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简介(样例5)

时间:2019-05-13 13:4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ISO9001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ISO9001简介》。

第一篇:ISO9001简介

ISO9001简介

一、什么是ISO9001?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

二、ISO 9001的最新版本是什么? 是2008年版,即ISO9001:2008.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质量手册(QM)

2、程序文件(QP)

3、作业标准(WI)

4、表单/记录(WF/QF)

四、本公司的质量方针:

降低成本人人参与

高效优质顾客满意

五、企业推行ISO9001有哪些好处?

1.有利于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有利于与国际规范接轨;

3.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利;

5.获得国际贸易“通行证”,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6.节省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7.增强顾客的信心;

8.有利于强化岗位人员的责任和品质意识。

第二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由来与发展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商品的大流通,伴随而来的是如何评价商品(产品)的质量,第一方(生产方和商家)和第二方(用方、使用方)的评价,往往带有片面性,而由 与第一方、第二方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中介方)评价就客观得多。建立在第三方基础上的活动(评价并给证书)就是认证。英国是世界上产品质量认证的发源地,也是质量体系认证的开拓者,1975 年英国标准协会(BSI)公布 BS5750 质量保证国家标准后,第二年 BSI 就举办了第三方进行的组织质量体系评定、注册业务,受到各方欢迎。从质量体系认证的实践中,英国感到这种质量认证模式适应面广,灵活性大,会给生产者和顾 客双方带来效益,有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价值,于是BSI于1979年向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建议,希望ISO制定有关质量保证技术和实施的国际标准,ISO采纳了BSI的建议,于1979年批准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协会

(ISO/TC176),具有负责制定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并于 1987 年正式颁布了 ISO9000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国际标准。

到目前为止,ISO9000标准已经经历了三个版本,即 1987 版、1994版和2000年12月15日ISO通过的 2000 版。

质量体系国际互认的三个条件:一是依据相同的标准,二是遵循相同的认证程序,三是审核员的水平大致相同。按照以上三个条件经过同行评审,1998 年 1 月 22 日在我国广州 17 个(现有 25 个)国家首次签署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际多边承认协议。(IAF/MLA)为“一张证书,通告全球”奠定了基础。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教育管理中是在 2000 年,目前,全国已经有 200 余所大学、中学和不同类别的学校引入该体系,在促进学校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贯彻 ISO9001 标准的现实意义

朱熔基总理曾说过,要加强企业管理,其中主要是质量管理。组织管理要以质量管理为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的组织所认识,贯彻 ISO9001 标准并进而获得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已经成为当今的一股社会潮流。那么,做这项工作究竟对组织(这里专指学校)有什么好处呢?、ISO9001标准特别强调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它指出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并明确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应具有和必须实施的职责和权利是:明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促进其实现;关注顾客(学校的顾客 指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要求,并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任命负责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管理者代表,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组织管理评审,决定改 进管理体系的措施。ISO9001标准把组织领导的职责和作用具体化、文件化,这将有助于组织克服短期行为,增强质量意识。2、有助于提高组织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ISO9001标准指出:作为供方(这里专指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每个组织都有五种基本受益者,即它的顾客、员工、所有者、分供方和社会。只有能满足顾客的 期望和需要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获得利益,进而其它受益者的期望和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组织必须向市场(这里专指对教育需

求的一方 即学生家长及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求得发展。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有助于组织树立满足顾客利益需要的宗旨,提高组织的质量信誉,增强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ISO9001标准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它要求组织对每一个过程都要按PDCA循环做好四方面工作,即策划过程、实施过程、验证过程、改进过程。这样,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变粗放 型管理为有序的过程控制。这不但减少了不合格产品(即学生、管理模式或制度)的产生,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无效劳动给组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利于组织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

ISO9001族标准主要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发布的,是买卖双方对质量的一种认可,是贸易活动中双方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基石。符合ISO9001标准已经成为在国际贸易上需方对卖方的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随着中国加入 WTO 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组织要成功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的要求。而进行ISO9001标准正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捷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组织经过ISO9001认证是进入国际市场的 准入证,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利于营造组织适宜的文化氛围和法制管理氛围

组织的质量文化氛围是组织全体员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提高组织内部质量管理水平所具有的与质量有关的价值观和信念,是组织的灵魂。组织的质量文化包括: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活动、质量管理以人为本。贯彻ISO9001 标准恰好为营造组织适宜的文化氛围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促进转变观念,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此外,ISO9001 法制化的管理思想也有利于营造组织法制化管理的氛围,组织制定质量体系文件一旦经过相应的管理者批准发布,对外起到法律承诺的作用,对内起到规范质量活动的作用,这种工作程序有助于组织消除人治管理、营造对内科学管理,对外诚实信用的法制化氛围。不仅如此,由于文化和法制氛围的创立,使领导者可以从烦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考虑组织重大问题。根据有关的问卷调查,通过ISO9001认证以后,53.2%的组织认为顾客满意程度得到了提高,投诉减少,54.7%的组织定货量增加。87.3%的组织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被调查到:通过 ISO9001 认证能否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成本,增强组织效益这一问题时,81.4%的组织领导感到由于各项工作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57.7% 的组织在技术、装备、人员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的改进,61.4% 的组织内外部质量、损失下降,81.8% 的组织质量成本趋于合理,感到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从上述问卷调查不难看出,组织进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后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市场竞争得到了增强,内部管理得到了改善,所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切身感受的。

三、2000版ISO9000族标准简介、标准简述:

(1)、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原理和术语》表述质量管理体

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2)、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实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的满意。

(3)、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组织业绩改进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八项管理的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和实现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参与,充分发挥智慧和才干,才能为组织带来效益;

(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过程以及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更有可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和系统方法:将相关互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前实现目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追求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关系可增强人文创造价值的能力。

四、如何开展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组织按ISO9000族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组织的战略性决策。因为ISO9000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是总结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 国家的质量管理经验而成的,它体现了当今世界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特性和体系的有效性,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领导作用是确定组织的宗旨和方向并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目的的内部环境等。ISO9000族标准,虽然是一个基础性的管理标 准,但对中国的组织来说,贯彻仍是一个变革,需要组织的领导下决心并亲自参与,组织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认证,一般可按以下 阶段进行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1)、培训先行

