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学习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笔算43×2
师:43×2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引导学生回答,8是十位上的4乘2得来的,表示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
这是原来我们所学旧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二、学
1、出示例题
14×12=
(1)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思考演算,看看谁的办法多。(2)同桌讨论、交流前面自学的内容,完善答案。
(3)小组汇报自学成果。
三、教
教学例题一14×12=
1、小组展示,彰显风采
(1)拆分法,转化成口算
将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2)拆分法,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3)列竖式计算。直接将14×12的竖式写出来。(4)其他方法。如运用连加,直接用14个12相加求结果;直接数点子图;圈画点子图,先圈出10行,一行14个,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个点子,然后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等等。
2、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3、老师点评,划分为3种思想:
(1)采用拆分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用口算就能解决。
板书:拆分、口算
(2)利用竖式解决,板书:竖式
(3)利用点子图,板书:图形
4、同学们看看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呢?
预设:竖式最简单,竖式一步就能算出来,还容易看明白。
师总结:当我们算较大的数时更能体现竖式的优越性。
5、沟通口算、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竖式计算还和哪种算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预设:竖式和口算第一种算法和点子图的算理是一样的。
四、练
1、用竖式计算。
(1)12×31=
(2)43×12=
(3)32×22=
(4)23×13=
2、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 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第二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6~51页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它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因此在计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教学难点
探究笔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教学方法 教法
引拨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法,归纳法,谈话法等。学法
猜想验证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笔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理解算理,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②掌握乘的计算过程。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口算。
20×60
12×40
50×11
18×30
21×30
30×60
2、计算
24×2
13×3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的记忆真不错,接下来观察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师:那老师提一个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呢?请你先帮王老师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生:140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算一算到底要多少钱。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用计算。(生写)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生汇报:14×12 = ?(或12×14)师:想一想,你们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生:求12个14本连加的和
师:回答的真不错,是求12个14或14个12的和所以用乘法,那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师:你真会观察,所以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那大家赶快动脑想一想,算一算吧。提示: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解决呢? 先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做做看。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板书)生:14×4=56
42×3=168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4套4套的计算,所以是14×4,然后一共有3个这样的4套再42×3=168 师:说的真好,我们之前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他把这个问题转化成我们会做的来做,把12变成了3×4,这样我们就会计算了,那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生:14×2=28 14×10=140 28+140=168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2个14相加,在10个14相加,一共就是12个14相加是168 师:你们明白他说的吗,谁可以再来说一遍 生
师:说的很不错,那如果我们直接用列竖式的方法你会求吗,我们一起动手来列一列,不过在开始之前,老师再问一个问题,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写竖式4 × 1 2
(1、2用不同颜色)
师:好你和老师写的一样吗,那接下就先自己试一试(1)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2)请做得好的学生到黑板前汇报。
(3)师引导学生说说如何进行笔算乘法的,并用电脑演示。师:在笔算时先写什么?1 4,再写“×”,12写在14的下面并对齐它。师:写好后先算什么?
生:先用第二个数的个位“2”去乘“14”:2×4=8,8写在个位。2×10=20,2写在十位上。
师:算完个位,再算什么呢?
生:再用第二个数的十位“1”去乘“14”的“4”:十位的“1”表示10,10×4=40 师:所以1×4=4的4写在哪一位上? 生:写在十位上。个位上都是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可省略不写。师:然后再用十位“1”去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多少乘多少? 生:10×10=100 师:所以1×1=1的“1”写在哪一位?生:写在百位上,表示100。师:说得对极了。
师:最后还要把两次乘得的积怎样? 生:加起来。师:得多少? 生:168本。师:也就是说王老师买的这些书一共有168本。我们不要忘记把算得的结果写到等式的后面。
三、练习巩固
师:那你真的会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1.大树生病了,我们化身森林小医生帮它治治病吧。在练习本上把错题改正过来。
2、帮助小鱼,鲤鱼跃龙门(笔算乘法来回答)
23×13=
33×31=
41×21=
32×12=
3、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四、总结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先从个位乘起,当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时,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五、作业
1、练习教材
2、作业本
板书设计:
第三篇: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师:上课
师 :先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多媒体逐一出示口算题、生作答)12×61×2
多媒体出示197×5≈
师: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估算
师:那约等于多少呢? 生 答
师:你是如何估算的。
生:把197看成200来估算,200乘5等于1000,所以197×5约等于1000。师:你说得很正确。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的如何,来,做两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教师出示竖式28×12
123×2的竖式)
师: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一做,注意书写工整。
师: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做完了,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如何计算的?
师: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检查黑板上的这道题。谁来评价一下。(对与错)师:谁来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你说得真透彻,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十一假期马上就要来了,同学们想不想出去玩啊?李叔叔一家也要出去玩他们从日照乘火车到北京旅游,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2小时的时候,李叔叔行了多少千米?
10小时的时候,李叔叔距离日照有多少千米?(出示课件)
师:我们帮他算算吧。学生做题,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例
一、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到北京要用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思考列式145×12=
大家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千米? 生答
通过估算我们知道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谁估的更准确一些呢?这需要我们计算出145×12的准确答案,2、学生分组探究计算方法,集体交流
出示探究提示: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计算? 生:可以用计算器计算。生: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我们可以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请同学们算一算并与小组交流。学生分组探究,派代表班上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 5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同学们刚才的讨论真激烈,现在我们来把各小组的结果分享给大家吧 生:我是先用2去乘145,再用1去乘145。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异口同声)同意。
师:可老师不太明白,谁能详细的说说计算过程是怎么样的?
