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旧时代的回忆
旧时代的回忆
跟上父辈唠嗑,上山下乡是个引子。谈到这个,话匣子就刹不住闸,滔滔不绝,感慨良多。生在80年代初,对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父辈时常提起。陌生,有时间距离感。看着父辈绘声绘色的样子,就知道那个时代的故事,蛮有意思,蛮深刻的。
锈迹斑斑的车轮,碾压过匆匆岁月。没有人可以逃脱残酷的现实世界。就算家底殷实,有门路,有势力,谬不过政策与纲略。严苛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是平头百姓唯一的选择。乖顺、听话、有各种票子拿,不听话,批斗是小事儿,牵连家里人,乃至小辈儿的成长人生,得不偿失。
《知青》电视剧我没看过,不是针对这个题材,而是对电视剧不感冒,泡沫剧、肥皂剧、偶像剧太多太烂。适合我这个年代的人,每天各种应酬、泡吧、k歌等等,娱乐项目很多,电视剧是家庭妇女、追星族、老太太、老爷爷看的,就是宅男宅女们打发时间的产物。《知青》在本年度成为热播剧,街头巷尾的讨论话题。其说明,观众群体和作者系同时代人,或者有相似的经历,如果说年轻人也在看的话,那是在寻求忆苦思甜的回忆感。
作者提到《知青》这个名头,中间加一个点。区别对待名词词组。这个小小的提议,让我想到李安作品《色•戒》,在报道中,李安说色戒中间加一个点,就是为了区别联想刻画,而影迷的直观感受告诉李安,他的做法是画蛇添足,没有丝毫作用。从商业价值与艺术角度分析一个名字,各方的意见,都有道理。但我认为,首要问题,先要尊重故事内容,尊重原作,尊重艺术主体。表达的主题思想,才是传译的灵魂。
在本书,前百页里,每一篇文字,都如同一篇私人日记、小学、中学、下乡,父母、疯哥哥、弟弟妹妹。真实的旧时代,血气方刚的人物性格,直言不讳的冲劲儿。浮现于眼前,是一个破旧不堪,家庭琐碎凌乱的生活场景。真实的旧时代,罗列堆积着各种保守、固执、偏激的思想文化,扣上“左”帽子,一个人就废了。自我的勤奋与努力,逾越不了现实的步步紧逼。血气方刚的性格,表现在对父母的不理解。母亲居然听信所谓的偏方,给疯哥哥买药,家里面的窘境,捉襟见肘。母亲为什么还要听信,所谓的医治良方。父亲千里迢迢,邮寄的茶叶,地址错误,要硬着头皮去寻找,到底为哪般。不理解,无法理解,成为作者的疑惑和苦恼,直率的问话,伴随着强烈的攻击性,如同长满针刺的灌木,让母亲叫苦不迭,让父亲恼羞
成怒。
在作者的文字里,很难看到形容词的叠加,多采用形式多样的比喻来穿插连贯。遣词造句之间,看不到繁缛拖沓的字眼。简练幽默是作者给学生的评价,自己也在这么做。
友谊的纯度,无私的信任帮助梁晓声度过一个个难关。否则,依照作者的性格,早就挨批斗,说不定连下乡、考大学都成问题。通过文字上看,友谊和团结,帮了作者一把,真挚的情感交流,让梁晓声没有做出什么过分、过格的事情。生性孤僻、自卑的梁晓声,觉得生活有失公允,但母亲无私的付出,默默的承担重任,都成为梁晓声奋斗的依靠。
这个薄薄的小书,是梁晓声的个人随笔。完全是私人的东西,拿出来与读者分享。很多文字是今年夏天的新鲜出炉的。梁晓声老了,开始回忆了,开始慢慢觉得北大荒的生活具有生活的乐趣和色彩,虽然那个年代伴随着“文化大革命”。但还是留下很多回味无穷的故事。
第二篇:一曲旧时代的葬歌
一曲旧时代的葬歌
---读老舍《茶馆》
老舍的《茶馆》具有时代和现实的悲剧性
《茶馆》共分为三幕,均是发生在每次大的政治事件之后。第一幕是在戊戌变法之后,第二幕是在袁世凯死后,第三幕是在抗日战争之后,前后五十年的变迁,可以说是旧社会的缩影,小小的茶馆,是三教九流的会面之处,容纳各色人物,又是一个小的社会,老舍先生通过茶馆掌柜王利发等人的悲惨命运,描写了旧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苦,同时又把视线引向新时代,形象的揭示了旧世界必然崩溃,新的光明必然到来。
《茶馆》人物复杂,剧情纷繁,共描写了七十多个人物,有小财主,有恶霸,有流氓,打手,还有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穷苦人民,为了活命,有的甚至卖儿卖女„
茶馆掌柜王利发二十多岁开始独立经营,一生守着这个祖传的茶馆,为了保全家业,维持生计,他小心谨慎,委曲求全,迎合世风,改良经营,煞废苦心,甚至增添女招待,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最后当他的茶馆被国民党宪兵霸占,这个挣扎了一生的小人物终于被逼得上吊自尽了。其实王利发是善良的,可这就更增加了悲剧性,也更加深对旧社会制度罪恶的揭露。
还有茶馆房东,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仍然坚持走维新道路,为了筹集资金开工厂,他卖掉了全部房产,但他奔波一生,却以失败告终。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由旗人沦落为普通劳
动人民的常四爷,他是个有着侠骨豪情的满族爱国志士,他有胆有识,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押到衙门吃了一年多官司,家产耗光竭尽,最后卖花生豆为生,在经历了几十年**之后,他不得不把多年的郁闷不平埋在心底。这些人物的悲惨遭遇生动的揭示了旧中国的苦难和生活在旧时代的人们的血泪心酸,也表现了旧时代的罪恶统治是多么不得人心,必然走向灭亡。
剧中安排了一个悲惨而又寓意深刻的场面: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位老人在饱经沧桑之后,在茶馆的最后一次会面,怀着对旧时代的愤恨,撒纸钱在祭奠自己,这也象征着为旧时代送葬。
所以,《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悲剧寓意深刻。
第三篇:个人对旧时代一些腐朽思想余毒
个人对旧时代一些腐朽思想余毒 如何消除的一些设想供学界研究参考
世人皆知,我们的国家是在数千年的阶级社会废墟上,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期间虽然破除了旧制度,和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进入了破天荒的改造,但旧时期的腐朽思想余毒,确远远没有肃清比如说杀人抢窃唯利是图坑人害人缺乏人道的恶劣倾向不时仍在泛滥兹生清除这些余毒在革命风暴发起的初期,革命者用马克思列宁倡导的无产阶级理论,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为准绳用来消除和改造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曾经产生过良好的效用革命队伍中曾涌现出不少为人民利益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他们不愧是人民的好勤务员但随着革命深入特别是当革命取得政权以后一些功臣开始腐化堕落他们居功自傲不愿再过艰苦生活情绪开始慈长,又因革命的成功新成分的逐日增多不少人未经过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他们带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到革命队伍中来,不少人未进行过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的改造和提高以致使腐朽的余毒泛滥成灾,从而腐蚀着革命队伍的成员此一毒液甚而在某些掌握着人民大权的重要人物身上也有沾染如斯大林、金日成可作为例。还当苏联革命时期据苏共历史档案披露斯大林把反对他的苏共党员杀掉一半,苏共中央委员杀掉三分之二,更为甚者他把革命初期战功卓著的苏共元帅都杀掉了,可谓残忍之极了,他屠杀这些对革命有功的人员并没有取得这些人叛变投敌的反革命罪证,而谨只是反对他或者是对他持反对意见者安上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斯大林的行为可够法西斯了,他把人民的生命当作儿戏,能称得起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家吗!所以苏共中央有人提出把他的坟墓从苏联红场中拆除,也是必要的,斯大林虽然在苏德保卫战中建过功勋但功不抵过,他把革命有功人员任意宰杀,确也站在反人民一边了,后人清除他犯下的罪过也是应该的,他的行为不应该受到人民的爱戴与尊崇,后人应对他的历史作出如实的结论。
金日成把人民阵营的政权搞成家天下了,父传位给子,子传位给孙,这和封建帝王在形式上没有好大差别了,在金日成从事的活动中他把反对他的延安派都清除掉了,这能称得起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吗!看来他的私心也是很浓厚的,现在再进一步回顾朝韩战争究竟是谁挑起的,金目成有没有责任,革命先哲早就指出革命是靠被压迫人民觉悟,不是哪个用武力办法去施舍,如果是那样苏联取得革命成功后,那么第二步就该进行世界革命了所以他的做法是不现实的,现在谈到金日成的接班人因币值改革失利竟把管财政的人以大地主的罪名杀害了币值改革是集体的讨论决定的,难道领导人就没有责任吗!据我国报纸披露朝鲜曾在经济封闭时期在鸭龙江与朝鲜搭界处中国三个渔民偷渡到朝方经商边防战士竟公然开抢打死三个渔民,当政者应是知情的,他们忘怀了,朝韩战争时期中国援朝近十万烈士的牺牲,和几十万志愿军为保卫朝鲜平安的英雄事迹也太无人道了。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革命阵营内部,一些中下成干部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却也清晰的说明了是受到腐败流毒的影响所致。他们虽然也在搞革命工作,有的还身居要职但脑子里所受流毒很深,此一弊端必须用无产阶级世界观针对非无产阶级思想开展斗争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当前党中央提出创建和谐社会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而对那些腐败分子是不能搞和谐的。