建立完善的体系是一个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所有与产品质量形成有关的人员都要有顾客意识教育、持续改进意识教育,进行相关的职责培训,培训可分发下几个层次:

领导层:(包括中层领导)领导层人员应对标准有一定的理解,需要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领导作用的理解,要知道自己应参与哪些工作,如何进行体系策划;

体系的骨干:包括文件的编写人员、内审员,应准确掌握标准要求,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文字水平,掌握审核的技巧和方法;

操作人员:结合体系文件的宣传和贯彻学习,清楚本岗位的职责(如何做、如何编写文件、记录等)和本岗位的相关工作及重要性。

(2)、建立贯彻认证的组织机构

贯标设计组织方方面面,要有专人负责。如成立以最高管理者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应委托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必要时还应设立办事机构。

(3)、制定出贯标认证的工作计划、体系设计阶段

(1)、首先组织应确定在市场中的定位,即确定产品与顾客、确定与产品相适应的经营宗旨,体现对顾客的承诺,持续改进的承诺及有适宜的质量方针、目标;

(2)、确定实现质量方针、目标所需要的过程,包括过程的职责、所需的资源以及控制的方法;

(3)、确定体系的范围(可依据标准进行合理的删减);

(4)、明确各部门及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及相关关系。3、体系文件的编写阶段

(1)、指导思想:组织需要建立文件化的体系,而不是只建立体系文件。编制体系文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文件,制定方法,然后按文件试运行,这样 有利于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改进。因此,体系文件的方式和详略程度必须结合组织的规模,产品的复杂程度和人员的素质等综合考虑,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2)、整理、分析现有管理文件,对以前行之有效的文件要尽量保留,不要推倒重来。

(3)、制定编写体系文件的规划和编写计划。

(4)、按规定进行文件的审查、会签和批准,特别是批准前的会签,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讨论,对不一致的理解,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体系运行和评价

(1)、可召开一个体系文件实施动员大会,以引起全体员工的重视,然后是广泛、深入地分层次培训;

(2)、运行三个月后,应进行一次内审和管理评审,对体系应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体系运行进入正常、有效时,就可以请认证中心派审核组进行现场审核了(认证合同可以在体系设计阶段、确定产品范围之后签定)。

组织可以聘请咨询机构的咨询师进行指导。咨询工作应从组织的培训和体系策划开始,到通过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结束。、体系的持续改进

组织一旦获得认证成功,说明组织对体系的运作基本符合 ISO9000 质量管理的要求,没有重大不合格项目,但是也存在一些一般不合格项目。在继续执行体系规定的同时,要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在体系的日常运作中,组织的贯标办仍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持续审核、持续改进,以求不断完善组织的运作体系,提高组织的运作功效。

第三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由来与发展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商品的大流通,伴随而来的是如何评价商品(产品)的质量,第一方(生产方和商家)和第二方(用方、使用方)的评价,往往带有片面性,而由 与第一方、第二方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中介方)评价就客观得多。建立在第三方基础上的活动(评价并给证书)就是认证。

英国是世界上产品质量认证的发源地,也是质量体系认证的开拓者,1975 年英国标准协会(BSI)公布 BS5750 质量保证国家标准后,第二年 BSI 就举办了第三方进行的组织质量体系评定、注册业务,受到各方欢迎。从质量体系认证的实践中,英国感到这种质量认证模式适应面广,灵活性大,会给生产者和顾客双方带来效益,有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价值,于是BSI于1979年向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建议,希望ISO制定有关质量保证技术和实施的国际标准,ISO采纳了BSI的建议,于1979年批准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协会(ISO/TC176),具有负责制定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并于 1987 年正式颁布了 ISO9000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国际标准。

到目前为止,ISO9000标准已经经历了三个版本,即 1987 版、1994版和2000年12月15日ISO通过的 2000 版。

质量体系国际互认的三个条件:一是依据相同的标准,二是遵循相同的认证程序,三是审核员的水平大致相同。按照以上三个条件经过同行评审,1998 年 1 月 22 日在我国广州 17 个(现有 25 个)国家首次签署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际多边承认协议。(IAF/MLA)为“一张证书,通告全球”奠定了基础。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教育管理中是在 2000 年,目前,全国已经有 200 余所大学、中学和不同类别的学校引入该体系,在促进学校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贯彻 ISO9001 标准的现实意义

朱熔基总理曾说过,要加强企业管理,其中主要是质量管理。组织管理要以质量管理为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的组织所认识,贯彻 ISO9001 标准并进而获得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已经成为当今的一股社会潮流。那么,做这项工作究竟对组织有什么好处呢?、ISO9001标准特别强调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它指出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并明确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应具有和必须实施的职责和权利是:明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促进其实现;关注顾客要求,并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任命负责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管理者代表,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组织管理评审,决定改进管理体系的措施。ISO9001标准把组织领导的职责和作用具体化、文件化,这将有助于组织克服短期行为,增强质量意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ISO9001标准指出:作为供方的每个组织都有五种基本受益者,即它的顾客、员工、所有者、分供方和社会。只有能满足顾客的期望和需要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获得利益,进而其它受益者的期望和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组织必须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求得发展。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有助于组织树立满足顾客利益需要的宗旨,提高组织的质量信誉,增强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ISO9001标准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它要求组织对每一个过程都要按PDCA循环做好四方面工作,即策划过程、实施过程、验证过程、改进过程。这样,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变粗放型管理为有序的过程控制。这不但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无效劳动给组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利于组织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

ISO9001族标准主要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发布的,是买卖双方对质量的一种认可,是贸易活动中双方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基石。符合ISO9001标准已经成为在国际贸易上需方对卖方的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随着中国加入 WTO 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组织要成功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的要求。而进行ISO9001标准正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捷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组织经过ISO9001认证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利于营造组织适宜的文化氛围和法制管理氛围

