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400变40:一场中国式捐赠引发的捐赠责权探讨

时间:2019-05-13 03:3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捐款400变40:一场中国式捐赠引发的捐赠责权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捐款400变40:一场中国式捐赠引发的捐赠责权探讨》。

第一篇:捐款400变40:一场中国式捐赠引发的捐赠责权探讨

捐款400变40:一场中国式捐赠引发的捐赠责权探讨

张明敏2013-03-20 09:51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0

“这一个星期,全是采访,把我累病了。”陈楚碧说。

陈楚碧是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人,之前从来没有被媒体关注过的她,突然间被全国大批媒体围追堵截,这使她的生活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化,她说自己很不适应。

这种变化源于她在1995年参加“特区与老区心连心”活动,如今机缘巧合让她遇到了当初的受助者,却发现当初捐资的400元对方称只收到40元。

事件经过18年的酝酿发酵,不得不说过于漫长。而时过境迁,现在再去试图还原当时的情景,很多细枝末节已是无从考证。

然而思考和追问并没有停止,是什么导致了捐赠结果大幅缩水?如何捐赠才能保证有效执行?尊重捐赠人意愿是否重要?第三方监管应该如何执行?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公益时报》记者采访了事件当事人、公益领域专家学者,以求探寻长期存有的“中国式捐赠”特色。

400捐款变40缩水10倍

1995年陈楚碧还是深圳南山区南头街道大汪山社区的居民组长,有天她接到上面下发通知,希望社区动员居民参加一个扶贫助学活动,根据经济条件,资助模式可以选择“一对一”或“多对一”,陈楚碧当时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就选择了“一对一”,并确定江西省峡江县戈坪乡戈平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小喜为资助对象。

“当时‘希望工程’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社区召集我们集中发放了多张资助卡,卡片上写了这些孩子的详细信息,我就选中了陈小喜,当时他12岁,以每年400块标准连续资助他4年,这时他刚好能够初中毕业,如果成绩好可能会考上高中甚至上大学。但我没有想到他跟我这么多年来总共才收到40元钱,这令我很意外,整整‘缩水’10倍。”陈楚碧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

1995年7月陈小喜念小学五年级,1999年初中毕业后因无钱继续上高中而选择参军,后又回家务农。2001年陈小喜委托当时在东莞打工的叔叔给资助人陈楚碧写信,希望能帮助安排一份工作,随即收到了陈楚碧回信,信中说欢迎陈小喜来中山并将他安排在自己丈夫开办的石头厂里做工,信封里还附夹了20元钱。陈小喜在邀约下随即赴中山打工并与资助人相见后,双方才知道捐助款项并没有按实际款额发放,此时已经是2001年。12年后,被资助人的身边人将此事发到了网上才引起热议。

“我只是在小学五年级那一年收到过40块钱,其后的几年再也没有收到过,上了初中,我以为人家没有再捐款了也不好多问,最后20块钱,是在我初中毕业后想请她帮我找个工作在回信中捎来的,我总共就收到了60元。”陈小喜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现在陈小喜在一家工厂做叉车工,每月工资有3000多元。“当时我成绩还算很好的,2个科目总共200分我就考了187分,1995年时候400元还算得上一笔不小的钱,如果我每年有这400元,可能现在结果会不一样。”陈小喜说。

“那时候每年200元学费对我家来说都很吃力,每到交学费时家里情况都很紧张。”陈小喜说,这笔资助款没有用到他身上。

捐赠人的问责意识

“我都已经捐了钱还要我去监管,这累不累呀。这是一种普遍心态,通过相关调研我们发现中国公众普遍缺乏这种捐赠维权意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对《公益时报》记者说。

1995年开始连续捐款4年中陈楚碧只收到过陈小喜的一封感谢信,其他消息并未获得太多,也根本不了解资助钱款发放过程和额度。

“捐了就捐了,当时也不只我一个人,还有好多社区居民我们都有捐,4年中我只收到过陈小喜一封感谢信,信中也没有提及到钱的数额,我觉得有感谢信就肯定是收到了钱,我也没想去问他究竟收了多少钱?下次再捐款我要多看看了。”陈楚碧说。

“这是当今国人捐赠的一个普遍心态,有些大型企业捐赠也是如此,捐过就算完,究竟这笔钱是怎么花的,花到何处,他们并不清楚。”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唐昊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捐款人应该把捐款这件事当成自己的,而不是捐完后就成了国家或某些公益组织的事。当前国家在法律环境和社会氛围中对于公民社会的认同感还没有建立起来,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传统的习惯,往往我们碰到这样事情,下一步采取的一定就是不捐了,这样完全又成了一个消极行为,也改变不了捐赠习惯,作为一个积极的公民就应该去追溯捐款的去处,我们都需要一个向积极公民方向发展的时间,希望这个时间越短越好。”

2010年5月,福建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曹晖父子以个人名义,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云南、贵州等五省区市的贫困家庭捐赠善款2亿元,根据双方合同约定,基金会必须在半年内将2亿元捐款发放到西南五省区的近10万户困难群众手中;善款下发之后,将由评估机构随机抽检10%的受助家庭,如发现不合格率超过1%,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对超过1%的部分予以30倍的赔偿(最高赔偿额不超过项目管理费),甚至还聘请、组建了专业的监督委员会,对善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也开创了中国捐赠者对公益捐款问责的先河。

邓国胜认为,捐赠维权意识的缺少不仅仅是个人也包括企业。“捐完款后就不再过问,反正就是爱心已经表达了,至于这个钱怎么花了不再关心,对善款流向的关注度不够是中国捐赠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件事情提醒捐赠人,不仅要表达爱心,而且要关注捐款流向,加强对公益组织的监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针对这种小额个人捐款,他要自己去维护权益,成本确实太高,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怎么很好的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和透过独立第三方的监督,可能是下一步发展方向。”邓国胜说。

捐款人也是上帝

据新华网江西频道3月12日最新消息称,江西峡江县“助学捐款缩水”事件调查有了新进展。据吉安市希望工程实施办公室介绍,经调查核实,捐款人陈楚碧女士通过“1+1”助学活动捐助的400元捐助款去向已查明。受助人陈小喜当时领取了两个学期共80元的捐助款,其余320元转为资助其他困难小学生。

由于当时特定历史条件,捐受双方不能够有效沟通,指定性捐款在执行过程中走样,捐助资金转给他人,捐赠人是否有知情权和决定权?

