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审批程序说明
.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审批程序说明
[2002-07-01 22:54]
一、前期认定阶段
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审批申请后,工作人员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所列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类管理之规定:
(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评价;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按照以上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凡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及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到具有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资格证书的单位,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在“服务大厅”窗口领取环境影响登记表。领取登记表项目申请的单位,要有与其邻近居民签字并到所属环保办公室进行预审盖章。
二、审批阶段
在前期认定阶段基础上,由审批人员对审批项目进行验点,与此同时环保部门在建设审批意见中提出项目申请单位所必须采取的防治污染措施,达到的排放标准以及试运行期限;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待环评后进行审批。
三、实施建设阶段
对审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检查,帮助指导被审批的单位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对违反建设项目审批意见,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予以查处。
四、验收标准
对达到验收标准的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对未达到验收标准的建设项目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
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及服务承诺
[2002-07-01 22:54]
实行政务公开,在沈河区政府网站公开环保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国家法很、法规及审批管理程序,公布国家鼓励、限制、禁止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目录。
二、向企业发放建设项目审批指南,做好咨询解答工作。
三、坚持严格执法,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程序,增强服务意识的原则。对无污染的项目在建设单位报送环保部门后 3 日内审批;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和影响较大的项目,在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之日起 30 内,由沈河区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委员会审批,并报沈阳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审核。
四、需报市局审批情况较复杂的项目,我局派人与建设单位到市环保局协助办理。
基建项目审批
[2002-07-01 22:54]
办理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2.建设单位提供资金证明。
3.提供建筑、规划、消防、环保、防疫等相关部门的认可手续。
4.限额以下(即新建 500㎡以下、翻建 1000㎡以下)的基本建设项目由区发展计划局审批;限额以上(即新建 500㎡以上、翻建 1000㎡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由区发展计划局审查,报市计委审批后方可生效。
5.办公地点:沈河区发展计划局计划料(区政府 5 号楼 2 楼)。负 责 人:高 峰
工作人员:陈连华
联系电话:24866334
第二篇: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1、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含招标方案)、初步设计。
2、按照投资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先编制规划并上报批准,凡列入规划建设的项目,建设资金及其它建设、生产条件不能自求平衡,需要省和国家协调解决的项目,由市发改委按照该类项目的相关规定审查规范后,转报省发改委审批。
3、省上已明确规定,由市发改委审批的项目,主要包括:
(1)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农业项目,一般要求编制有一定深度的项目建议书和该项目专题报告,经市发改委审批立项后,再上报争取资金报告;
(2)申请以工代赈投资的,总投资在300万元以下的交通项目、总投资在200万元 以下的水利及其他项目,可直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步设计),其中安全系数要求较高的桥梁、水库、塘坝等项目必要时需进行初设咨询评估。全部前期工作完成后由市发改委审批,报省发改委审查安排资金。
(3)根据国家现阶段投资政策,受省发改委委托由市发改委审批的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及公、检、法、司建设项目。
4、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和限制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具体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9 号)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5、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的项目以外,实行备案管理。
6、在省上关于核准制、备案制具体办法尚未出台以前,房地产开发、党政机关建房等自筹基建项目,在报送立项报告的同时,需提交建设资金证明、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国土资源部门的相关证明,由市发改委审批。
7、工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化升级项目:县(区)属项目由项目单位通过属地发展计划部门(市属企业直接报)按照要求向市发改委提出项目备案申请。市发改委审查项目后进行项目备案,然后筛选符合条件的已备案项目向省发改委提出申报报告。在申请市发改委备案时,要提供项目建设可研报告,城市总体规划意见、土地部门初审意见、环保部门初审意见、市场准入的相关证明等。在申请国家和省上资金补助阶段要完全落实上述条件,并且落实资金来源(省级银行贷款承诺函、自有资金证明、各投资方资金证明)。
一、审批流程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 开工报告——→竣工验收
二、审批条件
1、项目建议书审批所需材料 ①项目业主的立项申请;
②有资格的单位编制的项目建议书; ③主管部门的报告或意见; ④建设用地来源;
⑤项目业主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证书; ⑥按项目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2、可研报告审批所需材料
①项目业主申请批准项目可研报告的报告; ②有资格的单位编制的可研报告;
③有资格的评估单位对可研报告的评估意见; ④按项目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3、初步设计及概算
①项目业主关于申请下达项目计划的报告(包括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资金落实情况、当年施工计划、建设内容、当年投资额);
②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的概算的批复; ③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④经市规划局批准的总平面图; ⑤建设用地国土使用证; ⑥资金证明;
⑦按项目所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审批权限 基本建设项目总投资在人民币500万元以内,由县发展计划局审批;5000万元以内,由市计委审批;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由市计委报省计委审批,或报经省计委授权后市计委审批。
第三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报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报说明
1.表格一中,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评价单位的基本信息,需填写完整
