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电教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配合其它处室,本着“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服务”的三服务原则,以教学为中心,力求在学科竞赛和学校网站建设上求突破,加强电教设备的管理,努力开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局面,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
主要工作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大师生培训辅导力度,提高师生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
1、对教师而言
充分发挥各学科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课堂尽量用多媒体教学。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中不仅要对学科知识进行研究,更要增加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内容,制作的课件要供全组教师研讨交流(每组活动一次),每人上好一节多媒体课,上传一有质量的课件,形成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的良好氛围。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本学期我们本组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另外还要向相关教师进行相关硬件、软件、电教设备使用程序的培训,培养出一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带头人,使信息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此来推动学校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丹阳市电教论文与镇江市课件的评比。学期初制定计划,鼓励并规定教师必须向学校网站、丹阳教育网站投稿,宣传我们的学校,宣传我们的教师和学生。
2、对学生而言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研究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整合的策略、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按照教育部下发的课时计划安排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强调网络的安全和规范,文明上网,使学生由懂电脑,转变为用电脑,利用电脑来学习其它学科,解决疑难问题,自主学习,从而培养他们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在对初一学生的教学中,不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知识,而且要结合实际,教育学生安全文明上网,教会学生上网探索、整理、存储资料,收发电子邮件,小报制作等。在对初二学生的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信息考试合格率。同时,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双休日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对信息学的学习学有所长,学有所得。
二、加强电教管理,完善制度,强化责任
开学前,我们将全部安装到位,调试到位,确保新学期顺利使用。在对电教设备的管理过程中,我们也不断的摸索总结。本学期将实施《行宫中学多媒体教师使用管理制度》,填好电教设备损坏、维修记录,电教耗材使用记录,班级电教设备使用情况等表格。班主任、各处室负责人是各自班级、处室电教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对电教设备要备加爱护,保持电教设备的整洁干净,特别是教室电脑、展台等电教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期末检查核对,遗失电教设备要照价赔偿。
三、加强学校网站网页建设,使其成为学校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
学校网站网页是学校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是社会、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学校学生的一条途径。本学期我们在镇江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校校通”硬件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安全建设,执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保密制度,保障网站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学校教师通过ftp传送资料、素材,通过internet网络检索、查询、存储资料,方便教师电脑备课,运用电教媒体教学。
本学期我们通过一些规章制度、检查措施来保证学校网站网页内容的更新与维护。各处室负责人积极配合,全体教师积极投稿,让我们的网站网页有血有肉,枝丰叶茂,真正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本学期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利用校园网络,介绍自己、上传教育随想、论文、课件,改变以往纸张传输方式;
四、配合学校,配合各部门做好其它工作。
新的一学期,迎接新的挑战,力争新的发展。
第二篇:2012——2013学第二学期电教工作计划(推荐)
路坪小学电教工作计划
(2012——2013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电教中心及各级领导的精神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学校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的设备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以多媒体的使用为主,充分发挥现有电教软件、硬件的作用,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切实提高我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水平,力争实现新的跨越。
二、工作目标
1、加大硬件建设。完善电子备课室,添置新软件;改进校园网络设备,为教育信息化教学做好准备。
2、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更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3、及时配合上级上传学校教育成果和最新教学动态,构建教育互动平台。
4、完善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使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各项电教记录,如教师使用多媒体记录、光盘播放使用记录等。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优化课堂教学。
5、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对多媒体应用的疑问,并熟练应用多媒体课件。
6、结合上级部门的安排,进一步抓好电教常规培训。本学期以 1
多媒体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和上传资料等为主要内容,提高教师电教运用能力,使网络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助手。
7、鼓励上多媒体课,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促使大部分教师都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去,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8、继续筹建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的开发、共享。
三、强化校本培训
在做好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规划的同时,还要做好校本培训的工作:
1、对老师使用电脑水平进行培训,提高老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
2、在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操作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常规工作的管理
1、“二好一确保”。订好初期的工作计划;做好电教软、硬件的整理、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教学的正常使用。
2、对电教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登记,提高电教使用率。加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三月份:
1、更新电子备课资料。
2、制订学校电教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管理职责。
3、调研电教软件需求情况。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校本培训,培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
2、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学习电教知识。
3、组织教师参加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校本培训,培训课件制作。五月份:
1、收集备课资料,充实资源库。
2、检查电教设备维修工作,查看教师电教使用情况。
六月份:
1、检查学校的电教管理情况,对电教资料登记薄、借阅记录、电教管理员规则,进行检查。
2、整理校电教档案,资料。
七月份:
1、撰写本期电教工作总结。
2、收归借出的电教设备。
第三篇: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电教中心及各级领导的精神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学校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的设备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以多媒体的使用为主,充分发挥现有电教软件、硬件的作用,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切实提高我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水平,力争实现新的跨越,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加大硬件建设。添置新软件,为教育信息化教学做好准备。
2、加强对电教课程的教学管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更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3、及时配合上级上传学校教育成果和最新教学动态,构建教育互动平台。