组织的质量文化氛围是组织全体员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提高组织内部质量管理水平所具有的与质量有关的价值观和信念,是组织的灵魂。组织的质量文化包括: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活动、质量管理以人为本。贯彻ISO9001 标准恰好为营造组织适宜的文化氛围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促进转变观念,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此外,ISO9001 法制化的管理思想也有利于营造组织法制化管理的氛围,组织制定质量体系文件一旦经过相应的管理者批准发布,对外起到法律承诺的作用,对内起到规范质量活动的作用,这种工作程序有助于组织消除人治管理、营造对内科学管理,对外诚实信用的法制化氛围。不仅如此,由于文化和法制氛围的创立,使领导者可以从烦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考虑组织重大问题。

根据有关的问卷调查,通过ISO9001认证以后,53.2%的组织认为顾客满意程度得到了提高,投诉减少,54.7%的组织定货量增加。87.3%的组织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被调查到:通过 ISO9001 认证能否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成本,增强组织效益这一问题时,81.4%的组织领导感到由于各项工作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57.7% 的组织在技术、装备、人员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的改进,61.4% 的组织内外部质量、损失下降,81.8% 的组织质量成本趋于合理,感到竞争力得到了提高。从上述问卷调查不难看出,组织进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后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市场竞争得到了增强,内部管理得到了改善,所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切身感受的。

三、2000版ISO9000族标准简介、标准简述:

(1)、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原理和术语》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2)、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实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的满意。

(3)、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组织业绩改进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八项管理的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和实现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参与,充分发挥智慧和才干,才能为组织带来效益;

(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过程以及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更有可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和系统方法:将相关互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前实现目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追求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关系可增强人文创造价值的能力。

四、如何开展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组织按ISO9000族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组织的战略性决策。因为ISO9000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是总结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经验而成的,它体现了当今世界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特性和体系的有效性,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领导作用是确定组织的宗旨和方向并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目的的内部环境等。ISO9000族标准,虽然是一个基础性的管理标准,但对中国的组织来说,贯彻仍是一个变革,需要组织的领导下决心并亲自参与,组织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认证,一般可按以下阶段进行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1)、培训先行

建立完善的体系是一个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所有与产品质量形成有关的人员都要有顾客意识教育、持续改进意识教育,进行相关的职责培训,培训可分发下几个层次:领导层:(包括中层领导)领导层人员应对标准有一定的理解,需要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领导作用的理解,要知道自己应参与哪些工作,如何进行体系策划;

体系的骨干:包括文件的编写人员、内审员,应准确掌握标准要求,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文字水平,掌握审核的技巧和方法;

操作人员:结合体系文件的宣传和贯彻学习,清楚本岗位的职责(如何做、如何编写文件、记录等)和本岗位的相关工作及重要性。

(2)、建立贯彻认证的组织机构

贯标设计组织方方面面,要有专人负责。如成立以最高管理者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应委托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必要时还应设立办事机构。

(3)、制定出贯标认证的工作计划、体系设计阶段

(1)、首先组织应确定在市场中的定位,即确定产品与顾客、确定与产品相适应的经营宗旨,体现对顾客的承诺,持续改进的承诺及有适宜的质量方针、目标;

(2)、确定实现质量方针、目标所需要的过程,包括过程的职责、所需的资源以及控制的方法;

(3)、确定体系的范围;

(4)、明确各部门及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及相关关系。、体系文件的编写阶段

(1)、指导思想:组织需要建立文件化的体系,而不是只建立体系文件。编制体系文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文件,制定方法,然后按文件试运行,这样有利于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改进。因此,体系文件的方式和详略程度必须结合组织的规模,产品的复杂程度和人员的素质等综合考虑,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2)、整理、分析现有管理文件,对以前行之有效的文件要尽量保留,不要推倒重来。

(3)、制定编写体系文件的规划和编写计划。

(4)、按规定进行文件的审查、会签和批准,特别是批准前的会签,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讨论,对不一致的理解,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体系运行和评价

(1)、可召开一个体系文件实施动员大会,以引起全体员工的重视,然后是广泛、深入地分层次培训;

(2)、运行三个月后,应进行一次内审和管理评审,对体系应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体系运行进入正常、有效时,就可以请认证中心派审核组进行现场审核了(认证合同可以在体系设计阶段、确定产品范围之后签定)。

组织可以聘请咨询机构的咨询师进行指导。咨询工作应从组织的培训和体系策划开始,到通过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结束。、体系的持续改进

组织一旦获得认证成功,说明组织对体系的运作基本符合 ISO9000 质量管理的要求,没有重大不合格项目,但是也存在一些一般不合格项目。在继续执行体系规定的同时,要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在体系的日常运作中,组织的贯标办仍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持续审核、持续改进,以求不断完善组织的运作体系,提高组织的运作功效。

持续跟进是ISO质量管理的精髓,它遵循P-D-C-A原则:计划-实施-监督-改进。

也就是管理六字诀:清楚客户是谁,理解产品要求;执行三不政策,异常有效跟进;寻求问题根源,巧用方法。

质量体系文件包括:

一阶文件:质量手册;

二阶文件: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错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三阶文件:作业指导书、规范、外来文件等;

四阶文件:表单、记录等。

ISO质量管理体系精髓:

说你所做,写你所说,做你所写,记你

所做,改你做错!

