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的应届生啊

时间:2019-05-13 00: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苦逼的应届生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苦逼的应届生啊》。

第一篇:苦逼的应届生啊

一个苦逼应届毕业生的毕业旅程

2013年6月13日的下午毕业答辩进入了尾声,这也意味着我正式毕业了,18年的求学生涯在今天画上了句号。经一个学长介绍,抱着对未来的幻想和大学毕业的自信,我孤身一人提着行李,来到了无锡。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站!

经历了14个小时的火车,我在无锡火车站下了车,一个人提着行李箱挎着包不说一句话的出了火车站,我就像一个山里的孩子第一次看见城市的高楼大厦那样迷茫。无锡车站有点复杂,搞的我头晕目眩的,几经周折才找到了公交站。上车之后心情才平静下来,半路出了事故,被逼下车继续等。我在想,是不是我运气不佳还是人品不好,在路上耽误了那么久。不过好在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有限公司。

下午我就把自己收拾的整整齐齐,做好了去面试的准备。到了办公室,递交了简历,经理告诉我,你先做下这个项目吧,刚好没人做,也顺便看下你的水平。我欣然答应。就这样,我这一做就是8天!期间常哥告诉我,你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能做出现在的效果,公司没理由不要你。当第9天朝阳升起的时候,我从床上坐起来,抱着幻想,在想今天应该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终于有个结果了!然后又收拾的整整齐齐去了办公室。到了办公室,心情一直莫名的不安,我在想也许是紧张,也许是兴奋。等总监的过程觉得很漫长,但是为了我的未来,我愿意付出!我觉得一切都值得。后来总监来了,我正要上去争取机会,经理把我拦下来了。他说“我们回办公室谈吧”我欣然答应!来到办公室,经理告诉我,你水平不错,但是公司目前不需要应届毕业,我们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听到这句话,脑袋突然不管用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萦绕心头。我让自己冷静下来,去接受这个现实。对,现在才是现实。一个面试9天的求职者。

就这样,毕业后的第一步宣告失败。有灰心,有丧气。但是这些情绪有用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告诉自己,要坚持。本打算找到工作就先回家一趟。一切都安排的那么井井有序。可是现在只有无奈改变计划。失败过后,我告诉自己不找到工作我不会去见任何亲人,家人,朋友。我相信自己不是那么的无能,我以后的责任是什么,我心里很清楚,我要养家,我要回报我的家人为我24年的付出。我要实现我5年内的目标。我要我的女朋友不会对我失望!这些都是我必须要做的,现在失败了,但是我必须还是要继续前进。失败不可怕,可怕的失败之后不能站起来。当我足够强大之后,我才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而不是现在这样处处受制!

第9天的下午我冷静下来,就开始四处找工作,这时候身上还有400块钱。我必须找到一个活下去的方法。现在的我是弱小的,但是以后的我必定强大起来。这10天,我很谢谢常哥这么的帮助我。我会记住这些日子这些人。

-------------------2013年6月30号

第二篇:技术人员,为什么会苦逼

技术人员,为什么会苦逼

首先来谈谈为什么要有这篇文章,主要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亲身经历后的所感。最近我们团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为很多的企业的项目进行性能调优。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和事情,也看到了很多的现象,趁今天有点空闲时间和大家唠叨一下。

每次去IT社区,都在吐槽:说技术人员是多么的苦逼;每次和一些搞技术的朋友聚会,聊的也是大家的生活是多么的苦逼;每次上网看微博,也是充斥着“技术人员苦逼论”„

今天谈到这个话题,固然会有很多的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我这里这是就从我看到的一些现象和自己的一些思考说说技术人员到底为什么“苦逼”。

为什么苦逼?