再从世界范围看,那些强权政治,对一些弱小民族不服就制裁或卡压其表现善恶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们对一些强权政治战线只能在说理斗争中求得和谐,和谐也是有原则的。
第四篇:招商推广闭环管理体系,告别招商推广“旧时代”
招商推广闭环管理体系,告别招商推广“旧时代”
著名的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曾说过: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这在广告界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困扰着众人,招商行业也是如此。招商推广作为企业招商承上启下的环节,负责将产品或者项目的信息直观地展现在市场之中,是企业与经销商的第一次碰撞。招商推广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招商的成果。
招商推广“旧时代”
财大气粗的企业在招商推广时,往往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直接选择优质资源媒体,投入大量的资金,因为出于对媒体发行量或者网站流量的信任,所以坚信能够获取期望中的经销商信息量;而资源有限的企业,会在慎之又慎的考量之下,将全部预算投入到某一个大型媒体或者网站,出发点与大企业一样,只是对其的信任,就毕其功于一役。如此盲目的选择推广媒介,或仅通过简单的分析都过于草率,带来的往往是高额试错成本。毕竟大多数企业还是不知道为什么选择某某平台,只是简单的认为这个平台流量大或者媒体发行量大,能影响的人群就多。这就是旧时代的问题,不知道如何选择推广媒介。
招商推广闭环管理体系
招商推广闭环管理体系是由通路快建研发的招商智能管理系统中的一环,主要通过媒介投放的“闭环管理”以及广告投放的投入产出分析,为企业选择广告媒体提供有效依据,帮助企业在招商推广环节降低广告成本。
第一,推广需求
当企业的招商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进入推广阶段时,广告投放媒介的选择就是第一件事,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周全考量,该选择哪些媒介进行推广。
首先,需要考虑目标经销商的媒体习惯,不同的经销商一般会通过特定的媒体去接收资讯,有针对性的选择目标类型经销商易于接收的媒体,会有效扩大招商广告所引来的经销商数量;其次,要根据企业的产品或者项目特性选择投放媒体,因为各类媒体在展示、解释、可信度、注意力与吸引力等各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三是企业所选择媒体的影响范围必须与招商所面对的市场范围相适应,会分为全国性的招募经销商和在某一特定的地区打开市场;最后是成本的考虑,媒体的影响力不同,企业投放广告的费用也不同,因此选择媒体的时候企业要量力而行。
当经过上面四个方面的考虑之后,企业就会知道招商推广所需要的媒介了。招商智能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帮助是可调取上月份或上季度的媒体选择效果,在此基础上优化调整企业的招商推广媒体选择。
第二,媒介采购计划、媒介采购申请、媒介采购审核
当企业确定了推广所需媒介之后,再通过企业的层层把关,从计划到申请,再到审核,每一级别都可通过调取过往的媒体投放效果,结合本次招商推广的需求计划,对媒介采购进行考量,争取做到媒体投放的效果最大化,实现招商成本的降低,提升招商费效比。
第三,媒介上下线管理
媒介采购计划确定以后,企业就可以通过招商智能管理系统的广告投放效果评估系统对招商推广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不同媒体推广平台中有效客户量、无效客户量、错误信息等一些数据的分析,显示各平台投放产出比,对效果不佳的媒体实施下线操作,也可根据实时情况将某媒体上线进行测试投放效果,以便及时调整优化媒体的投放策略。第四,投入产出分析
文章开篇提到很多企业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了,但是却不知道浪费在哪里”,招商智能管理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为企业了解每个媒体投放平台的投放效果,为下一次推广降低成本提供了依据。
例如企业想要查询某月或者某季度的媒体平台投放产出比,只需在报表菜单中选择《报表-平台投放产出分析报表》,调整想要查看的日期起始点和结束日期,系统就会自动导出分析报表。报表中,企业可以清楚看到相应媒体平台投放广告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广告费用、总信息量,以及潜在客户、无效客户、错误信息客户等关键指标,从而分析出最有效的媒体投放平台,为企业更精准的推广提供依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视、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广告成本越来越高,而网络中招商网站也让企业眼花缭乱,如何在茫茫“媒”海中选择合适的媒体投放招商广告,在最大化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取最多的高质量经销商,是很多企业头痛的问题。招商智能管理系统的招商推广闭环管理体系,为企业选择媒介提供了一套可监测、可考量的数据化媒介投放效果评估系统,帮助企业告别招商推广难选择的“旧时代”。
第五篇:(英语毕业论文)《威尼斯商人》鲍西亚--旧时代的新女性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2 使用影视片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教学 3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美国对中国意识观念的转变 5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应用 6 中西酒文化比较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8 英语歧义现象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成长历程的研究 10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飞屋环游记》的人物设置特色分析 论企业国际化中的品牌翻译开题报告+论文()13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区别 14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15 中美幼儿教育对比研究 16 东西方恐怖电影的文化差异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 18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tertainment News Reports Viewed from the Stylistic Perspective 20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n Wuthering Heights 21 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22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23 从《老友记》看美国幽默 On Eliza’s Independent Awareness in Pygmalion A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Written Errors Committed by Chinese English Majors 26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 27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开放式教学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探索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30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31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马贩子的女儿》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现象 32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33 从写作方法分析《宠儿》的主题 34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若干信息处理手段 35 试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传统意识 36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的商务合同文体分析及翻译 37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39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品牌发展 40 论马可.吐温小说中的讽刺技巧
