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运行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2 01:5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库运行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库运行管理制度》。

第一篇:水库运行管理制度

三岔河水库运行管理制度

一、水库运行管理目的: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保障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程。

二、工程运行管理对象:

水工建筑物、各类监测设施、标志、防汛设备、设施、生产、生活设施、城镇生活、建筑和工业用水。

三、工程检查与观测

检查观测是水库运行管理的两项基本任务,包括安全检查和工程观测。

3.1 检查与观测的一般要求

检查观测人员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项目、部位对工程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检查观测。各种相互联系的观测项目要配合进行。3.2 观测要求

要保证观测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准确性。对每次检查与观测的现场记录、测值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如有突变现象,问题严重,要及时请示报告。

3.3安全检查分为: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三种。3.3.1经常性检查

巡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巡视时间、线路、内容、顺序和要求对水库进行日常巡视检查。每月进行一次日常巡视检查。在汛期高水位时,应增加为每星期一次。对建筑物各部位进行经常性检查观测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结果填入表一。

3.3.2定期检查:每年的汛前汛后、用水期前后、冰冻较严重地区的冰冻期和冰融期,对建筑物各部位应进行全面专门的检查。每年检查两次。检查结果填入表一。

3.3.3特别检查: 当遇到特别情况(如暴雨、大洪水、有感地震、强风暴、库水位骤升骤降或持续高水位等)、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者出现其他危险迹象时,由管理单位负责人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其结果填入表二。3.4经常检查必须遵循以下操作程序和检查内容:

3.4.1主坝:应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先内坡、后外坡、最后排水棱体。具体内容包括:有无纵横裂缝、塌坑、滑坡及隆起现象;有无白蚁鼠洞,迎水坡有无风浪冲刷,背水坡有无散侵及集中渗漏;有无绕坝渗漏,坝址有无管涌迹象,排水棱体有无沉陷崩塌。3.4.2砼建筑物和圬工建筑物:

注意有无裂缝、渗漏、剥蚀、冲刷、磨损、气蚀等现象,伸缩缝有无损坏,闸门止部是否完整,启闭机运转是否灵活,螺杆有无弯曲、锈蚀。3.4.3水流形态的观察:

注意进口段水流是否平顺,栏污栅前漂浮物有无壅水或堵塞。

3.4.4水库工程的经常性观测项目有:

3.4.4.1主坝变形(位移)观测主坝浸润线观测、库水位观测、雨量观测、输水涵、溢洪道泄水量观测,具体要求;

3.4.4.2库水位、雨量、放水量的观测,除每天定时进行外、还要根据水情、雨情变化加密观测。做到当场观测,当场记录,当场校对。

3.4.4.3一般情况下,对测压管,沉陷位移的观测,每月必须进行一次。

3.4.4.4经常性检查要固定专业人员负责,观测工作,必须按统一表格做好记录,还要求做好相应月报、年报和资料整编建档。

四、养护修理

4.1水库工程的养护分为:经常性的养护修理、岁修、大修和抢修。

4.1.1经常性养护与维修:根据经常检查发现的问题而进行日常的保养和局部修补,保持工程完整。

4.1.2岁修:根据汛后检查发现问题,编制岁修计划,报批后进行年度工程修复计划。4.1.3大修: 当工程发生较大损坏,修复工作量大时,邀请科研、设计施工单位研究制定专门修复计划,报批后进行大修。

4.1.4抢修: 当工程发现险情,危及工程安全时,立即组织力量抢修,并同时上报主管部门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 4.2水库养护的范围包括:坝顶的养护、坝体及护坡养护、溢洪道的养护、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养护修理。

4.2.1不得在坝面种植树木和农作物,不得在坝顶、坝坡上大量堆放物料,不得任意挖坑、建鱼池、打井、爆破或进行其他危害工程的活动。

4.2.2水坝养护工作人员要对坝体各部的损坏进行小修大补,维护大坝的完整。

五、调度运行

水库的调度运行,是运用水库调蓄能力,科学的调度天然来水,使之适应防洪和供水需要,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工程安全,并为城镇供水储备水源。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现状,研究确定以下控制指标;

5.1水库调度的原则是: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照顾局部;兴利要服从防洪,防洪兼顾兴利;全面安排,统一领导,把灾害降低到最小范围,将效益扩大到最大限度。

5.2调度的内容:编制水库防洪与兴利调度运行计划,进行水库实时调度运行,进行洪水预报。

5.2.1在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按下游防洪需要对洪水进行调蓄。汛限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调度运行,应按各级防汛指挥部门的调度权限,施行分级调度。

5.2.2调度要按照设计确定的兴利目标,合理调配水量,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六、供水管理

1.水库供源水给直来水厂。

2.加强水库的卫生防护工作,防止水源水受到污染。

个旧市三岔河供排水有限公司

第二篇:水库运行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三岔河水库运行管理制度及

运行人员操作规程 总则

1•1 工程运行管理目的:

确保工程安全、完整。利用水资源提高工程经济效益。1•2 工程运行管理对象:

水工建筑物、各类监测设施、标志、防汛设备、设施、生产、生活设施、城镇生活用水、农业用水。1•3 工程运行管理方法:

分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三种。2 管理单位任务与职责 2•1 管理单位的任务是:

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1)贯彻执行水利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指示;

(2)按规定进行检查、观测、养护、维修,消除工程缺陷;

(3)做好水文预报,掌握雨情、水情、了解气象情报,做好防汛工作;

(4)建立健全各项工程运行档案,编审大事记,积累资料,分析整编;

(5)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3

管理单位机构与定员: 管养员4名 工程检查与观测 4•1 检查与观测的一般要求

检查观测人员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项目、部位对工程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检查观测。各种相互联系的观测项目要配合进行。4•2 观测要求

要保证观测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准确性。对每次检查与观测的现场记录、测值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绘制图表。如有突变现象,问题严重,要及时请示报告。4•3 水库的三种检查:

(1)经常检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对建筑物各部位进行经常性检查观测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结果填入表一。

(2)定期检查:每年汛前、汛后对建筑物各部位进行检查。由管理单位负责人组织领导,检查结果填入表一。

(3)特别检查:当发生特大洪水、台风、暴雨、库水位骤涨、骤落或发现有重大事故苗头,由管理单位负责人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其结果填入表二。4•4 经常检查必须遵循以下操作程序和检查内容:

(1)主坝:应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先内坡、后外坡、最后排水棱体。具体内容包括:有无纵横裂缝、塌坑、滑坡及隆起现象;有无白蚁鼠洞,迎水坡有无风浪冲刷,背水坡有无散侵及集中渗漏;有无绕坝渗漏,坝址有无管涌迹象,排水棱体有无沉陷崩塌。

(2)砼建筑物和圬工建筑物:

注意有无裂缝、渗漏、剥蚀、冲刷、磨损、气蚀等现象,伸缩缝有无损坏,闸门止不是否完整,启闭机运转是否灵活,螺杆有无弯曲、锈蚀。

(3)水流形态的观察:

注意进口段水流是否平顺,栏污栅前漂浮物有无壅水或堵塞。4•5 水库工程的经常性观测项目有:

