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抗日英雄杨靖宇教案
抗日英雄杨靖宇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抗日英雄杨靖宇的事迹,能说出故事的梗概。
2.自读课文,能勾画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对其中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说出故事的梗概并体会文章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杨靖宇的图片及生平事迹。教学准备: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新课
(欣赏影视剧图片)同学们,屏幕上这些影视剧图片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们都发生在同一时期,那就是抗日战争。走过悠悠的历史长河,有许多人都深深的印在我们心里,杨靖宇就是其中的一个,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抗日英雄杨靖宇》 师板书课题
1.简介“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英雄的中华儿女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积极投入到 1
这场反侵略的战争中。八年抗战,终于让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距今虽已久远,但作为中国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国耻,更不能忘怀那些为保家卫国而英勇捐躯的抗日英雄们。2.了解杨靖宇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传遍了东北大地,老师收集了一些关于他的资料,请大家认真阅读。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率领抗联坚持抗日游击战争,被誉为“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今靖宇县)与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读准下列字音
jìng pàn xiá zā bì 靖 叛 匣 匝 篦 jiān bì tún shī xù 煎 蔽 屯 尸 絮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复习抓故事梗概的方法。
出示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找出文中的六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2)汇报交流主要内容。
1940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杨靖宇和十几名战士不幸在濛江附近被日寇包围。他带领战士奋勇突围五天不成,情况紧急,杨靖宇决定让大家分开走。杨靖宇把危险留给自己,在安排妥当同行战友之后,他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23日凌晨不幸被敌人坐探发现,他在敌人威逼利诱时毫不动摇,奋勇歼敌,不幸负伤后,毅然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壮烈牺牲。
4、理清课文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写杨靖宇因叛徒告密陷入日寇包围。
第二部分:(2---8)写五天突围不成,情况危急时,杨靖宇果断作出决定,让大家分开走。
第三部分:(9---11)写杨靖宇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不幸被敌人发现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最终壮烈牺牲。
第四部分:(12---13)写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却激励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相信杨靖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
1、用我们学习的浏览方法快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描写的相关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可以抓住杨靖宇的语言、行动、神态等细节描写谈感受。
3、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4、代表汇报。
随机板书:关爱战士、英勇顽强、舍己为人、坚贞不屈
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交流的时候,老师发现大家都找到了这些句子。(课件出示)
句子一:这时杨靖宇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他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在被敌人重重包围,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杨靖宇将军没有想到投降,也拒绝被俘,他带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仇恨和对党的一腔深情,毅然选择了壮烈牺牲。(英勇顽强、宁死不屈)
句子二: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
这句话表明:在抗日前线,有着无数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优秀中华儿女。杨靖宇将军虽然倒下了,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永远不会被摧垮,只要日寇在中国的土地上一天,就有无数誓死抗日的中国军民。
5、师生合作朗读12、13小节。
师引读末段: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他为了民族大义,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杨靖宇虽然倒下了,——(生接读末段);让我们带着深深的崇敬之情大声告诉所有人,杨靖宇虽然倒下了,——生接读
四、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其实抗日战争期间涌现了许多这样的英雄,他们在祖国发展的不同时期,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英雄们的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息呢!
五、阅读鉴赏
田中奏折
世上岁月短,囹圄日夜长。
民族多少事,志士急断肠。英雄赞 民族英魂 气贯长虹 满腹棉絮草根,战至最后一人。纵然肠剖颅断,犹令倭奴惊魂。凭吊密营旧地,萦怀九宵英灵。长存浩然正气,尚遗篝火余尘。显扬中华血性,赢得赤县长春。于今忠骨眠处,陵园葱郁柏森。
六、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抗日英雄的事迹?课后搜集资料并交流。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抗日英雄杨靖宇
关爱战士、舍己为人、英勇顽强、坚贞不屈
第二篇:抗日英雄杨靖宇读后感
抗日英雄杨靖宇读后感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而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抗日英雄杨靖宇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抗日英雄杨靖宇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杨靖宇》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杨靖宇将军艰苦奋斗、不畏强敌、杀身成仁的伟大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杨靖宇将军领导军民对日本鬼子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他与全体抗联将士同生死、共患难,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有力的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由于被叛徒出卖,在冰天雪地里,在断粮十多天情况下,在零下20多度的森林里露宿仍然坚持与日本鬼子周旋战斗。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与敌人周旋。敌人先是劝降,给他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但他毫不理会。敌人见招降无效,遂集中火力,杨靖宇将军因而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接着,残忍的日本鬼子对杨靖宇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竟然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
读过这篇文章后,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跟杨靖宇将军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我要学习英雄身上那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奋图强,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日英雄杨靖宇读后感二
前不久,我在网上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杨靖宇密林雪原驻英魂》。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就被文中的杨靖宇英勇抗日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抗战时期,日寇为了巩固其站略后方,将关东军的兵力扩大了三倍以上,加强了对东北侵略势力。而杨靖宇将军率领抗日联军与日寇英勇作战数百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最后不幸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杨靖宇牺牲后,日本侵略者残忍地剖开他的腹部,只见他的胃里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看到这里,我的心为之一震,惊讶的是我们的抗日英雄竟然如此艰苦,每天只吃草根。树皮。是什么精神让杨靖宇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够与敌人英勇斗争呢呢?“在侵略者面低头,就不配做中国人。”他的一句名言清
楚的告诉答案。多么可敬的爱国者!多么可敬的民族英雄!