On the Functions of Metaphor in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An Analysis on the Flexibility of Gulliver’s Personality 43 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
从许渊冲“三美论”看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不可译和创造性再现 45 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46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
A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lor Ter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49 从《简爱》两个译本看女性与男性语言使用的差别 50 红色,英汉词汇差异的文化理据 51 商务英语的语用特点及翻译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 53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 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54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agonists’ Characters in Great Expectations 56 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 57 中西俚语中动物意象的对比分析 58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唯美主义
美国“寂静五十年代”的骚动——《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分析 60 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62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63 论中国的归化异化
浅析当今网络英语交流中的缩略语 65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67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69 《哈利波特》系列里恐怖美的研究 70 《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
浅析英诗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丁尼生《鹰》的不同译文比较 72 英语非限定性动词的语言分析 73 《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 74 中国菜名英译的恰当方法
谁能给苔丝提供一段真正的婚姻?—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婚姻观 76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
Social Features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78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 79 废墟上成长起来的南方新女性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1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 82 非语言行为在英语交流中的应用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比较谈习语翻译的文化处理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85 Culture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86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87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88 简爱与嘉莉妹妹女性形象比较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90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91 《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An Analysis of the D Film Alice in Wonder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thicism 93 试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密西西比河和哈克的象征意义 94 爱米丽的悲剧成因—评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95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96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Dalloway
《莫比迪克》中不同的人物特点
The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in Senior High Schools 100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101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On Allan Poe’s Application of Gothic Elements and His Breakthroughs — Through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103 科技英语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探析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爱情模式的异同 105 浅析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 106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107 《辛德勒名单》主人公性格分析 108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 109 中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110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从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中美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 112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阿甘正传》字幕翻译 