主坝变形(位移)观测主坝浸润线观测、库水位观测、雨量观测、输水涵、溢洪道泄水量观测,具体要求;

(1)库水位、雨量、放水量的观测,除每天北京时间8时定时进行外、还要根据水情、雨情变化加密观测。做到当场观测,当场记录,当场校对。

(2)一般情况下,对测压管,沉陷位移的观测,每月初必须进行一次。4•6 经常性检查要固定专业人员负责,观测工作,必须按统一表格做好记录,还要求做好相应日报、月报、季报、年报和资料整编建档。5 养护与维修

5•1 经常性养护与维修;

根据经常检查发现的问题而进行日常的保养和局部修补,保持工程完整。5•2 岁修:

根据汛后检查发现问题,编制岁修计划,报批后进行工程修复计划。5•3 大修:

当工程发生较大损坏,修复工作量大时,邀请科研、设计施工单位研究制定专门修复计划,报批后进行大修。5•4 抢修:

当工程发现险情,危及工程安全时,立即组织力量抢修,并同时上报主管部门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6

调度与运用

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工程安全,并为城镇供水和农业供水储备水源。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现状,研究确定以下控制指标;

(1)允许最高水位,根据水工建筑物设计安全标准和近期的检查观测和安全鉴定成果确定。

(2)防洪运用标准及泄流方式:

参照原设计防洪标准,结合工程现状和水库调蓄能力和泄流设施能力来确定防洪运用标准及相应泄流方式。

(3)防洪限制水位:

根据允许最高水位,按洪水季节变化,将汛期划分为几个时段,严格按照计划,将库水位降至批准的防洪限制水位。

(4)非常措施及对策:

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或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时,制定保坝减灾的应急措施和对策。

个旧市三岔河供排水有限公司

第三篇:水库运行管理

水利部水库工程管理通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对水库工程进行科学管理,正确运用,确保工程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工程和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逐步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更好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 本通则适用于大、中型水库工程,小型水库工程可参考本通则进行管理。

第三条 水库工程竣工验收前,管理筹备机构应会同设计、施工单位,根据本通则和水库设计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本水库工程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

现有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均应根据本通则,制订或修订水库工程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水库工程管理办法,按管理体制,由主管部门审批,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的运用情况,每隔一定时期,对管理办法进行检查修订,审批程序同上。

第四条 水库工程管理办法,除按照本通则规定的内容,结合工程的情况制定外,尚应包括工程概要、设计指标、管理体制、人员编制、分工职责和管理范围等内容。

本通则中未作规定或只有简单要求的有关管理业务,如水库的水电站、船闸、筏道的管理,水库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水库水文和水源保护工作等,应参照各有关规定执行或另订具体办法。

第五条 水库工程管理办法,经批准后,管理单位即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违反。

0

十二、做好工程保卫工作。

十三、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编写大事记。

十四、通过管理运用,积累资料,分析整编,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

十五、制订、修订本工程的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并贯彻执行。

十六、其他应进行的工作。

第九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各类人员的职责,并建立以下管理工作制度:

一、计划管理制度。

二、技术管理制度。

三、经营管理制度。

四、水质监测制度。

五、财产器材管理制度。

六、安全保卫制度。

七、请示报告和工作总结制度。

八、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九、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

第十条 水库工程应明确划定管理范围。在工程施工时,由管理筹备机构根据工程安全需要,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并通过地方政府批准,明确划定工程管理范围,设立标志。凡尚未划定管理范围的,管理单位应予补办手续。

第十一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认真组织全体职工了解工程结构、特性,熟悉管理业务和本工程的管理办法。所有管理人员都要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对管理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

单位负责人组织领导,对水库工程进行全面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应结合观测工作及有关分析资料进行。

三、特别检查:当发生特大洪水、暴雨、暴风、强烈地震、工程非常运用及发生重大事故情况时。管理单位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检查,必要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会同检查。

四、安全鉴定:水库建成后,在运用头三至五年内,必须对工程进行一次全面鉴定;以后每隔六至十年进行一次。安全鉴定按管理体制,由主管部门组组,管理、施工、设计、科研等单位及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参加。

第十六条 水库建成后,首次蓄水是对工程的一次重要考验,必须持续和全面地对建筑物进行监测。首次蓄水的监测,由主管部门组织,管理、施工、设计、科研等单位共同参加。对首次蓄水过程中建筑物的工作状态作出详细分析,并将实测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对工程作出全面分析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水库工程观测的基本要求是:

一、水库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测次和时间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观测,各种相互联系的观测项目,应配合进行。

二、掌握特征测值和有代表性的测值,研究工程运用情况是否正常,了解工程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变化情况。

三、保证观测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对观测成果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绘制图表,并做好观测资料的整编工作,如发现观测对象的变化不符合一般变化规律或有关突变现象时,应进行复测,并根据复测结果,分析原因,进行检查,研究处理。

水泡及蠕变等现象。

第二十二条 对金属结构的检查和观察,应结合构件部位受外界因素影响条件,注意结构有无变形、裂纹、锈蚀、气蚀、油漆剥落、磨损、振动以及焊缝开裂、铆钉或螺栓松动等现象。

第二十三条 对闸门和启闭机的检查和观察,除按金属结构的检查和观察内容外,主要应注意闸门框架及面板有无变形,闸门有无歪扭,门槽是否堵塞,止水是否完整,有无老化及漏水现象,导轮是否锈蚀;启闭机运转是否灵活,有无不正常音响和振动,丝杠是否弯曲、磨损、锈蚀;钢丝绳有无锈蚀断丝,吊点结合是否牢固,受力是否均衡;机械转动部分润滑油是否充足以及机电安全保护设施是否完好。

第二十四条 水流形态的观察,主要应注意进口段水流是否平顺,闸后堰后水流形态是否正常,跃后水流是否平稳,有无不正常流态和冲刷淤积现象。拦污棚、拦鱼设施、漂浮物有否壅水或堵塞现象等。

第二十五条 检查水库附属工程、动力、照明、交通、通讯、安全防护,避雷设施和观测设备等是否完好。

第三节 观测

第二十六条 大型水库和位置重要的中型水库必须观测的项目有:

一、土坝和土石混合坝

沉陷、位移、浸流线渗流量。坝基有承压水的还应观测坝基及坝 趾附近的渗水压力,有绕测渗流的,应观测绕渗。

二、混凝土坝和圬工坝

沉陷、位移、伸缩缝、扬压力(轻型坝免测)、渗流量和混凝土温度。

运用的库水位及泄流量的情况下,建筑物变化情况已经基本稳定并掌握建筑物的变化规律后,观测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震或发现不正常现象等,应增加测次测点,必要时并增加观测项目。对分析观测资料有相互关联的观测项目,必须同时进行观测。凡调整测次、测点、观测项目均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条 不同建筑物和不同观测项目,必须遵守有关的精度要求,所有观测误差都不允许大于观测时该测点的绝对变量或有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当水库工程扩建加固或改建时,应利用原有观测设备继续进行观测。增添新的观测设备后,新、旧观测设备应同时现测一个时期,求得新、旧观测设备观测成果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

