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归来话体会”活动总结
班 会 总 结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201
1级2班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2013年新学期伊始,在学院的组织领导下,我班组织全班同学开展“寒假归来话体会”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发言,纷纷发表自己在寒假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我班于3月28日晚召开主题班会:“寒假归来话感受”。在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把寒假期间学习、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大家一同分享。座谈在寒假期间探亲、访友、旅游、学习、生活中的许多见闻和感受,同学们踊跃发言,互相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
一、活动主题:
实践归来话体会
二、活动时间:
3月28日 18:00~19:00
三、活动地点:
五教北202
四、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
五、参与人员:
2011级2班全体成员
八、活动总结:
这次主题班会主要是总结本班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情况,交流社会实践体会,分享经验。从中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在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这次班会上,同学们对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总结,得出宝贵的经验,并将其应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同学更是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在学校中学不到的技术,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投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对同学们的意义重大,它可以很好地将同学们在校所学到的知识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对此次实践活动也十分重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并学会在实践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给了同学们非常大的锻炼!
附
第二篇:“实践归来话收获”活动总结
共话实践情,归来叙收获
——文学院“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响应校团委“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号召,更好地总结社会实践的经验,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效果,鲁东大学文学院2010级各团支部在院团总支书记、暑期实践指导老师苏琦老师的指导下大力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
特色团日活动一:“大家谈”—— “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宣讲
文学院10级各班团干部主持本次主题宣讲,首先由团总支书记苏琦老师对暑期实践做了简单的总结,随后同学们紧密结合“实践归来话收获”这一主题,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对自己的亲身实践经历作了生动风趣的演讲,在宣讲过程中,同学们针对酒店、企业、工厂等不同岗位,以及社区、医保、农村建设、留守儿童等相关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解读了自己撰写的调查报告,另外2010级三班和八班部分同学针对“三下乡”、医院见习、乡镇卫生院考察、工厂打工等多个实践项目,讲述了自己在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分享了在暑期打工的不平凡经历,每个人都恰如其分地安排PPT、音乐、伴奏等辅助程序,还有的同学读了自己参加“三下乡”实践的日记,畅谈了社会实践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同学们纷纷表示,身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大力贯彻党的实践精神,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实际,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实践活动,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特色团日活动二:“走出去” ——“将实践进行到底”校园走访 2010级六班“将实践进行到底”,全班同学在团干部和班干部的积极带领下,走访文学院09级三个班级以及数学学院2010级的两个班级,互相交流实践心得,虚心向他人请教在实践岗位中遇到的难题,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大家在交流过程中获益匪浅,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实践困惑,也丰富了他人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将社会实践精神进一步发扬,随后文学院2010级其他班级也纷纷效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色团日活动三:“大明星” ——“实践再回首”即时情景剧大比拼
2010级八班和编导一班、编导二班联手举办了一场情景剧大赛,由各班团支书担任主持人,团总支书记苏琦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担任评委,每一个小组抽到要表演的实践岗位之后现场发挥,并且要接受评委们的各种刁难。在活跃的表演氛围中,产生了许多“实践大明星”,充分体现了在工作岗位中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大家既享受到了表演的乐趣,又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内涵,同时,老师们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深入基层,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
文学院各团支部举办的“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在全体师生的热情参与下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实践归来话收获”团日活动给同学们建立了一个交流暑期社会实践感想的一个平台,动员组织全校青年学生投身于基层,激励了许多未参加过实践的同学投身于社会实践,消除他们身上的惰性。其次,此次活动对各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很好的培训,教育大家积极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切实加强同学们的实践意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水平。再次,“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斗志,让同学们认识到作为中华儿女,就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凭借着当代大学生的智慧和才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大学期间努力拼搏,为今后投身社会、回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学院团委
2011年11月24日
第三篇:寒假归来话实践活动总结
寒假归来话实践活动总结