原因一大堆,对于外部的因数,我们很难控制,例如中国的IT国情和对技术人员的观念。但是,在商业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借鉴一下:经济再萧条,也有人在赚钱;形式再好,也有很多人在亏本,很多的公司在倒闭。

很多的时候,我们倒苦水,但是心里要知道:是大的环境让我们苦逼,还是我们本身就得苦逼,换句话说,苦逼是我们自己应得的。这话很多人不爱听,但是很多时候确是事实。

这半年多以来,去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公司,为他们的项目进行救火,解决他们现有的性能等问题。很多的项目在做的时候,很少考虑什么性能,安全等因素,都是上面的人在不断的催,下面的人在火急火燎的加班加点赶进度—今天完成了什么功能点,明天要完成什么功能点。于是很多的技术人员顾不上什么,一心思的把功能堆了起来。苦逼的第一个原因出来了。

终于,项目搞定了,上线跑了没有多久,问题就出来了:项目功能是齐全,但是就是无法使用,有的功能慢的像拖牛。于是,有人建议开始买好的设备,加大带宽,以为钱砸下去了,情况会好点。但是好景不长,甚至事与愿违。于是一堆人就开始焦虑,束手无策,技术人员又开始加班加点的解决明明知道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苦逼的第二个原因出来了。

在无法搞定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开始郁闷了,接着疯狂的上网开始收集可能的偏方,然后一股脑的用在项目中,求神拜佛的希望偏方有效果,运气好,暂时搞定了,那就皆大欢喜,搞不定,把之前的步骤再次重复一次吧。基本可以用下面的一个幽默来总结这个过程:

从接触到的一些技术朋友来看,有些朋友的技术能力不错,有的却让我想抽自己,没有听错,是抽我自己。抽我自己为什么要给他们讲这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他们又不懂,然后又非得把懂这些知识的铺垫知识给他们讲。例如,项目出现了内存泄露的问题,公司的技术人员问题我这么回事,于是我告诉他们是VAS的碎片,他们又问我们为什么VAS碎片了,于是我们给他们讲述,但是他们听不懂,于是让我们给他们讲解一些铺垫知识:Window内存机制,.NET内存机制等。本来以为大家都是同行,交流交流,没想到,使得我们自己陷入了苦逼:

同时也深深的感受的一点:很多的技术朋友在走出了校门或者培训学校之后,技术能力就没有在进步了,一是处于打混的阶段,有的运气好,很多年之后,混到了不错的职位,但是很多的人却混的非常不幸,于是他们就成为“技术人员苦逼论“的忠实粉丝。其中有一点就是很多的朋友不喜欢自学,总是希望有人手把手的教。我们遇到的一个最搞人的情况就是,我们已经把功能全部调完了,代码完全实现了,服务器也是全部配置好了,就差调试了,很多的人依然不动。

也使得我想起另外一个情况:每次有很多的朋友都说要学习技术内幕,要学深一点,喊着叫着要看深一点的文章,但是写出来之后,没有几个人真正的看完,前几篇简单的介绍看的人很多,稍微深一点,就没有人看了。也有很多的朋友想到处找大牛拜师,都希望沾点牛气,成为牛中的一员。但是技术,能力,这个东西终究靠自己。用心与不用心,差别就是天壤之别。

我常常说这样的话:社会不是初中,高中,没有人会像老师那样手把手的教你,盯着你,一切靠自己。没有谁就非得要叫你,没有人欠你的,如果自己都不上进,想做阿斗,诸葛亮来了也没用办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非常敬佩那些出身不好但是一直坚持奋斗的人,也非常敬仰那么环境舒适还依然努力的人。你遇到过很多聪明人,你的大学同学,你的同事,你的朋友,有几个比你傻?很多年以后,你会看到成功的并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决定成功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心态,努力和坚持,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成熟的接人待物等等。有一种人注定没戏:不努力和怨天尤人。

第三篇:牛逼苦逼(写写帮整理)

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一个23岁的青年看了广州府试的榜单后,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生了一场大病。这一病就是四十天,其间做了一些古怪的梦。他自己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梦意味着什么。和现在许多考研的同学一样,他准备再尝试一次,对他来说是第四次考试了。在度过了六年苦闷的日子后,他再一次失败。这时他已经是个29岁的老宅男了。这个人叫洪秀全。他在梦中见到了上帝。1850年,他终于把自己的梦付诸实践,开启了一个历时99年的混乱时代。