对于中国公益界有时会出现违背捐赠人意愿的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都说顾客就是上帝,其实捐赠方也应该归结为上帝,上帝作出捐赠行为后,剩下的执行环节不管是公益机构还是个人就应该为上帝服好务,应该对捐赠人的善款使用情况进行如实告知。这件事发生在1990年中后期,可以理解为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信息通讯不如现在发达,但只要是执行方和受助方能够给捐赠人一个回应,也可能好多捐赠纠纷就不会发生。”

“如果查实这笔钱确实是捐赠额与受助人领取金额不等,当地的执行机构应该给陈楚碧一个道歉,不能因为时间久远而就不了了之,一个道歉会解开双方更多心结,也是一种处理问题的高雅方式。”王振耀说。

“政府对于公益组织应该进行有效监管的,主要监管机构应该是民政部门和相关执法机关,有效监管有助于提高捐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邓国胜说。

“第三方监管特别重要,这种监管对于领导来说很有压力的。”王振耀也持有同样观点,“我们现在监管要么松、要么紧,松的时候搞些什么评估不疼不痒,紧的时候就跟组织斗法,这两种都不好。”

“作为捐赠方就应该注重捐赠效果,想做好事,就应该把好事做好,做不好这一步,到头来只能是捐赠方和受赠方都不高兴,好事反倒变得差强人意。”王振耀说,“中国目前要是发生一起捐赠方的法律诉讼,或许能够有效促进此类事件的解决,改变中国捐赠格局。”

(公益时报)

第二篇:慈善爱心捐款捐赠协议

慈善爱心捐款捐赠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方当事人为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捐赠事项达成以 下协议:

第一条 捐赠目的甲方向乙方捐赠的善款将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

第二条 捐赠金额

甲方向乙方人民币共计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元。

第三条 捐赠财物用途

乙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资金,不得擅自改变捐赠 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甲方的同意。

第四条 受赠方的义务

乙方接受捐赠后,应当向甲方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

甲方有权向乙方查询捐赠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 建议。对于甲方的查询,乙方应当如实答复。乙方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 合同的解释

本合同未尽事宜或条款内容不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合同的原则、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及关联条款的内容,按照通常理解对本合同作出合理解释。该解释具有约束力,除非解释与法律或本合同相抵触。

第六条 合同的效力

本合同自双方或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甲方、乙方各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代表人(签字):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乙方(盖章): 代表人(签字):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2

第三篇:捐赠仪式上学生代表发权英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我校全体同学发言,此时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今天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共青团澄城委员会、共青团西安音乐学院委员会向我们学校捐赠了崭新的音乐和体育器材,为我们送来了精神食粮。共青团西安音乐学院的颗颗爱心,将成为刘家洼中心学校全体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源动力。

现在,请允许我代表刘家洼中心学校全体学生,向捐赠音乐和体育器材的共青团澄城委员会、共青团西安音乐学院委员会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用春天般温暖的双手扶持和关爱着我们,是你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谢谢你们!谢谢!

小草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花儿的开放离不开雨露的洋溢。“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因此我们渴望拥有音乐、体育器材。没错,对于我们偏僻落后的农村学校来说,就在我们为缺少艺术器材而苦恼时,是你们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给我们学校捐赠了这么多器材。看着这些器材,我们仿佛嗅到了它的芳香,触到了它的心跳,看到了同伴们灿烂的笑容,听到了那朗朗的读书声。

相信,你们捐赠的这些器材,一定会给我们学校带来新的希望,我们一定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更多的同伴增长

见识,开阔视野,从中获得知识,汲取营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们这种高尚的义举、这份慷慨的资助,让我们感受到爱无处不在,让我们可以沐浴着阳光的温暖,无忧地享受着读书学习的快乐;也将会再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至长成参天大树。你们因你们的捐赠而高尚,我们因你们的高尚而成长。小草,因为有阳光的照射,才呈现出勃勃生机;鲜花,因为有水分的滋养,才愈显娇艳美丽;大树,因为有土壤的供给,才傲然挺立;青山有了绿水的相伴,才会显得更加灵秀;天空有了白云的映衬,才会显得更加蔚蓝;而刘家洼中心学校的明天,也会因为有你们的支持而更加辉煌!我们则因为有了你们的关爱,就一定会更加茁壮的成长!

亲爱的叔叔、阿姨,从你们身上,我们知道了有一种拥有叫做付出;有一种收获叫做奉献!从此,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帮助,学会付出,学会奉献,学会感恩;我们要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优异的成绩,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来回馈社会,回馈人民。

最后再次感谢共青团澄城委员会、共青团西安音乐学院委员会的叔叔阿姨:

谢谢你们无私的关爱!祝你们身体健康,家庭美满!愿好人一生平安!

下载捐款400变40:一场中国式捐赠引发的捐赠责权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捐款400变40:一场中国式捐赠引发的捐赠责权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