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那份“书”之美
感受那份“书”之美
“大夏书系2014年读书节”,此次读书节活动,一天半的时间,我全程参与,可以说活动的开展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近距离感受各位教育专家深邃思想和理念的过程。
一、感受那份“书”之美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风华中学孙鸿飞老师灵动的语文课堂,深远而博大的古代文学的魅力,感受到了做为他学生的那种幸福和自豪;我感受到朱煜老师对阅读和写作的那份钟情和挚爱;我感受到黄克剑老先生那种深厚的、悠远的,甚至以我现在的水平无法企及和领悟的教育智慧和个人魅力。
特别要提到的是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师,有着自己独特教育思想和大胆质疑精神的郭初阳老师。郭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一堂不同寻常的 《动物农场》,该书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个重要作品,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同学们自己搜集不同版本的书籍,把书中的动物拟人化,与现实中的名人相结合,便于学生了解本书的核心,本书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的故事。郭老师用独特的方式讲述自己的书生活,建议我们教师要多读书,随时随地将读书形成一种习惯,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不用愁没有时间去阅读。我很欣赏他的一段话“人可以把书带到任何地方,书也可以把人带到任何地方。”我想,人带着书走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书带着人走,不单单是情绪上的喜怒哀乐,而是要深入精神层面的一种提升,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生活方式。我时常
想,每一本书都是美的,书的封页美,文字美,内容美……而我们读书的过程美吗?你感受到美了吗?当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舒适的时候,才能算是真正感受到了书的美吧。而这是一种境界,我还需要不断修炼!
二、让“阅读与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古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箴言,读书时要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每每读到精髓之处便摘抄记录心得,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一笔一划中记录下的灵动的瞬间还要在阅读中善于思考,做个读书的有心人,在读书的同时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学以致用,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受益于自己也受益于它人。
阅读,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丰厚底蕴,使人宁静而致远。写作,记录感悟,提升修养,升华思想,使人淡泊以明志。让“阅读与写作”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享受这份恬静与惬意,成为滋养我成长和前行的力量。
第二篇:感受生活之美
感受生活之美
偃师市城关四中三一班 武加林辅导教师 景玲玲 ***
生活是什么?我不清楚,但生活之美我感受到了,那是一种特殊而无形的感受,是心灵旅行途中的各种风景,有时轻快,有时美妙,有时深刻……
走过无拘无束的童年,双手托起了朝阳,慢慢走向成熟。童年的生活像一
首儿歌,节奏欢快,充满了欢声笑语,也包含伤心痛苦的泪水,更少不了深刻的哲理。
隐约记得七岁那年麦收时的一个傍晚,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同在麦垛周围玩儿“藏猫儿”的游戏,我们定好了规则,由一个伙伴开始找,便都各自去藏身
了。我呢?早已想好了个最严密的藏身之处—— 麦垛里。“一,二,三……”我着
急忙慌连滚带爬得进了麦垛,半蹲在里面,顺手挡住了透过来的光,屏住了呼吸。我一静下来,心就砰砰直跳,“不要来这儿啊!”只听见外面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戛
然而止了。
“咦?这里会不会有人啊!”我的心跳得更加快了。“哈哈,出来吧!我看见
你了!”不一会儿,其他几个伙伴也都被发现了。“居然没逮找我。”我不禁暗暗
自喜。可过了不久,这个麦垛还是进了他们的视线,其中一位眼尖又聪明的伙伴
一下就发现了麦垛在动,于是便上前大喊:“麦垛里有蛇,有蛇!”吓得我噌的一
声蹿了出来。只见其他人站在一旁哈哈大笑。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在麦垛上翻跟头。他们挖了个“陷阱”,可我并不知道。
我左翻右翻,一下子跌进了“陷阱”,我在里面气得两眼发直。我想出去,可是“陷
阱”太窄了。他们费尽周折把我拽了出来。我站在一旁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他
们愣了一愣,便哈哈大笑起来。我心里迷惑不解。他们盯着我笑了半天,才说:
“你看你,都快成村里唱戏的了!” “哈哈……”原来啊,在我出来的时候,把周围的麦垛弄得满头都是,花头糊脸的,难怪
他们笑呢!”