第四章 养护修理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三十二条 水库管理单位对土、石、混凝土建筑物,金属、木结构、闸门启闭设备、机电动力设备、通讯、照明、集控装置及其它附属设备等,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养护工作、并定期检修,以保持工程完整,设备完好。

第三十三条 养护修理应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进行,一般可分为经常性的养护维修、岁修、大修和抢修。

一、经常性的养护维修是根据经常检查发现的问题而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和局部修补,保持工程完整。

二、根据汛后全面检查所发现的工程问题,编制岁修计划,报批

六、处理坝体裂缝,应根据不同情况,分析裂缝原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对表面干缩裂缝和冰冻裂缝,一般可做封闭处理;其他裂缝多用开挖回填夯实和灌浆等措施处理,但对滑坡裂缝不宜采用灌浆办法。

七、对坝体的滑坡处理,应根据其产生的原因、部位、大小、坝型、严重程度及水库内水位高低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取适当措施。

对均质土坝或粘土心墙坝的滑坡,一般可采用透水性较大的砂石料压住坝脚或采取其他措施,使滑坡体稳定,将裂缝处理好后,再填筑夯实,并适当放缓边坡或在坡脚加筑戗台。

对已蓄水的粘土斜墙坝的滑坡,可向水中大量抛土,增加坝坡稳定和防渗能力;待库水位降低后,再将松散的滑坡体清除,重新回填夯实。在坝的下游坡脚,要做好排水反滤、导渗设施,以排除坝体内多余水分。

八、堆石坝的堆石体发生局部下陷时,应及时填补。第三十六条 混凝土坝和圬工坝的养护修理工作主要有:

一、保持坝面完整,局部如果有缺陷、松动及磨损,须及时修补。圬工坝体内有填充料(沙、石)的,如有下陷,应及时填充密实。

二、坝体出现裂缝、渗漏或异常位移时,应查明原因,分析研究其性质及危害程度,采取外部填补加固、灌浆、锚固等一种或多种措施处理。

三、坝基透水性增大或扬压力增高,影响安全时,要及时采取截渗、延长渗径或加强排水等措施。

第三十七条 输水洞(包括涵管)及溢洪道(包括泄洪闸)的养

00

简易可行。

第三十九条 水库蓄水后,要注意库岸有无危及水库安全的大体积滑坡体,如发现这种迹象时,应进行监测和处理,必要时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研究处理。

溢洪道两侧、输水洞进口有松动土石方或陡坡有坍塌或滑动危险时,应进行消除、削坡、设挡墙或锚固阻滑等措施。

第五章 调度运用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四十条 水库调度运用的目的是:确保工程安全,选用最优调度运用方案,合理安排除害兴利关系,综合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

第四十一条 水库调废运用的原则是:在保证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规划设计的开发目标和兴利主次关系,结合库区迁安和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实际情况,本着局部服从整体、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调度。在具体运用中,整体要照顾局部、防洪要兼顾兴利,统一领导,全面安排,把灾害降低到最小范围,将效益扩大到最大限度。

第四十二条 水库调度运用的依据是:根据批准的调度运用计划和运用指标,结合水库工程现状和管理运用的经验,参照近期水文气象预报情况,进行具体的最优调度运用。

第四十三条 提高水库调度运用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建立健全水文气象情报网,搞好可靠的通讯设施,做好气象情报和水文预报工作,根据水库泄洪设施的预泄能力,可适时重迭使用一部分防洪和兴利库容。但对预报成果的使用要留有余地。没有预报条件、洪水传播时间短和泄洪能力小的水库,不允许这样运行。

02

及防洪标准、安全泄量、保护范围和对水库供水、错峰要求,历年水源污染危害以及上级批准的有关文件,协议等。第二节 防洪运用

第四十七条 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工程安全,腾出防洪库容,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减免洪水灾害,并为非汛期工农业和城市生活储备水源。在汛期,所有水库都必须从最坏处着想,对各类洪水有所安排,并尽可能为下游防洪和排涝提供有利条件。

第四十八条 为了充分发挥水库的的调洪作用,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现状和调度运用经验,研究确定以下控制指标:

一、允许最高水位。应根据水工建筑原设计的各项安全要求,近期的检查观测和安全鉴定成果,参照在运用中曾到达的最高水位和历时等确定。除有充分论证外,不应高于原设计的洪水位。当遇到超过防洪运用标准的洪水时,库内最高水位不能高于校核洪水位。对于校核水位,还应根据当时工程情况进行安全校核。

二、防洪运用标准。应根据原设计的防洪标准。结合工程运用经验和工程实际情况,以及上下游对防洪的要求,并参考水文气象预报确定。

三、泄流方式。按照防洪运用标准,根据工程泄流设施的泄洪能力,结合气象和水文预报的预见期和精度,以及水库下游防洪、排涝要求确定;对下游有错峰任务的水库,必须留有因错峰关闸减少下泄量的相应库容。在可能情况下,要照顾下游错峰、排涝要求。

四、防洪限制水位:应符合防洪运用标准和允许最高水位的要求。根据洪水季节变化规律,将汛期划分为几个时段,按各时段防御的同频率洪水,进行调洪演算,确定各时段的防洪限制水位。时段的划分,04

理,充分发挥水源的综合效益。

第五十四条 充分发挥水库兴利效益,研究确定兴利运用汛末蓄水位和兴利下限水位等指标。

一、汛末蓄水位:应根据设计正常蓄水位,结合建筑物安全情况和兴利用水要求,以及库区淹没、土地利用和预报来水等情况,经过效益论证和经济比较后选定。

二、兴利下限水位:根据泄水设备的高程、水电站最低工作水头、库内渔业生产、卫生和其他兴利要求研究选定。

第五十五条 根据径流调节计算成果,编制兴利供水计划,绘制兴利供水调配典线,作为兴利调度运用的依据。枯水期兴利调度运用水位,一般应不低于兴利下限水位,汛期兴利调度运用水位,不得高于防洪限制水位。

第五十六条 兴利供水按以下原则:

一、丰水年和丰水期的兴利运用,主要是及时加大用水,减免弃水,扩大水资源的效益。

二、枯水年和枯水期的兴利运用,应以最大综合效益的原则进行调度,主要是保证重点,兼顾全面。

第五十七条 多年调节水库,为预防可能发生连续枯水情况,水库应留有一部分储备水量。当遇特枯年份,有可能被迫在水库兴利下限水位以下运用时,要考虑必须保证重点用水单位的最低需要,水电站引水建筑物及机械设备的安全,以及库区渔业生产和卫生的最低要求。

第四节 闸门启闭

第五十八条 闸门启闭,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调度运用计划和上

06

第六十六条 水库开始蓄水、泄水、排沙或改变泄流方式时,应事先通知上下游有关单位,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第六十七条 每年应对水库调度运用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时应着重来水、蓄水、泄水和供水情况,预报方法、调度运用计划执行情况,防洪和兴利效益以及有关经验教训等,并提出今后改进意见。总结要上级主管部门。

