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事业聘用基本养老暂行(冀劳社[2003]42号)(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2:0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事业聘用基本养老暂行(冀劳社[2003]42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事业聘用基本养老暂行(冀劳社[2003]42号)》。

第一篇:河北省事业聘用基本养老暂行(冀劳社[2003]42号)

关于印发《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冀劳社[2003]42号)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中直驻冀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 [2000]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聘用人员根据本办法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后,可按现缴费工资基数和比例,补缴从单位聘用之日起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含利息)。

附:《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二OO三年四月十五日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关于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为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对象为由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招聘并签定聘用合同的人员(不含已退休人员和返聘人员)。

第三条基本养老保险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条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由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经办。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集

第五条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则,合理确定缴费比例,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基数(以下简称缴费基数)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实发工资,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能超过上年度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30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目前为6%,以后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

第六条按照《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号)规定,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实行按月或按季申报缴纳。

第七条聘用人员与用人单位终止聘用合同的,由单位向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停止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手续。

第三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八条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聘用人员建立一个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九条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本人缴费基数11%的规模建立,其中个人缴费全部记入,其余部分从单位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单位划入比例相应降低。个人账户储存额计息按照《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冀劳社办[2000]127号)规定执行。

第十条聘用人员终止聘用合同,中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再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可以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不间断计息。聘用人员与用人单位终止聘用合同后,跨统筹范围又重新参加工作的,按照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几个具体问题补充意见的通知》(冀劳社办[2000]200号)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

第十一条聘用人员被招收为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其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第十二条聘用人员在岗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中个人缴费部分及利息,一次性发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第四章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三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可以退休,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四条基本养老金统筹项目

(一)基本养老金;

(二)补贴性养老金;

(三)丧葬补助费。

第十五条退休手续的办理聘用人员出生时间以原始人事档案记载为准,没有人事档案的,以户口本注册的出生时间为准。缴费年限以养老保险手册以及个人账户对账单为依据。具体办理程序按现行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一)聘用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后,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按上年度当地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个人账户储存额(含利息)除以120计发。聘用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一次性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及利息全部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三)补贴性养老金的计发在国家出台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之前,暂给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聘用人员加发补贴性养老金,即: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在原计发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5%,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再提高0.7%。国家出台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后,按国家政策执行。

(四)基本养老金调整聘用人员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依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退休费的幅度来调整。

第十七条聘用人员在领取基本养老金期间被劳动教养、判刑的,在劳动教养、服刑期间停发养老金,劳动教养及服刑期满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查认定后可恢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聘用人员退休后死亡,一次性发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丧葬补助费400元。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

第十九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不得从基金中提取任何费用,专款专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息。第二十条基本养老金由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月委托银行代为发放。

第二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支付和运营,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六章罚 款

第二十二条缴费单位未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向其发出《基本养老保险费催缴通知书》;对拒不执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下达《劳动保障限期改正指令书》;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费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和罚金,滞纳金和罚金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七章附 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冀劳社[2008]54号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意见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意见冀劳社[2008]54号

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中直驻冀有关单位:

现就冀劳社〔2003〕42号文件下发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费问题

(一)在冀劳社〔2003〕42号文件下发前,已经被辞退和已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内,不应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补缴之前的养老保险费。

(二)在冀劳社〔2003〕42号文件下发时已被单位聘用,但单位未按规定为其办理参保手续,之后又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单位应按规定补缴冀劳社〔2003〕42号文件下发时至解除劳动关系或退休前的养老保险费。

(三)已按冀劳社〔2003〕42号文件规定参保并要求补缴2003年6月1日前连续聘用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的人员,参照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0〕第47号规定,最长补至1990年2月。

(四)参照冀劳社[2008]29号文件,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具体规定是:凡在本文发布之后到2009年6月底前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均以当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最低为60%,最高不超过300%),按26%的比例计算缴费,并按日加收单位缴费部分2‰的滞纳金。其中补费时间为5年以内的,收取滞纳金全部的30%,10年以内的收取50%,15年以内的70%,15年以上80%。凡在2009年7月1日以后的补费,仍按冀劳社办〔2000〕127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以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不再重新处理。