生活中有欢声笑语的节奏,也有伤心痛苦的伴随。
十岁那年冬,爷爷去世了。他自有病到去世不到二十天,这让我很是伤心痛
苦。有天晚上,我望着他那安详已睡的脸,不忍心叫醒他,一句话也没有跟他说。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钟时,我被家里的嘈杂声吵醒了,妈妈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屋
里,抽泣着说:“起来吧,你爷死了。”尽管妈妈说的很平静,可对我来说无疑是
晴天霹雳。顿时,眼泪夺眶而出,打湿了我的脸颊,一种从未有过的痛苦涌上心
头,我的心仿佛提到了喉咙眼儿。望着爷爷,我真后悔,为什么前天晚上不叫醒
他,多跟他说几句话……
痛苦渐渐远离,我在思念中渐渐长大,学会了什么是坚强。
五岁时,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想想当初,还真是好笑,好不容易坐上了车
子,还不让爸爸扶,只能摔个四脚朝天,人仰“车”翻;好不容易蹬了两下,还控
制不住车,只能——撞墙;好不容易就要学会了,还骄傲地单手扶车,又得“四
脚朝天,人仰车翻”。学个骑车太不容易,但我知道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要坚持到底。
后来,我还学会了溜冰,在摔了无数次之后,我终于像只鸟儿一样尽轻松自
在地翱翔在溜冰场上,尽情品尝着成功的喜悦……
回想童年往事,苦也好,乐也罢,回想起来总是甜。童年生活就是这样——
多姿多彩,让人回味无穷。
我终于明白,这就是生活,美的生活…….
第三篇:感受诗词之美
感受诗词之美
(领)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光辉。(领)故事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的心窝(领)春天花红柳绿,夏天荷花映月(领)秋日夜色如水,冬日白雪皑皑
(合)古诗中描写的诗优美动人,韵味悠长,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四季风景的轮回。一
春之歌
(领)花开了,柳绿了,春来了(幼儿)《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领)春,迷人的字眼,柳绿花红,莺歌燕舞,万紫千红,令人向往
(幼儿合)《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
夏之歌
(领)夏天来到我们身边,听到了蝉的叫声,那是婵对夏天的欢迎歌。
(幼儿合)《所见》清
袁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领)西湖美景荷花丽,碧莲满湖夏日来。
(幼儿合)《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 秋之歌
(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塞上秋来风景异
(幼儿合)《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领)秋天是一个怀乡的季节,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让我们感到一丝秋意的同时,也感怀一丝伤感。
(幼儿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四 冬之歌
(领)冬天来了,带来了皑皑白雪,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幼儿合)《江雪》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领)虽然寒天动地,白雪皑皑,但是梅花却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传来阵阵香气
(幼儿合)《梅花》宋 王安石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领)中国文化的历史是一个光辉的历史,它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中国素有诗国之称,诗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唐诗宋词赋予我们文学修养,也给与了我们文化的熏陶。
(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现代诗表达新生活,新思想。
第四篇:感受文章之美
感受文章之美
邢台市第七中学 范丽华
俗话说:“文如其人”,每篇文章都是有生命的,它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是作者意识的表现。如果你认真地去品味,便会发现里面蕴藏着许多美。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之美。
一、语言美
《爱莲说》是一篇语言文字非常优美的散文。作者运用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方法,赞美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贵品质。文章的长短句结合,句式多变,读来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声韵和谐,流畅自然,琅琅上口,富于音乐性,使人获得听觉上的美感。教师在讲读这篇课文时,可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朗读,引起学生听觉上的美悦,使他们在品味祖国语言文字优美的同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情节美
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的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时,认定小狗的主人的变化而六次改变其态度,时而为小狗辩护,时而骂小狗是“下贱胚子”,时而又称赞小狗是“名贵的狗”,如此一波三折,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沙皇专制统治者的忠实走狗的形象。教师在讲读中可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这种起伏跌宕、摇曳多姿的情节美,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意境美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仅用了28个字,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西风古道的天涯行旅图。作者将无形的、抽象的,化入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瘦马这些有形的、可感的景物中,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本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教师在讲读此文时应引导学生入其境、悟其神,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凄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享受到这种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契合交融之美。
四、景物美
朱自清的《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草的鲜嫩、花的娇艳、风的柔和、雨的清新、人的欢快,一幅幅春景图充满了鸟语花香,使我们也感受到了春的生机。作者主要采用拟人的手法,使这些动物,植物散发着顽童的气息,让我们聆听着天籁的声音。教师在讲读此文时,可利用多媒体,把各个图逐个显示出来,最后为学生绘制一副栩栩如生的春景图,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大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
五、情操美
