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之思作文800字

时间:2019-05-13 06:1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孝之思作文8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孝之思作文800字》。

第一篇:孝之思作文800字

孝之思作文800字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题记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如果说母爱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那么孝敬父母也是上帝赐予的一种动物本能。自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歌颂着一个字——“孝”又有多少人懂得其真正的含义?

行孝要的是心意

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我们生活的节奏,也拉大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清明节前夕,“代客扫墓”一词引发了热议。它是指买家支付一定的费用,卖家会按照买家的要求进行祭祀扫墓,服务包括代跪、代哭、代献花等,费用越高服务越好。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真的无法理解这个行业有什么意义,我很想知道他们请来这些所谓的“代哭工作者”在自己亲人的墓前送花哭丧有什么用?难道良心不会受到谴责么?难道说这样就尽孝了么?或许我们真的没有时间亲自去父母面前尽孝,但尽孝它不是花钱走形式,行孝、要的是心意!

行孝要趁早

相信很多人都曾看过《天堂午餐》这个短片,影片中儿子小翼为妈妈精心准备的饭菜妈妈一口都没有吃到,因为妈妈走了,饭桌上妈妈的位置只是放着妈妈的一张黑白相片……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直白的故事,却感动了无数的人。

就像古语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大多数的我们不是没有孝心,而是在等着以后,却失去了尽孝的机会。那就别去等!行孝、要趁早!

行孝是对父母的真情回报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的那一刻起父母就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这是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偿还的,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一辈子。但事实似乎有些相反: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有的人甚至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父母养活他们是天经地义的,哪怕是为他们做牛做马!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父母的苦难置之度外。可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所以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行孝之大义。行孝、是对父母的真情回报!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行孝不分贫富贵贱,让我们共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父母对我们的爱,让孝心洒满天下!

第二篇:孝与忠作文800字

孝与忠作文800字

比尔盖茨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兴也。孝是基本的品德。“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当孝与忠一起出现,忠孝两全无疑又是一个难题。

他是蜀国的大臣,蜀国灭亡后,晋武帝诏他为太子洗马,他作为前朝的臣子,本身就很危险。他从小跟祖母生活在一起,对祖母感情十分深厚。所以在忠孝两全方面,他选择先尽孝后尽忠,向晋武帝上拜《陈情表》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晋武帝的认同。他就是李密,他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孝字当先。

孝敬我们的亲人,孝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岳飞一生都在为国家卖命。精忠报国是他最真实的写照。岳飞对国家的贡献让我们看到了忠的分量“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用一首《满江红》向我们谱写了对国家的忠心。

孝心,对父母对亲人。

孝心,对朋友对上级。

董永卖身葬父,这是孝的表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忠的表现。

所谓“孝”是恭敬,是爱护。现代意义上的孝,是爱心的表现,是对国家,对亲人的一份感情的流露。而“忠”是对臣子更好的描述,对国家中心,对领导者忠心,会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昌盛起来。能更好的诠释孝与忠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说了很多。孝心无价,忠心可贵。古往今来,中国的统治者都注重以孝治国。故忠孝之人往往被委以重用,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原本就受人尊敬的忠孝之人,若能再为国为民做一番大事,那便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成为万世歌颂之英雄。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忠孝之人的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而我们也会将它这样传承下去,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第三篇:关于孝的优秀作文800字

孝顺是一种美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8篇关于孝的优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孝顺来不及等待】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弘扬传统孝道美德,在生活中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能我们现在还只是懵懵懂懂的孩子,但是,孝顺来不及等待,我们孝敬父母,必须从每一分每一秒做起。

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给予了我们力量,是父母给予了我们勇气。父母给予了我们那么多,而我们有没有回报过父母呢?每当我看到父亲那憔悴的面容、母亲那瘦弱的身姿时,心中不禁翻江倒海:我的父母亲!我何曾回报过您呐!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失去了自己的爸爸。从那后,她整日以泪洗面,她曾后悔地告诉我,如果她知道会发生这样的噩耗,她一定会比死神抢先一步告诉爸爸她爱他。是啊!我们总是认为孝敬父母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有的是精力,却不想,在父母离去时懊悔的哭泣。

