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00三年上半年种苗工作
二00三年上半年种苗工作总结
邵阳市林木种苗站
今年上半年,我站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在省种苗站关心指导下,种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大力发展种苗产业,促进育苗结构调整。
今年,各县市区计划育苗3650亩,实行完成育苗4678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20亩。其中新播4481亩,留床197亩。按主要树种分:湿地松447亩、马尾松216亩、杉木474亩、柏木223亩、刺槐108亩、枫香833亩、马掛木236亩、香椿162亩、桤木89亩、酸枣64亩、其它1221亩。板粟嫁接苗79亩、杨树扦插苗526亩。今年林木育苗的特点:一是把林木育苗做为一项产业来发展,纳入农业结构调整来抓。大部分县市区采取“干部入股、租地育苗或与农户联合育苗”等方式,发展林木种苗产业,并逐年把它做大做强。二是千方百计调运育苗用种,以满足育苗户的需求。今春,由于育苗任务增大,种源大量减少,种子供应很紧张。我们配合各县市区林业局,从省厅种苗站及省内外调运种子。据统计育苗用种共计53452斤,是近几年来育苗用种数量最多的一年。三是加大了育苗结构调整的力度。退耕还林,种苗先行。为了满足退耕还林对各种苗木的需要。今年,湿地松、第 1 页 马尾松、枫香、马褂木、香椿、桤木、刺槐、酸枣、杨树等树种,育苗面积都比去年有所增加。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马尾松产业与生态林业打下了苗木基础。四是苗木田间管理及时。我们为了加强苗木田间管理,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林业局,在4-5月开展林木育苗自查工作,落实育苗完成面积,检查督促苗木田间管理措施。
二、紧紧抓住机遇不放松,种苗工程项目大启动。今年,我市共启动国债种苗工程项目四个。即市局湿地松二代种子园,城步林科所马尾松二代种子园,邵阳、洞口两县中心苗圃。总投资326万元。其中国债260万元,地方配套66万元;是历年来种苗工程项目最多,投资最大的一年。现已全面进行施工建设。
另还争取上报种苗工程储备项目1个,即《邵阳市珍稀树种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项目》。该项目规划面积345亩,总投资200万元。已由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规划设计院编写了可研报告,上报国家林业局批准实施。
三、尽职搞好服务工作,做了几项具体事情。
今年以来,我们尽职尽责搞好服务工作,还做了几项具体事情。一是全市退耕还林任务增大,苗木需求量也增多。我们帮助提供种苗需求信息,做好种苗余缺调剂工作。二是检查督促林木育苗的进度、质量和苗木田间管理等工作。三是配合有关科室站与新邵县林业局,加快了《森林生态科技示范园》的筹建工作。
第 2 页 四是兰洪仁同志配合吴来生、郭洲清、王解放同志,抓桉树容器育苗,现已售苗造林。
四、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市林木种苗行政管理机构人员少,力量薄弱,无法履行好《种子法》赋予的职责。二是种苗行业管理及质量监督与执法工作难度大;还存在无证生产与经营的现象。三是受非典的影响,下去检查督促时间少,有关情况没有完全掌握清楚。
五、下半年主要工作。
1、检查各县市区的苗木生产情况及新邵、邵阳、洞口县中心苗圃和城步林科所马尾松二代种子园等国债种苗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与质量。
2、继续跟踪武冈市中心苗圃、新宁、洞口县阔叶树采种基地和市局珍稀树种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等种苗工程项目的立项启动。
3、做好林木结实量调查,重点抓好阔叶树采种工作。4、11月份召开全市种苗工作会议。
5、组织全市进行苗木检查验收,做好种苗余缺调剂等项工作。
二00三年六月十八日
第 3 页
第二篇:种苗站工作职责
种苗站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
1、负责制订全县林木种苗生产计划,落实育苗任务。
2、负责全县林木育苗的技术指导和咨询,开展育苗技术培训,组织与实施种苗技术交流。
3、负责全县各种苗的收购、采购与调配工作。
4、负责全县林木种子的质量检测,监督、检查种子的来源,检验并确定种子的质量等级,防范假冒伪劣种子进入市场流通,防止种子质量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依法履行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依法核发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核发退耕还林“一签两证”(标签、检疫证、检验证),依法查处种苗违法案件。
5、负责全县优良林木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开展良种选育试验与科研工作,负责种苗科研成果的管理,草拟种苗项目立项建议书,组织与实施上级下达的种苗项目。
6、负责国有苗圃的领导与管理,指导与协调集体、私营、股份制苗圃的育苗生产工作。
7、负责全县花卉产业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开展林木种苗与花卉产业的综合开发。
8、指导国有苗圃、林木良种园、母树园、试验林的基础设施建设。
9、承担城镇街道、庭院的绿化设计工作。
10、承办县林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篇:种苗站工作职责
1.根据林业发展需要,制定林木种苗发展规划。
2.指导林木种苗生产和调剂、准备。
3.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管理及良种的选育、推广。
