发现,食品衣着消费户均达到6700元,占总消费支出的41%。目前,农村人口经常外出吃饭的比例超过40%,穿自家做衣服的已经很少了,衣着的商品化程度也越来越来高了。但是,农村家庭食品衣着的消费层次较低,外出吃饭主要集中在小吃铺、小饭店,及一些大众餐馆,上中高档饭店的较少;购买衣服一般都在农村集贸市场或一般服装店,购买品牌服装的少。

二是医疗、教育、交通等一些保障性消费比例仍然偏高。通过调查发现,医疗、教育占农村家庭消费近30%。医疗消费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差别不大,户均达到2100元,而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这几年有所上升,占一般家庭总消费支出的15%,这反映了大多数农村家庭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现在为了改变农村办学条件,都实行集中办学,相对偏远农村地区家庭的孩子出外上学,吃住在外边,消费支出增加。近年来,政府在开展新农合、减免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公共服务力度,这对于减轻农村家庭消费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人情消费比例达到8%,居高不下。农村地区更加注重人情往来,人情消费逐年提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有的人家甚至奶牛下牛犊都要摆宴席,收礼金,这些都加重了农村家庭消费负担。相反,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家庭的文化娱乐消费仅占1%,支出较少,水平较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移风易俗,转变社会风气,减少人情开支。四是新兴耐用消费品成了消费热点。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彩电、固定电话、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据调查,上述这些耐用消费品农村地区每百户家庭的消费比例已经达到了90%以上,随之,家用电脑、汽车、手机等新兴耐用消费品则成了农村家庭的消费热点。目前,在阿荣旗农村地区每百户拥有电脑不足3%,手机虽然达到了95%,但是相对城市295%的比例,其保有量还有很大的空间。音河乡和平村在过春节时,就购入电脑20多台,查巴奇乡民族村2008年全村购进家庭小汽车达到40多辆,这些都反映了农村家庭购买新兴耐用消费品的意愿较高。消费层次提高,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开阔农民视野、拉动内需都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计生局

第二篇:农村家庭消费情况调查

课程:民族学通论

专业:04社会学

姓名:王鸿鹄

学号:041002

4《农村家庭消费情况调查》提纲

一、研究背景

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近年来,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农村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是,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也面临许多难点:城乡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农民消费意愿逐步走低,农村商业设施运营效率较低以及农村消费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等。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人口分布差异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新的政策导向、城市总体规划和财政支出倾向为农村消费市场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七成以上。但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却逐年下降,目前只有30%左右。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农村居民消费上,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缓慢、地区之间的生活消费差距不断扩大。近5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只增加了40元左右,年均生活消费支出实际上只增加了3%。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全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低速增长,结果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水平提高缓慢,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和拓宽乏力,并成为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农民人口相当于欧洲的5倍,国外不少实业家都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中国,其原因就在于盯住了中国这个巨大潜在的农村市场。这就意味着,靠3 亿城镇人口的消费需求升级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将会愈来愈难。若9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一旦升级,它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实谓不可估量。所以,如何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人口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努力使广大农村的消费市场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源之一,确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据中国的有关专家分析,目前农村消费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虽然收入连年增长,但农村居民家庭富裕程度并不理想。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365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目前农村家电普及率与城市相比要落后10年,如彩电的普及率只有城市的一半,电脑更少。但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里没有电视,不是农民买不起,而是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如有的地方电压不稳,或是电视信号不好,要么是电价偏高。再如洗衣机,很多农民没买的主要原因是自来水问题,在农村约有60%的地方还没通上自来水。

三是消费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市场监管和整治力度的加大,商品市场秩序有所改善,但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市场,掺杂使假花样翻新,假冒伪劣仍很严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据商务部去年对全国1万户农民进行的问卷调查,75%农民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还不大,在农村更是如此,极大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城镇。在农村,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已是普遍现象。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即期消费支出。