我的外婆,是一位极其普通的老人。她身材稍微脓肿,面容很憔悴,在她的身上,我看不出任何的过人之处,但是,外婆是我最敬佩的人,她用她一生的精力在养育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照顾着自己的母亲。我的曾祖母年老时不幸双眼失明,外婆不但没有嫌弃她,而且还用自己辛辛苦苦储存下来的钱买了一个拐杖送给曾祖母。每日,外婆都会亲自小心翼翼地将饭菜递到曾祖母的手上,丝毫不敢怠慢。

外婆尽心尽责地照顾着自己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等曾祖母只能躺在床上歇息时,外婆每日端屎端尿,毫无怨言。几年后,曾祖母去世了,享年九十一岁,她逝世时,嘴角还有一牟微笑,我想,那是外婆的孝顺让曾祖母无比动容,所以才会露出淡淡的微笑的吧。

从外婆的故事中,我领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等到无法弥补的时候,才会想到补偿,才会后悔。多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别让父母孤独的灵魂遭受生命的凄凉!

我想,我从今往后,一定会好好地尊敬父母,好好地照顾父母,好好地孝敬父母,莫要等到父母老了之后才如何如何孝敬父母。人生只有一次,父母只有两个,只有现在孝敬父母,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孝顺来不及等待。

【篇二:孝之美】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标准,是做人的本分,是一个成功的人必备的品德。

孟子曾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古今中外人人皆知的《二十四孝》中的一篇《涌泉跃鲤》通过写孝敬婆婆,来表达孝的宗旨,感人心脾。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在当今生活中,孝,成了我们共同学习的高尚品德。《礼记》中记载:“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是天经地义的,可又有谁真正去实现孝了呢?在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只有我们的父母。如果我们是一条小鱼,父母就是河水;如果我们是是一只小鸟,父母就是一片蓝天;如果我们是一棵小草,父母就是一片土地。”父母就是生命的源泉,父母的爱也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

那么,孝又是什么呢?孝的含义在汉传统里以“敬”为前提,对内心的“敬”,最好的表达是“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孝顺”,“孝敬”。所以本质是“顺从”《弟子规》里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也就是说,父母有错要指出,但是要照顾父母的心情,和颜悦色地指出。

有人说:儿女学习成绩优秀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其实,孝,还包括德。一个人如果不孝,他就不会有德。就算学历再高,地位再高,又会有谁会把祖**亲交给他呢?一个不懂德,不会孝的人,用什么去回报祖国,怎么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怎么成为祖国的接班人,不是应该成孝两全吗?

就算我们不能把孝演绎的无比精彩,我们也要尽力把它演绎,让先辈们知道,炎黄子孙绝不是只会“成”不会“孝”的。

【篇三:传承孝道,传承美与爱作文】

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文化。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们要孝老敬亲,从小就要对父母、亲人百般孝顺和爱护,我们几乎就是背着这些名言名句长大的。幼时,我们一定想:长大后一定要对父母和亲人好,可是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的行为动作令人发指。我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令人心酸的,又令人发指的新闻:一位母亲亲手把儿子抚养大,她的儿子长大了,竟然觉得母亲很碍事,便将母亲扫地出门。无论刮风下雨,老母亲只能一人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看完后,我愤怒了:怎么可以这样?有这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简直冲破了做人的底线。这名男子的做法简直有辱我们这个一直以来以孝闻名于世界的中华民族!

当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欣慰多了。

孙朋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只因为她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千千万万个山东人。她刚嫁给丈夫时,丈夫就经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渐年迈,从此,家庭中一切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每当干完农活就赶紧回家,她知道,年迈的婆婆肯定会很担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无怨无悔地照料着年迈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风雨无阻地撑起一个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的脸上充满了美丽的笑容。这笑容,这孝心,有谁能不感动呢?

孝老爱亲,也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传承一代又一代的美与爱。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尽量为父母做什么:比如帮他们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他们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让他们操心……这是我们每个子女都应该做的。

孝老爱亲,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承一份份美与爱,传承这一种伟大的传统民族文化,唤起每一个人的孝心!