2012年3月5日下午19:30,我们法学院2011级第一团支部全体同学在1-506如期召开了主题班会之“寒假归来话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班会伊始,班长郑娴介绍了来自我院学生会社科部的两位同学,我团支部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欢迎,场面热烈。接着由教学信息员黄春利主持班会,首先简单介绍了班会的流程,接着是同学们自由上台分享自己在寒假实践中的所感所闻及所得。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积极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有去支教的;有去职能部门挂职训练的;有寻访校友,征集我校80周年校庆祝福语的、、、、、、同学们在寒假中纷纷走进社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初步尝试了社会生活,度过了充实的假期。班会上,冉秀丽、黄焕源、孟祥开、林玲、李盛梅、李玉军等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同学们听后感触颇多,深切感受到了实践的乐趣及其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在暑假争取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从而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再接着,班长郑娴总结了上个学期的工作情况,并简单介绍了这个学期的工作内容。介绍了新的宣传委员杨雯。最后,主持人简单总结了本次班会,大家合影留念。此次班会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有了交流自己实践经验的平台,分享了各自在实践中的不同感受和经历,扩大了同学们的视野及知识面。这个及时的总结会议让同学们感触颇深,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及时总结,多与人沟通交流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它使同学们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提高了同学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时效性。
第四篇:实践归来话感受(定稿)
1.调查的经验体会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小分队的队员考察了包装、印刷及设计企业的现状,熟悉了企业的技术现状、业务流程和行业规范,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增长了眼界,明确了今后专业学习目标,为实习与就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其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的接触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我们队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精心组织、认真筹划、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能够针对突发情况适时调整方案,全面提升了同学们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十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我们从中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终生受用。社会实践让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段日子的收获也必将对大家以后的人生起到深远的影响。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同学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调查的理性思考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3.调查的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① 印刷企业中设计类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② 需掌握的软件类型和需要注意的印刷设计原则③ 设计公司装潢专业学生的需求状况
④ 企业对装潢专业人才的要求和期望
⑤ 装潢专业学生就业前景等专业问题
(二)建议:① 对我校包装印刷类人才培养方面
②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③ 多到企业锻炼,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的积累
④ 多看专业书,增强理论知识,特别是要多看时尚潮流事物,开阔眼界
⑤ 要熟练掌握Photoshop,CorelDraw, VI等专业方面的计算机软件
⑥ 要多到设计类公司进行实习锻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初不要要求薪水的高低,以积累经验为主要目的。
4.未来的打算
(一)社会的回馈,心怀感恩
我有这样好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受之社会,更要还之于社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要用所学到的知识为社会的和谐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也许是对留守儿童简单的一次课堂辅导,也许是向灾区群众捐献的一点点财物,虽然有些微不足道,但我认为这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因为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二)个人的深造,励志成才
“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每次的学习都是我认
识的一次进步。毕业以后,我计划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自己还没学到的知识,争取取得更高的学位和能力,使之能够为我的将来而增添竞争力,也为我能够更好的回馈社会而服务。
5.结束语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我相信只要能勇敢地面对,跃过坎坷,就会迎来平坦。大学中的生活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但无论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内心深处不放弃,有希望,有梦想,始终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成功一定会回报汗水,相信自己就是胜利,相信风雨过后就必定是明媚的阳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困难必定只是短暂的,痛苦也只是一瞬间,幸福和快乐才是主旋律。
第五篇:实践归来话收获
实践归来话收获,科学发展报祖国
——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社会实践交流活动
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及时总结实践成果,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在08级和09级学生中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科学发展报祖国”社会实践交流活动。
首先,袁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我院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并鼓励同学们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增长才干,锻炼能力;随后,我院两支校级重点团队“赴莱州新忠耀社会实践团”和“赴甘肃社会实践团”的代表李守彬和齐国丞同学,结合自己的实践收获和实践成果进行PPT展示和典型发言,他们分别从社会实践如何选题、立项、答辩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同时又就如何处理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如何培养科技创新的兴趣,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等问题讲了自己的体会和感触,他们的经历各有特色,语言风趣幽默,现场气氛活跃,掌声此起彼伏。在学兄学姐的引导与鼓励下,08、09级学生也逐渐参与到交流中来,畅所欲言,倾吐入学以来的喜悦与收获,生涩与迷茫,并就目前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向学长进行了请教并给予引导与指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总结交流,大家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有效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