而对于我个人的来说,我自己就是来自农村,也很想了解农村的发展和状况。近年来,在我的家乡,农民们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好起来了,生活消费也在渐渐地得到了改善。在我的印象中,老一辈的乡亲农民,他们生活很清苦,整日的劳动换得自给自足就可以,他们也很满足。每天能够吃饱,养活家人就是他们的目标了,家庭消费的很少。近些年来,我们农村很多人都走出农村狭小的空间,出外打工、自谋出路、养殖耕种其他经济产物的等出现了不少。生活得到了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变了,人们家里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好。摩托车、电视等一般的家庭设施都有了,有些更是有了空调、洗衣机等一些高档的设备。但是,他们的消费观念还是没有得到更好的提高。我就想借回家的这个机会,在家乡做一次小的家庭消费的调查。让我了解一下在我们那的人们,消费到底是怎样的,人们的观念如何,也可以同时了解一些当今农村的消费情况和农村的消费市场发展情况。

三、研究方案及设计

根据此次调查的要求,我决定将在我的家乡及附近几个农村进行调查。我准备在几个农村进行选取调查样本,主要是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最后进行资料的总结分析和处理。

1、调查地点的选择

此次调查主要是选取我的家乡及附近的几个农村,共5个村。

2、调查对象的选择

选取大约200个家庭进行调查。根据各个村人数的多少,分配人数的比例以确定个村人数的总数,然后用简单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一些简单访谈。

3、资料分析

最后是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所有的问卷得到回收后,进行资料的取舍和总结,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对资料进行最后的处理,并得出结论。

四、工作计划

整个调查过程计划用两到三个月进行,分四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查阅一些有关的资料河文献,初步拟定调查计划。然后设计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问卷。

第二阶段 调查阶段:根据方案抽取调查的对象,奔赴个村进行问卷调查和一些访谈,收集调查资料。

第三阶段 分析阶段:对资料审核和复查,对问卷汇总与录入,对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和整理。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评价调查资料的质量,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最后的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及论文。

五、经费预算

调查过程主要的经费主要是在资料的收集和问卷打印,以及调查过程中的交通费用等,另外还准备在调查时,赠送一些小的礼品给予回报。

初步将预算的经费定为400元左右,如果遇到一些计划前未考虑到的特殊情况,经费可能有所更改。

附:

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__职业:__

(2)你家有几口人:__

(3)你家每月的消费大概是多少:____ 元(人民币)

(4)你家每月的收入总共有多少:____ 元

(5)你家现有哪些物品:______(多选)