第六十八条 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水库管理单位每年汛前应建立防汛指挥机构,组织防汛抢险队伍,准备防汛物料和设备。要建立可靠的报警系统,落实报汛和通讯、交通、照明等各项措施。

第六章 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

第六十九条 水库管理单位要结合工程实际,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充分发挥现有工程和设备的潜力,并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水库工程管理现代化。

有条件的可逐步建立起以测报、调度、报警等为内容的工程集控和自动化系统。

第七十条 对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要做好长远规则。在实施上要结合生产和管理需要拟定工作计划。

重大科研究和革新项目,要报请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在进行中要有阶段报告,项目完成后要全面总结上报。

第七十一条 水库管理现代化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改进暴雨、径流测报技术,提高暴雨、径流测报速度和预报精度,选用最优调度运用方案。

二、要从准确及时掌握工程状态出发,改进检查观测技术,改革

08

全的行为作斗争。

第七十七条 关系到人身安全的工程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对照明、防火、避雷、绝缘设备等,要定期检查,经常维护,保持其防护性能。

第七十八条 在进行工程检查观测,养护修理和使用机械、动力、电气等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应特别注意以下各点:

一、在进水塔,输水洞、廊道和竖井等部位进行维修工作,要认真检查通风、排气、照明和起吊等安全设备是否齐备良好。凡水库输水洞断面较小,又久未放水,进洞工作前,要求先放水冲洗。无放水条件的,则需做好通风工作,然后进洞操作。

二、凡进行水下作业时,必须检查潜水和通讯等设备是否良好,泄流时不得在泄流建筑物进水口附近工作。当放水设备的闸门严重漏水,派潜水人员检修时要有特别安全防护措施。

三、水库管理单位的船只,必须由专人驾驶,要备有求生设备;除特殊情况外,大风、大雾时不准航行;严禁超载,严禁在泄水建筑物附近行驶。

四、易燃、易爆、有毒、有放射性等危险品,应设专门仓库保管,仓库要远离重要建筑物、设备和生活区。

五、在建筑物附近,严禁爆破和一切危及工程安全的活动。严禁在库区内炸鱼,毒鱼和滥用电力捕鱼。

第九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七十九条 水库管理单位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通过考核,对完成任务好,成绩显著的单位、集体和个人,按其贡献大小给予表扬

水库巡渠、巡坝工作规定

为了确保各水库工程的科学管理,正常运行,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发扬职工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的作风,同心同德做好水管工作,特制定本条例。

一、各站点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各项检查观测工作任务。

二、水库运行人员应特别注意对建筑物各部位、通讯设施、水流形态和库区岸坡等进行日常检查观测。

三、建立值班制度,运行期巡坝、巡渠每8小时定时检查维护一次,非运行期每天一次,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考勤。

四、注意自身安全,做好防电、防火、防盗、防冻、防煤气等工作;工作人员禁止喝酒,如发现喝酒一次,扣发当月工资,造成后果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爱护公共物资,火工用品必须严格存放;如有丢失追究当事人责任,丢失物品照价赔偿。

六、凡是污染水源和损害水利工程设施,擅自违章运行或违反操作规程,擅离职守或工作不负责任、虚报情况,伪造资料发生事故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均根据事故性质、情节轻重、损失大小,分别给以行政处分、经济处罚,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七、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做到理论学习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水库管理职工,对一切损害工程的行为有权监督、检举和控告,并受到法律保护。

水 库 工 程 检 查 制 度

第一条 经常检查

由护坝人员,对大坝表面、坝顶工程、坝后等部位实施巡视检查,每日一次,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二条 定期检查

对水库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汛前、汛后各一次,汛期遇较大洪水或较高水位(汛限水位以上)时,随时增加检查次数。

第三条 特别检查

3.1高水位期。在汛期或蓄水期,当水库水位达到设计的正常高水位时,坝体的最高浸润线即将形成,这时坝体浸润线以下浸水饱和,坝坡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如果背水坡出现大面积散浸或局部散漏,必须对坝坡渗漏部位,仔细检查坝体下游坡有无纵向裂缝或滑坡征兆。

3.2水位骤降期。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急速下降水库水位或放空水库蓄水,或因放水闸门开闭失控而发生水位骤降,或者水位降幅较大时,对上游坡稳定影响最大,必须加强检查,注意上游坝坡是否出现裂缝以及护坡有无变形等情况。

3.3 发生暴雨和风浪时期。对于已知填筑质量较差的土坝,特别是曾经发现有坝面散漏,绕坝渗漏,或者曾出现裂缝的坝段,在持续暴雨时,必须认真巡视检查。因为原来存在隐患,加上雨水入渗和风浪掏刷,便有可能使局部坝坡的稳定受到影响,引起滑坡。

3.4 春天解冻之后。此期应注意检查坝顶及坡面有无滑坡征兆。3.5 发生强烈地震后。这时应注意检查迎水坡或背水坡是否出现

水 库 兴 利 调 度

水库兴利调度是指利用水库的调蓄作用,将河川径流洪水期(或丰水年)的多余水量储存起来,以提高枯水期(枯水年)的供水量,满足各兴利部门的用水要求所进行的调度。

一、兴利调度运用

在保证汛限水库调洪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尽可能发挥水库的兴利作用,达到和超过设计指标。兴利调度运用涉及到各个用水部门,政策性很强。从技术上来说,掌握来水和用水规律,合理进行调度,是做好科学管理水库的主要环节。

水库兴利调度计划中一般应包括对当年汛末蓄水位、兴利下限水位的规定、来水的预测、各有关部门的用水及其他要求、当年径流调节计算的成果、水库兴利调度的规划与调度图等方面。

二、汛末蓄水位的确定

编制水库调度运用计划时汛末蓄水位应根据原设计正常蓄水位及最高蓄水位,结合建筑物安全和兴利用水要求,以及库区淹没、土地利用和预报来水情况,经过效益论证和经济比较后选定。一般来说,当水库工程已按设计完建并运用正常,各项效益已正常发挥,则汛末蓄水位可以与原设计的正常蓄水位或最高蓄水位相同。汛末蓄水位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水库初期运用阶段,设计效益还未正常发挥,为了库区土地利用可使汛末蓄水位低于设计正常蓄水位;或为了分阶段考验工程安全情况,汛末蓄水位可逐年提高至设计正常蓄水位。

如遇水库工程未按设计完成,水库主要建筑物建设中有重大缺陷不能在设计正常蓄水位情况下保证安全;经复核后设计洪水加大必需

月来水的分配过程来拟定兴利调度计划。从兴利角度看,在选保证率时不能选的偏小,保证率偏小,来水量就偏大,相应兴利计划指标就高,因此计划不易完成。如保证率选的过大,则来水量偏小。虽然计划较易完成,但不利于国名经济计划的平衡。考虑到目前中长期水文气象预报准确度不够高的实际情况,计划要适当留有余地,在电力电量平衡中编制水电站年发电量计划所用的保证率一般在70%~75%左右。