第四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由来与发展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商品的大流通,伴随而来的是如何评价商+品(产品)的质量,第一方(生产方和商家)和第二方(用方、使用方)的评价,往往带有片面性,而由 与第一方、第二方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中介方)评价就客观得多。建立在第三方基础上的活动(评价并给证书)就是认证。

英国是世界上产品质量认证的发源地,也是质量体系认证的开拓者,1975 年英国标准协会(BSI)公布 BS5750 质量保证国家标准后,第二年 BSI 就举办了第三方进行的组织质量体系评定、注册业务,受到各方欢迎。从质量体系认证的实践中,英国感到这种质量认证模式适应面广,灵活性大,会给生产者和顾客双方带来效益,有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价值,于是BSI于1979年向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建议,希望ISO制定有关质量保证技术和实施的国际标准,ISO采纳了BSI的建议,于1979年批准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协会

(ISO/TC176),具有负责制定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并于 1987 年正式颁布了 ISO9000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国际标准。

到目前为止,ISO9000标准已经经历了三个版本,即 1987 版、1994版和2000年12月15日ISO通过的 2000 版。

质量体系国际互认的三个条件:一是依据相同的标准,二是遵循相同的认证程序,三是审核员的水平大致相同。按照以上三个条件经过同行评审,1998 年 1 月 22 日在我国广州 17 个(现有 25 个)国家首次签署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际多边承认协议。(IAF/MLA)为“一张证书,通告全球”奠定了基础。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教育管理中是在 2000 年,目前,全国已经有 200 余所大学、中学和不同类别的学校引入该体系,在促进学校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贯彻 ISO9001 标准的现实意义

朱熔基总理曾说过,要加强企业管理,其中主要是质量管理。组织管理要以质量管理为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的组织所认识,贯彻 ISO9001 标准并进而获得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已经成为当今的一股社会潮流。那么,做这项工作究竟对组织(这里专指学校)有什么好处呢?、ISO9001标准特别强调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它指出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并明确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应具有和必须实施的职责和权利是:明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促进其实现;关注顾客(学校的顾客指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要求,并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任命负责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管理者代表,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组织管理评审,决定改进管理体系的措施。ISO9001标准把组织领导的职责和作用具体化、文件化,这将有助于组织克服短期行为,增强质量意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ISO9001标准指出:作为供方(这里专指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每个组织都有五种基本受益者,即它的顾客、员工、所有者、分供方和社会。只有能满足顾客的期望和需要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获得利益,进而其它受益者的期望和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组织必须向市场(这里专指对教育需求的一方即学生家长及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求得发展。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有助于组织树立满足顾客利益需要的宗旨,提高组织的质量信誉,增强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ISO9001标准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它要求组织对每一个过程都要按PDCA循环做好四方面工作,即策划过程、实施过程、验证过程、改进过程。这样,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变粗放型管理为有序的过程控制。这不但减少了不合格产品(即学生、管理模式或制度)的产生,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无效劳动给组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4、有利于组织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

ISO9001族标准主要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发布的,是买卖双方对质量的一种认可,是贸易活动中双方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基石。符合ISO9001标准已经成为在国际贸易上需方对卖方的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随着中国加入 WTO 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组织要成功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的要求。而进行ISO9001标准正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捷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组织经过ISO9001认证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利于营造组织适宜的文化氛围和法制管理氛围

组织的质量文化氛围是组织全体员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提高组织内部质量管理水平所具有的与质量有关的价值观和信念,是组织的灵魂。组织的质量文化包括: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活动、质量管理以人为本。贯彻ISO9001 标准恰好为营造组织适宜的文化氛围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促进转变观念,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此外,ISO9001 法制化的管理思想也有利于营造组织法制化管理的氛围,组织制定质量体系文件一旦经过相应的管理者批准发布,对外起到法律承诺的作用,对内起到规范质量活动的作用,这种工作程序有助于组织消除人治管理、营造对内科学管理,对外诚实信用的法制化氛围。不仅如此,由于文化和法制氛围的创立,使领导者可以从烦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考虑组织重大问题。

根据有关的问卷调查,通过ISO9001认证以后,53.2%的组织认为顾客满意程度得到了提高,投诉减少,54.7%的组织定货量增加。87.3%的组织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被调查到:通过 ISO9001 认证能否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成本,增强组织效益这一问题时,81.4%的组织领导感到由于各项工作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57.7% 的组织在技术、装备、人员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的改进,61.4% 的组织内外部质量、损失下降,81.8% 的组织质量成本趋于合理,感到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从上述问卷调查不难看出,组织进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后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市场竞争得到了增强,内部管理得到了改善,所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切身感受的。

三、2000版ISO9000族标准简介、标准简述:

(1)、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原理和术语》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2)、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实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的满意。

(3)、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组织业绩改进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八项管理的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和实现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参与,充分发挥智慧和才干,才能为组织带来效益;

(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过程以及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更有可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和系统方法:将相关互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前实现目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追求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关系可增强人文创造价值的能力。

四、如何开展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组织按ISO9000族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组织的战略性决策。因为ISO9000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是总结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经验而成的,它体现了当今世界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特性和体系的有效性,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领导作用是确定组织的宗旨和方向并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目的的内部环境等。ISO9000族标准,虽然是一个基础性的管理标准,但对中国的组织来说,贯彻仍是一个变革,需要组织的领导下决心并亲自参与,组织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认证,一般可按以下阶段进行工作: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1)、培训先行

建立完善的体系是一个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所有与产品质量形成有关的人员都要有顾客意识教育、持续改进意识教育,进行相关的职责培训,培训可分发下几个层次:

领导层:(包括中层领导)领导层人员应对标准有一定的理解,需要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领导作用的理解,要知道自己应参与哪些工作,如何进行体系策划;

体系的骨干:包括文件的编写人员、内审员,应准确掌握标准要求,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文字水平,掌握审核的技巧和方法;

操作人员:结合体系文件的宣传和贯彻学习,清楚本岗位的职责(如何做、如何编写文件、记录等)和本

岗位的相关工作及重要性。

(2)、建立贯彻认证的组织机构

贯标设计组织方方面面,要有专人负责。如成立以最高管理者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应委托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必要时还应设立办事机构。

(3)、制定出贯标认证的工作计划、体系设计阶段

(1)、首先组织应确定在市场中的定位,即确定产品与顾客、确定与产品相适应的经营宗旨,体现对顾客的承诺,持续改进的承诺及有适宜的质量方针、目标;

(2)、确定实现质量方针、目标所需要的过程,包括过程的职责、所需的资源以及控制的方法;

(3)、确定体系的范围(可依据标准进行合理的删减);

(4)、明确各部门及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及相关关系。、体系文件的编写阶段

(1)、指导思想:组织需要建立文件化的体系,而不是只建立体系文件。编制体系文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文件,制定方法,然后按文件试运行,这样有利于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改进。因此,体系文件的方式和详略程度必须结合组织的规模,产品的复杂程度和人员的素质等综合考虑,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2)、整理、分析现有管理文件,对以前行之有效的文件要尽量保留,不要推倒重来。