①自行车 ②摩托车 ③煤气灶 ④洗衣机 ⑤电扇

⑥电话 ⑦手机 ⑧电冰箱 ⑨电视 ⑩空调

(6)日常生活家庭用具的费用大概占家庭总消费的比例是:____

A 20%以下B 20%-40%

C 40%-60%D 60%以上

(7)你买东西时主要会考虑的是:____

A 价格是否便宜B 质量是否很好

C 综合考虑价格和质量,选中间价位D是否是名牌,上档次

(8)你出门通常买的东西主要是:____

A 家用品B 食品类

C 服装D 其他____

(9)你多久会去帮家人或是自己买一次衣服:____

A 一两个星期左右B 一两个月左右

C 半年左右D 一年或是更长

(10)你家每年用在医疗方面的费用大概是:____

A 500元以下B 500-1500元

C 1500-2500D 2500以上

(11)子女的花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是(包括学费):____

A 20%以下B 20%-40%

C 40%-60%D 60%以上

(12)你通常会为子女买哪方面的东西:____

A 服装B 营养品之类

C 学习用品D 其他____

(13)你家每月的电费是多少: ____元

(14)你家每月的电话(含手机)费用是:____元

(15)你们全家外出游玩的几率是:____

A 基本上不去B 一年有一两次左右

C 一两个月一次D 每周至少去一次

(16)如果让你们全家外出去旅游,你会选择多大的消费:____

A 500元以下B 500-1000元

C 1000-1500元D 1500元以上

(17)如果你有了一大笔钱,你打算怎么去用它:____

A 储存在银行里B 买房、买车、旅游等

C 投资事业D 其他________

(18)你最理想的生活是怎样的:____

A 有吃有住就行B 有很多钱花,吃好的,穿好的C 有好车好房D 其他________

(19)你认为住豪华别墅是一种太过奢侈的生活吗?__

是/否

(20)在特别的节日或日子(如春节、结婚等)时,大笔花钱消费,你认为这合理吗?__

是/否

第三篇:对联的四大特点

对联的四大特点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臵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

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 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

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

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

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

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

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我们把对联的特点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

上下联句须相同,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一吟三叹韵无穷。

第四篇: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呈现出三种状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调 研 报 告

系 别: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

关于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的实践报告

一、实践主题:

《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的调查》

二、实践目的:

通过实践来了解我国目前的城乡家庭变化情况,变化形式,所呈现的状况等。

三、实践形式: asd

1.上网查询资料。

2.去单位下乡地调查。

3.在实习单位查询整理资料。

四、实践时间:

2012年8月15日到2012年8月30日

五、实践地址:

甘泉县计生局

六、实践人:

熊世洲

八、实践体会与结论:

通过这次实践调查使我对中国家庭结构变动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当代家庭的结构简化和规模缩小使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方式发生改变规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家庭结构的变化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九、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呈现出三种状态:1.相对稳定的家庭类型。三代直系家庭是其代表;城镇三代直系家庭的维系得益于家庭内部管理的松弛,在农村则与独子比例增大有关。2.明显上升的家庭类型。夫妇核心家庭提高幅度显著,实行2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这一家庭类型的主要推动力量;隔代直系家庭增长率最高,它既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现象,又是社会发展具有缺陷的反映;单人家庭也有增长,青年人晚婚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丧偶比重提高是主要影响因素。3.以下降为表现形式的家庭类型。缺损核心家庭明显减少,标准核心家庭有所下降。后者的降低主要是夫妇核心家庭上升所致,或谓核心家庭内部不同类型调整的结果。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结构总体上将持续这种状态,一些家庭类型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动。

一、简单说明

家庭结构分析为不少学者所关注,但其研究尚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相关数据获取不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家庭结构总体状况的了解。以往一些学者有的通过具体调查一个或几个村落、社区的家庭类型,进而对区域等大范围的家庭结构状况加以把握「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1991年;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有的则以个案汇总分析来间接认识历史时期的家庭结构「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这些研究提供了观察中国家庭结构变动的重要视角,但整体性分析仍受到限制。

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数据并可借此较为直接地认识全国性家庭结构的状况?就目前而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是最主要的资料途径。曾毅等学者曾对1982年第三次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库做过调查,其数据足以使我们掌握绝大多数家庭的类型或结构。他们的分析主要着眼于家庭代际,但其研究对了解当时的家庭结构状态亦有很大帮助。

与前几次普查相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户主之下家庭成员的分类相对全面,计有户主配偶、子女、父母、岳父母或公婆等八类。这些关系类型代表了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的基本关系。它为识别和分析当代家庭结构状态创造了条件。