预报法

根据各月的降水量预报按历年实际降水与入库流量相关,估计出逐月来水量及年内分配。在作兴利用水计划时可以根据预报的下限值作为编制计划的依据。

综合法

这是根据未来一年的天气趋势所做的定性预报,结合统计得来的年来水量频率曲线而确定年水量的方法。一般多采用三级定性预报。若预报来水量在偏丰以上时,可采用50%保证率的来水量作为计划;若预报来水量在平水左右时,可采用70%的年来水量作为计划;若预报来水量在偏枯或以下时,可采用90%保证率或设计保证率的年水量作计划。

水库水量损失主要有水库渗漏水量和水库表面蒸发水量,有实际观察资料的应根据实际资料定出,否则可采取相应的设计数据。

五、兴利各部门用水计划

在编制水库运用计划之前,应对水库各兴利用水部门进行调查,了解本对水库调度的要求和用水计划,然后根据本用水计划,用设计枯水年涞水资料列表进行兴利调节计算,校核水库设计

准,即为水库本身及为下游防洪安全制定的防洪标准,一般采用一定重现期的设计洪水或以可能最大洪水为标准。

水 库 大 坝 巡 视 检 查 制 度

为加强水库工程安全监测技术工作,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水库安全监测范围包括大坝、泄水涵洞、输水隧洞、各输水建筑物及其设备。安全监测方法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观测,具体内容为经常性及定期或特殊情况下的巡视检查和观测工作,负责监测系统和观测设施的检查、维护、校正、补充、完善,搞好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以及监测技术档案的建立。

一、巡视检查制度

1、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检查部位为大坝、副坝、坝下涵管、输水隧洞、各输水建筑物及其设备。

①日常巡视检查。巡视检查时间:一般情况下为每日二次,汛期高水位时应增加次数。

②巡视检查。在每年的汛前汛后、用水期前后,进行比较全面的巡视检查,一般每年应不少于三次。

③特别巡视检查。当大坝遇到严重影响安全运用的情况(如发生暴雨、大洪水、以及库水位骤升骤降或持续高水位时)、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其他危险迹象时,应由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特别检查,必要时应组织专人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连续监视。④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工程、设备及人身安全。

准备好工具、设备、车辆,以及量测、记录、绘草图、照相、录像等器具。

日常巡视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

特别巡视检查结束后,应提出简要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然后根据设计、运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写出详细报告,必要时报告主管部门。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条例》 C.《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D.《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2.防洪调度的基本组成(1)调度

编制合理可靠的防洪调度方案及计划;对于以水库为主组成的防洪系统,需要编制防洪统一联合调度方案,作为指导水库防洪调度的依据。水库必须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防洪调度方案进行运行,才能确保水库工程的安全及有效地发挥水库的防洪及兴利效益。

(2)调度原理

利用水库防洪库容调蓄洪水以减免下游洪灾损失的措施。水库防洪一般用于拦蓄洪峰或错峰,常与堤防、分洪工程、防洪非工程措施等配合组成防洪系统,通过统一的防洪调度共同承担其下游的防洪任务。用于防洪的水库一般可分为单纯的防洪水库及承担防洪任务的综合利用水库,也可分为溢洪设备无闸控制的滞洪水库及有闸控制的蓄洪水库。

(3)规划

防洪水库应在河流或地区防洪规划的基础上选择防洪标准、防洪库容和水库泄洪建筑物形式、尺寸及水库群各水库防洪库容的分配方案。

(4)防洪标准

①水库下游防护区的标准:一般应根据其重要性、不同标准洪灾的损失及政治因素等进行确定。以北屯灌区南关水库为例,南关水库相应总库容720万m3,原设计水位552m,死水位548m,正常蓄水位

洪,而且还能较好地满足兴利蓄水、排沙、放空的需要。但这些泄洪建筑物的泄量一般较小,不能满足大坝的安全要求,常需设置较大的溢洪道。当下游有防洪要求时,为了满足下游防洪及兴利蓄水的要求,溢洪道一般均设闸控制泄量。若泄洪建筑物的尺寸较大,则由于泄量大及运用灵活,所需的防洪库容及调洪库容将较小,其相应的防洪高水位及设计(校核)洪水位也较低,大坝建设规模及淹没处理费用也较小,但泄洪建筑物投资增大。反之,若泄洪建筑物选择较小的尺寸,则情况相反。因此,泄洪建筑物投资与大坝投资及淹没处理费用之间呈反比关系,需要通过经济分析及综合评价合理确定。

(7)水库防洪调度库容分配

需要综合考虑各水库与防护区的洪水组成及遭遇规律,以及地形地质、淹没损失、水库控制洪水在全流域洪水中的比重、离防护区的远近、重叠库容的大小等因素,以防洪与兴利总效益最优为原则确定各水库的防洪库容分配方案。一般为了最有效地控制洪水,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洪水主要来源的河流、在距离防护区较近的水库配置较大的防洪库容。

2.1抢险调度

2.1.1 水库抢险调度的方案

水库在汛期到来之前应根据工程状况和调度运用经验,在确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腾出水库库容,引蓄洪水,为非汛期农业储备水源,并尽可能为下游水利工程提供有利条件。

2.1.2 水库调度权限、执行部门

(1)在抢险调度方案中,水库应尽量腾出水库的有效库容,用来引蓄洪水,为非汛期农业储备水源的同时,尽可能为下游水利工程

时、准确、可靠,经用水职能部门领导审核、团领导批准后,将批准的用水计划上报水管处,并按照审批程序和权限,经逐级审定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四篇:水库管理制度

首问责任自制度

为了进一步整顿机关作风,强化水务形象,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特制本制度:

1、对到本单位办事或办公的人员,要文明接待,热情服务。

2、本单位受到来人询问的第一工作人员,在自向职责范围内的。要认真负责地做好办理工作;对于非自身职责范围内的,要做好向相关职责人员的引荐联系工作,起到导办作用。

3、对特殊事项要特事特办,提高办事效率。

4、对待基层需要办理的事项,原则上在当日内办理完有关手续。当日不能办理完成的,应做好解释,说明,并明确办结时间;确因条件不具备而不能办理的,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5、对不严格执行本制度的职工,将以相应的纪律处分,如因此造成不良影响的,除给予纪律处分外,还要予以经济处罚。

清洁卫生制度

一、全站职工和家属有责任和义务打扫、爱护本站区域内的清洁卫生,并保持清洁,养成爱卫生公德,自觉遵守卫生制度。

二、对安排、负责的区域要每天打扫,保证本站整体清洁美观。

三、楼上的同志,不得向楼下扔东西。

四、各自住宿业应该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卫生,特别是楼梯间,楼上负责上楼梯,楼下负责下楼梯,楼梯间不能放垃圾和废水桶。

五、花草要加强管理和爱护,经常松土、浇水,不准乱甩废物在花园内。

六、会议室要按照安排轮流打扫。

七、对职工、家属、子女不遵守卫生制度,损坏、破坏公共卫生和公共环境的,视其情节和后果,将给予经济处罚。

考勤制度

一、按时上下班:5月1日—10月1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6:00;10月1日—5月1日,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二、认真遵守作息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规定的上班时间10分钟以内为迟到;30分钟以后到为矿工;规定下班时间,提前15分钟以上离开为早退,迟到一次扣奖金20元,矿工半天扣奖金50元,早退一次扣奖金30元。