【篇四:收获母爱,回报孝心】

妹妹的到来令全家人异常高兴,全家人都沉浸在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之中。可我却感到有些失落……她的到来,将分走我一部分或大部分的母爱。

然而,我的失落并未发生,却使我坚定了母爱的伟大、无限……

农村建房可以说是很难,特别是钱。我们家开始建房子,经济的拮据让全家人都很窘迫。可我的早餐钱仍在,仍然每天早上如数放在桌子上。好多同学都在玩忽拉圈,我真的好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忽拉圈呀!然而,家里的经济状况我心知肚明,可午饭的时候我还是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我要是有一个忽拉圈就好了……”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停了下来,我想到这可能是我的奢望,父母的爱尽在妹妹这个娇小、脆弱的新生命上,而且,家里的近况我也一清二楚,我真的好想把话说完,因为妈妈说明天要去城里给妹妹打防疫针……

第二天,一切依旧,中午妈妈和妹妹还没有回来。我们正吃饭的时候,妈妈回来了。我习惯地去帮妈妈盛饭,可我一回头的瞬间,看到了一样东西,我的至爱——忽拉圈。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忙拿过忽拉圈,抚摸着,高兴的看着妈妈。妈妈笑着对我说:“行了,吃饭吧!”

妈妈真是饿了,我连续给她盛了两碗饭。谈话中我才知道,妈妈为了给我买忽拉圈,她竟然没来得及吃一点东西就赶车回家了。六个小时呀!我看着妈妈,又看着忽拉圈,鼻子一酸,两行微咸的东西流进了嘴角。

母亲依然爱我。这伟大的,无私的爱让我倍感真切。我的失落是可笑的,是无知的,因为我知道,母爱是无限的,我正收获着这无限的母爱。

“妈妈。”从平时的谈话中,我知道你担心我。担心我的学习成绩,老是原地踏步:担心我的字迹,总是毛毛草草;担心我做事情,不是慢慢吞吞,就是毛手毛脚;担心我的为人,总是爱张扬,争强好胜,自以为是。

妈妈,请你放心,我已经渐渐长大,在最近学校开展的“孝心献给父母”活动中,我更加懂得了要如何孝顺于你们,我将用无限的爱回报于你,我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你的担心将是多余的。别不相信,这是我的决心,这是我的我的誓言!

【篇五:重阳尽孝心,枫红爱更浓】

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节。再过几天就到重阳佳节了。可能还有同学不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吧?重阳节就是农历九月初九,为什么会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为最大数,故有长久、长寿之意,故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其寓意就深远了。1989年起,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被国家定为敬老节,成为人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尽孝道表孝心、弘扬传统美德的节日。

老师们、同学们!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严父,都值得尊敬,值得爱戴。当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那娇美的容颜,当山一样伟岸挺拔的腰身渐渐佝偻,当曾经火红的青春悄然离他们远去,他们却没有丝毫遗憾,没有任何抱怨。他们用那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心,抚育着我们成长,包容着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平安,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点点滴滴的成绩,都包含着慈母严父那沉甸甸的爱!可是,我们又给与了父母什么?我们的父母一生都在毫无保留地付出,却从没想过要得到任何回报!在这个重阳节,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吗?来吧,用最朴素的方式献给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几句感恩的话语;举起你的手,为父母捶两下背、揉几下腰、洗一下脚;拿起你的相机,给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只要我们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笔珍贵的财富!

老师们、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关爱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心做起!

【篇六:忠孝】

这屹立在东方五千年的泱泱华夏,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忠孝之说。在那个禅让制的时代,唐尧选择了虞舜做他的接班人,虞舜不仅日夜照顾他双目失明的老父亲,对待三番五次想要害他的弟弟和继母也极其和善。当娥皇和女英嫁入他家,他亦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并不因为身份高贵而迁就她们。当唐尧命其掌管行政事务,他十分注意选拔人才。后来成了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君主。

可见,在那时的中国,人们就将“孝”作为“忠”的前提,正所谓是:“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我看来,当一个人将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同时给予一个国家,一位君主时,孝,便是忠;而当一个人为百姓祈福,为苍生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他便又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忠。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难道其父母还要受穷苦不成?故这便又是孝。就是这样,“忠孝”一词就被流传下来。有人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其实,当忠孝一词流传开来的时候,我们就已说不清什么是纯粹的“忠”,纯粹的“孝”。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大同”的社会,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如此说来“孝”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父母,而是要对全天下的父母。这时,“孝”便成了一种责任,全天下都尊敬老人的责任。唯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所以,“孝敬老人”便成了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条道德准则。