2.表格样式不允许修改,可以修改行高、列宽,但不能添加、合并、拆分、删除单元格或行、列
3.表格项顺序不允许修改,表格内容不允许手动按回车(Enter)键
4.蓝色字体对应表格内容必须输入数字值,不填写单位,不允许使用科学计数法及大于、小于号,只能填写如125、0.255、981.155、+1.51,不能填写>100、3.15*10-
25.粉红色字体对应表格内容必须输入日期,格式为“yyyy-mm-dd”,例如:2005-05-01,不能填写2005年05月30日或2005/05/30
6.橙色字体对应表格内容必须从以下内容中选择:
a)行业类别,只填写一级行业类别名称,不填写行业代码。国家标准(2003)行业类别参见附表一 b)建设性质请填写: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
c)环境保护管理类别——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编制报告书、编制报告表、填报登记表”
d)环境敏感度特征,请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填写汉字,如多个用分号隔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森林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人口密集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河、三湖、两控区,三峡库区。例如:饮用水源地;三河、三湖、两控区
7.自行添加的“项目相关的其它污染物”,不涉及的单元格留空
例如:添加其它污染物“生活垃圾”,其不存在实际排放浓度,则生活垃圾的实际排放浓度留空
8.本文中提到的数字和日期型,分隔符一律使用英文状态的字符,如“+”、年月日间隔的“-”
9.此表为A3格式,如需打印成A4格式,请在打印选项中将“纸张大小缩放”选择为A4,将会在保留现有样式的情况下打印成A4稿
10.本填报说明提交或打印时可以删除,打印成黑白文字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填表单位(盖章):填表人(签字):项目经办人(签字):
注:
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2、(12):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的量
3、(9)=(7)-(8),(15)=(9)-(11)-(12),(13)=(3)-(11)+(9)
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 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主要生态破坏控制指标
附表:国家标准(2003)行业类别
代码 行业名称 1 农业2 林业3 畜牧业4 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 非金属矿采选业11 其他采矿业农副食品加工业14 食品制造业15 饮料制造业16 烟草制品业17 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1 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7 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29 橡胶制品业30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
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代码 行业名称 34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48 建筑安装业49 建筑装饰业50 其他建筑业51 铁路运输业52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54 水上运输业55 航空运输业56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58 仓储业59 邮政业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61 计算机服务业62 软件业63 批发业65 零售业66 住宿业67 餐饮业代码 行业名称 68 银行业69 证券业70 保险业
其他金融活动72 房地产业73 租赁业
商务服务业75 研究与试验发展76 专业技术服务业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78 地质勘查业79 水利管理业80 环境管理业81 公共设施管理业82 居民服务业83 其他服务业84 教育85 卫生
社会保障业87 社会福利业88 新闻出版业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90 文化艺术业91 体育92 娱乐业
中国共产党机关94 国家机构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群众社团、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97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98 国际组织99 其他行业
第四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43单位:废气量:×10标米/年;废水、固废量:万吨/年;水中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
为千克/年,其他项目均为吨/年
废水浓度:毫克/升;废气浓度:毫克/立方米;
其中:(5)=(2)-(3)-(4);(6)=(2)-(3)+(1)-(4)
注:此表由评价单位填写,附在报告书(表)最后一页。此表最后一格为该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写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是在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过程中,由评价单位或建设单位填写作为环境管理台帐和信息统计的基础表格。编号、审批经办人由环保审批部门填写。
建设项目名称——使用此项目立项时的名称,若名称多于30个字,则酌情缩写成30字以内(两个英文字母可看成是一个汉字)。
建设地点——填写项目建设的的居地,所在地为下属的行政区划,若是跨地区的项目则重点填写2~3个地区。
建设单位——使用建设单位注册时的名称,若名称多于25个字,则酌情缩写成25个字以内。行业类别——按国家环保局监督管理司关于行业类别的规定,详见行业类别表。对六大污染重的行业,划分也在行业类别表中可见。
建设规模——填写项目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或项目本身的规模、字数在25个字以内,类同于“设计生产能力”。
项目性质、报告类别——可在所选项中划√表示。项目设立部门——指立项文件审批部门。均要求字数在25个字以内。报告书审批部门、报告书编制单位——均要求字数在25个字以内。环境质量现状——填写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类别或级别,可填标准号及达到类别或级别。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地方规划和功能区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可填标准号及执行类别或级别。执行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应排放标准。如对应标准多,可选主要的标准。原有排放量——是对改扩建、技术改造项目而言,指项目改扩建、技术改造之前的污染物排放量。新建部分产生量(预测值)——是指产生的污染源强预测量。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预测值)——是对新产生量而言,经处理后,污染削减的量。以新带老削减量(预测值)——是对原有排放量而言,经“以新带老”上处理设施后,污染物减少的量。排放增减量(预测值)——是指新建部分产生量一以新代老削减量—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若为正值表示增加,为负值表示减少。
排放总量(预测值)——是指原有排放量—以新代老削减量+新建部分产生量—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区域削减量(预测值)——若排放削减量为正值,即排放量增加,为保证区域污染物总量不增加,应从区域削减相应的量。
指标单位——废气量:×104标米3/年;废水、固废量:万吨/年;其他项目均为吨/年;废水浓度:毫克/升;废气浓度:毫克/米3 所有项目均保留一位小数。
第五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200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填表单位(盖章):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填表人(签字):项目经办人(签字):
注:
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2、(12):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的量
3、(9)=(7)-(8),(15)=(9)-(11)-(12),(13)=(3)-(11)+(9)
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 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