三、请假必须持书面假条,并经领导批准。

四、凡无故缺勤,按矿工处理。矿工一天工,扣 奖金100元,矿工一周,扣人平工资奖1个月,扣目标奖1个月。

五、病假住院须具有书面证明。并按奖金发放管理规定,记发和扣发奖金。

六、如工作需要加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按加班天数予以适当补助或补假。

值班制度

一、全站所有职工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节假日值班、防汛值班、特殊情况值班工作。

二、值班时间内,值班人员必须高度负责,遇有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带班领导,并做好电话

或公文登记。

三、值班人员按值班表安排执行,如遇值班人员有事,可事先向带班领导请假,擅自离岗者,扣奖金100元,后果严重追究有关值班人员责任。

四、值班人员值班完毕,必须在值班薄上签名、值班日期和时间,并对值班情况、处理意见做好记录。

五、防汛值班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汛期防汛雨情、灾情的上传下达和情况收集整理。

六、其他值班视具体情况而定。

消防责任制度

一、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二、强化义务消防员业务训练并提高素质。

三、认真进行防火和电路线路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四、搞好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共同做好消防工作。

工作制度

一、本站职工必须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奋努力,以“求实、献身、负责”的水务精神,踏实工作。

二、遵守纪律,服从安排,团结同志,助人为乐。

三、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勇于开拓,倡导创造发明。

四、按时完成本站和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五、严格上下班制度,不能迟到、早退。

六、自觉搞好和维护本单位的清洁卫生。

七、自觉遵守本单位和上级规章制度。

八、搞好廉政建设,严禁行贿受贿。

九、搞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水库枢纽工程巡视检查制度

1、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检查部位为大坝、溢洪道、坝下涵管、输水隧洞、各输水建筑物及其设备。

2、日常巡视检查。巡视检查时间:一般情况下为每月一次,汛期高水位时应增加次数,特别是大洪水时至少每天一次。

3、巡视检查。在每年的汛前汛后、用水期前后,进行比较全面的巡视检查,一般每年应不少于三次。

4、特别巡视检查。当大坝遇到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情况(如发生暴雨、大洪水、以及库水位骤升骤降或持续高水位时)、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其他危险迹象时,应由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特别检查,必要时应组织专人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连续监视。

5、日常巡视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

6、特别巡视检查结束后,应提出简要报告,并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然后根据设计、运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写出详细报告,必要时报告主管部门。

巡视检查项目和内容

1、大坝巡视检查

坝顶:有无裂缝、异常变形、积水等现象;防浪墙有无开裂、挤碎、错断、倾斜等情况。迎水坡:护坡是否损坏;有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植物滋生等现象;近坝水面有无冒泡、变浑或漩涡等异常现象。

背水坡及坝址反滤体:有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散浸、冒水、渗水坑或流土、管涌等现象;排水系统是否通畅,有无兽洞,蚁穴等隐患;反滤体有无异常或破坏现象。坝体与岸坡连续处有无裂缝、错动、渗水等现象;两岸坝端区有无裂缝、滑动、崩塌、溶蚀、隆起、塌坑、异常渗水和蚁穴、兽洞等。

坝址近区:有无阴湿、渗水、管涌、流土或隆起等现象;排水设施是否完好。

坝端岸坡:绕坝渗水是否异常;有无裂缝、滑动迹象;护坡有无隆起、塌陷或其他损坏现象。

2、输水洞巡视检查

进口段:有无堵塞、淤积、崩塌。

输水洞室(竖井):有无裂缝、渗水、空蚀等损坏现象。

出口:放水期水流形态、流量是否正常,停水期是否有水渗漏、有无堵塞、淤积、崩塌。

3、溢洪道巡视检查

进水段:有无坍塌、淤堵或其他阻水现象;流态是否正常。

水库控制运行工作制度

1、汛前及时编报控制运行计划,制定防汛应急预案,订立防汛工作计划。

2、建立健全防汛组织,落实防汛任务和岗位职责。

3、对水库枢纽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工程正常安全运行。

4、落实值班制度、掌握雨情、水情、洪情,及时汇报处理。

5、汛前及时维护好通讯设备和落实值班制度、掌握雨情、水情、洪情,做好调度和值班记录,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上级领导汇报工程运行情况。

6、水库泄洪时及时通知下游有关单位。

7、水库正常运行阶段,为保证大坝的稳定,控制水位下降速度。

8、汛后,对水库控制运行工作进行总结,并上报主管部门。

第五篇:水库运行管理报告

XX县XX水库工程

运行管理工作报告

二〇一七年九月

目录

1、工程概况.......................................................................................................3 1.1工程位置.......................................................................................................3 1.2工程布置.......................................................................................................3 1.3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 1.4工程主要建设内容.......................................................................................4 1.4.1 大坝...........................................................................................................4 1.4.2 溢洪道.......................................................................................................4 1.4.3 导流放空隧洞...........................................................................................5 1.4.4 输水隧洞...................................................................................................5 1.4.5 引水渠.....................................................................错误!未定义书签。1.4.6 灌溉渠道...................................................................................................6 2.运行管理.......................................................................................................6 2.1规章制度建立情况.......................................................................................6 2.2人员培训情况...............................................................................................8 2.3工程运行维护情况.......................................................................................9

3、工程初期运行情况.....................................................................................10 3.1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10 3.2工程安全监测情况.....................................................................................11 3.2.1 蓄水观测情况.........................................................................................11 3.2.2浸润线观测情况......................................................................................11 3.2.3变形观测情况..........................................................................................12 3.2.4渗漏观测情况..........................................................................................13 3.2.5工程安全监测成果初步分析..................................................................14 3.3工程发挥效益情况.....................................................................................14 3.4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4

—2—

XX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报告

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

XX水库位于XX县XX镇XX村上游2.5km的XX河上,属XX江XX支流XX河上的一级支流,水库距XX县城54km。控制径流面积本区XXkm2,XX水库总库容XX万m3,防洪库容XX万m3。工程建设任务以灌溉为主,解决XXX万亩干旱缺水农田灌溉,兼顾下游农田防洪保护和库区水产养殖的作用。1.2工程布置

XX水库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导流输水隧洞、引水渠系建筑物、灌溉渠系建筑物组成。溢洪道布置于大坝右岸,导流输水隧洞布置于大坝左岸。大坝坝型为粘土心墙石碴坝。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大坝、输水隧洞、导流放空隧洞、溢洪道设计等级为三级,引水渠、灌溉渠建筑物及临时性水工建筑物设计等级为五级。1.3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XX水库枢纽区地震基本烈度按Ⅶ度设防,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为0.45s。大坝防洪标准为 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导流、度汛标准为枯期导流洪水标准重现期20年一遇,坝

—3—

体施工期临时渡汛洪水重现期20年,三级建筑物消能防冲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五级建筑物消能防冲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引水渠三座溢流坝设计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按30一遇洪水标准校核。

XX水库按2006年11至12月物价水平编制的工程静态XX万元。工程设计多年平均农业供水量为XX万m3,农业灌溉成本水价XX元/m3,农业灌溉运行水价XX元/m3,工程多年平均工业供水量为XX万m3,工业供水成本水价XX元/m3,工业供水运行水价XX元/m3。1.4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1.4.1 大坝