当洪秀全梦见上帝的时候,在北京,有一个年轻的公务员也许刚刚吃完了丰盛的晚宴,醉醺醺地回家。这是个湖南小伙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和现在许多本科毕业就进入中央部委的同学一样,他通过了最难的考试,成了大清朝体制内的一个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他一睁眼就能想象到自己未来的几十年是什么样子,在满族人统治下,一个汉人no future。和许多年轻的公务员一样,此时他最热衷的是美食和女人。他感到前途已定,患上了重度的神经衰弱。后来他做到了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副部长。如果没有再后来的事,他也许会成为一个相当不错的学者。他叫曾国藩。

曾国藩从来没梦见过上帝。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会被一个几千里地外的南中国的屡试不第的老宅男改变。一个国家部委的公务员和一个地方上的大龄loser似乎永远不会有什么交集。但请别忘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早已拉开,一切规则都在改变。总之,曾国藩剿灭了太平天国,他创建的湘军成了中国近代军阀的鼻祖。改变历史的接力棒从洪秀全传到了曾国藩手里。

湘军手下有两员干将。一个叫李鸿章,一个叫左宗棠。李鸿章就是曾国藩的复刻版。左宗棠却是个异类。他考不上进士,三十多岁还在湖南乡下种地。但是他有才华,有抱负。他和所有有才华和抱负的年轻人一样,默默地等待着机会。终于林则徐赏识他的才华。林则徐曾经邀请左宗棠到船上晚宴,因为过度紧张,左宗棠从舢板上掉进了水里。也许他等得太久了。最后,他收复了新疆,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应该受到尊敬的几个人之一。

早在李鸿章开始洋务运动之前,有一个叫容闳的小孩子,在中国边陲的澳门上了一所英文学校。从此他开始了漂泊的人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度过了十年青春岁月,没有网络,没有同乡,没有中国物产店。他靠勤工俭学念完了耶鲁大学,是所有留学生的先驱,也是第一代海龟。回国后,他在体制的铁壁下碰得头破血流。他人生最辉煌的事,是带着李鸿章的一笔巨款去美国采购机器,没有贪污一分钱。但仅此而已。和所有悲催的海龟一样,他成了庞大官僚体系的局外人。

容闳的失败其实预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接力棒此时传到了另外三个人的手中: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康有为比后两者要年长一辈,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拜在九江先生的门下,却学无可学,几次考试都考不中,躲在山里研究佛经。直到甲午年,他才抓住了机会,一鸣惊人。梁启超年轻的时候是个优等生,早早地中了举人,就读于一所精英学校。但他在学校里只有困惑和迷茫。当他知道世界原来是有五大洲和四大洋的时候,幼小的心灵被震撼了。他见到了康有为后,选择从精英学校退学,成了一个问题生。谭嗣同是个官二代,过着放浪的生活。他拿着家里的钱在全国各地旅游,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当时他认为,生命中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各地的黑社会交往。正是谭嗣同找到了袁世凯,结束了维新变法的生命。

袁世凯和谭嗣同一样,是个官二代。但是他受到的管教太严。长辈希望他成为一个读书

人,而袁世凯是一个天生不爱学习的人。在他所有的监护人都去世以后,他烧掉了所有的诗书,一个人去了朝鲜,希望成为一个冒险家。这一年他26岁。在忍耐了数载朝鲜半岛的寒风之后,这个自甘堕落的子弟成功了。他重新壮大了北洋军阀。此时,与他最相似的张作霖还是村里的破落户,受着继父的白眼,即将开始前途无量的马贼生涯。

与此同时,留起胡子的孙文正在美国刷盘子。失败,再失败,再再失败,失败的苦闷让这个大清朝的头号通缉犯抬不起头来。如果说中国近代史有什么规则,那就是没有规则。今天满城都是通缉犯的画像,也许明天满城都是伟人的画像,而且画像上都是一个人。

后来一直追随孙文的戴季陶恐怕这时还不知道孙文是谁。他哥哥变卖了家里的田产,送他去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把钱花得一干二净,甚至没有钱买回国的船票,一位朋友当了大学的讲义的才送他上船。而回国后他竟然还在体制内工作,当了一个事业单位的小办事员,没过多久就被炒了鱿鱼。直到他遇到了孙文,一切才发生转变。