(3)、制定编写体系文件的规划和编写计划。

(4)、按规定进行文件的审查、会签和批准,特别是批准前的会签,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讨论,对不一致的理解,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体系运行和评价

(1)、可召开一个体系文件实施动员大会,以引起全体员工的重视,然后是广泛、深入地分层次培训;

(2)、运行三个月后,应进行一次内审和管理评审,对体系应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体系运行进入正常、有效时,就可以请认证中心派审核组进行现场审核了(认证合同可以在体系设计阶段、确定产品范围之后签定)。

组织可以聘请咨询机构的咨询师进行指导。咨询工作应从组织的培训和体系策划开始,到通过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结束。、体系的持续改进

组织一旦获得认证成功,说明组织对体系的运作基本符合 ISO9000 质量管理的要求,没有重大不合格项目,但是也存在一些一般不合格项目。在继续执行体系规定的同时,要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在体系的日常运作中,组织的贯标办仍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持续审核、持续改进,以求不断完善组织的运作体系,提高组织的运作功效。

奋斗中学贯标办

2005年6月18日

第五篇:ISO9001选择题

內部審核員試題

姓名:部門:工號:得分:

一、選擇題

1.用於對特定要求進行測量和監控的軟件(d7.6)

a)應從獲ISO 9001認証的供方處採購;b)應從A類供方或相當等級的供方處採購; c)應由組織自行開發;d)應在使用前進行確認。

2.組織應()

a)確認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所有過程;

b)對那些其缺陷隻能在產品交付使用後才會變得明顯的過程進行確認;

c)在生產和服務過程的輸出被後續的測量或監控驗証前對這些過程進行確認;

d)確認所有作為管理評審輸入的過程。

3.對與顧客溝通的安排應涉及到(d7.2.3)

a)訂單或合同的處理,顧客反饋;

b)訂單或合同的處理,包括對可用性、交付的要求在內的產品要求;

c)信息、問詢、訂單或合同處理;

d)產品信息、問詢、訂單或合同處理,顧客反饋。

4.組織為確定顧客需求而實施的過程包括(d7.2.1)

a)關於產品的可用性、交付和支持的要求;

b)包括可用性、交付和支持在內的產品的要求;與產品有關的強制性的、法規性的要求;

c)與產品有關人員,顧客規定的產品要求以及顧客末規定得預期或規定用敘所必需的產品要求;

d)產品要求,強制性或法規要求,可用性、交付和支持的要求,顧客末規定但預期或規定用途所必要的產品要求。

5.對於組織而言,關於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及其有效性,重要的在於(b5.5.3)

a)可以接觸到普遍設置的電話和/或郵件系統;

b)與特定過程相適應的溝通系統在不同層次間被建立起來;

c)內審結果在內部得到溝通。

d)在不同的層次和職能間確保溝通。

6.以下哪個陳述是正確的?(b5.6.1)

a)質量管理評審的輸出包括內審的結果和糾正、預防措施;

b)管理評審應按計劃間隔開展,以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c)管理評審的輸出是質量方針及與協調一致的質量目標;

d)管理評審包括對營銷戰略和竟爭者表現的評價。

7.對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的要求(a0.4)

a)未被ISO 9001:2000所包含;b)已經在ISO 9001:1994中得到強調;

c)在質量管理體系范圍的定義中被包含;d)作為強制性或法規性要求被包含在質量體系中。

8.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b8.5.1)

a)通過糾正和預防措施過程得到確保;

b)通過對質量方針、目標、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及管理評審得到促進。

c)通過對在管理評審中被評價的過程特性(包括顧客滿意/不滿意)進行監控得到確保;

d)是賦予質量管理者代表的職責和權限的一部分;

9.“統計技術”(d8.1)

a)不再是新版ISO 9001標準的組成部分;

b)不僅用於對產品和過程的測量和監控;

c)被用於價質量管理體系的效率和有效性;

d)不再單獨地在標準中被規定,但作為測量策劃適用方法(包括統計技術)被強調

10.質量手冊應(b4.2.2a))

a)確定過程的須序及其相互作用;

b)包含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包括任何剪裁及其理由的細節;

c)在結構上符合新版ISO9001國際標準的結構;

d)重新編寫(若以前版本的結構是按照ISO 9001:1994的20個要素結構編定的)。

11.為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應(d4.1)

a)識別培訓、設備、軟硬件需求;

b)識別為確保過程和文件的有效運作和控制所必要的過程和文件;

c)讓員工知道並使他們成為過程和過程目標的一部分;

d)識別所需的過程,確定它們的須序相互作用,運作控制、臨測和分析它們,並實施驗証和改進措施

12.對顧客滿意的測量和臨控(d8.2.1)

a)應包括實施的方法及顧客問詢的評價;

b)是管理評審的輸入的一部分,用以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c)必須包括顧客的不滿意信息;

d)應作為對質量管理體系業績的一種測量。

13.對持續改進的承諾(b5.3e)

a)對於已認讓的所有組織而言,應是已發生過的事例;b)是確保體系適宜性的新要求; c)比較維於審核;d)a+b+c

第1頁共6頁

14.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剪裁(c1.2)

a)不包括使用未知測量系統誤差的測量裝置;

b)適用於質量管理體系所有部分;

c)允許對ISO 9001:2000能適用於所有類別的組織而言是必要的;

d)允許組織定義其身的質量水平。

15.決定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化程度的因素有(c4.2.1)

a)組織的規模和類型、質量管理者代表的經驗,質量管理體系中負有職責的人員的能力

b)過程的復雜程度和相互作用,c)組織的規模和類型,過程的復雜度和相互作用;

d)在ISO 9001:2000K 中明確規定的要求,顧客和法規的要求。

16.對供應鏈組成的正確表述是(a3)