4、完善电教设备、电教室使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各项电教记录,如教师使用记录、光盘播放使用记录等。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优化课堂教学。
5、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对应用的疑问,并熟练应用电教课件,工作计划《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6、结合上级部门的安排,进一步抓好电教常规培训,本学期以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和上传资料等为主要内容,提高教师电教运用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助手。
7、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促使大部分教师都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去,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强化校本培训 在做好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规划的同时,还要做好校本培训的工作:
1、对老师使用电脑水平进行培训,提高老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
2、在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操作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3、成立学校电脑兴趣小组,夯实基础,提高电脑及信息技术使用水平。
四、加强常规工作的管理
1、“二好一确保”。订好初期的工作计划;做好电教软、硬件的整理、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教学的正常使用。
2、每天对电教使用情况进行周登记,提高电教使用率。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力争做到学校100%的教师、100%的学科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五、具体工作安排三月份:
1、制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2、制订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3、制订学校电教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管理职责
4、制作学校各项统计记录、表册。
5、成立电脑制作兴趣小组。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校本培训,培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
2、辅导学生做好小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的制作。
3、学习上传资料。五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校本培训,培训powerpoint、Flash的课件制作。
2、打印下发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性文章,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水平。
3、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学习电教知识。(视具体情况定)六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校本培训,培训网络资源的下载与上传。(视具体情况定)
2、组织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展评。七月份:
1、排查电教设备的安全隐患,统计教师电教使用情况。
2、整理校电教档案、资料。
3、撰写本期电教工作总结。
第四篇: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为指导,坚持以“教育科研为主导,以现代化教育媒体为手段,以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学校的工作指示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电教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1.做好电教设备的“配、管、用”工作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49个,共2291名学生;学校拥有电教设备21种;数量达到212个可供全校师生使用。各教室、办公室和多媒体室的电教设备已基本配备好,因此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管理及使用登记工作,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电教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为电教设备编号,方便查询管理,做好老师的教学软件借还登记,整理软、硬件资源,健全管理制度,使软、硬件不流失、不损坏。每天对于要维修的设备做好记录,在一周内解决问题,恢复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用” 主要是指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养成使用完成后填写记录本的习惯。
2、管理好机房,严格执行机房管理制度。
既要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又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并做好机房的卫生、安全工作。
3、认真写好各种记录册。
4、学期末对本学年电教工作进行总结。
三、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一)在教师当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要在教师这个群体中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与其所教学科的整合能力,教师要学习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己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办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教学的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对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维护常识,提高老师使用计算机的效率,人人参与到电脑日常维护工作中,减少维修次数,提高电脑使用率。
(二)增强电教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采取合适的方式将学校内的电教资源传递给各位老师,让每位老师了解学校的资源进而能利用这些资源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得到较好的教学成果。如将远程资源网如何进入,怎么查阅告诉老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四、教师培训电教
1、对象:凡是我校在职在岗的教师,都必须参加培训工作。50周岁以上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要求。
2、目标:培训后通过一定的考核,达到能够熟练上网查阅资料和运用简单的办公软件,实行人人过关。达不到标准的要继续参加培训,以至符合要求为止。
3、要求:经过培训,要求教师达到如下的操作水平:
能熟练的操作DVD和电视进行播放教学,能使用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使用资源库、卫星资源进行教学。
能使用WORD软件编排自己的教案。
能使用EXCEL软件制作表格,成绩汇总等。
能用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能将下载的资源进行修改,适合自己的教学需要。
以上几个方面,全体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培训,真正熟练的掌握远程教育技术,并为教育教学服务
喀拉布拉中学
2009.9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电教
工
作
计
划
管理员:王建国
第五篇:电教组2009秋季学期工作计划
电教组2009秋季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根据教务处工作安排及教学大纲要求,经电教组全体教师研究,决定以培养“会学习、勤探究、能合作、展个性”为目标的总体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习与研究,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电教设备及校园信息化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教研组建设,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坚持在教研活动时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文章,本学期不少于10篇。
2、做好电教软硬件的维护工作,开学初发放教师用计算机和其它电教设备,并对学生机房进行软件安装和教学系统调试。继续为本学期各教研组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研活动和多媒体教学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全校电化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本学期将继续做好学校校园网的维护和完善,使校园网逐步成为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使校园网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教研工作
积极组织全科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结合学校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行为规范,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
6、重视高
一、高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明年区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做好准备。
7、抓好计算机兴趣小组以及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对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进行更深一步的教育和培养。同时要寻找优秀的学生,进行计算机编程语言和电脑制作的深度教学,开展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8、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做好摄影、摄像宣传报道工作。
9、配合教务处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统计分析。