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志愿者能力比热情更重要一辩稿
谢谢主席,开宗明义,概念先行,我方认为青年志愿者能力更重要,首先,青年志愿者是指年龄段在十五到三十周岁,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工作具有 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热情是指(热烈的感情)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能力是指才能和办事的本领,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到志愿活动当中,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组织协调,专业技术,理解和应变等能力。
今天我们说何者更重要,是看何者能够更好传承志愿服务精神,更好的完成志愿服务工作造福服务对像(何者能够在完成志愿工作造福服务对象,传承志愿服务精神,推动社会进步这个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我方认为青年志愿者能力比热情更重要,理由如下:
第一:从热情和能力的本身来看,能力能有效控制热情进行合适的表达。(热情涉及的主观因素较多,受环境影响大,具备不稳定性,非理性的特征,难以衡量和统一控制。而能力就表现的更具备稳定性,可靠性,是保障志愿工作质量的关键。)再回到青年志愿者本身来看,青年本身就朝气蓬勃,充满热情和活力,但经验和能力不够丰富和成熟,在热情是青年志愿者本身就具备的因素下,如何提升能力进而利用这种能力更好表达自身热情才是更重要的。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很多,比如在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当中,很多人都自发往地震灾区运送物资,很多人都去灾区当志愿者,但结果却是堵塞了救援道路,造成灾区情况更加混乱(比如在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中,很多人去灾区当志愿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和关切,对受灾者不停问东问西,结果造成他人不适反感)。所以在我们自身已经具备热情的前提下,如何有效控制表达这种热情才是更重要的。
第二,能力能提高志愿工作效率,保障志愿工作质量,激发志愿者热情,进而能更好造福服务对象。现实情况中,青年志愿者能力普遍不足,志愿服务的结果并不能造福服务对象,对志愿工作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就像没有很好掌握植树知识,年年植树却荒山依旧,把“植树造林”变成了“植树造零”,再比如在博鳌志愿服务工作中,随着工作强度加大,大部分人的热情度都有所消减,但有的人面对压力挫折时能及时调整心态,保证自身的工作状态情绪的稳定,结果不仅一个人完成两个人的工作量并且完成的很出色,有的人却频频出错,对整个接待工作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影响。所以在志愿工作过程当中,如果志愿者个人具备一定的能力水平,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保障志愿服务质量,整个社会也更有效利用了志愿者资源,进而对整个志愿工作的圆满完成产生1+1>2的效果,同时一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也会让志愿者更加有信心,激发工作的无限热情。
第三,能力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志愿工作的圆满完成,能更好更长远的传承志愿服务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当今我国大部分志愿活动都是临时短期的,但在国外发达国家,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中,更多志愿活动都是长期固定的。所以我们要想长远发展志愿活动,传承志愿精神,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就要坚持开展长期志愿活动,而志愿活动的长期开展就需要在每次志愿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从而得到人们的支持和认可,让志愿服务更加深入人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工作,造成的影响是热情无法抵消弥补的,对下一次的活动开展更是一种打击。但能力却能很好保障工作质量,促进志愿工作的圆满成功。
综上所述,能力能够在完成志愿工作造福服务对象,传承志愿服务精神,推动社会进步这个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方坚持认为青年志愿者能力比热情更重要!
第二篇:志愿者活动热情比能力更重要
志愿者活动热情比能力更重要、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的精彩立论!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
大家晚上好!
开篇立论,定义现先行。志愿者活动,是指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心,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无偿奉献。在本辩题中,热情指的是以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态度去参与志愿者活动;能力,指有效率的做好一件事。
毋庸置疑,志愿者活动既少不了能力,也缺不了热情。但是,哪一点才是志愿者活动最本质的要求与需要呢?因此,我方将以“哪一点更符合志愿者活动的本质要求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为比较平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热情是志愿者活动的基础,是推动我们进行志愿活动的原动力一个人如果对志愿者活动充满了热情,那就算他再笨,做到也能想尽一切办法把他想做的或该做的事做好。而不管是志愿者工作还是其他有利可图的工作,能力总是能够培养的,只要想把事情做好的人都能做到。但志愿的热情恐怕就很难培养了。一位极有能力的人,如果对志愿者活动没有兴趣没有热情,那他也就拿不出精力去帮助别人了。因此,在志愿者活动中,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用我们自己能够做到的去帮助别人。
其次,志愿者的热情具有感染力,让被服务的群众真正感受到社会所带来的爱与温暖。志愿者所从事的活动大都是简单的、重复的、与人交往的工作,在这样一个互动中,热情的态度会让群众真心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温暖与关爱。并且,这种积极主动有好的态度会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这个行列。
再次,热情的工作态度更符合志愿者活动的本质要求。志愿者活动是要求我们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当今社会,有能力帮助别人、为社会服务的人很多,但真正愿意去做、去奉献的人太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缺少对弱者的同情和悲悯,缺少对他人的关心与体谅,缺少对志愿活动的热情与关注。因此说,热情的人能更好的传递我们的志愿精神。
综上所诉,我方坚持认为志愿者活动热情比能力重要。
谢谢。
第三篇:志愿者能力比热情更重要攻辩小结
谢谢主席,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驳辩,对于您方的观点,我方并不认同。
第一,对方辩友说效果的好坏并不能成为青年志愿服务好坏的评判标准。我想说如果取得的效果好,那说明志愿服务也是成功的,如果志愿服务没有做到位,对结果是肯定有影响的,其次,我们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如果结果不令人满意,会降低大众的参与度,引发质疑,不利于长期志愿活动的开展。
第二,对方辩友说热情是激发工作活力的源动力。对方辩友这样说是过于夸大热情的主观能动性,首先,热情并不是激发一切工作活力的源动力,热情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工作过程热情可能会消减,这个时候支撑我们继续工作下去,更多的就是责任感了。其次,热情可以激发工作活力,同样能力可以激发无限热情,把一件工作完成的很出色,得到身边人认可,会提升信心,激发无限热情。
第三,对方辩友说过分看重能力就会导致志愿工作“贵族化”模式。首先,志愿活动参与的人越多就越好吗,有效利用资源,效率才更重要啊。其次,我方的意思并不是提高志愿活动的门槛,降低参与度,而是强调志愿工作的专业性,志愿活动有很多种,对能力的要求也有高有低,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参加跟自身能力水平相符合的志愿活动,而且有较好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完成的更加出色。