坝顶高程1937.30m,防浪墙顶高程1938.2m,坝顶宽度8m,长175m,粘土防渗心墙顶高程1936.30m,心墙顶宽4.0m,心墙轴线处河床高程1873.0m,截水槽底板高程1865.0m,坝高64.3m。大坝基础进行帷幕灌浆,左右岸最大帷幕深度53~55m,河床段帷幕深50m。帷幕灌浆河床段采用双排孔,孔距2.0m,两岸坡采用单排孔,孔距1.5m。1.4.2 溢洪道

溢洪道布置在顺流右岸,为无闸门控制的开敞式驼峰堰,堰顶高程为正常水位1932.709m。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最大下泄流量155.97m3/s,五十年一遇设计洪水下泄流量81.82m3/s。溢洪道控制段宽度为10.00m,全长296.9m,其

—4—

中引水渠段长45.4m,控制段长8.00 m,后接15.00 m长缓坡段,再接20.00m长的渐变段,其后是160.00m长的陡槽段,水流经陡槽段再进入28.50m长的消力池,消力池后接20.00m长的护坦段。溢洪道引渠段设置为0.01的反坡,控制段后的缓坡段坡度为0.01,陡坡段坡度为0.374。1.4.3 导流放空隧洞

导流放空隧洞总长387.085m,由进口段、有压洞身段、竖井段、无压洞身段、出口陡坡段组成。导流放空隧洞最大下泄流量为31.85m3/s。

导流放空隧洞进口段长7.0m,进口底板高程1879.000m。有压洞身段长106.585m,进口底板高程1879.000m。闸室段长7.2m,内设1.5×1.5m平面钢板闸门两道,7.2×4.9m方形结构,启闭机房设置一台卷扬启闭机和一台液压启闭机。无压洞身段长198.800m,2.2×3.0m城门洞型断面,顶拱中心角120o。出口陡坡段长30m,1.4.4 输水隧洞

输水隧洞为有压洞,由进口引渠段、拦沙井段、有压洞身段、检修闸室段、及灌溉管道组成,设计输水流量3.4m3/s。

引渠段轴线长14.60m,进口底板高程1892.000m。拦沙井段长6.0m,底板高程1892.000m。有压洞身段长411.50m,隧洞进口底板高程1892.000m,检修闸室段长3m,内设1.5×1.5m平面钢板闸门一道,设置1台卷扬启闭机。竖井开

—5—

挖断面3.8×3.0m矩形断面,井壁衬砌厚0.5m。隧洞出口连接管道,钢管直径为1.8m。

1.4.5 灌溉渠道

灌溉干渠采用管道与明渠相结合,里程0+000~14+738为管道,11+909~14+738穿越鸡街分水岭,14+738~24+316为明渠,24+316~24+713为隧洞,24+713~26+336为明渠,末段(26+336~29+929)为管道。里程4+310.5处为羊街冶炼厂引水管道的分水口,设计年供水252万m3,设计流量0.19m3/s。2.运行管理 2.1规章制度建立情况

XX水库主体工程2011年5月完工以来,为进一步加强水库工程运行管理,保障水库安全运行,提高水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明确了管理范围,落实岗位职责,制定和完善了水库控制运用制度、大坝工程管理制度等。

一、水库控制运用制度

1、汛前及时编报防汛调度方案和应急抢险预案,建立健全防汛机构,落实防汛任务和岗位职责。

2、汛前对水库枢纽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保证工程正常安全运行,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准确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做好调度和值班交接记录,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上级部门汇报工程运行情况。

—6—

3、水库如发生泄洪,预先通知下游有关单位,确保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汛后及时对水库枢纽工程及渠系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对当年的防汛工作进行总结,并上报主管部门。

二、大坝工程管理制度

1、大坝检查制度

(1)检查坝体以及坝体与岸坡或其他建筑物连接处有无裂缝,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观测裂缝发展情况。

(2)检查坝体有无滑坡、塌坡、冲蚀、白蚁穴道以及坝面护坡有无砌块翻起,松动、塌陷或垫层流失等现象。

(3)检查外坡、坝脚以及坝体两坝肩有无散浸、漏水、管涌或流土等现象。

(4)检查坝顶路面及防浪墙是否完好,排水沟是否有堵塞、淤积等现象。

(5)检查坝体位移原型观测设施,有无变形、位移的现象。在初蓄水或水位上升期间,采取周期性观测,每月观测至少一次。

(6)渗流观测采取周期性观测,每周观测一次。

2、枢纽工程的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制度(1)定期检查制度

每年汛前、汛后和用水前后,运行管理单位应组织有关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对水库枢纽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汛前着

—7—

重检查枢纽工程的运行情况、渡汛存在的问题、安全渡汛的主要措施、防汛组织、抢险队伍、防洪抢险物资及通讯设施的落实,及时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汛后着重检查工程变化和损坏情况,用水前后着重检查各放水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及时编制修复方案上报有关部门。

定期对大坝安全进行监测,(2)特别检查制度

发生特大洪水、暴雨、强烈地震和重大工程事故时,应对枢纽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派人汇同检查。

3、大坝工程日常维护制度

(1)严格按控制运用计划调控各时期水位。(2)保持坝项、坝坡及戗台的完整、清洁。

(3)严禁在大坝和其他建筑物附件挖坑取土、爆破采石和炸鱼,保证枢纽工程的安全。

(4)严禁在坝上种植树木、放牧牲畜、堆放重物、建房等危害工程安全的行为。2.2人员培训情况

为加强和规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效益,XX县XX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工程技术人员对运行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内容包括:导流及输水隧洞闸门启闭操作,大坝浸润线监测,大坝沉陷位

—8—

移观测等。并于2011年1月开始进行大坝浸润线、沉陷位移等项目进行观测。2013年5月6日,XX水库进行适应性交接相关手续办理,XX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2人担任适应性运行管理人员,通过近三年的培训及学习,为之后工程运行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3工程运行维护情况

XX水库2010年8月下闸试蓄水,根据XX水库控制运用制度、大坝工程管理制度,运行维护范围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导流隧洞及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方法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观测,具体内容为经常性及定期或特殊情况下的巡视检查工作,在初蓄水水位上升期间每周巡查两次,运行期间每周巡查一次,汛期根据水情及雨情增加巡查次数。XX水库运行至今,各建筑物运行及维护情况如下:

大坝:坝顶路缘石无裂缝、无异常变形等现象,排水够畅通;迎水坡护坡完好无损坏,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等现象;背水坡及坝趾排水体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散浸、冒水、渗水坑或流土、管涌等现象。