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调整问题

(一)聘用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后,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按上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5%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按个人帐户储存额(含利息)除以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见附表)。

(三)补贴性养老金的计发。参加机关事

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由原来提高0.7%提高到1%。

(四)基本养老金调整。聘用人员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依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人增加养老金的标准,由我厅另行制定办法进行调整。

(五)其他规定仍按冀劳社〔2003〕42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附件:

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40 23341 23042 22643 22344 22045 21646 21247 20848 20449 19950 19551 19052 18553 18054 17555 17056 16457 15858 15259 14560 13961 13262 12563 11764 10965 10166 9367 8468 7569 6570 56

第三篇: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费申报管理暂行办法(渝劳社发〔2002〕53号)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费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渝劳社发〔2002〕53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地方税务局,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劳动人事局、地方税务局:

现将《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费申报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费申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申报管理,规范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秩序,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费申报管理暂行办法》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0〕48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城镇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缴费单位)及其职工。个人参保人员不适用本办法,其申报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 各区县、自治县、市、社会保险局、分局、中心、所(以下简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受理审核、稽核缴费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申报工作。

第四条 缴费单位应按月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申报本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职工的工资总额和缴费比例。缴费额具体按以下办法确定:

一、上年末在册的职工。以缴费单位申报的上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作为核定本每月的缴费工资基数。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超过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二、本新增的职工。从与缴费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月起,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按职工本人起薪之月的工资总额,不足1个月的,按1个月核定,作为核定本每月的缴费工资基数。月工资总额低于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 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超过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三、本减少的职工。从职工与缴费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之月起,中断(终止)职工个人与本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从次月起不再计入缴费人数申报,缴费工资基数按职工个人与本单位中断(终止)之月的缴费工资基数减少。

四、缴费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年初一次性核定,内不予调整,国家、市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

职工个人应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缴费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并与单位缴费一起办理申报。

缴费工资基数保留到元。

第五条 从2002年1月起,职工个人缴费工资指数按本缴费工资基数除以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第六条 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公布以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各类业务,暂按上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工资基数的上下限。待公布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重新核定,并对核定后形成的差额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结算。

职工因调动、解除劳动关系等原因离开单位,在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公布以前,要求及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的,缴费单位申报的当职工缴费工资基数,可按不低于上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核定缴费工资基数的下限、不超过上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核定缴费工资基数的上限;也可待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公布后,再按政策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七条 缴费单位应在每月20日前,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次月缴费申报,报送《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费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样表附后、《重庆市缴费单位在职职工增减变动花名册》以下简称《增减花名册》,样表附后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缴费单位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申报有困难的,可通过邮寄申报。邮寄申报以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邮寄时间较长的,可先电传申报,同时按规定邮寄申报有关资料。

第八条 缴费单位因不可抗拒因素,不能按期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申报的,可以延期办理。但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5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

第九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对缴费单位送达的《申报表》和有关资料进行及时审核,对缴费单位申报资料齐全、缴费基数和费率符合规定、填报数量关系一致的予以签章核准;对不符合规定的《申报表》提出审核意见,退还缴费单位重新办理缴费申报。

第十条 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数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10%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应缴数额;没有上月缴费数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根据该单位的经营状况、职工人数等有关情况,暂按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00%确定应缴数额。缴费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结算,结算需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应按规定加收个人账户记账利息和滞纳金。

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缴费单位《申报表》等资料审核确认后的情况,在每月底前,将下月征收计划(含全部缴费单位应缴费数额和代扣代缴个人应缴费数额)上报市社会保险局,经市社会保险局批准后,提交当地地税部门征收。

第十二条 缴费单位应按地税部门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管理办法,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三条 地税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月应及时核对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当月的缴费情况。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已征收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账务核算和按规定记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建立缴费台账,并将征收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及时划入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以确保基金安全、完整。