第四,对方辩友说有能力的人很多,而参与志愿活动的人很少。我方并没有否认热情的重要性,但参与志愿活动的人少并不是因为热情度不够,有很多人想参加,却没有这个环境和机会,这跟我国当今社会志愿者体制也有很大关系。像志愿体系较完善的美国,各个年龄段都有很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我方认为判断何者更重要的标准不仅要看过程,更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注重每次志愿活动的结果,(热情确实是志愿活动中很重要的因素,但随着志愿工作的不断发展,在志愿者怀着满腔热情的情况下,提升能力,让志愿者能够参与到更高层次的志愿工作,保证志愿工作长期深入的开展才是更重要的),而如何保障志愿工作的质量,提高志愿工作的效率,更好利用志愿者的资源更需要我们去探讨去深思。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青年志愿者能力比热情更重要。
第四篇:一辩 青年成才,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青年成才,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各位领导、评委、对方辩友、主持人,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青年成才,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首先,我先明确一下我方辩题中的几个概念。
青年成才的标准何在,人才学专家王通讯给人才定义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创造和贡献的德才兼备的人。这个定义告诉我们:
一、人才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去促进作用的;
二、必需承担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相符合的责任;
三、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必须是相对地做出更多创造性劳动。责任指历史发展过程中,时代赋予人们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能力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水平和层次。以下从三方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告诉我们,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物质性是对立统一的,主观必需服从与客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力是青年成才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而责任是客观条件,责任决定能力。如果一个人有责任心,那么他是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而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即使很有能力,也很难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故做不成大事。
二、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并不是能力不重要,而是能力永远乘载于责任。古人云:才者得之资也,得者才之帅也。是说:才能是德行的资本,但德行是才能的统帅。责任和能力是一个统与一物的两面,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青年成才过程中,责任在先,能力在后,能力必须由责任来引导,能力永远都由责任来承载。没有责任,哪来“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带领下的充满朝气、富有生机的企业巨头通用电气;没有责任,哪来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征服了巴黎的卢浮宫的扩建设计;没有责任,哪来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今天。
三、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是因为,能力可以让你胜任工作,而责任却可以让人创造奇迹,最大程度的实现人生价值,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阿根廷作家科尔顿说过:人生中只有一种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能够将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人生价值。最美司机吴斌,就完美的诠释了责任于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他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子靠边停好,并不忘打开双跳灯提醒后方车辆,拯救了全车乘客。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青年成才,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第五篇:辩论赛一辩发言忠诚比能力更重要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
我方观点是—作为青年员工,忠诚比能力更重要。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证。
1、忠诚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态度决定一切。
古人云“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说,无论是做大事业,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要想真正做出成绩,须臾都不能离开“忠诚”二字啊。
对方认为能力胜于忠诚,让我们回头看看历史上留下不朽传说,靠的都 是什么。
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靠的是什么,是忠诚;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靠的是什么,是忠诚;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的是什么,是忠诚啊。
这些都是忠诚最好的诠释。没有忠诚,何来我们祖国灿烂的历史和繁荣的 今天。
作为青年员工,我们是否应以前辈为榜样,为公司奉献我们的忠诚呢?目前,煤炭行业走过黄金十年,正面临行业调整的阵痛,相应的,大家的工资待遇也受到了影响。此时此刻,除了能力以外,我们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凝聚力量,共克时艰,来支撑铸就我们的大屯梦,这种精神就是我们的忠诚啊。
2、只有忠诚于企业,才能获得企业的信任和培养,能力才有施展的平台。能力可以迅速创造利益,这点我们不否认。但今天的辩题是,作为青年员工,能力和忠诚哪个更重要。年轻人最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对于未来,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企业提供一个平台,我们青年人的能力何处施展。青年员工,要
选择职业,更要创造事业。但欲想取之,必先予之。我们只有先奉献出自己的忠诚,才能收获企业的信任和培养,才能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3、小胜靠智,大赢以德。能力高低对企业来说,确实很重要,但能力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强化培训等方法得到提高,也可以通过团队协作得到弥补。但忠诚却不同,忠诚是一种品行,是一种促使我们追求卓越的原动力。缺乏忠诚的人总是在“合格”处停住了脚步,如果连合格也达不到,他们就会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而忠诚的人会主动追求卓越,直至止于至善。
能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的使“力”,则可用造福苍生,功成名就;但错误的用“力”,却是南辕北辙,伤人害己。可见,“能力”是有反作用的,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只有在忠诚这个态度的指引下,能力才能正确的发挥作用。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
岳飞和秦桧,生在同一时代,彼此都是南宋朝廷官员。一个是武将,主张抗金,竭尽忠诚,一心为国,且屡屡挫败敌人,令其闻风散胆;一个是文臣,仕途得意,做过礼部尚书,两度出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能力似乎更胜一筹。应该说他们都很有本事的,可就在大是大非、存亡之秋面前,秦桧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以致身败名裂,千夫所指,被烙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而这,恰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理想,他也因此成了“忠诚”的化身和楷模。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作为青年员工,忠诚胜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