a)供方____組織____顧客b)供方____分承包方____顧客

c)他承包方____供方____顧客d)供方____內部顧客____外部顧客

17.對顧客要求的識別由(c7.2.1)組成a)產品交付或服務實現後對顧客滿意程度的驗証;

b)對顧客溝通過程的控制;

c)對包括可用性、交付、支持和那些雖末被規定但預期用途所必要的,以及強制性標準和法規要求在內的產品要求的確;

d)對參與主導顧客溝通的人員的培訓需求的識別

18.對供方的評價和選擇過程(a7.4.1)

a)應依據組織定義的判定標準;

b)若供方已通過按照ISO標準進行的認証審核,則此過程可以簡化;

c)包括對事先提交的樣品進行評價。

19.持續改進的過程應描述(a8.5.1)

a)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評審;

b)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內部審核結果、數據分析、故障統計、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評審;

c)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內部審核結果、糾正和預防措施,對員工的激勵、領導、管理評審;

d)內部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評審。

20.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所作的數據分析應以與(d8.4)有關的信息為基礎

a)運作結果、過程趨勢、顧客(不)滿意、與顧客要求的符合性、生產成本;

b)運作的結果、過程和產品趨勢、顧客(不)滿意、與顧客要求的符合性;

c)過程趨勢、顧客(不)滿意,與顧客要求的符合性;

d)顧客滿意,產品要求的符合性、供方數據、過程/產品的特性及其趨勢、21.對於任何生產和服務過程,如果其輸出不能為其後的測量或監控活動所驗証時(b7.5.2)

a)則對該過程應詳細地作出文件規定;

b)則該過程應被確認;

c)則該過程應認為是特殊過程且在質量計劃中被規定;

d)則該過程僅與其產品有長期的質量保証期時才應被確認。

22.關於顧客滿意的測量和監控,哪種說法是正確的?(a8.2.1)

a)獲取和利用信息的方法應予以確定;b)顧客調查應按計劃間隔開展;

c)運用統計技術;d)銷售數據作為參考。

23.最高管理者應通過(a5.1a)為其承諾提供依據

a)向組織溝通懣足顧客要求的重要性;b)增進員工的參與和授權;

c)防止相對特定過程的偏差的發生;d)建立和保持顧客要求和期望的意識。

24.一個組織的質量目標應該(c5.4.1)

a)便於分析和評價;

b)能在組織內促進質量方針的認識;

c)是可測量的,且應包含為滿足產品的要求所需的方面

d)與質量方針一致並在經營報告中打印出來。

25.內部審核的過程考慮(a8.2.2)

a)審核范圍、頻次和方法、人員、職責、審核實施和記錄的要求、糾正措施的採取和最終驗証;

b)審核策劃和實施,文件化要求和發現問題向受審單位及最高管理者的報告;

c)審核范圍和頻次、職責、實施和向最高管理者報告的要求。

26.應用於質量管理的“過程方法”(c0.2)

a)強調了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和方式來降低產品可靠性方面的風險;

b)是在那些以過程為導向的質量管理手冊中對各過程所作的文件規定;

c)意味著對組織內各過程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識別和管理;

d)是ISO 9001:2000中關於過程相互關系的確定的一種強調性要求。

27.質量方針應(d5.3b))

A)按規定的時間間隔得到規定和批準;B)最高管理者將其告知所有的新人職員工;

C)在整個組織內形成顧客要求的意識;D)包含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28管理評審輸出指(d5.6.3b)

A)效率的實際數據和改進機會;B)效率和其各過程的改進;

C)員工的業績和通過培訓而取得進步;D)與顧客要求的符合程度。

29.對滿足顧客要求和法規強制性的要求的重要性的意識(a5 1)

a)應由最高管理者確保溝通;d)與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無相關性;

c)可通過特定的培訓程序而獲得;b)應在內審中進行評價。

30.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詳略程度取決於(c4.2.1注2)

a)文件和數據控制的過程b)過程的復雜程度,發展狀況和組織的規模;

c)過程的復雜和類型;過程的復雜程度和之間的相互關系;員工的能力;

d)組織的類型,過程的復雜程度和質量管理者代表的能力。

31.2000版標準由下列主要標準構成(b)

a)ISO 8402/ISO 9001/ISO 9004;b)ISO 9000/ISO 9001/ISO 9004;

C)ISO9001/ISO/9002/ISO 9004;d)ISO 9000/ISO 9003/ISO 9004;

32.ISO 9000:2000SFI 標準主要包括(dISO9000)

a)八項質量管理原則;b)十二個基本原理;c)80個術語;d)以上都是

33.最高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活動參與QMS的過程(d5.1)

a)關注顧客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b)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c)管理評審和提供資源;d)以上都對;

34下邊不屬於八項質量管理原則的是(cISO9000(0.2))

a)以顧客為中心;b)過程方法;c)股標增值;d)與供方的互利關系。

35.QMS的評價方法包括(dISO9000)

a)質量審核;b)管理評審;c)自我評價;d)以上都是;

36.可以作為認証/注冊或合同情況下使用的標準是(b0.1)

a)ISO9000:2000;b)ISO 9001:2000;c)ISO9004:2000;d)以上都是。

37.八項質量管理原則的核心原則是(aISO9000(0.2))

a)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b)領導作用; c)全員參與; d)以事實為基礎的決策方法。

38.質量手冊可以不包含的內容有(c4.2.2)

a)QMS范圍和刪減細節及合理性;b)包含或引用程序;

c)質量記錄;d)過程之間的相關作用。

39.針對每一個過程評價時所提的問題中,不正確的是(bI SO9000(2.8.1))

a)過程是否得到識別;b)過程是否形成了文件規定;

c)過程程序是否得到實施和保持;d)職責是否分配。

40.2000版標準對“要求”的定義中不包括(bISO9000(3.2.1))

a)明示的要求和期望;b)不合法的需求和期望;

c)通常隱含的需求和期望;d)必須遵守的需求和期望;