这个时代由一个宅男开始,由另一个宅男结束。他叫王国维。王国维的青年时代就是一个苦逼宅男,屡试不第,想要出国又没有钱,没办法只好进城打工。同时他还是一个文学青年。我们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悲催的生活。他一辈子都要受别人的照顾。在剧烈的时代震荡之下,他是一个彻底的弱者。他的遗书很短。其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或许是他对自己苦逼人生的一个注解。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大师。

第四篇:一个非应届生找工的苦逼历程

一个非应届生找工的苦逼历程

(本文转自网上,如此好文,献给那些在路上的大学生们)

本人是2012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专业是会展经济与管理,学校是不错滴,专业是新开的,在学校算是比较偏的专业。就正如大学所有管理类的课程一样,学得又泛又没底。不过,就正如我们学院一直对学生的培养宗旨一样,大学四年培养的是综合素质和思维模式,并不是具体的课程。但悲剧的是,个人感觉我也没学到什么综合素质和思维模式。学习方面,大学四年,没有获得任何奖学金;校园实践方面,大一在社团混日子,也没在社团里混得什么职位,因此大二就找了个小班委做做。不过幸好都误打误撞地去过两家企业实习过,知名度还可以,就是没人知道职位是十分水的。不过似乎恰恰就是这段社会实习经验让我在校园招聘中有些底气。

我不知道我前面吱吱歪歪讲那么多干嘛,我只是想说我真的是一名很普通,放在班级和学院里毫不起眼的学生一枚。但在2011年找工作的时候,我似乎比任何同学都表现得不慌不忙,11月份才开始找工作,没面试多少企业,没尝试多少面试失败带来的痛苦,11月份就已经签了一大型央企某板块的管培生。当时很多同学都羡慕我,但我心里还在忐忑自己喜不喜欢这个职位。说实话,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觉得像我这种水平的,能找到这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以后不定还能找到,而且我很懒,觉得找工作烦死了。之所以忐忑是觉得自己找得太快了,连自己的未来职业都定得那么迅捷好像懒得有点过分。不过,anyway,我还是就这样开启了我的职业之旅。

2012年初到公司报到,历时7个月,到2012年9月尾,我辞职离开了。辞职原因是,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什么不喜欢,是因为上班时间混乱,从事的又是最底层的对客服务,所以很辛苦。虽然这是管培生必须经历的阶段,轮岗一年后我就能升主管,再过一年,就升副经理,发展轨道十分清晰有保障,但是一想到我进入的是一个一年365天每天24个小时营业的行业,即便升到管理层还是要承受每个小时每分钟来自顾客服务所带来压力,几乎把自己所有时间花在工作上,我就觉得接受不了。我是女孩子,以后还要追求家庭幸福呢!所以,我毅然辞职了。

我写这文章,目的是希望可以给大学生就业一些建议和忠告。第一,找工作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要充分相信自己,善于总结和改进。第二,一定要慎重选择第一份工作,不要轻易辞职,否则你不但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和宝贵的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而且你非应届生的身份会让你在重新择业时头头碰壁,特别是在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今年10月份开始投简历,因为非应届生的身份,在校园招聘中屡遭鄙视,几乎所有好一点的企业都不在校园招聘中接受非应届生。有不少企业,刚开始并不知道我非应届的身份(因为他们在简历筛选时没有认真看,他们一般认为参加校招的都是应届生),十分热情地邀请我去面试,但一旦我告诉他们,我是非应届的,他们都会和善万分地对我说:“啊,对不起,我们这个是校园招聘,只招应届生,像您这种已经毕业的请应聘我们的社会招聘。”或者,在面试的时候对我似乎挺满意,一听我说是非应届,当场就拒绝给你机会了。有人说,校园招聘行不通,那你可以参加社会招聘啊。没错,但是很多社会招聘都需要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而我之前在离职了的公司里积累的工作经验是毫无用武之地的,因为当初我离开就是因为不喜欢这工作,所以也不可能再次寻找相关工作。所以,可以说,我的工作经验为零!好,又有人