二、我们将家庭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一)核心家庭。指夫妇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可进一步分为:1.夫妇核心家庭,指只有夫妻二人组成的家庭。若从与户主关系的角度表述,指户主与其配偶组成的家庭。2.一般核心家庭,或称标准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和其子女组成的家庭,或称户主与配偶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另外一种关系形式也属标准核心家庭,即未婚子女为户主,与其父母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因为它是核心家庭的完整形式,亦为最普遍的核心家庭。3.缺损核心家庭,或称单亲家庭,指夫妇一方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或称户主与子女组成的家庭。同样,未婚户主与父母一方组成的家庭也是残缺核心家庭。4.扩大核心家庭,指夫妇及子女之外加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或称户主与配偶、子女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二)直系家庭。可细分为:1.二代直系家庭,指夫妇同一个已婚儿子及儿媳组成的家庭,或称户主夫妇同儿子儿媳组成的家庭。2.三代直系家庭,指夫妇同一个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组成的家庭。从与户主关系上看,户主夫妇与父母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也是直系家庭。3.四代直系家庭可有多种表达。从普查数据的户主关系上看,户主夫妇与父母、儿子儿媳及孙子女组成的家庭是四代直系家庭;户主夫妇与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也是四代直系家庭。4.隔代直系家庭。从形式上看,三代以上直系家庭缺中间一代可称为隔代直系家庭。从户主关系角度看可表述为户主或户主夫妇同孙子女组成的家庭以及户主同祖父母或祖父母一方组成的家庭。以上所述为三代隔代家庭。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四代隔代家庭。

(三)复合家庭。复合家庭是指父母和两个及以上已婚儿子及其孙子女组成的家庭。在此将其分为两类:1.三代复合家庭,主要是父母、儿子儿媳和孙子女组成的家庭。2.二代复合家庭,是指父母和儿子儿媳或两个以上已婚兄弟和其子侄组成的家庭。

(四)单人家庭。只有户主一人独立生活所形成的家庭。

(五)残缺家庭。可分为两类:1.没有父母只有两个以上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2.兄弟姐妹之外再加上其他有血缘、无血缘关系成员组成的家庭。

(六)其他。指户主与其他关系不明确成员组成的家庭。这其中有的彼此之间关系可能很密切,如叔侄关系等。但因无从判定,只好将其列入其他类中。

以上分类是建立在不同代际家庭成员血缘和婚姻关系明确的基础之上。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家庭的成员关系比较简单,所构成的是不同形式的核心家庭。稍微复杂的是夫妇和一个已婚儿女(包括儿媳或女婿)及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构成的直系家庭。

资料显示,随着社会向日益尊重个人选择的方向发展,人们的家庭观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家庭的生产职能和赡养职能的日 趋社会化,家庭生育职能的进一步弱化,社会流动的扩大和社会交往的拓宽,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对家庭有强烈的依赖感,动摇了家庭原有的地位和作用。在婚恋观念方面,由于性观念的更为开放和对家庭责任的逃避,以婚姻为纽带的家庭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对婚姻的要求提高,一方面追求高质量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另一方面爱情的坚贞程度下降,爱情的更新速度加快,离婚率上升,离婚指数以每年35%的速度增加,造成了许多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

另外,隔代家庭增多。许多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为了经济的利益外出工作和谋生,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的流动人口逐年递增,一些父母暂时中断了做父母的义务,把孩子托付给祖辈,加以中国的老年人由于传统和心理上的原因,十分愿意和需要与第三代在一起生活,促成了一些家庭把子女送到老人家 中抚养和生活。

第五篇:家庭消费调查

家庭消费调查

消费这个话题是谁也无法避免的,尤其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庭。今年寒假我就对这个做了点小调查。

有收缩迹象 住房开支是最坚挺

日前,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进行一项女性消费行为调查,结果与人们的日常经验一致:中国家庭中的财政大权更多地由女性掌握,超过6成已婚女性称家庭成员中从她们手中花出去的钱最多。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近6成女性表示有压缩开支的计划,服装箱包、外出就餐和珠宝首饰成为她们首选压缩的三类消费项目,而住房成本则成为中国家庭最不想压缩的消费项目。