41.ISO9004:2000標準中包括滿足以下各方的要求(dISO9000(3.3.7))

a)顧客;b)供方;c)員工;d)相關方。

42.ISO 9000:2000標準文件的作用不包括(cISO9000(2.7.1c))

a)培訓;b)客觀性;c)不重復性;d)可追溯性。

43.“質量管理”包括(dISO9000(3.2.8))

a)質量策劃和質量方針、目標;b)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証;

c)質量改進;d)以上都是。

44.對產品質量最好的理解是(bISO9000(3.1.1))

a)符合ISO9000標準;b)滿足要求的程度高;c)成本低、值錢;d)無缺陷。

45.組織對不合格進行分析並消除產生原因的活動是(aISO9000(3.6.5))

a)糾正措施;b)不合格糾正;c)預防措施;d)質量審核

46.產品要求一般在(b0.1)中說明

a)質量手冊;b)合同/枝術標準等;c)程序文件;d)上述全部

47.不合格是指末滿足(aISO9000(3.6..2或3.6.3)),缺陷指末滿足()

a)要求,使用要求;b)標準,要求;c)合同,標準;d)ISO 9001,ISO 9004.48.組織在採用ISO 9001:2000標準時,可以刪減不適用的部分是(c1.2)

a)管理職責; b)資源管理; c)產品實現過程; d)測量分析和改進。

49.管理者代表的職責包括(d5.5.2)

a)建立、實施、保持QMS;b)定期向最高管理者報告,改進QMS;

c)在組織內部提高顧客意識;d)以上全部。

50.ISO 9001:2000標準中,提出需要進行確認的過程是(aISO9000(3.4.1))

a)特殊過程;b)所有過程;c)關鍵過程;d)主要過程。

51.產品要求可由(d7.2.1)

a)顧客提出規定;b)組織預測顧客的要求規定;c)法規規定;d)a+d+c

52.以下誰可能不是成都汽車公司的相關方(aISO9000(3.3.7))

a)一汽集團;b)國家環保局;c)成都市政府;b)給公司投資的銀行。

53.質量手冊中可不包括(a4.2.2)

a)質量方針目標;b)程序或其引用;c)過程須序和相互關系;b)剪裁細節與合理性。

54質量體系的評價方法是(c8.2.2)

a)產品審核; b)過程審核;c)體系審核;b)服務評價;e)a+b+c+d.55.不合格與缺陷的定義(cISO9000(3.6.2))

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不合格包括了缺陷;d)缺陷是嚴重不合格。

56.在規定活動圓懣完成前可放行或交付產品,但必須(d8.21)

a)由組織的領導特批;b)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c)適用時經顧客批準;d)a+b+c;e)b+c.57.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括(d4.2.1)

a)標準要求的程序;b)組織為確保過程監控和有效運行要求的文件; c)外來文件;d)a+b;e)a+c.58.管理評審是為了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d5.6.1)

a)適宜性;b)有效性;c)充分性;d)a+b+c;

59.組織要使過程增值必須(eISO90003.6.2))

a)設測量點對過程進行測量;b)策劃過程;c)使過程在受控狀態下完成;d)a+c;e)a+d+c

60.識別管理過程及其相互關系的方法是(aISO900(0.2))

a)系統方法;b)過程方法以;c)產品側量與監控方法;

b)a+c;e)a+b+c.61.對供方應(c7.4.1)

a)隨時跟蹤市場情況確定取舍;b)選擇和定期評價;c)根據實現過程及輸出的影響來評價;d)b+c;e)a+b+c

62.質量策劃是(eISO90003.2.9))

a)確定和實現質量目標的活動;b)進行進程控制活動;c)規定作業過程和資源活動;d)a+c;e)a+b+c.63.對過程的測量和監控是(a8.2.3)

a)過程能力的確認;b)過程控制;c)保証過程能力的活動;d)a+b.64.9000標準與其他管理標準(b0.4)

a)包容;b)相容;c)不相容;b)既包容又相容

65.標準的主要特點是(b1.1)

a)滿足相關方利益;b)滿足顧客利益;c)持續改進;d)持續改進.66.持續改進主要的指(a8.5.1)

a)日常改進;b)長遠的技改項目;c)長遠的重大的技改項目;d)以上全部。

67.業績評價測量是(a.8..2..1)

a)監控顧客的滿意度;b)確定目標的實現程度c)測量相關方的滿意程度; d)a+b+c

二.判斷題:

1.ISO 9001:2000標準規定所有的供方都應進行評價和選擇。(Y 7.4.1)

2.向顧客提供了滿足其要求的產品時,可以表明組織獲得了顧客滿意。(NISO 9000(3.1.4))

3.隻要沒有顧客投訴,就表明顧客滿意。(NISO 9000(3.1.4))

4.組織應確保影響質量的人員都能適任於崗位要求。(Y6.2.1)

5.質量保証的作用高於質量管理,所以組織應得視質量保証活動。(N ISO 9000(3.2.8))

6.組織依據ISO 9004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由於ISO 9004包含了ISO 9001標準的全部要求,因此在獲取ISO 9001認証後,可以考慮將ISO 9004作為識証審核的依據準則。(NISO9004)

7.ISO 9001:2000標準是確保顧客滿意所需的質量體系的最低要求。(Y1.1)

8.ISO 9001:2000標準的糾正措施隻針對不合格品包括顧客投訴。(N8.5.2)

9.由於質量策劃比較深奧,所以組織可以考慮不對產品實現進行質量策劃,而刪減此要求。(N 1.2)

10.組織的內審員較少,組織可以考慮聘請有外審資格的人來承擔內審任務。(Y8.2.2)

11.ISO 9001:2000標準對文件的強制性要求減少了,所以組織可以不要程序文件。(N4.2.1)

12.由於ISO 9001:2000標準對統計技術應用無程序控制要求,所以組織可以考慮刪減統計技術要求,聲明統計技術的應用對組織不適用。(N1.2)

13.組織的內審員應具備基本的素質和能力,獲得相應的培訓,並具備審核的能力和專業能力。(Y 8.2.2)

14.內審組長除內審員的要求外,還應附加相關的其他要求。(Y)

內部審核員試題

姓名:部門:工號:得分:

15.內審的目的是發現現存的問題,解決問題,而對以往的審核情況可以暫不考慮。(N8.2.2)