说有些基层社会招聘是不需要工作经验的啊。是这样没错,但那一般是一些小公司,好的公司一般都会通过校园招聘招揽基层人才。试问你如何肯委屈自己去那些方方面面都不如你之前工作单位的小公司呢!所以在这段从10月份到11月份找工作的日子,我苦逼得要死!不断地因为非应届的身份被企业拒绝,而拒绝你的原因,不是因为其他,只是因为你是非应届生!这让当初没什么被拒经历的我深受打击。我曾经一度心灰意冷,但想到前路我觉得我绝不能放弃,一定要满怀信心地去继续接受挑战。事已至此,我能为尽量为自己做的,就是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行,然后继续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的,不只是作为非应届生就业的困难,更是就业形势的无比严峻。我常常为自己忧心,也为应届的师弟师妹们捏一把汗。参加新城市地产的现场宣讲会和一面(那家企业没有排斥非应届生),看到现场挤满偌大中大行政楼会议厅的人潮,并不是十分知名的企业却引发如此追捧,让我很是感叹。一面的时候,每人就2分钟面试时间。2分钟,如此仓促的面试能够让企业了解个人什么素质呢?面试通过以否基本看个人运气。本人运气不好,被鄙视了。参加世联地产的初面(可能他们HR不知道我是非应届所以让我参加),10个人就一个论题开展讨论,然后跟另一组10个人就该论题开展辩论。我们小组10个人,超过一半是名校硕士生,小本的也有岭院的,彻底无语掉~~由于在讨论和辩论中我表现不甚积极(因为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干房地产咨询),而其他小组成员表现得颇为强势和给力(在小组讨论阶段他们就直接说我做组长,我做一辩,我做总结,完全没有给人反应的时间,也没有小组投票,就自己立马决定了。)在小组中没什么贡献的我自然就被PS掉了。我至今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牛人对该企业变现得那么势在必得的占有性。有同学对我说,人家不少人是拿来做锻炼的,我想可能是吧。

幸运的是,因为我对自己的信心和坚持,最后我还是拿了两个不算差的offer,雅居乐和蓝月亮。不过关于雅居乐,虽然我在二面和三面都有向面试官强调我是非应届的,当它发offer给我后,我向它HR咨询相关事宜时,HR竟然对我非应届的身份十分惊讶,一再询问我是否在简历和面试中有强调这个信息。HR说我这种情况其实只能参加他们社招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简历会进入他们应届生通道。而且校招跟社招的培养模式也不同。不过开心的是,他们还是接受了我并给我做具体安排,这一点雅居乐还是做得很好的。

希望现在在苦逼找工作的孩纸,能够认清自己的方向,凭着自己的信心和毅力找到自己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并坚持下去。经验教训:不要轻易转行和短时间辞职。

第五篇:苦逼的打工生涯 2

苦逼的打工生涯

转眼就我就已经度过了大学的第一个年头,进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我的暑假生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了。我要过一个既有意义而又充实的暑假,我请教了一些学姐学长,也和朋友同学有了很多热烈的讨论,我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我想依靠自己的双手赚取生活费,减轻父母的负担;也想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对这个社会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增长见识,检验自己是否能够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并且通过自己的体会,找出自己的缺点,和这个社会存在的差距,好好反省自己,为以后的择业及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临近暑假,我就在考虑自己在暑假找份临时工来充实自己的暑假生活。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听说其他学校的有打工被骗的,有的到最后没拿到工资,更有甚者被骗到传销团伙里,伤人伤己,所以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很谨慎,丝毫不敢马虎。刚开始我和我好朋友商量好我们去苏州找工作,去大城市感受一下工作氛围。

考完试的第二天我就从学校出发去苏州,连家都没有,因为害怕其他学校的同学一起放假,如果去晚了我们会失去一些工作的机会。到苏州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一家公司做话务员,我们很顺利的通过了初试,面试的李姐对我们的表现很满意,并且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他们公司的注意事项,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让我们对这份工作有了很大的自信和期望。我们有 几天的试用期,过了试用期就可以正式成为公司员工。工作第一天,各种接电话,打电话,很累很难受,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后来从朋友那得到可靠消息,这家公司存在拖欠员工工资、随意扣工资等问题。我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就和朋友商量辞职回家找份工作。

第二天就和老板请辞回家了。回家后我们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并且开始了为期四十天的工作,期间休息了三天,还好我工作时间不长,坚持坚持也就过去了,但想起厂里的的老员工,他们整天整年都这样重复着这样乏味的日子,失误时还要被组长骂,组长一般不骂我们学生,让我们做一些稍微轻一点的没有危险的工作,顿时让我们感觉很幸福。