本次调查为网络调查,参与调查者以女性为主,包括部分男性。

家庭消费女人拿主意

本次调查显示,24.9%的女性骄傲地宣称自己在家中挣钱最多,同时,15.1%的男性承认妻子在家中挣钱比自己多。

虽然在多数中国家庭中女性还不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但她们在消费方面拥有很大的发言权。63.9%的已婚女性坦言平均每个月从她们手中花出去的钱最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006年9月发表的《中国女性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也显示:78%已婚女性为家庭日常开销和购买衣物作出决定;在购买大额商品,如房子、汽车、奢侈品时,23%的已婚女性表示她们能作出独立购买决定,其余的77%女性虽然会与配偶商量后作出决定,但她们的个人好恶会对最终决定产生重大影响。

在消费的过程中,女性带有很强的感性消费特质,“打折”和“情绪”对女性的消费影响明显高于男性:28.9%的女性承认自己碰到促销活动就容易消费;27.3%的女性承认情绪会影响自己的消费行为,分别高于男性9.7和6.8个百分点。男性的消费则更多由钱袋鼓瘪而定,46.7%的男性在刚发工资或奖金的情况下最容易去消费。

宁可吃得差,不想住得差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信心指数跌至2004年以来最低点。本次调查中,14.8%的女性担心自己未来一年里会被裁员。

女性的开销也随之进行调整,56.7%的女性有压缩家庭开支的计划,在有此打算的女性中,近9成人选择从自己开始。有较大弹性的消费项目成为人们削减开支的首选,其中,女性更倾向于削减服装箱包、外出就餐以及珠宝首饰方面的开支。在打算压缩家庭开支的女性中,分别有56.2%、54.5%和47.6%的人选择了这3项。

对于男性而言,压缩消费则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和休闲娱乐两项,分别有59.4%和52.8%的男性选择了这两项。

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显示住房开支都是他们最不想压缩的消费项目,选择可能压缩住房成本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只有7.1%和4.4%,看来某地产大鳄称住房消费为刚性需求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最近楼市的“小阳春”也不难理解了。

结语:其实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家庭消费虽小,但是还是对一和国家整体的宏观经济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消费这个问题其实从事实角度来说,是一种价值规律的体现,促使了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并且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资源的优胜劣汰。

你 自己再造一点、、开头结尾都是我自己写的。

下载农村家庭消费呈现出四大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家庭消费呈现出四大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餐饮行业现状 餐饮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2010年餐饮行业现状 餐饮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摘要] 2010年对餐饮业来说,是值得思考和分析的一年,我们从中总结2010年餐饮行业现状以及餐饮行业发展呈现出的特点。2010年的餐饮......

    护士长岗位的竞聘答辩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护士长岗位的竞聘答辩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竞聘答辩会竞争激烈;2、竞聘人员的个人素质及水平普遍较高,现场发挥较为出色;3、竞聘答辩题改革创新。护士长职位竞聘答辩中,面试者......

    消费电子产品四大发展趋势(精选5篇)

    淮安宇帆电子衡器有限公司 消费电子产品四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绿色技术成为消费电子产品创新的源泉之一 电子制造业的绿色工程最早始于生产制造和元器件的无铅化,后来欧盟提......

    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力调查

    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力调查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B1201 学号:122241 姓名:兰泽民 指导教师:赵亚萍日期2013年6月 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

    保健食品营销的四大特点

    保健食品营销的四大特点 保健食品产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其全球市场容量稳速上升。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和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保健食品因其稳定的利润率开始获......

    中小企业创新的四大特点

    中小企业创新的四大特点 中小企业最薄弱的环节是经营,最需要转变的是观念,最应当提高的是管理水平,而最差的能力则是创新。观念的落后、管理的落后、技术的落后是中小企业目前......

    网络新闻标题四大特点(精选5篇)

    网络编辑必知:网络新闻标题四大特点 网络新闻标题具备内容和导读的双向功能。需要网络编辑准确地提炼出新闻要点,制作出富含新闻要素的生动标题。网络新闻标题一般不使用多行......

    浅谈农村消费维权(★)

    近年来,很多在城里难以立足的假冒伪劣商品出现“上山下乡”趋势,正大量充斥农村市场,加之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农村消费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中国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