古往今来,中国的统治者都注重以孝治国。故忠孝之人往往被委以重用,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原本就受人尊敬的忠孝之人,若能再为国为民做一番大事,那便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成为万世歌颂之英雄。

如今,“孝”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人所称颂的爱。2007年,全国共选出了11位“孝老爱亲模范人物”,当读完他们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我感谢所有做到至忠至孝的人,是他们用忠孝,诠释着生活的真谛,是他们用忠孝告诉我世上有着这种超越平凡的勇气。

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忠孝之人的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而我们也会将它这样传承下去,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篇七:把孝心献给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片孝心动天下。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母女去滑雪时,突然遇到了雪崩,她们只好原地不动,等待救援部队的援助。她那困在雪地里的女儿因饥饿和劳累而昏迷不醒。由于她们穿的都是浅色的衣服,救援部队几次经过,都没有发现她们。当她醒来的时候,才知道母亲为了救她,毅然用刀割开了左手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了几十米远,在母亲生命终绝的那一刻还在爬行,一条长长的血路使救援部队发现了她们。

她过去一直认为作为清洁工的妈妈是卑微的,现在才知道。是平时言语不多的母亲用鲜血把自己救了,母亲那平凡又娇小的身躯里,却蕴含着那么伟大,无私,一丝不苟的爱。

同学们,我跟你们说这些只是想让你们都能好好的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份母爱,都能够趁自己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让他们快乐无忧的过日子。不要因为他们不满足你的希望而说:“废物”不要因为他们的叮咛教诲不停时而说:“烦死人”;也不要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而不闻不问,有意躲开。更不要挥起你的拳头去对待他们,虐待他们,即使父母做得不对,有时说得过火,我们做儿女的都要体谅他们,尊敬他们,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话,能指望你去孝敬谁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做儿女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衣服上的每一根丝线,都渗透着父母的汗,父母的血,都寄托着父母的殷殷祝福和企盼。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们在学校读书,又使父母多了一份牵挂。父母把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而他们得到的却是额头上条条皱纹,头上缕缕银丝,多么高尚的爱啊!

同学们,你们又怎样回报父母呢?我们应该用心,用行动去偿还我们得到的一切,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让父母在家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要在生活经费上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要从生活上不同角度上去关心父母,不要忘记在父母生日或节日献上一份礼物,这些都是孝心的体现啊!领到奖学金黄色时,如果你能拿出一点,买一份小小的礼物给你们的父母,同样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欣慰。

【篇八:孝心无价】

最近看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深有感触。她那惊人的见解,独到的分析,精辟的语言无不令我折服。但是,最主要的是让我真正的体会到“孝”的分量。

她笔下的那个学子,在家境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之时,坚持要读研究生,母亲无奈。试想,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去爱谁?

还有那个父母重病在床,自己断然离去的游子,连最起码的孝心或说亲情都没有,那么他空有一身皮囊,对家庭,对社会又有什么用呢?

可想想自己,对父母又尽了些什么孝呢。自己与他们的行为虽然有着极大的差别,但从“孝”的角度来说,又何尝不一样呢。连父母的生日没有得到自己的礼物,更不必说父亲节,母亲节了。当父母伤心之时,也没有点安慰。相信像我一样的人还很多。

看着父母对待爷爷,与自己对待他们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高考即将来临,在这仅剩的一年多,平时还和他们吵吵架,现在想想,我是多么的不孝,是多么的可怜啊。

也许能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时间也只有这一年多了,也许我应该好好的珍惜这段时光。可是从容尽孝我该怎么办呢。一处豪宅,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是一桌山珍海味,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数以万计的金钱。我能给他们这些吗,我给得起吗?或许,我能给他们一朵野草,一朵小花。会如毕淑敏所说,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孝,多么美丽的字眼。古有二十四孝的佳话,今天,殷武勇在新婚蜜月期,三次割下全部头皮救父。

可是,许多人自作主张,为了美丽,把自己的耳朵穿洞带上耳饰,在自己的身上刻上文身,这是对父母的大不敬,也是对生命的大不敬。、《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趁着父母健在,好好尽一下孝吧。