16.組織的內審員是各部門經理才能稱職。(N8.2.2)

17.由於內審是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委托進行的,所以與他們有關的過程可以不必審核。(N 8.2.2)

18.由於內審不同於外審,內審員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採取糾正措施。(N8.2.2)

19.內審糾正措施的跟蹤驗証必須由內審員進行,因為他們了解當時的情況。(N8.2.2)

20.“返修”以後的產品能夠達到使用要求,因此是合格產品。(NISO9000(3.6.9))

21.“降級”後的產品雖然不符合原有要求,但對於新的要求來說卻是合格產品。(Y)

22.存在“缺陷”的產品也屬於不合格產品。(Y)

23.每個員工都應承擔相應的質量目標,並且知道自已如何為實現質量目標做貢獻。(Y)

24.在ISO 9001:2000標準中的“供方”與ISO 9001:1994標準中的“供方”是一致的組織或個人。(N)

25.由於ISO 9001:2000標準不是產品技術標準,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ISO 9001:2000的質量管理體系與組織能否穩定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的能力無關。(N)

26.質量方針為質量目標的建立和評價提供了框架。(Y)

27.過程方法是將輸入轉化輸出的活動系統。(Y)

28.八項基本原則是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Y)

29.質量目標必須是定量可測的。(Y)

30.質量策劃的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質量計劃是質量策劃的一部分。(Y)

31.顧客沒有投訴表示顧客滿意。(N)

32.質量手冊應包含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Y)

33.相關方是有共同利益的個人或團體。(Y)

34.領導應創造員工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環境。(Y)

35.特殊過程是不易或不能經濟驗証的過程。(Y)

36.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通用的,產品要求也同樣。(N)

37.對員工不僅要培訓,還應評價提供培訓有效性。(Y)

38.隻有經驗証的信息,才可作為審核証據。(Y)

39.ISO 9001:2000規定質量體系要求可供組織內部使用。(Y)

40.質量目標可包括滿足產品要求所需的資源過程、文件和活動。(Y)

41.驗証和確認都是對客觀証據的認定和提供。(Y)

42.為了滿足顧客要求,應對質量體系的過程進行確認,必要時應進行再確認。(N)

43.由於2000版標準允許剪裁,因此在手冊上注明剪裁細節就可以了。(N)

44.審核發現是審核計劃實施情況與審核準則相比較的評價結果。(N)

45.為了確保不合格不再重復發生,對採用的糾正措施的需求應進行評價。(Y)

46.數據分析主要是分析差異和趨勢,以監控過程的能力。(N)

47.產品類別取決於產品含有主導產品類型。(Y)

48.缺陷屬於特殊的不合格。(Y)

49.產品的實現過程和支持過程都直接增值。(N)

50.質量計劃是對產品實現過程進行策劃所形成的文件。(Y)

51.依據數據、信息的邏輯分析或依據直覺判斷是有效決策的基礎。(N)

52.產品和過程之間存在著結果與原因的關聯關系。(Y)

53.QS文件是手冊和程序文件。(N)

54.數據分析的目的之一是確定QMS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N)

55.ISO 9004不是ISO 9001的實施指南。(Y)

56.組織隻需對滿足顧客要求的生產和或服務過程進行測量和監控。(N)

57.設計輸入包括以往類似適用的信息。(Y)

58.程序文件指ISO 9001標準要求編寫的程序文件。(N)

59.測量和監控設備是確保產品符合性所需的設備,也是控制產品實現過程的設備。(N

60.管理評審必須按規定時間間隔進行。(Y)

61.ISO 9001:2000依據是過程方法模式或組織的質量體系要求。(Y)

62.管理的系統方法和過程方法的對象、運作效果都是一樣的。(N)

63.組織隻需對滿足顧客要求和服務過程進行測量和監控。(N)

64.外供產品不是顧客提供的產品。(N)

65.組織隻需對已識別的顧客要求實施評審。(N)

66.自我評定也是一種QMS評價方法。(Y))

下载ISO9001简介(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ISO9001简介(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ISO9001判断题

    ISO知識試題姓名:部門:工號:得分: 一.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每題2分,共100分) 1.ISO 9001:2000標準規定所有的供方都應進行評價和選擇。( Y 7.4.1 ) 2.向顧客提供了滿足其要......

    ISO9001名词解释

    名 词 解 释1、ISO9000标准——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指由ISO/TC176所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族,强调了过程控制。 2、产品——是过程的结果。 3、过程——一组由输入......

    ISO9001:2008试题

    ISO9001:2008考试试卷部门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20×2=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关于文件控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客户订单不能当作外来文件进行管理 B.文件更改后必须重......

    ISO9001标语

    01细心、精心、用心,品质永保称心,,家更出色然肯i 03贯彻ISO系列标准,树立企业新形象04品质管理标准化,ISO成功靠大家05内部审核定期做,系统维持不会错06作业标准能遵守,品质效率不......

    解读ISO9001

    解读ISO9001 当大家看到ISO9001这个名字时候,一定觉得很熟悉了。只要在工厂工作过的朋友都能熟练的说出ISO9001。但是到底ISO9001是一个什么性质或者起什么作用的标准,应该是......

    ISO9001审核要点

    一、文件 涉及的标准要求 主要条款:4.2.1,4.2.2,4.1,1.2 相关条款:5.5.1,5.2,5.3,5.4.1 1、 审核思路 1) 查质量方针: a) 是否形成文件,并有正式批准的证据? b) 是否与组织的总方针、宗......

    如何贯彻满足ISO9001

    如何贯彻满足ISO9001第8.5.3条预防措施要求 预防措施是各个组织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根据以往的经验,对组织如何贯彻 8.5.3条要求提出如下建议: 一、标准要求的实施 8.5.3.a......

    ISO9001知识(合集五篇)

    ISO9001知识 1、贵阳机场质量管理手册于2007年9月1日开始实施。 2、任命集团陈建英副总经理为管理者代表。 3、质量方针:关注顾客需求,追求完美体验,创造卓越价值。 4、集团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