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的2去乘145,再十位的1去乘145,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在乘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注意用个位乘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乘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师:可老师还有一点有明白,明明145×1的积是145,为什么不同个位对齐,而同十位对齐?
生:因为1在十位上表示一个十,145×1得145,表示的是145个十。(师课件演示)
4、计算器验证计算结果。
5、把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师课件出示)
(三)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生:他们的计算方法差不多。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比两位数乘两位数每次要多乘一位。(课件演示)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师: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课堂尝试练习
看来同学们都了解了笔算的方法。那我们看看谁能在下面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1、这有几位同学做的几道题,请你帮老师查一下对错,好吗?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帮这几位同学找出了错误,而且改正了错误。
2、智力抢答:
你们表现的这么好,有位小朋友不服气呢,他出了道踢要烤烤你们,咱们来迎接挑战吧。254×36”三个同学算出的答案分别是:9142、9144、9148,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你能猜出哪两个结果是错误的?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有去的游戏,可是在此之前你必须要过三关,看谁有实力闯到最后。来,我们赶紧开始吧。
第一关、填一填(用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定位)
2 2
5
× 2 4
× 2 7
───
─── 2 8 8 0 1 5
□□□
□□□
───
────
师:你们各个都是小勇士,闯关成功!第二关: 134×12=
425×36=
112×123= 第三关你们是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现在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助,赶快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吧
实际问题(课件出示50页2题)出示实际应用为题,生自主列式计算
四、游戏激趣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这个游戏好不好?请大家先在头脑里想一个两位数,然后再用167乘你想好的两位数,得数再加上2500,最后你不用告诉我全部答案,只需要告诉我得数的末尾两位数,我就能立刻猜出你所想的两位数。大家相信吗?不信咱们就试试。
(师生共同游戏,学生一定感到很吃惊,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其中的奥秘。任意2位数乘167加2500所得值的后两位数乘3后所得值的后两位数正好等于该数。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呢?
(1).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探索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课后作业
屏幕上是课下的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按时完成。下课
第四篇:《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大彭实验小学尚倩
一、说教材
《乘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以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教材注意创设情境,以计算月星小区的总户数为题材,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尝试用竖式计算,初步感知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再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计算枯燥,错误百出。计算本身是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常常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创设了计算“月星小区住户总数”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游戏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单纯的计算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领小区门票”、实践应用环节设计了“我出题你来算”、“计算诊所”等活动,让学生适当的“玩一玩”既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应用能力。
3、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汇报交流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月星小区最近新建了一些楼房,不过要进月星小区,我们得领一张门票。如果门票上的问题能顺利解决,就可进入小区。
(出示门票)计算:44x15238 x 6独立计算,交流笔算过程。这个环节以争取入小区的门票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桥梁。
(二)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出示小区情境图,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根据问题列出式子,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含许多数学信息,学习数学能为生活服务。从而自觉的去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三)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此环节是本课重点,我设计四个层次来突破难点:
(1)激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笔算经验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少数有困难的同学,要给与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2)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
(3)全班交流反馈。
(4)归纳算法。先小组内讨论,并在交流中相机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笔算方法,这一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出笔算的基本方法,处处体现层层设疑、层层递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
(四)趣味练习,促进深化
1、我出题你来算。(逐题出示第1题)
2、计算诊所。(想想做做第2题)
3、小小会计师。(第4题练习。)
练习针对性强,有笔算练习、有改错练习,还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练习。不仅让学生丝毫没觉得计算枯燥,反而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计算的乐趣,既巩固了新知识,又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课后延伸,加深理解。
完成练习第3题[这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列竖式计算,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总结。
1、*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有什么感受体验。
2、*谁还想提醒大家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回顾与反思进一步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并且给优等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五篇:《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及做一做和第50页的第1—3题。
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都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位数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错误率要高一些。因此,这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所以本课的重点制定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因为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在把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就不知道积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所以本课的难点为: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
说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索交流,获取新知;巩固强化,内化新知;归纳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课前的谈话,让学生尽快的溶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随即立刻引入正题,出示复习题,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字知识及时的解决复习题,而面对今天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谈话引入并出示列1,直接让学生列出算式,并通过与复习题的对比,然后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
1、让学生对145×12进行估算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同桌间可以互相讨论。然后将学生估算的方法板书。
2、笔算让学生自己算一算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给予学生的时间,并且允许同桌间可以互相讨论。充分让学生说,只要学生说的是对的,不管是复杂还是简单,教师到给予肯定,这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而正如课前所料,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列竖式计算,因此重点选了几位做对的同学,让其说说思考过程,重复的叫学生说,毕竟列竖式计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算法多样化以后的优化。
3、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
4、巩固练习(教材第49页,做一做)
(三)巩固强化,内化新知
这个环节设计两个改错的练习、一个笔算练习和一个解决问题的练习,通过改错又一次的强调了注意点,而这注意点正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再次进行强调。笔算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而解决问题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