第十六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在每年1月底前,将上缴费单位的职工缴费月数和缴费工资基数情况送缴费单位发给职工个人核对,并与缴费单位办理上基金结算。职工个人核对缴费月数和缴费工资基数有误的,经缴费单位审核后,统一凭有关原始资料报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数据维护。

第十七条 缴费单位应在每年2月底前,汇总本单位上缴费职工工资总额台账,按《条例》的规定,将缴费职工上领取工资月数和工资总额在单位显著位置张榜公布,并将张榜公布的情况和经当地负责征收工作的地税机关审核签章后的缴费职工工资总额,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

第十八条 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地税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社会保险费流失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地税机关追回流失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

第四篇:河北省关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前已经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等问题的通知【冀劳社【2002】51号】

河北省关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前已经离退休人员

待遇调整等问题的通知

冀劳社[2002]51号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财政局、科技局(委)、建设局: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财政部、科技部、建设部《关于转制科研机构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等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5号)精神,结合我省事业单位转制工作实际,现就转制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待遇调整等问题通知如下:

一、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转制前已经离退休人员不再执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含冀办字〔2001〕10号、冀劳社〔2001〕72号文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只负责发放转制接收时按规定标准核定的基本养老金,以后不再增加。从2001年开始,其离退休待遇调整纳入国家和我省统一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调整范围,离退休费的调整由单位报送主管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审批,调整后高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的部分资金,由财政部门按统一的补助标准和现有经费渠道安排解决,并由离退休人员原单位负责发放。转制单位离休人员在2001年已经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冀办字〔2001〕10号和省劳动保障厅、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事厅下发的冀劳社〔2001〕72号文件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增加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扣回,缴入财政专户,并入基金。

二、没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转制前已经退休人员按规定标准核定的基本养老金继续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基本养老金调整按国家和我省规定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执行,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国家和我省出台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政策时,转制前已经退休人员按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与按事业单位调整办法增加的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转制前已经离休的人员继续执行冀办字〔2001〕10号和冀劳社〔2001〕72号文件规定。

三、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已经转制的单位?转制时间以有关文件确定的时间为准?可参照国家和我省2001年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政策,由单位或单位主管部门审批调整在职职工工资,并纳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工资所需资金,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由财政部门按同类事业单位的调整政策和现行资金渠道予以补助,没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自筹资金解决。此后,转制单位在职职工再调整工资按企业工资政策执行。

四、本通知适用于我省和国家驻我省的所有转制单位。本通知未涉及的问题继续按照国家和我省过去下发的转制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各市接此通知后,请按照本通知精神,结合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下发的冀劳社〔2002〕25号文件要求,尽快落实转制单位退休人员2001年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工作。二○○二年六月十三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财政部、科技部、建设部关于转制科研机构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等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2]5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财政、科技、建设厅(局):

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国家经贸委所属的原10个国家局管理的242个科研机构、中央所属的178家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以及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的134个科研机构(以下简称转制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待遇调整等问题通知如下:

一、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不再执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只负责发放接收时按规定标准核定的基本养老金,以后不再增加。从2001年开始,其离退休待遇调整纳入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调整范围,由财政部门按统一的补助标准和现有经费渠道安排所需资金,并由离退休人员原单位负责发放。2001年地方已经按企业办法为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扣回。

二、没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按规定标准核定的基本养老金继续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国家统一出台事业单位离退休费调整政策时,转制前离退休人员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与按事业单位办法增加的离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并做好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稳定工作。

三、中央所属的178家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以及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的134个科研机构在职职工,可参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四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1〕14号)的规定,调整在职职工工资,并纳入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调整工资所需资金,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由财政部门按同类事业单位的调资政策和现行资金渠道予以补助,没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自筹资金解决。此后,这些单位在职职工调整工资按企业工资政策执行。

四、本通知下发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中央所属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0〕71号)、《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后有关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2号)、《关于印发建设部第11个部门(单位)所属134个科研机构转转制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0〕300号)中的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其他政策规定继续执行。

二○○二年二月三日

下载河北省事业聘用基本养老暂行(冀劳社[2003]42号)(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事业聘用基本养老暂行(冀劳社[2003]42号)(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