113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 114 探究《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者形象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116 试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 117 Man-and-Nature Relationship in Moby-Dick 118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19 分析嘉丽妹妹性格变化的原因 120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121 《荒原》隐喻探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 123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24 浅析达洛卫夫人的自我追寻 125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欲望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英汉广告互译的顺应化研究 127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129 英汉新词对比研究
《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义 131 “垮掉的一代”形成的背景探析 132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133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 135 从《动物庄园》看乔治·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思想 136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Revival of Benevolence Through Pip's Eyes in Great Expectations 139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William Wordsworth’s Romantic Nature in Daffodils 141 从电影《刮痧》看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危机
A Study of Hawthorne’s Criticism on 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143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144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146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148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
《暮色》两中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151 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52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R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53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54 互联网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155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156 On the Importance of China English as an English Variant 157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委婉语的英译 158 A Study of Expressionism in Winesburg, Ohio 159 Aesthetic Arts in Allan Poe’s Poetry—An Analysis of Israfel and Annabel Lee 160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 161 网络资源在听力自主学习中的作用研究 162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163 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
164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165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及应注意的方面——以美剧绝望主妇为题材 166 探讨武侠和骑士形象的异同 167 汉英叠词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168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169 A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Dish Name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0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 171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 172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逃离与守望 173 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
174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175 朋克摇滚的反叛与灵魂乐的激情 176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177 从北京奥运会简析宝洁营销策略 178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 179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
180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 181 中美企业文化研究
182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83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184 从世纪后服饰发展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185 傅东华译《飘》归化现象浅析
186 从美学角度评张培基先生所译散文“巷”
187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188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189 从价值观系统角度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190 中美文学作品中乌鸦意象的对比——以爱伦坡“乌鸦”与唐诗宋词为例 191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蕴 192 浅谈典故英译汉的翻译方法 193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194 论文化差异在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中的表现 195 论约翰.多恩诗歌中的张力
196 哥特电影的黑暗之美-市场与文化的交接
197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 198 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
199 哥特小说的魅力——《红死魔的面具》美学研究 200 自我毁灭——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