这个公司有很多部门,我被分到了矿泉水部门里,活看起来简单轻松,身体不断重复着一个动作,是相当枯燥和烦闷的,在实践期间组长和一些老员工交我们怎样做省力又好期间我也很受启发,劳动人民最光荣。期间我还帮助我们老板整理过一些资料,因为自己的专业是计算机,所以还帮老板解决了一电脑问题那,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也充分证明我们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

暑期的社会实践打工经历让我亲身感受到很多:

一、时间很宝贵。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我们打工是计件的,所以时间可以创造金钱,但是金钱却买不到时间。工作那么长时间回家就只能呆几天而已,想和以前的朋友聚聚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实现。也想凑这个为数不多的暑假和家人好好在一起,可是没呆几天就要开学了,真的好想在家多呆几天。

二、挣钱不容易。整天在学校吃穿不愁的我们很少想一下父母挣钱供养我们上学是多么

不容易,我们在学校吃喝玩乐日子过得很是潇洒,但是父母呢?他们辛苦赚的钱却只想让我们吃好喝好,自己省吃俭用,而我们没有体谅父母。通过这个暑假的打工经历确实让我感受到了挣钱确实不容易。

三、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知识,增加自己的实力。暑假干活时不让说话,不

让听歌,机械的工作令人乏味,以前还以为出去打工很自由,还可以自己挣钱花,但亲身经历后才知道还是在学校好,没有生活压力。开学就是大二了,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珍惜大学里的每分每秒,充分利用大学里的每份资源来充实自己,好好锻炼自己,学好本专业知识,为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打好基础。

或许有人说这个暑假我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可是我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懂得了该怎样生活,我想这个才是最重要最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是无价之宝,无法衡量。

下载苦逼的应届生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苦逼的应届生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苦逼大学生毕业后的一年

    苦逼大学生毕业后的一年我叫李雪,大学毕业一年了,仍然一事无成。家人说我无囊、窝囊,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的钱财与流年。我认,因为事实如此,不容我辩解。 在这毕业的一年了,我陆续......

    一个苦逼的北京公务员自白

    一个苦逼的北京公务员自白 工作满五年,我们几个人的月工资都没有过5000(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收入),这个数字在北京养家真是太难了。 光棍节前后这几天,北京天气还真是不错。尽管气......

    苦逼微商的十大现状

    苦逼微商的十大现状 写给深陷困境的微商们: 今天,微商要学习的不是产品经营,而是人品经营,以独立人格、圈子部落、极致单品三位一体的全新商业时代已经来临,凡是没有极致单品,依靠......

    苦逼也幸福i桔屋见闻

    千万海外顶级豪宅看房人:苦逼也幸福 她是千万海外顶级豪宅的“看房人”,为客户筛选最真实的海外顶级豪宅。 你不必猜她的身份,仅仅凭借“看房人”的名称,你也许会觉得她是很专业......

    苦逼又可怕的十大“好职业”

    苦逼又可怕的十大“好职业” 2014-07-03 11:43来源:投资中国 在民间,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象,其实每个职业都有其困难的一面,只是你做为一个局外人,如果不去亲身体验,是无法了解......

    苦逼悲催的中产阶级抵挡不住的下流社会

    中等收入陷阱和社会下流化是当前面临着的最重大经济问题。 一,中产阶级追求高碳生活,是社会走向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 有房,有车,是中产阶级的标志,中产阶级享受城市化的便利,不惜......

    一个苦逼文案的年度工作总结——2010版《增长》

    一个苦逼文案的年度工作总结——2010版《增长》 说转眼,仿佛夸张了些,可,日子,就这样悄悄然溜到了岁末,每一个岁末都是下一个新年的开始,从没有间隙。时间永远不会停下来让你考虑......

    800字军训心得体会:苦逼的军训生活(五篇模版)

    大早起来,还以为是在家中。转过身才发现,原来自己依旧在军训基地。不知为何,再也无法入睡,隐约中,有点想家了,想那种温暖舒适的感觉。不过,早在这儿之前,我便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