爱国情怀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它不见得轰轰烈烈,也许是一举一动一件小事,都能引起人们心灵的颤动。在《最后一课》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小弗郎士眼中大人门不寻常的言行。从韩麦尔先生服饰、动作、语言表达了人们对故土的眷恋,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最后的无声的文字“法兰西万岁”道出了每个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这种爱国的高尚情操,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自编自演其中的一片断,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悟,从而培养其高尚的爱国情怀。
当然,语文中的美还包括许多,如:代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形象美;为了种族的繁衍,年长的藏羚羊牺牲自我,给生命带上了圣洁的光环——生命美„„只要你用心去读每一篇文章,你会发现美就在其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发现美,体会美,从而指导学生认知美、感悟美,使他们成为发现美,创造美的健康新人。
第五篇:感受大自然之美
感受大自然之美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能力:本节课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和学生自主感受两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自然的美之所在,懂得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学会亲近大自然。
知识: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认识、感受和亲近大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走近大自然。
教学重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约1分钟)
1、导入语:(详见教材P32引言)
2、板书课题: 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之美 2.自学目标(约1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能力:本节课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和学生自主感受两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自然的美之所在,懂得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学会亲近大自然。
知识: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认识、感受和亲近大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走近大自然。
3.自学指导(约3分钟)搜集与交流:
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搜集有关资料,包括图片、诗歌、散文、歌曲等。分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感受大自然之美,并精选资料在全班展示。
4.学生自学(约15分钟)
育聪察强毅之才 养正直中和之德
1、美丽的大自然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32页)图片1:草原秀色 图片2:黄果树瀑布 图片3:三峡风光 图片4:泰山雄姿 谈一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大自然,自己认为大自然美在哪里?(1)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之美的内容)①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美丽无穷
(学生朗读教材,从中感受其无穷的魅力)②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③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学生朗读教材,去感受领略其中之美)④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益处 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有哪些益处呢? 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精神生活。
5.教师导学(约10分钟)(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怎样鉴赏自然美(P35页)
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①观赏的距离:(P35—36页)观赏风景时,如果我们要观赏全景,就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如果要观赏局部的美,距离要近些。
②观赏的角度:(P36页)观赏风景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③观赏的时间:(P36页)观赏风景还有一定的时间性。(3)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P36页)(按教材简述)
由此可见,我们中学生应该走进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审美交流
图1:泰山远景 图2:泰山日出 谈一谈:泰山美在哪里? 泰山——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本节课应掌握得知识点:
①大自然之美的内容: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大自然风景秀丽,美景如画。
②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益处: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③自然美的分类: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
④怎样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6.训练检测(约10--15分钟)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景象属于()A、宇宙之美 B、生物世界之美 C、自然风光之美 D、劳动之美
2、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下列属于后者的是()
①设计精巧的园林②美丽的西湖 ③浩瀚的星空④起伏的山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同样是面对梅花,失意的陆游写出的诗句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而意气风发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写出的却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说明()
①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人的思想观点密切相关 ②陆游不会欣赏自然美 ③自然美总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④面对同样的自然景观,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自幼爱鹅,成年后喜欢饲养鹅,每当他写字劳累时,就到鹅池边观赏鹅在水中嬉戏、畅游的情形。渐渐的,他还从鹅从容自然的神态中受到启迪,融入到自己的书法艺术当中。这告诉我们()
①提高艺术修养,主要欣赏自然美 ②学会欣赏自然美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③欣赏自然美能陶冶人的情操④生物世界也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三)教学反思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