4.负责对林木种苗生产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篇:种苗站工作职责
种苗站岗位职责
1、大力宣传和认真贯彻实施《种子法》、紫云自治县《林木种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2、负责苗木种子生产管理工作,配合局综合执法大队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劣质种子和苗木的行为。
3、负责对本县国营、集体和个人生产、经营、使用的苗木种子进行抽检和普检,对外调种苗进行复检。
4、依据林业发展规划,制订林木种苗发展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种苗档案。
5、依法对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进行检测、监察和管理。
6、负责全县种苗的出圃、采收、加工、贮藏、调拔工作。
7、搞好种苗信息工作,负责良种引进、选育、鉴定和扩繁工作。
8、负责种苗“一签三证”的发放、复检和登记工作。
第五篇:加强林木种苗工作(信息)
加强林木种苗工作,夯实林业发展基础
———榆林市林木种苗工作
2013年2月27日榆林市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12年工作,安排布置2013年工作任务。会议专门强调2013年要“加强林木种苗工作,夯实林业发展基础”。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林木种苗工作。榆林市种苗站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展苗木普查工作,及时掌握全市种苗生产供应动态。为了能够全面、准确掌握我市育苗、产苗情况,今年我站组织力量从春季开始对全市范围内国有林场以及育苗大户的育苗规模、品种、数量进行了彻底的普查。根据普查今年全市育苗面积6.81万亩,其中新育苗2.42万亩,产苗量11.36亿株,可供造林苗木7.79亿株。按树种分樟子松4.56亿株、可供造林苗木0.66亿株;油松0.93亿株、可供造林苗木0.17亿株;侧柏0.98亿株、可供造林苗木0.62亿株;长柄扁桃1.07亿株,可供造林苗木0.66亿株;紫穗槐1.67亿株,可供造林苗木1.57亿株;山杏0.25亿株,可供造林苗木0.22亿株;沙棘0.76亿株,可供造林苗木0.74亿株;沙地柏0.88亿株,可供造林绿化苗木0.43亿株。
二、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两证一签”、档案管理等制度。
1、严格执行苗木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加强“两证”办理及换发工作。对全市范围内申请办理“两证”的企业和个户按照实地调查、资格审核的要求,严格程序,规范管理,目前全市共办理《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8份,《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33份。
2、严格实行苗木“两证一签”制度。为了提高造林成活,促进林业生产,榆林市种苗站将在春、秋两季造林期间,组织人员对各县区承担的樟子松基地、环城防护林带、绿色长廊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苗木质量进行抽查,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苗木苗木和等外苗木。
3、对具有苗木生产、经营两证的种苗将进行严格的档案管理,档案管理主要记录所生产的苗木培育时间、数量、每年的生长量、施肥浇水等管理措施和经营的种苗的产产销地及单位、质量、数量等。
4、积极组织种苗检验人员参加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我市林木种苗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检能力,不断满足全市林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三、积极探索开展苗木订购工作,加大国有场圃育苗力度,实现育苗造林一体化,促进国营场圃发展,平抑和引导苗木市场健康发展。
四、强化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以加快良种换代步伐,提高良种品质为目标,建设一批红枣、两杏、长柄扁桃、核桃等良种基地和采穗圃园。加强杨、柳、榆、槐四大乡土树种的苗木培育,提供适生对路的乡土树种苗木。
五、开展长柄扁桃育苗种源及造林苗木成活保存情况的调查工作,为圆满完成全市营造10万亩长柄扁桃林奠定基础。为了进一步科学地掌握全市长柄扁桃生长情况,我们组织人员对榆阳区、神木县、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县五个县区2010年—2012年三个的长柄扁桃造林苗木进行全面调查。三年中五个县造林任务是18.5万亩,由于群众造林积极性高,加之各县区林业局的高度重视,目前已超额完成了造林任务,造林面积已达到24万亩。但各县区造林苗木品种都比较混杂,有些品种根本不适应我市造林,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为了能够较好地了解长柄扁桃种质情况,我们与神木县生态协会试验基地和当地技术人员了解和进行了长柄扁桃不同品种的生长情况对比,结果显示本地和内蒙包头承德一带的长柄扁桃品种比较适宜。目前,全市长柄扁桃育苗达3638.8亩,总产苗量1.07亿株。
在长柄扁桃造林期间我们将按照市局要求抽调质检人员根据检验规程和造林要求对所有造林用长柄扁桃苗木采取严格的“两证一签”管理办法,坚决杜绝没有“两证一签”的长柄扁桃苗木用于造林使用的可能性。到目前全市共新营造长柄扁桃林12.6万亩,检验调拨合格长柄扁桃苗木3054.5万株。
六、认真完成全市35万亩飞播造林种子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