我也会在心中默念:孝心无价。

第四篇:浅谈《弟子规》之“孝”

浅谈《弟子规》之“孝”

姓名:雪域狼獒

学号:201251401233

班级: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浅谈《弟子规》之“孝”

姓名:雪域狼獒 学号:201251401233

班级: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摘要:“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讲孝悌是立人立身的首件大事。“入则孝,出则悌”,孔夫子早已有过这样的言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孝”越来越趋向于格式化,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已经定了型,孝与不孝有着明显的界限。由风俗演化成文载,抑或为了对人进行教化,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许多关于“孝”的著作,而《弟子规》就是一本不得不说的书。“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短短二十四字的总叙就已经涵盖了这本书的所有内容,而今我单说“入则孝”篇。

关键词:弟子规、总序、首孝悌、次谨信。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以孔子为首的诸子百家,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即是以德行天下。这在今日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无疑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华民族之魂在于“和”字,内齐家、外平天下。而和字的根本则在一个“孝”字。对于孝字,解释有诸多版本。在我看来,对“孝”字最好的诠释则是《弟子规》的入则孝篇,其中详细的讲述了什么行为是孝,任何一句都能让我们实用一生,受益一生。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短短二十四字的总叙,就已经涵盖了这本书的所有内容,而今我单说“入则孝”篇。在“入则孝”一篇中,字里行间,一言一句都在告诉你对待父母要怎么做,因为我说的这些都是为孝之道,所以你必须按我说的这么做。“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份对父母的虔诚与恭敬,可谓是到了极致。再发展下去,恐怕就要把自己熬成汤给父母喝了。《弟子规》中对“孝”的阐释非常具体全面,它的教化功能应该也是很强大的。然而,在我看来,“孝”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也可以有一千种对孝的理解与尽孝的方法。然而不幸的是,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做的才是对的才是好的,而去指责别人,如此攀比,促成了孝道的格式化;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敬爱的“圣人们”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孔子,当学生问他什么是孝的时候,他说的是孝就是什么,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认为孝应该是条条框框的,他没想过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对“孝”的理解。连人人尊崇的圣人都这么说了,那就肯定没错了,于是“孝”就必须是这样的了。

《弟子规》总序中讲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们从“首孝悌”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孝”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作为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历经几百年而不衰,是因为《弟子规》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作用。它告诉我们,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做官也好,为民也罢;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把孝敬父母放在首位。“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原则,是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是衡量一个人有无良知的道德标尺。那么,我们怎么做到“孝”呢?

首先,我们应用心去爱戴、敬重父母。《弟子规》中说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时,不要拖拉、懒散;父母的教诲,我们应用心去听,不要对父母没有礼貌。其次,我们应体贴、关心父母。“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虽然我们现在不会像黄香那样为父亲温席,但我们可以多问候父母。在未成年时,我们在校读书,不能住在父母身边,成年后,我们因自己的事业而在外拼搏,还是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可这些并不是我们表示孝心的阻碍石,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爱父母之心,通过电话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问候与关怀,即使远隔天涯也能让父母感到温暖如春。最后,我们一定要让父母无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儿女走到哪里,父母就牵挂到哪里,这其实就导致了父母为我们担忧的问题。因此,《弟子规》中有这么一句话:“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句告诉我们出门归来都应告诉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就像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训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老”字,再加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着父母。它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我们要代代相传,就要效法父母,就要照顾父母,就要孝顺父母。父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源于本性,这种感情 的深厚程度,没有什么可以超越。当母亲孕育的时候,母亲就会为肚子里的你而不敢用力跺脚,不敢大声说话,吃东西也是精挑细选,一举一动都要自我节制,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为你的健康考虑;等到你出生,就要全心全意的辛勤照顾父母从未把这当成是一种负担。父母对子女的恩情,世界上没有可以相比的。我们该怎样报答侍奉父母,用一个字来概括,就只有孝。