如今,我们在宽敞而又明亮的教室中学习,吃得都是大鱼大肉,可有的人还不珍惜。我们要铭记那些为保为祖国而英勇牺牲的抗日将士。我要努力学习,将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报效祖国。
抗日英雄杨靖宇读后感三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在如河的岁月中,涌出来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爱国事迹,让我们深深感动。
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杨靖宇将军的悲壮时刻》读后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文章中,杨靖宇所率领的部队,遭到日伪军的重兵围攻,杨靖宇孤身下山被敌人重重包围。敌人先劝他投降,他豪不理会,连续射击,射中了敌人。敌人的一颗子弹射进杨靖宇将军的胸膛。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年仅35岁。敌人将杨靖宇的遗体放在门板上拍了一张照片,然后残忍的砍下他的头-。在通化示众三天,然后又用药水浸泡。
杨靖宇的名字已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他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抛头-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杨靖宇矢志不移,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不为艰险,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抗日英雄杨靖宇读后感四
今天,我看了一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看完这篇故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杨靖宇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渴了,捡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各个事业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这个十二亿人口的心中。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财产,不惜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喷洒”的意志为抗日战争努力奋斗。五次被抓捕,受进各种酷刑,他就是不屈服,不向日本鬼子低头。在一次任务中,他巧妙的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可是在这漫长的五天里,他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呢?渴了就从地上抓一把雪吃;饿了,就把树上的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他就把棉絮或枯草一口吞下。他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艰苦战斗,最后被残忍的敌人割头刨腹的时候,胃里只有树皮和枯草,没有一粒粮食的踪迹,谁看到这一幕后都不会不泪流涕下,泪流不止呢?
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抗日英雄杨靖宇读后感五
今天,我在网上阅读时,我看见了一篇有关杨靖宇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会贫困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数次被捕。在杨靖宇的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皆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努力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的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年年初,杨靖宇被日军包围,不幸牺牲,年仅35岁,面对杨靖宇的尸体。敌人惊呆了;原来在冰天雪地里和他们转站了好几年的杨靖宇,胃里除了尚未消化的树皮,竟一粒粮食也没有。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触十分深。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杨靖宇等无数先烈为了改革开发,为了民族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身上所涌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应该永远记得那些抗日英雄,没有他们当初的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第三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生平简介[定稿]
抗日英雄杨靖宇生平简介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26日出生在驿城区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1923年秋,他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一九二六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奉党团组织的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一九二七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四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组织了五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长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六月一日在确山县城关镇老虎笼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七月十五日国民党武汉政府叛变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顽固势力的反对,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部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斗争,开辟新的根据地。九月三十日他和李鸣岐、张家铎、张耀昶等领导了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织中国共产党确山县委员会,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豫南游击队,杨靖宇任总指挥。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把胜利引向全国,后来 部队离开平原,奔赴山区,开辟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一九二七年秋末冬初杨靖宇调往河南省委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均被党营救获释,随转上海。不久由上海调往东北。他在东北期间先后曾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满州省委军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民主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第四篇: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爱国革命家----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2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走。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流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像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犹然而升。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而杨靖宇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呀!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克服困难,我们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第五篇: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潘家小学五(2)
钮浚桓
他自幼仰慕英雄,当日寇入侵东北,他投身革命义无反顾地踏上抗日之路。他被日寇重重包围,只身战斗,直至牺牲。他就是——杨靖宇。当我读完《抗战英雄》这本书之后,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也让我最敬佩!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因为“靖宇”在朝鲜语中有“驱逐外敌”之意。因此马尚德决定改名为“杨靖宇”。
1940年2月23日,因为身边叛徒的出卖,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被4万多日军包围,孤身战斗最后壮烈牺牲。因为杨靖宇在牺牲前好多天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吃口雪、吃草根,树皮、棉絮充饥。日军劝他投降,可是他想都没想仍不停向讨伐队射击。交战中有一弹命中了他的左腕,他的手枪落在地上,可他还是顽强地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到下午4时30分,他被敌人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日本侵略者剖开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也没有,震惊了侵略者!连当时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得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但他是大大的英雄!”还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朱德元帅赞叹:“人民英雄杨靖宇永垂不朽!”。
旧中国贫穷落后所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掠夺无数财宝,摧毁了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所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横行霸道屠杀百万中国老百姓。是杨靖宇这样的爱国英雄一批批前赴后继,迎来了新中国。今天的我们更应将先烈铭记心头,继承先人精神。好好学习,强我中华!让我们深深铭记《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