输水、导流隧洞:引水段无堵塞、淤积、崩塌;隧洞竖井无裂缝、渗水、空蚀等损坏现象,启闭机电路、备用电源、手动启闭、闸门开度指示器、门槽、止水工作正常。

—9—

溢洪道:溢洪道自蓄水至今尚未出流,引渠段无坍塌、崩岸、淤堵现象,消力池无冲刷、砂石堆积等现象,不存在不均匀沉降、裂缝、断裂等现象。

3、工程初期运行情况 3.1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2013年5月6日,XX水库进行适应性交接,由XX县中型灌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已移交的大坝枢纽工程、溢洪道、导流输水隧洞、灌溉渠道、引水渠等工程项目。2013年1月29日,省质监中心、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运行管理等单位代表组成外观质量评定组,对XX水库工程外观质量进行了评定,粘土心墙石碴坝、溢洪道、导流放空隧洞、输水隧洞共四个单位工程进行现场检测,达到合格标准。XX水库工程质量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合同规定进行施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规程、技术标准,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进行质量评定,2013年5月,XX水库8个单位工程全部完工,施工单位自评为合格等次,经监理单位复核同意自评意见,建设单位认定监理单位复核意见,确定工程质量为合格等次,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指标。

—10—

3.2工程安全监测情况 3.2.1 蓄水观测情况

XX水库2010年8月下闸试蓄水,2010年10月1日库水位高程1889.00m,开始记录水位,2010年1月至12月累计降雨量836.8mm,降水日数90日,日最大降雨量42.3mm(10月7日),最高水位12月31日:水位1901.50m,库容153.619万m³。

2011年1月至12月累计降雨量580.70mm,降水日数80日,日最大降雨量59.5mm(7月17日),最低水位1月1日:水位1901.50m,库容153.619万m³。最高水位12月30日:水位1906.78m,库容237.049万m³。5月18日至5月23日为下游提供农业用水8.16万m³。

2012年1月至12月累计降雨量718.70mm,降水日数80日,日最大降雨量60.7mm(6月1日),最低水位6月1日:水位1904.78m,库容202.974万m³。最高水位10月7日:水位1908.59m,库容270.464万m³。3月29日至12月31日为下游提供农业及工业用水120.80万m³。

2013年1月至12月累计降雨量745.40mm,降水日数95日,日最大降雨量39.6mm(6月21日),最低水位6月21日:水位1900.20m,库容136.2万m³。最高水位12月16日:水位1910.93m,库容317.60万m³。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下游提供农业及工业用水166万m³。

—11—

2014年1月至4月30日累计降雨量51.70mm,降水日数7日,日最大降雨量18.5mm(2月18日),最低水位4月30日:水位1907.67m,库容253.03万m³。最高水位1月1日:水位1910.86m,库容316.11万m³。1月1日至4月30日为下游提供农业及工业用水80万m³。3.2.2浸润线观测情况

2010年10月1日,XX公司完成大坝上、下游浸润线测压孔制作及安装任务,制孔CY1—1~CY1—

3、CY2—1~CY2—

4、CY3—1~CY3—4共11个,对各孔口高程及孔深进行了测量复核。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2011年1月4日开始对浸润线进行观测,采用电测水位计观测,观测周期为每周一次。2011年1月4日至2013年8月30日共进行浸润线观测128次,观测水位区间1900.20m至1908.54m,水位高差8.34米。

3.2.3变形观测情况

2010年10月1日,XX司完成大坝上、下游变形观测点制作及安装任务,制作大坝变形观测基准点WY1—

1、WY1—

5、WY2—

1、WY2—

7、WY3—

1、WY3—

5、WY4—

1、WY4—

5、WY5—

1、WY5—4共10个,大坝变形观测点WY1—2~WY1—

4、WY2—2~WY2—

6、WY3—2~WY3—

4、WY4—2~WY4—

4、WY5—2~WY5—3共16个。2011年2月10日开始进行大坝变形监测,变形监测平面坐标及水准高程使

—12—

用与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相一致。水平位移变形观测向下游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竖向位移变形观测向下为正,向上为负。水平位移采用电子经纬仪视准线法测量。竖向位移变形观测采用水准仪水准法测量。2011年2月10日至2013年8月30日共监测43次。大坝上游戗台WY1—1~WY1—5沉陷位移桩最大位移量-5.9cm(WY1—3),最大沉陷量+9.3cm(WY1—3)。大坝坝顶WY2—1~WY2—7沉陷位移桩最大位移量-4.4cm(WY2—3),最大沉陷量+8.6cm(WY2—3)。大坝下游戗台WY3—1~WY3—5沉陷位移桩最大位移量+2.5 cm(WY3—3),最大沉陷量+3.7cm(WY3—3)。大坝下游戗台WY4—1~WY4—5沉陷位移桩最大位移量+3.3 cm(WY4—4),最大沉陷量+1.6 cm(WY4—3)。大坝下游反滤体顶WY5—1~WY5—4沉陷位移桩最大位移量+3.1cm(WY5—3),最大沉陷量+0.5cm(WY5—3)。

3.2.4渗漏观测情况

2010年10月,XX公司完成大坝下游坝脚三角堰制作安装任务,制作三角堰1个,量水高度0~40cm,堰顶高程1874.62m。2011年1月1日开始进行渗漏观测,2011年观测最大渗漏量0.028m³/s、最小渗漏量0.011m³/s;2012年观测最大渗漏量0.017m³/s,最小渗漏量0.011m³/s;2013年最大渗漏量0.014m³/s,最小渗流量0.007m³/s。

—13—

3.2.5工程安全监测成果初步分析

通过对XX水库工程近三年大坝安全监测成果分析,大坝安全监测内部仪器设施安装、埋设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观测精度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要求,浸润线、沉陷、位移、渗漏等资料整理质量及观测数据符合设计指标,没有发生重大问题,工程发挥了应有的效益。3.3工程发挥效益情况

XX水库灌溉渠道长29.92km,为水库下游2.283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2011年5月18日至今,XX水库累计实现农业及工业供水288.96万m³,水库效益发挥明显。3.4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该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执行,工程完工后,运行良好。

—14—

下载水库运行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库运行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库管理所水库运行情况汇报

    长顺县猛坑水库运行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猛坑水库在长顺县县委和县政府、县水利局、建管总站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平安和谐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加强水库......

    水库运行管理情况汇报

    ****区****水库运行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1、工程位置 ****水库位于****市****区****镇,与****县****镇相邻,大坝拦截***河水系****上游而成。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养......

    水库管理运行情况汇报

    大南沟水库运行管理情况 一、基本情况 大南沟水库位于准格尔旗大路镇城壕村,距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镇约40km。水库座落在黄河一级支流大南沟上,坝址距黄河入汇口1.2km,水库......

    小型水库管理制度

    小型水库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小型水库的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进一步巩固省人大议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

    水库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水库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型水库的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小型水库工程的安全与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水库运行管理调研报告

    水库运行管理调研报告经过多年治理,乡水库管理水平大为提高,水库安全隐患逐一排除,水库水质大为改善,但当前由于部分水库承包合同难以解除,坝体建设存在短板,水库运行管理还存在许......

    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供热运行管理制度 (一)值班人员管理制度 1、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禁脱岗、时间、打牌、闲谈、喝酒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发生,否则,因此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责任者自负。 2、操作......

    运行管理制度

    输电工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河北省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分公司输电工区 2007年2月111725697.doc 1. 目的 为了及时掌握线路运行状态,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