同时,《弟子规》中的孝是内心的孝,强调的是真正的敬意,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赡养。如“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又如“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种孝是装不出来的,体现的就是内心的敬意。《论语》中,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应该是对《弟子规》中强调“孝”在于内心真正敬意的最好解释。而由此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弟子规》中孝敬父母“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的内涵。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人更应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加以报答。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家人,长大以后就谈不上热爱故乡,热爱祖国了一个人孝自己的父母,别人亦会敬他信他。孝字做好了可以和一家,和一个社会,和一个世界。所谓小孝,孝父母,大孝孝天下,此为至孝。一个人如果不孝父母,只是不孝自己的父母,那么众人也会不耻他的行径。为什么?对父母都不孝,对其他人会有真诚吗?生养之恩放在一边,与人和善自然不会是真心。人一旦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注定了他是靠不住的。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没有了“孝”这个字,就会使中华传统文化变异,变味,就无所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所有的文化都将失去孕育之所,所有的文化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不仅没有留存的空间,更不可能源远流长,一泻千里。

“孝”是一种形为上的道德,它是天地正气的凝结,是人实践道而达到的最高德行!美好社会离不开孝,《弟子规》明确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提供了做法,让我们对“孝”字的理解更加清晰。总之,孝悌观念既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也是儒学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地看待孝悌观念和推崇孝道孝行,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并加以重视的。

现在的社会,生活条件不断的变得越来越好,我们一直都在追求者自己的事业,在想着靠自己的努力然后给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过上好的生活,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要的其实不是什么多好的生活条件,不是我们给他们多么好的生活条件,而是我们能够多抽点时间来陪陪他们。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能抽时间来陪陪父母这才是最大的“孝”。

所以若能够吸取《弟子规》中的精华,使其成为我们现代每一个人“孝”的准则,则对整个民族意义非凡。和谐社会,“孝”字当先。

第五篇:思修800字

思修800字

结合教材深入理解和体会七一讲话精神,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一个有为青年

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提到李大钊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人类” 我们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所以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为青年,为社会做贡献。

第一,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

第二,要坚定理想与信念,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大学生要坚定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可以指引我们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认清将来的方向,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大学生。

第三,要树立积极的人生追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追求勤奋,追求向上,追求进取,追求高尚的人生„„通过这些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第四,要弘扬民族传统做一个爱国者,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的大国,同时也祭奠了许多优良的民族传统,比如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包容厚德„„,大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要努力弘扬这些民族传统,不崇洋媚外。做一个爱国者,要求大学生不论属于那一个民族,都要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认清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坏人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捍卫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第五,要遵守社会公德,加强个人修养。遵守社会公德不只是给别人看的,更是能直接反应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素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还要每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德,以提高个人的修养。

第六,要践行社会主义法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所以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做一个守法,懂法的有为青年。

下载孝之思作文8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孝之思作文8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孝为话题作文800字(5篇)

    以孝为话题作文800字(精选5篇)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

    读书之思

    读书之思 甘肃武威第十中学九六班冯雪雯现今写下这„读书‟两字,实则老调重谈,无非便是讲讲如何读好书了。可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对于这 读好书便有了不同的理解。 首当其先,要读......

    《桥之思》

    《桥之思》教学设计 赵瑞强 教学目标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 2、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体会桥的重要作用,理解“无形的桥”......

    《树之思》浅析

    ~-5-30 字数:784一首小诗--《树之思》,用娓娓动听的语言,巧妙地引起读者的思考,明白人生的真谛。这首诗开篇就向读者展示了一片树林,运用"我"的主观感受"看"和"想"道出了树林的特点:静止......

    大学之思范文合集

    大学之思 入学有数日矣。肄业于昆工,彩云之南,春城之部,风景姣好。然余每独处时,总有所思。大学大学,所学何事?借以四言以叙之。 一曰明德。古之欲明德者,当正其心,修其身,齐其家,而后......

    初中作文 秋之思[大全]

    秋之思 炎热的夏以悄然离去,翩然而至的是凉爽的秋。 “一叶落便知天下秋”是的,或许在你沉醉在夏天明媚的阳光里,或许很不经意地,秋以悄悄地走近了你,你也已走进了秋。 古人......

    故人之思作文(5篇模版)

    故人之思作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人之思......

    夜之思(作文)(合集5篇)

    夜之思 月色朦胧,繁星满天。 望着这美丽的夜色,我的心不自觉的颤了一颤。也许远方的人与我同看这一轮美月,也许同是在思念远方的人。 沉思许久。瞬间,似乎明白了什么。那“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